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精神源性眩晕

合集下载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

评估
1.病史问诊:
(2)表现形式("晕"的性质)
④姿势性症状[2](postural symptoms):发生在直立体位 (如站位)时,与维持姿势稳定相关的平衡症状,可表现为 不稳感和摔倒感。姿势症状发生在直立体位(坐、站、行), 但不包括改变体位时与重力有关的一系列症状(如"站起来" 这一动作)。
发病机制
03 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
诊断
头晕/眩晕的病因复杂,诊断涉及多个学科,但作为一种常见 临床症状,其诊断思路仍遵循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 查进行诊断佐证,综合分析得出病因诊断。 在头晕/眩晕疾病的病因诊断中,病史问诊至关重要,根据病 史可使70%~80%的患者明确诊断方向。病因学诊断需要各 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
定义
2009年Barany协会首次提出的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 症状外,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2]。前庭症状国 际分类目录见表1。
定义
分类
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
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 病性质的分类[1,2,3,4,5],分为 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 头晕/眩晕) 和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 性和颈源性)。
定义
头晕的定义不包括眩晕性感觉,眩晕和头晕术语是明确区分 的。在患者描述的症状中,一些症状可以共存或依次出现, 如眩晕合并头晕。一个症状的存在并不排斥同时合并存在其 他的症状(如患者存在眩晕的症状,不排斥患者还可并存非 眩晕性头晕)。因此,需要指出,任何"晕"的症状都不完全 具有特异性定位诊断或病因分类的作用,临床上应避免仅根 据"晕"的类型孤立片面地进行病因学诊断。

头晕又称为眩晕

头晕又称为眩晕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

可分为两类: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

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

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头晕乃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而造成脑部血液减少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因为暴露于烈日下过久,泡热水澡的时间太长,或是紧张、生气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维他命、荷尔蒙分泌异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经失调也都是造成头晕的因素。

依原因的不同,头晕也分为以下几种。

只有脸部发烫,而手脚冰冷——最常出现在50岁左右的女性身上。

大多是因为更年期荷尔蒙分泌失调之故。

人体内各内分泌腺及荷尔蒙,能够应付身体的活动状态及外在的气温,而具有使身体能顺畅运作的调节功能。

更年期时,性荷尔蒙的分泌日减乃至停止,身体产生许多变化,除了肩膀僵硬、头痛外,还有头晕及手脚冰冷等症状。

突然发作的头晕:乃自律神经失调的毛病。

也可称为血管运动神经的一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细目一:概述一、眩晕的概念及源流1.眩晕的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敌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2.眩晕的源流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索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饮致眩学说。

《景岳全书》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弦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

此外,还指出:“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二、熟悉有关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三、眩晕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眩晕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如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眩晕的常见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头脑外伤。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

眩晕相关诊治

眩晕相关诊治

治疗
急性期-一般治疗
(1) 有条件安排单人房间; (2) 让病人自己选择最舒适的卧位进行休息,避 免头部颈部活动、声光刺激和不必要的医疗干扰; (3) 注意不要独自的严重疾 病; (5)低流量吸氧。
急性期-对症治疗
1、前庭抑制剂 (1)抗组胺剂,阻止H受体,抑制前庭神经元活性, 通过中枢抗胆碱活性,兼有镇静作用,产生止吐 抗眩晕效果,如异丙嗪、苯海拉明; (2)抗胆碱能剂(东莨菪碱等); (3)苯二氮卓类为镇静剂,也为前庭抑制剂。缓解 焦虑,恐惧情绪,抑制前庭神经核活性,使精神 和肌肉松弛,地西泮(安定)。
精神心理性头晕
精神性疾患主要表现为自身不稳感,有时甚至是 担心平衡障碍的恐怖感。患者通常伴有头脑不清 晰感;出现入睡困难、易激惹等焦虑症状,易早 醒、易疲劳、兴趣下降等抑郁表现,心悸、纳差、 疼痛等躯体化症状,可伴有多汗、畏寒等表现。
常见眩晕发作时的证候学特点
发作时间
(1) 数秒或数十秒:BPPV、前庭阵发症等; (2) 数分钟:前庭阵发症、上半规管裂、前庭性
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
部分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严 重的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体液电解 质或酸碱度紊乱、眼肌麻痹和屈光不正等疾患可 能导致头晕,应重视全身相关疾病的病史采集、 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在直立位时收缩压和(或) 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和(或)10mmHg,临床 表现为将要摔倒的不稳感,可能伴随黑朦或视物 模糊、恶心出汗等,但患者的意识并未丧失,症 状多持续数秒到数十秒,极少超过数分钟,病因 多为降压药过量、血容量不足或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也可为心脏器质性疾患,可由空腹或饱食后 的运动所诱发。

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头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包括视物旋转、头重脚轻及闭眼时自身倾倒感等。

近年来,随着前庭功能检查技术的发展,头晕的病因评估已经从简单的前庭-眼动反射功能评估发展到平衡与姿势的复杂测试等。

然而,部分头晕患者尽管进行了全面的前庭功能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前庭功能异常,头晕症状多由于各种精神心理因素而引起的。

精神性头晕有较高的发生率,占门诊头晕患者的15%~20%,但临床医生对其认识程度不够,因此,2022年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整体健康协作学组组织国内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耳鼻喉学等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经过数次充分讨论,对精神性头晕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评估及治疗进行多学科交流以达成共识,旨在为精神性头晕的规范性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共识制定的方法学本共识在参考文献筛选方面,以"头晕""心因性头晕""精神性头晕""眩晕""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2010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中文文献。

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英文文献。

制定本共识时纳入设计良好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综述和/或Meta分析,以及重要的流行病学依据。

2.精神性头晕的概述2.1概念精神性头晕的概念最早由FURMAN提出,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精神性头晕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认为除了由独立的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头晕之外,前庭器官功能障碍或全身其他系统病变引起的头晕同时伴有精神心理因素也可以归属于精神性头晕的范畴。

精神性头晕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既往称为心因性头晕、慢性主观性头晕等,包括恐惧性姿势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视觉眩晕和慢性主观头晕等,2015年开始使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这一诊断术语,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多以PPPD表达。

眩晕

眩晕

释义眩晕是一种临床症状。

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除耳鼻咽喉科疾病外,还涉及到内科、神经内科及骨科的疾病。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和位置性的幻觉。

包括病人感到周围物体旋转或病人本身在旋转,如起伏波动感、不稳感、摇摆感、头重脚轻感等。

这些感觉中,凡是有旋转感觉的,为前庭系统受累,统称为真性眩晕(Vertigo)。

而无旋转感觉的,即波浪起伏感、不稳感、摇摆感、头重脚轻感等。

除前庭系统可能受累外,常因视觉系统或本体感觉系统受累而引起,这些感觉称为眩晕(dizziness)。

对于眩晕的定义也各有不同解释。

但总的说来,由于前庭末梢感受器是在内耳迷路,故眩晕在耳鼻咽喉科范围内,以研究真性眩晕为主要对象。

详细解释[1]1.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

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

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

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

2.头晕目眩。

《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亦眩晕思卧,乃先就榻。

惟娉率诸婢收拾器皿,锁闭门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眩晕》:“伤损之症,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

”清昭梿《啸亭续录·王功伟》:“﹝王富顺﹞尝病眩晕,恒恐毙於道途,每出行,必小纸书其姓名居址,以防颠仆。

”郁达夫《采石矶》二:“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

”3.引申为迷惑。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二十年来盲求摸索不知所措,凭空舞乱我的长袖,愈增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分类xuàn yùn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

可分为两类: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doc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doc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必考内容——眩晕细目一:概述一、眩晕的概念及源流1.眩晕的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敌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2.眩晕的源流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索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饮致眩学说。

《景岳全书》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调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弦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

此外,还指出:“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二、熟悉有关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三、眩晕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眩晕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如梅尼埃病(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眩晕的常见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头脑外伤。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重点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重点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

谵妄:是一种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可引起关节的运动和强直。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晃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随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意识障碍的分类: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

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

3.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5.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

现病史内容: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是指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就诊是,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全过程。

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3病因与诱因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7一般情况。

肺叩诊音的分类及临床意义:分为间接和直接叩诊。

正查过胸部叩诊为清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其音强弱高低与肺脏的含气量的多少、胸壁的厚薄以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

当肺、胸膜、隔或胸壁发生病理改变时,在正常的清音区内可出现浊音(肺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实音(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变)、过清音(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的疾患,如肺水肿)或鼓音(病理情况下常见于肺内巨大空洞,气胸和气腹),称为异叩诊音。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心律规律,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心律,吸气是心律增快,呼气时减慢。

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心率的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也称早搏。

心尖区到肺动脉瓣区到主动脉瓣区到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到三尖瓣区。

心包摩擦音:指脏层和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性或理化因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摩擦产生的声音。

什么是眩晕

什么是眩晕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1、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

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

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

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

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较多的论述,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而《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

明清时期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

《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强凋指出“无虚不能作眩。

”《医学正传·眩运》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

”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久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治之。

此外《医学正传·眩运》还记载了“眩运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眩晕与晕厥2016-PPT精选文档

眩晕与晕厥2016-PPT精选文档

眩晕的相关解剖和生理
平衡四联 系统
大脑
前庭系统
小脑系统
视觉剖和生理
• 生理状况:人体在空间中的自身定向和平衡,主要
通过视觉系统、肌腱关节本体感觉系统、前庭感觉系 统和小脑系统等(即平衡四联系统)功能上的合作, 并在大脑皮层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
• 病理状况:上述四者中的任一系统或/和大脑皮层
概念区别
• 前庭系统性眩晕(vertigo)—由前庭小脑系统病变所 致。有旋转感或上下左右摇晃感,属神经科疾病范 围。 •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dizziness)—由前庭小脑系统以 外的全身系统病变所致。无旋转感、头晕眼花,多 属内科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感染、 中毒、贫血、血液病等);心理障碍疾病(抑郁、 焦虑症)。
发病机制
颞上回前庭投射区
内侧纵束 (调节眼球和颈肌反射性活动) 小脑绒球及小结 前庭神经核群 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 前庭脊髓束 前庭红核小脑脊髓束
调节身体平衡 植物神经症状
三个半规管壶腹嵴和椭圆囊、球囊囊斑 (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前庭网状脊髓束 前庭迷走神经束
眩晕病因与临床表现
• 结合病位和病因分为: (一)耳源性眩晕(周围性眩晕) (二)脑源性眩晕(中枢性眩晕) (三)全身疾病源性眩晕 (四)眼源性眩晕 (五)神经精神源性眩晕
外半规管
正常乳突气房
骨组织破坏 乳突气房减少或消失
(一)耳源性眩晕(周围性眩晕)
2 迷路炎(三)
• 耳毒药物中毒性迷路炎:迷路受到外来耳毒药物(经 血液、滴耳)侵袭致中毒变性过程。耳毒药物主要为: 链霉素、新霉素、卡拉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水杨酸、速尿等。
双耳进行性耳鸣和耳聋,早期低频听力下降 逐渐高频听力下降,呈神经性耳聋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诊疗思绪
严格按照诊疗标准 严格按照诊疗标准诊疗
确定确眩定晕眩性晕质性质
确定眩晕性质是属于周围性眩晕 还是中枢性眩晕
区分真假眩晕
正确区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判别头昏、头晕、晕厥 需与头昏、头晕和晕厥等判别,正确识别眩晕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6(1):1-3.
第9页
判别头昏、头晕、眩晕、一过性晕厥
规管或 /和前庭神经 感 “眩晕 ” (大多是
、前庭神经核和小
头晕 )则统称为假性眩
脑等处病变 , 所引发
晕 ;甚至将头昏也归
含有明确旋转感眩
类于假性眩晕 。
晕发作 ,特定称为真
性眩晕
假性 眩晕
上述临床表现实质上是因受损伤解剖部位或系统不一样 , 甚至病理机制上差异所致 ,而并不存在真性和假 性之分 。
头部
头脉冲(甩头)HIT(HTT)试验(+)
肢体
步态检验
Fukuda(+)
位置检验 注: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CPPV位:置中眼枢震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体位
变位检验
变位眼震(+):BPPV
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 杨旭. 中国卒中杂志. ;10(5):373-381.
中中枢性眩晕
眼侧倾(+) 眼倾斜反应(OTR)(+),较持久 从刺激开始无潜伏期 常双向,可能单向、单侧水平,垂直、扭转
脑神经或肢体瘫痪:后 颅窝或颅底病变。
耳聋、耳鸣或耳胀:梅 尼埃病、听神经瘤、突 发性聋、迷路炎、外淋 巴瘘、大前庭水管综合 征、前庭阵发症、耳 硬。化症和自体免疫性 内耳病。
畏光、头痛或视觉先 兆:MV。

《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眩晕-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眩晕症概述

眩晕症概述

Ⅲ、耳蜗: 形似蜗牛壳,以蜗轴为中心,自底向 顶盘绕两周半。
2、膜迷路
膜质管腔系统,自成一密闭系统,称 内淋巴系统。
膜迷路分为:
椭园囊 球囊 半规管 耳蜗
膜迷路各部相互沟通,包括司平衡和听 觉的主要结构,即位觉斑、壶腹嵴、耳 蜗和内淋巴囊,
三个半规管中的壶腹嵴由于内淋巴液的 流动接受角加速度的刺激,椭园囊、球 囊的位置斑接受直线加速度的刺激,耳 蜗接受声音刺激。
一、定义
眩晕( Vertigo)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 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观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 定向感觉障碍 或 平衡 感觉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错觉),病人感外境(外物) 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翻滚、浮沉等,常 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 倾倒)、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 血压的改变,而成为一症候群。
曾有作者对 3116 例眩晕患者作了分析, 其中神经系统周围性病变者为 77% ,中 枢性病变者为 23% ,梅尼埃病( Meniere disease)占 10~3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 眩晕(BPPV)占18%。
在多发性硬化(MS)的患者中,眩晕作 为首发症状者占 5~10% ,而病程中有眩 晕症状者则为30~50%,眩晕性癫痫在癫 痫患者中占17%。 欧洲已出现眩晕症诊疗中心,国内眩晕 病人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单独诊治, 难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诿现象,疗效不甚 满意。
2、眩晕轻而平衡障碍重: 见于中枢性眩晕,如桥小脑角之听神 经瘤、颅颈结合部畸形(颅底凹陷症 等),平衡功能障碍明显,而眩晕不重。 本体感觉障碍如脊髓空洞症,走路蹒跚, 闭眼无法站立,却有轻微眩晕。(病变 越接近前庭终器,眩晕越重,反之亦 然。)

(优质医学)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优质医学)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疼痛等躯体化症状。需要 —各种原因的体液离子、酸碱
排除器质性
度紊乱
治疗:抗焦虑、抑郁和心理 —眼部疾患(眼肌麻痹、眼球
干预。
阵挛、双眼视力显著不一
致性等)
23
眩晕的治疗
24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近1/4的眩晕难以明确原因
对症治疗的目的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解除恐惧心理
27
前庭康复训练
对象:因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而出现的长 期平衡障碍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
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觉和 前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 功能、减少振动幻觉
7
8
9
良性位置性眩晕 ()
10
前庭神经元炎
Ø 急性发病,病前有病毒感染史 Ø 儿童相对较少 Ø 自主神经症状剧烈(呕吐、心悸、出汗等) Ø 持续数天,之后仍有数天不稳感 Ø 病耳前庭反应减弱(冷热试验) Ø 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呕吐停止后停止前
庭抑制剂,尽早行前庭康复训练
11
美尼埃病
突发,反复发作,严重眩晕 低频听力丧失 低调耳鸣 耳部涨满感 眩晕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听力丧失可以进展 妊娠妇女易患 治疗:限盐饮食(无确定)、利尿药物(没有确
辅助检查 眩晕者常规做检查 神经影像必须有针对性。无选择性的诊断阳性率低
(1%),不推荐作为常规;要了解检查的局限性 (对后颅窝)和非特异性(腔隙梗死、颈椎骨质 增生)
6
头晕的主要病因
眩晕
头晕
约占半数
非眩晕
前庭周围性为主,其中BPPV(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占约1/4)及梅尼埃病是最主 要病因,可能占了绝大部分。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一、头晕/眩晕的表现及概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耳鼻喉科专家Chan在论述头晕的鉴别诊断时指出:鉴于多种不同的疾病过程均可能导致头晕(dizziness),患者对其症状的描述对于确定头晕的病因至关重要。

应该要求患者使用“头晕”以外的其他词语对其症状进行描述,因为这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

描述各种“头晕”主观症状的常用词语包括眩晕(vertigo)、不稳(unsteadiness)、头昏(light-headedness)、全身无力(generalized weakness)、晕厥前状态(presyncope)、晕厥(syncope)或跌倒(falling)。

因此,广义的头晕包括各种“晕”的概念,例如头昏、头晕(狭义,非眩晕)、眩晕、晕厥前状态、晕厥以及不稳或失平衡感。

而狭义的头晕则不包含眩晕,两者具有不同的症状,也有一些相同的表现。

(图1)二、头晕/眩晕的病因分类多种不同的疾病过程均可能导致头晕/眩晕,根据病因,通常可分为非前庭系统性和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两大类。

(图2)三、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及少见病因我们对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605例头晕患者进行的病因分析表明,发现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142例(23.4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138例(22.81%),神经症120例(19.83%),高血压病120例(19.83%),偏头痛29例(4.79%)。

其他病因包括颈椎病、梅尼埃病、脱髓鞘病、迷路炎、帕金森综合症和突发性耳聋,总共仅占所有头晕患者的9.26%(56例)。

由此可见,头晕最常见的5种病因为PCI(TIA或梗死)、BPPV、精神源性头晕(焦虑抑郁状态)、高血压病和偏头痛等位症。

然后,我们对上述患者中的193例眩晕进行病因分析,发现BPPV 115例(59.6%),PCI 34例(17.6%),偏头痛 15例(7.8%),高血压病10例(5.2%),神经症9例(4.7%)。

临床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急性前庭综合征-2022年学习资料

临床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之急性前庭综合征-2022年学习资料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病理生理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眩晕医学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借助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平台,参-与国家级、市级等科研课题多项;完成京市优秀人才基-金一项;申请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一项。

-在VESSEL2016-眩晕规范化诊疗巡讲·威海站中,鞠奕教授-对《临床常见头晕/眩晕疾病断和鉴别诊断》做了深度解-析,鞠教授主要从头晕/眩晕相关概念、前庭疾病国际分类-的三种前庭综合征、急性前庭综合征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发作性庭综合征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慢性前庭综合征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方面做了分-享,本刊编辑部先将其中“急性前庭综合征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诊断”部分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临床常见头晕/眩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鞠奕以往…-我们根据“晕”的性质进行定位定性分类-·眩晕-Vertigo-·晕厥前状态-Presyncope)-前庭-心血管-vest ibu-oar icovas-Iar】-cula-精神-代谢-神经性-neudolotic】-psychiatry/-·头昏non-mtn的olia】-失衡-spcific-disequilibrium2009年-Barnay协会提出与前庭疾病相关4类症状-眩晕vertigo-头晕dizzines5-前庭视觉症状-姿势症状-vestibulo-vsual-postural-·旋转感(多与-非眩晕性头晕,-·前庭病变或视觉-◆-与维持姿势稳-半规管受损有-强调空间定向-与前庭系统相互-定有关平衡-关及非旋转-受损,但未有-作用所引起的视-症状,仅见于-感(摇摆、倾-虚假或扭曲的-觉症状,包括运-直立位(坐位-倒、浮动.弹-动的虚假感觉视景的倾斜及因-站位或行走-跳或滑动感:-前庭功能(而非-亦包括线样动-视力丧失相关-感、倾倒感-的视觉变形(横-糊〕-Classificatioof vestibular symptoms: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vestiblar disorder,Joum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 1920091-13ICVD前庭症状分类-眩晕-头星-前庭-视觉症状-姿势症状-Vertigo-Dizziness-Vestibulo-visual-Postural1.自发性眩晕-1.自发性头晕-1.外在眩晕-1.不稳-内在眩晕-2.诱发性头晕:-2.视振荡-2.方向性倾倒-位置性头晕-3.视滞后-3.平衡性乎跌倒-2.诱发性眩晕:-头动性头晕-4.视倾斜-4.平衡性跌倒-·位置性眩晕-视觉诱发性头晕-5.运动诱发性视模糊-·头动性眩晕-声音诱发性头晕视觉诱发性眩晕-·Valsalvai诱发性头-·声音诱发性眩晕-·Valsalva诱发性眩-·体位诱发性头晕-其他诱发性头晕-体位诱发性眩晕-·其诱发性眩晕前庭疾病国际分类(ICVD2014-LAYERI-Vertigo-Dizziness-Dscillopsla-Sympcoms-Signs-Nysagmus-百T再-发性-意性-授性-Syndromes-前座综合征-前在琼合征-前应德合征-Multiple-scIcrodd-LAYER IA btbH田-ow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2, 2, 11-16doi:10.4236/acm.2012.22003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2 (/journal/acm)Psychiatric Origin of Vertigo (Review)Junru Ti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 Los Angels, USAEmail: junrutian@, jrt@Received: May 29th, 2012; revised: Jun. 15th, 2012; accepted: Jun. 22nd, 2012Abstract: It has been is a challenge to diagnose and treat the chronic dizziness which is usually derived from acute diz-ziness with neurologic or otologic origins or developed with psychiatric diseases. It becomes chronic due to lack of proper treatment to establish complet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t early stage and to deal with intermingled psycho-logical factors properly. It often has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also called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CSD) with in-cidence rate of 30-50%.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is fiel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especiall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current paper is to review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 Keywords: Dizziness; V AT; CSD; HADS;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精神源性眩晕(综述)田军茹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洛杉矶,美国Email: junrutian@, jrt@收稿日期:2012年5月29日;修回日期:2012年6月15日;录用日期:2012年6月22日摘要:大多数慢性眩晕是由于短暂性躯体性疾病诱发急性眩晕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形成完全性代偿,导致长期迁延不愈而形成的。

大多数慢性眩晕都或多或少伴发或继发精神源性眩晕,也称之慢性主观性眩晕,是很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率高达30%~50%,诊断和治疗一直以来颇具挑战。

进入21世纪后,这个领域出现了重大进展,产生了一些诊治新概念和新方法。

本文旨在综述这些最新进展。

关键词:眩晕;慢性眩晕;前庭自旋转实验;前庭康复;海兹量表1. 引言精神源性眩晕是慢性非眩晕性头晕的一种,也是长期以来困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这个领域出现了一些重大科研成果。

这些新概念和新的有效治疗方法使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重大变化[1]。

正确认识和治疗这类疾病有助于我们大大提高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精神源性眩晕主要有两大类表现:焦虑症和抑郁症。

焦虑症又分伴有或不伴有惊恐发作的焦虑症。

大多数精神源性眩晕为持续性,但也有发作性的,如惊恐发作症。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正常人平衡功能的影响。

处于焦虑状态或具有焦虑性格的正常人,常有更依赖视觉信息维持平衡的倾向性。

即使视觉信息是错误的,与前庭和深感觉提供的正常信息有冲突,也倾向于接受视觉信息。

由于视觉的暗示作用远远大于前庭和深感觉,常因接受错误的视觉反馈信息而对平衡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某些正常人,特别是处于焦虑状态和具有焦虑特质的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前庭功能异常或者前庭功能老化的夸大倾向[2]。

医学界很早也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眩晕疾病和平衡功能障碍的影响,例如头晕与焦虑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双向性的,惊恐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前庭功能障碍发病率,而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也有较高的惊恐症发病率,从而出现心身性和身心性疾病[3]。

下面记述的三种疾病明确地显示了这种双向交互的性质。

恐惧性姿势性眩晕(Phobic Postural Vertigo, PPV)最早被描述为一种主观性头晕和身体受干扰而失衡的幻觉[4]。

尽管75%的PPV病人临床上有显著的焦虑和抑郁[5,6],PPV还是被定义为神经耳源性疾病类别。

同样,空间运动不适(Space Motion Discomfort, SMD)[7]和视觉眩晕(Visual Vertigo, VV)[8]最早都被定义为对运动性环境不适应以及对运动刺激的高度敏感,但是这类病人当时还是被归为神经耳源性功能障碍类。

后来发现这类疾病在原发性焦虑疾患病人中也是存在的[9]。

由于无法明确界定和区别这类疾病的器质性和心因性的性质,从临床诊断的角度,曾把这三种不同表现的疾病统称为慢性非眩晕性头晕。

虽然神经耳科学和精神科学经历了100年的发展,但是20世纪的结论并没有从根本上阐述和解决头晕与焦虑之间关系,因此,对治疗的指导也很有限。

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新进展。

1) 大量研究证实了恐吓和焦虑对平衡功能的重大影响(表1),从而进一步认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2) 慢性非眩晕性头晕如PPV,是一种可以与神经耳源性疾病确切区别的临床疾病;3) 这类慢性非眩晕性头晕疾病与前庭功能障碍及惊恐症/恐高症之间具有明确的关系。

基于此,Staab和Ruckenstein[10-13]提出了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CSD)的诊断新概念。

2.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眩晕的身心交互性反应是21世纪的新模式,CSD 则是建立在这种交互性反应模式基础上的新概念。

CSD这类疾病本质上是前庭功能障碍和精神性疾患间的交互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病态性代偿。

1) 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可籍CSD的存在来回避登高或一些导致前庭功能失衡的活动,从而避免可能带来的不适影响;2) 籍由CSD的存在,病人以回避运动的方式提前预防对运动刺激所造成的不稳定感和高度敏感性反应。

CSD 可原发于精神性因素,也可由器质性疾病演化而成,躯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临床病程转归。

无论是原发于精神性因素还是器质性疾病Table 1. Effects of perceived threat and anxiety on normal balancefunction表1. 恐惧和焦虑感觉对正常平衡功能的影响平衡挑战影响以正常姿势从脚尖站立[14]完成任务的时间:在高平台比在低平台较短,而在高台的边缘最短步速:在高步行道比在低步行道较慢,而在高而窄的步行道上最慢在步行道上行走[15]步幅:在高步行道比在低步行道较小,而在高而窄的步行道上最短姿势摆动:在睁眼情况下,高焦虑状态者比低焦虑状态者,姿势摆动较大在静态姿势平台上保持姿势[16]闭眼情况下,没有区别在姿势平台的旋转干扰下并保持姿势[17]焦虑状态高者比焦虑状态低者对平台干扰反应的潜伏期较短,并有较多的姿势矫正双重任务:在步行道上步行的同时响应听觉提示[18]步态以及对听觉提示的响应时间在较高和较窄的步行道上较慢在虚拟环境中的视适应[19]焦虑特质高者比或焦虑特质低者,受错误视觉刺激的影响更强烈演化而成,都以主观性头晕症状为主,因此定义为慢性主观性头晕(CSD)。

CSD分为三类,也体现了这种眩晕交互性反应模式的特点。

1) 心因性CSD,为原发性心因性或精神性CSD,占所有CSD病人的1/3。

剩下的2/3基本是由短暂性躯体性疾病所诱发的急性眩晕或头晕,随着躯体性疾病的好转但没有及时形成完全性代偿,持续性的非眩晕性症状逐渐以CSD的形式出现。

有以下两种表现类型;2) 神经耳源性CSD,这类CSD可见于没有精神性疾病病史、但早期有过器质性眩晕的病人,焦虑和抑郁疾患是继发性的;3) 交互性CSD产生于以前有焦虑疾患或焦虑倾向的病人。

这些先前存在的焦虑疾患由于躯体性疾病而加剧,器质性疾病病好后焦虑疾患仍旧处于高峰状态。

惊恐和一般性焦虑疾患在CSD中很常见。

Staab和Ruckenstein[13]报告了345例CSD病人,单纯的心因性CSD占34.2%,其余都有或有过躯体性疾病或器质性前庭疾病,其中伴有中枢性疾患的占38.6%。

焦虑常见于偏头痛,脑外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并主导其临床病程转归。

CSD的发病率比较高。

30%~50%的前庭疾患病人可有CSD[10,11,20]。

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急性前庭功能丧失的病人在病后长达3~6年期间,焦虑和抑郁症的发病率[21]和持续性头晕的发病率[22]都高达50%。

这种病程转归大多由精神性疾病决定症状的结果,而不是神经耳源性功能决定症状的结果。

很多学者因此主张精神性因素的筛查应该成为眩晕病人综合性神经耳科学评估的一部分[10,11,20]。

这些筛查方法通常简单实用而有效。

CSD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2)。

诊断标准:1) 原发躯体症状为持续的非眩晕性头晕或主观性平衡失调长达3个月或3个月以上。

病人在直立性体位时常有摇摆或滚动的感觉,但没有跌到或共济失调;2) 其次症状表现为SMD和VV。

病人过去可能有前庭功能障碍病史,但现时症状主要见于表2。

CSD与活动性前庭疾患的区别在于神经耳源性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抱住头部使头部静止不动的方式来减缓症状;而CSD 则即使在静止时还有症状,并不因此减轻。

神经耳科学检查可能会诱发CSD病人的头晕,但不会发现活动性前庭功能障碍的表现,平衡功能检测通常正常,但是由于对运动刺激的前庭反应敏感,也会出现非常特异性异常,或遗留的陈旧性前庭功能障碍的表现。

Table 2. 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 (CSD)表2. 慢性主观性眩晕(CSD)主要特点持续性非眩晕性头晕或主观性平稳失调≥3个月是许多病人的每日主诉对自身或环境中物体的运动的慢性高敏感性空间运动不适复杂视运动刺激环境或精细视觉需求症状加剧视觉眩晕没有活动性躯体疾病或使用可致眩晕的药物脑影像学检查正常平衡功能测试结果正常或非特异性异常神经耳科学评估没发现可以解释全部体征的活动性中枢或外周前庭疾患伴随特点可因器质性或精神性疾病加剧,如神经耳科学病症,其他躯体疾患,或惊恐发作躯体疾患:前庭损伤,偏头痛,头部外伤,植物神经功机能紊乱,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