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养生思想

合集下载

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华工公选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必备)

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华工公选中国传统人生智慧必备)

孔子的修身养生之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还是一位修身养生学家。

首先,孔子对饮食卫生、食品安全提出要求,他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不时饪不食,不时不食。

”即食物变色了的不食,变味了的不食,不是刚刚烹饪的不能吃,鱼肉不新鲜也不能吃,不到进餐的时间不吃,进食要按时定量。

孔子还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要自我控制,适量而不为乱,乱就是失去常态,乱则影响健康。

这些要求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科学卫生“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十六字诀健康基石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养生观是科学的。

孔子的中庸之道被世人奉为修身养生的至高境界。

人在生活和处事中做到不寒不热,不湿不燥,不饥不饱,不卑不亢,不骄不馁,不狂喜不愠怒,不忧伤不耽乐,不仇富不安贫,不逞强不示弱,不争先不恐后,无太过无不及,不高腔不低调,不争长不论短,保持平和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就能达到心理平衡,胸襟开阔,祛病驱邪,益寿延年。

此乃养生修身之大道。

守中庸、致中和,阴阳调合,气血畅通,允执其中,平和中正,天人合一,人际和谐,怡乐雍容。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在学习中得到愉悦,在与人相处,人际交往中体会到快乐。

孔子很重视快乐对健康的有益作用,他又认为快乐不会无由来地获得,必须通过实践,通过交往来获取。

所以他又说,“发奋忘时,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体现出孔子那种忘我投入,陶醉在自己兴趣爱好中,甚至把时间和所有烦恼都置诸脑后的豁达心态。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在逆境中、困顿中仍保持乐观,甚为赞赏,说明孔子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乐天主义者。

孔子乐天知命,修养有素。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认为人一生中,少壮老三个阶段,要时时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要惜精保命,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论语》里的养生之道

《论语》里的养生之道

《论语》的现代价值——《论语》里的养生之道读《论语》,我们大都感到孔子是个思想上的圣人,事实上,他除了是个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之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还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的平均年龄更低,孔子能够活到73岁,是一个相当长寿之人了。

不能不说孔子在养生方面有相当独到之处。

孔子的养生之道梳理、归纳起来可以粗粗的列为养生法九条。

(一)确立理念,珍爱生命先看一个细节,孔子是怎样珍爱生命的。

《论语-幸遇》记载,鲁国有一个城门,年代久远已经朽烂破败,有掉下东西、坍塌下来的危险。

据说孔子每次经过这个城门时非常小心,为了保护自己,他总是“过之趋而疾行”。

孔子身边的人说:“久矣。

”孔子却说:“恶其久也。

”再看,在非常时期,孔子是怎样珍爱生命的。

《墨子-非儒下》记载:“孔子穷于陈蔡之间,藜羹不糁十日。

子路为享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

”在陈蔡七天绝粮的情况下,为了自己最后能实践人生的伟大使命,孔子坚持着,要好好活下去,因此可以挨饿,但是一旦有了食物,就要赶快补充营养了,所以他不问肉和酒是哪儿来的了。

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对生命的及其真爱。

孔子对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很有感悟。

孔子提出的生命过程中的“三戒”就是在今天,对人们来说还是很有益处的。

《论语-季氏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他能透视到人性的弱点,并深刻地揭示如何克服和战胜人性的弱点,达到生命的每一阶段的正常和健康。

(二)重视饮食,注意调养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制作较为粗糙,不甚讲究,但孔子却难能可得的重视饮食卫生和烹调技术,对饮食营养有着独到的论述,形成孔子摄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腐败变味)而餲(食物经久而变味),鱼馁(腐烂)而肉败,不食。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的养生之道摘要:以古文献为依据,从日常饮食起居、心理和生理健康、体育休闲等方面对孔子的养生之道进行评析。

孔子提倡的修身养心、动静结合、身体力行、崇尚健康的养生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养生;健康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探讨,其各种养生理论、方法可在诸子理论中见到。

《庄子》的“养生主”主张“静以养生”,顺其自然;《吕氏春秋》主张“动以养生”,来源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老子》的“善摄生者”的理论;等等。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创立者,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他宣扬“仁,义,礼,乐”,以“仁爱”为立身之本,“中庸”为行为之则,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孔子在养生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其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他对养生方面颇有研究。

他提倡的修身养心、动静结合、身体力行,对我国的健身养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1.孔子其人、儒学及养生孔子说过“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

他不像道家一样追求长生不老,也不同于佛教那样寄予来世,他更主张对生命现象加以切实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主张对现有的生命给予最大限度的珍惜和关怀。

【1】孔子本人和儒学都对道家的“辟谷,练气,炼丹,服食,引导,房中术”等养生功并不推崇,更注重的是在“道德,心理修养,精神状态”上的修炼,强调“仁爱”,“中庸”,“有节”,通过合理的锻炼和生活方式来延长人的寿命,以达到养生。

2.孔子的养生之法2.1日常饮食起居习惯2.1.1衣着合理孔子在衣着方面是很讲究的,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选择穿不同的衣服。

“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论语·乡党篇》)讲的就是夏天穿汗衫,并且出门应加件外衣以防受寒,冬天应该注重保暖而着“羔裘”、“狐裘”;睡觉必有“寝衣”而非日常衣着,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论语·乡党篇》又言“亵裘长,短右袂。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

儒家道家释家养生

各家养生养生,又称摄生;养,即保养、调养、护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儒家养生:儒家的养生妙处在于能精则精,不能精则安贫乐道;心境的安宁与舒适才是最重要的;论语·述而篇中说:“饭蔬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孟子云:“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儒家的养生在吃和男女之事上有很多论述;论语·乡党第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蝎,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用白话文说就是,不因为东西很精细就吃的特饱;饭久了味道就会变,鱼肉放久就会腐败,这样的饭菜就不要吃;饭菜的颜色变了不要吃,味道变了不要吃;没有煮熟不吃,不是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吃东西;不是用正规的方法割的肉不吃;调味品没放对吃;肉虽然很多,但是不能吃的肉比吃的饭还多,不能把肉当饭吃;饮酒要适量,不闹事,不违法;论语·乡党第十并载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前不聊天;吃饭说话一来容易噎着,食物容易进入气管;二来,说话时不能好好咀嚼,影响消化;睡前谈心容易造成失明,影响睡眠质量;在男女方面,孔子曾经说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古人结婚早,其时身体尚未长成,“血气未定”,儒家认为暂时应戒色,是较为明智的,很符合现代20~22岁后结婚的科学原则;但并不讲中年、老年戒色,并讲“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是正确的;现代医学也认为,禁欲会损害健康,适度性生活有益心神;老年人虽身体渐衰,一年数次性生活也更有益于其健康;在两性方面,儒家觉得性是人正常的需求讲究节制,既不过度、也不完全的否认;承认性的合理性;道家讲究男女之间的交合是阴阳调和的手段,并认为通过一定的技巧能通过此长生,古往今来有道家很多在房中术方面的着作;释家即佛家认为性是人的罪过,多少罪业因此而起,因此释家对此退避三舍;不过也有些大儒对性不是太感冒,朱熹就说:“存天理,灭人欲;”相比各家而言,儒家对性不戒除、不鼓吹的中庸态度,于健康最为合理;对性命而言,儒家为讲究的是对心性的修炼;儒家经典孟子·尽心上有这样的阐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的意思是,能够充分扩展善良本心的人,就是懂得人的本性之人;’懂得人的本性,就懂得了人的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我用来对待天命的方法;因此不管命短命长,我都将矢志不移,修养身心以等待天命的降临,这就是我安身立命的方法;这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既积极、又豁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养生之道;孟子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和它的培养方法,按照孟子自己的说法,就是其气至大至刚,平时需要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伤害,并且一与义和道配合在一起,如果脱离了义和道,那就没有力量;所以说,“浩然之气”是由平时正义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并不是靠一时突击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那么其气就疲软;毫无疑问,这种“浩然之气”,既包含了儒家平时所积极倡导的正义之气,同时也包含了人身的真元之气;道家养生从古至今,就有“医道同源”,“医道通仙道”之说;中华道家认为:“未学道,先学医”,意思是说,想要学习修道,首先必须以医学作为基础;因为从事丹法修炼,应当明白人体内部的经脉穴窍、气血运行、脏腑生理、阴阳生克等等,才不致于盲修瞎炼;中华道家历史上出现的不少高真,都是大名医;如东晋时期的抱朴子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孙思邀、南宋的马丹阳、明代的张景岳、明末清初的傅青主等等;道家的起源来源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老子的道囊括天下的所有的一切,“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庄子的学说继承老子的思想,史记·庄子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道家之言;”庄子的思想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他把“道”和“仙”二者合为一体,将得道成仙的人称为“真人”,并民描述了真人的种种超凡形象,成为后世修炼家所追求的“仙道合一”的神仙境界;此外,庄子书中多处提到了道家的修炼功夫,如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书中所谈踵息、心斋、坐忘、听息、守一、缘督、导引等修真方术,为后世道家修炼法之圭桌;道家的人修炼以后天之道为本,修证老子所云的先天“大道”,改“无为”为有所为,态度上更积极一些;它以长生久视、得道成真为最高追求境界;养生调摄,指中华道家在口常生活之中所奉行的修身之道,大概包括立身处世、四时调摄、茶汤饮食、房事宜忌、情志调节等内容;颐身集·摄生消息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悉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肝,以养脾杰;……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掳滞怀,以畅生杰;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羔弱骨疏,风冷易伤滕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可见其对于季节、饮食调摄的讲究,是非常的细致;丘处机有四句重要的道家养生口诀,为:“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吃中后饭注:即午后三至五点钟;”明代,百岁道人冷谦在修龄要旨·起居调摄中讲述养生之道说:“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注:与陈传祖师所传“先醒目后醒心”相左,各存其说可也,两手搓热熨眼数十遍;以睛左旋右转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睁开,却除风火;披衣起坐,叩齿集神,次鸣天鼓;依呵、呼、咽、吹、嘘、嘻六字诀,吐浊吸清,按五行相生顺序而行一周,散夜来蕴积邪气;随便导引,或进功夫;徐徐栉沐,饮食调和;面宜多搓,发宜多梳,目宜常运,耳宜常凝,齿宜常叩,口宜常闭,津宜常咽,气宜常提,心宜常静,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护,囊宜常裹,言语宜常简默,皮肤宜常干沐;食饱徐行,摩脐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饱食发痔,食后曲身而坐,必病中满;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身体常欲小劳,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运动故也;勿得久劳,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卧伤杰,久视伤神,久听伤精;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气滞;着湿衣汗衣,令人生疮;夜膳勿饱,饮酒勿醉,醉后勿饮冷,饱余勿便卧;头勿向北卧,头边勿安火炉;切忌子后行房,阳方生而顿灭之,一度伤于百度;大怒交合,成痈疽,疲劳入房,虚损少子;触犯阴阳禁忌,不惟父母受伤,生子亦不仁不孝;临睡时调息咽津,叩齿鸣天鼓,先睡眼后睡心;侧曲而卧,脚直而伸;昼夜起卧,乐在其中矣;”讲到一日起居及注意事项,备极细致,看后令人耳目一新,颇可借鉴;其中也参考了甚多中医学养生知识,如背宜常暖、久行伤筋等等,可见道家养生也是兼容并蓄的;南齐,陶弘景所撰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第六中,论及房事宜忌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则陷欲以为剧,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坠;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贵之合于道,但当慎无费;彭祖曰: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卧;色使目盲,声使耳聋,味使口爽;苟能节宣其道,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一日之忌,暮食无饱;一月之忌,暮饮无醉;一岁之忌,暮须远内,养之不复;终身之忌,暮须护杰;采女问彭祖曰:人年六十,当闭精守一,为可尔否彭祖日:不然男不欲无女,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而大佳,然而万无一焉;有强欲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这篇是告诫人们不要依赖房事获得快乐;能不动欲最好,更不要给自己创造动欲的条件;一旦动欲,“强欲闭之”反而生病,所以减少动欲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还讲到色、声、味使人迷失本性,不利保守元气;这与释家所倡的,色、声、味使人蒙蔽了一与生俱有的“真性”,使历劫不绝,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在养生调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歌诀,早己和中华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千年流传,广为人知;如“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得之不喜,失之不忧”、“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等,都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养心之道养心,乃道家养生之旨;如“致虚极,守静笃”功夫,即为养心之道之格言;玄中子也言:“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乃:偏颇之心,养之使其正;邪恶之心,养之使其善;浮动之心,养之使其静;虚伪之心,养之使其真;贪婪之心,养之使其公;奸诈之心,养之使其良;”善养生者,修养人之公正、善良、真实、安静,心必泰然,行必光明;庄子曰:“用心若镜,应物不伤”;心正则心明,心明则心安,心安则益寿;养生之道,求乎增寿延年,此可谓达;养性之道道家养生之法,其本在于养性;道教南北二宗之祖吕洞宾曰:“练命必先炼性,练精、练气、练神,均以此为枢机”;道家的养性之要,求之于静与定;性命双修,乃以养性为首;养性与养生,益养与延命,乃相依相成;玄中子言:“养生之本,以养性为首;乃:节房事而养性,养之在精;忍怒怨而养性,养之在气;顺百事而养性,养之在神;绝忧虑而养性,养之在心;劳筋骨而养性,养之在形;修品德而养性,养之在命;”善养生者,修养人之精、气、神、心、形、命,其心必安,身必健,养性而至“清静无为”之境,寿可增矣;养神之道养神之道养神,为道家养生之要;中医也很重视这一点,如黄帝内经云:“太上养神,其次养形;”道家的养神功夫,基于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阶梯渐进;生神经云:“身心并一,则为真神”;所以,养神是身心合一的境界;形神相依,而致心神相交,是道家养生法的境界追求;生命之贵在于神,神兴则生命的活力旺,神衰则生命的活力弱;所以,养生所贵者在乎养神;玄中子言:“养生之要养神为贵;乃:保全精力,养神之本;和顺气息,养神之基;修养性情,养神之源;端正心地,养神之根;节制七情,养神之道;强健体魄,养神之法;”道家之“清静无为”,乃先清其心,寡其欲,而后能静其神,安其形,固其精,养其气;善于养神者,应习气凝神;若养之有素,心神凝一,养生增寿之益,必然孕育其中;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释家养身佛家的基本特征是以摆脱现世苦海为中心,现实个体生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就决定了佛家不可能明确提倡养生,更不可能崇尚长寿;但是,佛家的某些教义与修行方法,客观上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养生意义与价值,而且综观古今,佛界长寿之士不乏其人;佛家养生主要体现在以戒、定、慧为修行核心思想,尤其以定、慧的禅定之学与气功的养生之道多有相类似,故最具养生意义与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气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修禅是释家修佛的法门,修禅的过程是对心、对性的修炼,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大自在;但是同时也能产生很好的养身效果;佛教节俭自足,僧侣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粮食和蔬菜,以自给自足;佛教中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规矩,实践证明人体一定的劳动量对于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血脂,疏通脉络很有好处,从而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佛教有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劳作,近善行事等有利于养生的行为准则;佛家讲究慈善为本,修行者大都性格温和,心情平静,此乃佛家养心养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亦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出家人看破红尘,淡泊名利,在行为情绪上平淡温和,心胸豁达,处事宽容;佛教中的“仁者寿”,是指宅心仁厚,宽于待人会有好的“报应”;长寿之因是仁爱心,承受之缘是心平气和;其实佛教更为强调的是无执着心,若为寿而仁,反不能得寿;这与前述道家所持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思想如出一辙;修习禅法之人,应该对五事进行良好的调节;调五事即调节饮食、调整睡眠、调身、调息、调心;1.调节饮食;饮食与养生关系非常密切;坐禅之人应该保证适量的饮食;2.调整睡眠;坐禅者不应贪睡,应适量减少睡眠时间,以使神清气和,心念明净;因为睡眠中无法持心,凡念妄动,不利修行;而禅定时渐达物我两忘之境,其蓄精复气之功远胜于睡眠;当然,高僧大德,已达睡亦为禅,似睡似禅,无所拘泥;佛门十戒,本为拂尘埃以明心性之用,若无尘无镜,十戒亦为空,无所谓拘不拘守;3.调身;主要是指掌握正确的禅定姿势;修习禅定可以采用坐、立、行、卧等多种姿势,而佛教界修禅者,主要以坐姿为主,因而常被称为坐禅;4.调息;佛教认为,生命在呼吸间,呼吸与心念相互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呼吸不调,心念则必然不调;要想调心,则必先调整呼吸;5.调心:调心是修禅的主要法则,贯彻于修禅的始终;坐禅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人大有裨益,从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而促使心理现象向健康更进一步发展;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一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体气和平,祛病延年;佛家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和无穷思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对生理机体有所干扰,所以要参禅打坐,以常静虑,力求清净,排除杂念,安定情绪;通过静坐使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其次参禅打坐身躯不动,如龟如鹤,减低人体的新陈代谢,在客观上减低人体运动消耗,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前面提到不宜挨着饿坐禅,但又不能吃得过多;中国古代总结出来:“长寿之道,在龄养生;养生之本,在龄饮食;饮食之要,在放节食;”一般寺院行堂吃饭都是给三分之一饭量的饭,佛家寓意在于吃饭不要吃饱;很多科学家做过实验,人吃饱后会分泌出一种液体,使人加快衰老;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古人的意思恐怕首先在于少吃;作为非佛教居士,吃饭吃6成饱最为合适;晚上不吃主食,只喝一些粥;素食与养生素食斋饭是佛教长寿的秘诀之一;素食是我国汉代大乘佛教的独特产物,并非全世界佛教都需遵循的一条饮食规定;我国佛教终生素食,忌荤戒腥,只吃五谷,豆类、蘑菇、蔬菜等;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佛教的斋饭完全能满足人体需要其生活环境清静,无大的消耗事项;素食的不良物富集量也远较荤食为低,人体更容易将有害物排出,不容易生脂褐斑老年斑和痴呆病;结语从以上儒、道、释三家的养生学介绍来看,里面有不少中医养生学的影子,四家应该是互相参析的结果,不能简单的说谁发源于谁;但从养心修性方面看,中医受儒、道二家的影响很深远,尤其是道家;释家虽然博大精深,但其违拗人之本性,连长生不老都被其弃如敝履,故意图深入揣摩学习者极少;金玉深埋,光芒暗淡,曲高和寡,影响反弱;人之生病,生于欲望;欲生、欲乐、欲人钦敬,故烦恼生而为众病之由,弃守则为疗病金丹;舍得,舍而后能够得;中医养生学研究的重心,应不在于针药技巧,而在于研究如何减淡人名利之心,如何让人知足常乐;世间的道理千万,每条都能到达那真正的自我与清净;。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由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阐发的儒家养生之道是具有独特生命观的养生学说。

特点:1)科学价值巨大2)现实效益好主要思想基础:1.(对自己而言)要注意修身养性,搞好精神养生才可以延年益寿,强化生命。

基础2.(对他人而言)益者三乐:1)礼乐:遵循礼乐的节律标准为乐。

2)乐道人之善:多赞美他人,多学习、表扬他人的长处。

3)乐多贤友:广交贤良、仁德的朋友,可以培养人的人性心理与精神文明。

孔子提出的三种养生方法:1.培育“仁和”之心养生法。

安贫乐道、在自然中陶养、以学习养生、尽量使生活充实。

2.科学饮食卫生习惯,以饮食养生。

3.讲究保养之术。

要从生活的细枝末节来保养自己的身体。

由孔子的养生思想引发出来的诸多养生民俗事项:1.道德养生。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存心养性”和“养气学说”。

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饮食起居养生。

继承孔子的起居饮食养生学说。

西汉董仲舒就曾经说道:“寒暖无失适,饥饱无失平。

”认为应以季节为依据调节起居衣着,饮食上要有规律性。

北齐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也教训他的子孙们说:“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喧。

禁忌食饮,将饵药物。

”告戒他们若想“爱养神明”,必须注意生活起居饮食的节律,只有这样,才能“遂其所禀,不为夭折。

”朱熹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指出:“毋求饱,毋贪食,食必以时,毋耻恶食。

”一切都随遇而安,动时有节。

宁俭勿奢。

3.生活习惯养生。

孔子认为保养之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养生理念:1.修身养性——仁德、孝道(自己)2.中庸平和——和为贵,不贪。

(对待他人)3.饮食养生——美食,卫生。

4.兴趣广泛。

(一).修身养性1.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华养生术

中华养生术




6、汉代的一些养生学说。 汉代的思想家和医学家对《黄帝内经》的养生学说,作了某些补 充和发挥。王充提出了人之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的观点,如他在 其代表作《论衡》中,论及生死寿夭,延年之道者近二十篇。他 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 命短”,从而明确指出了先天禀赋强者寿,先天禀赋弱者寿短的 观点 华佗积极推行吕不韦的运动延年说,如他对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动摇则合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 不朽是也”(《三国志· 方伎传》)。其次,他继承《庄子》吐故 纳新、熊经鸟申”的法则,在实践中创立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法, 这种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姿态的锻炼方法,不 仅简便易行,而且对后世保健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圣张仲景亦非常重视养生,他曾批评那些不注意养生的人说: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还特别强调饮食与 养生的关系,


②心理健康特征 *精神愉快 《素问· 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 利”,可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七情和调、 精神愉快,反映了脏腑功能良好。现代医学亦认为,人若精神 恬静,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作用就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发 挥对整体的主导作用,自能内外协调,疾病就不易发生。 *记忆良好 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脑之海”。髓海充盈, 则精力充沛,记忆力良好;反之肾气虚弱,不能化精生髓,则 记忆力减退。



*声音宏亮 声由气发,《素问· 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 皆属于肺”,声音宏亮,反映肺的功能良好。 *须发润泽 发的生长与血有密切关系,故称“发为血之余”。 同时,又依赖肾脏精气的充养。《素问· 六节胜象论》说:“肾 者……其华在发”。因此,头发的脱落、过早颁白,是一种早 衰之象,反映肝血不足,肾精亏损。 *食欲正常 中医学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饮食 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脾胃的盛衰。食欲正常,则是健康的反映。

孔子养生之张弛有度

孔子养生之张弛有度

孔子养生之张弛有度,现代人养“智慧”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但他的养生之道同样值得称道,直到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孔子的养生之道,可以给我们很多现代启示。

孔子的养生之道梳理、归纳起来可以粗略地列为养生法“九条”。

“确立理念,珍爱生命”、“重视饮食,注意调养”、“重视起居,动静适宜”、“心灵健康,不忘调适”、“亲近自然,乐山乐水”、“爱好学习,终身学习”、“慎对疾病,不乱吃药”、“学点医道,懂些病理”、“中庸中和,不过不及”。

孔子非常重视生活、工作的节奏,他揭示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养生的一大智慧,更是一种明智的管理、协调原则。

据《礼记.杂记下》记载,有一次孔子观看蜡时曰:“赐也乐乎?”子贡答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子曰:“白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

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的意思就是:民众终年勤苦劳累,才获有这一天国君赐给的饮酒作乐的恩泽,不是你能懂其中的道理的!只是紧张而不能松弛,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意这样做的;既有紧张又有松弛,才是文武武王的办法。

张是拉紧弓弦,弛是放松弓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原来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方略,后来也指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互相补充、相互交替,也指生活、工作的节奏要劳逸结合。

但是,在我们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都不懂得“一张一弛”的道理。

尤其是在城市中为生计奔波的人们,就像一个个被上足了发条的机器,必须时刻不停地运转才能正确地形式在生活的轨道上。

面对生存的压力,不是他们不想停下,而是他们根本就不能停下,直到最后,自己再也停不下来了。

其实,那是我们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个人成就、人际关系等都在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空前巨大,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比如,面对纷繁的世界,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几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论语》养生理论及颜回个案解析[论文]

《论语》养生理论及颜回个案解析[论文]

《论语》养生理论及颜回个案解析摘要:《论语》的部分章节反映了孔子的养生观念,从身体锻炼、饮食、心理、居住环境和对疾病的态度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孔子弟子颜回的英年早逝则从另一个侧面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养生启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

我们无法改变这个规律,却可以顺应它,探索生命的规律,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高生命的质量,延年益寿,这就是养生。

中国古代养生理论十分丰富,包含许多真知灼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养生理论体系。

《论语》是研究儒家文化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对社会人生的基本思考。

这其中也包括孔子及其弟子对养生的基本观点。

1.《论语》反映的孔子养生的基本观点1.1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古往今来,疾病就是人类的大敌,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平均寿命,当今社会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生化制药的进步,过去很多直接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被征服的结果。

在《论语》中孔子就对疾病对人的影响高度重视:“子之所慎:齐、战、疾。

”(《述而》)也就是说,孔子对三件事情态度非常认真,即斋戒、战争、疾病。

战争与疾病是剥夺一个人生命的最直接手段,孔子尊重人的生命,将疾病与战争、斋戒(斋戒涉及孔子所尊奉的“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病的发生不掉以轻心自然是养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疾病的治疗,孔子很重视也很理智。

《乡党》中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别人送药给孔子,他很尊重,拜而接受,却因为对此药不了解而拒绝服用,这一记载生动展示了孔子对待药物及治疗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1.2铸炼体魄生命在于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一个人体格的塑造具有很强的作用,无疑这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开设了体育课。

孔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与御是指射箭与驾车,是当时孔门弟子的基本技能。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就是军体活动。

孔子认为即便是下棋这样的小活动也是有益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

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_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二)道、儒、佛、医思想的共同点: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

第四:提倡顺时奉养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

故养老大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

第五: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第六:注意药物扶持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

第七:强调房中补益。

“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强调不可纵欲。

孔子养生之道

孔子养生之道

孔子养生之道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勤于治学,自强不息,文绩卓著,德侔天地。

他活了七十三岁,在当时来说,可谓身健寿长。

综观孔子的圣言范行,他的长寿之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一、自强则刚与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相反,孔子提倡的是“自强有为”。

众所周知,孔子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天是以运行不息为健的,人也应当效法上天,自强不息。

孔子最见不得懒散的学生,斥责其“朽木不可雕也”。

懒散使人四肢不勤,思想怠惰,精神涣散,萎靡不振,难尽天年。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合”。

静止便意味着停滞,停滞便意味着消蚀,西方哲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的运作,孔子认为,人生一世,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懈努力,力求进取。

唯有心强才能体健,体健才能保证事业有成。

孔子一生艰苦奋斗,精进不息,青少年时代勤干苦读,博览群书,学业超群;中年后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致力于教育,编纂典籍。

在人牛的征途上,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进取精神。

他之长寿,正在于将“养其身”与“有作为”密切结合在一起,精神作用于身体,健康的体质保证和激励苦地完成了超乎常人的成就。

正因为孔子具备了这种“真积力久”(荀子语)的精神,有着积极进取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故而能谱写出辉煌的生命乐章。

二、大德必寿孔子提出:“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寿”的名言。

他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有益于健康长寿。

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于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

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孔子一生,十分注意养德立德,主张推行“忠恕之道”,“为政以德”,造福于民。

论语中的孔子对修身与健康的关注

论语中的孔子对修身与健康的关注

论语中的孔子对修身与健康的关注《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论语》的研究心得主要集中在孔子对修身与健康的关注方面。

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研读,我发现孔子不仅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也非常重视身体的健康与养生,这一观点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孔子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他认为通过学习和修炼,人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其次,孔子关注身体的健康与养生。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身体的健康与养生问题,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保持身体的健康。

在《述而篇》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中的“行有余力”可以理解为身体健康的意思,孔子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有余力去学习和工作。

在《颜渊篇》中,孔子还提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他认为人应该注重饮食的细节,保持饮食的精细,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心理健康的问题,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在《颜渊篇》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内心平静的重视,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心胸开阔,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在《述而篇》中,孔子还提到了“君子不忧不惧”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不忧不惧,不为外界的困扰所动摇,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坚定。

综上所述,通过对《论语》的研读,我发现孔子不仅关注个体的道德修养,也非常重视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他认为修身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的。

儒家养生 仁德者得其寿

儒家养生 仁德者得其寿
仁者通过道德修养充实一身正气 ,可以达到 “ 正气 存内, 邪不可干”。心怀仁德之人 , 心境高远 , 不谋私利, 不患得患失, 心境平静, 精神内守, 气血调畅, 五脏安和。 这样的人 自然就能长寿。正如孙思邈所说 : “ 百行周备,
囊 蓁 骞 连 莲 最 囊 嘉 拳 萎 d 登 L . 耋 者 恿

会默 爱 更
中医经典著作 《 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论》有这样

气调 意顺 ,每个人 的要 求都能得 到满足 ,每 个人的愿望 都 可 以实现。 内心安适 ,。 晤淡少欲 ,自然就会吃 得甘 美 ( 美 其食 ) , 穿得 舒适 ( 任 其服 ) , 大家都喜 爱 自己的风俗 ( 乐
舌 淡虚 无 ,真
乏 以志 闲 而 少
己 从 以顺 , 各
} 其服 , 乐英
己 以嗜欲 不能
不 肖 不 惧 于
而动 作 不 衰
那么,上古所推崇的 “ 道”是什么呢?最后一句就是 答案:德 ! 养德是长寿的根本,也是养生的关键 ,德全则
不危 !
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最为看中的大事,是做 这段话从上古先民经验出发,告诫人们养生应注
忍 即忍 受、忍耐 ,是压 抑 的 ,是被 动 的 ,是 有 限的。
热爱生活,不被物欲缠身,不被物欲伤身 , 恬淡虚无 ,知
足常乐, 心态平和 , 自然有利于健康长寿。 汉代董仲舒在《 春
秋繁露》中说 : “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 ,外无贪而内清净 ,
心和 平而不 失中正 , 取 天地 之美 以养其 身 , 是其 且多且治 。 ” 清代 的养生 家石 天基说 : “ 善养生者 ,当 以德 为主 ,而 以
忍者, 是 对他人 的抗 拒与 不满 , 是计 较和不服 。总之 ,

浅谈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

浅谈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

的辩证思想。《 论语 ・ 学而》 “ 曰:泛爱众 , 而亲仁” 仁” 。“ 又
组成部分 , 它与中国传 统文化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 系。在 因激 称“ 仁学 ”表现为对人的尊敬 、 , 己及人 , , 爱护 推 一视 同仁 , 相 互扶助。“ 仁学” 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 也是一种较
h at a e a d p a t ec nrb t e t o mo e h ma en s e h c n r ci o t u e g al t d m u n b ig . l r c i r y
K y wo d e r s:C nu is e t ae e t rsrain o cu ;h a h c r;h a hp ee t f l l v o
人 类有 很 大 的借 鉴 意 义 。
关键词 : 孔子; 养生; 保健
Ab ta t o fcu sage ttik r d ctra d saema . Hecetd ma y te r so el a , sr c :C nu isi ra hn e ,e u ao n tts n rae n h oi nh at c弛 e h whc sc aa tr t fC nu i .Ontepe i fb e ygn rl igh at 8 ̄, hsp p rgn rl ihwa h rce si o o ca i c f n rcs o r f e eai n e l c_ ti a e eeal h e il z h r y sae o u is ttsC n cu ’was o e t aef m h olw n s et :h ma i ,d ig sot c odn o te f y fh a h c r tefl ig ap cs u ns l r o o m on p r acrig t s h

论语十二章高中思想总结

论语十二章高中思想总结

论语十二章高中思想总结《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第十二章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些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教导。

下面将对这一章进行总结,以帮助理解和学习《论语》中的儒家思想。

第一节《为政》这一节主要谈到了做官的素质。

孔子认为,官员应该具备明智、勇敢、忠诚等品质,并且要遵循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来待人处事。

他强调了一个好官员应该有的正直品质,认为以德为基础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第二节《养生》这一节主要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他还提到了谨慎和自律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贪欲和放纵的危害。

第三节《学而优则仕》这一节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追求知识,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的仕途做好准备。

他强调了学习的持续性和坚持性,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第四节《辨惑》这一节主要探讨了对于学问的迷茫和困惑。

孔子提出了“明而不见”的观点,认为学问是一种深入的思考和体悟,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知识。

他教导学生要用心去理解和思考,避免过度迷信他人的观点,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来寻找答案。

第五节《定志》这一节主要谈到了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他强调了毅力和坚持的品质,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定力。

第六节《爱众》这一节主要强调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快乐,并积极地帮助他人。

他强调了仁爱和关怀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关爱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七节《实践》这一节主要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教导学生要善于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第八节《论学》这一节主要谈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养生思想*导读: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兴趣广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一).修身养性1.倡仁德施仁于人儒家宣扬仁的学说,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讲孝道敬老爱幼《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者寿)3.仁者寿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

仁是修养品德,勤奋学习的结果。

仁德之人乐观大度,没有忧愁。

孔子明确告诉后人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勤奋好学品德是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精神。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仁德之君子,心胸开朗,积极向上,精神乐观豁达,使自己处于平衡状态。

社会调查证明,与人为善有利于健康。

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降低。

(二).中庸平和1.和为贵的人生理念孔子在《论语》中曰:礼之用,和为贵。

《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和就是强调天人调谐,其包括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

和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健身之道,也是经商发财之道、社会发展之道。

2.欲而不贪,知足常乐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勤俭节用,克己复礼。

孔子曰:欲而不贪,泰而不骄。

常以修己、克己约束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知足常乐的作用。

先秦时期的道医养生观!

先秦时期的道医养生观!

先秦时期的道医养生观!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1儒家养生思想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擅长于养生之道。

从《论语·乡党>》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

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

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2道家养生思想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

吃温饱强身体论语

吃温饱强身体论语

吃温饱强身体论语民以食为天孔子关于饮食的思想,首先是和他的“民本”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论语》中,孔子借尧禹汤武之口,说统治者“所重民、食、丧、祭”。

在这四者中,民为首,民以食为天,所以要重食。

其次,重丧以尽哀,重祭以致敬。

对于民生来说,食是第一位的,有了食以后,才谈得上从事其他物质和精神的活动。

因此,孔子认为对于百姓来说饮食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必须把饮食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

现代社会人们早已经不再为温饱的问题发愁,但是饮食仍然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远离现代亚健康的生活状态。

安全、健康、养生,一个都不能少具体到饮食的习惯,孔子在《论语》中也做了具体而微的论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

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孔子子对饮食关注程度可见一斑,要求之高俨然是美食家级别。

孔子的饮食标准也能为我们的夏季饮食提出很好的建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粗粮细粮搭配食用。

食殪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保鲜,不食用变质腐败的食物。

烹调不当的食物不食,少吃生冷食品。

不时,不食按时令搭配饮食,多吃时令水果蔬菜,切勿贪凉,使脾胃和顺。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夏季脾胃功能迟钝,少食肥甘腻补之物,宜食清淡之品,这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

饮酒适度,少食冷饮,多饮水,健脾开胃。

沽酒市脯不食夏季烧烤、大排档的食物卫生难以保障、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过于辛辣的口味等,都威胁身体健康,应尽量少食。

粗茶淡饭,乐在其中孔子关于饮食的思想,也和他的理想君子人格联系在一起的。

对君子来说,饮食不可或缺,但也不是至高无上的。

孔子要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养生思想探赜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生存发展的规律, 采取能够保养身体, 预防或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故后世言养生常与道家相联。

《论语》一书是记录孔子及门人言行活动的作品, 不仅承载着孔子思想的精华,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历史上,对《论语》的研究源源不断,其注释作品是先秦著作之冠,其中绝大数是对《论语》中儒学思想的研究。

孔子(约公元前 557— 479年 ,为己道大现于天下, 四处游说,而终未成,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疾苦,可以说孔子在大部分时间是不得志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 , 孔子并不像大多数不得志,抑郁短寿,而是在人均寿命只有 30来岁的春秋战国,孔子却活了七十三岁, 是常人的一倍。

这一切均得益于孔子懂得一定的养生之道,践行养生之道。

除却孔子删订的而后失传的《乐》承载孔子一部分养生思想之外, 《论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而相对《论语》中哲学思想的探讨,其养生思想的探讨则相对较少。

笔者对养生颇感兴趣,试探《论语》中的养生思想,以求教于方家。

《论语》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仁者寿、智者寿; 坦荡以养性;乐以养情;饮食有度以养生。

一、仁者寿、智者寿、勇者寿对于养生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仁者寿” , 孔子有言“知者乐水 , 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这一论命题被中医理论所接受、汲取,成为养生格言。

在孔子这里,养生是修炼德行以成仁的副产品, 寿者未必都是仁者, 但仁者必家是长寿的。

其实, 在这里孔子不仅提出了“仁者寿”这一概念,还间接提到了如何寿。

“仁者寿” , 成仁便能长寿, 而如何成仁呢? “仁者乐山” , “仁者静” , 并不说常在山中就会成仁, 时常静就会成仁, 但常去大山之中感受大山的厚重与山中万物的生机,勿气燥心烦,勿心存邪念,保持心态平静自然, 自然是有助于成仁的。

其实从养生的角度而言, “ 乐山” , “ 静” , “寿”是连贯一致的,常去山中走走,强身健骨,呼吸新鲜空气,远离世间纷乱, 只有鸟语花香, 使得心气平和, 静以安神。

“静以养生” , “动以养形”是我国传统养生学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 乐山” 、“静” , 这一动一静正是养生的最高要旨。

“乐山”可使胫骨强健,血气旺盛, “静”则安神, 《黄帝内经》有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古语有言“静者寿,躁者夭” 。

根据现代的科学指标, 心静时身体的五脏六腑等各个系统均处于放松的状态,故呼吸、血压、血糖、心率、体温等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生理状态有利于身体各机能寿命的延长, 自然也有利于人的寿命的延长。

可见孔子深得“动” “静”结合对养生的重要性。

其实“动” “静”不仅要结合还要适度,不过或不及兼不利于健康,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有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正是对“动” 、“静”要相宜适度的经典概括。

在《孔子家语 . 五仪解》中哀公问及此问题,孔子对这一命题有过解释,“智者寿乎 ? 孔子对曰:然。

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己自取也,若夫智士仁人, 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 不亦宜乎。

” 1认为人的寿命自己是可以把握的,智士仁人养身有道, 动静相宜,喜怒适时,如此这般便不会伤情害情,享受长寿便是很自然的。

二、坦荡以养性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然孔子处逆境不怨天, 不尤人。

孔子之所以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是跟他常不离口的君子观相关联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 君子心境平和言宽广,心身轻松,小人心中常怀忧怨,满腹心事。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论语·为政》来概括自己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

他说到了六十岁 , 见多识广了 , 好话、坏话孔子都听的进去,也出的来,不会在心里生郁结之气。

七十岁时 ,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 , 随意而为也不会越过规矩了。

其实这段话就是一种很深刻的养生经。

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把握得住,也就放得开 , 进入了一个能“解脱一切”无为而胜有为的状态。

这时不为纷扰的世事所困挠,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 虚怀若谷。

但是, 这种“看得开” , 并不是“看破红尘” , 消积避世 ,苟且恬静 , 而是积极进取 , 迫求理想 , 享受生活乐趣。

子路曾这样评介孔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 这种不知忧,不记忧,不惧老的心境正是孔子保持健康体魄,得以长 1《孔子家语》2《论语》述而寿的重要原因。

(加养生经引言三、养生贵在“三戒”除“仁以养生” 之外, 孔子对人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养生之法也有论及。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此言既是君子修养之道, 亦是君子养生之道。

孔子根据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老各阶段的生理发育特征及其所颁社会角色的演变,提出君子养生贵在“三戒”。

人在年少时 , 生理和心理均未成熟 , 是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需大量气血以促成长,然此时血气尚未充盈,若年少不戒色势必过度盗用精气, 伤气败血, 留下大患, 故年少时应警惕不要沉溺女色。

及至壮年, 三十而立, 血气正旺, 顶天立地, 成了社会和家庭的中坚, 处于成家立业年华,如日中天,如果任性,凭方刚血气,过分追名逐利,欲壑难填,刚愎自用,攻于心计,势必伤元丧气,危害身心,启开疾病侵袭的缺口,故壮年时应戒争强好斗。

及至老年,血气已经衰退,相对而言,思想上缓缓趋向平静,生活上由开放转向封闭,必然产生包括思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不适应,这时就当“戒得”,即戒利欲和贪心,做到清心寡欲。

要是未能及时调适人生方向,面对现实,仍汲汲于当年之勇,那么,伴随而来的将是隔绝、孤独和没落之感,致使血气紊乱,腑脏协能失调,疾病丛生。

所以孔子总结的经验是:养生贵在终生。

而这终生的养生之道正是前面所言的“仁者寿”即动静相宜的养生之道。

四、饮食有法以养生心怀仁义,懂得节制,心境平和宽广这些都是健康长寿所必需的,但仅仅拥有这些,而没有相应的物质营养保障是不够的。

孔子不仅看到了这点而且做到了,孔子对饮食很有讲究,对食物、吃相、吃法均有讲究,且有专门的保健食品。

在“乡党”一篇中,有专门论述饮食的一段话, “食不精, 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 鱼馁而肉败, 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 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 1从卫生、营养方面而言,孔子所提的这“八不食”基本上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各机能退化,肠胃消化功能减弱,饮食要鲜、精、细才能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再者, 荤菜和主食的搭配方面,认为不能让吃肉的分量超过了粮食的分量, 喝酒不至于喝醉为限且买来的肉和酒不能吃。

这点对于现代的人颇有启发,荤菜多而至油腻,加之运动太少,油脂过多吸收不了以至拥滞体内, 这样便会妨碍身体机能的转运, 最终是身胖体虚,血压、血糖等指标均偏高。

而酒作为” 水谷之精 , 熟谷之液”从古至今人都受人喜爱,但是,酒之于人是有利有弊的 , 饮酒适量,通行气血,活血化淤,活利筋骨,此为利;而酗酒至醉,颠毁形象;饮酒过量,有害神志,伤身损体,此为弊。

除却诸多不能吃的食物之外,孔子还有专门的保健食品“姜”。

孔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 2。

就是说常年都要吃姜,每天都要吃 1《论语》乡党 140页姜,但不宜吃的太多,单次食用宜少。

孔子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朱子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作了如下解释: “姜,能通神明, 去秽恶, 故不撤。

适可而止,不贪心也。

”1 姜是一种极好的调味品,能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香味渗入菜肴之中,味道清香。

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药性斌》中对姜的性质有详细的描述“”。

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乙酞水杨酸即阿斯匹林,该物质的稀溶液是血液的稀释剂和血液的防凝剂, 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生成心肌梗塞有特殊疗效。

生姜的姜酚有较强的利胆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胆囊炎和胆石症。

中医临床上常用于生姜来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能起到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

孔子常年合理的食用姜片对其能健康长寿起到一不定的帮助,对于养生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五、音乐与养生钟鼓道志和琴瑟乐心的音乐养生。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音乐在养生学上的意义, 到春秋战国时期, 音乐与养生的关系不仅逐渐受到社会的承认, 而且也为医学界所肯定。

春秋时的著名医生和就说过: “先王之乐, 所以节百事也, 故有五节。

”淫声“舀埋心耳, 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 2按医和的说法, “先王之乐” 即雅乐是“ 百事之节”, 对人是有益的;淫声却能使人忘记平和, 是有害的。

可能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 孔子对音乐及其养生作用也很重视。

再者,孔子身处”礼崩乐坏”乱世,一生要想恢复周礼,而乐是周礼中很重要 1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2010 年版,120 页。

《左传》的一部分,因此,孔子对音乐极为重视。

孔子本人酷爱音乐且是一位造诣颇高的音乐大师, 他善于鼓瑟弹琴击磐, 可算是个器乐家, 而且对声乐和舞蹈也。

有精深研究。

他对音乐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他在齐国学习《韶乐》 , 废寝忘食,“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1;向师襄子学习《文王操》琴曲, 师襄子多次称赞他弹得已经很好了, 但他仍勤练不辍, 直到弹奏此曲时仿佛文王就在眼前才罢休。

在音乐的应用中, 他也很能得心应手, 音乐几乎成了他的第二语言, 被他经常用来表达不想明说或不便明说的话。

如孺悲想见孔子, 孔子不接见他, 但等孺悲离开时, 他又取瑟而歌, 用音乐诉孺悲被拒见的原因。

孔子满腹经纶一生基本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 但讲求“不怨天, 不尤人” , “不患人之不己知” 的他又不好向人诉说这种怀才不遇的苦闷, 他便将这些用音乐来渲泻。

如此,邪气得以排出体内,正气充盈以助体健。

孔子不仅精研音乐, 还积极进行音乐的推广普及。

他将音乐定为弟子们的必修课业, 并且还为此专门编纂了一部《乐经》。

可惜的是, 这部《乐经》与孔子有关音乐方面的其他论述都早已亡佚, 但从仅存的吉光片羽及早期儒家的一些论述仍可勾勒孔子音乐养生思想的脉络。

在孔子及早期儒家看来, 音乐是由人心感于物而生的。

“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

”2 “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因此, “ 夫乐者, 乐也,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乐必发于声音, 形于动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