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我们的准则课题1 一样不一样知识点:1.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4. 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5.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6.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题2 什么不一样知识点: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3.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4.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二单元我们的国家课题3 国土国界知识点:1. 国界是国家的边界,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界线。
2. 我国陆上邻国共有14个。
3.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长达1.4万公里。
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课题4 公民义务知识点:1. 公民是法律概念,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
2. 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 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5.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6. 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第三单元我们的社会课题5 基本权利知识点:1. 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3. 公民有人身自由权。
4. 公民有人格尊严权。
5.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课题6 基本义务知识点:1.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3.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 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结束了第四单元《分清是非》的学习,要分清是非,做个文明有教养的现代人,仅仅靠我们的良知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学法、懂法,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学法,首先我们必须懂得什么是法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正确理解法律、统治阶级、阶级意志等一些较抽象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之为“国法”。
特殊(二):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投影两组行为规范,思考,它们各自约束的范围。
第一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第二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板书设计】: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那我们怎样全面理解法律这个特殊的特征呢,请看视频:插播视频:《郑筱萸被判死刑》,以案说法。
2007年5月29日上午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观看视频后讨论探究: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复习题]1、 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2、为什么说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34、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有什么表现? 5、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有什么关系?[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是 ( ) A .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 B .国家制定和决定 C .国家认可和全国人大通过 D .国家制定或认可2、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这属于 ( ) A .国家制定法律 B.国家认可法律 C .道德法律 D.宗教法律 3.法律出现的形式一般都是 ( )A .文件的形式B .文字的形式C .口头的形式D .征求意见稿的形式4.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多项选择题: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特征是()A.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 B.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A.暴力 B.控制力C.军队、警察、法庭、监狱D.行政命令6.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的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A.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
依法规范自的行为B.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D.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C.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j7.列宁说:“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
”这句话表明()A.创制法律必须有专门的立法机关B.依靠国家强制力对违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C.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8.依法治国是()A.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B. 我国的基本国策9、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A.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B.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C.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D.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10、目前,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中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并被处以刑罚。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过程
1980年 提出建议 1987年 调研起草 1988年 形成草案修改
1992年1月1日起 施行
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21次会议 审议并通过
《婚姻法》
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 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 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
《婚姻法》第6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 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 婚晚育应予鼓励。
2、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所以我们又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观看视频时思考下之后也要接受法律的惩 处,这说明了什么?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最主要 的特征
【阅读事例】
一天中午,李本琦在医院食堂 做清洁时,发现一椅子上放着个黑 色挎包,于是将挎包交给了收银员。 两人打开挎包,发现里面装着一叠 人民币以及手机、相机和证件。
【阅读事例】
随后,医院食堂主管接到失主郑 女士的电话,称丢失了六七千块钱, 全是给儿子看病的救命钱。随后郑女 士来医院认走了黑色挎包。李本琦一 个月工资才900块,80多岁的老母亲瘫 痪在床,母亲双脚被烧伤,也无钱医 治。面对这样一笔巨款,李本琦却丝 毫没有动心,十分难得。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犯 国家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3、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等。
4、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
最主要的特征。
【本课小结】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01.第一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初中政治二年级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本课有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法律,这个概念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学习法律常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也是学好本课书,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的起点,也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
对“法律”这个概念的讲解,要抓住以下八点:1、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2、阶级本质——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3、创制形式——国家制定法律或国家认可法律;4、最主要特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5、显著特征——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6、重要特点——规定权利和义务;7、法律的形式——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8、法律形式的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一般法与特别法;根本法与普通法。
【指点迷津】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这是法律区别于其它行为规则的最显著的特征,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小学的教育对道德相对比较熟悉,对校规、校纪以及交通法规有所了解。
对法律认识不清楚,对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就更难以理解。
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分析。
什么是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这些都是国家的暴力机关。
法律的实施为什么需要强制力来保证?首先,从法律的阶级性来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统治阶级利用它为本阶级服务,维护自己的利益,它的实施经常遭到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和破坏,这就需要国家的强制力来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和破坏迫使他们就范,遵从和服从法律规范。
其次,从统治阶级内部来看,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整体意识,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作为维护统治阶级整体意识的法律,它要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必须一律遵守。
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少数人中,有时个别人或是少数人为了自己的个人或者小集团的利益。
违犯国家的法律,违反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危害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对统治阶级内部的违法犯罪分子必须予以制裁,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否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引言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旨在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以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在一个国家的法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律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或社会公认的正式机构制定的行为规则和制度。
它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并正式公布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法律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适用于全体公民或特定的个人和组织。
法律的特点1.普遍适用性:法律是适用于全体公民或特定的个人和组织的。
它不分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地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2.强制性:法律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
违反法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例如罚款、刑事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
法律的强制性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也起到了威慑犯罪行为的作用。
3.稳定性:法律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规则体系,它的制定和修改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程序。
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使人们能够依据一系列规则来进行行为,这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4.公正性: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追求公正和公平。
法律的公正性体现在对每个人都适用同样的准则和规定,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正的法律是社会稳定和公众信任的基础。
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1.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制约,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秩序。
它规定了人们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防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保护人权和自由:法律是保护人权和自由的重要手段。
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权利,并对任何侵害人权和自由的行为进行惩罚。
法律的存在与执行,让人们有了公正的裁决和司法程序,确保人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保护和救济。
3.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公平的准则和原则,通过对财产、合同、家庭关系等事项的规范,保证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中考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总结(2)
中考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总结(2)(二)知法守法,崇尚法治14.法律特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5.法律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6.生活需要法律每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7.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们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同时,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18.违法行为的类型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什么是法律
一、什么是法律 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思考: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二、法律的显著特征
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以 权利、义务为内容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 规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法庭审理还查明,胡长清为自己职务提升及工作 调动拉关系,从1997年初至1999年6月,先后5次向他 人行贿共计人民币8万元。此外,胡长清还对明显超 过其合法收入的价值人民币161万余元财产,不能说 明合法来源。 法庭认为,被告人胡长清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政 府高级领导干部,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并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已构成受贿罪,且数 额特别巨大,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社会影响极 坏,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法庭还认为,胡长 清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并对其 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差额部分,不能说明合 法来源,分别构成了行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法律
特殊社会规范
社 会 规 范
纪律 道德 宗教
一般社会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公 民 行 使 选 举 权
公 民 兵有 役依 的法 义服 务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行为规范
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时思考,每一画面上 的要求包括什么?是对谁提出的要求?
请同学们观看:胡长清案
姓 名:胡长清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8月 最高职务:原江西省副省长 触犯罪名:受贿罪、行贿罪和巨额 财产来源不明罪 刑 罚:2000年3月8日在南昌被 执行死刑
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人只要违犯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自觉遵 守法律,那怎么办?
为什么? 是什么?
法律最主 要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对社会成 员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以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行为规范
人人都怕它
社会需要它
—
打 一
国家制定它 公民遵守它
专
业
术
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和尊严”。
“法治”和“法制”有何不同?
除了法律,还有哪些行为规范?
社
法律
会
道德
规 范
风俗
特殊 一般
纪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它特殊在哪里?
1.法律有哪些特征(或为什么说法律 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中最 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我国法律创建 的两种方式
立法机关
国家制定
国家认可
全国人大及其 常务委员会
醉驾都入刑了,高某人竟然顶风作案! 以为自己是明星,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视法律如儿戏,居然敢醉驾,害人又 害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做公众人物!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你多大 的明星,只要醉驾,都要一视同仁!!!
明星醉驾要不要罚?为什么?
我国的立法程序
法律议案的 提出和审议
讨论法 律草案
对法律草案 进行表决
公布法律
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 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考点10)
02
法律的产生和发展
法律的产生
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惯
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的习惯逐渐演变为法律,成为一种
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02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一种强制
性的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出现
03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统治阶级需要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
现代法律体系
成文法体系
以成文法典形式规定各 种法律关系的法律体系, 具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
定。
判例法体系
以法院判例为主要法律 依据,强调遵循先例原
则。
习惯法体系
以习惯法为法律依据, 通常在民间长期形成并
被广泛接受。
国际法体系
规定国家之间关系的国 际公约、条约和国际组 织等形成的法律体系。
03
法律的作用和功能
法律的完善和发展
立法完善
通过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适应社会发展的 需要。
司法解释
通过司法解释和判例,明确法律条款的含义和应用,减少法律的不 确定性。
法律教育和培训
提高法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影响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法律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适用于 所有公民和组织。
法律的特性
01
02
03
04
权威性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
强制性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违反法律将受到相应的法 律制裁。
14.1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以上材料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材料一: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依法判决了一批 民事赔偿案件,但有部分单位和个人赖着不履行判 决。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财产 不受侵害,该市法院执行庭根据法院的统一部署, 采取果断措施,依法强制执行。 材料二:某日,公民张某在骑自行车穿越人行横道 线时被急驶而来的吉普车撞倒,司机肇事后逃跑。 张某虽生还,但花去医疗费八万多元,并被法医鉴 定为五级伤残。后经交警部门查实,肇事吉普车属 县司法局所有。经法院判决,司法局和肇事司机一 次性赔偿张某共十六万多元。但判决书生效日期过 后,司法局和肇事司机仍不履行判决,由法院强制 执行。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结合以下材料(图片)说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 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
法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自觉遵守,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自觉遵守 的,以上材料中对于违法犯罪行为 是通过什么进行制裁的? 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
p41知识链接
●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立法程序
材料一:原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陈希同因犯贪污罪、玩忽职守罪 被判有期刑16年。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犯行贿罪,受贿罪、 贪污罪被处死刑。 材料二:山西省文水县农民王青华、王瑞等人制造出售假酒, 导致数百人中毒,26人死亡。王等人被依法判处死刑。 材料三:某中学三中学生放假后,擅自将施工路段挂有红灯的危险 标志移开,致使一人骑自行车摔伤,三名学生被公安机关各罚款五 十元.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体现全体公民意志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关于法律基本特征的观点不正确 的是( BD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体现全体公民意志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只对被统治阶级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教育(一)法律和宪法
从内容上看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等 ------等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具有最高的 最高 从法律效力上看 是指法律所具有的 约束力和强制力 ①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是宪法的具体化; 是宪法的具体化; ②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和推行的一种行为
规则,而且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 规则,而且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 它必须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 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案例: 案例:
(一)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考点8 知道法律特征( 考点8:知道法律特征(a) 考点9 考点9: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 益的体现( 益的体现(b)
一、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 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 虽然法律和道德都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 虽然法律和道德都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但 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 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等特征。 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等特征。
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 、 2、从法律效力 、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
主要内 容 不 同 点 法律效 力
普通法律
1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答:①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人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都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既公民平等遵守法律。
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法律,就要付法律责任,既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
3 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及联系?答:相同点法律与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不同点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式不同,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联系法律和道德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法律的强制力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使正义得到伸张,正气得到宣扬,曾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不但自己能自觉的遵纪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在社会舆论中处于孤立的地位,并得到及时揭露的和有力的抵制。
4 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是一致的,是相铺相成的,要把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我们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 法律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安全?答:公共安全是只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6 什么是犯罪?答: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生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处以什么刑法的法律。
7 为什么说刑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问:<物权法>是怎么产生的?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个别 人爱占小便宜。过去我国对拾到钱物拒绝交出 者,一般只进行道德谴责,而不视为犯罪。19 9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刑法第270条规定,将 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 的,要处以刑罚。
问: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情况?
胡长清在担任江西省省长助理期间, 利用职务之便,先后87次收受他人财 物,共计人民币544万元,此外还有 161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 源。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3月8日作 了判决,判处胡长清死刑。 上述事例反映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有同学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 不用与法律打交道,也有同学认为, 我年龄还小,尚未长大成人,与法律 没有什么密切关系。
上述观点是否确?说明理由.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它有哪些重要特征?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 议16日上午高票通过物权法。这部法律历经了 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 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的纪录。最早于19 93年,全国人大法律专家小组就开始编写物权 法草案,从2002年12月起,全国人大其及常委 会先后对草案进行了8次审议,其间向社会全文 公布,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并召开了100多 次座谈会、立法论证会听取各方建议。
1、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3、为什么把法律称为国法?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法律为什么必须要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6、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 7、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最高立法机关是什么?
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
1.(2013版纳)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最显著特征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東力D.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2014云南统考)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C)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13八地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对全体违法人员具有普遍约東力力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A.①3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3昭通)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法律的强制性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有明显的区别。
法律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C)A.社会舆论、习俗和信念的力量来保证的B.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来保证的C.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作为后盾的D.国家行政部门的行政力量来保证的5. 5.(2013德宏)2012年9月2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因徇私枉法罪、叛叛逃罪、滥溢用职权罪、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表明(D)①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東力(③只要违法,就要到刑罚处罚④④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法律禁止做的事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6.(2012玉溪)2011年7月19日,浙江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因受贿罪、贪污罪、滥滥用职权罪,被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说明(B)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D.凡是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考点二特殊的保护一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法律是一钟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1)识记目标①法律的含义。
②我国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③)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2)理解目标①)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明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②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⑶运用目标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
对此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思想觉悟目标⑴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⑵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中,我们将学习法律常识。
从国家角度讲,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每一个公民来讲,要做——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知道“什么是法律”。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讲授新课]一、什么是法律(板书)提问:观看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回答法律是什么。
(展示教学课件——法律的词源和词义)教学课件:①背景是一个“?”,“?”上面是“法律”二字,先“法”和“律”分开,后“法”和“律”合并。
(画外音:什么是法律呢?让我们先从法律的词源和词义中来了解。
在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最初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以后发展为复合词,便称为“法律”)②“法”字,占全屏。
法的古体字“灋之”,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庀屏,并出示文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东汉《说文解字》。
③出现“一碗水”,水在碗中漾来漾去,但最终归于水平的样子。
④再出现“廌”的样子,及“廌”用头上的角去触罪犯的情景。
(画外音:什么是法呢?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书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是“灋”。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可以看出,在古代,法和刑二字是通用的。
“平之如水,从水”,意味法代表公平。
“廌”据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在审判时被廌触者被认为是有罪的人,所以“去之,从去”。
这是神明裁判的一种形式)⑤“律”字,先占全屏,后缩小到1/2屏,并出示文字:“律,均布也。
”——《说文解字》;“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画外音:什么是律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律,均布也。
”什么又是“均布”呢?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有这样的记载:“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
”“律”的意思是说,应该一致遵循的格式、准则)⑥出示文字:“法,常也;律,常也。
”——《尔雅·释诂》(画外音: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书《尔雅·释诂》篇记载:“法,常也;律,常也。
,’由此町见,早在秦汉时,“法”和“律”二字已经同义。
在秦汉日寸,已将“法”和“律”二字合为“法律”一同)(说明: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投影,并结合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阅读了解即可)从法律的词源和词义角度,我们对法律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在汉语中,法律的意思是什么呢?法律是要人们一致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行为的一把“尺子”;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合乎法律规定的行为是“合法”的,反之,就要被“廌”触之,成为“不直者”;法律是公平的象征,合法的人受到保护,不合法的人受到惩罚。
可见,法律是社会生活中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这—点就像“道德”—样。
但是,法律与道德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的特征上。
法律有什么不同于道德的特征呢?我们知道,在很早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存,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则——道德。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约定俗成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般是不成文的。
(出示我国《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法律的单行本)提问:这是什么?提问:这些法律是如何形成的?(归纳结论:是由国家制定的)提问: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答法律由何而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板书)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投影: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注意法律的制定是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制定的,没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不能制定法律的;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要遵循—定的立法程序,即依法立法。
没有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往往是不被承认的。
问题2: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般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法》,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我国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制定相关领域的和在本地区范围内有效的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一般命名为某条例或某地区法规。
问题3: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早巳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国家制定法律和国家认可法律都是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
无论是哪种方式创制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即大多是成文法(法律存在的形式有成文法和习惯法两种)。
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
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程序来创制法律,没有国家立法机关的制定行为,就没有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宗教教规等,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是早就存在的,因其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才由国家立法或司法机关认可为法律。
由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为“国法”。
提问:请同学们看下面列举的法律条文,注意归纳,法律在内容的规定上有什么特点?投影1:法律是以文字的形式规定公民个人或者机关单位等组织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也就是法律中常见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人们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发挥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可见,法律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板书)法律的内容明确规定人们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法律的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所以,法律不仅体现在纸上的法律条文中,更要体现在法律的实施中。
我们知道,道德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来维护的,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实施后盾的。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板书)——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后板书) 提问:那么,什么是国家强制力呢?法律为什么不能像道德行为规范那样依靠社会舆论或者人们内心的信念来实施呢?请同学们看过下面录像后回答问题。
录像:新闻节选——厦门远华案件。
(2001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选。
内容包括:公安干警破获“厦门远华集团”的集团犯罪的简单经过、法院审理及宣判的经过等) 国家强制力主要指的是暴力。
在录像中,无论是在侦破“厦门远华集团”集团犯罪,还是就其走私等罪行的法庭审理、宣判以及后来对犯罪集团的主要成员执行死刑或有期徒刑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国家强制力”的存在。
你能说出国家强制力包括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强制力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师:对,正是这些力量,保证着法律的实施。
提问:如果没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这些国家强制力的存在,后果是什么呢?归纳: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的存在,像“厦门远华案”中的犯罪集团就会继续从事走私等罪恶勾当,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就会时时受到威胁,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禁止走私等法律条文也将变成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
如果没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这些国家强制力的存在,“厦门远华”犯罪集团就不会被抓获,即使被抓获,犯罪成员也不会老老实实地接受法庭的审判;即使接受法庭的审判,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认罪伏法。
我们看到,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才得以保障,犯罪集团的犯罪行为才得以被制止和制裁,我国的法律才得以贯彻和实施。
在我国,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维护的是人民的利益。
它同样会受到来自于破坏我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等犯罪分子的反抗和破坏。
所以,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迫使他们遵循和服从我国的法律。
提问:法律在对付暴力犯罪时,没有国家强制力是不行的。
那么,在处理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时,还需要“国家强制力”吗?请同学们看案例后回答。
案例:1998年9月18日,公民张某骑着自行车在穿越国道人行横线时被急驶来的吉普车撞倒,吉普车翻入路旁水沟,驾驶员从车中爬出后,搭乘一辆客车逃跑。
张某被当时路过此地的另一名司机送到人民医院。
经全力抢救,张某得以生还,但花去医疗费83412元,并被法医鉴定为五级伤残。
后经交警部门查实,肇事吉普车属县司法局所有,当时驾驶车辆的是该局聘用的司机黄某。
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和分析,交警作出处理决定:黄某酒后超速驾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张某经过路口没有尽必要的注意义务,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
黄某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张某负次要责任。
经调解,双方就医疗费用的负担和伤残补助事宜没有达成协议。
2000年2月13日,张某诉至县人民法院,要求司法局和黄某赔偿医药费、误工费、陪护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人民币23.68万元。
经审理,2月29日,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司法局一次性赔付张某医药费、误工费、陪护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人民币12.34万元,黄某赔偿张某4万元,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付清,司法局和黄某负连带清偿责任。
判决书送达后,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上诉。
2000年3月5日,张某找到主审法官,称司法局和黄某都没有履行判决,请求强制执行。
提问:此案例反映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涉及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触犯法律的行为,也要以国家强制力保障法律实施)提问:为什么在处理社会成员的纠纷时,也会动用军队、警察、法庭、监狱这些暴力工具呢?(学生在讨论之后由教师归纳)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纠纷需要裁决时,就需要国家强制机关对纠纷做出裁决,并制裁人民内部的违法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