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当今这个不断变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备受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吸收西方教育体系的先进经验,以更符合未来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强烈主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开展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经验和智慧结晶。

其中,“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这些思想意味着在个人生活和社交中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以及固定的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人。

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追求健全人格的需求应该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

因此,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二、弘扬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国文化名著的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世界文化中独特的,深刻的,优秀的。

不仅衣食住行等方面影响深远,而且在道德、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弘扬国学经典,使学生接触到名著,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感,进而提高他们的国际化竞争力。

三、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应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学习,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先了解理论后再进行实践。

这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被现代教育所借鉴。

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推崇“治学之道在于笃实而寻常,即切勿似异虚妄想”,即要注重勤奋努力,不把“奇思异想”作为治学之道。

这个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同样适用,即学习是一种修炼的过程,必须注重基本功和勤奋努力,不能只搞花哨、花架子。

四、恰当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推进时代发展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历程形成了一定的分支和派系,而这些派系中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1.教育体系的问题在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学校重视的更多是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往往被简化或者忽视。

这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影响。

2.社会价值观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很多传统价值观念逐渐被新的观念所替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下降。

这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面临挑战。

3.传承载体的匮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逐渐缺失,古老的文化形式如戏曲、民乐等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受到了限制,许多传统技艺和手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4.市场文化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日益显现,一些商业行为和产品借用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形象,但却放弃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商业化的利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解决方案1.教育体系改革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学校的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增强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2.弘扬传统价值观念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弘扬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解读,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

3.保护和振兴传统文化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载体的保护和扶持,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支持和鼓励民间艺术团体的活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应该相互融合,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和媒介来传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和创造力,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

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章节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现代教育的挑战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总和,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积淀和智慧,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传统文化已经被现代教育所替代。

现代社会大量涌现的新科技和新事物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淡化,文化价值被忽视。

此时,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章节二: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现代教育的不足传统文化不只是父辈留下的好习惯和传说,它更是一种人类文化精髓和传承,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

而现代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没有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人的人文素养、道德感、想象力、审美悟性等方面的教育很少,而这些则是传统文化中的强项。

因此,我们需要承认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

章节三: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经验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了优秀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祖先文化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祖先仰慕的文化人物,明白祖先为什么要崇尚节日和仪式,体验由内心而感到的团结和向心力;在尊师重道的文化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师德和社会责任,学习谦虚、尊重和忍耐;在孝道文化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确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感恩的心态和珍惜家庭的重要性。

章节四: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并不只是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优点,还在于让我们针对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品德教育,创设多元学科和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自己所学。

结语: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奠定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历史传承的重要遗产。

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面临着许多问题,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1.教育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够重视,当前的教育体系更多地注重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传统文化教育却逐渐淡化。

在学校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来传授传统文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

而且,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授也存在不足,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

2.生活方式的变迁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礼俗习惯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替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渐渐被边缘化。

3.媒体的影响大众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传统文化在媒体中的展示和传播渠道有限,而更多的是流行文化和社会热点。

这种情况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很难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4.社会价值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逐渐与时俱进,但也面临挑战和冲击。

一些传统文化价值正在受到新价值观的影响而逐渐淡化,传承问题愈发严重。

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方案1.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从教育体系入手,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通过教材编纂、师资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授水平,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承的结合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引导人们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为一体。

比如,在城市迁移过程中,可以建立传统文化社区,推动文化传承,倡导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落实。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艺术创作、价值观念等。

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环境、媒体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教育问题1.学校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教育中逐渐被边缘化,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有限,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皮毛。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教师培训很多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有限,他们无法很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有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热情,这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流失。

解决方案:1.加强课程设置学校应当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在语文、历史、美术等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教师培训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传授的水平,让学生能够受益。

二、社会环境问题1.社会价值观念变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更趋向于西方文化。

这降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承力度。

2.社会崇尚新事物当代社会更加注重时尚和新潮,年轻人的审美观也受到了影响,他们更加倾向于接受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减弱。

解决方案:1.倡导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社会活动、媒体宣传等,倡导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弘扬传统文化鼓励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包括书法家、戏曲演员、传统手工艺人等,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向社会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

三、媒体问题1.媒体内容单一很多媒体在内容呈现上倾向于流行文化和商业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相对较少。

2.娱乐化倾向在当今社会,很多媒体更倾向于以娱乐作为主要内容,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不够全面和深入。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与缺失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与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是上 下五千年历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瑰宝。中国传统 文化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 格特征,等主要存在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的主要特点。“文化、;这一词, 对一个民族来讲,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一种传 承。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面貌和独特气质, 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图腾。对于高校大学生来 讲,“文化”一词很常见,但对于文化的深度理 解却很少有人能明白,为什么?因为当代高校大学 生对于文化的了解太少。因为与一场电影球赛相比, 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显然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学术探讨
天 下
INSIGHT
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与缺失
文 _ 吴凡 谢言许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正逐渐缺失。尤 其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各种冲击之下,传统文化的传 承显得亟待可需。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到缺失的原 因,并且尽力传承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要在 高校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物质载体就是 传承。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加强对高 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传统文化 也需要创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缺失;高校大学生
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其对于多种中国传 统文化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曾经无比辉煌 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刻,却也面临着逐渐流失的 境地。
1、在生活当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种文化的缺失和传承更能体现出一种社会 现象,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水平不断的提 高,人们追求着更快更多的经济利益,把生活当中 的一些东西简单化,智能化。所以对于某些老一辈 传承下来的礼仪,风俗,手工工艺,放在今天,略 显繁琐复杂。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来 说,拿起一支笔来工作是一件及其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有好多的工作,我们没法用一支笔来完成,信 息量太大,浪费时间。信息时代,将一切文字用计 算机代替,节省了时间和空间,节省了大量的纸张 和笔的利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于中国传统 文化汉字的记忆,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为了常事, 这就是一种中国汉字文化的缺失。这 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 的主要原因。目前,像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常见,随 着社会发展,生活在中国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及在 校大学生已经缺失了很多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比 如他们的思想,语言以及技能等。 2、在西方文化的冲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流入中国,当代 大学生也接触到了不同的西方文化,两种截然不同 的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让好奇心重且喜欢新鲜事物 的当代大学生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放在了西方文化 上,随着时间的流失,时光的车轮慢慢推移,于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各方面的冲击下有些尴尬。 社会在改变,传统文化技能变的无用武之地,学习 一些国外的文化而缺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我们也 早已经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意义。学习西方 文化、各别崇洋媚外,是当代在校大学生屡见不鲜 的事实,也是趋势所向,他们对自已本国的传统文 化没不太注重,而对于西方的一些文化更加的敏感,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够 很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延续传播的要素。 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失,无论对于我们中华民 族还是对每一个国人来讲,都一种遗憾。广大高校 大学生追韩星,学习西方文化,热衷于一些西方的 节日,例如情人节时期待玫瑰花、圣诞节时希望能 见到圣诞老人等,对于他们的喜爱超越于传统文化 的程度。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丢弃更演变成是一种 常见的社会风气,很多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五千多年 的历史保持着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也影响了一辈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一、传统文化对素质教育的启示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如“诚实守信”、“和而不同”、“行不由径,事不成蹊”等等。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价值观念为人格教育提供了基础,教育者可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构建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

例如,“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致君尧舜,致民鲁阳”的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现代教育的理念相契合。

因此,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传统文化对学科教育的启示科学教育和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大音希声”、“讲求太和、协同和谐”的思想,与现代科学中的“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协同性思维”相当吻合。

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思想启示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掘科学知识的深层次意义。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许多深奥的哲学理念,如“道法自然”、“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哲学思想可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其创新思维和深入学习各门学科的热情。

三、传统文化对班级管理的启示班级管理是现代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精妙的思想启示。

如“以诚待人”、“凡事讲求中庸之道”、“人无完人”等等。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长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此外,传统文化对班级内的人际关系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如“协和万邦,化民成俗”的思想,维护班级和谐,促进班级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

四、传统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不少有益的思想启示。

如“学以致用”、“克己复礼”、“知行合一”、“务实创新”等等。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我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要有公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等品德。

这对现代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因此在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正、正直、宽容和忍耐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教育。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是崇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家庭的价值观念。

这个传统价值观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存在着家庭关系紊乱以及缺乏家庭纽带的问题。

通过强调孝道教育,教导学生尊重家庭和父母的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家庭责任和家庭观念,增强学生的家庭关系意识。

再次,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思维方法的培养。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包括论证、分析、综合等等。

这些思维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的培养。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的重要素材。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传承的认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自信心。

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教育、孝道教育、思维方法培养以及文化自信的培养,都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教育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学生在接受现代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益于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丢失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丢失

论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丢失安华镇中费永锋现在的中学生,多数人可以迅速在电视节目或剧场里认出无数当红明星,但是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事件,分不清基本的朝代顺序。

大红大紫的歌星李纹,不知道岳飞是谁。

王力宏不会背《锄禾》。

造成这种情形的根本原因:在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严重丢失。

因此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势在必行。

面对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应试教育贻害无穷,是背离了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赋予基础教育所不应有的强烈的竞争性和筛选功能,用层层考试的办法,选拔出一小批"优胜者",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成为教育的失败者,打击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进取心,乃至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约有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中学厌学的达30%,有的地区高达60%.5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目前学校教育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发展;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考试水准,却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同时,它削弱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导致教育的人文内涵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视人伦教化、道德养成的特点。

成都市某幼儿园一项调查显示:90%的孩子能说出"圣诞节",只有10%知道"中秋节",几乎没有人能说出"重阳节"和"端午节";而回到家中,近七成的孩子把时间用于看电视,近三成的时间玩电脑游戏,很少有时间外出散步和做游戏;他们喜欢的玩具当中,电动玩具45%、芭比娃娃18%、机器猫12%……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游戏知之甚少。

孩子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他们生活的天地却越来越小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延续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他提倡“以教育为业”,注重培养仁爱、和谐、礼仪的人格修养,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这些教育理念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

例如,孔子所倡导的“教学相长”思想,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和互动,这一思想在现代教育中被发扬光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

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治”,强调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这种强调道德修养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精神。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有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注重继承、学习和创新,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鼓励学生不断实践和改进。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儒家的“格物致知”思想,倡导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理解道理。

这种思维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审美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例如,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饱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感和智慧,这些传统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学等经典作品也为学生提供了终生受益的美育资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继承了孔子教育理念的精髓,也弘扬了传统价值观念,塑造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同时,传统文化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美育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

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

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中面临着许多困境。

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探究,分析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引导和支持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引导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匮乏。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忽视,学校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对匮乏,师资配备也不足,缺乏专门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团队。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往往更倾向于追求当下的流行文化,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3.社会环境不支持。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多新文化的冲击,社会环境不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产生的原因1. 教育体系的转型。

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体系往往更加注重科技、外语等现代知识的普及。

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背景下显得较为滞后,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和重视。

2. 社会快速变迁。

现代社会快速变迁,大量的新文化冲击传统文化,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忽视,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针对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1. 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支持,确保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重视。

2. 完善教育资源。

学校应该加大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源,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充分的传统文化教育。

3. 加强师资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确保有足够的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4. 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

5. 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树立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形象。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国学教育的对策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国学教育的对策

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国学教育的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在当代社会,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新兴科技的充斥,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

然而,国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国学教育的对策。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1. 全球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和新兴科技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下降。

许多人更倾向于接受国外文化和价值观,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面临着困难。

2. 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下,教育体制也正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然而,随着对科学技术和实用性教育的偏好,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冷落在背后。

教育体制下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导向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关注和空间,更加偏重于功利主义。

3. 信息时代下的文化碎片化信息时代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人们只有有限的时间去阅读和学习。

这种信息时代下的文化碎片化现象也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很多人只接触到了传统文化的表面内容,而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二、国学教育的对策1. 加强国学教育宣传和推广提高国学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是国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通过媒体宣传、公开讲座、校本课程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国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2. 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国学教育模式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交融中,国学教育需要注重创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设计出适合当代人学习的国学课程和教学模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1500字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1500字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1500字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华传统文化面临许多问题,如传承不易、进入困境、被忽视等。

以下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传承环境不利。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在教育体系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地位相对较低,学生们在学校更多地接触到的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知识,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冷落。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传统文化的生活环境逐渐消失,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的接触越来越少,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和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娱乐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大量的电视、电影、音乐等娱乐产品涌入市场,广告和商业推销青睐时尚、新颖的东西,这种消费模式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冲击。

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也较低,这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再次,历史知识的匮乏。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

然而,在当前社会中,普通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知识了解匮乏。

中小学课程中对于历史科目的推广力度不够大,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知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学习,导致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是皮毛,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和精髓。

最后,忽视或歧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存在。

在当代社会,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抱有偏见或者歧视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过时、落后。

对于传统文化的崇尚和推崇不够,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的丧失感到“庆幸”。

这种观念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使得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认同感减弱。

面对以上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首先,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们在学校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研究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指导意义。

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入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分析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深刻的指导意义,被视作中国教育的灵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也在悄然改变。

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中,发扬其光彩,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存在共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思维深度和精神内涵,这与现代教育的人文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都强调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照顾,以及思维的深度拓展和内涵的丰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互相衔接的。

传统文化虽然基于古老的历史,但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

在现代教育中,这种精神寄托也有所延续。

同时,现代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深刻的文化领悟,使其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

最后,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着独特的启示。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孕育着众多的思想和精华。

这些思想和精华,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源头。

因此,如果能够延续传统文化的精神,现代教育的质量也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在教育教学方法、价值观念、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都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的具体分析: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重要思想,被视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思想相对于“形而上学的学习理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现代教育也应注重实践教学,避免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摘要】当代中国画教育中存在着传统文化的缺失,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画教育中地位重要,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通过反思当代中国画教育的现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展望。

通过重视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为当代中国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中国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当代中国画教育、传统文化、缺失、影响因素、应对措施、反思、重视、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导言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中国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画教育中的地位备受关注,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缺失和不足之处。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很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不够。

我们亟需反思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只有重视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画教育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2. 正文2.1 当代中国画教育现状当代中国画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艺术爱好者投身其中。

学校和艺术机构纷纷开设了相关专业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专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许多中国画大师和知名艺术家也积极参与教育工作,传授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为学生们指引艺术之路。

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

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

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技术乃至强调谋生的能力,这些固然不错,只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当中,课堂里面很少讲到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或者更确切地说,现代教育教给人工作和生活的技巧,却很少告诉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怎样衡定。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了解金钱的意义,不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社会公信力的丧失,善恶美丑的价值观的混乱乃至腐败猖獗,物欲横流……不可否认,我们已因一味追求享乐而异化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逐物而迷心,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却与日俱增。

然而,科技的昌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意想中的快乐和满足,相反,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的上升、青少年的犯罪乃至由此产生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同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一样,世界各国在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类前进、给人类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无尽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被世界尊称为圣雄的印度独立领袖甘地曾讲过一段闻名于世的话:“有七种东西可以毁灭自己,也可以毁灭他人,更可以毁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

这七种东西是:第一、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第二、没有责任感的享受;第三、不劳而获的财富;第四、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第五、不道德的生意;第六、没有人性的科学;第七、没有牺牲的崇拜。

”无独有偶,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亦曾大声疾呼:“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科学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令人遗憾的是,先哲的论断恰好成为了当今全球教育道德缺失的注脚。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这是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1.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逐渐被遗忘和淡化,许多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甚至对其存在感到陌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

1.1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许多学校和机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性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局限于一些零散的传统文化知识,而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和理解。

这使得学生们只对传统文化有一知半解,无法真正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1.2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时代感由于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不足,传统文化教育显得有些过时和远离现实生活。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紧密结合,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们所接受和理解。

1.3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吸引力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吸引力。

这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从而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制定和实施更加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教学,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2.2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

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感。

2.3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乐于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这就需要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节日等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有吸引力。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于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教育面临着缺乏的状态。

很多家长和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现代知识和技能,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这导致很多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逐渐忽视。

2.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一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上,很多学校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形式,如传统节日、传统戏剧等,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很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的冲突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竞争力,而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这导致了传统文化教育难以与现代化教育相融合,很多学校和家长更愿意选择现代化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弘扬。

1.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让更多的家长和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此外,可以通过相关活动和奖励机制来鼓励学校和个人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2.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样,不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而是注重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

师生可以通过古诗词、经典名著、传统戏曲等方式来深入理解传统文化,通过课内外活动来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3.推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现代教育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学校可以在现代教育中适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高中教师对学生传统文化传承重视不够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对学生传统文化传承重视不够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超市收货部商品质量验收标准目录前言 (1)主题内容 (1)适用范围 (1)一、生鲜类商品验收标准 (1)(一)畜禽类产品 (1)(二)水产品 (1)(三)果蔬类产品 (2)二、日配类商品验收标准 (2)(一)熟食品 (2)(二)日配品 (2)(三)冷冻品 (3)三、副食品类商品验收标准 (3)(一)粮食加工品 (3)(二)食用植物油 (3)(三)酱菜调料类 (4)(四)干货类 (4)四、食品类商品验收标准 (4)(一)糖果果冻类 (4)(二)休闲食品 (4)(三)糕点饼干类 (4)五、烟酒饮料类商品验收标准 (5)(一)卷烟 (5)(二)酒类产品 (5)(三)软饮料(非酒精饮料)类 (8)(四)茶叶 (9)六、营养保健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0)(一)乳制品 (10)(二)保健(功能)食品 (10)(三)药品类 (11)七、日用百货商品的验收标准 (11)(一)合成洗涤剂 (11)(二)卫生用品产品 (11)(三)家居日杂用品 (12)八、化妆品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2)(一)包装要求 (12)(二)标签要求及应当标注的内容 (12)九、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的验收标准 (13) (一)珠宝玉石 (13)(二)贵金属饰品 (13)十、钟表眼镜类商品验收标准 (14)(一)标识要求 (14)(二)外观检查 (14)十一、纺织品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4) (一)外观检查 (14)(二)从手感上判别 (14)(三)检查服装的吊牌、标签、必须标注 (15) 十二、箱包皮件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6) (一)箱包类 (16)(二)鞋类产品 (17)十三、家用电器类商品的验收标准 (18) (一)电视机 (18)(二)家用电冰箱 (19)(三)空调器 (20)(四)家用电动洗衣机 (21)(五)电风扇 (22)(六)真空吸尘器 (22)(七)自动电饭锅 (22)(八)电磁灶 (23)(九)燃气具的具体要求 (23)(十)贮水式电热水器 (24)(十一)电暖器 (24)(十二)视盘机 (24)(十三)录像机 (25)(十四)微波炉 (25)(十五)组合音响 (26)(十六)电吹风 (26)(十七)微型家电 (27)十四、文体类商品验收标准 (27)(一)办公学习用品 (27)(二)照材类产品 (28)(三)电子信息产品 (28)(四)体育用品类 (28)(五)灯具类 (28)(六)乐器类 (29)十五、玩具商品验收标准 (30)(一)包装检查 (30)(二)标识检查 (31)(三)外观检查 (31)补充说明 (32)附录一 (34)附录二 (37)商品质量验收标准前言商品验收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为了做好商品验收工作,确保销售商品的商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司声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商品质量验收标准。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论当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首先,现代中国画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而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传统文化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许多的教师没有给学生传授足够的传统文化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们往往只关注如何利用不同画材创造出美观的艺术形象,并且大多数的时间用来教授学生绘画技法,而不是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知识。

其次,现代中国画教育的教材不同样注重传统文化。

现代中国画教育的教材往往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解读,这导致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即使有对传统文化的介绍,也仅仅停留在表面。

而教材应该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深,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画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现代中国画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强调和重视。

现代中国画教育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法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生们在学习中国画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演变和发展。

因此,在课外的时间,学生们很难去了解传统文化,并且也很难理解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

最后,应该提出改变策略去解决现代中国画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

首先,教师们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应该将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技法更加有效地整合在教学中。

其次,教材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介绍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对其产生兴趣。

第三,教育机构和社会都应该推动和支持这一改变,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机构去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只有通过这些改变,才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中国画教育中,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理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的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给养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技术乃至强调谋生的能力,这些固然不错,只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当中,课堂里面很少讲到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或者更确切地说,现代教育教给人工作和生活的技巧,却很少告诉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怎样衡定。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了解金钱的意义,不懂得该如何与人相处,社会公信力的丧失,善恶美丑的价值观的混乱乃至腐败猖獗,物欲横流……不可否认,我们已因一味追求享乐而异化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逐物而迷心,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却与日俱增。

然而,科技的昌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意想中的快乐和满足,相反,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的上升、青少年的犯罪乃至由此产生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同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一样,世界各国在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人类前进、给人类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无尽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
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被世界尊称为圣雄的印度独立领袖甘地曾讲过一段闻名于世的话:“有七种东西可以毁灭自己,也可以毁灭他人,更可以毁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整个人类。

这七种东西是:第一、没有道德观念的政治;第二、没有责任感的享受;第三、不劳而获的财富;第四、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第五、不道德的生意;第六、没有人性的科学;第七、没有牺牲的崇拜。

”无独有偶,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亦曾大声疾呼:“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的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科学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令人遗憾的是,先哲的论断恰好成为了当今全球教育道德缺失的注脚。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这是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主题为“面向21世纪”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参会者经过四天的讨论所得出的结论之一。

当人类走向财富与科技统领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时,当世界上因民族、文化、利益而导致的日益加剧的暴力冲突无法消除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科学技术的错误使用所造成的种种恶果,仅在实践层面依靠科技的力量是不能根治的,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恶果,使全
社会充分地享有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就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伦理行为,把对科学的使用置于正确的人文道德观念的掌握之下。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改造世界,更需要以文化精神来修养熏陶自身,培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提升人的心灵的觉悟,反省自我过分膨胀的贪欲,而这种健康人格观念的形成非仰赖于我们回过头来,开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不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深刻影响了东方文明两千五百多年的儒家文化充满了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大智慧,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隽永,意存高远,不但阐述了人格修养、人生家庭、社会宇宙等诸多哲理,更于当今时代具有振聋发聩的反省意义,其超
越时空的不朽价值,至今依然放射着卓越的思想光辉。

面对这样一个人类文化的巨大的思想宝藏,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忘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教精神,除了“文化革命”造成的劫难和精神倒错外,还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不能够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和实质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对经典的误读和断章取义,使精华变成了糟粕,智慧解说成愚昧,于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既丧失了文化的食粮,同时也丧失了做人的准衡。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

近代大儒梁漱溟先生以为,传统教育系以人格的养成为贯彻始终的精神,以真实的生活为道理的指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决非哲学和知识的学问,而是存心立世的基本态度,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学问。

这种学问可以滋养孕育出温柔敦厚、至大至刚的人格;乐天知命、坦荡无忧的性情;忠恕存心,择善而行的
品德;天心仁厚,悲天悯人的情怀;知本知末,通权达变的学问;豫立不劳,无为而为的智慧。

而这一切都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思想源泉、人生指南,启迪我们如何安身、如何立命的不易准则。

譬如孟子曰:“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亦如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失去仁爱之心的人生与家庭,是很难有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同样的,一个丧失仁爱之心的国家与民族,也就很难有其真正的安宁与祥和可言了。

穷极思变,温故知新。

当我们真正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之宝藏,定会时时有心灵震撼之感,历久弥新之慨。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群相争辉,博大精深。

任撷一滴,都可映日月之华,照耀千古。

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经济腾飞,科技进步,正是继往开来的大好时机,那么毋庸置疑,传承传统文化,重振中华文明,重担就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肩上。

2003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精彩演讲。

请让我们援引其结束语作为本篇的结语: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注:宋儒张横渠语)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
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