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1框 道德与法律课件 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4单元实现共同理想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2站全面建设械社会课件北师大版ppt版本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 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过日子却大手大脚, 家里没有一点余 粮。
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
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
式。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我们还
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 谦虚谨慎 、 艰苦奋斗
的
作风。
康是(C)
农民兄弟掉队了 A.低水平的小康 B.不全面的小康 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的小康
1
2
3
4
5
轻松尝试应用
3.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其总体目标是使经济更
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
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 “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 粮食不多,日子越过越穷。
情景导入 重难突破
互动课堂理解
兄弟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 然有张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 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 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二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 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 醒自己,告诫妻子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中职思政《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1课 第1框课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2
3
4
学习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表单。
任务2:分享一个自己、朋友或家人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组内交流,说明:采 取了怎样的践行方法?成效如何?是否还有提 升和改进的空间?组内交流完毕后,各小组推 荐一名同学在班级交流共享。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习任务
选择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内容,说一说你对这一内容的理 解,举例说明自己及身边人是如何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中国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任务
观看“青春榜样”系列思政课, 分享你所了解的“青春榜样”的故 事,说一说青年榜样们是如何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谈一谈 青年遵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 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 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 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 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 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看任务
观看《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 影(微视频)优秀作品集锦》
观看视频的同时,回忆、温习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22年7月,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 播活动评选出了88部优秀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深刻、贴近群 众,通过新颖活泼的表现方式、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讲述各行各业弘扬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 征程、建功新时代。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第四课 建设法治国家 知识框架复习(19张幻灯片)
怎样厉行法治? 全国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 正司法、全民守法。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 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 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 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5)国家:共同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依法行政该怎么做: (1)政府角度: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 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个人角度: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思考:如何保障《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有效落实?
▲ “常回家看看立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 法》
知识体系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 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 依法行政的核心 如何打造法治政府? 个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如何厉行法治? 社会:加强宣传,弘扬精神 国家:道德与法治共同发挥作用
凝聚法
治共识
图一:《道路交通安全法》; 图二:《保护未成年人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图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图四:《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 图五:《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设起一个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 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九下道德与法治《建设法治国家》
学习目标
1、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 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要靠法治。
2、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弄明白“科学立 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者之间的 关系。
3、了解公民的法律责任,逐渐把守法作为一种 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努力让法律成为自己的信仰, 依法办事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自主探究
1、法治的重要性
建 设 2、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内容
法 治 3、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关系
国 家
4、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意义
5、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自主探究
1、法治的重要性
(1)法治是人类政 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凝结 着人类的智慧,为各国人 民所向往和追求。
(2)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 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全民 守法
自主探究
4、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①首先要依宪治国,因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②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的新十六字方针。 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④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 权。政府应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维护法 律的权威。 ⑤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公民应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 予的监督权,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自主探究
4、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意义
公正 司法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 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是维护社会 正常秩序、维系社会公正的天平。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 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自主探究
4、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的意义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践行发展战略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第1框道德与法律课件
材料一:【悲剧发生】重庆乘客刘某坐过站与司机互殴,最终导致车辆 失控坠入江中,15条鲜活的生命葬送…… 警方表示,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 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乘客刘某和驾驶 员冉某的互殴行为与危害后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两人的行为严重 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监控视频显示在他们互殴过程中,竟然没有其他乘客劝阻……重 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带来的阴影犹在,全国多地类似事件引发各界关注。
• (2018· 镇江)2.去过新加坡的人常感叹当地环境 优美,人们举止文明。细究后发现,在新加坡 如有人随地吐痰、在非吸烟区吸烟等行为,都 会被控上法庭处以罚款甚至坐牢。这一事例说 明() • A道德要比法律更有效 • 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 C道德和法律相互替代 • D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 (2018· 常德)3.“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总则如此开宗明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人法治中国建设的鲜明写照。这说明() • ①法律和道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 ②道德比法律更具约束力 •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④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传统文化 推崇的伦理,是家庭中晚辈在处 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具有的基本 道德品质。2012年发布的新版 “24孝”,其首条行动标准就是 要求公民“带着妻小常回家”。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1日 起施行)则将“常回家看看”纳 入条文当中,希望用法律来保障 传统美德“孝道”的传承。 思考探究:“孝道”从道德推崇 走向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道理?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2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北师大版
正确认识当前的小康水平
我国当前仍是低水平、不 全面、不平衡。低水平,就是说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 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只 有800多美元,仅仅是进入小康 社会的门槛。不全面,就是我国 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我们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 制还很不完善,我国的社会秩序, 人民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还需 要继续改善。
建设全面小康与中学生无关吗?
建设全面小康,“我”有责
1树立崇高的理想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掌握先进的技术 4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5加强法制观念 6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实现全面小康
(一、)加快发展 (二、)深化改革 (三、)扩大开放 (四、)以城市为龙头,
• ( 2)艰苦奋斗是一 种创业精神,即在与 艰难困苦作斗争中, 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辛勤创业。
•(3)艰苦奋斗是一 种献身精神,即为国 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 献、勇于献身。
“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日子”
• 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去 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 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生活,而是 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扬 与广大人民群众共甘苦的优良品德。
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 提出时间 表现状况 时间
在温饱基础上 生活质量进一 步提高,达到 丰衣足食。
总体达到 小康
既包括物质生 活的改善,也 包括精神生活 的充实;既包
括居民个人消 全面建 费水平的提高, 设小康
也包括社会福 利和劳动环境 的改善
20世 纪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
十三大三步走中 的第二步 九五计划
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现阶段,我们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 神,有以下几个原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第2框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案 苏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情感、态度与价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规X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值观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课前预习提纲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理解?二、导入新课『你知道吗?』材料一: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二: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材料三:2014年10月在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展示了我国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历史过程。
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那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其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依法治国的含义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6内容)思考探究:1.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领导者、依据各是什么?教师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p6。
依法治国的实施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目标导学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展开)活动二:立法程序要科学思考探究:我国立法法为什么对立法的程序作出如此严格的规定?教师归纳:只有法律规则本身合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治理。
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通过科学立法,做到有“良法”可依。
活动三:法律内容要科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材料:2014年3月15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的新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邮购等方式销售产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网上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说明了在科学立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教师归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新规定说明了所立之法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可行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践行发展战略第12课实施科教兴国第1框优先发展教育课件苏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
你有哪些理由呢?(请学生将理由写在小纸片上, 可以署名。)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梦”是强国之梦,是富民之梦,要
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要
让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得到切实保青少年学
生都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
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了实现“教育梦”有哪些举措吗? 你能为实现这一梦想做出哪些努力呢?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
第12课
对学习的感想……
有时,学习会让我们感觉到痛苦和困难。即便如此, 同学们仍会好好学习,这是为什么?党和国家又为什么重 视并发展教育,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有多所大学和专科学院。全球著名的高科技 公司,如惠普、苹果、谷歌、雅虎等最初都诞生在这里。每年,许多大学生 进入硅谷,成为实现硅谷产品研发和研究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教育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如何才能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力,增强我国的全球 竞争力呢?
教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它还推动着民主政治 不断进步。 朝阳群众,来自中国首都北京朝阳区的居 民,曾参与破获多起明星吸毒等大案、要案。 一旦目睹或遭遇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向警方举 报,并积极配合调查,这几乎已成惯性。它的 背后,尽管有传统优秀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但也离不开现代民主与法治思想的教育。 为什么“朝阳群众”能够主动地举报 违法犯罪呢? 教育推进社会民主与法治建设。
我国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的重大方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每个人作为公民,也当 肩负起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认 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践行发展战略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第1框道德与法律课件苏教版
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体现、促进、转化
我国法律
补充、支持、转化
道德
(1)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 (2)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1)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我国法治进程。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法律体现并促进道德的发展
母亲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养成人。小英成家
后,母亲又拖着病体为她操持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先
后参加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累赘,给点生活费让母亲单 过,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村里乡亲纷纷谴责小英,在群众谴 责声中小英受到了良心的拷问,从此善待母亲。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思考:1. 你如何评价舞迷夫妇的行为? 2. 最终这件事得以顺利解决,你从中看到了法 律和道德之间有什么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内 区 别 容
道
德
法
律
表现方式不同
不成文,概括, 笼统
成文,明确、严格 和具体 主要依靠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 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 实现方式不同 束和教育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觉悟 调整对象和范 涉及一切行为,包 括思想、动机、品 围不同 格、言行等
(2)每个公民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又要不断提升自
己的法律素养。
(3)国家治理既要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又要重视法
治,坚持依法治国。
整合提升
1.道德和法律的含义; 2.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启示。
巩固训练
1.一位老奶奶早晨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后发现菜的斤两不够,又返 回菜市场找菜贩。周围买菜群众了解情况后,纷纷谴责菜贩,菜贩 羞愧地低下了头,给老奶奶补足了斤两。上述事例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的 行为规则。( ) C A. 纪律 B. 章程 C. 道德 D. 法律 2.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监察法》,开启了国家反腐败立法大踏步向前的新征程。这 说明我国法律( A )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体现了广大公民的意志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践行发展战略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第1框《道德与法律》课件苏教版
法律的基本内涵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 义务为内容的具体普遍约束力的 社会规范。
法律基本特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警察、法庭、监狱、军队等
法律是由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生的,法律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再如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
是一种刚性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 和舆论压力,是一种柔性约束。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凡法律 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 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这就说明 了法律和道德之间除了区别之外,还有着紧密的联 系。
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人们行为的表现:
中小学生必须到校上课 王某因开车闯红灯,被罚款200元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同志作了报告。 报告中说:一年来,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1个有关法律问 题的决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案1件,通过8个有关法 律问题的决定;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16日,本次会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材料二: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 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 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 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 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九年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践行发展战略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第1框道德与法律课件苏教版
公交坠江反思“车闹”该如何定罪?因为《刑法》中并没有专门针 对“车闹”行为进行定罪,针对这类案件,法院在定罪量刑方面也存在 “模糊地带”与难度。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胡云腾建议,今后有必要完善制度、健全 法律。针对类似事件,按照现有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乘客此类 行为定罪量刑难以做到罪刑相适应。
第11课建设法治国家
道德与法律
一、含义
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
道 德 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 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 律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 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军队/警察/ 监狱/法庭等
2.“乘客没有劝阻”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 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
材料二:【 东莞举措】 重庆公交坠江引发安全关注,东莞市见义勇为 评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根据《广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 条例》第九条,鼓励公民采取适当、有效方式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就包括 “制止正在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该负责人表示,市民如果及时制止他人使用暴力干扰司机,可以由自 己或家属向行为发生地的公安分局提出见义勇为申请。市见义勇为评定委 员会将进行调查核实,一旦确认属于见义勇为,将进行相关奖励。见义勇 为评定委员会鼓励更多的人挺身而出,及时制止各类正在危害国家安全、 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该负责人 说。
2.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
三、要求(启示)
公民
每个公民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又要不断提升 自己的法律素养。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一、开放互动的世界【经济全球化】1.当今世界的特征。
2.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如: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在不同国家进行)(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如:一件商品可以在全球市场流动、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态度: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2)举措:①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②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③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繁荣。
【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的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影响。
(1)重要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影响:①积极方面: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②消极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3.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
(1)正确认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2)正确对待:①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与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
3.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理论、、科学发展观、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10.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12.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13.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6.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7.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8.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
20.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健康中国、创新驱动、一带一路等。
21.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等。
22.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3.五个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024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一节《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学习任务清单
2024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一节《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学习任务清单【学习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2、提高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形势的能力,努力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培养分析和认识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征的能力。
3、树立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具体体现。
难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学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中国近几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闻播报:播报近期或回顾年度国际重大新闻,内容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条新闻?平时关心国际新闻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今天的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2.为什么要抓住机遇?3.我们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4.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做?二、研情景一:【时政播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在此形势下,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思考: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情景二:2022年10月26日,中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出发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中欧班列,这条平均每天有42列火车穿梭在中国和200个欧洲城市间的交通纽带,运输时效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
2022年11月5日至10日,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观看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师》
问题1:对小品中小明请保洁阿姨冒充家长的行为,该如何评价? 问题2:若小明为初中生,家长未能履行监护和抚养的职责,还因 小明撒谎而对其动手,这是什么行为?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 树立学生法治信仰的同时培养其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意识。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以下场景,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些行为 属于道德还是法律范畴。
道德
排队上车
诚实守信
不文明旅游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以下场景,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些行为 属于道德还是法律范畴。 法律
“常回家看看” 写进新“老年法”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知新解
探究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根据上述六幅图片内容总结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问题7:由此可见,道德对法律又有何作用?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新知新解
探究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阅读教材第4页到第5页内容,结合案例,总结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关系下的产物,都是规范行为的手段, 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问题1:如果你是法官,你准备如何判决此案?请说出 你的判决依据。
第二十一条
……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 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当时,法院可判决每个子女每月给付程大爷夫妇一定赡养费,但会 驳回其要求子女看望的请求。 问题2:为什么2012年程大爷要求子女看望的请求会被驳回? 问题3:对子女不看望老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最终,法院判决其四个子女每人每月支付父亲赡养费200元、母亲赡养 费200元;同时,判决老人的四个子女每月不少于一次探望老人,每次陪护 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也是徐州市首例判决儿女“常回家看看”案例。
问题5:由此可见,法律对道德有何作用? 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
案例三
虽然“常回家看看”被写进了法律,但对于如何监管执行并没有 做具体规定。老人虽然胜诉了, 但程家双方的心结还在,老人虽然获 得物质赡养,但精神赡养却得不到有效执行。很多养老案件都存在这 种状况,老人虽然赢了官司,但是却赢不来亲情。 问题6: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孝敬 老人。怎样才能让人们从内心自觉自愿地孝敬老人?
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困惑二 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小明注意到“高铁扒门”事件中女教师罗 某的行为不仅被广大网友指责,而且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 运输”,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公安机关 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而“高铁吃泡面”的小 伙虽也有少部分网友指责其行为不雅,但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在整理案例过程中,小明发现:一般来说,凡是违法行为也都是
困惑一 他在网上发现一段小视频:一男子在高铁上吃泡面,被一女子怒怼。 该女子声称全车的人都知道乘坐高铁时不能吃泡面。 那么,乘坐高铁时到底能不能吃泡面呢? 小明通过多方查找得知: 高铁方不出售泡面,但并没有禁止吃泡面的规定。 小明发现,关于法律的书面资料很容易找到,而关于道德的规范性
资料却很难查到。
违反道德的行为;而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同时违反法律。由此,
他感觉到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你知道是什么区别吗?
困惑三: 放学后,小明坐公交车回家。途中,他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车, 正好站在他旁边。小明犹豫了:让不让座呢?让的话,我家还很远, 站着回去,很累;不让的话,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呢? 他的内心很矛盾,感觉身边的人都在看他。他又想起最近班里 正在开展的活动,感到很惭愧,赶紧起身让座。 小明透过车窗,发现交警叔叔正在十字路口查处非机动车违法 行为。经过交管部门持续地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 光和处罚,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都能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了。 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促使小明让座的?它如何影响人们行为? 查处违法行为使市民的出行行为越来越文明,说明了什么?
案例二
程大爷于2013年10月份再次将四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各子女每人每月给 付赡养费外,还要求不与其共同生活的子女每月看望其一次。
问题4:你认为法院此次会做出怎样的判决?这说明了道德与法律可以 转化吗?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 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 或者问候老年人。 (附: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新知新解
探究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阅读教材第2页到第3页内容,进行总结。 根据对小明困惑的分析,从表现形式、调整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方 面,总结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区
别
道
德
法
律
表现形式不同
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 会舆论中,大多是不成文的。 性文件,是明确、严格、 具体的。 范围广泛,包括思想和 言行。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课堂小结
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与法律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体系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道德和法律会相互转化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带来的启示及要求
能力目标
• 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案例,培养学生判断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 懂得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教材第2页到第5页,完成下列问题: 1. 道德与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2.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是什么? 4. 为什么既要遵守法律,又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我国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
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维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
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小明所在的班级最近在开展“道德与法律讲堂”活动。 活动中,他遇到了几件令他困惑的事。
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新知新解
探究四:法律与道德的要求 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结合以上案例,思考我们为什么既要遵守法律, 又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我们国家和公民有什么启示? 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我国法治 社会的进程。 每个公民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国家治理既要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又要重视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调整的对象和 范围不同
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实现方式不同
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 教育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觉悟。 遵守,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
课堂上,同学们就“法律与道德谁更重要”争论得很激烈,小明也很 疑惑。正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出示了一组案例。
案例一
年过七旬的程氏夫妇住在临时搭建的危房中,四个子女都不愿 意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程氏夫妇将子女告上法庭。 若程大爷于2012年起诉子女,要求给付赡养费,同时要求子女 常来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