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2016雅礼系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6年雅礼教育集团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语文 七年级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审题人:学生信息栏 姓名: 班级: 家长电话: 得分:一、 请在方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下列汉字:(共2分)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能够书写规范、较为均匀分配于田 字格,就给满分2分。
二、选择题(共10分)2.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酝酿【yùn niàng 】贮蓄【zhù xù】 咄咄逼人【duó duó】 花团锦簇 B .着落【zhuó luò】分歧【fēn qí】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 宛转 C .莅临【lì lín 】烂漫【làn màn 】 混为一谈【h ǔn w éi y ī t án 】 汗涔涔 D .憔悴【qiáo cuì】菡萏【hàn dàn 】 众目睽睽【zhòng mù kuí kuí】 决别 答案:A解析: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 C .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 D .决别改为诀别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B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
C .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D .春风抚摸着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答案:B解析:A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B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C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D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论语》节选翻译
《论语》节选翻译1、性、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2、礼、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
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朱子语类卷第三
朱子语类卷第三朱子语类卷第三鬼神朱熹朱子语类卷第三鬼神因说鬼神,曰:「鬼神事自是第二着。
那个无形影,是难理会底,未消去理会,且就日用紧切处做工夫。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说尽了。
此便是合理会底理会得,将间鬼神自有见处。
若合理会底不理会,只管去理会没紧要底,将间都没理会了。
」义刚问目别出。
义刚将鬼神问目呈毕,先生曰:「此事自是第二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说尽了。
今且须去理会眼前事,那个鬼神事,无形无影,莫要枉费心力。
理会得那个来时,将久我着实处皆不晓得。
所谓『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个皆是面前事,做得一件,便是一件。
如易,便自难理会了。
而今只据我恁地推测,不知是与不是,亦须逐一去看。
然到极处,不过只是这个。
」或问鬼神有无。
曰:「此岂卒乍可说!便说,公亦岂能信得及。
须于众理看得渐明,则此惑自解。
『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人且理会合当理会底事,其理会未得底,且推向一边。
待日用常行处理会得透,则鬼神之理将自见得,乃所以为知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亦如此。
」天下大底事,自有个大底根本;小底事,亦自有个紧切处。
若见得天下亦无甚事。
如鬼神之事,圣贤说得甚分明,只将礼熟读便见。
二程初不说无鬼神,但无而今世俗所谓鬼神耳。
古来圣人所制祭祀,皆是他见得天地之理如此。
神,伸也;鬼,屈也。
如风雨雷电初发时,神也;及至风止雨过,雷住电息,则鬼也。
鬼神不过阴阳消长而已。
亭毒化育,风雨晦冥,皆是。
在人则精是魄,魄者鬼之盛也;气是魂,魂者神之盛也。
精气聚而为物,何物而无鬼神!「游魂为变」,魂游则魄之降可知。
鬼神只是屈伸往来者,气也。
天地间无非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
人心才动,必达于气,便与这屈伸往来者相感通。
如卜筮之类,皆是心自有此物,只说你心上事,才动必应也。
问:「鬼神便只是此气否?」曰:「又是这气里面神灵相似。
」问:「先生说『鬼神自有界分』,如何?」曰:「如日为神,夜为鬼;生为神,死为鬼,岂不是界分?」叔器问:「先生前说『日为神,夜为鬼,所以鬼夜出』,如何?」曰:「间有然者,亦不能皆然。
说好普通话国旗下演讲稿10篇
说好普通话国旗下演讲稿10篇【篇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年是全国推广普通话21周年。
今天我们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一周——第二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闪烁着文化自信的光芒。
除了14亿中国人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裔、华侨在使用汉语,还有2000多万的外国人在研究和使用汉语,有85个国家的21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学汉语,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的有力支撑;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
各个不同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差距。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而我们一旦出门,便会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不能与人沟通、交流。
这时,如果我们都讲一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那么,就不会与别人因语言不通而急得满头大汗。
正所谓:方言土语难沟通,心心相融普通话。
我校是宿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宿迁市十佳书香校园,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每一名老师、每一名学生都有责任讲普通话。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课内课后交流使用普通话,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用语用字良好惯。
2.做到校园里人人使用普通话,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
3、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使文明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5.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宿迁城市形象的塑造、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行动起来,要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篇二】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工作开心,研究愉快!接下来,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说好通俗话,迈进新时代”!一个伟大的祖国,一片辽阔的河山,尽管有着不同的方言,但同时却拥有一种最亲切的乡音,一种令海内外所有中国人最自豪的语言,那就是我们的母语——通俗话。
《论语》原文、注释、译文、评论
《论语》原文、注释、译文、评论论语原文、注释、译文、评论学而篇第一【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â,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ù,,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关于戏台的对联
关于戏台的对联戏台的对联1上联:天然图画下联:一曲阳春上联:古今真乐府下联:天地大梨园上联:传神真宝镜下联:写意大文章上联:明月临歌扇下联:新花艳舞衣上联:清歌凝白雪下联:妙舞散红霞上联:舞台小天地下联:天地土舞台上联:玉楼天半笙歌起下联:蓬岛仙班笑语和上联:借虚事指点实事下联:托古人提醒今人上联:怒骂笑啼皆学问下联:悲欢归去尽人情上联:假笑啼中真面目下联:新歌舞里旧衣冠上联:欲知世上观台上下联:不识今人看古人上联:有声画谱描人物下联:无字文章写古今上联:此曲只应天上有下联:斯人莫道世间无上联:古往今来只如此下联:淡妆浓沫总相宜上联:逝者如斯未尝往下联:后之视昔亦犹今上联:声为律吕身为度下联:云想衣裳花想容上联:优孟衣冠启后人下联:新笙歌里古衣冠上联:讽世文章宜雅静下联:感人情性在形容上联:能令公喜能令公怒下联:歌也有怀哭也有思上联:古今人何遽不相见下联:天下事当作如是观上联:把往事今朝重提起下联:破工夫明夜早些来上联:故意装腔,炎凉世态下联:现身说法,游戏文章上联:一曲阳春唤醒千秋梦下联:两样面容演尽忠仟情上联: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下联: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上联:是耶,非耶,其信然耶下联:秦欤,汉欤,将近代欤上联:想当年那假情由未必为真下联: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上联: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富贵下联: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夫妻上联:不大场地可国可家可天下下联:平常人物为将为相为宦臣上联:文艺演因说果善恶终有报下联:戏曲唱古道今忠奸始分明上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富无前代事下联:欢柳杨褒贬座场常有剧中人上联:遇事强出头,此中大有人在下联:登场便抽脚,天下其谓公何上联:东西汉,南北宋,人物备考下联:山海经,水浒传,今古奇观上联:顾曲小聪明,当日可怜公瑾下联:挝鼓大豪杰,至今犹骂曹瞒上联:日近长安,凤翥鸾翔仙众下下联:风流千古,铜琶铁板大江东上联:你也挤我也挤此处几天立足地下联:好且看坏且看大家都有下场时上联:酉春瑞雪知时一片雪花一粒粮下联:盛时妙法契机万个众生万尊佛上联:看不真莫吵,请问前头高见者下联: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来人上联:乾坤大戏场,请君更看戏中戏下联:俯仰皆身鉴,对影休推身外身上联:声调杂庄谐,其间应有关心处下联:祸福多倚伏,就是谁将冷眼看上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下联: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上联:应作如是观,古人今人若流水下联:谁能为此曲,大珠小珠落玉盘上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下联: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尽寒心上联:人物借身装,装出来千形万状下联:车骑凭步走,走遍了四海九州上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下联:看古人道古人看古到今人比人上联:严持佛制律义谱出精神文明曲下联:提倡人向佛教唱好四化建设歌上联:红脸关公爷忠勇节义千古流传下联:黑脸包青天刚正不阿万世颂扬上联: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下联: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上联: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下联:他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上联:说东道西公候将相才子佳人随意演下联:走南闯北士工农商三教九流都是你上联:称员外称老爷思功就看成究竟非富贵下联:呼夫人呼娘子看郎才女貌到底假夫妻上联: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是下联: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上联:你看这般人以假作真才上台就变脸色下联:他因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脚煞费心机上联:历代壮奇观,睹胜败兴衰,千古英雄收眼底下联:高台欣共赏,听管弦丝竹,数声雅调拓胸襟上联:文中有戏戏中有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下联:音里藏调调里藏音懂音者听音不懂音者听调上联:窦娥冤黛玉葬花孔雀东南飞自古女子多薄命下联:休疑这出戏没有来由似幻似真不过劝人为善上联:试看上得场谁非脚色何今何古还须问我翻新下联:文昭关苏武牧羊关羽走麦成从来男儿怀悲愤上联:别馆接莲池,谱来杨柳双声,古乐府翻新乐府下联:故乡忆梅市,听到鹧鸪一曲,燕王台作越王台戏台的对联2上联:你一枪、我一刀,虽杀未恼下联:轿上来、马上去,非走不行上联:三五步行遍天下下联:六七人雄会万师上联:谈古论今有甚说甚下联:扮文装武演谁象谁上联:是是非非非亦是下联:真真假假假即真上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下联: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是谁上联: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下联: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上联:说东道西公候将相才子佳人随意演下联:走南闯北士工农商三教九流都是你上联:人情到底好排场,耀武扬威,任你放开眉眼做下联:世事原来多假局,装模作样,唯吾脚踏实地看上联:人情到底好威风,抹粉涂脂,任你放厚脸皮去做下联:世事本来系假局,装模作样,劝君踏实脚步来看上联: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下联:站得高不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上联:当场皆伦理之中,何记是真是假下联:此地有神明在上,自然可劝可惩上联:善恶施报,莫道竟无前世事下联: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上联:满场都是闲人,袖手旁观,听戏不如做戏苦下联:凡事终须结局,从头演起,上台容易下台难上联:台上唱戏,台下看戏,尽是逢场作戏下联:幕前做人,幕后整人,可见双面之人戏台的对联3上联:欲知世上观台上;下联:不识今人看古人。
初二道德与法治 有礼走遍天下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本课题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二框《以礼待人》。
本框内容作为该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学情分析一方面,礼仪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价值品格,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对基本的交往礼仪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学在初中生活中也能够做一名文明有礼的人。
另一方面,则是初中生对礼的认识未能做到深层次、宽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对传统礼仪的接触。
中华礼仪博大精深,作为中学生应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礼仪,坚定文化自信,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优秀传统礼仪焕发新活力。
第二,还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了解阶段,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坚定信仰和认可,未付出实际行动。
此外,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甚至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第三,未能树立关于礼仪的辩证观念。
礼仪虽是道德所倡导的,但也能体现法治的精神内涵,德治与法治两者相辅相成。
同时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中西方的礼仪也会存在差异。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辩证的礼仪观。
这些都需要教师从遵守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选择贴合社会新闻、学生生活、课本内容的素材,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从而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做文明有礼的人。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大单元应该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思想。
大单元的“大",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系统性表现。
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我们要建立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科素养真正落地。
汉殇17:雅言的渊源
汉殇(17、雅言的渊源)乙迷一、雅与夏公元前1046年,华夏族入主中原,克商立周。
前文介绍过,华代指红,夏本意西。
今天,“夏”字已淡出政治舞台,无论“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华”而非“夏”,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而言,“华”远比“夏”重要,但在先秦,情况正好相反,当时华夏简称为夏。
周初大封建,被分封的华夏诸侯称作“诸夏”,齐鲁这样封于东方的诸侯称作“东夏”,华夏族的语言被称作“夏言”。
不过“夏”很快遭遇挑战,因为我们从远古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中”。
从《尚书》和《诗经》的记载看,最早商王朝已被称作“中国”。
在中国文化里,“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原、中国、中华、中庸、中山(古有中山国,今有中山市,近代还有个孙中山)、中正(蒋介石名)。
美国有联邦政府,本朝则是中央政府,我们的最高决策机构叫“党中央”。
华夏族引以为荣的“夏”字与“中”严重对立,为与时俱进,周代的统治者将“西”的解释逐渐从“夏”字里去除,“夏”被阐述为“雅、正、大”,夏言亦称作雅言。
夏与雅最初并非一回事。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雅》是西周贵族所作,因此《大雅》《小雅》又称《大夏》《小夏》,而十五《国风》里的《秦风》是秦人所作,因此“秦风”也称“夏声”,但从没人说秦风是雅音,可见夏与雅本意不同。
夏言通俗讲就是西言,即陕西话,而雅言翻译为现代汉语即官场用语,二者在周代能够互换,实因华夏族主政,夏言与雅音重叠变成一回事。
华夏族源于西羌,但华夏语与川藏地区的羌语周代已有较大的区别,因为自黄帝始,晋陕一带的羌族与以山东为根据地的东夷一直在交流。
二族联盟攻击黎苗一千年,其后决裂,夏商二朝羌夷兵戎相见又是一千年。
另外,东夷的文化比西羌发达,文明的标记首先是文字,甲骨文是东夷商部落的创造;文明的另一标记是金属的使用,殷商有壮观的青铜器,而且“铁”字最早写作“銕”,可见铁器也是东夷的发明。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读《论语》识人生——《论语》十二章 课文解读
读《论语》识人生——《论语》十二章课文解读一、导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
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
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
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
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
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
所以要联系实际来理解文章内容。
二、个性解读对话生成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
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在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实现平等对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解读】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
“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
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
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旧注:“同门曰朋。
”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
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
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强烈推荐】2019年_2020年雅礼集团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_2020年雅礼集团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初一语文七年级卷时间:150 分钟总分:150 分命题人:审题人:一、请在方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下列汉字:(共 2 分)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能够书写规范、较为均匀分配于田字格,就给满分 2 分。
二、选择题(共 10 分)2.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A.酝酿【yùn niàng】贮蓄【zhùxù】咄咄逼人【duóduó】花团锦簇B.着落【zhuó luò】分歧【fēn qí】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qù】宛转C.莅临【lì lín】烂漫【làn màn】混为一谈【hǔn wéi yī tán】汗涔涔D.憔悴【qiáo cuì】菡萏【hàn dàn】众目睽睽【zhòng mù kuíkuí】决别答案:A解析: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C.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D.决别改为诀别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 分)A.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B.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
C.菜市场一片人声鼎沸....,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D.春风抚摸着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答案:B解析: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充分的作用。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 3篇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 3篇范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是《爱我母语,爱我中华》。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
多少年来,我们的先人一直在探索并推广一种能够跨方言乃至跨民族的通用语,以方便人际交流。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意思是说:孔子诵读《诗经》、《书经》和司掌礼仪时,都用“雅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使用了当时的普通话。
由此可知,远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当时的普通话,操山东方言的孔老夫子,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都能够自觉使用当时的普通话。
今天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这个时代,当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当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用我们中国的普通话在进行交流时,普通话的意义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傲!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说好普通话。
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
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在这里,我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我们已经走到了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仿佛变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间却变大了。
《诗经》大学语文
采采芣苢⑴, 薄言采之⑵。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⑶。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⑷。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⑸。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⑹。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⑺。
⑴采采: 采而又采。芣(fú)苢(yǐ ): 野生植物名,可食。 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 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 取得。 ⑷掇(duō): 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 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 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 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诗经》
一、《诗经》的基本知识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四、《诗经》中的唯美诗句
《诗经》的基本知识
一、《诗经》名称及产生时代、地域和作者
(一)名称(《诗》“诗三百”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称“诗三
百”,自汉代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始称《诗经》。
(二)产生的时代与地域 1.时代: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 间的305篇诗歌作品。
2.地域:相当于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 东、湖北北部一带,主要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 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 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
(三)作者 社会各阶层,绝大部分已不可考。305篇中
只有5首知道作者: 许穆夫人赋《载驰》、家父 作《节南山》、寺人孟子作《巷伯》、吉甫作 《崧高》、奚斯作《閟(bì)宫》。
月出皎⑴兮,佼⑵人僚⑶兮,
《论语》述而篇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论语》述⽽篇第七:⼦所雅⾔,《诗》《书》、执礼,皆雅⾔也。
7.18 ⼦所雅⾔,《诗》《书》、执礼,皆雅⾔也。
孔⼦有⽤雅⾔的时候,读《诗经》《尚书》和执⾏礼事,都⽤雅⾔。
孔⼦是⼭东⼈,平时讲⼭东话,他什么时候讲普通话呢?读《诗经》《尚书》的时候,他⽤普通话读。
⾏礼仪,有正式礼仪活动的时候,他讲普通话。
【注释】雅⾔:古代西周⼈的语⾔,即标准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
【华杉笔记】雅⾔,现在叫普通话,清朝叫官话,春秋时就叫雅⾔,官⽅⼝⾳,⼜叫正,正⾳。
诗,是《诗经》;书,是《尚书》雅⾔的说法从哪⼉来呢,从周公来,周公是中国⽂化礼仪制度的缔造者,集⼤成者。
在他的伟⼤贡献中,包括⼀本中国最早的词典,叫《尔雅》,尔,或作“迩”,接近的意思。
雅,⼀个⽛,⼀个佳,⽛是⽤来⼲什么的?⽤来咬⽂嚼字的。
佳,指⽝齿,古⼈视为发⾳的基准⽛。
尔雅,就是⽤词要接近准确,发⾳要接近标准。
各地有各地的⽅⾔,以什么地⽅的发⾳为雅⾔呢,当然是以⾸都的发⾳为雅⾔。
⽐如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为标准⾳,北⽅⽅⾔为基础⽅⾔。
在周朝,就是以国都镐(hao)京的语⾳,也就是西安话为雅⾔了。
推⼴普通话,是历代王朝的重⼤政治⼯作,《周礼》——⼜是周公制定的——规定,每隔七年,要各国诸侯的“象胥”,也就是外交⼈员、翻译官,要到镐京来统⼀培训⼀次,⼀是正⾳,⼆是君命⽂辞的统⼀翻译。
每隔九年,瞽史,指乐官和史官,要来京培训⼀次,也是集中进⾏⽂字和读⾳,包括乐⾳的规范训练。
给⼈正⾳,还要给乐器调⾳。
“正于王朝,达于诸侯。
”所以中国能维持统⼀国家到今天三千年之久,跟推⼴普通话也有很⼤关系。
⼦所雅⾔,诗、书、执礼,皆雅⾔也。
孔⼦是⼭东⼈,平时讲⼭东话,他什么时候讲普通话呢,读《诗经》、《尚书》的时候,他⽤普通话读。
⾏礼仪,有正式礼仪活动的时候,他讲普通话。
读诗书为什么要雅⾔呢?⾸先,读诗书,⼀定是朗读,不是默读。
古⼈要求,读圣贤经典,⼀定要朗读出来,⽐如我们现在学四书,⼀定要反复朗读。
《荀子》08章 儒效 原文及译文
《荀子》08章儒效原文及译文原文: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
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
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揜迹于文武。
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
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
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埶次序节然也。
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
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明主枝之义,抑亦变化矣,天下厌然犹一也。
非圣人莫之能为。
夫是之谓大儒之效。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
”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人主用之,则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
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
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嘄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
埶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踰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修正以待之也。
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
此若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
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夫是之谓人师。
先秦雅言的形成及其认同性影响_张军
; “夏、 商、 周三
朝本来都是大融合的产物, 为华夏民族雏形, 又经 历了长达千数年的斗争与融合, 到战国时, 在春秋 300 年的民族斗争与融合的基础上, 华夏形成为 ” 稳定的民族共向体。
[1 ] ( p98 )
汉族以华夏族为基础
“滚雪球” 和主体, 以 的方式不断吸纳融合了周边 的各少数族群, 在秦汉统一帝国的框架内最终形 成新的民族共同体。 无论华夏族还是汉族, 其形 “多元” ( 低层的部落或族群 成和演变都经历了从 “一体” ( 更高层的民族共同体) 的历史过 单元) 到 程。这个凝成过程可能包含了自然物力、 政治军 事、 社会经济乃至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力因 素, 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 作为文明成 果和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 凝聚与建构作用。不同部落和族群在交流融合中 出现的语言通用化或共同化, 既是“多元一体 ” 历 史过程的产物, 同时也是族群一体化的推动和引 导力量。而华夏 / 汉族作为具有核心作用的“一 , 元” 其语言的传承与发展则是共同语形成的内
华夏族“以夏人、 商人、 周人为三 一般认为, 支主要来源, 同时吸收了四周其他部落的文化与 成员, 在西周已融合形成民族共同体的雏形 , 以夏 为共同族称, 又称为中国”
[1 ] ( p68 - 69 )
在因素。从夏商周至秦汉, 中原地区的语言是一 脉相承的, 也可以说汉民族 ( 包括其前身华夏族 ) 很早就逐步形成一种普遍通用的共同语言 。这在 先秦时期就是雅言。先秦雅言不仅是夏商周三代 语言沿革和融汇的结果, 也是春秋战国大变局时 期普遍的交流工具, 同时为嗣后整个中华帝国通 用语言的形成基础, 开启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 根 “雅正” 深蒂固的 为标志的语言认同观念。 “雅言” 一、何为 “雅言” 一名虽然晚见于春秋时期的文献中, 但人们相信其由来已久, 实际指的是周代王畿之 地使用的语言, 即是周人的语言。 雅言的称名具 有历史时代与地域文化的背景。 1.“雅” 之本义无关语言。 在甲骨卜辞、 金文 铭刻等出土文献中还未见“雅” 字。东汉许慎《说 : “雅, 文解字·隹部》 以为 楚乌也。 一名鷽, 一名 ” 从造字理据上说, 卑居, 秦谓之雅。 从隹, 牙声。 “雅” 当指一种鸟的名称( “从隹 ” 是指与鸟类有 , 《说 文 》 )。 关 谓“隹, 鸟 之 短 尾 总 名 也, 象 形” “雅” 之谓鸟名有地域性, 是秦地 ( 实际上就是西 , 周故地) 人对乌的称名, 后来写作“鸦” 所以是一 ( 鸦 ) 与“乌 ” 。“雅 ” 指的是同一类鸟, 个方言词
精简版《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与君共勉
播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 种子,它便会生出“修身”之根,进而长 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枝干,最终 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果实。 希望同学们能一生谨记:修身立德,不忘 初心。愿你们的生命之树都能开出绚烂之 花,结出大道之果!
16.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有“兴观群怨”,还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 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9.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 君子“___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20.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21.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 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2.《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三纲领”是“八条目”的指导思想。 “八条目”是对“三纲领”的补充和发挥, “八条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领。”
八股文例篇
八股文例篇(附:当代科举史及八股文研究著作举要)百姓足,君孰与不足[1]王鏊[2]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破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3]。
(承题)[4]盖谓[5]: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6],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起讲)闾阎之内[7],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育者,无忧矣。
田野之内,如茨如梁[8],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起股)[9]百姓既足,君何为而独贫乎?(出题)吾知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中股)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后股)牺牲粢盛[10],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11],足以资朝聘之费[12]。
借曰不足[13],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饔飧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
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束股)吁!彻法之立,本以为民,而国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赋以求富哉。
(大结)[1] 题目出自《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以下是杨伯峻的译文——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应该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呢?”哀公道:“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十分抽一呢?”答道:“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又怎么会够?”(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7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小学生写校园的作文700字9篇
小学生写校园的作文 700 字9 篇在现实生活或者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目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末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精心的小学生写校园的作文 700 字 9 篇,希翼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晨,当太阳公公上班,当校园的大门翻开时,我就迈着轻盈的脚步回到学校。
哎哟,一大早被微风姑娘温和地拥抱了一下,听,这是多么和谐的音乐——呼呼,沙沙,叽叽喳喳……整座学校和大自然已成为了一支乐队,在为我们表演节目。
这一首曲子,是多么的动听,胜过人间的所有音乐,让我听得如此如痴如醉。
我——看到了大叔和花朵正在一起共舞,小草在指挥,微风在演奏。
哇,原来它们也有这样的乐队,听着听着,沉浸在这曲子里,慢慢地,自己变成为了一颗生命力顽强,穿着斩新的绿衣裳的小草。
我的头发变成为了小草的身体,脚指变成为了根须,扎进泥土里,双手有规律地摆动,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为自己能带着这么有才华的“演奏者”而快乐。
当它们演奏完,我走进他们的身边:你们好,优秀的指挥家们!你带着着他们表演这么精彩的节目,我们也会像你学习。
你们好,漂亮的花朵们!你们有标准的舞姿多么令人陶醉!你们好,活泼的小鸟!你们天生的金嗓子多么令人羡慕,你们的歌声多么令人赞不绝口,我也希翼自己能与你一起歌唱。
离开了演唱会,到了这充满阳光的操场。
操场,被各位风吹雨打都不倒的战士守卫者,它们有次序地排成一条队伍,宛如一条闪光耀眼的金龙,不让敌人进攻。
说到这,你也知道是谁吧?没错,就是各位巨人——大树爷爷们。
我靠在一棵树旁:“大树爷爷们,您们真是一个坚守岗位的战士,不怕分雨地守卫者我们的操场,更守卫着我们的学校,您们真值得我们敬仰!”与大树爷爷们的问好后,就走到他们的“工作”地段。
一看,哇,红红的跑道想一个为我们加油的标志——加油,再加油,即将就到终点了。
还有几个高高的好朋友——篮球框。
平时,同学们都会三五成群地与这位朋友玩,充满阳光和汗水的我们总觉得时间是如此的奔忙,眨眼就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时间:2017-12-10 09:20:28 | 作者:学霸
红色与白色汇成北雅校园的颜色,午后阳光的剪影,添了些活力;而那些安静的银杏,又沉淀了优雅。
在操场上,青春的身影总不时闪过。
男生们进行激烈的篮球、足球比赛,尽显着属于我们的风采。
而女生们也打打排球,亦或与朋友在跑道上慢跑,聊着心事,欢歌笑语。
尤其是在校运会时,浓烈的气氛感染了每个人为自己班级欢呼喝彩,学校的开幕式、闭幕式都顺利开展,在紧张的学习中为我们“减压”。
大家穿着校服,就代表了北雅人、雅礼人。
见到老师,都会有礼貌地老师好。
同学之间,谈着共同爱好,鼓舞共同进步,学习氛围良好。
我们谈吐大方、行为文明、饱腹诗书又思维活跃。
课堂上非常专注,非常积极;课下非常钻研,非常好问;考试时非常沉着,非常守纪。
这是北雅人的风采。
今天我们以北雅为荣,明天北雅以我们为荣!
是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