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第2单元第4课《归去来兮辞》学案3(人教版八年级必修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

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

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4.结合本文看辞的写作手法。

5.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生活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实词的

一词多义。

【学习难点】

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学法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书下注解和相关工具书来翻译课文。

2、小组协作,采用讨论、交流、探究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

靖节先生。东晋末年浔阳柴桑(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家境贫寒,为

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

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

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

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二、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 4 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

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

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

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三、解题:题目是的眼睛,一篇好,它的题目更是值得探究。本文的题目是《归去来

兮辞并序》。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

①辞:是一种文体,它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是战国时期屈造的,形式自由,整散结合,多用“兮”字,到了汉代时常把辞和赋并称。它们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赋偏重说理咏物,辞注重言情,一般要押韵,并多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对偶句。

②兮是语气词。

③归去来:文学界有两种看法:A、“归去来”是“归去”和“归来”的并列形式,相对

官场而言,作者是归去,相对田园而言,他是归来。B、“去来”实际上是偏义复词,意思重

在“去”。

④归去来----回去吧,回去吧。似乎是一种召唤。

四、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五、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朗读形式结合预习纲要

六、学习小序

1、学生默读一遍,利用注释帮助阅读,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生生”(维持生活,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名词)

(2)重点虚词:“求之靡有、四方之事”中的“之”

(3)古今异义

①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②人事: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③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④幼稚: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或缺乏经验。

⑤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4)特殊句式

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

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被动句

2、找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小结: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七、齐读第一段,分析此段内容并背诵:

1、学生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释疑,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特殊句式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句中“为”表被动

(2)古今异义

①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②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3、内容分析

(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4、小结:“辞”的开端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

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感到

痛苦悲哀,所幸虽已“迷途”,但“迷途其未远”,回头还不迟。寥寥数句,既有沉痛的自白,又有愤怒的抗议;既是觉醒的宣言,又是对官场污浊的揭露,矛头直指封建官僚制度。在沉

痛和愤怒之余,又不乏因决意归隐而欣然自得的意味。在这种感情的抒发中,“归去来兮”的原因也就蕴涵其中了。“舟遥遥”四句,将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

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作业:背诵第一段;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情况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二段

1、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2)古今异义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3)词类活用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用作状语,每日。

(4)固定句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