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WORD版教案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秋节》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秋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智育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有关中秋节的图片学生活动设计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以学生的“说”和“想”为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图片1、出示投影片:中秋节夜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学生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2、放录像:“中秋赏月”。
问学生中秋节的时间。
二、了解中秋节1、说说自己家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家人都做了什么事情?2、结合书中的图片说说人们在中秋节时的主要活动。
3、教师简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三、结合书中的图讲解活动第二部分。
1、教师提问:“谁的爸爸妈妈不在家陪你过中秋节,你高兴吗?”2、说说图中的人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共度佳节?3、你想到了什么?4、还有哪些人不能回家过节?四、简介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各地中秋的风俗。
教学反思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圆代表亲人团圆的含义,在这一天,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游子,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和亲人在一起共度良宵。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行为与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的意义。
教学安排:课时:2教学准备: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常识主题活动教学。
设计者首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生意见,形成活动初步方案。
并要求学生做好如下准备:1.自由组合,要求各组收集:1) 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等。
2) 中秋节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资料。
3) 有能力的组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布置教室(布置教室时最好不让学生在旁边)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与中秋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赏月,嫦娥奔月等;贴上书法作业,内容为古代文人对月及中秋的描写(以一年级儿童熟知的作品为好);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月饼;播放歌曲《打月饼》。
2.学生走进教室,观察教室的变化,然后坐在座位上。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1.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中秋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叫中秋节呢?教师解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在我国,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一半,所以叫中秋节。
2.学生自由发言:你觉得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分类写在黑板上,可以用图表示: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活动,中秋节的作品(包括文字和绘画作品及歌曲等)3.学生按兴趣自由结合成三个大组,分别就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可以是表演、绘画,书写、背诵等。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与重阳》WORD版教案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导 入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中秋
1、导入: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老师邀请了三位客人一起参加活动。
2、乐乐猴:让我们一起欢度节日好不行?
3、康康熊:我给大伙儿带来了节日礼物。(月饼)
4、创创鼠:今天是什么生活,如何这么喧闹?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讨
论
引
导பைடு நூலகம்
交
流
活动(四)——辨辨做做识月球
1、创创鼠自言自语:八月十五月儿明。
2、学生: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你明白月球会发光吗?
3、康康熊:月儿这么高,因此是它在发光,同学们你们说呢……
4、乐乐猴:你们别争了,刚才我变成孙悟空去月球看了看,带回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来认识月球。
5、同学们,你们从照片上发觉月球是如何样的?
4、同学们找找月饼后面有没有纸条?那上面又写的什么呀?
5、你能用背后的纸条做些什么呢?(祝福,祝愿)
合
作
讨
论
引
导
交
流
活动(三)——尊老敬长表心愿
1、献个月饼表心意:将自己的月饼献给自己尊敬的人,并在月饼下的纸上写句祝愿的话。
2、你打算把月饼送给谁?打算写上什么祝福的话?
3、学生自由交流。
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
5、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好吗?
6、创创鼠:哦,这么重要的节日,你们今天打算如何庆祝?你们的父母都在做哪些预备?
学习活动一
自
主
探
究
活动(二)——你言我语讲传奇
河北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秋节》教案
河北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中秋节》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名称:《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
课文:《中秋节》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良好的节日文化素质、珍视家庭情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季节已经进入了秋天,你们最喜欢秋天的什么?秋天还有什么代表性的节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中秋节。
二、讲授
1.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并引导学生回忆家庭的中秋节习俗。
2.与学生一起欣赏中秋节的文化艺术,如各地民俗舞蹈、花灯、月饼等。
3.组织学生制作中秋节的手工艺品,如“月亮门”、“兔子灯”等。
4.班级组织中秋节团圆饭、赏月活动,让学生体验中秋节文化和家庭情感的主题。
三、巩固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画一幅“我的中秋节”图画。
四、作业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感受中秋节的气氛,画一幅“我的中秋节日记”。
五、板书设计
《中秋节》
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团圆与家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秋节为主题,通过讲授、欣赏、制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家庭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和参加中秋节团圆饭等形式,增强珍视家庭情感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素质。
同时,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8课 中秋节教案 北师大版
中秋节1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培育同学对传统节日的爱好。
2.了解不同地区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宠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3.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爱好,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学问。
2学情分析虽然同学对过中秋已有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课前调查显示,同学对中秋的来历了解甚少,而且对过中秋的意义也不是很明确。
于是我把教学目标定为:让同学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简洁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奇,以及中秋节的一些活动,同时了解人们为了团聚而过中秋节;体验传统佳节的温馨,感受节日乐趣和家人团聚的亲情,激发同学宠爱家庭的情感,并引导他们把握一些爱亲敬长,向他人表达心愿的基本方式。
3重点难点1.了解中秋节有关的习俗和传奇,进一步生疏中秋。
2.在相互沟通中开放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聚。
3.体会中秋团聚的内涵,宠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乐观开心地生活。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引出“中秋节”及其由来。
1.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
请小伴侣们竖起耳朵认真听一听,在这首歌里提到了哪个时间和哪样吃的东西呢?好,赶快来听一听。
(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2.孩子们,在刚才这首歌里提到了哪样吃的东西?(月饼)那我们都是在什么节日里吃月饼?(中秋节)那你们知道中秋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吗?谁搜集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诗歌?3.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嫦娥奔月》)活动2【活动】探究月亮的变化。
1.一提到中秋,我们就不能不提中秋的月亮,由于中秋的月亮是最美的。
让我们领会一下它的风采吧!(播放《中秋的月亮》)这就是中秋的月亮,谁来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2.那么大家想一想,除了圆圆的月亮,平常你还见过其他外形的月亮吗?是什么样的?3.选几张不同外形的在全班进行呈现. 原来月亮有着这么多不同的外形啊!那么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月相的变化》)4.只要我们每天晚上坚持连续不断的观看,就会看到月亮的变化。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首师大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行为与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的意义。
教学安排:课时:2教学准备: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常识主题活动教学。
设计者首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生意见,形成活动初步方案。
并要求学生做好如下准备:1.自由组合,要求各组收集:1) 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等。
2) 中秋节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资料。
3) 有能力的组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布置教室(布置教室时最好不让学生在旁边)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与中秋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赏月,嫦娥奔月等;贴上书法作业,内容为古代文人对月及中秋的描写(以一年级儿童熟知的作品为好);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月饼;播放歌曲《打月饼》。
2.学生走进教室,观察教室的变化,然后坐在座位上。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1.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中秋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叫中秋节呢?教师解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在我国,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一半,所以叫中秋节。
2.学生自由发言:你觉得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分类写在黑板上,可以用图表示: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活动,中秋节的作品(包括文字和绘画作品及歌曲等)3.学生按兴趣自由结合成三个大组,分别就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可以是表演、绘画,书写、背诵等。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WORD版教案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WORD版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新型月饼,进展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喜爱中秋节,感受中秋节到来时的欢乐气氛,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爱好。
【活动预备】(一)学情分析我校坐落在知识分子比较密集的地区,是一所班额较大、学生较多的学校。
那个地点的学生大多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学生从小同意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适应,他们思维活跃,同意能力较强。
(二)物质资料预备图片。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以图激趣,激发求知欲望师:晚上,天空中都会显现月亮,你看见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就把它画下来。
师(把学生画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月亮图片贴到黑板上):看这些月亮,你发觉了什么?生1:我发觉了有的月亮是圆的,有的月亮是弯的。
生2:我发觉了月亮会变化。
师:今天老师给大伙儿介绍一个跟圆圆的月亮有关的节日,那确实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二)收集资料,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存师:你明白中秋节的来历吗?你是如何明白的?生1: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生2:传奇唐明皇在一个月圆之夜到月宫里游玩,并学得一首《霓裳羽衣曲》,回来后他十分想念月宫里的生活,因此每年月圆的时候都要赏月,百姓也来效仿,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传统。
我是听爸爸说的。
生3: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谷物成熟的时节,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确实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我是在网上查到的。
师:说得真好,以后我们就应该养成这种主动从多方面搜集资料的好适应。
中秋节到了,人们是如何庆祝中秋的?(出示图片1――城里的人们围坐在桌旁赏月话中秋)生1: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
生2:中秋节,全家团圆,他们都笑眯眯的,专门快乐。
师(出示图片2――农村的人们,欢歌载舞迎中秋):他们又是如何庆祝中秋的?生1:小小姐敲着锣,小男孩高举南瓜和白菜,老奶奶拄着拐杖,老爷爷叼着烟斗。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_3.2中秋节|北师大版
中秋节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学情分析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但是,说起吃月饼大家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都知道,为什么吃月饼不知道,而且,关于月亮的知识更不知晓。
因此,提前让学生收集中秋节的来历及不同地区的习俗,以此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2.收集、调查不同地区中秋节的习俗,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知识。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中秋与重阳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秋与重阳》这一章节。在此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吗?它们分别是哪一天?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来历及习俗。中秋节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会吃月饼、赏月等。重阳节则有登高、赏菊花、佩茱萸等习俗,它还是尊老敬老的日子。
2.动手操作: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如中秋的灯笼或重阳的茱萸饰品。
3.成果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艺品,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和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围绕如何将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2.引导与启发:我会提问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庆祝中秋节和重阳节?”“你们认为如何能让这些传统节日更加有意义?”等。
3. 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是班级的一名学生,你的祖父母即将过重阳节,你会如何策划一个特别的家庭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15分)
答案:学生需要提出一个具体的策划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方式、时间等,展示对重阳节的了解和对家庭亲情的关注。
4. 应用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秋和重阳的文化。(20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节日装饰品、手工材料等。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与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培养学生尊重老人、关爱亲人的品质,增强学生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2.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3. 家庭亲情的重要性4. 尊重老人的美德5. 关爱亲人的行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家庭亲情,学会尊重老人,关爱亲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亲情,培养尊重老人、关爱亲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中秋节和重阳节的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节日的氛围。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培养尊重老人、关爱亲人的品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氛围。
2. 讲解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两个节日的意义。
3. 创设情境:让学生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分享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尊重老人、关爱亲人,并提出具体行动。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尊重老人、关爱亲人的品质。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关爱的事情,感受亲情。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尊重老人的认识。
3.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资源:1. 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图片、视频资料。
2. 亲情故事分享模板。
3. 分组讨论指导手册。
八、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介绍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 第二课时:讲述亲情故事,讨论如何尊重老人、关爱亲人。
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秋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习俗文化以及相关的故事传说,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表达出自己对中秋节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种形式展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讲述中秋节的相关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中秋节的神秘与浪漫。
4.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月饼的制作过程、赏月的风俗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主题进行讨论,如月饼的制作、赏月活动、中秋节诗词等。
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秋节》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起源及发展,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之一。
2.学习并掌握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了解各种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学会运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和祝福。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主题进行探究,如嫦娥奔月、月饼制作、赏月诗篇等。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中秋节的丰富内涵。
3.多元化教学,提高参与度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6.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一次中秋节实践活动,如赏月、制作月饼、放天灯等,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结束后,孩子以口头形式向教师汇报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和重阳节》WORD版教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和重阳节》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探究月亮的奥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是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秋节和重阳节教学难点:了解两个节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中秋节:1.秋天里的节日有很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节日吗?2.听歌曲《常回家看看》,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3.唱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4.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吃月饼赏月亮?5.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7.看图: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吗?说一说。
9.教师介绍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情况。
二、重阳节:1.说一说,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对吗?为什么?2.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家里的老人的?3.我们国家自古就有尊老的优良传统,你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4.教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5.看图:小朋友们是怎样给老人过节的?你打算怎样做?6.小组交流:在平时我们应该如何照顾老人呢?7.小结: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关心、照顾老人,为老人着想。
课后反思: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强,在生活中比较任性,自理能力很差,不太会关心自己的长辈。
附送: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你好,冬天》WORD版教案【教学目标】1.观察、寻找冬季气候的特点,感受到气候和生活的变化。
2.积极参加活动,锻炼身体,应对寒冷的考验,克服怕冷的心理。
【教学准备】一、学情分析1.冬季来临时,天气会变得寒冷、干燥、多风,给人们的外出活动带来诸多的不便。
2.由于娇生惯养,我校学生普遍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
每到冬天的时候,学生中就会出现怕冷、不愿意到户外运动、早晨不能按时起床等现象。
(小学教育)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与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2、学生: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你知道月球会发光吗?
3、康康熊:月儿这么高,当然是它在发光,同学们你们说呢……
4、乐乐猴:你们别争了,刚才我变成孙悟空去月球看了看,带回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来认识月球。
5、同学们,你们从照片上发现月球是怎样的?
6、试试:一个学生用小镜子将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另一个学生拿小手电将光也打在黑板上。请同学比较,镜子射出的光与手电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6、创创鼠:哦,这么重要的节日,你们今天打算怎么庆祝?你们的父母都在做哪些准备?
学习活动一
自
主
探
究
活动(二)——你言我语讲传说
1、下面我们来举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秋故事会,让三位客人分享节日快乐。
2、看录象《嫦娥奔月》,听故事。
3、同学讲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4、同学们找找月饼后面有没有纸条?那上面又写的什么呀?
反
馈
训
练
活动(五)——诵读吟背颂月亮
1、康康熊《静夜思》。2、同学各自赛一赛。3、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拓展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你能用背后的纸条做些什么呢?(祝福,祝愿)
合
作
讨
论
引
导
交
流
活动(三)——尊老敬长表心愿
1、献个月饼表心意:将自己的月饼献给自己尊敬的人,并在月饼下的纸上写句祝愿的话。
2、你打算把月饼送给谁?打算写上什么祝福的话?
3、学生自由交流。
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讨
论
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_3.2 中秋节|北师大版
中秋节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中秋节1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中秋节1_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节习俗。
2、让学生了解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了解祖国文化。
3、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
重难点:了解中秋节的时刻及习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给大伙儿带来了一首专门好听的歌曲(会唱的也能够一起唱),播放录音:《爷爷为我打月饼》生:边听歌曲边哼唱。
师:你们明白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吗?生:中秋节。
师:你从那句明白是唱中秋节的?生:从“八月十五月儿圆”。
师:也确实是说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生:8月15日师:对,今天老师和大伙一块学习第九课:中秋节(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师:中秋节也确实是我们说的八月十五,那个传统节日我们差不多过完了。
大伙儿回忆一下你们家是如何样过中秋节的?生:小组交流自己家过中秋节的情形。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生:交流。
师:中秋节还有其他的名字和漂亮的传奇呢,想明白吗? 生:想。
师:那好,打开课本翻到第22页,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一下中秋节还被称作什么?(生读课文)。
生:月节、月夕、拜月节。
生:又叫“团圆节”。
师:你明白什么缘故中秋节又叫月节、月夕、拜月节、团圆节吗?生:因为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作“月节、月夕、拜月节。
”师:那团圆节呢?生:在这一天都期盼家人的团圆,因此又叫团圆节。
师:我们过中秋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少不了什么食品?生:月饼。
师:对呀,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中秋节来临,各式各样的月饼都摆上了柜台,事实上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一个漂亮的传奇呢。
下面同学们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朱元璋起义的故事。
生:读课文。
师:事实上,中秋节的来历除了朱元璋起义外,还有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
今天老师给大伙儿带来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课件:嫦娥奔月)生:边看录像边听故事。
师:是呀,人们为了祈求月神的爱护,期望家庭团圆幸福,这天都边吃月饼边赏月。
2020秋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8课中秋节word教学设计
中秋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情感与态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行为与习惯:乐于和家人一起愉快渡过中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现场调查、讨论等实践性活动让学了解中秋节自古以来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题内容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对于具体知识能力的要求不过高,主要是情感培养为主,让学生大致知道中秋节的来历,风俗等方面内容,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3重点难点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现场调查,讨论实践性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中秋节自古以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更加热爱祖国传统文化.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中秋节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请你们来猜一猜。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生齐:中秋节!师:同学们,你们今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生1: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
生2:我们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阳台上看月亮、吃月饼还有水果。
(其余略)师:同学们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没有在一起过,有一点可惜,是吗?(生齐:是!)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补过一次班级的中秋节,好不好?(学生们欢呼)师:可是,我们要来怎样过中秋节呢?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生:在成都有的人要到府南河边放河灯生:有的地方要舞火龙教师补充厦门小朋友过中秋的故事,出示书上的图片。
师:但是我们这里没有河灯、火龙,放气球台湾的小朋友又看不到,怎么办呢?生:我们可以表演节目。
生:我想吃月饼!师:真是好主意,(出示卡通牌)今天,我们就要来开一个“班级大家庭,快乐过中秋”的PARTY,好吗?(生齐:好!)二、活动:1、吃月饼师:过中秋节,我们当然要吃月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WORD版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新型月饼,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喜爱中秋节,感受中秋节到来时的喜悦气氛,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我校坐落在知识分子比较密集的地区,是一所班额较大、学生较多的学校。
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
(二)物质资料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图激趣,激发求知欲望
师:晚上,天空中都会出现月亮,你看见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就把它画下来。
师(把学生画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月亮图片贴到黑板上):看这些月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有的月亮是圆的,有的月亮是弯的。
生2:我发现了月亮会变化。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跟圆圆的月亮有关的节日,那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二)收集资料,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
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
生2:传说唐明皇在一个月圆之夜到月宫里游玩,并学得一首《霓裳羽衣曲》,回来后他十分想念月宫里的生活,所以每年月圆的时候都要赏月,百姓也来效仿,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传统。
我是听爸爸说的。
生3: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谷物成熟的时节,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我是在网上查到的。
师:说得真好,以后我们就应该养成这种主动从多方面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中秋节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中秋的?(出示图片1――城里的人们围坐在桌旁赏月话中秋)
生1: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
生2:中秋节,全家团圆,他们都笑眯眯的,非常开心。
师(出示图片2――农村的人们,欢歌载舞迎中秋):他们又是怎么庆祝中秋的?
生1:小姑娘敲着锣,小男孩高举南瓜和白菜,老奶奶拄着拐杖,老爷爷叼着烟斗。
生2:他们笑眯眯的,手舞足蹈,中秋节过得很开心。
生3:丰收了,他们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手上拿着丰收的果实――大白菜和南瓜。
师:中秋节到了,人们欢天喜地迎中秋,他们不但庆中秋,同时也在庆丰收。
那么祖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庆祝中秋的?把你们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生1:我知道惠州的人们过中秋时,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还点孔明灯来庆祝。
生2:我知道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等烧红后,再放醋进去,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
生3:(边出示图片边说):厦门的小朋友们每年中秋节用风筝、气球给台湾的小朋友送祝福。
师:是啊,隔山隔水隔不断我们的亲情,我们与台湾的人民永远心连心。
大家收集的材料可真不少,在小组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播放短片――东西南北中各地过中秋。
师:你们是怎么庆中秋的?
生1:我去爷爷家跟爷爷、奶奶一起庆中秋。
生2:我们全家买了好多好多月饼,我们边赏月边吃月饼。
生3:中秋节那天,我给爸爸、妈妈弹琴听。
生4:我从小喜欢背古诗,我会背一首唐朝的《中秋夜》给大家听。
生5:我也喜欢背古诗,我会背《静夜思》。
(学生跟着齐背)
生6:我知道中秋节的神话故事,我来给大家讲一段《月亮上的中秋》。
生7:我会背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我还会唱呢!
音乐声响起,学生跟着齐唱,载歌载舞,非常开心。
(三)动手实践,团结合作,加深喜爱之情
师:中秋节吃月饼,我们也带来了好多月饼,仔细看看你手中的月饼,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生1:我的是黄色的,圆形的月饼。
生2:我的是白色的,方形的月饼,是用糯米做的。
生3:我的是心形的,德芙月饼。
师:看看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
生1:上面有字,旁边还有花边,很美丽。
生2:上面有一个漂亮的仙女,妈妈说她是嫦娥,住在月亮上。
师:尝一尝你带的月饼什么味道?
生1:甜的,很酥,很好吃。
生2:我带的是豆沙馅的,很甜。
生3:我带的是枣泥馅的,也很好吃。
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月饼,如果你是月饼设计师,让你来设计一款新型月饼,你会把它设计成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图案,什么味道的呢?可以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
(配乐学生制作)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生1(拿着图片):我设计的是彩色花瓣形月饼,你们看它多漂亮啊!它是蛋黄馅的,因为我喜欢。
生2(拿着橡皮泥捏好的月饼):这是我们小组的作品,我们做了一个三层的大月饼,一层一个味道,比汉堡包还好吃,希望大家喜欢。
生3(拿起用纸折叠的月饼):这是我们小组设计的五角星月饼,它像中秋节夜里的星星,每个角上都有一个字“中-秋-节-快-乐”,我们祝老师和同
学们节日快乐!
师:你想把你的礼物送给谁呢?
学生互相赠送礼物。
师:让我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这堂课吧!
【点评】
点评一
本案例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了不同地区庆祝中秋的不同方式。
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新款式的月饼这一学习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足的是,班额比较大,活动中没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每个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活动的设计还是活动的展开,都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
点评人:黑龙江省大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军
点评二
需要注意的是,从整个活动看来,教师对与本活动直接有关的地区情况和学生对与中秋节有关的已有经验和认识方面的了解都太少。
如“学情分析”空泛,缺乏有关的具体信息分析,这是使教学指导缺乏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如“活动(二)”,主要是看图说话和其他地方过中秋的情况介绍,而对当地的、学生自己过中秋的情况展现得却非常简单、空洞。
如果教师准备比较充分的话,应当有材料介绍给学生,让谈话更深入。
另外,由于对学生现有水平的不了解,教师指导方法的欠缺,也影响了活动的发展性。
如,“活动(一)”仅仅让学生简单地画一下月亮,说一下“月亮是圆的,是弯的”、“会变化”就能说是“科学探究”了吗?目标4能达到吗?目标4的“初步形成”也不妥,宜改为“增强”。
既然学生已经能够“绘声绘色地”讲月亮的故事和中秋的来历了,还需要“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跟圆圆的月亮有关的节日,那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吗?真能起到“以图激趣,激发求知欲望”的效果吗?再如,在做月饼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仅仅关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上,这就降低了活动的教育价值。
如
果能够通过月饼这个文化符号,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的话,会使活动更有意义,也使活动内容与活动目标能够一致起来。
点评人:编委会李季湄
附送:
2019-2020年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上《中秋节和重阳节》WORD版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
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探究月亮的奥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是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
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秋节和重阳节
教学难点:了解两个节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中秋节:
1.秋天里的节日有很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节日吗?
2.听歌曲《常回家看看》,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3.唱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4.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吃月饼赏月亮?
5.说说自己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7.看图: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样子吗?说一说。
9.教师介绍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情况。
二、重阳节:
1.说一说,他们这样对待老人对吗?为什么?
2.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家里的老人的?
3.我们国家自古就有尊老的优良传统,你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
4.教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5.看图:小朋友们是怎样给老人过节的?你打算怎样做?
6.小组交流:在平时我们应该如何照顾老人呢?
7.小结: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关心、照顾老人,为老人着想。
课后反思: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强,在生活中比较任性,自理能力很差,不太会关心自己的长辈。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