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事物普遍联系所具有的特征
事物普遍联系所具有的特征
事物普遍联系所具有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
2. 普遍性: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这种普遍性体现在各个领域和各种事物之间,包括无机自然界、有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
3. 多样性: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必然的,也可以是偶然的;可以是本质的,也可以是现象的。
不同的联系形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4. 条件性:联系是有条件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影响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具体而言,条件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等。
5. 系统性: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各个事物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系统性体现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如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等。
总之,事物普遍联系的特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哲学马原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思考题:
1、如果将若干个长短不一的木片扎成一个水桶,其 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片,而是最短的那一块。 这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2、中国京剧团去拉美国家访问表演,受到热烈欢迎, 载誉而归,再次体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句名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解。
3、有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又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 和尚没水吃。”你怎么看?
联系具有普遍性
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 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处于 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的多样性
达尔文《物种起源》: 英国: 蝴蝶花(学名三色堇)的盛衰以 猫的多少为转移。 “猫多花就多,猫少花 就少。”
猫 —— 田鼠 —— 熊蜂 —— 蝴蝶花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一体化” “地球村”
我侬词
(元)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对具体情况 作具体分析。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 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 守的一个原则。
第一章(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基本概念
联系(P35)发展(P36)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 斗争性(P38)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P39)质、量、度、质变、量变 (P40)肯定、否定、扬弃、客观辩证法(P41) 主观辩 证法(P42)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P43) 可能 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P44)归纳与演 绎、分析与综合(P44) 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P45)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教案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概念;
2. 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3. 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教学内容:
1. 事物的普遍联系
a. 通过事物间的联系认识世界
b. 事物的关联性与综合性
2. 事物的变化发展
a.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教学步骤:
引入:
老师使用具体的例子,如树木、季节等,引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概念。
步骤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 展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如食物链、水循环等,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间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3.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做简短汇报。
步骤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1. 引导学生思考常见事物的变化,如植物的生长、人类社会的发展等。
2. 让学生理解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事物在变化中发展。
3.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
总结:
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对于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特点。
拓展练习:
作业:请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其中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写一篇简短的观察报告。
(马哲)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6、因果联系的内容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A、原因——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B、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A、区别——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 B、联系——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一定有原因。 (3)原因和结果联系的种类——一因多果,同因 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1、规律的类型 (1)一般规律(普遍规律) (2)特殊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范畴的含义——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 的概括和反映。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 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节
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的含义——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 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2、决定论的类型——唯物主义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 3、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含义及其类型 (1)含义——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是世界运动、变化、 发展的最终原因,是具体事物这样而不是那样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制 约力量。 (2)类型——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辩证决定论。 4、各种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观点 (1)目的论——万物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的目的预先安排。 (2)非决定论——否认联系、否认规律。 5、辩证决定论的内容 (1)因果联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联系和发展重点总结
联系和发展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诸范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不同方面完整地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
要把握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首先;要了解唯物辩证法的性质及其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思想。
本章重点和难点1、物质世界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3、坚持联系和发展之观点的意义。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康德: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志决定的。
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系的表现。
唯心主义是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和一切邪教组织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2)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3)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现实中的“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无节制浪费”、“无计划生育”等都是无视联系客观性的表现,其结果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1)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2)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3)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者4)海森堡: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等。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3.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本身的客观联系来把握事物,反对用幻想的联系代替事物的客观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5事物的普遍联系一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 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 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 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
材料分析:
【透视热点题材】
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 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 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绝不 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 展。 (1)材料体现了唯物辨证法什么道理? (2)请用这一观点,说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必要性。
4.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 ,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 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想一个办法 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 之间存在着( A )(2013年)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2、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后, 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 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 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 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BD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多选题
1、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 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 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 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C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 治理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第5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第5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概念题1.规律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1)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本质的联系,都构成规律。
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在规律中,表现出来的始终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和必然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代表着事物发展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的联系。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规律就会反复起作用,普遍地实现出来。
规律的必然性正是在规律的重复性、普遍性中得以体现的。
2.对立统一规律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意味着一事物变为另一事物。
(2)对立统一规律构成了辩证法的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本质,贯穿并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把握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辩证法是人的认识活动所固有的。
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就是要以概念的矛盾运动去反映、表达“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运动。
矛盾分析法构成了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根本方法,提供了理解现存事物及其运动的钥匙。
3.矛盾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发生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
构成矛盾的对立面又是相互规定中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反之亦然。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是对立面的同一。
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论述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
论述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事物都是客观实在的,存在在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他们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些联系之中,它们有着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同时,它们是相互支持,随着条件的变化,两者之间的决定关系是相互转化的。
论述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基本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组成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所有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是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展开。
事物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所说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也就是说,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不管人们是否能够认识得到,这种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具体来说,联系的普遍性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脱离这个统一整体而孤立存在着的。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具有多样性。
事物永恒发展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具有不可战胜性。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05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
• B. 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 C. 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 D.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 3.2015.17(多)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 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 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 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 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 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 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 的可能性)
• 1.(单)2013.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 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 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 “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 4.2019.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
高二政治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oc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宁乡十三中政治组谭胜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联系的概念。
理解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事物本身是普遍联系的,只有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有效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②学习运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本框重点: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本框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
【导读提纲】(一)联系的含义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唯物辩证法对万事万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具体情形进行概括,指出联系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这种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这种关系。
(二)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1)从横的方面看,事物都与“四面八方”的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从纵的方面看,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与它的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
(三)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是:(1)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2)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5事物的普遍联系一发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的要求
2、要注意联系的特殊性,要抓住事物内部的、 本质的和必然联系
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 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做好工 作,就必须把握其规律性。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 联系和必然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的要求
间接联系:具有中间环节
例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啦!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火水鱼”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呀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本质联系:决定事物性质
非本质联系:影响事物外部特征
例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联系的多样性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 的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 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 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
多选题
1、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 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 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 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C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 治理论试题)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主要内容: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你能用一首诗找出鸭子、气温、水之间的联系吗?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和方法论意义
2020/4/8
13
❖ 4、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v 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 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v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v 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对外开 放,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020/4/8
14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 1、发展的含义和本质 ❖ 发展是指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由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20/4/8
15
❖ 新事物: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 东西。
❖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v 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比旧事物更适应新环境和新 条件。
2020/4/8
26
❖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 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020/4/8
27
矛盾同一性的两层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在
其一
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互为存在的前提,失去对
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
2020/4/8
28
2020/4/8
2020/4/8
22
思考题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 发展的实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 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 的环境和条件
❖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 能容纳的新内容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第三, 在社会领域里,还因为新 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 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 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3、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 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起因
发展 发展的实质
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关系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 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 的哲学范畴,是前进的上 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没有直接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 达或规定运 变化 动、变化的 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 总体性质和 趋势 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公孙龙
辩证法发展的历史线索
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代表人物及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存在又不存在 老子: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反者道之动 相反相成
古中国
近代唯心辩证法 近代以来,唯物主义哲学曾一度抛弃 辩证法思想,滑向了形而上学的误区。与 之相反,唯心主义者则将辩证法思想进一 步发扬光大。 黑格尔是唯心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其 代表性观点包括: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 绝对观念也存在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 割下来的手不再是人手
黑格尔
联系的客观性
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 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 提和基础。 要是不相信我们 的理论构造能掌握实 在,要是不相信我们 世界的内在和谐,那 就不可能有科学。 爱因斯坦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什么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什么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曲折前进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事物是普遍联系,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1、事物普遍联系的含义:
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4、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5、事物的联系不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大学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对立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这种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推动着 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实例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立统一例子。生 物为了生存会不断与环境进行斗争,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关系维 持了生态平衡。
否定之否定规律
01
总结词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是事物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规律。
02 03
详细描述
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 定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经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再自 我肯定的过程,事物得以发展并逐步完善。这个规律体现 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实例
水的三态变化。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当温度降至0℃时,水会凝固成固态。当温度升高至 100℃时,水会汽化为气态。在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通过 水量的变化实现的。
对立统一规律
总结词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
03
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特性
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 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 分、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联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 同的作用。
内因联系与外因联系
内因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而外因联系则是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 系。
哲学马原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PPT学习教案
第29页/共32页
《文汇电影时报》1992.9.12
“中国对世界的偏见越来越小, 而世界对中国的偏见依然很大。”
“一个崇拜别人的人,不可能被 人所尊重。”第30页/共32页
第31页/共32页
第1页/共32页
本节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基本原理 1、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P35) 2、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P36)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 (P38)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40)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P40)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P40-41) 7、辩证的否定。 (P41) 8、事物发展前进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P41)
——摘引自《燕丹子》
第8页/共32页
一个马掌钉
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战士绝; 战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马,马,一马失社稷!”
—— 莎士比亚
第9页/共32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 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P.35)
第10页/共32页
联系具有客观性
第2页/共32页
唯 物 辩
1、两个总特征 (1)普遍联系
(2)永恒发展
证 法 2、三大规律 基
(1)对立统一规律 (2)质量互变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本
(1)原因和结果
联系与发展
填写表格
概念
特点及方向性
相互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变化和过程
主要指运动的一般 内容,即运动的多 样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 方式,标志事物变 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事物变化具有多向 性
三者之间的辩证统 一及其方向性,是 通过物质运动形式 的多样性及其相互 转化表现出来的。
指前进的变化或进 化
发展的总体方向是 前进的、上升的,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
机械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都不懂得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 系,前者承认了必然性,却不理解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 现出来;后者承认了偶然性,但却不理解偶然性要受到必 然性的制约。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物与物的关系主要是指“自在事物”之 间的关系。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包括物与物的关 系,但又不等于物与物的关系,它是人类 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 关系。
思考:如何理解人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
相关链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 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 变化
功能的变异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 化
质变是根本性的、显 著的变化
质变是对原有度的突 破
质变是事物连续性和 渐进性的中断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
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
哲学基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核心思想透视】本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总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高度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又是指导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本课的核心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一个逻辑起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门科学是否成熟臻美,是和逻辑起点的选择分不开的。
作为科学逻辑体系的起点应是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东西,并且孕育着矛盾的“胚芽”,其“胚芽”展开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科学逻辑体系的丰富和具体化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什么呢?根据列宁的意见和上述观点,就应当是联系。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概念,由联系出发就能形成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和基本体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空间联系、时间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本质联系、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低级和高级形式的联系等等。
联系构成发展,发展是对联系的具体化。
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构成规律。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形成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联系结成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对立两方面的联系构成矛盾的联系。
量变和质变、前进和曲折的联系表现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道路的联系等。
所以,要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和理论体系,就要从联系开始。
“联系”是本课的逻辑起点,也是唯物辩证法这门科学的逻辑起点。
2.把握两条主线——理论主线和教育主线(1)理论主线——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及其规律。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状态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构成的思路。
本课三节八框内容的设置和编排,就是按照这个主线进行的。
即世界是物质的(承第一课),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一框),联系的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其中人们最常碰到,关系密切的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第二框),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等(第三框),正是联系才构成了运动和发展(第四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第五框),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六框),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第七框),因而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第八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4-5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4-5节)主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4-5节)学习时间:2016年4月18日-4月24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一章,第4-5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联系与发展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社会生活的实践性;2.掌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二、主要内容(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则阿拉伯寓言:马克思在给他女儿劳拉法格的信中引用过这样一则阿拉伯寓言:湍急的河上有条小船,小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和一位船夫。
哲学家问:“船夫,你学过外语吗?”船夫答:“没有。
”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历史吗?”船夫答:“没有。
”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么你失去了一半生命。
”接着,哲学家又问:“你学过数学吗?”船夫答:“没有。
”哲学家说:“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天有不测风云。
这时候,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船掀翻了。
船夫喊着问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不会。
”船夫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
”马克思引用这则阿拉伯寓言表明了马克思什么样的哲学立场?答案是: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不应以解释和理解世界为使命,而应以改造世界为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规律名称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 律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 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案例讨论
1.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怎样才能使我们在工作、
生活、学习中做得更好?
案例点评
度,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 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 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 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 或‚不及‛。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即都有一个度。因 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度,凡事坚持 胸中有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把握好分寸,不能过, 也不能不及,过犹不及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上述案例从 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正确把握事物的度的重要性。
司马迁著《史 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 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 论》用了40年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的原因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
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②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
实质 核心
联系 发展
总特征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 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 发展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 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
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什么是矛盾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老子的 矛盾思想
掌握矛盾概念要注意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它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能否认的。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逻辑矛盾是指思维过程的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的情 况。它是主观的,是应当而且可以从思维中排除的。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
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 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 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 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节)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范畴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 基本 规律 唯物辩证法 的理论体系 基本 范畴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本质和现象 内容和形式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量
变
质
变
不同点
根本性质未变 不显著的变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根本性质的变化 显著的变化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相同点
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都是事物运动 变化发展的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 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一种情形是过于紧张,只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和一 些有关面试技巧去回答考官的问题,而面对考官提出的 资料之外的问题却不能回答,非常被动。
另一种情形是求胜心切,在自我介绍时,由于过于自信, 对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有意拔高,结果未能将自己的 强势凸显出来,相反会给对方浮躁不实的感觉。 这两种情形都不利于求职者愿望和目的的实现。因此, 求职面试应把握好分寸。
“大有大的难处”
——王熙凤替贾府说 过的一句名言.
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 第一,不同 事物和过程 的矛盾各有 其特点 。
原子弹爆炸
氢弹爆炸
• 第二,同一事 物或过程的矛 盾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各有不 同特点。
2005年访问大陆
父亲怀抱 中的连战
连战出国留学前与母亲 赵兰坤在自家庭院合影 西安市后宰门小学 时代的连战
连战
•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 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地位和作用。 •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 把上述三种矛盾特殊性的情形概括起来,从方法论 上说,就是要客观的、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归 结到一点,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说,就是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并进而有效地改造世界。 • 也就是说,只有把矛盾的特殊性搞清楚了,才能够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在实践中获得 胜利。
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的意义
• 第一,这一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的 哲学基础。 •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 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 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 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 量 度
概 念 含 义 与事物的关系 质和事物的存 在是直接同一 的 量和事物本身 不是直接同一 的 度是量和质的 统一 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 规定性。 是事物的规模、程度、 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 表示的规定性。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 限度、幅度和范围。
个别 一般 个别人的认识的Fra bibliotek般规律个别
马
一般
个别
• 第二,这一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的哲学基础。 •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反映了事物矛盾发展 的普遍规律,属于共性的方面;具体的革命 和建设实践,千差万别,属于个性方面,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 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完全符合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的科学结论。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 简明表述。 •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 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 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 在矛盾中运动。
“问题就 是矛盾”
“没有矛盾 就没有世界”
毛泽东的两个著名论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分析和处理任何矛盾的时候,树立科学的思 维方法,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之中 把握同一,即善于发现异中之同,同中之异。 力争全面性,力戒片面性和绝对性,反对形而 上学的错误倾向。
黑格尔
“如果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比 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人 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 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 而知其相似,我们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 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在 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 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 方就看不出差别。” 马克思
形而上学割裂同一性和斗 争性的互相联结,有两种表 现:一种离开斗争性去讲同 一性,把对立的同一看是僵 死的同一,绝对的同一,这 就等于把可变的东西看作是 一潭死水。另一种离开同一 性去讲斗争性,把相互排斥 看作是相互隔绝,绝对对立, 这就等于把现实的矛盾拆成 两个彼此孤立的东西。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矛盾的普遍性即 共性、绝对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
个性、相对性。
马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绝
对和相对的关系。
•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
离开共性的个性。
•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 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黑格尔 :“凡一切人世间 的事物财富、荣誉、 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 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 和毁灭。”
饮酒过度 乐极生悲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往往一个岗 位,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去竞争。为了谋得一份职业,大 学毕业生要精心准备个人资料,或准备面试。由于就业 心切,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形:
小品逗乐要适可而止
2.量变和质变
•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 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 程的连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 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间断性。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形式或状态, 也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 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 度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 范围的变化就是质变。
矛盾的特殊性
•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 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 点。 • 反映事物特点的这种特殊的矛盾,是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 在原因。 • 不同科学部门的划分 ,就是以它所研 究的对象的矛盾的特殊性为根据的, 所以,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 学认识事物的基础。
我的矛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