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电路与信号分析-第6章
合集下载
第六章----混频器PPT课件
2. 现象:
听到的声音:哨叫——干扰哨声
干扰的原因:组合频率干扰
qfs pfL = fI
pfL qfs = fI
pfL + qfs :恒大于fL
pfL qfs :无意义 -
25
3. 抑制方法:
组合频率分量电流振幅随 (p + q)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因 而,只有对应于 p 和 q 为较小值的输入有用信号才会产生明 显的干扰哨声,将产生最强干扰哨声的信号频率移到接收频 段之外,就可大大减小干扰哨声的有害影响。
变频器:
混频器:
优点:电路简单,节省元 件。
缺点:本振信号频率易受 输入信号频率的牵引,电 路工作状态无法使振荡和 混频都处于最佳情况,一 般工作频率不高。
-
优点:由于本振和混频由 不同器件完成,从而便于 同时使振荡和混频都处于 最佳状态,且本振信号频 率不易受牵引。
缺点:元件多,电路较复 杂。
5
为什么要变频?
此电路除用作混频器外,还可以用作相位检波器、电调衰减 器、调制器等。
8
5
9
6
3
1
4
2
(a)
(b)
封装环形混频器- 的外形与电路
21
6.5 混频干扰
混频必须采用非线性器件,在产生所需频率 之外,还有大量的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分量,一 旦这些组合频率分量的频率接近于中频有用信 号,就会通过中频放大器,经解调后,在输出 级产生串音、哨叫和各种干扰。
优点: 1、动态范围较大
2、组合频率干扰少
3、噪声较小
4、不存在本地辐射
5、电路结构简单
缺点: 无变频增益 -
16
6.4 二极管混频器
一、二极管平衡混频器
听到的声音:哨叫——干扰哨声
干扰的原因:组合频率干扰
qfs pfL = fI
pfL qfs = fI
pfL + qfs :恒大于fL
pfL qfs :无意义 -
25
3. 抑制方法:
组合频率分量电流振幅随 (p + q)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因 而,只有对应于 p 和 q 为较小值的输入有用信号才会产生明 显的干扰哨声,将产生最强干扰哨声的信号频率移到接收频 段之外,就可大大减小干扰哨声的有害影响。
变频器:
混频器:
优点:电路简单,节省元 件。
缺点:本振信号频率易受 输入信号频率的牵引,电 路工作状态无法使振荡和 混频都处于最佳情况,一 般工作频率不高。
-
优点:由于本振和混频由 不同器件完成,从而便于 同时使振荡和混频都处于 最佳状态,且本振信号频 率不易受牵引。
缺点:元件多,电路较复 杂。
5
为什么要变频?
此电路除用作混频器外,还可以用作相位检波器、电调衰减 器、调制器等。
8
5
9
6
3
1
4
2
(a)
(b)
封装环形混频器- 的外形与电路
21
6.5 混频干扰
混频必须采用非线性器件,在产生所需频率 之外,还有大量的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分量,一 旦这些组合频率分量的频率接近于中频有用信 号,就会通过中频放大器,经解调后,在输出 级产生串音、哨叫和各种干扰。
优点: 1、动态范围较大
2、组合频率干扰少
3、噪声较小
4、不存在本地辐射
5、电路结构简单
缺点: 无变频增益 -
16
6.4 二极管混频器
一、二极管平衡混频器
电子技术06第6章电力电子器件及基本电力变换电路课件
V1,4导通,u0=Ud
u G1,4 u G2,3
t
VD2,3导通,u0= -Ud
t
V2,3导通,u0= -Ud
uo io
t3
t4
t 5
VD1,4导通,u0= Ud
t1
t2
t
控制信号 开V1,4,关V2,3 开V2,3,关V1,4 开V1,4,关V2,3
器件导通情况 VD1,4 V1,4 VD2,3 V2,3 VD1,4
数量关系
Uo
ton ton toff
E
ton T
E
E
Io
Uo
EM R
Ton / T
续流二极管
不希望电流断续
负载 上的 反电 动势
电流连续
动态演示
电流断续
6.3.2 升压斩波电路 (Boost Chopper)
1) 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电路结构
工作原理 假设L和C值很大
V通态,E向L充电,I1恒定,C向R供电,Uo恒定。 V断态,E和L同时向C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6.1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
按照器件被控制信号所控制的程度,可做如下分类
半控型器件(Thyristor)通过控制信号可控制通,不能控制关 全控型器件(IGBT,MOSFET) 通过控制信号既可控制通又可控制
关又称自关断器件 不可控器件 (Power Diode) 不能用控制信号来控制其通断, 不需要
驱动电路
注入区
C
ID RN V-J1+ IC
C
-+
+
-IDRon
G
E
b)
c)
场控器件,原理与电力MOSFET基本相同,通断由栅射极电压uGE决定。
《基于Proteus的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课件第6章锁存器和触发器
0
1
S=× R=0
S=0 R=1
6.2.4 触发器功能汇总
2. D触发器功能描述
特性表
D Qn Qn+1
特性方程 Qn1 D
00 0 01 0 10 1 11 1
状态图
D=1
D=0
0
1
D=1
D=0
6.2.4 触发器功能汇总
3. JK触发器功能描述
特性方程
特性表
J K Qn 000 001
的约束条件。
6.2.2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
2.主从JK触发器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
6.2.2 脉冲触发的触发器
2.主从JK触发器电路结构及逻辑符号
JK触发器状态表
J K Qn Qn+1
00 0 1
01 0 1
0 10 1
Qn1 JQn ' K Qn
11 0 1
6.2.3 边沿触发的触发器
边沿触发器有维持阻塞结构、传输延迟结构等。
Qn1 JQn KQn
Qn+1
状态图
0 保持不变
1
J 1,K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0 置0 J 0,
0
K
0
1 置1
1
J ,
K 0
1
1 取反
状态
0 J
,K
1
状态
1
0
例:在同步工作条件下,JK触发器的现态Qn=0,要求Qn+1=0, 则应使 。
(1)J=1,K=0 (2)J=0,K=×(3)J=×,K= 0 (4)J=K=1
空翻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锁存器的抗干扰能力下降; 二是限制了锁存器的使用范围。
电路与信号分析课件 (22)[20页]
0
estdt
0
e st
s
0
1 s
?
存在条件: 0
例题
求指数信号 f (t ) eat (t ) 的拉氏变换。
解: 由定义可知
F(s) eat (t)estdt e(sa)t dt
0
0
e(sa)t
sa
0
当
a
时,
F(s)
s
1
a
二、拉氏变换的收敛区
收敛区是拉氏变换积分存在的值范围。
2
两边同乘以e t
f t 1 F j e j t d
2π 改变积分变量
f (t ) 1 j F (s)estds
2 j j
双边拉氏变换对
F (s) f (t )estdt
f (t ) 1 j F (s)estds
2 j j
F(s)称为f(t)的拉氏变换、象函数; f(t)称为F(s) 的原函数!
0
L[ (t
t0 )]
e
Hale Waihona Puke st0t0 0 t0 0
三、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阶跃信号ε(t)
F(s) L[ (t)] 1
s
思考:与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式有什么不同?
问题: (1)直流信号A的单边拉氏变换是多少? (2) (t 2) 的单边拉氏变换是多少?
三、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单边指数信号 表达式 f (t) eat (t)
§6.1 拉普拉斯变换
傅里叶变换
F() f (t)ej t d t F f (t)
存在条件
f
t dt
=有限值
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往往是由于t 趋
于时 f(t)的幅度不衰减。
estdt
0
e st
s
0
1 s
?
存在条件: 0
例题
求指数信号 f (t ) eat (t ) 的拉氏变换。
解: 由定义可知
F(s) eat (t)estdt e(sa)t dt
0
0
e(sa)t
sa
0
当
a
时,
F(s)
s
1
a
二、拉氏变换的收敛区
收敛区是拉氏变换积分存在的值范围。
2
两边同乘以e t
f t 1 F j e j t d
2π 改变积分变量
f (t ) 1 j F (s)estds
2 j j
双边拉氏变换对
F (s) f (t )estdt
f (t ) 1 j F (s)estds
2 j j
F(s)称为f(t)的拉氏变换、象函数; f(t)称为F(s) 的原函数!
0
L[ (t
t0 )]
e
Hale Waihona Puke st0t0 0 t0 0
三、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阶跃信号ε(t)
F(s) L[ (t)] 1
s
思考:与傅里叶变换的求解方式有什么不同?
问题: (1)直流信号A的单边拉氏变换是多少? (2) (t 2) 的单边拉氏变换是多少?
三、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单边指数信号 表达式 f (t) eat (t)
§6.1 拉普拉斯变换
傅里叶变换
F() f (t)ej t d t F f (t)
存在条件
f
t dt
=有限值
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往往是由于t 趋
于时 f(t)的幅度不衰减。
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
J 和 K 接为互反,相当于一个D触发器。时钟相连 是同步时序电路。
电路功能: 有下降沿到来时,所有Q端更新状态。
2、移位寄存器 在计算机系统中,经常要对数据进行串并转换,移 位寄存器可以方便地实现这种转换。
左移移位寄存器
•具有左右移位功能的双向移位寄存器
理解了前面的左移移位寄存器,对右移移位寄存器 也就理解了,因位左右本身就是相对的。实际上,左右 移位的区别在于:N触发器的D端是与 Q N+1相连,还是 与Q N-1相连。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如前所述,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 —— 任一时刻 的输出不仅与当前的输入有关,还与以前的状态有关。
时序电路以触发器作为基本单元,使用门电路加以 配合,完成特定的时序功能。所以说,时序电路是由组 合电路和触发器构成的。
与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相类似,我们仍从分析现成电 路入手,然后进行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设计。
状态化简 、分配
用编码表示 给各个状态
选择触发器 的形式
确定各触发器 输入的连接及 输出电路
NO 是否最佳 ?
YES
设计完成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实现一个时序逻辑的设计:
书例7-9 一个串行输入序列的检测电路,要求当序
列连续出现 4 个“1”时,输出为 1,作为提示。其他情 况输出为 0。
如果不考虑优化、最佳,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可以很
第二步: 状态简化
前面我们根据前三位可能的所有组合,设定了 8 个
状态A ~ H,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状态。
我们可以从Z=1的可能性大小的角度,将状态简化为
4 个状态:
a
b
c
d
A 000
B 100
D 110
第6章 级联放大电路
ri1 AU R S ri1
二、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了解)
(2)开路电压法: 将后一级与前一级开路,计算前一级的开路 电压增益和输出电阻,并将其作为信号源内阻加以考虑,共 同作用到后一级的输入端。(即将前一级输出电阻看成后一级 的信号源内阻)
+Vcc RB1 RC1 RB2 RC2 RB2 RC2 +Vcc
三、多级放大电路中频特性分析举例
多级放大电路的中频特性指标:与单级相同,有电压增益、输 入电阻、输出电阻。
例题:两级放大电路参数如 图所示。 已知三极管的参数为: hfe1= hfe2 =hfe=100;
UBE1=UBE2=0.7V。 要求:分别用输入电阻法 和开路电压法计算总电压 增益。
解:方法一:用输入电阻法求电压增益
VT1 RS + us + ui -
+ uo1 ro1
VT2 RE2
+ uo -
ro1
VT2
+ uo -
+ uo1 (b)开路电压法
(a) 多级放大电路图
+Vcc RB1 RC1 RB2 RC2 RB2 RC2
+Vcc
VT1 RS + us + ui -
+ uo1 ro1
VT2 RE2
+ uo -
3. 直接耦合
级间耦合方式
概念:各级电路之间直接连接或采用对直流呈导通特性的电 阻、二极管等元件相接。
•直接耦合的特点
优点: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 可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无 耦合大电容,便于集成。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级间耦合方式
4. 光电耦合
概念:两级间利用光电耦合器来传送信号的耦合方式称光电耦合。
第6章级联放大电路
Rs
+ us -
ri1
VT1 +
+ ui -
uo1 -
ri2
(a) 多级放大电路图
VT2 +
RE2 uo -
VT1 +
Rs
uo1 ri2
+
-
us
-
(b) 输入电阻法
级联放大器电压增益AU
AU
uo ui
AU1 AU 2
其中:
AU 1
uo1, ui
AU 2
uo uo1
考虑信号源内阻时
AUs
uo us
ui us
1/28
第6章 级联放大电路
2/28
第6章 级联放大电路
问题: 1.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级联放大? 2.常用的级联耦合方式有哪几种?特点如何? 3.级联电路的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那一级?如何分析 计算?
3/28
多级放大电路
级联问题的产生原因:电压增益指标不满足要求等。需要 多次(级)放大。
Ec
Ui
Uo
出电压却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现象。
零点漂移产生的原因:温度
变换所引起的半导体器件参数的 变化是产生零点漂移现象的主要 原因,因此零点漂移也称为温度 漂移,简称温漂。
抑制零点漂移的方法:
(1)引入直流负反馈 (2)温度补偿 (3)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23/28
级联放大电路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级联目标 •提高放大电路增益。 二、耦合方式 •阻容耦合:电容与后级输入电阻一起形成阻容耦合,各级之 间直流工作点独立。不易集成。 •变压器耦合:功率传输效率高,能传递直流和变化缓慢的信 号。不易集成。 •直接耦合:能传输交流、直流信号,易集成。 •二极管光电耦合:电-光-电,不易集成。
数字电子技术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国家精品课程课件
《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第6章
FF0
FF1
1J
Q0 1J
Q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Z
FF2
1J
Q2
C1
C1
C1
1K
1K
1K
Q0
Q1
Q2
CP
➢驱动方程:
《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② 求状态方程
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Qn1 JQ n KQn
将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代入,即得电路的状态方程:
简化状态图(表)中各个状态。 (4)选择触发器的类型。
(5)根据编码状态表以及所采用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导出待设计 电路的输出方程和驱动方程。
(6)根据输出方程和驱动方程画出逻辑图。
返回 (7)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同步计数器的设计举例
驱动方程: T1 = X T2 = XQ1n
输出方程: Z= XQ2nQ1n
(米利型)
2.写状态方程
T触发器的特性 方程为:
Qn1 TQn TQn
Q 1nQ1QX21nn TX1QQ1n1nXTQX11nQ1n X Q1n
Q1n
Qn1 2
T2 Q2n
T2Qn2
T Q n 将T1、 T2代入则得X到Q两1n Q2n XQ1nQn2
0T1 = X0 0 0 0 0 0
0
求T1、T2、Z
0T2
0
=ZX=01QX1nQ10 2nQ010n
0 0
0 1
1 0
0 0
由状态方程
求Q2n+1 、 Q1n+1
电网络-第六章信号流图分析解析
x1 x2 x3 xS1 1 x2 x1 x3 2 x3 x1 x2
-1 1 -1 1 Xs1 1 X1 -1 2 -1 Xs1 1 X1 -1/2 X2 1 X3 3 2 1 -1 -1
X2 1 X3
1 1 1 1 ,B 0 ,X a X 解:A 1 2 2 、 2、 3) ij j (1 aii)X i bi1 X S( i 1 i 1 j 1 1 1 0 X i aij X j ( 1 aii)X i bi1 X S ( 、 2、 3) ,可见其流图是不同的 ,但其解 1 i 1
L5=gf g
f
x1
L4=cd
a
c
x3
d
x4
L2=cef
p
b
e
x2
有向回路增益说明图
L1=dgp
(10)非接(切)触回路:若干个有向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 的回路,若两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二重(阶)回路, n个回路不接触时称为不接触n重(阶)回路。 h
x1
b
a
c
x3
f
d
g
x4
e
p
x2
非接触回路说明图1
第六章 网络函数与稳定性
§6-3 信号流图(分析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方法)(P243)
•信号流图(SFG—Signal Flow Graph): 信号流图表示信号的流动,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加权有向图。 信号流图用于线性网络或系统的分析、求解,它可以完全对应 一个线性方程组(系统或网络) ;图中的每个节点对应着线性 方程组的某一常量或变量,加权支路对应相应(方程组)的系 数;从而把线性方程组的变量描述为沿支路方向流动的信号 (信号流图);把线性方程组的代数变换转化为信号流图的变 换。因而提供了一种通过对信号流图的观察和约简求解线性方 程组的方法。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
异步 置0端
CLK异0为步计计数数输器入与端、同Q步0为计输数出器端比,二,进具制有计如数下器 特点: CLK* 1电为计路数简输单入;端、Q3为输出端,五进制计数器 CLK* 1速与Q度0慢相连;、CLK0为输入端、Q3为输出端,十进制计数器
四、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 设已知计数器的进制为N,要构成的任意进制计数
圆圈表示电路的各个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表示的方向, 箭头旁注明转换前的输入变量取值和输出值
三、状态机流程图(SM图) 采用类似于编写计算机程序时使用的程序流程图的形
式,表示在一系列时钟脉冲作用下时序电路状态的流程以及 每个状态下的输入和输出。
四、时序图 在输入信号和时钟脉冲序列作用下,电路状态、
输出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电路在某一给定时刻的输出
取决于该时刻电路由的触输发入器保存 还取决于前一时刻电路的状态
时序电路: 组合电路 + 触发器
电路的状态与时间顺序有关
例:串行加法器电路
利用D触发器 把本位相加后 的进位结果保 存下来
时序电路在结构上的特点:
(1)包含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两个组成部分
(2)存储输出状态必须反馈到组合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 信号共同决定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
串行进位方式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时 钟输入信号;
并行进位方式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 工作状态控制信号(计数的使能信号),两片的CLK同时接 计数输入信号。
二、异步计数器
B、减法计数器
二、异步计数器
B、减法计数器
根据T触发器的翻转规律即可画出在一系列CLK0脉冲信号 作用下输出的电压波形。
2、异步十进制计数器
J K端悬空相当于接逻辑1电平 将4位二进制计数器在计数过程中跳过从1010到1111这6个状态。
CLK异0为步计计数数输器入与端、同Q步0为计输数出器端比,二,进具制有计如数下器 特点: CLK* 1电为计路数简输单入;端、Q3为输出端,五进制计数器 CLK* 1速与Q度0慢相连;、CLK0为输入端、Q3为输出端,十进制计数器
四、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 设已知计数器的进制为N,要构成的任意进制计数
圆圈表示电路的各个状态,箭头表示状态表示的方向, 箭头旁注明转换前的输入变量取值和输出值
三、状态机流程图(SM图) 采用类似于编写计算机程序时使用的程序流程图的形
式,表示在一系列时钟脉冲作用下时序电路状态的流程以及 每个状态下的输入和输出。
四、时序图 在输入信号和时钟脉冲序列作用下,电路状态、
输出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
电路在某一给定时刻的输出
取决于该时刻电路由的触输发入器保存 还取决于前一时刻电路的状态
时序电路: 组合电路 + 触发器
电路的状态与时间顺序有关
例:串行加法器电路
利用D触发器 把本位相加后 的进位结果保 存下来
时序电路在结构上的特点:
(1)包含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两个组成部分
(2)存储输出状态必须反馈到组合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 信号共同决定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
串行进位方式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时 钟输入信号;
并行进位方式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 工作状态控制信号(计数的使能信号),两片的CLK同时接 计数输入信号。
二、异步计数器
B、减法计数器
二、异步计数器
B、减法计数器
根据T触发器的翻转规律即可画出在一系列CLK0脉冲信号 作用下输出的电压波形。
2、异步十进制计数器
J K端悬空相当于接逻辑1电平 将4位二进制计数器在计数过程中跳过从1010到1111这6个状态。
第6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14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15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当k为奇数时, 当k为偶数时, 由此可得
16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例 6.2 求图6.4所示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17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图 6.4 例 6.2 图
1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分解 6.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6.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6.4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
1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分解
6.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非正弦周期信号,如电子示波器中
47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同理,电压平均值的表示式为 (6-10)
比较式(6-3)、(6- 6)、(6-9)可以看出,非正弦交流电路 中的直流分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应加以 区分。
4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例6.6 已知半波整流电压的最大值为150 V,若分别用电 磁式电压表、磁电式电压表和全波整流式电压表对其进行测 量,求各电压表的读数。
2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画一个直角坐标,以谐波角频率kω为横坐标,在各谐波 角频率所对应的点上,作出一条条垂直的线叫做谱线。如果 每条谱线的高度代表该频率谐波的振幅,这样画出的图形称 为振幅频谱图,如图6.9所示。
29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图 6.9 振幅频谱图
30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15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当k为奇数时, 当k为偶数时, 由此可得
16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例 6.2 求图6.4所示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17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图 6.4 例 6.2 图
1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分解 6.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6.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6.4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
1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信号及分解
6.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工程实际中经常遇到非正弦周期信号,如电子示波器中
47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同理,电压平均值的表示式为 (6-10)
比较式(6-3)、(6- 6)、(6-9)可以看出,非正弦交流电路 中的直流分量、有效值和平均值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应加以 区分。
4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例6.6 已知半波整流电压的最大值为150 V,若分别用电 磁式电压表、磁电式电压表和全波整流式电压表对其进行测 量,求各电压表的读数。
28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画一个直角坐标,以谐波角频率kω为横坐标,在各谐波 角频率所对应的点上,作出一条条垂直的线叫做谱线。如果 每条谱线的高度代表该频率谐波的振幅,这样画出的图形称 为振幅频谱图,如图6.9所示。
29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图 6.9 振幅频谱图
30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
第6章_负反馈放大电路解读
因为 A=X0/Xdi ; X0 = AXdi Xi
Xdi 基本放大器
XO
A
Xf=BX0=ABXdi
-Xf
Xi = Xdi + Xf
反馈网络
= Xdi+ABXd i
B
=(1+AB) Xdi
所以
Af=Xo/Xi =AXdi / (1 +AB) Xdi =A/(1+AB)=A/F
三 、基本反馈方程式
索引
(四) 与输入连接方式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 个电极,则为并联反馈;
否则,为串联反馈。 例如,对CE组态放大器来说: Rb
RC UCC
•反馈信号Xf和Xi加到同一个电 极(基极),则为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Xf和Xi未加到同一个 电极,则为串联反馈
Xi
并
联
反 馈
Xf Re
串联反馈X0 Xf
Ec.
1. 找反馈网络:
Rf - Rc
If
+
Ui
Uo
存在反向传输渠道(Rf)。 2. 电压与电流反馈:
用前述的方法判断(电压反馈)。
3. 串联与并联反馈:
用前述的方法判断(并联反馈)。
4. 反馈极性: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图
Idi(=Ii-If)减小,故为负反馈.
结论:此电路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有反馈时增益的稳定性比无反馈时提高了(1+AB)倍。
二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通频带 : f= f H-fL f H •无反馈时,增益为80dB,频带宽度为f (如图)
•加负反馈后,增益降到60dB,频带宽度变为为ff (如图)
电路与信号分析课件 (25)[28页]
例题
图所示电路中,L=2H,C=0.05F,R=10Ω
(1)写出系统函数 H (s) V (s) +
L
+
E(s)
e(t)
C
R v(t)
(2)画出零、极点分布图 。
_
_
(3)判断系统稳定性。
解:
H(s)
V (s) E(s)
s2
10 2s 10
j 3
-1 0
3
稳定系统与H(s)分母多项式系数
问题:能否不必求出每个极点具体值的情况下来判
i1 s pi
n
n
h(t ) Aie pit (t ) hi (t )
i 1
i 1
h(t)由一系列分量组成,而各分量的函数形式仅决定 于H(s)的极点。
电路如前例,求单位冲激响应,并画出波形图
H(s) 1
2s 4s2 1
1
1s 2 s2 1
4
1
2F
2H
h(t) (t) 1 cos( 1 t) (t)
YZS (s) H (s)F (s)
系统函数2.零状态条件下,由系统微分方程求系统函数。 3.根据s域电路模型,求零状态响应象函数与
激励象函数之比;
例题
系统微分方程如下,求系统的冲激响应。
dr (t )
d 2e(t) de(t)
dt 2r(t) dt2 3 dt 3e(t)
10 2s 10
若电路系统的系统函数如下,试判断系统稳定性。
H(s)
s3
2s 1 4s2 3s
2
s2 5 H(s) 2s3 7s 9
四、系统模拟
系统模拟是指用一些基本的运算单元相互连接构成一 个系统,使之与讨论的实际系统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电子技术(第三版)多媒体课件第6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函数表达式
F=A+B
27
(三)非运算
第二节 基本逻辑门电路
AF 断亮 合灭
A =F 0=1 1 =0
R EA F
逻辑非(逻辑反)——只要条件具备了, 结果便不会发生;而条件不具备时,结 果一定发生
0出1,1出0
逻辑函数表达式
F=A
28
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与运算 或运算 非运算
第二节 基本逻辑门电路
13
第一节 数字电路概述
对任意一个十进制数N可表示为: (N)D=±( kn-1×10n-1 +kn-2×10n-2+… +kn×10n
+K1×101 +K0 ×100
权展开式——任意一个R进制数都可以表示为 各个数位上的数码与其对应的权的乘积之和。
任意十进制数N的权展开式可表示为:
0
N
ki 10i
分析工具:逻辑代数。
输出信号: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取值。
电子器件工作状态:导通(开)、截止(关)。 4.优点
数字电路只有两种状态(有信号或无信号) ,
反映在电路上就是低电平和高电平两种状态。
只要在工作时能够可靠地区分两种状态即可。
对组成数字电路的元器件的精度要求不高,电
路相对简单,适于集成化,可靠性高。
(一)十进位计数制
第一节 数字电路概述
数码:0 ∼ 9十个数码 运算规律:逢十进一,即:9+1=10
表达方式:(×××)十
任一个十进制数都可用其幂的形式表示,例如:
(5555)十=5×103 +5×102+5×101 +5×100
又如:(1874)十= 1×103+8×102 +7×101+ 4×100
逻辑电路
逻辑——指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条件 和结果的关系,这些因果关系可以用逻辑代 数来描述。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_电路与信号基础_[共3页]
第6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 135 –
图6-11 几种常见的非正弦信号波形(续)
6.2.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
周期信号可以展开为直流分量和一系列谐波分量之和的形式,这就是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
如果()f t 的周期是T ,则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01122()cos()sin()cos(2)sin(2)f t a a t b t a t b t ωωωω=+++++ 即 01()(cos sin )k k k f t a a
k t b k t ωω==++∑∞
(6-6) 式中:
k 为正整数;2πT
ω=,称为()f t 的基波频率;k ω称为()f t 的谐波频率;0a 为()f t 的直流分量,k a 和k b 分别是各余弦、正弦分量的幅度。
0000
1()d 2()cos d 2()sin d T T k T
k a f t t T a f t k t t T b f t k t t T ωω⎧=⎪⎪⎪=⎨⎪⎪=⎪⎩⎰⎰⎰ (6-7) 也就是说,当)(t f 给定后,0a 、k a 和k b 就可以确定,因而()f t 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就可以写出。
根据三角公式
cos sin sin()k k k k a k t b k t A k t ωωωϕ+=+
其中:
arctan k
k k k A a b ϕ⎧=⎪⎨=⎪⎩ (6-8)
式(6-6)又可以写为。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jωL1、jωL2称为自感阻抗;jωM称为互感阻抗。耦合电 感相量模型如图6-6(a)和(b)所示,相应的用受控源表示互感电 压的耦合电感相量模型如图6-7(a)和(b)所示。
22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6 耦合电感相量模型
23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7 用受控源表示互感电压的耦合电感相量模型
24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1.4 耦合线圈的耦合系数 一般情况下,流经耦合线圈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只有部分
与另一线圈铰链,彼此不铰链的那部分磁通称为漏磁通。而耦合 线圈的互感量反映了一个线圈在另一个线圈产生磁链的能力。工 程上为了定量地描述两个耦合线圈的耦合紧密程度,把两个线圈 的互感磁链与自感磁链的比值的几何平均值定义为耦合系数,并 用符号k表示,即
图6-9 耦合电感的串联 (a) 顺串;(b) 反串;(c) 顺串等效电感;(d) 反串等效电感
32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设耦合电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取图6-9所示关联参考方向, 则由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可得两种连接方式的串联电路的伏安关 系为
di di di di u u1 u2 L1 dt M dt L2 dt M dt
uL2
uM 2
L2
di2 dt
M21
di1
dt
(6-4)
10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式(6-4)即为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该式表明:耦合电感的每 一线圈的感应电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线圈自磁链产生的自 感电压(uL1或uL2),另一部分是由互磁链产生的互感电压(uM1或 uM2)。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若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与 产生该感应电压的磁链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当线圈的 电流与电压取关联参考方向时,自感电压前的符号总为正;而互 感电压前的符号可正可负,当互磁链与自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时 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6-1)
12
N111 N112 11 12 N222 N221 22 2
1
4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其中,Φ11、Φ22分别为电流i1、i2流经线圈Ⅰ、Ⅱ所产生的 磁通,称为自感磁通;Φ12、Φ21分别是Φ11、Φ22中与相邻线圈 铰链的部分磁通,称为互感磁通;Ψnn=NnΦnn(n=1,2)表示线圈 n的线圈电流在线圈n中产生的磁链,称为自感磁链; Ψnm=NnΦnm(n,m=1,2且n≠m)表示线圈m的线圈电流在线圈 n中产生的磁链,称为互感磁链;Ψ1、Ψ2分别是线圈Ⅰ、Ⅱ的总 磁链。
16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在耦合线圈绕向无法知道的情况下,若需确定同名端,可用
图6-3所示试验方法测定:在该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i1将从
线圈 Ⅰ 的a端流入,且
di1,如0 果电压表正向偏转,表示线
dt
圈 Ⅱ 中的互感电压
uM 2
M
di1,则0 可判定电压表的正极所 dt
接端钮c与i1的流入端钮a为同名端;反之,如果电压表反向偏转,
(6-6)
k 12 21 11 22
25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又因为Ψ11=L1i1,Ψ21=Mi1,Ψ22=L2i2,Ψ12=Mi2,代入式 (6-6)后有
(6-7)
k M L1L2
由于一般情况下Ψ21≤Ψ11,Ψ12≤Ψ22,所以k≤1。k=1时
称为全耦合,此时一个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通全部与另一线圈铰
19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4 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
20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5 用受控源表示互感电压时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
21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式(6-4)所述耦合电感伏安关系的相量 形式为
(6-5)
UU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L1I1 jMI2 jL2I2 jMI1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1 耦合电感元件 6.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6.3 空芯变压器电路分析 6.4 理想变压器 6.5 一般变压器 习题6
1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1 耦合电感元件
6.1.1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当一线圈中通以变化电流时,将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通。
30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2.1 耦合电感的串联 耦合电感两线圈的串联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如图6-9(a)
所示,将耦合电感线圈的两个异名端连在一起并通以同一个电流, 称为顺串;另一种是如图6-9(b)所示,将耦合电感线圈的两个同 名端连在一起并通以同一个电流,称为反串。
31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11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从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式可以看出,由两个线圈组成的耦合 电感是一个由L1、L2和M三个参数表征的四端元件,并且由于它的 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分别与线圈中的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因此 是一种动态元件、记忆元件。
12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1.2 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互磁链与自磁链的参考方向是否一致不
压
uM 2
。
M
di1 dt
27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8 例6-1图
28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由此可得该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为
u1
uL1
uM1
L1
di1 dt
M
di2 dt
u2
uL2
uM 2
L2
di2 dt
M
di1 dt
29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6.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di
di
(6-8) (L1 L2 2M ) dt Leq dt
式中,M前的正号对应于顺串,负号对应于反串。 式(6-8)表明,作串联连接的耦合电感在电路中可等效为一
用图6-4(a)和(b)所示电路模型表示,图中L1、L2是自感系数,M 是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或“*”表示同名端。
由于耦合电感中的互感反映了耦合电感线圈间的耦合关系, 为了在电路模型中以较明显的方式将这种耦合关系表示出来,各 线圈中的互感电压可用CCVS表示。若用受控源表示互感电压,则 图6-4(a)和(b)所示耦合电感可用图6-5(a)和(b)所示的电路模型 表示。显然在这里,电感L1和L2之间已没有了耦合关系。
3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若两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且线圈的每匝都全部铰链,选 定线圈中各部分磁链的参考方向与产生该磁链的线圈电流的参考 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每个线圈的总磁链的参考方向与它所在 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符合右手螺旋法则,则各线圈总磁链在图 6-1(a)所示电流参考方向下可表示为
图6-2 耦合电感的同名端
15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有了同名端的概念,再根据设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比 较图6-1(a)、(b)及其相应的伏安关系式(6-4),我们不难得出直 接列写耦合电感伏安关系式的具体规则:若自感电压与产生该电 压的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且耦合电感线圈电压与自感电压 方向一致,则自感电压前取正号,否则取负号;若耦合电感线圈 的电压正极性端与另一线圈的电流流入端为同名端,则该线圈的 互感电压前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9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当流经耗合线圈的电流变化时,与线圈铰链的磁通要作相应 的变化,并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压。设各线圈电压电流均取关 联参考方向,则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u1
d1
dt
d(11 12)
dt
uL1 uM1
L1
di1 dt
M
di2 dt
u2
d1
dt
d(22 21)
dt
2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考虑相互靠近的两个线圈如图6-1(a)所示。设通过线圈Ⅰ的 电流为i1,通过线圈Ⅱ的电流为i2,由于两个线圈之间存在磁耦 合,因此每个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不仅要与本线圈铰链形成磁 链,而且有部分甚至全部还将与相邻的另一线圈铰链形成磁链, 所以每个线圈中的磁链将由本线圈电流所产生磁链和相邻线圈电 流所产生磁链两部分组成。
仅与设定的两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有关,还与线圈的绕向及线圈 间的相对位置有关。实际的线圈往往是密封的,难以根据磁通方 向来确定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其次在图上也不便画出线圈的绕 向及相对位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同名端的概念。所谓同 名端,是指耦合线圈中这样一对端纽:当线圈电流同时流入(或 流出)该对端纽时,它们所产生的磁链是相互加强的,即线圈中 的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是一致的。同名端通常用标志 “·”(或“*”)表示。
式称自中感,,L单1 位i为111 亨, [L2利]i2(22H分);别称为M线12圈Ⅰi21、2 ,Ⅱ的M自21感 系i12数1 ,,简
称为互感系数,简称互感,单位为亨[利](H)。可以证明 M12=M21,表明互感的互易性质。因此,当只有两个线圈有耦合时 可以略去M的下标,即可令M=M12=M21。
5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图6-1 耦合线圈 (a) 自磁链和互磁链参考方向一致;(b) 自磁链和互磁链参考方
向不一致
6
第6章 耦合电感与变压器电路分析
由于线圈自磁链的参考方向由本线圈的电流按右手螺旋法则 决定,而互磁链的参考方向则由相邻线圈的电流按右手螺旋法则 决定,故随着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线圈绕向以及线圈间的相对 位置的不同,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相反。 如当线圈绕向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6-1(a)所示时,每个线圈中 的自磁链和互磁链的参考方向均一致;而当线圈绕向和电流的参 考方向如图6-1(b)所示时,每个线圈中的自磁链和互磁链的参考 方向均不一致。因此耦合线圈中的总磁链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