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局图
时局图
时局图《时局图》(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虎,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
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时局图》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采用了《时局图》,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受师生们欢迎。
谢缵泰这幅漫画最早曾刊于1898年7月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后托好友带到日本、印成彩图,然后交给上海别发洋行发行。
1900年,沙皇俄国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机,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全境。
中俄两国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国分三期从我国东三省撤军,每期6个月,18个月内撤完。
1903年4月8日,为俄军第二期撤军的最后期限,俄国不但不肯撤回一兵一卒,反而向清政府提出7项无理要求,实际上是要独吞东北三省,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
1840-1911年中国简史
天父诗之一:
▪ 狗子一条肠,就是真娘娘。
▪ 若是多鬼计,何能配太阳。
▪
天父诗之二:
▪ 因何当睡又不睡,因何不当睡又睡。
▪ 因何不顾主自睡,因何到今还敢睡。
▪ 农民阶级缺乏先进思想指导,只知本能的反抗不公正, 却不能知晓建立什么样的新社会。
二、第二波
1、侵略
——扩大侵略权益,引发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1860)
,洋纱衫,……宁式床,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 。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 老婆……秀才的老婆……吴妈。” (辛亥革命局限:封建残余在中国广泛存在)
民国的两次“民主”投票
袁世凯强迫宪法起草委员会5天完成《大总 统选举法》。公布后第二天,在军警荷枪实弹 并明确威胁“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 休想出院”的恐吓,议院历经14小时、3轮投 票,选出首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
确认帝制的投票:选票上只有君主立宪的单 选,令投票人写明“赞成”或“反对”,并要 署名。最后参政院全票赞成君主立宪。
(中国政治近代化之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第四波
3、进步 (1)晚清做出部分改良,清末新政(1905-1911)(
选修) (2)革命派力量壮大,民主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
三民主义(必修三) (3)晚清出现一系列的革命组织和起义 (4)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 (5)中华民国成立(1911),封建制度结束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维护民主、
——美国驻华大使何天爵
三、第三波
1、侵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列强侵略性加
强,追求资本输出,中日甲午战争(1894)
时代|前有狼后有虎:他用一张《时局图》绘出旧中国面临的危机
时代|前有狼后有虎:他用一张《时局图》绘出旧中国面临的危机在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教科书、画册以及相关的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中,读者经常能见到一幅名为《时局图》的政治漫画。
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就陈列了这幅《时局图》。
今天就要说一下这张图的的作者及创作历史背景。
爱国华侨谢缵泰《时局图》的作者是广东籍的爱国华侨谢缵泰。
谢缵泰(1872—1937),字圣安,号康如,原籍广东开平县潭边围乡。
其父谢日昌曾经是当地洪门天地会及三合会的上层人物,后来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成为一名重要的干部。
太平天国失败后,谢日昌与一批参加太平天国的天地会成员潜居香港。
但当时的港英当局并不欢迎他们,在港英当局的压力下,谢日昌与夫人郭氏于1866年离开香港前往澳大利亚谋生,后定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并在那里开设“泰益”号商行,经营商业有成。
1872年5月16日,谢缵泰出生于悉尼,他是谢家的长子,后来又添了个弟弟谢缵业。
谢日昌抱有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还把反清复明的思想灌输给了他的两个儿子。
谢缵泰受父亲的影响,在12岁时就立誓:“长大后一定回到故国,尽我所能,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1887年,谢日昌变卖在澳大利亚的财产,率领全家人回到香港,谢缵泰在澳大利亚已经读完中学,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了杨衢云等有志之士,他们共同创办“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复兴祖国为宗旨,成为旅港侨胞创办新学团体之滥觞。
谢缵泰自皇仁书院毕业后,到港英当局下属的华民政务司任公务员,以此身份为掩护从事反清活动。
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自美国檀香山来到香港准备策划反清武装起义。
经杨衢云介绍,谢缵泰、谢缵业兄弟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兴中会。
谢缵泰参与了孙中山策划的广州起义,主要担任外交交涉事宜。
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等壮烈牺牲,孙中山等亡命海外,谢缵泰留在香港办理善后。
1900年10月,谢缵泰又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广东惠州起义。
这次起义也很快失败,起义重要领导人郑士良等牺牲,另一重要领导人杨衢云在香港被清廷派来的刺客暗杀身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
漫画的杰作。它把甲午中日战争
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深刻、
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
警世钟的作用。
熊代表沙皇俄国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虎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哈蟆代表法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瓦德西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 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原 过
因 程
结
果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 表清政府与列强签约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 英、美、俄、 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杀害 义和团团员
八国联军斩杀 中国官员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 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 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的皇帝瘾。
德 军 在 颐 和 园
法军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 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统帅
镇压义和团 原 因 反帝爱国运动
过 程
结
果
义和团运动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原 过
因 程
结
果
过
程
① 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
② 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阅兵
英国海军
司令西摩尔率 八国联军两千 多人进犯北京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方面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3. 戊戌变法的失败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 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 戊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一)公车上书
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刺激列
《马关条约》 强侵略
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 化程度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 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 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 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 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 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
—《变法通议》
梁启超 (1873~1929年)
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 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 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 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 经书。曾游历西方,钻 研西学知识。1888年, 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 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 阻挠。后在万木草堂中 讲学、著书,宣传变法 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第四讲 晚清民族危机的加深 1894-1911年
2、 晚清商约外交
[复习参考题]
1、 谈谈中日在朝鲜问题上的矛盾。 2、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对日政策是怎样的? 《马关条约》对中国和东亚的外交环境有何影 响? 3、 谈谈19世纪后期的中俄关系及其变化。 4、 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各种势力有什么样 的对外政策?如何评价? 5、 谈谈列强对中国东北的争夺情况。 6 、 谈谈中国外交制度的现代化过程。
部门和官职 最高层:总理大臣,會辦大臣,會辦大臣兼尚
書,左右侍郎。 承政官:左右丞,左右參議 四司:和会,考工,榷算,庶务——郎中,员 外郎。 各股:主要是翻譯機構,后有相当于新闻处的 機要股 事务部门:电报处,银库 储才馆
地方交涉机构建立 完善驻外使节制度
外交官专业化
(2)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晚清时局图
3、门户开放政策
(1)政策的提出 在东亚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
采取武力政策受到限制
1899年海约翰的门户开放通谍
(2)政策的内容
一、对于在中国的所为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
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二、中国现行条约税则适用于所有势力范围 内一切口岸所装卸的货物,不论其属何国籍。 此种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 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 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修建、管 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 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 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
东南互保
英国、刘坤一和张之洞以及上海的官僚、买办、商人
等同意互相合作保障长江流域和平。 《中外互保章程》和《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上海租 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督抚保护, 互不干涉。 (口头保证,没有签约) 参加区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五省——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河南、陕西。 列强。 保护了南方的安定;中国在国家民族意识上仍缺乏整 体感;加深了满汉隔阂,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统治。
六年级历史全部选择题(带答案)
六年级历史选择题第一单元走向文明昌盛的中国觉醒与救国----1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1840年)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为了(牟取暴力,扭转贸易逆差,平衡贸易)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4、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5、“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其历史意义(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6、略7、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为它的殖民市场)8、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鸦片战争)9、中国近代史上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10、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给英国的地区是(香港岛)11、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败)12、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林则徐)二、多项选择题13、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因为侵略者(ABCD)A 践踏中国的领土B 侵犯中国的主权C 掠夺中国的财富D 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4、中国近代史也是一段觉醒与抗争的历史,因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终于(ABCD)A 推翻了封建帝制B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C 赶走了蒋家王朝D 建立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15、鸦片的危害有(ABC)A 长期吸食会成瘾B 严重损害人的健康C 使人丧失劳动能力D 可以作药用16、西方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伤害是(AB)A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B 烟鬼越来越多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 贪官污吏屡见不鲜17、下列史实与林则徐有关的是(ABCD)A 上书道光帝历数鸦片之害B 受命担任钦差大臣C 责令英法不法商人交出鸦片D 广州虎门销烟18、林则徐奉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他做了哪些事(ACD)A 组织人力翻译西方的书籍和报纸,了解西方情况B 禁绝一切对外贸易C 整顿海防D 迫使鸦片贩子交出鸦片2万多箱,在虎门销毁19、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告诉我们要(ABCD)A 珍惜生命B 远离毒品C 开展禁毒教育D 与贩毒活动作斗争觉醒与救国----2 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开始与(19世纪60年代)2、标志洋务派强国梦破灭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3、若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黄海战役)4、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5、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是应该首先参阅(邓世昌)的传记6、甲午战争结束的标志是签订(《马关条约》)7、宝岛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8、《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多项选择题9、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ABCD)A 办兵工厂B 设立翻译馆C 创建现代海军D 创办民用工业10、洋务运动的目的(ABCD)A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B 富国强兵C 抵抗侵略D 维护清朝统治11、甲午战争的失败(ABC)A 标志着洋务派强国美梦的破灭B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C 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深入地探求救国兴邦之路D 使中国被日本占领觉醒与救国----3 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2、支持戊戌变法的皇帝是(光绪)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结果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5、出卖维新派、断送戊戌新政的告密者是(袁世凯)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二、多项选择题7、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BC)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林则徐8、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的目的是(AB D)??A 改革封建弊政B 救亡图存C 推翻满清统治D 整顿社会秩序9、维新派采取的救亡措施有(ABCD)A 创办报纸、组织学会B 开办学堂C 倡导、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 建立君主立宪制10、戊戌变法的内容有(ABCD)A 颁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传播的诏令B 实施新政C 免去了一些顽固派的官职D 提拔了一些维新派人士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 是维新派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从开始到失败历时一百零三天C 又称“百日维新”D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BD)A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B 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C 帝国主义列强的镇压D 光绪帝没有实权觉醒与救国----4 八国联军侵华一、单项选择题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末)2、在清末时局图中,中华大地被一群野兽瓜分着,他们是侵略者的象征。
近代漫画——精选推荐
中国漫画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漫画是最活跃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画种之一。
中国漫画的发展,可划分为7个阶段。
清末民初中国古代已有以讽刺为目的、具有漫画特点的绘画,但未形成独立的画种。
到清末民初,漫画才作为独立画种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称作讽刺画、寓意画、时画、谐画、笑画或滑稽画。
近代漫画的兴起,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人民大众的反帝斗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富有民间年画特色的《射猪斩羊图》等漫画宣传品。
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刊登的《时局图》,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报刊漫画。
辛亥革命前后刊登漫画的报刊,有上海《神洲画报》、《民权画报》、《真相画报》,广州《时事画报》,北京《白话图画日报》,天津《人镜画报》,以及同盟会在日本出版的《民报·天讨》等。
作品有《袁世凯骑木马》(张聿光)、《内阁总理》(何剑士)、《老猿百态》(钱病鹤)、《官与民之担负》(马星弛)等。
技法上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画法。
中国漫画-发展五·四时期五·四运动中出现一些革命群众绘制的漫画传单,如《全国同志莫被日奴耻笑》、《他肯为国受苦,我们应如何?》等,具有极大的鼓动性。
漫画家的作品,有《工学商打倒曹、陆、章》(沈泊尘)、《民气一致之效果》(马星弛)等。
但杜宇的《国耻画谱》是中国最早的漫画家的个人画集。
1918年沈泊尘创办的《上海泼克》,是中国最早的专门漫画刊物,其中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一画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
鲁迅于五四运动前夕在《新青年》上已经提出讽刺画应针砭社会的锢疾,指出确当的方向,引导社会等立论鲜明的漫画理论。
20年代随着丰子恺的子恺漫画在《文学周报》上刊出,从1925年起中国正式开始使用漫画名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革命军中的群众漫画宣传活动蓬勃开展。
漫画家黄文农、叶浅予、鲁少飞等曾投身到北伐军中,从事漫画宣传工作。
黄文农是这一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讽刺画家,他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漫画有《丢脸》、《面和心不和》、《大拳在握》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31张PPT)
北京大学
第四幕:曲终人散 ——戊戌政变
变法内容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 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 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打 击维新派人士——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 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 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 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结果
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失败)
李
鸿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
章
容。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 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 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
龢
he
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上书皇帝,恳请变法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失败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巩固提高
1.下面是八年级某班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举办的图片
展中的3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B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 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
康有为
公车上书这件
事反映了当时中国 先进的知识分子什 么样的主张和精神?
梁启超
“公车上书”意即 “举子上书” 。汉 朝时,政府都是用公 车接送应试的举子, 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 试的举子叫做“公 车”。在这里,由于 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 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 省举子所为,因此历 史上就称为“公车上 书”。
辛亥革命
地方督抚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因军事需要,权力日渐增大。1900年前后,湖 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 东巡抚袁世凯参加的东南互保,更显示了地方督抚的力量。他们在军政、民政、财政、外 交等各方面享有巨大权力,对中央有相当的自主性。清政府在实行新政中开展的地方自治 等活动使地方督抚不仅需要像过去一样听命于中央,而且还要安抚地方士绅,照顾地方利 益。 地方士绅中,出现了一大批地方督抚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因军事需要,权力日渐增 大。1900年前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 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参加的东南互保,更显示了地方督抚的力量。他们在 军政、民政、财政、外交等各方面享有巨大权力,对中央有相当的自主性。清政府在实行 新政中开展的地方自治等活动使地方督抚不仅需要像过去一地方士绅中,出现了一大批支 持立宪的人士。他们的呼也得到声了清政府中央及地方官员的不同回应。岑春煊、端方、 孙宝琦、肃亲王善耆等人支持并推动立宪,而铁良、瞿鸿禨、文海等人则对快速推进立宪 持保留态度。清朝官员和贵族中间对立宪和新政产生的分歧,使立宪和新政的开展既存在 机遇,也遇到挑战。 支持立宪的人士。他们的呼声也得到了清政府中央及地方官员的不同回应。岑春煊、端方、 孙宝琦、肃亲王善耆等人支持并推动立宪,而铁良、瞿鸿禨、文海等人则对快速推进立宪 持保留态度。清朝官员和贵族中间对立宪和新政产生的分歧,使立宪和新政的开展既存在 机遇,也遇到挑战。
军事和外交形势 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中国时称世界保和大会)召开;1907 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两次大会通过了《海牙公约》。当时清政府 内部认为大会实质上并不能起到裁兵作用,反而助长各国扩充军备,因此清 政府陆军部和军咨处等部门坚持扩充军备,而度支部因财政紧张而极力反对。 1903年4月,由于广西巡抚王之春为平定游勇而请求驻越南谅山的法兵援助, 同时向亨达利洋行筹借巨款,准备以事平后用全省路矿等权益作酬,导致拒 法运动爆发。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妄图长期占 据东北,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导致中国拒俄运动爆发。1904年底,《中 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在旅美华侨等的强烈要求下, 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改约要求,遭到美国政府严词拒绝并要求续约,导致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爆发。1904年至1905年起,中国各地还发生了收回路 礦權運動,著名的有湖南、湖北、广东三省人民收回粤汉铁路斗争,广东省 人民争废广九路约的斗争,四川、云南、吉林省等地先后成立保路会,山东、 河北、江苏省人民收回津镇铁路的斗争,浙江、江苏省人民收回苏杭甬铁路 的斗争,山西省人民收回英国福公司攫取矿权的斗争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复习课件(19张PPT)
1. 客观原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妥协性、软弱性)
(六)历史意义
1.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 历史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七)启示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两半”中国行不通。
陈艳
目录
单元复习
知识 重难点
随堂测验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时空坐标
根据课本(第一单元)补 充横线处,完成时空坐标。
侵略
4 影响 大大加深半殖民化程度
3 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
2日战争
4 影响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辛丑
3 签订 条约》
八国联军侵
6 华战争
19世纪 60年代
2. 发展——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组织学会:强学会
(2)创办报刊:影响最大的两份报纸——上海《时务报》-梁启超 天津《国闻报》-严复
(3)两本书:《变法通议》-梁启超、《天演论》 进化论思想-严复 3. 高潮—— 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6.11——9.21 (2)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动动脑筋:回忆以往的学习内容,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两半”社会的?有何感悟?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1.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
2.中华民族必须 自立自强
八国联军侵华战《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背书ing
图看晚清时局图:能看懂8幅以上的算大神,你敢挑战吗!
图看晚清时局图:能看懂8幅以上的算⼤神,你敢挑战吗!
随着1840年国门被打开,中国被卷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中,只可惜国⼒⼀步步⾛向衰
落。
当时有许多西⽅媒体⽤漫画的⽅式展现了当时发⽣的历史事件n很明显西太后被刻画成古
板,保守,严肃的形象
学功底了
1900年的李鸿章,知道这是去⼲啥吗
也是1900年的某次重要运动,最终失败了
20世纪初某次著名的⼤饥荒,知道哪⼀年
知道是谁在剪辫⼦吧
清朝晚清⼀项重要军事改⾰
某次著名的运动导⽕索
知道这是反映哪个城市吗
⽇本的疯狂报复,知道在哪⾥吗
最后三个没有任何提⽰,因为确实太难了。
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
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题】史料与典籍【关键词】《时局图》/作者/版本/代表物/题词【正文】《时局图》作为近代中国一幅著名的时事漫画,频频出现在教科书和各类著述当中,但对其的认识还存在有诸多的分歧(注:诸如对于图中德国代表物的认识上就存在有“肠代表德国”(参见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1版,第41~42页)、“蛇代表德国”(参见徐学成、王玉芬《〈时局图〉文字说明的一处失误》,《教学研究》1986年第6期,第42页;耿孟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56页)、“旗代表德国”(参见朱惠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15~16页)和“肠形大蛔虫代表德国”(参见戚其章《〈时局图〉呼唤革命》,《老漫画》(第4辑),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3页)、“突然变粗的虎尾喻德国”(参见雷颐《图中日月长》,《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13日)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今未能归一,本文另有论述。
)。
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对于《时局图》的作者、版本、代表物及题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以求教于学界。
一、《时局图》的作者问题有关《时局图》的作者,一般的说法认为是兴中会会员谢缵泰。
谢缵泰(1872—1937),字圣安,号康如,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澳洲雪梨埠。
1887年谢缵泰随经商的父亲谢日昌到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1892年与杨衢云等人创办“辅仁文社”,1895年加入兴中会,参加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香港处理善后。
1902年又与洪全福、李纪堂等到广州密谋起义、事泄失败,回到香港参加创办《南华早报》,继续宣传革命。
1937年4月1日,病逝于香港,遗着有《中华民国革命秘史》,刊诸《南华早报》(注:参阅杜元载主编:《革命人物志》(八),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73年编辑出版,第340~342页;郭汉民、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八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204~207页。
清朝末年的官书局及局刻本
清朝末年的官书局及局刻本在古籍版本界,把“善本”的年限界定在乾隆六十年以前,除去考虑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以外,亦包含了对雕版印刷是否考究、精美的“艺术代表性”的考量。
“康乾盛世”以后,嘉庆临朝,国势渐衰,清王朝开始步入下坡路,吏治腐败,经济凋零,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刻本上乏善可陈,刻书失去了昔日纸精墨良,字体舒展圆秀,大气洒脱的风采。
由于财力拮据,“开本变小,行款变密,纸张低劣,刻工粗俗”的刻本泛滥。
这也是乾隆以后的刻本难入“善本”的重要原因。
直至晚清,朝廷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汉臣,剿灭太平天国换来一段短暂的“中兴”景象。
作为曾国藩力倡的“文化中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各省设立官书局,出官帑刻印了一批质量较好的书籍,史称“局本”。
这些刻本在编纂、校勘、雕印和装潢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见图版),丝毫不逊色于清初的“殿版”,一扫清后期刻书业的颓败气象,演绎了一段中国雕版印刷史上最后的辉煌。
设立官书局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但它的出现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政治动因。
当时,作为一代理学大儒的曾国藩,从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农民起义中总结出:礼义纲常毁弃,异端邪说泛滥(指当时出现的白莲教、天理教、拜上帝教等非正统宗教)是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思想道德根源。
早在用军事手段解决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就考虑要从文化教育入手,“标本兼治”,用孔孟之道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再造“文化中兴”。
其中设立官书局,大量刻印儒家经史典籍教化民众即为他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点从曾国藩给官书局订立的刻书方针“首刊经史,兼及子集”中也能看清。
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刚刚攻克安庆,部署粗定,即命莫大亻思寻访遗书,为开设官书局预作准备。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刚一结束,曾国藩到南京后,在百废待兴之时,首先办了二件大事:一是开恩科取士,笼络江南学子;二是在江宁的冶成山下开设了江南书局,此为清末第一家官书局。
时局图的配诗作者是谁
《时局图》的配诗作者是谁
《时局图》的配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该诗作者:谢缵泰。
谢缵泰,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华侨家庭,精通英文,是中国同盟会会员。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它把19世纪
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
漫画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
六年级历史全部选择题(带答案)
六年级历史选择题第一单元走向文明昌盛的中国觉醒与救国----1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1840年)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是为了(牟取暴力,扭转贸易逆差,平衡贸易)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4、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5、“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其历史意义(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6、略7、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为它的殖民市场)8、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鸦片战争)9、中国近代史上对外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10、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给英国的地区是(香港岛)11、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败)12、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林则徐)二、多项选择题13、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因为侵略者(ABCD)A 践踏中国的领土B 侵犯中国的主权C 掠夺中国的财富D 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4、中国近代史也是一段觉醒与抗争的历史,因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终于(ABCD)A 推翻了封建帝制B 打败了日本侵略者C 赶走了蒋家王朝D 建立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15、鸦片的危害有(ABC)A 长期吸食会成瘾B 严重损害人的健康C 使人丧失劳动能力D 可以作药用16、西方国家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伤害是(AB)A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B 烟鬼越来越多C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 贪官污吏屡见不鲜17、下列史实与林则徐有关的是(ABCD)A 上书道光帝历数鸦片之害B 受命担任钦差大臣C 责令英法不法商人交出鸦片D 广州虎门销烟18、林则徐奉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他做了哪些事(ACD)A 组织人力翻译西方的书籍和报纸,了解西方情况B 禁绝一切对外贸易C 整顿海防D 迫使鸦片贩子交出鸦片2万多箱,在虎门销毁19、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告诉我们要(ABCD)A 珍惜生命B 远离毒品C 开展禁毒教育D 与贩毒活动作斗争觉醒与救国----2 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开始与(19世纪60年代)2、标志洋务派强国梦破灭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3、若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黄海战役)4、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5、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是应该首先参阅(邓世昌)的传记6、甲午战争结束的标志是签订(《马关条约》)7、宝岛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8、《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二、多项选择题9、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ABCD)A 办兵工厂B 设立翻译馆C 创建现代海军D 创办民用工业10、洋务运动的目的(ABCD)A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B 富国强兵C 抵抗侵略D 维护清朝统治11、甲午战争的失败(ABC)A 标志着洋务派强国美梦的破灭B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C 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深入地探求救国兴邦之路D 使中国被日本占领觉醒与救国----3 戊戌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2、支持戊戌变法的皇帝是(光绪)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结果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5、出卖维新派、断送戊戌新政的告密者是(袁世凯)6、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二、多项选择题7、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BC)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林则徐8、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的目的是(AB D)??A 改革封建弊政B 救亡图存C 推翻满清统治D 整顿社会秩序9、维新派采取的救亡措施有(ABCD)A 创办报纸、组织学会B 开办学堂C 倡导、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 建立君主立宪制10、戊戌变法的内容有(ABCD)A 颁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传播的诏令B 实施新政C 免去了一些顽固派的官职D 提拔了一些维新派人士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C)A 是维新派发动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从开始到失败历时一百零三天C 又称“百日维新”D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BD)A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B 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C 帝国主义列强的镇压D 光绪帝没有实权觉醒与救国----4 八国联军侵华一、单项选择题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末)2、在清末时局图中,中华大地被一群野兽瓜分着,他们是侵略者的象征。
198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
1986年高考历史试题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河姆渡氏族是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
2.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乐器,音阶完备、音色优美。
3.南北朝时,描写少数民族草原放牧景色的北方著名的民歌有《》。
4.隋炀帝时候凿通的大运河,分为、、邗沟和江南河四大段。
5.满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为,在五代、宋、元、明时称为,到后金皇太极时,改称。
6.1924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受革命影响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推翻了直系军阀政府。
7.“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军在上海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8.毛泽东同志《渔家傲》词写道:“……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这反映了当时红军和两次战役的情况。
9.“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平津学生组织了,展开更广泛的抗日救亡工作。
10.1936年11月,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了全国各界救国会领袖沈钧儒、邹韬奋等人,这就是“事件”。
11.1938年,国民党亲日派头子发表响应日本声明的电文,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
12.国民党统治建立以后,四大家族逐步控制了中央、中国、、四大银行,垄断了全国的财政金融。
13.世界古代著名的壁画艺术,在亚洲有中国的壁画,在美洲有玛雅人的壁画。
14.中国对非洲较早的记载有:三世纪文献提到的埃及城;唐朝文献提到的索马里和等国家。
15.波斯国王把帝国划分为二十个郡,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最长的一条称为,直达小亚细亚海岸。
16.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除奴隶而外,国内还有两个对立的政治势力和。
17.以“羊吃人”形容英国“圈地运动”,出自托马斯·莫尔的名著《》。
18.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了。
19.1919年2月,德国召开国民会议,选举为总统,8月又通过了共和制宪法。
1919—1933年的德国以其宪法诞生地被称为。
20.1919年初,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法案,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
第6课 戊戌变法
2、创办报刊
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 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上海的《时务报》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 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是 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 期。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 亦变”。
教训:它证明资产阶级改良
道建路社在会半 的殖中民国地行半不封通。革命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 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意义: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三、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高潮
1、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 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 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 材料二“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2023/2/25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人民 起义)外患(瓜分豆剖: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高潮
1898年夏,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 君”,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 变法开始。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 启超在一起
——谭嗣同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