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中国思想格局——张东荪对“以西释中”的回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学” 不能随意穿在“ 中学” 身上 从 张 东荪 的学 术 倾 向 与 思想 旨趣 看 , 他 或 可
一
、
上 却 是 有 害 的 。 因 为 用 了 一 个 外 国 文法 通 例 而 硬 把 中 国 言语 文 字 亦 嵌 入 其 中 , 必 致 埋 没 中 国 言
语 文 字 的特 征 。 ” [ 1 ] ( p l S 4 ) 就 是说 , 西方 文 法 当 然 有 其 价 值 与合 理 性 , 但 若 是 因为 崇 拜 西 方 文法 而 强
归为 西 学主 义者 和 科 学主 义 者 , 但 这 并 不 意 味着 他 主 张 简 单 地 将 西 方 哲 学 或 思 想 移 到 中 国哲 学
或思想 身上 , 然 后 进 行 盲 目的 比 较 与 评 论 。 在 张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 0 7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 基金重点项 目 2 0世纪 中国传 统哲 学与马克思主 义哲学、 西 方哲学 关系的历 史考察 ( 1 3 A Z D 0 2 1 ) 阶段 性成 果; 国 家社 科 基 金 重 大项 目招 标 课 题 中 国 经 典 诠释 传 统 的 理 论化 与 现代 化 研 究 ( 1 4 z DB 0 0 6 ) 子课 题 诠释 学 意 识 的 兴起 和 中 国诠 释 学研 究历 程 阶 段 性 成 果。 【 作者简介】 李承贵 , 南 京 大 学 哲 学 系教 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哲 学。
【 关键词】 中国思想格局 : 张东荪 ; 以西释中; 以中释 中 [ 中图分类号】 B 2 6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8 . 4 4 7 9 ( 2 0 1 5 ) 0 5 . 0 0 4 1 . 0 5
张东荪 ( 1 8 8 6  ̄ 1 9 7 3 , 浙 江 杭 州 人 )时代 的 国 人正沉醉 于 “ 以 西 释 中 ”的 喜 悦 中 ,并没 出 现 带 有敌意和具 有贬义 的 “ 以 西 释 中” 这 个词 , 但 张
41
行 以其解释 中国文法 ,就会泯灭 中国文法 的特
征, 并 伤 害到 中 国文 法 , 因而 张 东荪 反 对 将 西 方
文法 简单地用于研 究中国言语文字 。 也就是说 , 用 西 方 文 法 理解 、 研 究 中 国 言语 文 字 的特 征 存 在
不相 应性 。
西方 学说 , 就是 因为西方学说单方面解释不仅不 能 穷尽 中 国传 统哲 学之 意 蕴 , 而 且 可 能误 读 中 国 传统思想 。 那么 , 有 什 么 补 救 的方 法 吗 ?张 东荪
的答 案 是 肯 定 的 。这 个 办 法 就 是 回到 中 国传 统
思 想 的格 局 中去 , 将“ 以西 释 中” 和“ 以中 释 中 ” 结 合 起 来 。 张 东荪 说 :“ 我 们 要 了解 孔 子 , 要 了
( Vo 1 . 3 7 , S wi m No . 2 0 7 )
忠于 中国思想格局
— —
张 东荪 对 “ 以西释 中” 的回应
李承 贵
( 南京 大学 哲 学系,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 摘 要】 张东荪对 于以西学解释中学的学术行为做 了独特且深有启发的探讨, 他认 为以西学解释中学必
须照顾到中学的特殊性, 不能随意将西学套在 中学身上而进行不负责任的解释 ; 如 果想避免以西学解释 中学的行为陷于常识性错误, 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对中学有 非常完整、 准确 的 了解; 顺利而有效吸收西学
的办法, 就是从中国传 统中寻找类似的思想文化 因素, 以扫除心理上障碍 。张东荪 的这些卓见对于今 天 的中西哲学的比较研 究、 中西文化 的融合实践都具有启示性意义。
当今纠结于“ 以 西 释 中” 与“ 以中释西” 之 间 的学 界有所觉 悟 。
总 想 用 外 国文 法 的 结 构 来解 释 中 国文 法 。 使 中
国 文 法 亦 穿 了 一 套 西 服 。 我 以为 这 种 工 作 在 中 小 学 教 授 上 是有 用 的 。 因 为 可 使 学 生 得 一 些 普 泛 的文 法 概 念 。但 在 研 究 中 国 言语 文 字 的特 征
2 0 1 5 年第 5 期
双 月 刊
中 共 宁 波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J oURNAL oF T HE P Al Y S CH0OL OF CP C NI NGB0
No . 5 , 2 0 1 5
Bi mo n t h l y
( , 理解 中 国传 统 思 想 自然 可用 一 切 可 用 的学说 、 理 论 或 方 法 作 为 坐 标 或参 照 , 但 任 何 学 说 、理 论 与 方 法 必 须 与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存 在 相 契 性。 比如 , 中 国 语 言文 字 当 然 可 以与 西方 语 言 文 字 进 行 比较 , 但这种 比较是有条件和 限度的 。 张 东荪说 : “ 中 国 人 研 究 中 国文 法 自 《 马 氏文 通 》 以
来 不 可 算 不 多 。 然 而 他 们 总 是 以外 国 文法 来 比 拟附会 。 他 们 惟 恐 外 国 文 法 的格 式 为 中 国 所 无 。
东 荪 的独 特 之 处 , 就 是 他 作 为 一 名 西 学 的 崇 尚 者, 能 够 冷 静 地 思 考 当 时 用 西 方 学 说解 释 中 国传
统 思 想 的浪 潮 , 并 能 提 出至 今 仍 闪 耀 着 智 慧光 芒
且 具 积 极 意 义 的 主 张 。本 文 即 对 其 提 出 的 对 于
“ 以西 释 中”具 有 回 应 意 义 的 认 知 、 理 解 中 国传
统 思 想 的 原 则 与方 法 展开 讨论 , 希 望 这种 讨 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