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东北为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说课稿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说课
万宁中学地理组蔡林丽
一、教学背景说明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相关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环境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依据课标要求,我认为本节教学内容从知识层面上看:包括区域农业条件分析、区域农业布局特征,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四部分,而且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从能力培养上看:既有资料图表分析能力,又有综合归纳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看:学生在案例比较分析、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本节课着重设计第二课时的内容,即在第一课时学生分析农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农业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
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必修三是在必修一、二基础上,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让学生把所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两个维度,分析农业发展、工业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
本节教材运用必修二有关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一个侧面来探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
教材的设计思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源于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主线。
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 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但病虫害较少。
地形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黑 ①地形影响农业类型,利于农业
土壤
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 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多种经营;
水源
②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单产高。
工业:工业基础好
为农产品提供市场;为农业提供 化肥、农药和机械设备
社会 经济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 联系方便
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
条件 历史人口:开发晚,人 ①利于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口密度低
②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的思路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社会经济条件 扬长补短
科技
方向Leabharlann Baidu
二、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
➢ 区域内部差异导致区域内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思考:
1、描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 东北地 区降水 量分布 规律
➢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 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 生产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忙 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 业生产;
➢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 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 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析地形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说课稿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01271147 郭玉军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我的说课紧紧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完必修三前两单元关于区域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必修二第二单元产业活动中关于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以东北地区为例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也是国家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并且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豆和木材基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地位比较重要。学习本节内容更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发展问题,认识农业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教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⑵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原则。
⑶通过分析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学会科学地看待农业发展的前景。
⑷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学会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实现不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准确的地理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⑵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从图表所隐藏的地理要素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
最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说课稿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说课稿
课例撰写:丁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一、教学背景说明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相关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环境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依据课标要求,我认为本节教学内容从知识层面上看:包括区域农业条件分析、区域农业布局特征,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四部分,而且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从能力培养上看:既有资料图表分析能力,又有综合归纳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看:学生在案例比较分析、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本节课着重设计第二课时的内容,即在第一课时学生分析农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农业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放性。
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必修三是在必修一、二基础上,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让学生把所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两个维度,分析农业发展、工业城市发展与环境发展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
本节教材运用必修二有关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一个侧面来探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下图)
影响
教材的设计思想: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源于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两者的和谐发展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主线。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连续进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势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等值线的读图方法,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探究和合作讨论以及读图摸索了解东北农业生产情形,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东北地区进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气温、降水等值线分布图。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导入:
你明白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哪里吗?你明白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里吗?
这一地区依旧我国闻名的牧业基地。那个地区有哪些地理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它们又是如何进展的呢?让我们带着好奇,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东北地区进展农业的条件及农业的布局特点。
读图:
大伙儿明白东北地区的范畴和差不多地理位置吗?请同学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概况。
读课本60页第三段和图4.1,4.3,
1.东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区?
2.说出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临海、邻国?
3.找出东北地区的三列山脉,重要的河流,以及三大平原?
4.东北地区是我国哪三大农业生产基地?
知识回忆从《地理必修Ⅱ》中可知,阻碍农业区位选择的要紧因素有哪些?
阻碍农业区位选择的要紧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势、水源等自然条件,有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
合作讨论:
1.东北地区什么缘故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板书: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阻碍
平原宽敞,地势平坦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机械化水平高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推广智能农业技术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 息技术,发展智能农业,提高 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 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 。
拓展农业功能与价值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 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 值等,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
06
案例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 问题剖析
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复垦,实施坡耕地治理 和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施用量, 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
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业环境 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型农业建设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东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民可
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农业信息、学习农业技术、销售农产品等,为现代
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5
我国东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策略探讨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推行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对生态脆弱区进行补偿,鼓励农民采取环保 耕作方式。
推进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
东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多样,包括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农业科技水平较高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高中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高中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教案:以东北地区为例的地理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理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及其发展情况;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
2.理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与现状;
3.学习分析东北地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以一个问题开始导入:中国的哪个地区著名的最快出书?学生可以自由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学习东北地区的位置(10分钟):
通过地图展示东北地区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3.学习东北地区的地貌与气候(15分钟):
通过图表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地貌、气候与资源分布的关系。
4.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及其影响(20分钟):
通过表格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资源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让学生讨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5.研究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发展(25分钟):
通过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和其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布局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并讨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6.总结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20分钟):
让学生回顾前面讨论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结合案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7.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留意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并布置相关阅读作业。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_1区域农业发展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新人教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知道东北地区各农业部门的分布及其原因
3.掌握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4.掌握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自主学习】
一、广义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农业的主要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投入多少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生产目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复习必修二相关内容)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一.东北地理条件概述
1.自然条件
自然要素表现影响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可满足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
地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________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土壤
____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
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利于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
经济要素
表现影响
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1)为农业发展提供了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
(2)一些工业部门本身以农产品为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教案.doc
4.1区域农业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3、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主人翁精神。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科学统筹、按客观办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教学难点
1、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课: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参考必修二知识):
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学生回顾以前知识,为本节知识学习作准备)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2、学生举例说出我国、世界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回顾以前学习知识)
教师进行评价、说明。
3、观看东北地区农业的视频资料(可以选择其它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共53张PPT)
气候:东北地 区大部分属于 温带湿润、半 湿润季风气候 区,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基 本可满足一年 一熟作物的需 求
完成P61思考题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 系? 点拨: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 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 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 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 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 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 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 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 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 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 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 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 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 情。
B
C
A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 区
畜牧业区
耕作农业区
分 布
平原地区: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温馨提示]
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虽然东北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①分布: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
②地位: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2)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
(3)畜牧业区:
①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②地位:农牧和林牧结合条件良好,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合作探究5】
3.东北地区扩大耕地受限,保持和提高其商品 粮供应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研发优质商品粮品种 (非转基因大豆、优质杂粮、优质粳稻等)。
4.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 成的? 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只能一年一熟; 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农业投入不足等。
市场
农 业 区 位 生产技术 交通 政策
地形
水源
劳动力
利用、改造 发展、变化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一、东北概况(范围、位置)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 东部 ,太平洋 西岸 ; 温带季风气候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南北向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地域分异的主导
热量 因素是:______.
自然条件东西向
地域分异的主导
水分 因素是:______.
2、B 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是 B是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夏季处 在迎风坡降水多。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规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律:_________ _ ;主导因素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思考东北地区的农 业应该怎样布局?
高中地理第四章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利用方式
优质草场
耕地
平原
山地
林地
(2)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 平原地区: 种植业 山地丘陵
适宜
林牧业
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 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3)土壤: 主要类型:黑土、黑钙土
特点:有机质含量高 土层深厚、肥沃
生产力高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良好
1、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
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牦牛
(
)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2、东北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大豆 B、甜菜,大豆
C、甜菜,小麦
D、玉米,高粱
3、甜菜是东北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 甜菜加工厂应布局在 ( ) A、 接近市场 C、 燃料产地 B、原料产地 D、临海地带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从平原向山区递 减。
2.热量.因为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3.水分.因距海远近而降水发生变化
(3)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 春播、夏管、秋收
气候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节: 4~10月
P61思考
1、热量条件不足, 东北低温寒冷,是作物产 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会使作物减产。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等奖作品)
二、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水稻 玉米
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
普遍,由南向北减少
小麦.大豆 由南向北增加
二、布局特点
林业 和特产区
兴安落叶松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鹿茸、人参 苹果梨 柞蚕 苹果
林业 和特产区
长白山 延边 辽东丘陵 辽南
二、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畜牧 业区
三河牛、三河马
呼伦贝尔 松嫩平原西部
一、发展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 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 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 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增加农业收入; 还可以进行农田基 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发展条件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 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 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市场广阔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 中国人口众多,农产 品需求量大
机械化水平高
机械
劳力
交通
交通发达
• 铁路密布,水陆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
一、发展条件 分析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A 珠江三角洲
B 新疆南部
C 海南岛
D 云南省昆明
一、发展条件 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分析,教师适时点拔,从而最大限度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把区域生态建设的分析模式迁移过来)
知识结构:
二、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
(一)粮食作物
1、专用小麦
优势区城: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如图1 )。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图1 )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省;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图1②)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省;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图1③)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省区。
补充资料:
资料1: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块黑土地之一。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黑龙江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潘树森介绍说,从广义上讲黑龙江省全部都处于黑土区。而在全省现有的1.4亿亩耕地中,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已高达8000万亩。目前,已有I40万亩耕地在14万条侵蚀沟的冲刷下消失了。在松嫩平原腹地的明水县繁荣乡民富村也有一条骇人的大侵蚀沟。据村书记陈孝忠介绍,15年前这条沟还很窄,一步就能跨过去。随着雨水的冲刷这条沟越来越大,现在已有10公里长,平均深度5米,最宽处约有50米,而且宽度每年扩展。明水县水务局水保站站长丁洪军对记者说,明水县地处黑土带的中心,境内没有河流,加之地形平缓,50年前这里没有一座永久性的桥。而现在已经有500多座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桥涵,都是为侵蚀沟而造成的。专家们对目前黑土耕地现状极其痛心。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周连仁说,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见教学建议)
二、本节教材分析
1、各版本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教学思路
人教版:分析地理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农业布局的特点---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区),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知识结构:
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2、苹果
优势区域:重点扶持和发展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2个苹果优势区(如图4)。渤海湾苹果优势区(图4A)主要布局在山东、辽宁、河北等3省;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图4B)主要布局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4省。
(四)肉、奶及水产品
1、肉牛肉羊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中原、东北2个肉牛优势产区,建设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4个肉羊优势区(如图5)。中原肉牛优势产区(图5A)主要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4个省;东北肉牛优势产区(图5B)主要布局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4个省区。中原肉羊优势区(图5 )主要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5个省;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肉羊优势区(图5②)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和河北等2个省区;西北肉羊优势产区(图5③)主要布局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4个省区;西南肉羊优势产区(图5 )主要布局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5个省区市。
蒙古栋、白桦、人参、鹿茸、
柞蚕、苹果
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
学习主题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1:通过图片及第二单元的问题研究:分析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和到保护北大荒的变化。
方法2:给资料“黑土流失触目惊心”进行分析。(见后边资料1)
3、“双低”油菜
优势区城:重点建设长江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3个"双低"油菜优势区(如图3)。长江上游优势区(图3①)主要布局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4省(市);长江中游优势区(图3②)主要布局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5省;长江下游优势区(图3③)主要布局在江苏、浙江等2省。
4、“双高”甘蔗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2、棉花
优势区域: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重点建设120个棉花生产基地(如图2)。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图2A)主要建设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5省;长江流域棉区(图2B)主要建设江汉平原、洞庭湖、翻阳湖、南襄盆地等地;西北内陆棉区(图2C)主要建设新疆广大农区、新疆兵团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
通过分析对比,结合三大版本的内容,得出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主题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主题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区域内部布局特点);主题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三、学生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已了解。但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不足,在学完东北地区,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时,但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这仍然是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教材的糅合问题。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桂中南(图3A)、滇西南(图3B)、粤西(图3C)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广西、云南、广东等3省区。
(三)水果
1、柑橘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长江上中游(图4①)、赣南湘南桂北(图②)和浙南闽西粤东(图4③)三大优势产区,近期集中抓好长江上中游和赣南湘南桂北2个柑橘优势区的建设。主要布局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6省市区。浙南闽西粤东柑橘优势区近期作示范性启动。
二、区域内部农业源自文库局特点
结合书本70页活动,让学生分析东北地区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采用歌曲“松花江上”或“小品”,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学习主题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然后从质和量两方面去分析。
4、
5、
第二课时:
学习主题二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
通过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得出农业发展的特点。
一、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结合书本72页的活动和书本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取信息,加以说明为什么东北地区能取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2、主要的林业基地
3、畜牧业生产基地
(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这些基地主要分布的地区,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的特点)
2、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
西部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北部
松嫩平原
东部
三江平原
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强调东北地区的突出优势,黑土地及森林资源。
2、专用玉米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一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如图1)。东北一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图1A),: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4个省区;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图1B)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等3省。
(二)经济作物
1、高油大豆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如图2),主要抓好松嫩平原(图2 )、三江平原(图2②)、吉林中部(图2③)、辽河平原(图2④)、内蒙古东部四盟市(图2⑤)等5个优势产区,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4省区。
资料2: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则
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一7.007年》,将全国农产品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提出,要用5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迅速做大做强这些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带动我国农业整体水平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宽大意义。
通过阅读资料2:“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则”,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在从区域内部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小方向。
1、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2、东北区域内部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用表格比较法)
农业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山东版:分析自然环境,进而强调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农业生产与布局(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农业布局)、农业与区可持续发展(黑土的开发,林业的发展,湿地的保护)
中图版:东北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分析可以看出人教版对这这个地区的分析是最具体的,教学可以按人教版的思路设计教案,适当补充山东版的资源优势评价和湿地的保护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