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共28张ppt)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4.明朝:张居正改革
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 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 其尤大较著者也。
——张居正《论时政疏》
根据张居正的奏疏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 后期朝廷存在哪些弊病?
政治腐败;边防守备不完善,国家内外交困; 府库空虚;皇帝懒于政务;宦官专权;土地兼并 严重……
——《史记·商君列传》 如何看待“商鞅之死”和“商君虽死,秦法 未亡”?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
◎
北
拓孝
孝
孝
魏
北定 统
跋文
文迁文
孝 文 帝
魏都 一 建平 北 国城 方
宏帝 出继 生位
帝都帝 亲洛病 政阳逝
386 398 439
467 472
490 493 499
前提条件
冯 太 制度 后 创新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变法示意图
商鞅变法
申不害 李悝变法 变法
邹忌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简述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
吴起变法
政治: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 变法以图富国强兵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 关系急剧变动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措施: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商 鞅 变 法
战国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孝
革
文 帝
改
王
法
安 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课_图文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从房舍看权力
PK
唐朝政事堂
明朝内阁大堂
材料一:在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内阁权限
内阁性质
材料二: 阁臣之 (明)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 异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 非“大臣”。
内阁地位
——钱穆《国史大纲》
朱元璋“勤政”是君权加强的体现, 可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怠工”或“ 荒政”,也出现首辅专权、太监乱政 的现象,为什么还说皇权加强了?
首辅的结局
材料: 在他(申时行)前任八个首辅中,只有李春 芳和张四维可谓能全始终,其他翟銮、夏言、严嵩、徐 阶、高拱、张居正六人,或遭软禁,或受刑事处分或死 后仍被追究。 ——《明神宗实录》
明 朝 君 主 专 制 的 加 强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措 施
明太祖: 废中书省 废丞相
原因:
胡惟庸案
相权威胁皇权 皇权空前加强
皇权缺乏制度性约束
影响:
背景: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过程: 设内阁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内阁制正式形成
明宣宗:授予阁臣票拟权 明神宗:部权尽归内阁(张居正)
二、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2013年重庆高考题)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 ——奠基
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 ——确立 B ) 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太监(批红权) ——发展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课-优质课件
地明位成祖朱棣设20立1法4内年定阁全,国后大来纲内卷阁首非辅“法俨定然汉唐 不 宰性辅质”。明代内中阁央与唐行代政宰机相的构相同顾之问处是、(内B侍)机构
同 点
权力AB来、、源均均能辅独助立皇制处帝度理处政理赋务政予务 决策C与、否都拥有官参吏与任免决权策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皇帝信任 无决策权
——全盛
从房舍看权力
PK
唐朝政事堂
明朝内阁大堂
材料一:在名义上张居正是皇帝的
内阁权限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内阁性质
材料二:(明)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 异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 非“大臣”。
内阁地位 ——钱穆《国史大纲》
丞相制PK内阁制
类别
相同点
丞相制 内阁制
平 洋
南 美 洲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明孝宗
材料二:
朕自即位以来 吾自有天下以来
常以勤励自勉 未尝暇逸
未旦即临朝
······
晡时而后还宫 戴星而朝
夜卧不能安席 夜分而寝
······
······ ——《明太祖实录》
二、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20殿13阁年大重庆学高士考(题侍)从顾问)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奠部”基,“又
强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 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 《明史·胡惟庸传》
相权威胁皇权
材料一: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 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
三公九卿制
御史 大夫
执奏章下诏令 监察百官
皇帝 丞相
百官之首 帮助皇帝 处理政事
太 尉
掌军务
(虚设)
诸卿
奉 郎 卫 廷 典 宗 治 少 太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减少决策失误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粟 府 仆
掌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问: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 分 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 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盛行于奴隶社会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 缘关系为基础的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 下实行的,打破了贵族分封制 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 要按地域划分 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 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官位概 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土 地。(主要区别)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 统一
汉 武 帝
推 恩 令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尤兼三四”
“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
地方割据势力
北宋初,君臣讨论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宋太
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 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 如?” 宰相赵普对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无 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 兵,天下自安矣。”(引自《续资治通鉴长 编》)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 息”的主要原因是 ?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共39张ppt)
商鞅变法
李悝变法
燕昭王改革 邹忌改革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 臣妾打。击…了…贵集族小特乡权邑,聚促为进县了,封置建令政、治丞经,济凡军三事十的一发县展。,为使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秦税国平成。为平政斗治桶军、事权强衡国、,丈为尺秦。成行就之统四一年霸,业公奠子定虔了复基犯础约。,劓之。
之战改后汉,姓前秦瓦解改。鲜3卑8姓6年为,汉姓拓拔部
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 后穿汉来服定,都说平汉城语(今以朝山中汉西禁族大鲜服同卑饰语)取,,代统历鲜一卑史说服汉饰语,
上称为北魏。439将年新,改北姓魏的统部一分了鲜北卑贵族定 方改门,第结,束通了婚北姻方多为门年士一来族等分通门裂婚第混;乱鼓的励与政汉族高 治局面。
政治:①什伍连坐法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建立县制 内容 军事:①奖励军功
④严苛的刑罚
经济:①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②废除井田制
③统一度量衡
北魏孝文帝改革(471年) 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
汉魏以措来施,鲜卑拓拔部逐渐南内迁容,过 着游牧迁生都活。公元123..由鲜15平卑年城贵鲜迁族卑至籍洛拓贯阳拔改;部为洛阳, 建立代国,后为前死秦后苻不坚得所归葬灭平。城淝水
商鞅变法
时间 战国
背景 内容
诸侯纷争 社会变革
性质
影响
孝文帝改革
北魏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初体制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小材结料:】
(1)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朱力元于璋中:央,昔使秦宰皇相…职设权相扩之大;后(,现臣实张原君因之)威福,乱自 秦(起2),吸宰取相元权朝重丞,相权指势鹿过为重马,。以自致秦皇权以不下稳,的人教人训君;天 下(者历皆史不原因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 君国者。 (3)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 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 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 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原因
2.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 致皇权不稳的教训;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3.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材料一:“胡惟庸案”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集 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分权
本课测评
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 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 然不同。阅读材料,探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 解析:根据“内阁……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 职”可知材料讲的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专 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因此皇帝成为“在 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 答案:C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 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 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 1.原因 •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政务繁多。 殿阁大学士 • 2.过程 政事 • (1)奠基: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 ,作为侍 翰林院官员 文渊阁 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 机密事务 参决 ______。 •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____________,入值 ________,开始参与__________的决策,
• 思考2 如何认识明朝内阁的地位? • 【答案提示】地位:(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 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 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内阁大臣的升降由 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权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军机处的设立
• 1.背景 • (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六 奏章票拟 部,负责________。 •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 ______贵族组成, 军国机要 内阁 六部 掌管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 ______、______之上。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 (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 翰林院学士 机要事务 入值,参与 书房,挑选____________ __________,替皇帝起草谕旨,形成内阁、 南书房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________三足鼎立,集权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目录: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时空定位
时 间 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全面认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 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
2.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发生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
3.实质: 是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即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
读下列史料并结合p23第一段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 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 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 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课程目标:
1.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中国历代重要变法改革的背景、基本内 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 证) 2.通过不同阶段改革的时代背景了解改革的意义,体会中华民族“求 变”“求新”的历史传统和精神。(家国情怀)
2.商鞅变法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 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 “乡 ” “里 ”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
B 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课件
影响 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的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国成 法
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 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 ②势力强大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政权迅速瓦 解。 ③新崛起的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 439 年重新统一北 方。 ④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 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3.北宋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1)背景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分裂 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 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2)变法与改革
庆历 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政触犯了大官僚集团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
(2)措施:从 1898 年 6 月开始,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 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实行变法。
(3)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 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1898 年 9 月,慈禧太后发动 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影响 败告终
【思维点拨】 辩证认识清末新政 (1)意义 ①政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 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通过增设机构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②经济: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③军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 形成了近代军阀。 ④文化教育: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 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等方面的人才。
【思维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 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关系也要不断变革以适应生 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 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高中历史必修一ppt第4课
问题探究: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 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消极: ①政:君主专制,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思:思想专制,妨碍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③经: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废宰相制度 设内阁 设军机处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反应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秦朝 从汉到元 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达到顶峰
巩固与提高
2、清初,皇权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是由于存在
A 着: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 C.南书房 D.强化君主制度
•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资料回放
明太祖朱元璋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
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
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1、国际政治发展趋势: 西方建立起民主代议制度
英国议会大厦
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2、中国的现状:专制制度被推向顶峰
美国总统华盛顿
紫
禁
城
太 和
殿
宝
座
同时期东西方的对比
(1)西方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
•工业化进程起步 (2)中国
进步
•君主专制强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
落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4课
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胡惟庸 (1)1380年,明太祖诛杀____________ 。
丞相 (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__ ,以六部分理全
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宰相制度 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___________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告废除,_____________
[轻巧识记]
古代中国宰相制的兴废
二、内阁的出现
1.背景: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过程 殿阁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 (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__ 很少能参决政事。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
内阁 阁,参与决策,“__________ ”出现。
票拟权 (3)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________.
要点探究轻巧突破
明清政治制度
1.制度沿革
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雍
正帝——设军机处。 2.内阁首辅与宰相的主要区别
(1)职责:宰相总领行政 ,参与决策,有属官;
内阁首辅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
(2)任免:宰相的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内阁首辅直接由皇帝任免。 (3)对皇权的影响:宰相制约皇权;内阁首辅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思考探究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 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 一个历史性错误。因为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
时就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
误导观众。清初,仿照明朝制度,中央机构 是如何设置的?雍正帝时有何重大变化?
提示:(1)清初,仿照明制,设内阁置六部,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课件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新课情境导入2 学习目标诠解3 课前自主学习4 课堂探究研析5 随堂达标训练6 课时作业新课情境导入•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朱元璋为了突出自己平定四方农民军的力量、完成国家统一的功绩,而在社会习俗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那么,在政治方面,朱元璋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呢?给整个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些疑问吧。
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影响。
2.掌握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过程,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异同。
3.了解军机处建立的史实,认识其特点及对加强君主专制的影【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2.难点: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法导引】1.从明清两个朝代采取措施的角度,分析认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课前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 •1.原因•(1)历史:________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
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现实:明初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元朝丞相•二、内阁的出现 …………②•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
这些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__________,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拥有__________。
•(4)___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殿阁大学士文渊阁票拟权张居正•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内侍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机构;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必修一第4课课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解答此 题主要理解题干材料,判断从封建转帝制的含义实际是指郡县 制代替分封制,结合郡县制的影响分析。废除分封制,实行郡 县制是秦朝结束分裂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表明贵族世袭 政治的结束,开始了官僚政治,A、B两项符合材料;据“商 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可以判断C项符合该时期的特征;秦始皇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同样具有迷信色彩,故答案为D。
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D.行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解题思路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 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 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 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 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 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应用体验 1】(2012·广东六校模拟)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 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 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型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太祖时期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 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至此,秦朝 以来长期实行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 展到了新高度;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 决,这样,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一人 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3)军机处: ①目的:雍正帝时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②特点: 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 之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 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③性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④影响: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 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 免
皇帝及大臣商议参与机密
票拟权 首辅专权
③明宣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 ④明神宗:内阁总揽大权,位于六部之上。
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强化皇权的产物
1.(2014· 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 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 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2.“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 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 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 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制衡
行省制
科举制
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
清
废中书省、丞相 内阁制
南书房 军机处
三司
改土归流
科举制
科举制
票拟权 首辅专权
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二、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行政)、都指挥使司(军事)、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清朝
一、中央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2.康熙:南书房 3.雍正:军机处
①设立背景:处理西北军务 ②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明朝
一、中央
1.裁撤中书省、废丞相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2.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务。 ②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
雏形
正式形成 地位提高
③明宣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 ④明神宗:内阁总揽大权,位于六部之上。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
一、中央
1.裁撤中书省、废丞相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材料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 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 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1.依据材料,概括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 2.你觉得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学思之窗】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利:彻底解决了君相矛盾,防止权臣专权; 弊:皇帝集君权和相权于一身,政务繁多,若皇帝昏庸则大权旁落。
明朝
一、中央
1.裁撤中书省、废丞相
宰相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2.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 权力大小
权力来源
国家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内阁 皇帝赋予 侍从顾问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政务。 ②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
侍从顾问
雏形
皇权受到限制
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加强皇权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③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
二、地方
“改土归流”
①元:土司制度(西南地区) ②清:废土司,设流官。
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课测评】 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内阁:帮助皇帝处理繁杂政务的内侍机构,虽拥有票拟权,但是否采纳由皇帝的批红决定; 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但只能“跪授笔录”,下达诏令,不能参与决策。 前者是君主专制强进一步强化的产物,有利于加强君权; 后者将军国大权集于皇帝一身,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学习延伸】 分析上表,体会“统一安定”、“文明延续”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发展演变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保证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 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
【课后作业】
用图表法列举出历代王朝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采取的政策。
朝代 西周 秦 汉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中央 地方 分封制 郡县制 各项统一政策 选官 世袭制 军功 才干政绩
唐
宋
元 明 清
【课后作业】
用图表法列举出历代王朝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采取的政策。
朝代 西周 秦 汉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中央 地方 分封制 郡县制 各项统一政策 推恩令 刺史制度(地方监察) 选官 世袭制 军功 才干政绩 察举制
唐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宋
二府三司 “杯酒释兵权”
宣政院
“收精兵” “制钱谷” “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