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六节~第七节
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七节力学单位教案2粤教版必
第7节力学单位制教学进程:为了测量或比较物理量的大小咱们成立了物理量的单位.咱们已学过的一些物理公式在肯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肯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一般说来,物理量的单位能够任意选择,如此就会存在同一个物理量出现多个单位,与此对应存在多种单位制.古今中外都不一样,严峻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交流与进展,因此国际计量大会对此做出了规范,通过了国际单位制(代号为SI)(一)单位制1.大体单位:所选定的大体物理量的单位(l)物理学中,共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大体单位(2)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大体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质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等.时刻的单位有:秒(s)、分(min)、小时(h)等.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转变的进程中力与运动关系的,因此,联系物体自身性质的量(质量)和空间尺度的量(长度)和时刻,必然与物体受力后运动转变联系得最紧密、最普遍,所以这三个物理量也最大体,事实表明,用这三个量做大体单位,能够使力学中的单位数量最少.2.导出单位:按照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大体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从根本说,所有的物理量都是由大体物理量组成的,在力学范围内,所有的力学量都是由长度、质量和时刻这三个大体物理量组成的,因此大体物理量的单位选定也就决定了其他导出物理量的单位.速度公式.位移单位选m,时刻单位选s,速度的单位是m/s.加速度公式为.速度单位是m/s,时刻单位是s,则加速度的单位是m /s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质量单位选kg,加速度单位选m/s2,则力的单位是N.可见:选择了位移、时刻、质量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就导出了速度、加速度、力的单位.3.单位制:大体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总和叫做单位制由于大体单位的选择不同,历史上力学中出现了厘米、克、秒制和米、千克、秒制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工程技术领域还有英尺、秒、磅制等单位制.(二)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SI)1.大体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刻单位:秒(s)2.导出单位:速度单位:米/秒(m/s)加速度单位:米斤少(m/s 2)力的单位:牛顿(N)(三)组合单位的谈法组合单位的汉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在只出名称而不出现符号的场合,名称的顺序应该与有符号的情形下一致.如单位由相乘组成,无论是不是利用乘的符号,名称中无对应“乘”的词,符号中的除(斜线和出现的负指数),名称中对应的词为“每”字,“每”字只出现一次而与分母中的单位多少无关.例如:力矩的SI单位名称为“牛顿米”(因其符号为N·m)密度的SI单位名称为“千克每立方米”(因其符号为kg/m3)(四)力学国际单位制(SI)在解题中的应用1.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进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2.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肯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来粗略判断结果是不是正确,如单位制不对,结果必然错误.【例2】质量为500g的物体受力作用后取得10m/s2的加速度,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多少牛?【解析】从题中可看出,题目已给出了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但均不是国际单位,因此需将其单位换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物体质量m=500g=0.5kg物体的加速度a=10cm/s2=0.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利用国际单位制运算时,不需要带单位运算,只要在每一个结果的后面写上正确单位即可.【小结】在力学中咱们选定长度、质量、时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大体单位,由大体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的单位制.板书设计力学单位制[布置作业]1.咱们此后要学的一个物理量——动量的概念式为p =mv .关于动量的单位,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kg ·m/s·sC.2m/s N ·s m·m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 有关.下列速度的表达式(k 为比例系数,无单位)中正确的是=kρp=ρkp=pk ρ=ρkp3.质量为4 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A 点,在12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B 点运动,拉力作用一段时刻后被撤去.物体抵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 =10 m ,μ=,求水平拉力作用的时刻.。
(完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参考系质点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落体运动的思考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猜想与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个有用的推论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弹性与弹性限度探究弹力力的图示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研究静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共点力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分力的计算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数字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示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完全失重现象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第四节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的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第五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斜抛运动的规律射程与射高弹道曲线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认识圆周运动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第二节向心力感受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三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离心现象离心现象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究竟做怎样的运动苹果落地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计算天体的质量理论的威力:预测未知天体理想与现实: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第三节飞向太空飞向太空的桥梁——火箭梦想成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空间探测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一节功怎样才算做了功如何计算功功有正、负之分吗?第二节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第五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之间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第七节功率如何描述物体做工的快慢怎么计算功率功率与能量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及其分类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未来的能源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经典力学的极限性和适用范围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第三节量子化现象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揭示原子光谱:原子能量的不连续第四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物理学与现代技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电场起点方式的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第二节探究静电力点电荷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电场电场的描述怎样“看见”电场第四节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第五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探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带电离子的加速带电离子的偏转示波器探秘第七节了解电容器识别电容器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决定电容的因素第八节静电与新技术锁住黑烟防止静电危害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一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电阻率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导体的伏安特性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四节认识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原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五节电功率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和热功率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第六节走进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门电路的实验探究第七节了解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分类集成电路的前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象无处不在的磁场地磁场磁性材料第二节认识磁场磁场初探磁场有方向吗图示磁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第三节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磁通量第四节安培力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表第五节研究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大小第六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三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第四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另一种表述第五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一)法拉第电机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第六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电磁流量计电磁感应中的能量第七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自感现象自感系数日光灯第八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涡流现象电磁灶与涡流加热涡流制动与涡流探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变交电流观察交变电流的图象交变电流的产生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用函数表达式描述交变电流用图象描述交变电流第三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第四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认识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第五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仅让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第六节变压器认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第七节远距离输电从发电站到用户的输电线路为什么要用高压输电直流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分类第二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原理第三节传感器的应用生活中的传感器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工业生场中的传感器飞向太空的传感器第四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五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二节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温度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第六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分子速率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节晶体的宏观特征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第二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三节固体新材料新材料的基本特征新材料的未来第四节液体的性质液晶液体分子的排列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液晶长丝状液晶螺旋状液晶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现象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微观解释第六节气体状态量体积温度压强第七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玻意耳定律第八节气体实验定律(Ⅱ)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九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饱和蒸汽饱和气压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运用举例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导的方向性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熵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酸雨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初识简谐运动弹簧振子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第二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简谐运动的力的特征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四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单摆振动周期的实验探究第五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受迫振动共振共振的利用和防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认识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波的传播纵波与横波第二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特征的物理量第三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波的折射第四节波的干涉与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第五节多普勒效应认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多普勒效应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电路的演变与构成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第二节电磁场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思想电磁波的产生及其特点电磁场的物质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模仿赫兹实验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波的接收第四节电磁波谱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第五节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移动通信电磁波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折射角与光速的关系折射率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量折射率第三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第四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现象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第七节激光激光激光的特性激光的应用全息照相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片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同时”的相对性第二节时空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相对论质量质能方程相对论的速度合成定理第四节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第五节宇宙学简介人类对宇宙演化的认识宇宙学的新进展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一节物体的碰撞历史上对碰撞问题的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二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及其改变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四节反冲运动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守恒与不变守恒与对称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与光电流光电流的变化极限频率遏止电压电磁理论解释的困难第二节光子能量量子假说光子假说光电效应方程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第三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概率波第五节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波假说电子衍射电子云不确定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探索阴极射线电子的发现第二节原子的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第三节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原子光谱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能及结构猜想氢原子的能级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半衰期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的危害及防护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核力及其性质重核与轻核结合能第五节裂变和聚变核裂变链式反应受控热核反应第六节核能利用反应堆核电站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从小粒子到大宇宙——空间跨度从粒子寿命到宇宙年龄——时间跨度本章复习与检测。
2021-2022高一物理粤教版必修1 学案:第四章 第7讲 超重和失重 Word版含答案
第7讲超重和失重[目标定位]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2.会依据条件推断超重、失重现象.3.会利用超重、失重学问解释一些实际现象.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称为失重现象.想一想有人说:“在很高的山顶上,物体所受的重力要小于它在海平面上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也是失重!”这种说法正确吗?答案不正确,这不是失重;失重的本质是重力不变,而“视重”减小.在很高的山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减小了.二、超重和失重的解释1.电梯静止不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人的加速度为零,此时人对电梯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2.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上,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以得出:F N-G=ma,即F N=G+ma,此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3.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以得出:G-F N=ma,即F N=G-ma,此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三、完全失重现象假如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状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想一想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失重还是超重状态呢?答案完全失重;竖直上抛的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拉力完全没有力的作用.一、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转变而变化.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3.推断物体超重与失重的方法(1)从受力的角度推断:①超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②失重: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2)从加速度的角度推断:①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竖直重量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竖直重量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留意:(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例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肯定在上升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逝了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答案B解析物体处于超重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选项A错误;物体处于失重或者是完全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选项B正确;完全失重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选项C、D错误.借题发挥超重与失重不是重力本身变了,而是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发生了变化,若弹力大于重力是超重,反之则是失重.例2在一电梯的地板上有一压力传感器,其上放一物块,如图1甲所示,当电梯运行时,传感器示数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依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图1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C.电梯可能开头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终停在高楼层D.电梯可能开头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终停在低楼层答案BC解析从Ft图象可以看出,0~t1,F=mg,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t1~t2,F>mg,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块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t2~t3,F=mg,可能静止或匀速运动;t3~t4,F<mg,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块处于失重状态,可能加速向下运动或减速向上运动.综上分析可知,B、C正确.二、对完全失重的理解1.完全失重是物体的视重为零,对支持物或悬挂物的压力或拉力为零.依据mg-F N=ma知,当F N=0时,a=g,即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下、大小为g的加速度.2.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逝.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摇摆……,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也不能再使用(如天平).3.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如我们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运动,其加速度等于g,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现象.例3如图2所示,A、B两人用平安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平安带的作用力肯定为零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平安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平安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D.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下降过程中,平安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答案A解析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之间平安带作用力为0,A正确,B、C错误;降落伞打开后,A、B作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A、B处于超重状态,对B有:F T-G=ma,即F T=G+ma,故D错误.三、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1.从牛顿其次定律的角度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1)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重量)时,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F N-mg=ma,此时F N>mg.(2)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重量)时,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mg-F N=ma,此时F N<mg.2.从牛顿其次定律进一步得出,物体是否处于超、失重状态打算于加速度的方向,而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处于超重状态时加速度向上,物体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时,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可能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例4在升降机中,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觉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作出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答案BC解析若a=0.8g,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其次定律有F-mg=ma得F=1.8mg,其中F为人的视重,即人此时处于超重状态,A、D错误;若a=0.2g,方向竖直向下,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mg-F′=ma,得F′=0.8mg,人的视重比实际重力小mg -F′mg×100%=20%,B、C正确.例5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0时刻由静止开头下降,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3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下降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图3答案9 m解析由图可知,在第一段时间t1=1 s内,电梯向下匀加速运动,mg-F1=ma1解得a1=2 m/s2电梯下降的高度h1=12a1t21=1 m在其次段时间t2=3 s内,电梯向下匀速运动,速度为v=a1t1=2 m/s,下降高度h2=v t2=6 m在第三段时间t3=2 s内,电梯向下匀减速运动,F2-mg=ma2解得a2=1 m/s2下降高度h3=v t3-12a2t23=2 m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电梯下降的总高度为h=h1+h2+h3=9 m.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1.2021年9月10日,在沈阳奥体中心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决赛中,福建名将郑幸娟以1米92。
高中物理 第4章第6节超重和失重同步教学课件 粤教版必修1
始工作,使座舱落至地面时刚好停止.
假设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80 m,当下落至距
地面30 m时,开始对座舱进行制动,并认为座舱
的制动过程是匀减速运动.
(1)当座舱从开始下落了20 m时,质量是60 kg的
人对座舱的压力为多大?试说明理由.
(2)当座舱下落到距离地面10 m位置时,人对座
舱的压力与人所受到的弹力之比是多少?
高中物理 第4章第6节超重和失重同步教学 课件 粤教版必修1
16.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5页。
3.完全失重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0 的 状态,称为完全失重现象.此时a= g ,方向竖直 向下.
4.等效重力加速度 当你站在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的电梯中,等效重力 加速度为 g+a .当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时, 等效重力加速度为 g-a .
4.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升降
机以加速度a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
()
A.升降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台秤示数减少ma
C.升降机一定向上运动
D.升降机一定做加速运动
第十六页,共25页。
解析 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反之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处于失重状态时,加 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故A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 分析,设物体受到台秤的支持力为N,则mg-N= ma,即N=mg-ma,即台秤示数比静止时减小ma, 故B对;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必然联系,故C、D 均错.
7.如图2所示是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象,若电梯 质量为100 kg,则承受电梯弹力的钢绳所受的拉 力在0~2 s内为______ N,在2~6 s内为______N, 6~10 s内为________ N.(取g=10 m/s2)
物理新学案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六节~第七节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学习目标]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会利用超重、失重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明确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4.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3.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二、力学单位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1)基本单位是可以任意选定的.(2)导出单位是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2)常见的导出单位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m/s)2,力的单位为牛即千克·米/秒2(1_N =1_kg·m/s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2.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密度B.米/秒C.牛顿D.加速度E.质量F.秒G.厘米H.长度I.时间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有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________.(3)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均选填字母的代号) 答案(1)A、D、E、H、I(2)E、H、I(3)F、J B、C解析(1)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属于物理量的有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A、D、E、H、I”.(2)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E、H、I”.(3)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基本单位的有千克、秒,属于导出单位的有米/秒、牛顿,故第一个空填“F、J”,第二个空填“B、C”.一、超重和失重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图1(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或台秤所受到的压力.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1 (多选)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晓敏的重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 5(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 BD解析 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 错误,B 正确;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C 错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F =ma ,即50g -40g =50a ,解得a =g 5,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 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答案 D解析 “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例2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 取10 m/s 2)图4(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答案 (1)30 N 不变 (2)6.67 m /s 2 6.67 m/s 2解析 (1)根据题意4 s 到18 s 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 台秤受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 =30 N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得:物体的重力不变(2)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合m =50-303m /s 2≈6.67m/s 2,方向向上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合′m =30-103m /s 2≈6.67 m/s 2,方向向下.【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二、单位制的理解如图5,某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0 m /s ,某人骑助力车的速度为35 km/h.图5(1)某同学仅凭所给两个速度的数值能否判断运动员的速度与助力车的速度的大小关系?(2)你能比较以上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吗?以上两个速度哪个大?答案 (1)不能 (2)能.10 m /s =36 km/h>35 km/h ,所以运动员的速度较大.国际单位制1.组成:国际单位制是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组成.2.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 )、质量(m )、时间(t )、电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n )七个量为基本量.3.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2)导出单位:⎩⎪⎨⎪⎧ 速度:米每秒(m/s )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m/s 2)力:牛(N )功率:瓦特(W )压强:帕斯卡(Pa )例3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 、g 、s 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B.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的基本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千克·米/秒2、米/秒都属于力的国际单位答案 CD例4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s =F 2m(t 1+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答案 B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s 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s =F 2m(t 1+t 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用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 、C 、D 错,B 对.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更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1.(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如图6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图6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答案 C解析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10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2.(单位制的应用)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kS 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A.kg/m4B.kg/m3C.kg/m2D.kg/m答案 B解析将f=kS v2变形得k=fS v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kgm3,即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kg/m3,B正确.3.(对单位制的理解)(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答案BD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m/s2(F=ma),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4.(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7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单位符号用N来表达).图7(1)匀速上升;(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答案(1)600 N(2)840 N(3)300 N解析(1)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F N1=mg=6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2)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2-mg=ma2,F N2=mg+ma2=8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3)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3=ma3,F N3=mg-ma3=3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一、选择题考点一超重和失重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下降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D.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答案 B解析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A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C、D错误.2.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完全失重)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答案 C解析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与重力有关的所有现象都要消失.所以只有C项正确.3.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B解析从受力上看,失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下,超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从加速度上看,失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而超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上.A 、C 、D 中的各运动员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只有B 中的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 ,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23mgB.2mgC.mgD.43mg 答案 A解析 由于电梯减速上升,故加速度向下,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地板支持力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N =ma ,即:mg -F N =13mg ,解得:F N =23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23mg ,A 正确. 5.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 A解析 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 对B 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零.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图2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答案 C解析木箱静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支持力F N=mg,静摩擦力f=F.若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压力减小,即木箱所受支持力F N减小,所以竖直方向mg>F N,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电梯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正确.7.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如图3所示为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图3A.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该同学做了四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答案 C解析人下蹲过程中,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故下蹲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单位制8.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长度、时间B.力、时间、位移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答案 C解析A、B选项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A、B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D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9.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量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1 N =1 kg·m·s -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答案 C解析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 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 N =1 kg·m·s -2,C 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10.一物体在2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m =F a =210kg =0.2 kg B.m =F a = 2 N 0.1 m/s 2=20kg·m/s 2m/s 2=20 kg C.m =F a =20.1=20 kg D.m =F a =20.1kg =20 kg 答案 D解析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 、C 均错误,B 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 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11.(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A.s =at (s 为位移、a 为加速度、t 为时间)B.a =μg (a 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C.F =m v R(F 为作用力、m 为质量、v 为速度、R 为半径) D.v =gR (v 为速度、R 为半径、g 为重力加速度)答案 BD解析 s 为位移,国际单位是m ,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t 为时间,国际单位是s ,所以at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s =at 是错误的,A 错误;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所以a =μg 可能正确,B 正确;F 为作用力,国际单位是N ,m 为质量,国际单位是kg ,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1 N =1 kg·m/s 2,所以F =m v R是错误的,C 错误;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 ,gR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v =gR 可能正确,D 正确.二、非选择题12.(单位制)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列给出的关系式中,L 是长度,v 是速度,m 是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L g 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2)v 2L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3)m v 2L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s 时间 (2)m /s 2 加速度 (3)kg·m/s 2(或N) 力解析 (1)L g 的相应单位是 m m/s 2=s ,是时间的单位. (2)v 2L 的相应单位是(m/s )2m=m/s 2,是加速度的单位.(3)m v 2L 的相应单位是kg·(m/s )2m=kg·m/s 2=N ,是力的单位. 13.(超重和失重问题的计算)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g 到10 m/s 2.求:图4(1)小明在0~2 s 内加速度a 1的大小,并判断在这段时间内他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2)在10~11 s 内,台秤的示数F 3;(3)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答案 (1)1 m/s 2 失重 (2)600 N (3)19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F 1=450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1=ma 1,解得a 1=1 m/s 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2)设在10~11 s 内小明的加速度大小为a 3,时间为t 3,0~2 s 的时间为t 1,则a 1t 1=a 3t 3,解得a 3=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ma 3解得F 3=600 N(3)0~2 s 内位移s 1=12a 1t 12=2 m 2~10 s 内位移s 2=a 1t 1t 2=16 m10~11 s 内位移s 3=12a 3t 32=1 m 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s 1+s 2+s 3=19 m.。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七节 力学单位课件 粤教版必修1(1)
2.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1)在利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时,为了在代入数据时 不使表达式过于繁杂,我们要把各个量换算到同一单位 制中,这样计算时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要在 所求结果后写上对应的单位即可。 (2)习惯上把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只要正确 地应用公式,计算结果必定是用国际单位来表示的。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
解析:分析可知千克、米、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
基本单位。故选项B对。
答案:B
[例1]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 选择填空。(填序号字母)
A.密度 B.米/秒 C.牛顿 D.加速度 E.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___。 (3)在物理量的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的是_______。 (4)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属 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
第第 四七 章节
理解 教材 新知
把握 热点 考向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应用 创新 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有 三个: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 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
[自学教材]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相应国际单位制
中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米Leabharlann m质量m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章 力与运动 微型专题 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
微型专题滑块—木板模型和传送带模型[学习目标] 1.能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滑块—木板模型.2.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的物体的运动问题.一、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概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滑动,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间有一定的关系.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解题方法分别隔离两物体,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例1如图1所示,厚度不计的薄板A长l=5 m,质量M=5 kg,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上距右端s=3 m处放一物体B(大小不计),其质量m=2 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恒定的水平力F=26 N,持续作用在A上,将A从B下抽出.g=10 m/s2,求:图1(1)A从B下抽出前A、B的加速度各是多大;(2)B运动多长时间离开A.答案(1)2 m/s2 1 m/s2(2)2 s解析 (1)对于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 =ma B 解得a B =1 m/s 2对于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1mg -μ2(m +M )g =Ma A 解得a A =2 m/s 2(2)设经时间t 抽出,则s A =12a A t 2s B =12a B t 2Δs =s A -s B =l -s 解得t =2 s.【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求解“滑块—木板”类问题的方法技巧1.搞清各物体初态对地的运动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根据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2.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针对训练1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 =0.5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 0=3 m /s 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木板足够长.求:图2(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水平面的加速度a的大小;(3)滑块与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答案(1)0.5 N向右(2)1 m/s2(3)1 m/s解析(1)滑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1=μmg=0.5 N,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0.5 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得a=μg=1 m/s2(3)木板的加速度a′=mMμg=0.5 m/s2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对滑块:v=v0-at对长木板:v=a′t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1 m/s.【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二、传送带类问题1.特点:传送带运输是利用货物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将货物运送到别的地方去.它涉及摩擦力的判断、运动状态的分析和运动学知识的运用.2.解题思路:(1)判断摩擦力突变点(含大小和方向),给运动分段;(2)物体运动速度与传送带运行速度相同,是解题的突破口;(3)考虑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之前是否滑出.例2如图3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在以v=4 m/s的速度匀速顺时针转动,质量为m=1 kg 的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上(g取10 m/s2).图3(1)如果传送带长度L =4.5 m ,求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2)如果传送带长度L =20 m ,求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 答案 (1)3 s (2)7 s解析 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由μmg =ma 得a =μg ,若传送带足够长,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再与传送带一同向右做匀速运动. 物块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a =vμg =4 s物块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12at 12=12μgt 12=8 m(1)因为4.5 m<8 m ,所以物块一直加速, 由L =12at 2得t =3 s(2)因为20 m>8 m ,所以物块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后,摩擦力变为0,此后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s 1v =20-84 s =3 s故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时间t ′=t 1+t 2=7 s.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分析水平传送带问题的注意事项当传送带水平运动时,应特别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摩擦力的突变,常常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物体和传送带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因此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要发生突变(滑动摩擦力为0或变为静摩擦力).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4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 m /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 =1 m/s 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取行李,则( )图4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 处B.乘客提前0.5 s 到达B 处C.行李提前0.5 s 到达B 处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 才能到达B 处 答案 BD解析 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μg =1 m/s 2,历时t 1=v a =1 s 达到共同速度,位移s 1=v2t 1=0.5 m ,此后行李匀速运动t 2=2 m -s 1v =1.5 s ,到达B 共用2.5 s.乘客到达B ,历时t =2 mv =2 s ,故B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一直加速运动,最短运动时间t min =2s a =2×21s =2 s ,D 正确.【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例3 如图5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AB 的长度为64 m ,传送带以20 m /s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 点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8 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的时间.(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图5答案 4 s解析 开始时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 1=g (sin 37°+μcos 37°)=10 m/s 2,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的时间为:t 1=v a 1=2010 s =2 s ,下滑的距离:s 1=12a 1t 12=20 m ;由于tan 37°=0.75>0.5,故物体2 s 后继续加速下滑,且此时:a 2=g (sin 37°-μcos 37°)=2 m/s 2,根据s 2=v t 2+12a 2t 22,解得:t 2=2 s ,故共用时间t =4 s.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倾斜传送带问题物体沿着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若μ≥tan θ,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若μ<tan θ,物体将以较小的加速度a =g sin θ-μg cos θ继续加速运动.1.(传送带问题)如图6所示,物块m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 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6A.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B.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皮带速度恒定,m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D.无论皮带做何种运动,m都一定受摩擦力作用答案 B解析物块若加速运动,其合外力由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来提供,故加速度大,摩擦力大,B正确;当物块匀速运动时,物块不受摩擦力,故A、C、D错误.【考点】传送带问题【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2.(传送带问题)如图7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若A端与B端相距6 m,则物体由A到B的时间为()图7A.2 sB.2.5 sC.3.5 sD.4 s答案 C解析物体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物体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使物体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滑动摩擦力消失,物体与传送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物体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μg =2 m/s 2,达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t 1=v a =1 s ,发生的位移s 1=v 2t 1=1 m ,此后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s 1v =2.5 s ,到达B共用时间3.5 s ,选项C 正确.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3.(滑块—木板模型)(多选)如图8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图8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答案 BC解析 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右,与其速度方向相同,向右做加速运动,而木板受到物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向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向右做减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 、C 正确. 【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4.(滑块—木板模型)如图9所示,长度l =2 m ,质量M =23 kg 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左端,木板和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10 N ,取g =10 m/s 2.求:图9(1)将木板M 固定,小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2)若木板M 不固定:①m 和M 的加速度a 1、a 2的大小;②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离开木板所用的时间.答案 (1)4 m /s (2)①4 m/s 2 3 m/s 2 ②2 s解析 (1)对小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μmg =ma 解得a =4 m/s 2小物块离开木板时,有v 2=2al 解得v =4 m/s.(2)①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μmg =ma 1 解得a 1=4 m/s 2对M ,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 =Ma 2 解得a 2=3 m/s 2. ②由位移公式知 s 1=12a 1t 2,s 2=12a 2t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离开木板,有 s 1-s 2=l 联立解得t =2 s.【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一、选择题考点一滑块—木板模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块.物块与木板的接触面是光滑的.从t=0时刻起,给物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物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图象符合运动情况的是()图1答案 D解析木板一定保持静止,加速度为0,选项A、B错误;物块的加速度a2=Fm2,即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为倾斜的直线,而木板保持静止,速度一直为0,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但长木板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1Mg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μ2(m +M )gC.只要拉力F 增大到足够大,长木板一定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D.无论拉力F 增加到多大,长木板都不会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 答案 D解析 对M 分析,在水平方向受到m 对它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两个力平衡,则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f =μ1mg ,选项A 、B 错误;无论F 大小如何,m 在M 上滑动时,m 对M 的摩擦力大小不变,M 在水平方向上仍然受到两个摩擦力处于平衡,不可能运动,选项C 错误,D 正确.【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3.如图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0.64 m 、质量为4 kg 的木板B ,在B 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 、可视为质点的铁块A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对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10 N 时,将A 从B 的左端拉到右端的时间为(g 取10 m/s 2)( )图3A.0.8 sB.0.6 sC.1.1 sD.1.0 s答案 A解析 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μm 1g =4 N ,μm 1g =m 2a ,得a =1 m /s ,F ′=(m 2+m 1)a =6 N ,F >F ′,所以A 、B 发生相对滑动.由分析知A 向右加速,加速度为a 1,则F -μm 1g =m 1a 1,a 1=3 m/s 2;B 也向右加速,加速度为a 2,则μm 1g =m 2a 2,a 2=1 m/s 2.A 从B 的左端运动到右端,则有s A -s B =L ,即12a 1t 2-12a 2t 2=L ,代入数据,解得t =0.8 s ,故A 正确.【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考点二传送带问题4.(多选)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的情况是()图4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答案BC解析在AC段物体相对皮带向左滑动,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CB段物体相对皮带没有滑动,物体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如果有静摩擦力,则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不受静摩擦力.故B、C两项正确.【考点】传送带问题【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5.(多选)如图5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传动.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以v、a、s、F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位移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5答案 AB解析 物体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当达到共同速度后再做匀速运动,A 、B 正确.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6.(多选)如图6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点相距s =3.5 m ,以v 0=2 m /s 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 端,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g 取10 m/s 2)( )图6A.所用的时间是2 sB.所用的时间是2.25 sC.划痕长度是3 mD.划痕长度是0.5 m答案 AD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煤块的加速度a =μg =4 m/s 2,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0a =24 s=0.5 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12at 12=12×4×(0.5)2 m =0.5 m ,则小煤块匀速运动的位移s 2=s -s 1=3.5 m -0.5 m =3 m ,则匀速运动的时间t 2=x 2v 0=32 s =1.5 s ,所以小煤块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t =t 1+t 2=2 s ,故A 正确,B 错误;在小煤块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的位移s 3=v 0t 1=2×0.5 m =1 m ,则划痕的长度Δs =s 3-s 1=0.5 m ,故C 错误,D 正确.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 二、非选择题7.(传送带问题)如图7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1 m /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4 kg 的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 l =2 m ,g 取10 m/s 2.求:图7(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 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答案 (1)4 N 1 m /s 2 (2)1 s (3)2 s 2 m/s解析 (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μmg 将题给数据代入,得F =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代入数值,得a =1 m/s 2(2)设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1 m/s ,则v =at 代入数据,得t =1 s.(3)行李从A 处匀加速运动到B 处时,传送时间最短,则l =12at 2min ,代入数据得t min =2 s.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v min =at min ,代入数据得v min =2 m/s.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水平传送带问题8.(滑块—木板模型)如图8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 =4 kg ,长L =1.4 m.木板右端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m =1 kg ,其尺寸远小于L ,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 =10 m/s 2)图8(1)现将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木板上,为使小滑块能从木板上面滑落下来,则F 的大小范围是多少?(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 =22.8 N ,且始终作用在木板上,最终使得小滑块能从木板上滑落下来,则小滑块在木板上面滑动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 (1)F >20 N (2)2 s解析 (1)要使小滑块能从木板上滑下,则小滑块与木板之间应发生相对滑动,此时,对小滑块分析得出μmg =ma 1,解得a 1=4 m/s 2. 对木板分析得出F -μmg =Ma 2,加速度a 1、a 2均向右,若小滑块能从木板上滑下,则需要满足a 2>a 1,解得F >20 N. (2)当F =22.8 N 时,由(1)知小滑块和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对木板有F -μmg =Ma 3,则a 3=4.7 m/s 2. 设经时间t ,小滑块从木板上滑落,则12a 3t 2-12a 1t 2=L ,解得t =-2 s(舍去)或t =2 s. 【考点】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题点】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问题9.(传送带问题)如图9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t =0时将质量m =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块相对地面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9(1)传送带的速度大小;(2)传送带的倾角及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1)10 m/s (3)37° 0.5解析 (1)物块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从图象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10 m/s. (2)开始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a 1=Δv 1Δt 1=101 m /s 2=10 m/s 2①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②速度相等后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a 2=Δv 2Δt 2=12-102-1 m /s 2=2 m/s 2③mg sin θ-μmg cos θ=ma 2④联立①②③④得:μ=0.5,θ=37°. 【考点】传送带问题 【题点】倾斜传送带问题。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力与运动
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导引] 1. 了解相关的物理史实。
2. 知道“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田”和“伽利略所理想实验田”装置。
3.了角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4.理解惯性的概念,能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课前预习提示]1.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
[知识点及学习要求]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研究法 2.⎪⎩⎪⎨⎧与惯性的区别止。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性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3:⎩⎨⎧。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的性质叫惯性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惯性[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 [堂堂练及评价]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 .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3. 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图3-2),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4.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C.人造地球卫星有惯性D.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越重,惯性越大C.物体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D.行驶的车辆中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7.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易停下来,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
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七节力学单位课件粤教版必修1
D.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长度、能量、 时间
解析:为了运算的简捷,交流方便,各国都要统一采 用通用单位制,这就是国际单位制,故 A、B 选项正确; 只要运算过程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最终得 到的结果也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这是国际单位制 的又一重要作用,故 C 选项正确;
第十一页,共32页。
【典例 1】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
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
方便而采用的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
算中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 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第七页,共32页。
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④⑤⑥ 答案:B
第八页,共32页。
拓展一 对单位制的理解
单位制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制. (1)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质量(m)、时间(t)、电 流(I)、热力学温度(T)、发光强度(Iv)、物质的量(n)七个量 为基本物理量.
(3)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物理公式 导出,但并不是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可以互相导出.
第十六页,共32页。
1.下面列举了四个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属于国际单
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m/s
D.m/s2
解析:N 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
位,所以 A 错误;kg 是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所以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C.F=ma=500×1.2 N=600 N D.F=ma=0.5×1.2 N=0.6 N 解析:在应用公式进行数值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 代入运算.带着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 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一章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2 - 第一节冲量动量...................................................................................................... - 2 - 第二节动量定理.......................................................................................................... - 2 -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 13 - 第四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23 - 第五节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 35 - 第六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 35 - 第二章机械振动.................................................................................................................. - 46 - 第一节简谐运动........................................................................................................ - 46 -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 56 - 第三节单摆................................................................................................................ - 65 - 第四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74 - 第五节受迫振动共振............................................................................................ - 85 - 第三章机械波 ..................................................................................................................... - 94 - 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94 - 第二节机械波的描述.............................................................................................. - 102 - 第三节机械波的传播现象...................................................................................... - 113 - 第四节多普勒效应.................................................................................................. - 125 -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 131 -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 131 - 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 140 - 第三节光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 - 149 - 第四节光的干涉...................................................................................................... - 159 - 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 170 - 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激光.............................................................................. - 178 -第一章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第一节冲量动量第二节动量定理[核心素养·明目标]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物理观念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和动量的变化量均为矢量;会计算一维情况下的动量变化量物理观念理解冲量的概念,知道冲量是矢量科学思维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及其表达式;会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态度与责任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碰撞、缓冲等生活现象知识点一冲量1.定义及公式:在物理学中,将Ft定义为冲量,用I表示,即I=Ft.2.单位:冲量的单位是牛秒,符号是N·s.3.冲量的方向: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冲量是矢量(填“矢量”或“标量”).知识点二动量1.定义及公式:在物理学中,将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 v叫作物体的动量,用p表示,即p=m v.2.单位: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是kg·m/s.3.动量的方向: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动量是矢量.(填“矢量”或“标量”)知识点三动量定理1.动量定理的推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由运动学公式,a=v t-v0t,可得Ft=m v t-m v0.2.动量定理的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改变量.3.动量定理的适用情况:(1)恒定的外力.(2)随时间变化的变力.此时动量定理中的F通常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某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动量一定不变.(×)(2)物体的质量越大,动量一定越大.(×)(3)恒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冲量越大.(√)(4)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一定时,力作用时间越短,作用力越大.(√)2.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B.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一定越大D.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其动量不一定发生变化A[动量具有瞬时性,任一时刻物体动量的方向,即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A正确;动能不变,若速度方向变化,动量也发生了变化,B错误;惯性由物体质量决定,物体的动量越大,其质量并不一定越大,惯性也不一定越大,C错误;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故其动量也一定发生变化,D错误.]3.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B.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C.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A正确;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历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了冲量I=Ft,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B 错误;物体所受冲量I=Ft与物体动量的大小p=m v无关,C错误;冲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D错误.]考点1动量和冲量正在玩旋转秋千的游客,他的每一时刻的动量相同吗?每一时刻的动能相同吗?提示:游客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动量时刻变化;速度的大小不变,所以动能不变.(1)瞬时性: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动量,动量的大小可用p=m v表示.(2)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3)相对性:因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故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2.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其表达式Δp=p2-p1为矢量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当p2、p1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规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冲量的性质(1)过程量:冲量描述的是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取决于力和时间这两个因素,所以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2)矢量性: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冲量的计算(1)若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力的冲量的数值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冲量的方向与恒力方向一致;若力为同一方向均匀变化的力,该力的冲量可以用平均力计算;若力为一般变力,则不能直接计算冲量.(2)若知F-t图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力的冲量.如图所示.(3)冲量的计算公式I =Ft 既适用于计算某个恒力的冲量,又可以计算合力的冲量.如果计算分力的冲量,必须明确是哪个分力的冲量;若计算合力的冲量,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Δp 与合力的冲量具有等效代换关系.【典例1】 (多选)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沿着倾角分别是α和β的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由静止从同一高度h 2下滑到同样的另一高度h 1,如图所示,则A 、B 两物体( )A .滑到h 1高度时的动量相同B .滑到h 1高度时的动能相等C .由h 2滑到h 1的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相同D .由h 2滑到h 1的过程中物体动能变化相等[思路点拨] 解此题注意两点:(1)动量及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2)动能及动能的变化量是标量.BD [两物体由h 2下滑到h 1高度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 (h 2-h 1)=12m v 2,v =2g (h 2-h 1),物体下滑到h 1处时,速度的大小相等,由于α不等于β,速度的方向不同,由此可判断,物体在h 1高度处动能相同,动量不相同.物体运动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不同,而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B 、D 正确.]动量和动能的比较 物理量动量 动能物理意义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定义式p =m v E k =12m v 2 标矢性 矢量 标量[跟进训练]训练角度1动量的理解1.(多选)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动量不变B.一个物体的速率改变,它的动量一定改变C.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它的动量一定改变D.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它的速度可以改变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动量时刻变化,A错;速度的大小、方向有一个量发生变化都认为速度变化,则动量也变化,B对;运动状态变化即速度发生变化,C对;对一个物体来说,其质量一定,由p=m v可知,其动量不变,速度也一定不变,故D错.]训练角度2动量变化量的计算2.一台自动传送盘,盘上离转轴0.5 m处有一质量为0.5 kg的零件,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当盘以角速度为2 rad/s转过180°的过程中,零件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A.0.25 kg·m/s B.0.5 kg·m/sC.1 kg·m/s D.2 kg·m/sC[零件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Δp=m v2-m v1=2mωr=2×0.5×2×0.5 kg·m/s =1 kg·m/s,故C正确.]训练角度3冲量的理解和计算3.重为4 N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5 s内,关于重力对物体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冲量为零B.重力的冲量为10 N·sC.重力的冲量为20 N·sD.重力的冲量与摩擦力的冲量相等C[物体重为4 N,在5 s内,重力的冲量为I1=Gt=4×5 N·s=20 N·s,故A、B错误,C正确;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力平衡,摩擦力为f=mg sin 30°=2 N,故5 s内摩擦力的冲量为:I2=ft=2×5 N·s=10 N·s,故重力的冲量大于摩擦力的冲量,故D错误.]考点2动量定理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要屈腿(如图所示),这样做是为什么?提示:人落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一定,屈腿下蹲延缓了人落地时动量变化所用的时间,依动量定理可知,这样就减小了地面对人的冲力.(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t=m v t-m v0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2)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3)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2.动量定理的应用(1)定性分析有关现象: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②作用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2)应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的一般步骤:①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③选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典例2】 用0.5 kg 的铁锤把钉子钉进木头里,打击时铁锤的速度v =4.0 m/s ,如果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打击的作用时间是0.01 s ,那么:(1)不计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时,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2)考虑铁锤受的重力,铁锤钉钉子时,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又是多大?(g 取10 m/s 2)(3)比较(1)和(2),讨论是否要忽略铁锤的重力.[思路点拨] 对铁锤,根据受力情况应用动量定理可以求出铁锤对钉子的作用力;由前2问的结论,分析哪种情况下可以不计铁锤的重力.[解析] (1)以铁锤为研究对象,不计重力时,只受钉子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设为F 1,取竖直向上为正,由动量定理可得F 1t =0-m (-v ),所以F 1=0-0.5×(-4.0)0.01N =200 N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铁锤钉钉子的作用力为200 N ,方向竖直向下.(2)若考虑重力,设此时受钉子的作用力为F 2,对铁锤应用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上为正.(F 2-mg )t =0-m (-v ),F 2=-0.5×(-4.0)0.01N +0.5×10 N =205 N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此时铁锤钉钉子的作用力为205 N ,方向竖直向下.(3)比较F 1与F 2,其相对误差为|F 2-F 1|F 1×100%=2.5%,可见本题中铁锤的重力可忽略.[答案] (1)200 N (2)205 N (3)见解析应用动量定理的四点注意事项(1)明确物体受到冲量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动量的变化.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加、减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列方程前首先要选取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的力或动量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而不能只关注力或动量数值的大小.(3)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个参考系,未加说明时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同一道题目中一般不要选取不同的参考系.(4)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严格按公式,且要注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跟进训练]训练角度1定性分析现象4.如图所示,突发交通事故时,车内正面的安全气囊弹出.弹出安全气囊可以()A.增大事故突发时人的惯性B.减小事故突发时人的惯性C.增大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D.减小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故安全气囊弹出不会改变人的惯性,故A、B错误;安全气囊弹出后可以延长撞击时间,从而减小作用力,减小事故突发时由于撞击对人的伤害,故C错误,D正确.]训练角度2定量计算5.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C.1.6×105 kg D.1.6×106 kgB[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Δm v-0,解得Δm=FΔtv=4.8×106×13 000kg=1.6×103 kg,所以选项B正确.]1.物理观念:动量、冲量概念、动量的变化.2.科学思维:动量定理.3.科学态度与责任:解释碰撞、缓冲等现象.达标测验1.(多选)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同一参考系中,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D.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与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相同BC[物体的动量是由速度和质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动量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惯性也就不一定大,A错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与加速度方向无关,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B正确,D错误;动量相同指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而动量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故同一参考系中,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C正确.]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块通过一根细线相连,中间夹着一根压缩了的轻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如图所示,A物块的质量是B物块质量的2倍.现烧断细线,在弹簧弹开两物块的过程中,用I A、I B分别表示弹簧对A、B两物块的冲量大小,则()A.I A=I B B.I A=2I BC.2I A=I B D.3I A=I BA[烧断细线后在弹簧弹开两个物块的过程中,A、B所受的弹簧弹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t相等,则由I=Ft知:I A=I B,故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小明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一杯水放在桌边,杯下压一张纸条.若缓慢拉动纸条,发现杯子会出现滑落;当他快速拉动纸条时,发现杯子并没有滑落.对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小B.快速拉动纸条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较大C.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D.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大一些D[在缓慢拉动和快速拉动纸条的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快速拉动时,纸条与杯子作用时间短,此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小,由I=Δp可知,杯子增加的动量较小,因此杯子没有滑落,缓慢拉动时,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大,杯子增加的动量大,杯子会出现滑落,选项A、B错误;为使杯子不滑落,摩擦力对杯子的冲量应尽量小一些,杯子与纸条间的动摩擦因数应尽量小一些,选项C错误;杯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时,杯子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则滑动的距离较小,杯子不容易滑落,选项D正确.] 4.质量为0.2 kg的小球竖直下落,以6 m/s的速度碰触地面,再以4 m/s的速度反向弹回.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内,关于小球动量的变化量Δp和合力冲量Δ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p=2 kg·m/s B.Δp=-2 kg·m/sC.ΔI=0.4 kg·m/s D.ΔI=-0.4 kg·m/sA[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为:Δp =m v2-(-m v1)=0.2×(6+4) kg·m/s=2 kg·m/s,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可知ΔI=Δp=2 kg·m/s,C、D错误.]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 kg的运动员进行蹦床运动表演,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0.5 s,g取10 m/s2.(1)求运动员从开始下落到与网接触前,重力的冲量大小;(2)求运动员从接触网到离开网,网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大小.[解析] (1)由h =12gt 2得t =0.8 s ,由I =mgt 得I =400 N·s .(2)由v 21=2gh 1得v 1=8 m/s ,由v 22=2gh 2得v 2=10 m/s ,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由(mg -F )t ′=-m v 2-m v 1得F =2 300 N .[答案] (1)400 N·s (2)2 300 N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核心素养·明目标]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内力、外力,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记住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3.体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易测量的物理量的实验设计思想知识点一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1.内力和外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作内力.系统外部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叫作外力.2.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1)情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个物体发生碰撞.(2)推导:物体1、2间的相互作用力F12和F2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12=-F21.由动量定律,对物体1有,F21t=m1v1′-m1v1对物体2有,F12t=m2v2′-m2v2.由以上三式得(m1v1′+m2v2′)-(m1v1+m2v2)=0.(3)内容:物体在碰撞时,如果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4)公式:m1v1+m2v2=m1v1′+m2v2′.知识点二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实验原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小球A、B发生正碰,若碰撞前球A的速度为v1,球B静止,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1v1=m1v1′+m2v2′.可采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测量平抛初速度的方法,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入射球从同一位置释放,测出不发生碰撞时入射球飞出的水平距离l OP,再测出入射球、靶球碰撞后分别飞出的水平距离l OM、l ON,只要验证m1l OP =m1l OM+m2l ON,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只要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落地前运动的时间就相同,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则小球的水平速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及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实验步骤(1)按上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通过水平调节螺钉使斜槽末端处于水平,钢球放在上面能保持静止状态.在木板上依次铺上白纸、复写纸.利用重垂线在白纸上分别标注斜槽水平段端口、靶球初位置(支球柱)在白纸平面的投影点O和点O′.(2)用天平测出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同的钢球的质量,质量大的钢球m1作为入射球,质量小的钢球m2作为靶球.(3)先让入射球单独从斜槽上端紧靠定位板的位置自由滑下,在白纸上留下落地碰撞的痕迹.(4)让入射球从斜槽上端同一位置自由滑下,与放在支球柱上的靶球发生碰撞,两球分别在白纸上留下落地碰撞的痕迹.(5)测出入射球m1两次落地碰撞点与点O的距离s和s1,靶球m2落地碰撞点与点O′的距离s2.(6)若m1s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与m1s1+m2s2相等,就验证了两钢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3.误差分析实验所研究的过程是两个不同质量的球发生水平正碰,因此“水平”和“正碰”是操作中应尽量予以满足的前提条件.实验中两球心高度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给实验带来误差.每次静止释放入射小球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相碰时内力越大,动量守恒的误差越小.应进行多次碰撞,落点取平均位置来确定,以减小偶然误差.4.注意事项(1)入射小球质量m1必须大于靶球质量m2,若入射小球质量小于被碰小球质量,则入射小球会被反弹,滚回斜槽后再返回抛出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飞出时的速度大小小于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大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2)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3)入射小球与靶球的球心连线与入射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4)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5)地面应水平,白纸铺好后,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典例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 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按顺序填选项前的符号)A .测量小球m 1开始释放时的高度hB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 1、m 2C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 .分别找到m 1、m 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 、NE .测量平抛射程OM 、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解析]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在落地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测水平射程来体现速度,故答案是A .(2)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1多次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 ,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 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1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 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量平均落点的位置,找到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D 、E 是必需的,而且D 要在E 之前.至于用天平称质量先后均可以,所以答案是BDE 或DEB .(3)设落地时间为t ,则v 1=OM t ,v 2=ON t ,v =OP t ;而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m 1v=m 1v 1+m 2v 2,所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m 1·OM +m 2·ON =m 1·OP 成立.[答案] (1)A (2)BDE 或DEB(3)m 1·OM +m 2·ON =m 1·OP【典例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 1,半径为r 1;被碰小球质量为m 2,半径为r 2,则( )A.m1>m2,r1>r2B.m1<m2,r1<r2C.m1>m2,r1=r2D.m1<m2,r1=r2(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解析](1)两小球要选等大的,且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些,故选C.(2)该实验必须测出两球平抛的水平位移和质量,故必须用直尺和天平,因两球平抛起点相同,不用测小球直径,故用不到B.(3)因平抛落地时间相同,可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故关系式为m1·OP=m1·OM +m2·ON.[答案](1)C(2)AC(3)m1·OP=m1·OM+m2·ON【典例3】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气垫导轨置于水平桌面上,G1和G2为两个光电门,固定有相同遮光片的两弹性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实验过程如下:a.调节导轨使之水平;b.轻推滑块A,测得A通过光电门G1的遮光时间为Δt0;c.A与B相碰后,B和A先后经过光电门G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Δt B和Δt A.(1)实验中,滑块A、B的质量应满足m A________m B(填“>”或“<”);(2)验证两滑块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会导致测得的系统碰撞前的总动量__________(填“>”或“<”)碰撞后的总动量.[解析](1)为了保证碰撞后,A不反弹,则滑块A、B的质量应满足m A>m B.(2)碰撞前A的速度为v0=dΔt0,碰撞后B的速度为v B=dΔt B,碰撞后A的速度为v A=dΔt A,若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0=m A v A+m B v B,即m AΔt0=m AΔt A+m BΔt B.(3)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使滑块做减速运动,会导致测得的系统碰撞前的总动量大于碰撞后的总动量.[答案](1)>(2)m AΔt0=m AΔt A+m BΔt B(3)>达标测验1.(多选)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落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点无初速度释放,重复几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B.由于偶然因素存在,重复操作时小球落点不重合是正常的,但落点应当比较密集C.测定P点位置时,如果重复10次的落点分别为P1、P2、P3、…、P10,则OP应取OP1、OP2、OP3、…、OP10的平均值,即OP=OP1+OP2+OP3+…+OP1010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P1、P2、P3、…、P10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BD[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小球平抛落地点并不完全重合,而是落点非常密集,所以A错,B对;小球平抛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是:先确定落点的平均位置P,再测量O点到落点平均位置P的距离,所以C错;落点平均位置的确定方法: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P1、P2、P3、…、P10圈住,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所以D对.]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装有撞针,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有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使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1=0.60 kg,滑块B的质量m2=0.40 kg,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力与运动 章末总结
力与 运动
牛顿第
二定律
量成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 合外力的方向 相同
表达式:F=ma
矢量 性:a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 理解 瞬时 性:a随F的变化而变化
独立性:每个力都能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
同体性:针对同一物体
两类基
牛顿运 本问题 超重和 失重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失重:加速度方向 向下 ,FN<G 超重:加速度方向 向上 ,FN>G 完全失重:a=g,FN=0
动定律 力与
运动 的应用
基本单位
力学单位
导出单位 单位制的应用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与 运动 牛顿第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一定律
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
理解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质量 是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探究过程: F不变,a与m成反比
控制变量
m不变,a与F成正比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力与运动学案
第四章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体会大师的做法与勇气。
6、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7、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导: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将发生变化,速度变化的快慢用来描述,那么加速度与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思考:生活中汽车的启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3、加速度大小如果与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想要探究它们的关系,你会用怎样的物理研究方法?4、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当我们用一个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将做运动。
①当物体质量不变,拉力越大,速度变化(填越快或越慢)则加速度。
②当拉力一定,质量越大,速度变化(填越快或越慢),则加速度。
5、加速度是矢量,力也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二、课堂探究:(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物体所受到的成正比,跟物体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2、公式:,国际单位制中表达式为3、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等式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右边反映了质量是m的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效果是产生加速度a,它突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地,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
(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2)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
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即 F 与a 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 二、典例训练:例1:质量为8×103kg 的汽车以1.5m /s 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阻力为2.5×103N ,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 .合外力变小的,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2、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a Fm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加速度成反比C .由m F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aFm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3、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kma 中,有关比例系数k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何情况下k 都等于1B .因为k =1,所以k 可有可无C .k 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D .k 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4、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A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C .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D .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恢复到原值,则该物体的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加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6、一位工人沿水平方向推一质量为45kg的运料车,所用的水平推力为90N,此时运料车的加速度为1.8m/s2。
2020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学案粤教版必修1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学习目标] 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会利用超重、失重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明确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4.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3.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二、力学单位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1)基本单位是可以任意选定的.(2)导出单位是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2)常见的导出单位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m/s)2,力的单位为牛即千克·米/秒2(1_N =1_kg·m/s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2.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密度B.米/秒C.牛顿D.加速度E.质量F.秒G.厘米H.长度I.时间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有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________.(3)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均选填字母的代号)答案(1)A、D、E、H、I (2)E、H、I (3)F、J B、C解析(1)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属于物理量的有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A、D、E、H、I”.(2)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E、H、I”.(3)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基本单位的有千克、秒,属于导出单位的有米/秒、牛顿,故第一个空填“F、J”,第二个空填“B、C”.一、超重和失重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图1(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或台秤所受到的压力.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特征状态加速度视重(F) 与重力关系运动情况受力示意图平衡a=0F=mg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超重向上由F-mg=ma得F=m(g+a)>mg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失重向下由mg-F=ma得F=m(g-a)<mg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完全失重a=g 由mg-F=ma得F=0自由落体,抛体,正常运行的卫星等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1(多选)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晓敏的重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答案 BD解析 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 错误,B 正确;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C 错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F =ma ,即50g -40g =50a ,解得a =g5,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答案 D解析 “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 【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例2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 取10 m/s 2)图4(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答案 (1)30 N 不变 (2)6.67 m/s 26.67 m/s 2解析 (1)根据题意4 s 到18 s 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 台秤受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 =30 N ;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得:物体的重力不变(2)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合m =50-303m/s 2≈6.67 m/s 2,方向向上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合′m =30-103m/s 2≈6.67 m/s 2,方向向下. 【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 二、单位制的理解如图5,某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0 m/s ,某人骑助力车的速度为35 km/h.图5(1)某同学仅凭所给两个速度的数值能否判断运动员的速度与助力车的速度的大小关系? (2)你能比较以上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吗?以上两个速度哪个大?答案 (1)不能 (2)能.10 m/s =36 km/h>35 km/h ,所以运动员的速度较大.国际单位制1.组成:国际单位制是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组成.2.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 )、质量(m )、时间(t )、电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n )七个量为基本量.3.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2)导出单位:⎩⎪⎨⎪⎧速度:米每秒(m/s )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m/s 2)力:牛(N )功率:瓦特(W )压强:帕斯卡(Pa )例3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 、g 、s 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B.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的基本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千克·米/秒2、米/秒都属于力的国际单位 答案 CD例4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s =F2m (t 1+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答案 B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s 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s =F2m (t 1+t 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用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 、C 、D 错,B 对.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更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1.(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如图6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 -t图象,则( )图6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答案 C解析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10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2.(单位制的应用)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kS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 )A.kg/m4B.kg/m3C.kg/m2D.kg/m答案 B解析将f=kSv2变形得k=fSv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 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kg m 3,即比例系数k 的单位是kg/m 3,B 正确.3.(对单位制的理解)(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 、m/s 、N 是导出单位 B.kg 、m 、s 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 ,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 =ma 答案 BD解析 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 、m 、s ,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 =1 kg·m/s 2(F =ma ),所以A 项错误,B 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 ,C 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 =ma (k =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 项正确.4.(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质量是60 kg 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7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单位符号用N 来表达).图7(1)匀速上升;(2)以4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3)以5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答案 (1)600 N (2)840 N (3)300 N解析 (1)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F N1=mg =6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60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 (2)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2-mg =ma 2, F N2=mg +ma 2=8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 ,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 (3)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3=ma3,F N3=mg-ma3=3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一、选择题考点一超重和失重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下降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D.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答案 B解析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A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C、D错误.2.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完全失重)中完成的是( )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答案 C解析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与重力有关的所有现象都要消失.所以只有C项正确.3.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B解析从受力上看,失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下,超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从加速度上看,失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而超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上.A、C、D中的各运动员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只有B中的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 ,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A.23mg B.2mg C.mg D.43mg 答案 A解析 由于电梯减速上升,故加速度向下,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地板支持力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N =ma ,即:mg -F N =13mg ,解得:F N =23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23mg ,A 正确.5.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 A解析 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 对B 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零.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图2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答案 C解析 木箱静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支持力F N=mg,静摩擦力f=F.若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压力减小,即木箱所受支持力F N减小,所以竖直方向mg>F N,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电梯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正确.7.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如图3所示为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图3A.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该同学做了四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答案 C解析人下蹲过程中,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故下蹲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单位制8.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质量、长度、时间B.力、时间、位移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答案 C解析A、B选项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A、B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D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9.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 N =1 kg·m·s -2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 C解析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 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 N =1 kg·m·s -2,C 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错误. 【考点】力学单位制 【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10.一物体在2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m =F a =210kg =0.2 kgB.m =F a = 2 N 0.1 m/s 2=20kg·m/s 2m/s2=20 kg C.m =F a =20.1=20 kgD.m =F a =20.1kg =20 kg答案 D解析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 、C 均错误,B 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 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 11.(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 A.s =at (s 为位移、a 为加速度、t 为时间)B.a =μg (a 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C.F =m vR(F 为作用力、m 为质量、v 为速度、R 为半径) D.v =gR (v 为速度、R 为半径、g 为重力加速度) 答案 BD解析 s 为位移,国际单位是m ,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t 为时间,国际单位是s ,所以at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s =at 是错误的,A 错误;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所以a =μg 可能正确,B 正确;F 为作用力,国际单位是N ,m 为质量,国际单位是kg ,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s ,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1 N =1 kg·m/s 2,所以F =mvR是错误的,C 错误;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s ,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 ,gR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v =gR 可能正确,D 正确. 二、非选择题12.(单位制)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列给出的关系式中,L 是长度,v 是速度,m 是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Lg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2)v 2L 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3)mv 2L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答案 (1)s 时间 (2)m/s 2加速度 (3)kg·m/s 2(或N) 力 解析 (1)Lg 的相应单位是 mm/s2=s ,是时间的单位. (2)v 2L 的相应单位是(m/s )2m =m/s 2,是加速度的单位.(3)mv 2L 的相应单位是kg·(m/s )2m=kg·m/s 2=N ,是力的单位.13.(超重和失重问题的计算)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g 到10 m/s 2.求:图4(1)小明在0~2 s 内加速度a 1的大小,并判断在这段时间内他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2)在10~11 s 内,台秤的示数F 3; (3)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答案 (1)1 m/s 2失重 (2)600 N (3)19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F 1=450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1=ma 1,解得a 1=1 m/s 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2)设在10~11 s 内小明的加速度大小为a 3,时间为t 3,0~2 s 的时间为t 1,则a 1t 1=a 3t 3,解得a 3=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ma 3 解得F 3=600 N(3)0~2 s 内位移s 1=12a 1t 12=2 m2~10 s 内位移s 2=a 1t 1t 2=16 m 10~11 s 内位移s 3=12a 3t 32=1 m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s 1+s 2+s 3=19 m.。
推荐学习K12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六节~第七节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学习目标]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会利用超重、失重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明确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4.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3.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二、力学单位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1)基本单位是可以任意选定的.(2)导出单位是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2)常见的导出单位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m/s)2,力的单位为牛即千克·米/秒2(1_N =1_kg·m/s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2.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密度B.米/秒C.牛顿D.加速度E.质量F.秒G.厘米H.长度I.时间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有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________.(3)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均选填字母的代号) 答案(1)A、D、E、H、I(2)E、H、I(3)F、J B、C解析(1)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属于物理量的有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A、D、E、H、I”.(2)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E、H、I”.(3)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基本单位的有千克、秒,属于导出单位的有米/秒、牛顿,故第一个空填“F、J”,第二个空填“B、C”.一、超重和失重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图1(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或台秤所受到的压力.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1 (多选)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晓敏的重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答案 BD解析 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 错误,B 正确;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C 错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F =ma ,即50g -40g =50a ,解得a =g5,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 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答案 D解析 “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 【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例2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 取10 m/s 2)图4(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答案 (1)30 N 不变 (2)6.67 m /s 2 6.67 m/s 2解析 (1)根据题意4 s 到18 s 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 台秤受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 =30 N ;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得:物体的重力不变(2)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合m =50-303 m /s 2≈6.67m/s 2,方向向上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合′m =30-103 m /s 2≈6.67m/s 2,方向向下. 【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 二、单位制的理解如图5,某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0 m /s ,某人骑助力车的速度为35 km/h.图5(1)某同学仅凭所给两个速度的数值能否判断运动员的速度与助力车的速度的大小关系? (2)你能比较以上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吗?以上两个速度哪个大? 答案 (1)不能 (2)能.10 m /s =36 km/h>35 km/h ,所以运动员的速度较大.国际单位制1.组成:国际单位制是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组成.2.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 )、质量(m )、时间(t )、电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n )七个量为基本量.3.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2)导出单位:⎩⎪⎨⎪⎧速度:米每秒(m/s )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m/s 2)力:牛(N )功率:瓦特(W )压强:帕斯卡(Pa )例3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 、g 、s 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B.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的基本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千克·米/秒2、米/秒都属于力的国际单位 答案 CD例4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s =F2m (t 1+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答案 B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st ,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s =F2m (t 1+t 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用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C、D错,B对.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更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1.(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如图6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图6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答案 C解析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10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2.(单位制的应用)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kS 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A.kg/m4B.kg/m3C.kg/m2D.kg/m答案 B解析将f=kS v2变形得k=fS v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kgm3,即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kg/m3,B正确.3.(对单位制的理解)(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答案BD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m/s2(F=ma),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4.(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7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单位符号用N来表达).图7(1)匀速上升;(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答案(1)600 N(2)840 N(3)300 N解析(1)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F N1=mg=6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2)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2-mg=ma2,F N2=mg+ma2=8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3)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3=ma3,F N3=mg-ma3=3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一、选择题考点一超重和失重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下降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D.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答案 B解析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A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C、D错误.2.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完全失重)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答案 C解析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与重力有关的所有现象都要消失.所以只有C项正确.3.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B解析从受力上看,失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下,超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从加速度上看,失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而超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上.A 、C 、D 中的各运动员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只有B 中的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 ,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23mgB.2mgC.mgD.43mg 答案 A解析 由于电梯减速上升,故加速度向下,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地板支持力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N =ma ,即:mg -F N =13mg ,解得:F N =23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23mg ,A 正确.5.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 A解析 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 对B 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零.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图2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答案 C解析木箱静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支持力F N=mg,静摩擦力f=F.若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压力减小,即木箱所受支持力F N减小,所以竖直方向mg>F N,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电梯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正确.7.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如图3所示为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图3A.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该同学做了四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答案 C解析人下蹲过程中,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故下蹲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单位制8.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长度、时间B.力、时间、位移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答案 C解析A、B选项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A、B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D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9.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 N =1 kg·m·s -2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答案 C解析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 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 N =1 kg·m·s -2,C 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错误. 【考点】力学单位制 【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10.一物体在2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 A.m =F a =210kg =0.2 kgB.m =F a = 2 N 0.1 m/s 2=20kg·m/s 2m/s 2=20 kgC.m =F a =20.1=20 kgD.m =F a =20.1 kg =20 kg答案 D解析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 、C 均错误,B 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 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 11.(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A.s =at (s 为位移、a 为加速度、t 为时间)B.a =μg (a 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C.F =m vR (F 为作用力、m 为质量、v 为速度、R 为半径)D.v =gR (v 为速度、R 为半径、g 为重力加速度) 答案 BD解析 s 为位移,国际单位是m ,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t 为时间,国际单位是s ,所以at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s =at 是错误的,A 错误;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所以a =μg 可能正确,B 正确;F 为作用力,国际单位是N ,m 为质量,国际单位是kg ,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1 N =1 kg·m/s 2,所以F =m vR 是错误的,C 错误;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 ,gR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v =gR 可能正确,D 正确. 二、非选择题12.(单位制)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列给出的关系式中,L 是长度,v 是速度,m 是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1)Lg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2)v 2L 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3)m v 2L 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答案 (1)s 时间 (2)m /s 2 加速度 (3)kg·m/s 2(或N) 力解析 (1)Lg的相应单位是 mm/s 2=s ,是时间的单位. (2)v 2L 的相应单位是(m/s )2m=m/s 2,是加速度的单位.(3)m v 2L 的相应单位是kg·(m/s )2m=kg·m/s 2=N ,是力的单位.13.(超重和失重问题的计算)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g 到10 m/s 2.求:图4(1)小明在0~2 s 内加速度a 1的大小,并判断在这段时间内他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2)在10~11 s 内,台秤的示数F 3; (3)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答案 (1)1 m/s 2 失重 (2)600 N (3)19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F 1=4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1=ma 1,解得a 1=1 m/s 2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2)设在10~11 s 内小明的加速度大小为a 3,时间为t 3,0~2 s 的时间为t 1,则a 1t 1=a 3t 3,解得a 3=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ma 3 解得F 3=600 N(3)0~2 s 内位移s 1=12a 1t 12=2 m2~10 s 内位移s 2=a 1t 1t 2=16 m 10~11 s 内位移s 3=12a 3t 32=1 m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s 1+s 2+s 3=19 m.。
粤教版必修1第四章《力与运动》word复习教案
第四章力与运动本章知识结构: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题评析【例1】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 .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 .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练习1:1在一列火车的车厢里,有一个自来水龙头,第一段时间内,水滴落在水龙头的正下方A 点,第二段时间内,水滴落在A 点的右方B 点,那么火车的运动可能是:( )A . 先静止,后向右做加速运动。
B . 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C . 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 .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同学看见某人推不动原来静止的小车,于是他说,这是因为小车的惯性太大的缘故B .一个物体原来以s m /10速度运动,后来速度变为s m /30,则其惯性变大了C.从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61,所以将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减小为61 D.在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具有惯性3.摩托车做飞越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应该前轮先着地。
物理新学案同步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章 力与运动 微型专题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象问题
微型专题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象问题[学习目标] 1.会分析物体受力的瞬时变化,会求瞬时加速度.2.会分析物体受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会结合图象解答动力学问题.一、瞬时加速度问题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所以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两类模型的特点:(1)刚性绳(或接触面)模型:这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恢复形变几乎不需要时间,故认为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2)弹簧(或橡皮绳)模型: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恢复形变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被水平绳AO 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绳AO 烧断,在绳AO 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弹簧的拉力F =mg cos θB.弹簧的拉力F =mg sin θ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a =g sin θ 答案 A解析烧断AO之前,小球受3个力,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烧断绳的瞬间,绳的张力没有了,但由于轻弹簧形变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弹簧的弹力不变,A正确,B错误.烧断绳的瞬间,小球受到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即F合=mg tan θ,则小球的加速度a=g tan θ,C、D 错误.【考点】瞬时加速度问题【题点】瞬时加速度问题1.加速度和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2.分析瞬时变化问题的一般思路:(1)分析瞬时变化前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每个力的大小.(2)分析瞬时变化后每个力的变化情况.(3)由每个力的变化确定变化后瞬间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针对训练1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a A、a B的大小分别是()图2A.a A=0,a B=0B.a A=g,a B=gC.a A=3g,a B=gD.a A=3g,a B=0答案 D解析分析B球原来受力如图甲所示,F′=2mg剪断细线后弹簧形变不会瞬间改变,故B球受力不变,a B=0.分析A球原来受力如图乙所示,F T=F+mg,F′=F,故F T=3mg.剪断细线,F T变为0,F大小不变,A球受力如图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A,解得a A=3g.【考点】瞬时加速度问题【题点】瞬时加速度问题二、动力学的图象问题1.常见的图象形式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象是位移图象(s-t图象)、速度图象(v-t图象)和力的图象(F-t图象)等,这些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2.图象问题的分析方法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例2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3甲所示,物块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由这两个图象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甲 乙图3A.0.5 kg,0.4B.1.5 kg ,215C.0.5 kg,0.2D.1 kg,0.2答案 A解析 由题图可得,物块在2~4 s 内所受推力F =3 N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Δv Δt =42m /s 2=2 m/s 2,F -f =ma物块在4~6 s 所受推力F ′=2 N ,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F ′=f ,F ′=μmg解得m =0.5 kg ,μ=0.4,故A 选项正确. 【考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图象问题 【题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图象问题解决图象综合问题的关键1.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景结合起来,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明确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2.特别注意图象中的一些特殊点,如图线与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所表示的物理意义.针对训练2 如图4甲所示,质量为m =2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 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图4(1)力F 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10 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答案 (1)3 N 0.05 (2)在a 点左边2 m 处解析 (1)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则由v -t 图象得a 1=2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 1设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则由v -t 图象得a 2=1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 =ma 2, 联立解得F =3 N ,μ=0.05.(2)设10 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为d ,d 应为v -t 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则 d =12×4×8 m -12×6×6 m =-2 m ,负号表示物体在a 点左边.1.(瞬时加速度问题)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水平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为a 1和a 2,则( )图5A.a 1=a 2=0B.a 1=a ,a 2=0C.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D.a 1=a ,a 2=-m 1m 2a答案 D解析 两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F 弹=m 1a ,在力F 撤去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m 1a ,因此对A 来讲,加速度此时仍为a ,对B :取向右为正方向,-m 1a =m 2a 2,a 2=-m 1m 2a ,所以D 正确.2.(瞬时加速度问题)如图6所示,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球用细线连接,上面是一轻质弹簧,a 、b 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在细线烧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为(取向下为正方向)( )图6A.0,gB.-g ,gC.-2g ,gD.2g,0答案 C解析 在细线烧断之前,a 、b 可看成一个整体,由二力平衡知,弹簧弹力等于整体重力,故弹力向上且大小为3mg .当细线烧断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故弹力不变,故a 受重力mg 和方向向上且大小为3mg 的弹力,取向下为正方向,则a 的加速度a 1=mg -3mgm=-2g ,方向向上.对b 而言,细线烧断后只受重力作用,则b 的加速度为a 2=g ,方向向下.故C 正确. 【考点】瞬时加速度问题 【题点】瞬时加速度问题3.(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如图7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量m =1 kg 的小球穿在细杆上且静止于细杆底端O 处,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 作用于小球上,在t 1=2 s 时刻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忽略浮力.求:图7(1)小球在0~2 s 内的加速度a 1和2~5 s 内的加速度a 2; (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 的大小. 答案 (1)15 m /s 2,方向沿杆向上 10 m/s 2,方向沿杆向下 (2)0.5 50 N解析 (1)取沿细杆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题图乙可知: 在0~2 s 内,a 1=v 1-v 0t 1=15 m/s 2(方向沿杆向上)在2~5 s 内,a 2=v 2-v 1t 2=-10 m/s 2(“-”表示方向沿杆向下).(2)有风力F 时的上升过程,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cos θ-μ(mg cos θ+F sin θ)-mg sin θ=ma 1停风后的上升阶段,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μ=0.5,F=50 N.一、选择题考点一瞬时加速度问题1.如图1所示,A、B两木块间连一轻弹簧,A、B质量相等,一起静止地放在一块光滑木板上,若将此木板突然抽去,在此瞬间,A、B两木块的加速度分别是()图1A.a A=0,a B=2gB.a A=g,a B=gC.a A=0,a B=0D.a A=g,a B=2g答案 A解析抽出板后,A的受力情况未变,故A的加速度为0,木板对B的支持力消失,B受到弹簧向下的压力F N=mg和B木块自身的重力,故a B=F N+mgm=mg+mgm=2g.2.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2 A.0B.233gC.gD.33g 答案 B解析 撤去木板后,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不变,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 30°=ma ,a =g cos 30°=233g . 3.如图3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图3A.都等于g2B.0和g 2C.g 和0D.0和g答案 D解析 剪断细线的瞬间,A 球的受力情况不变,故a A =0,B 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不变,故a B =mg sin θ+kx m =mg sin θ+mg sin θm=g ,选项D 正确.考点二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4.质量为0.8 kg 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4所示,a 、b 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作用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时的v -t 图线,则拉力和摩擦力之比为( )图4A.9∶8B.3∶2C.2∶1D.4∶3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图线a 表示的为仅受摩擦力时的运动图线,加速度大小a 1=1.5 m /s 2;图线b 表示的为受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运动图线,加速度大小a 2=0.7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1=f ,ma 2=F -f ,解得F f =32,B 正确.【考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图象问题 【题点】由v -t 、s -t 图象求a 、F5.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5所示.取g =10 m/s 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 )图5A.0.2,6 NB.0.1,6 NC.0.2,8 ND.0.1,8 N答案 A解析在6~10 s内物体水平方向只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加速度a=-μg,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0-810-6m/s2=-2 m/s2,解得μ=0.2.在0~6 s内,F-μmg=ma′,而a′=8-26m/s2=1 m/s2,解得F=6 N,选项A正确. 【考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图象问题【题点】由v-t、s-t图象求a、F6. (多选)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6所示,则()图6A.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9B.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9∶1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10∶1答案AD解析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上=11 m/s2,a下=9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上,mg-F阻=ma下,联立解得mg∶F阻=10∶1,A、D正确.【考点】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图象问题【题点】由v-t、s-t图象求a、F二、非选择题7.(动力学图象问题)如图7甲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质量m=1 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4 N作用下,由斜面底端从静止开始运动,2 s后撤去F,前2 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图7(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撤去力F后1.8 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答案 (1)0.5 (2)2.2 m ,沿斜面向上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0~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a 1=Δv Δt=4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sin θ-f =ma 1, F N =mg cos θ,而f =μF N代入数据解得μ=0.5.(2)撤去F 后,-mg sin θ-f =ma 2,得a 2=-10 m/s 2, 设经过t 2时间减速到0,根据运动学公式0=v 1+a 2t 2, 解得t 2=0.8 s在0.8 s 内物体有向上运动的位移s 20-v 12=2a 2s 2,得s 2=3.2 m物体到最高点后向下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3,则 mg sin θ-f =ma 3,解得a 3=2 m/s 2再经t 3=1 s 物体发生位移为s 3,s 3=12a 3t 32=1 m 物体在撤去F 后1.8 s 内的位移s =s 2-s 3 代入数据解得s =2.2 m ,方向沿斜面向上.。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力与运动 第七节 力学单位教案1 粤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七节力学单位教案1 粤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七节力学单位教案1 粤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七节力学单位教案1 粤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7节力学单位制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
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
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
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
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 cm。
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
304 8 m。
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
54 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
他把从自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
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
230 9 m 到0。
355 8 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讨论与交流】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参考答案:单位的统一有利于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尽快地发展,使全球人类能够共享光明,共享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新课教学]【自学总结】(投影问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学习目标]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会根据条件判断超重、失重现象.2.会利用超重、失重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明确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4.知道物理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和表示方法.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3.完全失重现象: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是失重现象中的极限,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二、力学单位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1)基本单位是可以任意选定的.(2)导出单位是由定义方程式与比例系数确定的.2.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和时间单位——秒(s).(2)常见的导出单位速度的单位为米/秒(m/s),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2(m/s)2,力的单位为牛即千克·米/秒2(1_N =1_kg·m/s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2)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就消失了.(×)(3)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4)物体处于失重时,物体可能在上升.(√)(5)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2.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密度B.米/秒C.牛顿D.加速度E.质量F.秒G.厘米H.长度I.时间J.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有__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________.(3)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均选填字母的代号) 答案(1)A、D、E、H、I(2)E、H、I(3)F、J B、C解析(1)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属于物理量的有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A、D、E、H、I”.(2)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被选定的基本量有质量、长度、时间,故此空填“E、H、I”.(3)此题中给定的选项内,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基本单位的有千克、秒,属于导出单位的有米/秒、牛顿,故第一个空填“F、J”,第二个空填“B、C”.一、超重和失重如图1所示,某人乘坐电梯正在向上运动.图1(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2)电梯将要到达目的地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向哪儿?人受到的支持力比其重力大还是小?答案(1)电梯启动瞬间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2)减速运动时,因速度方向向上,故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人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支持力小于重力.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或台秤所受到的压力.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变化,只是视重变了.2.超重、失重的比较3.对超重、失重的理解(1)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只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2)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并没有变化.(3)发生完全失重现象时,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现象都将消失.比如物体对支持物无压力、摆钟将停止摆动……,靠重力使用的仪器不能再使用(如天平).只受重力作用的一切抛体运动,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1 (多选)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2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晓敏的重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 5(g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答案 BD解析 晓敏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晓敏的重力没有改变,A 错误,B 正确;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C 错误;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F =ma ,即50g -40g =50a ,解得a =g 5,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 针对训练 如图3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答案 D解析 “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起立”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例2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传感器相连,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 取10 m/s 2)图4(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答案 (1)30 N 不变 (2)6.67 m /s 2 6.67 m/s 2解析 (1)根据题意4 s 到18 s 物体随电梯一起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知: 台秤受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即G =30 N ;根据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得:物体的重力不变(2)超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大为5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合m =50-303m /s 2≈6.67m/s 2,方向向上失重时:台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最小为10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合′m =30-103m /s 2≈6.67 m/s 2,方向向下.【考点】超重和失重【题点】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二、单位制的理解如图5,某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0 m /s ,某人骑助力车的速度为35 km/h.图5(1)某同学仅凭所给两个速度的数值能否判断运动员的速度与助力车的速度的大小关系?(2)你能比较以上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吗?以上两个速度哪个大?答案 (1)不能 (2)能.10 m /s =36 km/h>35 km/h ,所以运动员的速度较大.国际单位制1.组成:国际单位制是由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组成.2.国际单位制中选定长度(l )、质量(m )、时间(t )、电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物质的量(n )七个量为基本量.3.力学单位(1)基本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2)导出单位:⎩⎪⎨⎪⎧ 速度:米每秒(m/s )加速度:米每二次方秒(m/s 2)力:牛(N )功率:瓦特(W )压强:帕斯卡(Pa )例3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 、g 、s 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B.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的基本单位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千克·米/秒2、米/秒都属于力的国际单位答案 CD例4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s =F 2m(t 1+t 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答案 B解析 可以将右边的力F 、时间t 和质量m 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s 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 =ma ,a =v t ,v =s 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量的单位,就容易判断了.在s =F 2m(t 1+t 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的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用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 、C 、D 错,B 对.单位制的应用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更简便.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1.(超重和失重问题的分析)如图6所示为一物体随升降机由一楼运动到某高层的过程中的v-t图象,则()图6A.物体在0~2 s处于失重状态B.物体在2~8 s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在8~10 s处于失重状态D.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断超重、失重状态答案 C解析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由题意知0~2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2~8 s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10 s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则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2.(单位制的应用)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kS 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A.kg/m4B.kg/m3C.kg/m2D.kg/m答案 B解析将f=kS v2变形得k=fS v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kgm3,即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kg/m3,B正确.3.(对单位制的理解)(多选)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g、m/s、N是导出单位B.kg、m、s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答案BD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m/s2(F=ma),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4.(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有关计算)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图7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单位符号用N来表达).图7(1)匀速上升;(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答案(1)600 N(2)840 N(3)300 N解析(1)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F N1=mg=6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2)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2-mg=ma2,F N2=mg+ma2=8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840 N,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3)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 N3=ma3,F N3=mg-ma3=30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一、选择题考点一超重和失重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一定在下降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就消失了D.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答案 B解析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运动方向不确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减速;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A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仍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即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C、D错误.2.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完全失重)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答案 C解析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与重力有关的所有现象都要消失.所以只有C项正确.3.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答案 B解析从受力上看,失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下,超重物体所受合外力向上;从加速度上看,失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而超重物体的加速度向上.A 、C 、D 中的各运动员所受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只有B 中的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13g ,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23mgB.2mgC.mgD.43mg 答案 A解析 由于电梯减速上升,故加速度向下,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地板支持力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N =ma ,即:mg -F N =13mg ,解得:F N =23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23mg ,A 正确. 5.如图1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 A解析 由于空气阻力不计,两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 对B 的压力在上升和下降阶段都为零.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一个木箱,被一根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后发现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据此可判断出电梯的运动情况是( )图2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答案 C解析木箱静止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支持力F N=mg,静摩擦力f=F.若木箱突然被弹簧拉动,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则压力减小,即木箱所受支持力F N减小,所以竖直方向mg>F N,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电梯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减速上升,C正确.7.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如图3所示为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图3A.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C.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该同学做了四次下蹲-起立的动作答案 C解析人下蹲过程中,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到达一个最大速度后再减速下降(超重),故下蹲对应先失重再超重,起立对应先超重再失重,对应图象可知,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单位制8.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长度、时间B.力、时间、位移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答案 C解析A、B选项中所给的都是物理量,不是物理单位,故A、B错误.千克、米、秒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单位,C正确.D项中牛顿是导出单位,克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9.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量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1 N =1 kg·m·s -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答案 C解析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A 错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而作为力的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B 错误;根据“牛顿”的定义,1 N =1 kg·m·s -2,C 正确;“克”“摄氏度”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 错误.【考点】力学单位制【题点】对单位制的理解10.一物体在2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A.m =F a =210kg =0.2 kg B.m =F a = 2 N 0.1 m/s 2=20kg·m/s 2m/s 2=20 kg C.m =F a =20.1=20 kg D.m =F a =20.1kg =20 kg 答案 D解析 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所得结果的单位就是国际单位,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再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 、C 均错误,B 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D 项单位运用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11.(多选)用国际单位制验证下列表达式,可能正确的是( )A.s =at (s 为位移、a 为加速度、t 为时间)B.a =μg (a 为加速度、μ为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C.F =m v R(F 为作用力、m 为质量、v 为速度、R 为半径) D.v =gR (v 为速度、R 为半径、g 为重力加速度)答案 BD解析 s 为位移,国际单位是m ,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t 为时间,国际单位是s ,所以at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s =at 是错误的,A 错误;a 为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2,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所以a =μg 可能正确,B 正确;F 为作用力,国际单位是N ,m 为质量,国际单位是kg ,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1 N =1 kg·m/s 2,所以F =m v R是错误的,C 错误;v 为速度,国际单位是m /s ,g 为重力加速度,国际单位是m/s 2,R 为半径,国际单位是m ,gR 的国际单位是m/s ,所以v =gR 可能正确,D 正确.二、非选择题12.(单位制)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列给出的关系式中,L 是长度,v 是速度,m 是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L g 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2)v 2L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3)m v 2L的单位为________,物理量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s 时间 (2)m /s 2 加速度 (3)kg·m/s 2(或N) 力解析 (1)L g 的相应单位是 m m/s 2=s ,是时间的单位. (2)v 2L 的相应单位是(m/s )2m=m/s 2,是加速度的单位.(3)m v 2L 的相应单位是kg·(m/s )2m=kg·m/s 2=N ,是力的单位. 13.(超重和失重问题的计算)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升降电梯中的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500 N ,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电梯从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到t =11 s 时停止,得到台秤的示数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g 到10 m/s 2.求:图4(1)小明在0~2 s 内加速度a 1的大小,并判断在这段时间内他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2)在10~11 s 内,台秤的示数F 3;(3)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答案 (1)1 m/s 2 失重 (2)600 N (3)19 m解析 (1)由图象可知,在0~2 s 内,台秤对小明的支持力F 1=450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1=ma 1,解得a 1=1 m/s 2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小明处于失重状态(2)设在10~11 s 内小明的加速度大小为a 3,时间为t 3,0~2 s 的时间为t 1,则a 1t 1=a 3t 3,解得a 3=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3-mg =ma 3解得F 3=600 N(3)0~2 s 内位移s 1=12a 1t 12=2 m 2~10 s 内位移s 2=a 1t 1t 2=16 m10~11 s 内位移s 3=12a 3t 32=1 m 小明运动的总位移s =s 1+s 2+s 3=19 m.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