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共包含二个子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第一课时:二氧化碳性质,第二课时:一氧化碳的性质,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材讲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对于煤气中毒事件时有耳闻,但煤气中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未必所知。

所以,基于上述考虑,本课时的教学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实施探究,最后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学会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一氧化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加强安全意识。

(2)通过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燃烧”和分组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逐步建立起利用科学探究方法学习科学的学习理念。

(3)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一氧化碳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探究,懂得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关注社会环保问题(2)通过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初步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进而深化理解知识。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2、教师演示实验用具:盛有CO的锥形瓶、分液漏斗、普通导管、尖嘴导管、烧杯、双孔橡皮塞、水3、分组实验用具:盛有CO的锥形瓶、铜丝、橡皮塞,澄清石灰水、酒精灯、火柴。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发现,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4.联系实际,提升素养: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实际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探讨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危害及应对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需材料等,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和展示。
4.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后,学生需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责任感。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
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
1、熟练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2、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让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一氧化碳的可
方、下方各发生的化学反应。

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
氧化碳的用途吗?其中哪些有利
【板书设计】
二、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
无气体无比空气略小难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 2===2CO 2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Cu+CO 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有利的一面: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不利的一面: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点燃
△。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并利用其还原性还原氧化铁。

(3)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 [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不同,了解这两种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CO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CO的可燃性、还原性以及毒性CO的还原性二氧化碳是学生继氧气之后要学习的又一重要气体。

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CO2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

由于学生在学习O2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CO2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

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

例如,当看到C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

储气装置、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硬质玻璃管、石灰水、氧化铜、火柴。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引入](电脑展示燃烧的煤炉)煤炭在不同的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两种氧化物——CO、CO2,(显请阅读课本P117第一段,归纳CO的物理性质[归纳]CO的学生观察实验与小组讨自主学习示化学方程式)CO 分子比CO2分子少一个O原子(显示分子模型)。

这种分子构成上的差异,会给两种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带来什么差异呢?令人谈之色变的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的庐山真面目有时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揭开CO的神秘面纱,研究CO的性质。

一、 CO的物理性质[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总是从它的物理性质开始,学习CO也不例外。

(展示一瓶CO气体)请阅读课本P117物理性质,与CO2对比(用电脑逐步显示下表)物质性质CO状态无色、无气体密度1. 25克比空气溶解性难溶于(1:0.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论结合合作共建知能应用巩固小结第一段,归纳CO的物理性质,提示:从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2课时)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2课时)

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性质一、复习与巩固:【提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怎样的?它有哪些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二、分析讨论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1、【观察与思考】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观察课本P116页图6—17,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二氧化碳的用途。

【归纳与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化工产品的原料;③干冰作冷剂;④光合作用;⑤气体肥料;⑥做汽水…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从有利面和有害面认识二氧化碳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

2、【设问】二氧化碳用途如此广泛是不是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他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自学课本115-116内容并完成116页“讨论”。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呼吸。

浓度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

3、【观察与思考】请观察课本P117页图6—17,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是“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哪些?②地球为什么喊“救命”?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4、全面评价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三、一氧化碳的性质【问题与情景】我们知道,碳的氧化物有两种:二氧化碳和一氧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设计意图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

回答:①相同的②不同的。

并说出理由观察现象,填写表格书写化学方程式2CO + O22CO2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问题与情景】①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由此性质可知一氧化碳有什么用途?2C + O22COC + O2CO2;2C + CO22CO②在冬天用煤(或木炭)取暧或用燃气洗澡时,若室内不通风,容易造一氧化碳中毒。

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毒性的原理,知道使用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2.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知道一氧化碳泄漏后的应急措施;3.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以及还原铜的装置及操作顺序。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收集一氧化碳时,收集装置的异同,确立收集有毒害气体的方法;2.通过参照氢气的可燃性,推及点燃一氧化碳的操作要求,确立可燃气体的使用方法;3.在观察一氧化碳气体点燃、还原氧化铜过程中,体验、反思实验步骤,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减小对化学实验的畏惧感,增强对有害气体的使用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勇气;2.培养大胆、细致、实践的科学精神。

3.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热爱化学、钻研化学。

【教学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方式研究一氧化碳的毒性、燃烧实验、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难点】实验中装置的组装、步骤先后的分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具体实施: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在水中,水逐渐进入试管;将一支装有一氧化碳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在水中打开塞子【提问】与二氧化碳比较,后一种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通过对比得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教师趁机提出;想不想知道该气体为什么气体观察、思考学生们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而后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大部分学生看到试管口有塞子,猜到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敞放,只有有少部分同学说是空气或氮气,依据是它们不溶于水。

让学生对瓶中无色无气味气体是什么气体感到好奇也为探究一氧化碳的水溶性作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注意细节【过渡】大家对煤气有什么印象提醒学生:煤气中毒是因为其中的一氧化碳有毒,它最可怕之处是什么呢煤炉中的煤在高温和空气充足情况下是如何产生一氧化碳的【提问】如果一氧化碳泄漏,高处容易中毒还是低处如何判断学生在生活中对煤气有些耳闻,并且在碳单质一节已经知道煤炭不充分燃烧时就有一氧化碳产生。

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上册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2课时 教案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3)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

(4)学会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根据实验现象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

(2)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知识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1~122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二氧化碳__(2CO +O 2=====点燃2CO 2),火焰呈__蓝色__,煤炉里上层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再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__检验其纯度__。

(2)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__血红蛋白__结合,导致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__缺氧__,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保持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3)还原性:一氧化碳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金属单质__和__二氧化碳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矿石来炼铁。

4.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不同?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就有很大差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教师:归纳、补充学生回答的问题并板书
1、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
2、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
四、一氧化碳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1、污染气体(NO,NO2,CO,SO2)
2、预防CO中毒。
五、经典习题讲解
六、作业布置
添加修改
板书
设计
板书:6-3-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一、知识复习: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物质
2、二氧化碳可以用来人工降雨。
3、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冷藏保鲜。
4、二氧化碳是化工产品和光合作用的原料。
五、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
2、倡导低碳生活的方法(少开车,多步行)
六、经典习题讲解
七、作业布置
教学
反思
1、学生掌握CO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学生了解CO的用途以及对生活中的危害。
策略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演示实验、学生相互讨论,自学课本掌握本节课知识。
教学
准备
PPT、实验器材




1、教师复习回顾:
过渡:大家表现的非常好,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会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那么一氧化碳又有那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我们生活中又有那些用途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H2CO3===CO2+H2O)
2、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教案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一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的演示认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谈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处理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讨论交流并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氧化碳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探究,懂得要一分为二的对待问题。

2、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煤气中毒视频思考与讨论:(1)你知道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使人中毒原理是什么?(2)在煤燃烧过程中,CO怎样产生的?(3)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发生煤气中毒?(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1、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联系实际推断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播放一氧化碳燃烧的视频(2)播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视频小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性质推断一氧化碳的用途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点灯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2)实验过程看到什么现象(3)能否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4)气球有什么用4、探究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1)播放视频(2)讨论:生活中那些情况会产生CO?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三、知识的应用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D、CO2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可燃性,可用于做燃料B、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有毒性D、可溶于水,不能用水法收集3、有人说我鼻子很灵敏,晚上睡觉时在室内烧炭火不煤气中毒,只要在室内摆两水就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可以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一些煤气中毒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激发他们对一氧化碳的探究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氢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联想、类比、对照研究的能力,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

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0分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从而深化对一氧化碳的理解。

1.教师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燃烧”2.学生分组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还原性。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一氧化碳的燃烧”和分组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从而深化对一氧化碳的理解。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还原性。

三)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8分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总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5分钟)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一氧化碳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实验和探究中逐步建立起利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科学的研究理念,初步形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科学探究的热情。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引出毒性,了解生活中的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提高安全意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实验、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自主发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同时,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我还会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我利用实验、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课堂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如学生可以总结自己在实验、讨论等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你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了很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继续努力!”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以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为例,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教学: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六单元课题3中的课后练习题,重点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应用与防护等方面的题目。
-选择题:检测学生对一氧化碳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掌握。
-简答题:培养学生运用一氧化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氧化碳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个人对于一氧化碳安全意识的认识和体会。
4.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一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收集与一氧化碳相关的新闻、案例等资料,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家庭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观察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例:用蜡烛、火柴、小烧杯等材料,观察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并分析其可燃性。
3.撰写一篇关于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
-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b.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c.举例说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化学性质上的区别。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理解。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与防护等方面。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一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详细讲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等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验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和•氧化碳第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6. 3 2课时:共课时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岀版社2012年版《化学》,第6单元第3课【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知道某些物质(如-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捉高自我(130页)保护意识。

(课标页)2()初步形成“ •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课标26学'惰分析2.并且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1.性质。

学生对氢气、单指碳的还原性有所,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他们对化学充满兴趣2.掌握,通过对比学习•氧化碳的还原性3.教材分析《•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氧化碳》第二课时。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3的性质和用途。

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个单元,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C0为第八单元中金属的冶炼做准备。

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课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步强化学CO程中通过实验推导出CO的性质以及从化学到社会”。

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教学目柏X】通过自学课本列举•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过阅读课本,说明•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及急救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观察2.图片和视频归纳•氧化碳燃烧的现彖及化学性质,类比碳单质、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说出•氧化碳的还原性和用途。

通过观察二氧化碳与•氧化碳的分J'•模型,说出他们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不同的原因,树3.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意识。

辨析•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树立科学的变化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阅读课本内容,填写学案,交流展示,检验自学成果。

最新初中人教版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2课时) (2)

最新初中人教版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2课时) (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

3.了解一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对比教学,教会学生类比的学习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及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氧化碳性质的教学,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三、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天津市木斋中学李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

3.了解一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对比教学,教会学生类比的学习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及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氧化碳性质的教学,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三、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

五、教学过程
决定性质。

【播放视频】实验探究一──一氧化碳可燃性
【板书】
2CO + O22CO2学

象。



有可燃性。

【教师提问3】烧得很旺的煤
【播放视频】实验探究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板书】
CuO + CO Cu + CO2学

验现象


有还原性。

何操作?
【讲解】工业上利用一氧化
碳的还原性,在炼铁厂把铁矿石还原成铁。

【板书】
Fe2O3 +3CO 2Fe +3CO2学

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