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4.16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课一练 川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复习特训第四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复习特训第四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复习特训第四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加强君主专制B、促进民族融合C、助推三国鼎立D、促成江南开发【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它形成对峙局面的南方政权是( )A、西晋B、东晋C、孙吴D、成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往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鲜卑B、匈奴C、羯D、氐【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年级历史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典型练习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典型练习川教版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A.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2、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A. 匈奴B. 鲜卑C. 羯D.吐蕃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A.三国时期B.东汉末年C.西晋末年D.南朝时期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B.匈奴C.羌D.氐5、北魏孝文帝是()A. 匈奴族人B. 鲜卑族人C. 羌族人D.汉族人6、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氐C. 鲜卑D.羌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时间是在A.439年B.494年C.495年D.498年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①迁都洛阳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拓跋的学生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A.打击守旧贵族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D.没收寺院财产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是()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C.有利于北魏统治中原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B.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C.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D.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是()A.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B.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D.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16、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17、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A.“五胡”内迁B.北魏孝文帝改革C.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建立1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 .北方民族渐趋融合C.完成了封建化进程D.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创新题19、《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习题精选八第1题【单选题】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

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B、盘庚迁都C、北魏孝文帝迁都D、明成祖迁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忽必烈改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此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B、采用汉族的官制,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开发无直接关系( )A、孝文帝改革B、北方人口南迁C、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南方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促进了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融合的是( )A、孝文帝改革B、商鞍变法C、玄奘西游D、鉴真东渡【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同步练习1(川教版)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同步练习1(川教版)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同步练习达标训练:1.东汉、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下列哪一个民族不属于此类?()A. 匈奴B. 鲜卑C. 羯D.吐蕃2.北魏孝文帝是()A. 匈奴族人B. 鲜卑族人C. 羌族人D.汉族人3.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B.氐C. 鲜卑D.羌4.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A.打击守旧贵族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D.没收寺院财产5.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迁都()A.平城B.洛阳C.长安D.建康6.《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A. 匈奴语B.汉语C. 鲜卑语D.胡语7.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8. 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 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9. 材料解析: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拓展训练:10. 中国历史上纪年的方法有多种。

如汉朝以前有甲子纪年、帝王名号纪年,汉武帝时始建年号,以后历代沿用年号纪年。

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以公元纪年。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时训练:4.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含答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时训练:4.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B.鲜卑C.氐D.羯2.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A.民族融合成为当时的时代主流B.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大臣们的支持D.北方社会动荡不安3.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A.七擒孟获B.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商鞅变法4.(2012·青岛模拟)“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

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

”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A.商鞅B.呼韩邪C.苻坚D.北魏孝文帝5.北魏孝文帝改革“胡风国俗”后,鲜卑人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青年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6.(2010·青岛学业考试)“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以法治国7.(2011·盐城中考)“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8.(2010·东营学业考试)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9.(2011·杭州学业考试)北魏孝文帝改革(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1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欢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5.17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课一练 川教版

噶米精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5.17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课一练 川教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选择题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

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 )A.锡B.铜C.金D.铅【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2.(2015·南京质检)夏、商、西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青铜时代B.铁器时代C.石器时代D.牛耕时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回顾所学知识A符合题意,B、D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C出现在原始社会。

【知识拓展】生产工具的演变3.《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的“金”指的是青铜,《周礼》记载的是青铜器制造的配方比例。

故选B。

4.“禹穴之时,以铜为兵”,这里的铜指的是( )A.青铜器B.铁器C.纯金器D.纯银器【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夏朝处于我国的青铜时代,故本题中的“铜”指的是青铜器。

5.下面的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手工业或工具的发展历史,按照出现的年代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排序能力。

仔细观察图片,①为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②为半坡人制作的陶器,③为铁制农具,④为青铜器物。

故按出现的年代排列正确的是C。

6.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解析】选B。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一时期的司母戊鼎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所以司母戊鼎反映了我国商朝的青铜铸造水平。

7.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习题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习题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习题精选五第1题【单选题】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初赛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B、李悝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古代历史上迁移都城,巩固了政权的统治者有( )①商汤? ②盘庚? ③北魏孝文帝? ④前秦苻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B、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C、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匈奴族。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阅读材料回答:(1)“魏主”指的是谁?(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3)“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4)“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有人说:“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衰亡的路线。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练习题第五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练习题第五篇

最新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练习题第五篇第1题【单选题】魏晋时期以来,我国南方争相坐方凳、圆凳,吃烧饼、蒸馍等,这是因为(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推进大一统格局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一皇帝施政政策要点。

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推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加快江南地区经济开发C、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D、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在这次战役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前秦首领苻坚骄傲轻敌B、东晋的士兵战斗力强,战术正确C、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D、前秦士兵大约80多万,人数众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学校进行历史知识大赛,七年级的某同学由于紧张,说错了一句话。

这一句就是( )A、我崇拜秦朝大将蒙恬,他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B、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等都是用简帛写成的C、贾思勰制定出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根据下边诏令的内容,判断颁布诏令的皇帝是( )A、齐桓公B、秦始皇C、汉武帝D、孝文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川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D、羌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B、匈奴、鲜卑、羯、氐、羌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十六国是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出现的各族割据政权的总称,它包括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 )A、后赵B、西秦C、北燕D、成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使用汉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就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忽必烈改制D、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 )A、白族B、维吾尔族C、苗族D、回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老子是道家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昭君出塞,密切西汉与西藏少数民族的关系。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等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D、唐朝统治者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孝文帝为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将都城迁至( )A、平城B、洛阳C、长安D、建业【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______,具体内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自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形成和发展,在此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众多的历史史实,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时训练:4.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含答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课时训练:4.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影响最大的是( )A.匈奴B.鲜卑C.氐D.羯2.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背景是( )A.民族融合成为当时的时代主流B.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大臣们的支持D.北方社会动荡不安3.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可取材于( )A.七擒孟获B.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商鞅变法4.(2018·青岛模拟)“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

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

”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A.商鞅B.呼韩邪C.苻坚D.北魏孝文帝5.北魏孝文帝改革“胡风国俗”后,鲜卑人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青年可能经历(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6.(2018·青岛学业考试)“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以法治国7.(2018·盐城中考)“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8.(2018·东营学业考试)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9.(2018·杭州学业考试)北魏孝文帝改革( )A.是古代汉族政权实施的改革B.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D.为唐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10.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欢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一、选择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
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

2.“五胡闹中原”指的是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 )
A.匈奴
B.鲜卑
C.羯
D.羌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拓跋部的影响最大。

3.和右边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相关联的是( )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秦王统一中国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

从短剧台词内容分析,它反映
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用汉语。

故C符合题意。

4.如下图所示,公元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 )
【解析】选D。

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5.“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此材料所反映的史实与下列谁有关(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曹操
D.孝文帝
【解析】选D。

由材料中“皆改姓元氏”,可联想到孝文帝改革中,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他带头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

故本题选D。

6.(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朝廷不能说鲜卑语,违令者,免其官职。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北魏孝文帝以进行汉化措施的改革,促进民族融合而闻名。

8.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
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
①采用汉姓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北魏的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这是指与汉族联姻;“改姓为元”是指采用汉姓;“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是指穿汉服;“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是指说汉语。

这一段材料并没有体现发展经济的措施。

故选A。

9.拓跋焘是北魏时的贵族。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他的言行符合史实的是( )
①他上朝时必须穿宽大袖子的汉服
②在一切公私事务中,他的署名都是元焘
③在朝廷中商谈国家事务说汉语
④他的儿子娶了汉族高门女子为妻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包括:改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题中史实均与之相符。

故本题选B。

【方法探究】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首先,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其次,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10.(2014·十堰中考)“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下列哪一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入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题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C。

11.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采用汉族的官制;汉族的饮食受少数民族的影响。

所以上述图片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帝”指的是谁?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

(4)有人说:“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鲜卑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你认为他的改革起了什么作用?你是怎样评价孝文帝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材料一下令禁用鲜卑语、迁都洛阳、改穿汉服等,可判断是北魏孝文帝所为。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1)(2)题。

第(3)题从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回答。

第(4)题,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潮流,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应当肯定。

答案:(1)孝文帝。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答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或巩固统治亦可)
(2)材料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材料二: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3)①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符合题意即可)
(4)不同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此,我认为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改革,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