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县论文
申论范文:兴水利,除水患,惠民生
兴水利,除水患,惠民生——打造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水利事业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
三是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四是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资。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几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
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和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对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影响更加突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原州区系统性治水兴水实施进度论文
原州区系统性治水兴水实施进度论文•相关推荐原州区系统性治水兴水实施进度论文1系统治水的科学内涵1.1突出治水的综合性原州区生态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修复山、水、田、林。
山、水、田、林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重要关系,原州区在治水兴水的时候,片面性是一定要克服的,所以,要对治水技术、治水理念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实施综合策略。
治水的综合性路径就是要综合运用解决污水、防洪等工程的实施中生态技术与生物措施。
统一将水土流失的治理、农田保护和蓄水调水的工作进行实施。
结合自然修复的综合性和人工治理,制定的治理计划要合理,要服从治理工作的综合和规律,结合环境自愈和人为活动,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能够平衡良好的进行。
1.2突出整体的治水性虽然自然界的淡水量大体上比较稳定,但是一个原州区可用水资源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也取决于水生态环境。
原州区区域统筹、科学调控是控制区域平衡的关键,将不合理的缺水区资源的匮乏和富水区资源流失的现象进行整合,使平衡利用区域资源得以实现。
坚持结合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所构建的河库水系连通系统要多元互补,调控自如。
对季节均衡性的把握要良好,也就是对同一个水系、河流的区域、在洪水季节蓄水滞水要有所增加,地下水进行补充、洪涝压力有所减轻、水资源存量进一步的扩充;所以,蓄水滞水排泄力度需要在枯水季节有所增加,不仅可以保证流域的流通,还可以为发展和生活的用水提供有利的保障。
不同的区域和流域,其水文条件和径流特点也是不同的,这也是均衡时空的依据,结合人力工程和自然河道,将自然河道还原,用工程蓄水、林草涵养等措施,将水道建设的调蓄得当,区域抗旱、防汛及水资源时空的调控能力要有效的`提高。
1.3治水的协同性要突出根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来治水,保障水源安全,转变治水思路,水灾的防止、水资源的节约、水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及水环境的治理等工作一定要做好。
原州区在治水兴水的过程中要将主次因果分清,关键环节要抓住、纲举目张,而且还要将全面协同、两手法力高度的重视起来。
兴水利申论作文
兴水利申论作文
在水利建设中,我们既要关注工程技术的创新,更要注重充分发挥水利事业的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排除水灾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应关注社会效益。
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优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建设工程时,应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此外,在工程运行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公共安全,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防止发生重大事故和环境污染。
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应关注经济效益。
水能滋润万物,为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项目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通过提供灌溉水源、发电能源等方式,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避免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应关注生态效益。
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
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环保意识,采取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要加强水域保护,防止水利工程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既要关注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通过科学规划、民主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可以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水资源和防汛保护,促进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的实现。
治水兴水
治水兴水,时不我待摘要:2012年3月13日,中国、日本和韩国政府在马赛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水论坛上签署了三国水资源合作备忘录,为了巩固和发展现有多边双边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推进互利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水问题,•本文的论点是:治水兴水,时不我待•我从3个方面论证:•1、国际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2、重视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3、破解中国水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参加世界水资源论坛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水利全面走向世界.世界水资源论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水事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
论坛的宗旨是落实国际社会达成的有关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议,促进各国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明确在水资源领域的政治承诺和重要举措。
第六届论坛由世界水理事会与法国政府联合举办。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万名代表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共同为世界水问题的解决作出努力。
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已于3月12日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开幕,论坛以“治水兴水,时不我待”为主题,旨在在水资源的关键领域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立即采取行动措施的热切期盼。
中国首次以世界水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参加本届世界水资源论坛的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视频致辞,呼吁国际社会立即行动起来,共同解决世界面临的水问题。
水利部部长陈雷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这一全球水利盛会。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世界水理事会主席卢瓦克·福雄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菲永致辞说,水问题不仅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生态问题。
国际社会的短期任务,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饮水目标,即到2015年将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长期任务是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安全饮用水。
福雄表示,保护水资源是全球的责任,而保护水资源最好的办法是“消费少一些,管理好一些”。
狠抓管理促效益 治水兴县谱新篇
狠抓管理促效益治水兴县谱新篇●宣汉县财政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新时期财政支农的特点,按照县委、政府“常年治水,四季不停”的发展思路,掀起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狠抓财政治水投入,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年来,全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1.002亿元,投劳9736万个,完成土石方4650万方,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3774处,整治病险水库67座,改造山坪塘7893处,修复水毁工程4350处,新建标准化防渗石渠138万米,新建江河堤防6.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平方公里。
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050万方,新增灌溉面积5.1万亩,解决了22.86万人、23.37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初步形成了中、小、微型并举,库、塘、池、渠配套,技术标准化,质量效益都好的水利建设新格局,为稳粮增收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连续五年荣获“四川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光荣称号。
一、党政重视,抓目标管理1.领导高度重视。
全县各级主要领导把水利建设切实摆在第一位置上,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八五”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县水利建设始终由一把手负总责,由县委书记亲自任指挥长,县长和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任副指挥长。
全县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班人共同抓和主管部门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强有力水利建设组织指挥系统。
2.认识不断飞跃。
宣汉县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频繁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全县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骨干工程少,多数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日趋严重,加之受地理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屡遭洪旱灾害侵袭,相当一部分地方仍没有摆脱“靠天种田”被动落后局面。
为此,五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多次专门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确立了“治穷先治水”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此期间,认识上经历了三次飞跃:即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再到“水利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首位”。
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治水兴水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标,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治水兴水的大文章。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严格管理水体环境,减少水源地的污染。
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工农业用水的效率,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浪费。
其次,要加强水污染治理。
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治理水污染,需要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的监管,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村的污染源的治理,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农村环境改善项目,减少水污染。
第三,要加强水生态建设。
水生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水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水生态,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保护水体的自然河道和湖泊,恢复河流的自然水域,减少人为的干扰。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最后,要加强水文灾害的防治。
水文灾害是由暴雨、洪水、干旱等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
为了防止水文灾害的发生,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水文灾害应急预警系统,实施灾害防治工程,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治水兴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水生态建设,加强水文灾害的防治,我们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治水兴水的大文章。
治水兴水是一项需要持续坚持的重要任务,需要各级政府、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一起努力,共同推进。
护水兴水治水作文
护水兴水治水作文水,这生命之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水的保护、振兴和治理,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就拿我家乡的那条小河来说吧。
小时候,那河清澈见底,河底的沙石、水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每到夏天,河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一群小伙伴,挽起裤腿,在河里捉鱼摸虾。
那时候的河水凉凉的,脚丫子一伸进去,就像被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舒服极了。
河岸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
五颜六色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那草也是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我们常常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听着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可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了。
河边建起了工厂,大量的污水被排进了河里。
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河底的沙石被淤泥覆盖,水草也不见了踪影。
那些小鱼小虾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夏天的时候,我们也不再去河里玩耍了。
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小河,变得冷冷清清。
每次路过那里,看到那被污染的河水,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
再后来,政府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决定对这条小河进行治理。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
工人们先是把河里的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又在河边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严禁工厂再往河里排放污水。
那段时间,每天都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工作着。
有的在操作机器,有的在搬运设备,还有的在河边植树种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小河终于慢慢恢复了生机。
河水又变得清澈了,虽然还比不上小时候的样子,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河边的野花野草也重新长了出来,比以前更加茂盛。
现在,每当我回到家乡,都会去小河边走走。
看着那流淌的河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护水、兴水、治水,真的太重要了。
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未来。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少浪费一点水,少排放一点污水,那么我们身边的河流湖泊都会变得更加美丽。
就像我家乡的那条小河,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它,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治水兴水研讨发言材料范文
治水兴水研讨发言材料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地区的水利工作人员,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与各位共同讨论治水兴水的问题。
治水兴水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问题和思考。
首先,治水兴水是一个系统工程。
水资源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因素。
我们应该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保持水环境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治水兴水需要整体规划,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合作。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水资源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确保每个地区、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合理的水资源。
其次,治水兴水需要创新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更多的手段可以用来治理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我们的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水资源的科研和技术攻关,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和设备。
例如,水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智能化的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污染问题。
第三,治水兴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例如,可以开展水资源宣传月活动、制作宣传片等,加强对学校、社区、企业的水资源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最后,治水兴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作为治理水资源的主体,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严惩水资源的污染和违法行为。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治水兴水工作。
治水兴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治水兴水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治水兴水研讨会,与大家共同探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问题。
在此,我代表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就当前我国水资源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以下观点。
一、我国水资源治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水资源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我国积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我国水资源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严重缺水;其次,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水质达标率较低;再次,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充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
2. 水污染问题严重: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导致水污染问题突出。
部分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较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3.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协调不畅,导致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同时,水资源价格体系尚未完善,水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未来发展方向1.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调查评价,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
2. 治理水污染: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确保水环境质量。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调。
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 强化节水意识: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治水兴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事业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治水兴水交流研讨材料
治水兴水交流研讨材料治水兴水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有效地治理水资源和水环境,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治水兴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加强交流与研讨,以下是一些治水兴水的材料:材料一:水资源状况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约有25%的人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中国,尽管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北水资源差异明显。
据官方数据,中国约有40%的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化。
另外,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
材料二:治水措施针对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大对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
其次,推广节水措施,鼓励农业、工业和居民部门使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浪费。
第三,加强水污染治理,完善水环境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水污染源的整治力度。
最后,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政策支持,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兴水项目为了进一步解决水资源问题,中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兴水项目。
比如“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调水的方式,将南方水资源引导到北方,解决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另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改造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减少城市的洪涝和干旱风险。
此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减少农田的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材料四:国际合作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合作来共同解决。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水资源合作,与相关国家和组织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动水资源治理与兴水工作。
中国政府还参与国际水资源论坛和会议,分享经验和技术,为全球的水资源管理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治水兴水是一个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我国的水利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着“治水不利于民、兴水不惠于民”的问题。
为此,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效。
首先,治水为民的水利实践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修建堤防、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有效控制了水灾和水污染,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我国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水库、引黄入豫工程等,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同时,加强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最后,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总之,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未来,我国水利事业将继续积极推动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水资源保障和服务。
- 1 -。
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研究
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研究单位所在地邮编:030012摘要:随着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中国水资源管理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文通过分析政策的实施措施和影响,探讨了政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长江流域治理案例中,我们展示了政策的具体效果和成就,并讨论了影响因素和问题。
研究发现,政府政策和财政投入、居民和企业参与程度、环境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治水需求的平衡是影响政策实施的重要因素。
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未来中国治水兴水需要不断改进和探索,以实现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长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提出了治水兴水政策,并积极推动其实施。
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政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探讨,我们将提供对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深入了解,并为未来政策的改善和发展提出建议。
1.绪论1.1 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新时代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治水兴水政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中国长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严峻挑战。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治水兴水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提出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分析政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解答以下问题:1.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举措是什么?2.政策的效果和成就如何?3.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4.如何改进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的治水兴水政策?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中国治水兴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影响效果,并提供对未来政策改善和发展的建议,为中国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除水害 兴水利 妙手写好水文章
除水害兴水利妙手写好水文章
饮水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标志。
2015年,针对农村水利建设共投资2.04亿元,解决了612个村屯、28.9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是历年之最。
而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实现了新突破,全市以“节水增粮”项目为重点,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8.6万亩,同时,水田发展照蓄、引、提结合,大、中、小齐上的原则,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为新增水田104万亩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水田面积创历史新高。
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是水利事业的发展动力,要想在改革创新中迈出坚实一步,结合实际,探索实践必不可少。
2015年,市水务局结合各地实际,共完成改革试点562个,覆盖了灌区、涝区、水库、堤防、塘坝等多个类别,建立起了管护社会化、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积极推进构建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县级水利服务中心和水利合作社建设,目前已建成水利服务中心10个,完善提高水利合作社10个。
兴水利、除水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让水资源真正成为百姓生产生活的保障,成为富民强市的基础,成为现代农业的支撑,市水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拼搏,以宽阔的视野,积极投身水务工作改革实践中,治水兴业,以水富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务保障。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使广大民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水资源保障和利用,我国水利部门积极推进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在治水为民方面,水利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保护,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和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另一方面,加强灾害防治,加强抗旱、抗洪、防涝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水灾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效益水平,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好的水利服务。
在兴水惠民方面,水利部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加强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水质达标;另一方面,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安全性。
同时,推广水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水资源的优质服务。
可以看出,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广大民众的水利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 1 -。
治水兴县惠民生
治水兴县惠民生——隆昌县水利建设纪实[来源:内江日报发表时间:2010-11-29 10:05:09]◇张宗友本报记者张仁菊文/图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排灌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通过一系列措施,隆昌县水利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隆昌“工贸强县”和“新兴经典文化旅游城市”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隆昌县紧紧抓住水利这个百业兴旺的命脉,把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水务工作呈现出投入力度大、重点工程多、建设质量好、群众受益多的可喜局面,谱写了水利发展的新篇章。
争取项目夯基础隆昌县境内无大江、大河,溪河流量小,洪枯变化大,水能蕴藏量小,“十年九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骨干水利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现象较为突出。
近年来,针对现状,隆昌县积极谋划、争取实施项目,形成水利工程动工一批、上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尤其是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有较大突破,2007年4100万元、2008年7400万元、2009年5700万元,内容涉及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
隆昌县沱江石盘滩提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就被列入了国家大型灌区改造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亿元,计划建设工期2001年至2015年,设计灌面万亩。
已经投入国家资金8450万元,完成8期沱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续建配套骨干渠道109公里,整治改造病害渠系公里,新建和改造双凤、鹞子岩、凉水井提灌站3座;总投资 610万元完成了黄土桥水库、古宇庙中型灌区渠道配套工程,建设渠道公里,可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投资万元,实施了古宇庙水库和柏林寺水库等2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正在实施石盘滩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总装机6650千瓦。
工程总投资为4780万元。
主要对石盘滩泵站、车家岭提灌站进行更新改造。
改善民生促和谐为让广大农民实现“不但要喝上水,而且要喝上干净、卫生、达标安全水”的愿望,隆昌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治水兴水研讨材料
治水兴水研讨材料治水兴水一直被我们所重视,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大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治水兴水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治水兴水的重要性、现状、挑战以及解决方法,以期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治水兴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存的可能。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治水兴水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还关系到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治水兴水工作,采取果断的措施来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
其次,现状方面,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加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许多地方频繁出现旱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困扰。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再次,挑战方面,治水兴水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防洪、排涝、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需求巨大。
同时,水环境保护和治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挑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
最后,解决方法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发力。
一方面,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治水兴水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坚定地采取行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水资源,实现治水兴水的目标,让人民从中受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治水兴水研讨材料
治水兴水研讨材料治水兴水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意义远不止于治理现有水资源和建设新的水利设施。
治水兴水更是一种全面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理念,涉及到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及管理。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治水兴水成为了各个国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正处于一个水资源丰富但极度不平衡的国家,尤其是南北水分配不均、东西部供需差异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积极推进了一系列的治水兴水工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莫过于南水北调,通过输送水资源的方式使中国南部丰沛的水资源能够直接输送到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极大地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而除了南水北调,国家还在积极开展京津冀地区治水兴水工程,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污染物处理力度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为了更好地推进治水兴水工程,国家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手段,如人工湿地、天然湿地、水生植物等,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工湿地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人工设施提供必要的水、光、土壤与生物因子给湿地植物,将污染物与色素通过湿地植物的生长代谢清除。
天然湿地则在保持地表水平衡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水资源,对于治水兴水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生植物不仅能够吸收污染物,还能够通过释放氧气、维持水体PH值等方式,维护水生态平衡。
除此之外,和谐人水共存也是治水兴水的重要方面。
人类的活动对于水资源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需要加强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水资源的管控,强化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加强水资源信息公开,引导公众树立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的意识。
综合来看,治水兴水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科技手段,涉及到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人们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结合具体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水兴水方案,其中也不乏创新性的治理模式和手段,如发展农业生态循环,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亦或是推广水资源利用的优秀案例等。
治水的文章
治水的文章治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治水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治水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水是生命之源,但当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时,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治水工作,我们可以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质,维护生态平衡,使得水资源能够持续供应,为人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治水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作用。
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通过治水工程,我们可以改善河道排水能力,加强堤防建设,提高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治水还可以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通过治水工程,我们可以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目标。
例如,可以修建水库、引水渠等设施,将水资源储存起来,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浪费。
治水还可以改善水生态环境。
水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通过治水工程,我们可以恢复和改善湿地、河流等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繁育各类水生生物,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治水工作中,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质。
同时,还要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湿地保护和河道整治,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对抗洪减灾的工作,加强堤防建设和排水系统的改造,提高抗洪能力。
治水工作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治水工程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节水目标;可以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些效果将为人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推动可持续发展。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水利实践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传统思想,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水利工作也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领域的实践中,不断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治理和水灾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为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水利服务。
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节水和水资源管理,建设水利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加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工作,通过减排污染、加强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了水环境质量,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我国在水灾防治方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建设防洪工程和加强水旱灾害监测预警等,有效减轻了水灾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总的来说,我国在水利实践中,秉承“治水为民,兴水惠民”的原则,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创新,为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水利服务,推动了水利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不移地实施“治水兴县”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县实施“治水兴县”战略的实践与思考关键词:实施“治水兴县”战略实践思考郎溪地理位置特殊,地势东高西低,上承广德境内面积来水,下受长江水位顶托。
特定的地理位置,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决定了郎溪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县份。
特别是1999年,水阳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郎川河中游以下圩口全部溃破,全县经济损失21.32亿元。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并大力实施“两治兴县”(治理水患、造福人民,治理环境、发展经济)战略,加快推进以县城防洪工程为重点的各项水利设施建设,全县防汛抗旱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实践证明,郎溪人民十年的治水历程同时也是郎溪经济社会复苏和加速度发展的过程,“两治兴县”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治水兴县”战略具体实践与成就“十五”以来,全县紧扣“治水兴县”战略主题,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共完成水利投资6.1亿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776处,改善排涝、灌溉基本农田4.1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2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49hm2,征收各类涉水规费300万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取水量下降到84立方米/万元。
防汛抗旱、河道管理、水政执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各项工作整体推进,有效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治水兴县”战略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水利发展和改革面临更高的要求。
由于资金等诸多原因,郎溪县水利发展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然滞后,防洪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区域水资源短缺仍然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多、水少、水脏”的状况已成为全县水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必须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有利契机,继续大力实施“治水兴县”战略,全力打造江南水韵之城,构筑人水和谐江南名城,这是时代赋予郎溪水利人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针对当前郎溪水利现状,结合我县当前实际发展实际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当前要突出抓好以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四个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为实现郎溪崛起提供坚实保障。
(一)加快建设工程水利,扎实推进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1.提升并完善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实现县委、县政府打造“江南茶都,水韵之城”的总体构想。
结合老郎川河治污项目,完善县城防洪二期工程,提高城市防洪除涝标准和水环境整治为目标,着重对老郎川河、钟桥河堤堤防进行加固、疏通南、北撇洪沟建设、新建城东泵站等,使得县城的防洪标准达到40年一遇,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雨污管网建设。
适时实施“引水入城”计划,并对13.2km的城市圈堤进行整治,美化工程范围内的环境,建设城防圈堤绿化景观带,提高城市品位,把郎溪县城建设成为适宜人居的现代化生态之城。
增设城西、钟桥、吴桥水文自动测报和监测系统,提高县城防洪工程水文信息收集、处理、决策的水平;建设防汛抗旱指挥中心,提高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建成与省、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连接的水利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初步实现防汛抗旱异地会商和对重要水利工程的自动监控系统。
2.全力推进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争用5-7年解决圩区防洪问题。
全县有六个重点万亩圩口(含县城),分布在新老郎川河两岸以及南漪湖东岸,圩口总面积151平方公里,保护人口13万人,农田13.73万亩,堤线总长153.5公里。
充分利用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力争用5-7年的时间推进全县重点万亩圩堤达标工程,使得除县城以外的其他万亩圩口的防洪标准均达到20年一遇。
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分年度重点实施中斗闸除险加固及连接河拓宽治理工程。
实施新郎川河堤达标除险工程,充分发挥新老郎川河的调节分洪作用,同时加固南丰圩老郎川河堤,使得老郎川河逐步成为郎溪县城的内河和景观河。
有针对性地对幸福圩分批分期实施达标除险。
对团结圩、跃进圩以及沿新郎川河周边小圩实施退圩还湖工程。
3.全面推进除涝工程建设及泵站更新,保证农民增产、农业丰收。
全县现有固定排灌站65座,排灌农田约30.71万亩。
这些排灌站大多建于七八十年代,存在设备老化、年久失修、能耗高、效益低等问题。
因此,实施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容补点、泵站设备更新日显重要。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得除第一联合圩上部的其他万亩圩口的排涝能力达到7-10年一遇。
同时重点进行全县6个万亩大圩排涝泵站改造和补点增容工程建设。
4.加强抗旱水源重点工程建设,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郎溪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水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因规模较小,蓄水量有限,可灌面积不大;浅丘地区主要靠山塘灌溉,圩区则主要抽取沟塘水灌溉。
郎川河是雨源型河流,雨来水满,雨走水退,其上游常常断流,下游及湖口水深取决于南漪湖水位。
县内其它小流域大都属于无控制无调节河流。
近年来,旱灾区域逐步扩展,旱灾损失逐步加大,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正常要求。
因此,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迫在眉睫。
广大丘陵区应利用各类涉农资金,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
胥溪河流域及北部地区则可利用现有的泵站等水源工程,加强渠系工程建设,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
县域中部则重点建设抗旱骨干工程,解决用水水源问题。
重点建设水源工程之一:竹山嘴拦河坝工程。
在新郎川河竹山嘴建拦河坝抬高新郎川河上游水位,利用小溪闸自流引水入南丰圩灌溉农田,解决我县中东部地区的灌溉问题,提高了我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重点建设水源工程之二:高岭灌溉站。
拟建高岭灌溉站两级提水站。
解决新郎川河以南,天子门水库灌区以北的十字镇、飞里乡、南丰镇丘岗区的用水问题。
5.加快论证凤凰山水库项目,提高郎川河两岸圩区的防洪能力。
凤凰山水库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水阳江上游骨干防洪控制工程之一,对于控制上游来水,提高中下游河道防洪能力有重要作用。
兴建凤凰山水库可使郎川河两岸圩区的防洪标准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到20年一遇,对巩固郎溪县县城防洪工程的建设成果也十分有利。
6.开展钟桥河流域综合治理,打造清洁、生态型小流域。
钟桥河位于开发区和县城之间,河道全长38.8km,流域面积为225km2。
钟桥河全年水量丰富,水质良好。
由于河道水利设施的不完善,水资源不受控泄地汇入下游的南漪湖。
因此,提高钟桥河的防洪标准和合理开发钟桥河的水资源意义重大。
钟桥河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是对全河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建设橡胶坝、节制闸等工程措施对来水进行调蓄并控制上游的来水,提高该流域的防洪能力,为我县经济开发区的工业生产用水和沿河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二)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1,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索并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新模式。
未来3年内计划利用国家、省市和地方配套资金解决12万人口(2009年底调查)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通过近年来农村饮水项目的实施,广大项目区农村人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但是,由于我县现有乡镇水厂体制均为私营性质,导致在管理、经营性收费等方面出现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按照《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落实专人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经营有序、管理规范的思路才能使农村饮水建后管理走上一个良性发展轨道,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2.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强化建后管理,促进良性发展。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共41座。
目前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中小型水库21座,其中,中型水库完成1座,在建1座;小(1)型水库完成4座,在建1座;小(2)型水库完成14座。
今年汛后即将开工建设小(1)型水库1座、小(2)型水库5座。
尚有14座水库需在“十二五”期间进行除险加固。
3.加快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升灌区灌排保障能力,改善和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用水效率。
郎溪县现有天子门水库、龙须湖水库、郎源水库灌区等3座万亩以上水库中型灌区,是全县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项目内近8万亩农田灌排能力,使其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对于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4.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变农田抗灾能力较弱的局面,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我县于2009年被评为全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三年计划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690万元。
通过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郎溪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实施该项目时,加强整合部门涉农资金,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集中连片、成规模,不留死角,为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节约化经营和土地流转工作打下基础。
(三)推进资源水利,优化配置全县水资源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
郎溪县“水多、水少、水脏”现象突出,地域水资源分配不均。
因此,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才能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东水西调”工程。
该工程主要是通过实施“引岗济梅”工程和“引郎济龙”工程两个项目来解决中部地区的缺水问题。
目前“引郎济龙”工程已经实施并完工。
“引岗济梅”工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实施了引岗南九道河水至梅渚镇梅红水库段的工程,效益显著。
由于工程缺乏维修养护、老化破损非常严重,效益逐年下降。
恢复实施“引岗济梅”复修整治工程建设十分必要;二是实施水资源调配工程。
目前,全县招商引资势头强劲,经济发展迅速,“二区三园”格局初步确立,但用水矛盾越来越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对全县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和经济发展用水需求。
(四)同步打造生态水利,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
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
因此,着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确保水生态安全,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向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势在必行。
一是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通过实施“十二五”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对郎川河、钟桥河、飞里河、大沙河、姚村河、碧溪河等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示范推动全县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使全县大部分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整治,进而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加强县城城市水环境治理。
通过实施郎溪县老郎川河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旨在对老郎川河沿岸污染的综合治理,通过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治理、河道两岸绿化工程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使老郎川河旧貌换新颜,改变老郎川河脏、乱、差现状及污染严重的问题。
项目对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实力、解决城市防洪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治水兴县”战略实施的保障基础(一)全面夯实人才队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