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教案 西师大版 (2)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师简介:李勇,男,1980.01,荣昌区仁义镇中心小学教师;撰写的《学案导学、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等多篇论文曾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荣昌县优秀教师,曾主研《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县级课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一起点(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二终点(一)课标要求。
(二)年段目标。
(三)课时目标1、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与底相对应的高2、认识、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运用这一特性解释和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折,画的方式找到三角形的高,感受三角形高的含义,知道高的标注方法4、在从现实到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5、感受空间几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并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三、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操作,理解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动手寻找三角形的高,体会高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对三角形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三角形中寻找高的操作过程,以及对“高”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体会,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边形、三角形等实物教具六、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感知空间图形(1)认识三角形的构成及定义课件展示生活中运用了三角形的建筑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到其中学过的图形师:1、看看在这些建筑上运用了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2、说说你都知道关于三角形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反馈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知情况,特别是要复习到三角形的各部分的名称: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学生每说到一个“点”上,就让同学们去指一指,或者摸一摸,将动脑,动口,动手集合起来,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和认识. 教师板书: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二、探究学习--认识三角形1、做做小练习,看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通过这个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并帮助学生定义三角形。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认识三角形(2) 教案
认识三角形(二)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会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和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难点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境导入找出图示中的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探究新知(图示)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做一做,在合同伴交流。
动手做一做:将多根吸管剪成不同的3段。
测出长度。
围成一圈。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吸管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吸管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根吸管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吸管时,能围成三角形。
剪一剪,围一围,填写下表。
当三条线段中的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3条边时,这三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
也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
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怎样去验证一下呢?拿起你的量角器,量一量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吧!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到一起,你能发现什么?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课堂练习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另外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除了这个80°的角,剩下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80°=100°。
课堂小结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内角和不能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边长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教学重点:1.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 掌握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2. 运用三角形的边长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三角形模型或图片。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呢?二、探究三角形(10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吗?谁能告诉我三角形是什么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3. 提问: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呢?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
5.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三、探究三角形的边长关系(10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通过实验验证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定义、特征以及边长关系。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出示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特征以及边长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案及反思
第2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的知识系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分类、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却未曾探索,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
首先,教材安排了从不同角度将多边形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对多边形有所了解。
其次,教材重点安排了关于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按不同的方法给三角形分类,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它们的特征。
再次,教材通过有趣的动态情境,引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并通过动手试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也通过动手试验探究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最后,通过让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对于以上四部分内容,教材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1.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图形分类活动中的意义,感受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探索图形性质中的作用。
在分析、整理、测量、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1.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主动有效地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品质。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实物、图形等形式认识三角形。
3.能够掌握分类、命名三角形的方法。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三角形。
二、教学内容: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三角形的分类和命名。
3.三角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角形的分类和命名。
2.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系统、全面地讲解概念、分类和命名的方法。
2.课件呈现法:结合实物、图像,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3.讲解演示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4.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更快速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①导出生活场景:留粉笔在石板上,已成了直角三角形。
怎样认识三角形呢?②观察图片:让学生观察手中图形的特征,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2.概念讲解:①让学生回忆并归纳直角三角形的构成要素,提示学生三条边分别叫做斜边、底边、高。
②提示学生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几何图形。
③让学生仿照直角三角形,探究其他三角形的特点,从而得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3.三角形的分类和命名:①按照角度分类:根据角度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按照边长分类:根据三条边长的比例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③命名方法:如图(下面的图,类似于一个表格)所示,命名时按照相邻两个加标缀,三个一样则不加标注。
4.应用实践: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应用。
应用1:壁纸壁纸通常用正多边形拼贴而成,而正多边形又可以分为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在壁纸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用2:地球仪地球仪上的许多面图形都是三角形,三角形在地图制图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应用3:支撑桥梁许多桥梁都是由大量的三角形构成的,因为三角形是结构最稳定的图形之一,不易发生变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三角形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2. 三角形的分类3. 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2)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三角形。
(3)讲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
3. 讲解三角形的分类(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尝试分类。
(2)教师讲解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三角形可分为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按角分,三角形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4. 讲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展示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交通标志等。
(2)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三角形,思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和分类,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三角形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认识三角形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案——认识三角形。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四单元《认识三角形》。
我们将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难点则是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准备了一些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以及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展示一些三角形形状的实物,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2. 理论知识讲解: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材料,供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延伸。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认识三角形。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何图形,它的定义和性质是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
在这个环节,我会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四边形分类(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梯形)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四边形分类(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梯形)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画出平行四边形。
2. 让学生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画出梯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2. 梯形的特征和性质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识别和画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梯形的特征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识别和画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种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a. 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b.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
4. 探究梯形的特征和性质:a. 让学生观察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征:有一对对边平行,另一对对边不平行。
b.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画出梯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梯形的特征和性质。
5. 应用拓展:a.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实物,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b. 让学生尝试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拼出其他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识别和画出这两种图形。
五、课后作业1. 画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2. 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实物,并描述其特征和性质。
六、板书设计1.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2. 梯形的特征和性质3.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识别和画法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识别和画出这两种图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二)》教学设计
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例2、例3,第42页课堂活动第3,4题,练习十一第3~6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红领巾和小彩旗(每人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是怎样分类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除了可以按内角的大小来分类,还可以按什么来分类呢?为什么?还可以按边的长短来分类,因为三角形具有角和边两个要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按边进行分类的情况。
[点评:复习中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发了学生新的思考,从而得出三角形除了按内角的大小分类,还可以按边的长短来分类,让新知识找到了生长点。
]二、教学新知识———探索三角形按边分类1.教学例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猜想:三角形按边分类,可能分为哪几类?(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1)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①(出示红领巾)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为什么会有两个名称呢?(说它是钝角三角形是从内角的角度来分的,说它是等腰三角形是从边的角度来分的。
)②那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呢?以红领巾为研究材料。
提出要求:将红领巾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中交流发现。
③反馈学生的发现,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发现这些特征的: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④这面小彩旗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吗?动手操作检验一下。
⑤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有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呢?(不是,等腰三角形只是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⑥教师进行规范操作。
像这样把三角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说明这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把这种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三角形边的关系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三角形边的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2. 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四边形的定义:由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5. 常见的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出示一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探究三角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例如,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观察并总结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4. 讲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
5. 应用与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如,判断一组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计算三角形的周长等。
6.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四边形的性质。
每组选择一种四边形,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方式,总结出该四边形的特点。
7.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总结四边形的性质。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三、确定位置四、三角形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八、统计九、总复习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一、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计算下面各题85-26+7318÷9×8200-17×724×5+12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 计算下面各题185-(51+49)35×(107-79)819÷(108-99)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1 教学例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一)》一、课题认识三角形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如顶点、边、角。
- 能够准确识别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 在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 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
2.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图片,如自行车车架、晾衣架、斜拉桥等。
- 教师:“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三角形。
”2. 探究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形状的小棒(包括能组成三角形和不能组成三角形的)。
-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这些小棒尝试拼出三角形。
在拼的过程中,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 小组代表展示拼出的三角形,并尝试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标注出三角形的顶点、边和角,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 教师:“同学们,我们用字母A、B、C来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为△ABC。
”3.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框架和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框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2)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知识回顾
图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认识
1.三角形的定义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顶点
边
角
顶点
角
边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 点到它的对边作一 条垂线,顶点和垂足 边 之间的线段叫三角 形的高,这条对边叫 角 作三角形的底。 顶点
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四边形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对边平行 边 四条边相等
角
四个直角
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四个直角
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对角相等
巩固练习
1.填一填。
45°
30°30°
72°
2.在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 √
3. 分一分。 在直角三角形中画1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在格子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画法不唯一)
5. 数一数。
有(4 )个三角形,有( 2 )个平行四边形, 有(4 )个梯形。
6. 用1根长30cm的细铁丝围成三角形。 (1)如果围成1个等边三角形边。
3.三角形的分类
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含等边三角形)
三
角
形
锐角三角形 (3个锐角)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1个直角、2个锐角)
钝角三角形 (1个钝角、2个锐角)
4.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指的是任意一个三角形,不 分大小,内角和都是180°。
7.在直角三角形纸片上,剪下1个小直角三角形, 使得到的两个图形能拼成1个平行四边形。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认识三角形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西师大版教材中关于图形的认识单元。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能够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并能够识别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学会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三角形,能够正确地画出三角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学生理解三角形的角度特征,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重点: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能够正确地画出三角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让学生们猜测它是什么图形。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
然后,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3. 实例讲解:我会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们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同时,我会讲解三角形的角度特征,如内角和为180度。
4. 练习与交流: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思路。
我会巡回指导,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内角和为180度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特征,并将描述写在练习本上。
2. 画出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标明它们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观察身边的三角形,尝试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第四单元第1课《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四单元三角形单元目标:1.认识三角形,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指出底与相对应的高。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大三边,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经历积极探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根据不同标准对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征学习目标:1. 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 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
3. 培养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学习难点:三角形高的含义。
课前准备: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橡皮筋导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趣引入1.出示P34主题图春天到了,同学们来到生态公园,请看,公园中都有哪些图形?其中,最多的图形是什么?2.揭示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今天,我们就走进三角形的王国,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三角形的特征)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学习例1,三角形的含义(1)从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①生活中还有很多三角形,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随着学生的回答。
出示P35例1中的图形)②想象三角形:同学们看见了这么多三角形,又能找出、说出生活中的三角形,请你闭上眼睛,现在,你头脑中还有三角形吗?③画三角形你能把头脑中的三角形画出来吗?请画出一个三角形。
(提示:用工具画)(2)比较归纳,揭示三角形的含义①画三角形的反馈:同桌相互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认为画得满意的给对方一个微笑。
敢于说出自己的三角形没画好的原因是什么的同学请高高举起手来。
反馈: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并评价自己画的三角形怎么样?②感受三角形的含义老师发现你们画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小组活动要求:1、独立观察比较,三角形由哪几部分组成?2、同桌交流,边指边说你的发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2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_第02讲_三角形(学生版讲义)
)三角形.
随练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 2 倍,这个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底角的度数是( )°。
三角形三边关系
知识精讲
一.三角形的 3 边的关系 1.两点间线段最短; 2.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判断三条线段是否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只需把最短的两条线段相加与最长线段比较,大于就可以组成三角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 8 厘米和 6 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
A.9
B.13
C.15
(2)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都是 5 厘米,那么第三边一定(
)10 厘米.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厘米.
(3)在三角形 ABC 中,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AB 的长+AC 的长>BC 的长 B.AB 的长>AC 的长 4-BC 的长 C.AC 的长<AB 的长+BC 的长
随练 随练 1、算一算,填一填.(按角分类)
(
)角三角形 (
)角三角形 (
)角三角形
随练 2、妈妈给乐乐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 3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随练 3、奶奶家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最大角是最小角的 5 倍,另外一个角是最小角的 3 倍,求这块三角形菜地三 个角的度数.
随练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 1︰4︰5,这是一个(
底边
4.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5.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三条边也相等的三角形;
边 60° 边
60° 60° 边
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而且每一个内角都是 60°.
三点剖析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与分类结果. 难点:理解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一个三角形锐角个数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西师大版教案:认识三角形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西师大版教材中的第三章,关于“认识三角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并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三角形边长的关系,能够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形,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三角形的模型、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让学生们猜测它是什么形状。
通过这个引入,我会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关于三角形的。
2. 讲解:我会用教具和PPT来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我会解释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它的特性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示范:我会用教具来示范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三角形,以及如何测量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
4. 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所学的内容来解决问题。
比如,给定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们判断它的类型。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以及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这样学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三角形,并说明原因。
2. 测量下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并填写在表格中。
答案:1. 是/不是,因为……2. 边长:……,角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如果需要,我会进行一些调整,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测量它的边长和角度。
这样他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强调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认识三角形(二)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认识三角形(二)西师大版教案:认识三角形(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对三角形的进一步认识。
我们将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独立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难点在于同学们对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三角形模型,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性质和公式。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些三角形模型,让同学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会通过PPT展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理解。
然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例子,让他们判断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同样地,我会通过PPT展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理解。
然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例子,让他们判断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性质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断方法,以便同学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 (1)√(2)√(3)×2. 应用题:△ABC,AB=AC,BC=6cm△DEF,DE=DF,EF=8cm△GHI,GH=HI,IG=4cm△JKL,JK=KL,LJ=6cm答案:1. (1)△ABC是等腰三角形,因为AB=AC;(2)△DEF不是等腰三角形,因为DE≠DF2. (1)△GHI不是等边三角形,因为GH≠HI;(2)△JKL是等边三角形,因为JK=KL=L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应用时,有些同学会忽略一些细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认识三角形(二) 西师大版(2014秋)
第2时认识三角形(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例3,第3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20cm左右的吸管,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画上刻度,细铁丝,形如例3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前面学习了三角形,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有高、围成……2.既然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请看这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吗?(1)出示第1组小棒:3cm,4cm,5cm。
学生上展示台围三角形。
(2)这里还有3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出示第2组小棒:3cm,4cm,8cm。
学生上展示台围三角形。
(3)通过两次围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看来,3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长度)那三角形的3条边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点评:从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应用“3条线段围成”这个知识点,创设认知冲突,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体现学习的需求性。
]二、探究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1.学习例3。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用吸管来做实验。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画好刻度的吸管。
(1)学生小组合作活动。
要想操作得开心、顺利,我们就要先读懂规则,这是顺利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关键。
活动要求:①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②每人把吸管按整厘米的刻度任意剪成3段。
③用细铁丝穿上,再围一围。
④记录:每人把实验数据和情况填写在小组的记录表中。
(形如教科书上的记录表。
)[点评:把学具考虑得细致,是便于学生的操作。
操作和填写记录单,并在不经意中观察数据,在开放的、自由的操作平台上,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3边长度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
1.能经历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关系的过程,并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2.能判断标明长度的3条线段是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学重点
能经历探索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关系的过程,并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教学难点
能判断标明长度的3条线段是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巩固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就可以肯定这3条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三角形的认识,
学生猜。。。。。
教学例3
一:验证活动一
1.每人用3根,5根、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在摆的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摆时每两根小棒要首尾衔接,相离相交都不对。
2.问:为什么4根同样长的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而用3根,5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在第二次操作中来寻求答案。
判断并回答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
三角形(1)
三角形(2)
三角(3)
每边长
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
4.讨论:
(1)通过上面的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解释为什么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而用3根,5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3)3根小棒的长分别是10cm4cm和18cm,用它们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
教具、学具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猜想引入
1.判断
1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②凳子坏了常用钉子在下面定个木条这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
2.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任意给你3条线段(小棒),是不是也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3.这节课我们将要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验证活Leabharlann 二要求:4人小组开展量、算等操作活动,在讨论三角形各边存在怎样的关系?
1.每个人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交换所画的三角形量出每边的长度(可用毫米作单位),记录在表中。
3.计算并填空
学生按要求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发现4根同样长的小棒无论如何都围不成一个三角形。
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