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战国策》与纵横家

合集下载

第七讲 《战国策》与纵横家

第七讲  《战国策》与纵横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 之客曰:‚吾、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书录》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 》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 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汉书
艺文志》
文章形成
《战国策》非出一人之手,亦非各国史官所记。 纵横策士游说诸侯,先拟腹稿,临场发挥,事后补 记,研习者借阅誊抄,收藏积累,搜集者记录所知 逸闻趣事,故汉成帝时刘向所见宫廷藏书及搜集所 得,初步成形。 刘向整理:西汉晚期刘向奉诏校阅群书,将所 见之《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 《修书》等重新编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编 订为33篇,497章, 编次为东周、西周、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战国纵 横家书搜集并非全部。
把握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此则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体会唐且的进谏方式。
体会《战国策》的语言特点
【本讲知识点】
《战国策》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战国策》记载了哪些故事? 《战国策》的文学特点。
一、《战国策》的基本资料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 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 斗争。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 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 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 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 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1 绪论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而纵横家则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群人物。

先秦名作《战国策》“三十三篇,分别叙述了战国时代二百四十五年间的事,上承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1]所记述的主要是这些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倡导的政治主张和开展的外交策略,是最富有战国时代特征的文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纵横家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以不烂之舌游说谋划,以纵横之策救危解难,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上创造了无法超越的智慧。

刘歆《七略·诸子略》第一次将纵横家与儒道法墨等家相提并论;《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虽然事实上,纵横家在当时社会所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举足轻重,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但由于他们朝秦暮楚、士无定主、反复无常,没有像其他诸子那样拥有自己成熟而稳定的思想系统,师承关系也不像儒道墨法那样准确清晰,所以后世人们对纵横家的观念并不普及。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范雎、邹忌等,都是《战国策》中描写记载的纵横家。

本文欲从《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入手,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研究他们出现的原因,分析《战国策》对纵横家的人物塑造方法以及代表纵横家的个人色彩,从文学角度揭示纵横家独特贡献。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 纵横家的隆重登场纵横家作为特殊群体以谋略直接影响列国外交乃至政治为名,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地位却难以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只有清楚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战国策》中的纵横家。

吕晓富在《纵横家起源探析》谈及纵横家的产生时认为:“除了刘歆提出的‘出于行人之官’外,还与游说和养士之风的兴盛以及私人讲学授徒风气的形成有关。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1 绪论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而纵横家则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群人物。

先秦名作《战国策》“三十三篇,分别叙述了战国时代二百四十五年间的事,上承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1]所记述的主要是这些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倡导的政治主张和开展的外交策略,是最富有战国时代特征的文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纵横家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以不烂之舌游说谋划,以纵横之策救危解难,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上创造了无法超越的智慧。

刘歆《七略·诸子略》第一次将纵横家与儒道法墨等家相提并论;《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虽然事实上,纵横家在当时社会所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举足轻重,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但由于他们朝秦暮楚、士无定主、反复无常,没有像其他诸子那样拥有自己成熟而稳定的思想系统,师承关系也不像儒道墨法那样准确清晰,所以后世人们对纵横家的观念并不普及。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范雎、邹忌等,都是《战国策》中描写记载的纵横家。

本文欲从《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入手,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研究他们出现的原因,分析《战国策》对纵横家的人物塑造方法以及代表纵横家的个人色彩,从文学角度揭示纵横家独特贡献。

2 纵横家的隆重登场纵横家作为特殊群体以谋略直接影响列国外交乃至政治为名,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地位却难以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只有清楚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战国策》中的纵横家。

吕晓富在《纵横家起源探析》谈及纵横家的产生时认为:“除了刘歆提出的‘出于行人之官’外,还与游说和养士之风的兴盛以及私人讲学授徒风气的形成有关。

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_以_鬼谷子_战国策_为中心_王鹏

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_以_鬼谷子_战国策_为中心_王鹏

纵横家的联盟思想及启迪3———以《鬼谷子》、《战国策》为中心王 鹏 郭 莹内容提要 本文以《鬼谷子》、《战国策》为分析文本,考察纵横家流派的联盟思想及其影响。

纵横家认为,在“无政府”条件下,国家追求安全的唯一途径是权力最大化;但国家的最终目的并非成为霸权,而是成为体系本身,即以“统一”化“国际无政府”为“国内等级制”。

他们从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上进行战略分析,并从个人层次上揣摩君主的心理与好恶而实施游说,对“联盟困境”有独到的思考。

他们根据国家所处的地位为其量身定做战略:超级大国兼并为主、联盟为辅;中等强国应建立以自己为首的联盟;至于小国,则逢迎、制衡各有利弊。

这种个体主义和单元层次分析以及多线性动态分析方法,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极富启发;其外交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崛起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纵横家 《鬼谷子》 《战国策》 联盟思想3在本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何茂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徐进博士以及两位匿名评审专家的批评和建议。

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概由作者负责。

《国际政治科学》2009/3(总第19期),第83—111页。

Q uarterly Journal of Intenational Politics“联盟”是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现象。

①建立、维护有益于本国的联盟或削弱、拆散有害于本国的联盟,是应对威胁、谋求安全或扩张权力、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联盟战略也成为国际政治(尤其是国际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

对此,西方学者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然而,他们经验考察主要依据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再到冷战格局的西方国际关系史,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就能完全适用于西方以外的国家呢?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在异常激烈的国际斗争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联盟思想、经验,我们能否对其进行总结进而获得启发呢?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择纵横家的联盟思想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战国国际体系②的分析,试图以中国的经验分析拓展现有的联盟理论。

从《战国策》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战争观及其成因

从《战国策》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战争观及其成因
“ 夫蜀,西僻之 国也 ,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 。以秦攻之 ,譬如使豺狼 逐群羊也 取 其地足 以广 国也 ,得其财足以富 民,缮兵 不伤众 ,而彼 已服 矣。故拔 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 ,诸侯 不以为贪 是我 一举 而名 实两附,而又有 禁暴止乱之名 。今 攻韩劫天子 ,劫天子 ,恶名也 ,而未必 利也 ,又有 不义之 名。而
“ 军之所 出,矛戟折,镊弦绝,伤弩,破 车,罢马,亡 矢之 大半。甲兵之 具, 官之所私 出也 ,士 大夫之 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 田而不偿也。” … P 1 5 2
他 明确 了战争对国家实力所造成的严蓐损伤 。 《 秦策 四》则叙 述 了一名策士为六 因而说 秦王之 事:
在面临对 己有 害的战争时 ,纵 横家多从敌方 的角度 出发进 行设 身处 地 地分析 , 明战争会 对敌方造成损 失,动之 以情 ,晓之以理 ,使对 方 放弃攻伐行动 。如楚 顷襄王二十年 ,秦国攻打楚 国,楚人黄歇被 楚王派 往秦 国对秦 王进行游说 。黄歇认为秦 攻楚不但没有 利益可得 ,反而 会使 韩魏二国获 得偷袭秦 国的机会 ,东面 的齐国也会 因此坐大 。最 后他总结 道: “臣为 王虑 ,莫若 善楚。 ”提倡 秦与楚结盟 ,共同对抗其余五 国 。 论辩 之 间 ,将 矛 头 巧 妙 地 对 准 了其 余 敌 国 ,收 到 了应 有 的 效 果 其次 , 出于为 己谋利 的 目的 ,使纵 横家对 战 争的看 法不 断做 出调 整 。苏秦在 秦惠王面前 推销连横之计 ,大肆推销 主战观点 ,怂 恿秦 惠王 大肆 出兵 ,但秦惠王对 此不感兴趣 ,并未采纳 。苏秦继而改变策 略,去 往 六 国推 行 合 纵 之 术 , 并 抓 住 六 国 君 主 的 心 理 特 点 , 持 与 原 来 相 反 的 观 点 ,主 张 六 国 合 纵 抗 秦 , 反 战 止 战 , 结 果 大 获 成 功 。 另 外 ,秦 相 范 睢 曾 针 对 天 下 合 纵 之 士 相 聚 于 赵 ,而 欲 攻 秦 的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劝 谏 秦 王 不 必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1 绪论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而纵横家则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群人物。

先秦名作《战国策》“三十三篇,分别叙述了战国时代二百四十五年间的事,上承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1]所记述的主要是这些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倡导的政治主张和开展的外交策略,是最富有战国时代特征的文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纵横家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以不烂之舌游说谋划,以纵横之策救危解难,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上创造了无法超越的智慧。

刘歆《七略·诸子略》第一次将纵横家与儒道法墨等家相提并论;《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虽然事实上,纵横家在当时社会所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举足轻重,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但由于他们朝秦暮楚、士无定主、反复无常,没有像其他诸子那样拥有自己成熟而稳定的思想系统,师承关系也不像儒道墨法那样准确清晰,所以后世人们对纵横家的观念并不普及。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范雎、邹忌等,都是《战国策》中描写记载的纵横家。

本文欲从《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入手,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研究他们出现的原因,分析《战国策》对纵横家的人物塑造方法以及代表纵横家的个人色彩,从文学角度揭示纵横家独特贡献。

2 纵横家的隆重登场纵横家作为特殊群体以谋略直接影响列国外交乃至政治为名,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地位却难以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只有清楚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战国策》中的纵横家。

吕晓富在《纵横家起源探析》谈及纵横家的产生时认为:“除了刘歆提出的‘出于行人之官’外,还与游说和养士之风的兴盛以及私人讲学授徒风气的形成有关。

浅析《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浅析《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文章 编号 :1672—8610(2016)11-0071-01
一 、 引 言 战国时期 ,各诸侯之 间进行着混乱 的兼并与反兼并 的斗 争。注重实效 的纵横家备受诸侯重视。西汉末 ,刘 向收集有关 他们事迹 的群书 ,汇编成 文 ,为我们记 录了横历 战国 的策 士 群像 。战 国时代的纵横家们 ,作为一个特殊 阶层 ,顺 时而生 , 因时而亡 。重新省视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 风貌 与价值取 向 , 会增加我们对 于战 国之世更多感 性的理解 。 二 、关 于 《战 国策 》“纵 横 家 ”名 称 的 界 定 “纵横 ”最初只是表示方 向的概念 。《诗经 ·齐风 ·南山》: “菽麻如之何?衡从其亩。”韩婴解释为 :“东西耕 日横 (衡 ),南 北耕 日由(从 )。”东西为横 ,南北为从 ,这是“纵横 ”的字义。 到战国时期 ,“纵横”成 为一个 政治概念 。当时秦 国地处 中原西部 ,其他 的六 国则 在东部 ,地连南 北 ;于是 ,便 以东西 为横 ,南北为纵 。 战 国中期 ,秦 在商鞅 变法后 ,日益强 大 ;齐 在马 陵之 战 后 ,取代魏 国成为中原霸主。在东 西两大强 国夹击下 。赵 、魏 、 韩 、楚 、燕联合起来 ,形成 一个 东抗 强齐 ,西抗 强秦的联盟 ,称 为“合纵”。如其 中一个或几个国家被秦、齐拉拢 ,联合去进攻 其他弱 国,则称 为“连横 ”。战国后期 ,齐衰 落了 ,秦成 为最强 者 。这使 得“合 纵连横 ”即“东方 六国”联合起来 共同抗击 秦 国,称为 “合纵 ”;而秦 国拉拢 东方某一个 或几个 弱 国共 同对 付其他弱国 ,就称为“连横”。 《战国策》的绝大部分 内容是战国后期一百多年间各 国合 纵连横的事情 。故本文论述 的“纵横家”指的是战国后期 ,以积 极 的态度参加各国事务 ,主张合纵抗击秦国或倡导连横 、为秦 谋求霸权 的士人。这些人具体到《战 国策》中,便是 以苏秦 、张 仪 、范雎等为典型代表。他们在进入政治舞台之前 ,大都生活 困窘 ,受尽世人冷落。对功名 的追求与看重 ,使他们能在逆境 中不断奋发,在高风险的“游戏”中,获得巨额 回报。 《战 国策》 中还有许多与上述纵横 家有类似 的心态行 为 的人 。因其 没有 以 自身行 动参 与兼并 与反兼 并 的国家斗 争

《战国策》与纵横家

《战国策》与纵横家

《战国策》与纵横家《战国策》是我国历史名著之一。

西汉成帝时刘向领校群书时所编定。

据刘向所撰叙录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

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相补,除重复,得三十三篇。

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者多。

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日国事,或曰短长,或日事语,或日长书,或日脩书。

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其事继春秋以后,迄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以缮写。

”由是《战国策》便以崭新的面貌流传于世。

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元吴师道作《校注》,近人余正炜有《补释》。

近年出土西汉帛书残本,记述战国时事,与本书内容相似。

两千年来,《战国策》的研究,也经历了漫长而不平坦的历史过程,并以其丰富的研究成就给战国史及整个历史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而对两千年来封建儒家传统偏见及其对《战国策》的抑制、歧视作历史性的探讨,无疑是清理和总结《战国策》研究的历史经验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为此,我们要了解儒家偏见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首先从战国秦汉间人们对于战国纵横家及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等的纵横政治活动如何评价谈起。

因为《战国策》一书在两千年来所受到的压抑和歧视,是与苏、张等纵横活动家为传统偏见所歪曲和侮蔑完全联系在一起的缘故。

关于苏秦、张仪其人及其从事纵横活动,自战国迄于清代二千年间,论述者确是不少的。

从众多论述者的议论看来,尽管论述者用的是不同语言和出于不同的感情,表达了对苏秦、张仪其人其事的的爱憎,但毕竟以儒家传统的道德标准发为偏见和采取歧视的态度,还是基本的和共同的方面;对于苏秦、张仪其人其事的有无,对于《史记》《战国策》所提供的史实可信与否,在这方面基本上还是持肯定的态度。

也许是由于某些尚待考证的原因,孟子在其所著七篇中,对于苏秦其人其事不见有所评述;但在《孟子·滕文公下》回答景春的谈话中,对于战国年间纵横人物及其政治活动仍然留下了较为完整的看法和评价。

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纵横家篇

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纵横家篇

纵横家——它在先秦诸子中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不亚于儒墨等学。

而且纵横家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关键的,《战国策》一书就大肆渲染纵横家的功劳。

真正的纵横家们其实并不是武林高手,而是应变和把握大局水平极强的一群智者。

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而当时的作用可不止那么一点点。

他们甚至经常上演《无间道》。

各国是他们手中的玩物。

不重清名而重功利的作风正是战国时代及《战国策》的优点所在。

后代那种繁文缛节、君君臣臣、道德至上的儒僚虚骄之气还没有充斥官场,务实精神而非泛道德化为战国社会增添了活力。

大雄辩家苏秦在那时就提出了政治权谋与日常道德仁义断然无涉的思想,这与西方政治科学开山祖师马基雅维利的见解不谋而合。

(但苏秦的这个思想比西方早接近2000年之久)因为《战国策》在相当水准上背离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历朝历代卫道士们严厉的攻讦和批评。

不过就是这些人,口诵仁义道德,手却持权术诡计,私下对《战国策》推崇备至、时而习之,乐此不疲。

这也是儒家既要当婊子,也想立牌坊的做法。

嘴巴上教育别人要有道德,而私底下干的也就是龌龊勾当的一面。

(不但让我联想起天朝的很多“口号”,最有名的,当然是那句“为人民服务”)纵横家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仅仅为“雇主”服务,完成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纵横家的得名其实源于苏秦、张仪的合纵连横。

从地图位置来看,苏秦使六国结盟,对抗秦国。

合纵的得名也源自秦国靠西,而山东六国靠东,正好是一条直线与之划开。

而张仪则提出秦国利诱各国,使他们相互猜忌,无法结盟,这就是连横。

《史记》与《战国策》里,为了突出当时激烈的国家政坛争斗,所以把苏秦、张仪放在了同一时代。

其实据考古证实,苏秦晚于张仪之后。

是先有张仪连横,张仪死后,苏秦才用合纵对付秦国。

战国以来有很多纵横家,仅仅苏秦、张仪名气实在太大,使其他士子不能及。

其实还有很多纵横家,鲁仲连、甘茂、苏代、范雎、毛遂等人纵横家的水平具体表现在哪里呢?1、非常清晰的理解各国的长处与短处:苏秦合纵成功,就在于找到了各国的软肋,六国都害怕秦国,为了保全自己就得利用他国抗秦,而自己则养精蓄锐。

有关战国策是谁写的,代表的哪家的思想

有关战国策是谁写的,代表的哪家的思想

有关战国策是谁写的,代表的哪家的思想战国策代表的哪家的思想《战国策》的思想体系属于纵横家。

纵横家的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

纵横即合纵连横。

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战国策》反映的主要是战国时期十二国家里众多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谋事策略。

十二国家分别为:东周、西周、秦、齐、赵、魏、楚、燕、宋、卫、韩、中山。

这十二个国家连年征战,出现了很多纵横家和游说家,国君为了胜利往往就先听取甚至采纳他们的意见。

总得来说,《战国策》是记载战国至秦汉时期,一些谋士为了谋取富贵或者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针对当时的各国形势,为自己效力的主君分析内外形势、制定策略的说辞的合集,对后世的国家治理,战争用兵,以及用人谋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战国策》集中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从文学角度看,更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

全书包括《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等。

战国策里边的成语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侧目而视《战国策·秦策》反璞归真《战国策·齐策》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狡兔三窟《战国策·齐策四》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一》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原文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

跟《战国策》里的纵横家学习说服术

跟《战国策》里的纵横家学习说服术

11避免打着对你好的名义,说伤害对方的话。

《战国策》主要记叙了战国时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其中经典的言论数不胜数,尤其是这些纵横家的说服术,令人叹为观止!用比喻增强直观感受齐国想和秦国联合,拜六国相印的苏秦劝齐宣王合纵抗秦,说道:“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琊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这就是所谓的四面都有要塞的金城汤池之国。

齐国战车精良,又有五国军队的支援,战争集结会像飞箭一样的迅速,作战时会像闪电一般的凶猛,解散时会像风停雨止那样迅速。

即使对外发动战争,敌人也从未越过泰山,渡过清河,跨过渤海。

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人肩膀和肩膀相擦,把衣襟连起来可做成帷帐,把衣袖连起来可以做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都极为高昂。

凭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富强,天下诸侯都不敢和齐国对抗。

不料如今齐国竟然往西去侍奉秦国,臣在私下里为大王感到羞愧。

”苏秦一番话说完,齐宣王说道:“我不够聪明,愿以齐国社稷听从您的指挥。

”很多人说齐国强大,但是从数据和理性方面去讲,别人听了只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很难升起自豪感和自信心。

而苏秦劝说齐宣王,用比喻的方式,将齐国的强大描述成了一幅幅画面,让齐宣王有了强烈的直观感受,一下子就增强了齐宣王作为大国国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说服了齐宣王。

以事例扭转固有认识秦国和赵国的几次战争,秦国败多胜少,因此齐国更倾向于与赵国等国家结盟对抗秦国。

张仪去游说齐王,说:“天下的强国没有超过齐国的,可惜为大王出谋划策的人,都是为一时的近利而空谈理论。

大王只接受了他们的游说,却没有考虑到这些话是否真实。

据臣所知,齐和鲁交战三次,每次都是鲁国胜利,可是鲁国却因胜而衰,最后因此而亡国。

只徒有虚名,实际上却陷于危亡的命运,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齐国大而鲁国小。

现在赵国和秦国相比,就如同齐国和鲁国,赵国虽然多次战胜秦国,但赵国损失了几十万军队,仅仅只剩下一个首都邯郸,赵国虽然有战胜秦国的虚名,可是却因此而削弱,这是什么缘故呢?还是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啊。

战国策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

战国策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

《战国策》——记述战国时期纵横家《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

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

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1 绪论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代,而纵横家则是这个时代最活跃的一群人物。

先秦名作《战国策》“三十三篇,分别叙述了战国时代二百四十五年间的事,上承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1]所记述的主要是这些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倡导的政治主张和开展的外交策略,是最富有战国时代特征的文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纵横家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历史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

他们以不烂之舌游说谋划,以纵横之策救危解难,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上创造了无法超越的智慧。

刘歆《七略·诸子略》第一次将纵横家与儒道法墨等家相提并论;《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虽然事实上,纵横家在当时社会所取得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是举足轻重,曾“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但由于他们朝秦暮楚、士无定主、反复无常,没有像其他诸子那样拥有自己成熟而稳定的思想系统,师承关系也不像儒道墨法那样准确清晰,所以后世人们对纵横家的观念并不普及。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是鬼谷子,曾授苏、张、孙、庞四大弟子,皆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乐毅、范雎、邹忌等,都是《战国策》中描写记载的纵横家。

本文欲从《战国策》中的纵横家入手,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研究他们出现的原因,分析《战国策》对纵横家的人物塑造方法以及代表纵横家的个人色彩,从文学角度揭示纵横家独特贡献。

2 纵横家的隆重登场纵横家作为特殊群体以谋略直接影响列国外交乃至政治为名,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地位却难以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只有清楚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我们才能更加了解《战国策》中的纵横家。

吕晓富在《纵横家起源探析》谈及纵横家的产生时认为:“除了刘歆提出的‘出于行人之官’外,还与游说和养士之风的兴盛以及私人讲学授徒风气的形成有关。

战国策之纵横策士

战国策之纵横策士

除了苏秦和张仪之外,《战国策》里的 纵横策士还有苏代、苏厉、陈轸、范睢、蔡 泽等。这些纵横家可以说各有各的特点,但 他们之间又有一些共通的的东西。接下来我 们从整体上来分析这群纵横家们!
一、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1.争利求名的人生追求 纵横策士毫不含糊地崇奉功利主义,求 “利”得“名"思想充塞他们的心胸。在《战国策》 所记的策士说辞中,类似“国可重,名可争,利 可得”的言论俯拾皆是。苏秦是纵横策略抗衡战 中的主角,他曾以连横之策说秦王,结果失败而 归,于是引锥刺股,发奋苦读。而支持他苦读的 精神支柱正是高官厚禄。正如他自己所说“:安 有说人主不出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乎?”金玉 锦绣无疑是物质上的追求,而卿相之尊则是对地 位和名声上的向往。如此赤裸裸的表白,其大胆 和露骨不能不令“君子罕言利”的后世儒者瞠目 结舌。
来自断法君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历 史典籍和散文杰作,它生动的反映 了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具有很高 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其内容主 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要记载了战国时代的纵横策士的言 论和行动。 要正确的认识 《战国策》, 就绝不能忽视书中纵横策士这个群 体。
何为“纵横策士”?
纵横策士,即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 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汉书.艺文志》列为 "十家九流"之一。主要人物有苏秦﹑张仪等, 他们分别代表合纵及连横两派。《汉书.艺 文志》:"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 纵横家这个流派,大概是的出于古代的 外交官)"后亦以指有手腕能舌辩的人。接 下来就让我们了解苏秦和张仪这两位有名的 纵横策士!
来自断法君
张仪为使齐楚联盟解体,先以商于之地六 百里诱惑楚怀王,而当齐楚断交之后,楚 使索地于张仪,张仪竟称病不朝,甚至耍 起无赖,说给楚国的地只有六里,并承认 自己是个小人。堂堂一代秦国名相,为了 达到目的,竟如此出尔反尔,全无信义可 言。

战国策代表的是什么家的思想

战国策代表的是什么家的思想

战国策代表的是什么家的思想
《战国策》的思想体系属于纵横家。

纵横家的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扩展资料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为主要内容。

所收文章为叙事文,是以纵横家为主的士人的说辞、书信的汇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战国策的特点是什么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

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论《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论《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论《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战国策》的思想体系属于纵横家。

纵横家的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

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1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为主要内容。

所收文章为叙事文,是以纵横家为主的士人的说辞、书信的汇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战国策的特点是什么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

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
❖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 》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 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汉书
艺文志》
文章形成
《战国策》非出一人之手,亦非各国史官所记。 纵横策士游说诸侯,先拟腹稿,临场发挥,事后补 记,研习者借阅誊抄,收藏积累,搜集者记录所知 逸闻趣事,故汉成帝时刘向所见宫廷藏书及搜集所 得,初步成形。
秦策一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袭弊,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櫜,形容枯 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 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 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 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 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 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
于是乃摩(接近)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 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白乘, 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 横,以抑强秦。 ……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 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 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 富贵,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与纵横家
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
❖ 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 守之,弗敢易。”
❖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
❖ 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 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 ”通“措”放置)。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 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刘向整理:西汉晚期刘向奉诏校阅群书,将所 见之《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 《修书》等重新编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编 订为33篇,497章, 编次为东周、西周、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战国纵 横家书搜集并非全部。
三类士人
《战国策》描述和欣赏的三类士人: ①纵横策士:屈首受书,以取尊荣。 ②高行义士:排难解纷,不求回报。 ③刺客勇士: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一、纵横策士
高才秀士 奇策异智 朝秦暮楚 唯利是图
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 之徒见贵于俗。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 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苏秦结 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 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皆高 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 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战国时代
东周: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前221年(秦朝统一)
(1)【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共295年 (2)【战国】(共255年):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前221年(秦朝
统一)
战国学术
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 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 陈轸、代、厉之属,生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 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 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刘向《战国策书
❖ 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 “休”指吉兆,“祲”指妖气句中“休祲”指不祥的运气)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面露胆怯之色),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把握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 此则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 体会唐且的进谏方式。 ❖ 体会《战国策》的语言特点
【本讲知识点】
❖ 《战国策》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 《战国策》记载了哪些故事? ❖ 《战国策》的文学特点。
一、《战国策》的基本资料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 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 斗争。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 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 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 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 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刘向《战国策》书录
苏秦合纵六国以抗秦
苏秦(?-前284),东周洛阳人。 东事师于齐,与张仪俱事鬼谷先生。 张仪自以悟性不及苏秦。前334年游 说六国合纵,次年成功,并相六国, 赵封武安君,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 年。前318年纵约离散,苏秦为齐客 卿,鼓动齐湣王厚葬以明孝,大兴土 木以明得意,欲破敝齐而为燕。死后 事泄。
❖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 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 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 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 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 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 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 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 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然怒,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思考
体会《战国策》对苏秦的描写,把握 《战国策》对人物描写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