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以下是这一课的重点笔记:
1.早期政治制度:介绍了从夏朝到西周的政治制度演变,重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封制则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其中包括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等。

3.汉朝至明清的政治制度:汉朝至明清的政治制度演变主要涉及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和中央官制的调整。

例如,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废除丞相制和清朝的军机处等。

4.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其始于隋唐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逐渐完善。

科举制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和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君主专制、官僚政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这些特点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理解其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学案

历史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学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试说明】学测说明: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考说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知识体系】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

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形成原因:帮助皇帝。

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此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内阁性质、地位: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

(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

3.时间:年间。

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

(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3
阻滞中国社会发展 、影响: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与世隔绝,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 导致近代中国被动挨打
清朝时期广州郊外的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 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 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 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 恤”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原因:倭寇
2、清朝的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原因:对付抗清斗争、西方殖民者东来、 盲目自大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可以自由买卖
地主土地私有制
●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思考: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为什么如此重要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材料一: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 “末业” —战国 材料二:“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
材料三:“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 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 路引 ,否则“重则杀身…” —明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封建专制顶峰 农耕经济繁荣 闭关锁国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落日的辉煌
第4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 封建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闭关锁国
预习填空
•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氏族公社 所有。 • 2、夏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的是 国有土 地制度。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井田制 。 • 3、春秋时期,由于 生产力 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 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 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 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商鞅实行变法,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4、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 农抑商”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 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 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巩固 封建统治。 • 5、清朝长期实行的 闭关锁国 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 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主义的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 落后 于世界潮流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2.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此设置( )
①强化了君主专制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段,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a.政治因素: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清朝则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等。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历史,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史料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解读,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如选用《明史》、《清史稿》等相关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
3.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内阁制度的设立等),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权力制衡、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素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素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素材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二、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遇到大事也无人商量。

2.建立: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文渊阁地处宫廷之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左右,故称内阁。

)3.演变:明宣宗时(朱瞻基,年号宣德,明朝第五位皇帝),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内阁成为辅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内阁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到明朝中后期,某些主持内阁的首辅(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威权显赫,六部虽不隶属内阁,但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地位反在内阁之下。

为预防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

人物阶段名称阁臣权力明太祖奠定基础殿阁大学士处理文案的侍从明成祖正式确立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明宣宗发展完成内阁大学士票拟权4.性质(特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5.评价: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内阁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注:群臣奏章在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

皇帝对内阁意见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批红”多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明朝废除宰相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司礼监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PPT课件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PPT课件

2021/6/7
13
军机处职责
2021/6/7
军机处任职者无定 员,由军机大臣通常 4、5人,由亲王、大 学士、尚书、侍郎或 京堂充任(皇帝满汉 亲信组成)。军机大 臣须每天值班,等候 皇帝随时召见。当天 必须处理完毕每天由 下面送达的奏章,以 保证军机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21/6/7
1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初沿袭元代制度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 丞相统辖六部。
胡惟庸案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任丞相
七年。胡惟庸弄权,使相权和君权矛盾激化,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
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
庙号
年号
宦官
主管

英宗
正统
王振 司礼监


宪宗
成化
汪直 锦衣卫

武宗
正德
刘瑾 司礼监
熹宗
天启 魏忠贤 司礼监
2021/6/7
12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商讨和决定军 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关。
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它决 策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 限制。
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1/6/7
22
巴尔喀 什湖
西伯 利亚
太平 洋
2021/6/7
台湾及其
南海诸
附属岛屿

23
探究: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社会安定 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巩固和和发展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80%
官营与民营
手工业在古代中国有官营和民营 两种形式,官营手工业主要为皇 室和官府服务,民营手工业则面 向市场。
商业经济
商业活动
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 在城市和市场,商人通过长途 贩运和贸易将各地的商品进行 交换和流通。
货币与金融
随着商业的发展,货币和金融 体系逐渐形成和完善,出现了 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强调与自然 和谐相处,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 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产生了重 要影响。
教育文化
01
02
03
官学制度
中国古代官学制度发达, 建立了太学、国子监等官 办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 量人才。
私学发展
私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孔子、墨子 等思想家都曾开设私塾, 培养了众多弟子。
掌握清朝的统治政策与措施,理解其对当时社会经 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分析清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理解其与世 界历史的互动和影响。
0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01
夏朝的政治制度
02
商朝的政治制度
03
西周的政治制度
04
东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中央政治制度 秦朝的选官制度
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 秦朝的法律制度
汉唐的政治制度
01
汉朝的政治制 度
02
唐朝的政治制 度
汉唐的选官制 度
03
04
汉唐的法律制 度
03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经济
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为人口和城市提供了 基本的粮食和物资保障。
精耕细作

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侍从咨询为主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无制约
3、如何理解“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发展到 顶峰”?
秦朝 君 建立
汉至元 主 发展
专 明朝 制 强化
清朝
顶峰
雍 正 帝
内阁
军机处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封建政治发展 的总趋势。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 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和中 央集权也因此发展到顶峰。
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
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 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 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三、纵横联系 拓展探究
课外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至19世纪中国和欧 美各国政治发展方向的不同之处及其影响。
探究参考:明清君主专制的影响
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 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 方国家。
4.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有何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 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
温故知新
秦代(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清史稿》卷267《张英传》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皇帝 中书省(宰相)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初体制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小材结料:】
(1)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朱力元于璋中:央,昔使秦宰皇相…职设权相扩之大;后(,现臣实张原君因之)威福,乱自 秦(起2),吸宰取相元权朝重丞,相权指势鹿过为重马,。以自致秦皇权以不下稳,的人教人训君;天 下(者历皆史不原因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 君国者。 (3)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 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 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 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原因
2.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 致皇权不稳的教训;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3.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材料一:“胡惟庸案”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集 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分权
本课测评
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 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 然不同。阅读材料,探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四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四课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四课知识点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四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以及农耕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本文将依据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1. 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而到了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时期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麦、黍、稷等,与此同时,灌溉、水利工程、农具等农业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改进和发展。

2. 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商周时期,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丝织业、陶瓷业、织造业等也开始兴起。

这些手工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3. 农耕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农耕社会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和等级制度。

这个时期,农业劳动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经济活动,人们开始定居,不再过着游牧生活。

社会出现了贵族、农民和奴隶等不同阶层,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

4. 秦统一中国秦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军事力量,确立了秦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分封制、征兵制、法律制度统一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统一和发展。

5. 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具有特殊的发展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生产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

其次,手工业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商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助推了中西方贸易的繁荣。

最后,中国古代经济的缺点体现在科技发展相对滞后、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等方面。

总结起来,高一必修一历史第四课所讲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农耕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秦统一中国以及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1、创立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力扩大,“部权尽归内阁” 3、 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部权尽归内阁”来自票参与拟

机密

从 顾
事务 决策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X(时期)
课堂设问
思考: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的处理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其意见的认可或否定。
议一议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 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殿阁大学士
殿阁大学士是明太祖朱元 璋时设立的。开始时只是五品 官,侍立皇帝左右,以备顾问。 明成祖即位后,殿阁大学士开 始参预决策,起草诏令,批答 奏章,成为实际上的宰相。画 面上的殿阁大学士像是洪武十 六年文华殿大学士的形象。大 学士头戴乌纱帽,脚穿皂靴, 手执笏,毕恭毕敬地侍奉在皇 帝面前。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内阁首辅=宰相
性质 职权
宰相 一级行政机构
行政、决策
内阁 内侍机构 侍从、咨询
任职方式
选拔任命 直接由皇帝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强化君主专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收归中央。

(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成员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增大,但始终没有法定地位,也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3)影响:明朝内阁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2.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背景:清朝初期,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较大,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

(2)目的: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特点: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4)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重点知识1.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分散到六部,以便更好地掌控政权。

2. 明朝设内阁: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3.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 清朝乾隆帝时期加强军机处职能:乾隆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军机处的职能,使其成为皇帝控制政权的重要工具。

5. 清朝嘉庆帝整顿吏治:清朝嘉庆帝时期,整顿吏治,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

6. 清朝道光帝整顿漕运:清朝道光帝时期,整顿漕运,改善了漕运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7.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4张)(共4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44张)(共44张PPT)

选择题:
1、汉武帝时,中央决策机构是() A、中朝 B、外朝 C、内服 D、 外服
2、汉朝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什么 () B、监察权 D、财权
A、行政权
C、军权
3、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北宋规定() A、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 B、实行一省制
C、在州郡之上设通判
D、派文丞出任知州 4、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到:“欲天下之治,莫若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 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减王国的封地 D、继承西周分封制 B、夺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二)集中政权- 削实权
B、节度使 C、州郡长官
受通判监督 文臣担任
(三)集中财权— 制钱谷:转运使
思考题
汉唐都实行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并不断加强完善,为什么还会出现地方叛乱 和割据?
赵匡胤为什么能基本解决地割据势 力威胁中央集权的历史顽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 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 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 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 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 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乱安 史 之
杯 酒 释 兵 权
导言
• 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后世王 朝维护国家统一和王朝统治的斗争一刻也 没有停止。西汉的七国之乱、唐中叶的安 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 集权的曲折与坎坷。那么导致这种局面的 原因是什么呢?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 呢?我们今天就学习这些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回答:明朝废除宰相制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影响?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创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明成祖: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度确立 明宣宗:取得票拟权,以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3.评价
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 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 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军机处的职能特征:
1.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 2.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 3.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4.跪受笔录,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专 制 皇 权 达 到 顶 峰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皇帝 军机处
限 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
限 制 内阁
南书房
皇权受限
皇权扩大
皇权顶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清初政治状况情况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2、康熙时南书房的设置 目的:为了扩大皇权 内容: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作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置 运作:皇帝选亲信充任,每天召见,跪受笔 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 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执行 结果:提高了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 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 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来的奏 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 要处理411件事。

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7张PPT)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内阁的性质: 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皇权到达顶峰

军机处
朝治


康熙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大学士有数人之多,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 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深得皇帝信任的人, 此人即世人所称的“首相”——首席宰相。但大学 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 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 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 法定地位。
----柏杨《中国人史纲》

制 度
积极方面
影响
消极方面
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品级不高,他们跪 受笔录,承旨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 手中。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
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建 立 秦朝
发 展 汉—元
强 化 明朝
顶 峰 清朝
合作探究 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 响(积极、消极)?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清史稿》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 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
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的刘罗锅相当于宰相 ? 军机大臣不是宰相。军机处职责为“跪受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决策权。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 主专制达到顶峰?
落后,挨打!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1
关键点拨
我国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 及发展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到被废除。明朝废除宰 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史记要旨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管理,并设殿阁大学士,进一 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作用和认识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 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所以稳当。
解读与点拨
票拟、批红:票拟,也称票旨、条旨,即内阁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章的 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采用。皇帝用朱笔批 示,称“批红”,也称“朱批”。在明成祖时,“批答出自御笔,未 尝任之他人”。而明中期以后,内阁大臣便拥有了票拟的权力,说明 内阁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但票拟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 “朱批”。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 对皇帝的命令只有唯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 他们就做什么,权力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归纳总结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 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 方面。 (3)体现了时代特征。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 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答案
探究点2 明朝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的区别 有人认为,中国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内阁,这样说 来,明朝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向民主的方向迈进。这种说法错误的实质 是什么? 答案 没有搞清楚明朝内阁制与近代西方的内阁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明 朝的内阁制是皇权专制的产物,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 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堂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史料二是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的?
(1)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 危害百姓的现象。 (2)从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贡献的角度进行评价。
商鞅变 法
孝文帝 改革
不同点
侧重于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 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变法图强 政府自救 民主探索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著军 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 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 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 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重农抑商,奖耕织
稳定财政收入;提升生产积极性
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提高战斗力)
材料 :有军功者,各(各自)以率(标准)受上(等级)爵。为私斗者,各 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归属)籍(公族簿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等级)名(名号)田宅、臣妾。……有功者显荣, 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马工程编写组《中国近代史》
强学会旧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01
瓜分狂潮开始 民族危机加深
保国会成立
02
03
05
百日维新
《定国是诏》
戊戌政变
04
变法失败 继续救亡
06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 的。
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想文化进行了冲击,在社会上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 觉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性
•历代王朝产生的正面积极 作用:
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民 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等
思考: 君主专制制度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司”:
布政司(“藩司”):行政
按察司(“桌司”):监察、司 法 都指挥司(“都司”):军政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 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 明太祖《皇明祖训 序》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阁: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供皇帝 参考(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阁臣具有票拟权
权 力 权力来源
王位世袭制 方国联盟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皇 帝
中 央 丞 太 御 相 尉 史 大 夫 郡县制 方 中 尚 门 书 书 下 省 省 省 六 部 州县 — 道府县 行省 制度 三司 三公九卿 三 省 军 中 枢 废 内 机 处 宰 阁 书 密 省 院 相

隋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宰相制 参与决策 制度、职

从机构, 无决策权

信任
内阁制 皇帝的侍 皇帝的支持、
皇 帝
内阁 宰相
厂卫
吏、户、礼、兵、刑、工
行中书省 三 司
八股取士
康熙帝
议 南 政 书 王 房 大 臣 会 议
内 阁
军机处值房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 罢丞相始也 。 —— 黄宗羲
第一单元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朱 元 璋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地方:废行中书省,
实行三司分权 2、中央:(1)宰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的创立
二、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南书房 军机处 (简、速、密)
小 结: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夏 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