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的临床医学检验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便的临床医学检验及意义
1 粪便一般检查
正常粪便主要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纤维素、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和水等组成。
1.1 参考值
颜色与性状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不成形糊状便。
1.2 临床意义
1.2.1 黏液脓血便细菌性痢疾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有特殊腥味。
1.2.2 稀汁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腹泻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
1.2.3 柏油样便呈黑色。上消化道出血50~70ml即出现柏油样便,其隐血试验为阳性。
1.2.4 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
1.2.5 鲜血便见于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1.2.6 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1.2.7 球形硬便见于便秘。
1.2.8 扁平带状便见于直肠或肛门狭窄。
1.2.9 胨状便在坚硬的粪表面附着少量黏胨,为痉挛性便秘的特点,如溃疡病出血、胃炎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某些慢性菌痢病人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
1.2.10 凝块样便为脂肪及酪蛋白消化不全所致,呈蛋花汤样外观,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
1.2.11 绿色便因肠蠕动过快,胆绿素尚未转变成粪胆素所致,多见于婴幼儿腹泻。
1.3 注意事项
1.3.1 标本取材时应注意留取异样部位的粪便,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1.3.2 注意食物及药物对粪便检查的影响,如蔬菜使粪便呈绿色,动物血使粪便呈黑色,消化道钡剂后粪便呈灰白色,服用中药山道年、大黄后粪便呈紫色。
1.3.3 避免尿液、月经血混入粪便。
2 粪便显微镜检查
2.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白细胞偶见,红细胞无,结晶少量,细菌少量。
2.2 临床意义
2.2.1 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如痢疾志贺菌引起的菌痢,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以及过敏性肠炎及钩虫病、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2.2.2 吞噬细胞(macrophage) 与脓细胞同时出现,见于细菌性痢疾及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
2.2.3 红细胞见于肠道下段炎症出血时、痢疾、下消化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等。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
巴痢疾时红细胞多于白细胞。
2.2.4 肠黏膜上皮细胞肠道炎症时可见增多。
2.2.5 上皮细胞大量上皮细胞出现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假膜性肠炎。
2.2.6 结晶特殊结晶如菱形结晶,常见于胃肠道出血后的粪便中;夏科·莱登结晶见于过敏性肠炎、肠道溃疡、寄生虫感染、阿米巴痢疾等。
2.2.7 真菌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引起真菌二重感染所致。如肠道菌群失调,白色念珠菌感染,假膜性肠炎;普通酵母菌引起轻度腹泻。
2.2.8 细菌八联球菌常见于消化不良性水泻便中。
2.3 注意事项
2.3.1 粪便采集后应在l小时内及时检查,放置过久会破坏粪便中的有形成分。
2.3.2 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从粪便脓血部分取材或采用肛拭法采样,保温送检。
3 食物残渣检查
3.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常可见到植物纤维,其他残渣少见。
3.2 临床意义
3.2.1 脂肪有中性脂肪及脂肪酸。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及小儿腹泻等。
3.2.2 淀粉颗粒有同心性线状的不规则块状物。见于慢性胰腺
炎、胰腺功能不全等。
3.2.3 其他残渣如有肌纤维、植物纤维等,增多见于肠蠕动亢进和腹泻。
4 结晶检查
4.1 参考值
正常粪便中可见少量磷酸盐、草酸钙、碳酸钙等结晶。
4.2 临床意义
夏科-莱登(Charcot Leyden)结晶为无色透明的棱形结晶,常在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粪便中出现。
5 粪便寄生虫检查
5.1 临床意义
5.1.1 寄生虫卵用于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如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带绦虫卵等。
5.1.2 原虫滋养体和包囊用于肠道原虫感染的诊断,常见的有①阿米巴原虫:用于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在典型的酱红色黏液便中可见到大滋养体,并同时可见夏科-雷登结晶。②蓝氏贾弟鞭毛虫:主要感染儿童和旅游者,引起腹泻。③隐孢子虫:现认为该虫是引起免疫缺陷综合征和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
6 粪便隐血检查
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而破坏,在显微镜下不能被发现,称为隐血。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6.1 参考值
化学法(常有邻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阴性
免疫法(常有ELISA、免疫斑点法):阴性
6.2 临床意义
6.2.1 消化道病变消化道溃疡、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隐血试验阳性。消化性溃疡时,呈间断性阳性。
6.2.2 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6.2.3 药物致黏膜损伤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引起黏膜损伤使隐血试验阳性。
6.2.4 全身性病变如血友病、急性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病、紫癜、败血症等隐血试验也可为阳性。
6.3 注意事项
6.3.1 采用化学法检验时要尽量避免食物、药物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受检者在检查前3天内禁食动物血、肉、肝脏、富含叶绿素食物和中药。另外,大量维生素C存在可呈假阴性。
6.3.2 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以及齿龈出血、鼻出血等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建洲,陆希明.三种便潜血试验测定方法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005年02期.
[2]王莉.胶体金试纸与联苯胺法检测隐血的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3期.
[3]高茂馗,束国防.免疫法与化学法测定隐血的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2004年01期.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