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气质及其评价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气质及其意义和评价
姚凯南教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智力和性格三个部分组成,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它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性,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
张劲松医师:现代儿童气质的最早研究者是美国的儿童精神病医生托马斯和切斯,他们发现婴儿生后不久即在行为上表现出彼此不同的个体差异,沿用古老的气质概念,称之为儿童的气质,定义为对刺激的外在行为反应方式,并于1956年开始进行了著名的纽约纵向研究(N _YOkLnllgitudi。IStudy,NY'LS)。他们提出儿童气质有9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反应阈,并将儿童分为"难养型"、"易养型"和"发动缓慢型"三种气质类型。托马斯和切斯还提出了儿童气质"调适良好"(gler--。f fit)的观点,即若家长或环境的要求和期望符合儿童的气质特点,与气质特点相协调,则产生调适良好,这样的儿童会获得最佳的发展,很少出现行为问题,反之,处于"调适不良"状态的儿童则容易产生行为问题。继托马斯和切斯的研究后,很多儿童工作者包括心理学家等对儿童气质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很大兴趣,并相继提出了其它几种儿童气质理论。不过,由于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故一直被儿童的抚养教育和临床实践中所广泛接受。
姚凯南教授:为了解我国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我国从1987年对儿童气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及研究。
1994年在西安组成了中国儿童气质常模协作组,对协作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次年起开展工作。在全国六大行政区各选l~3个代表性城市。按年龄。性别比例,分层随机取样4个月至12岁健康儿童共9973名,分为1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人数不少于200人。对4个年龄组的气质量表进行了标准化,并建立了4个月至12岁儿童9个气质维度的中国常模。本测验的重测信度为0.70~0.94,分半信度为0.37~0.94,效度检验克隆巴赫。系数0.60~0.90,提示标准化的量表有效、可靠。研究证明中国儿童的气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分为平易型(E型)、麻烦型(D型)、缓慢发动型(S型)、中间型(又分为:l-E型,即中间偏平易型:I-D型,即中间偏麻烦型)。气质维度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活动水平、反应强度逐渐降低;注意的持久性渐增强;注意的分散度渐降低、反应阈值从低到高(P<0.001)。
1988~1992年对西安306名2~3岁幼)L(资料完整者287名),用2~3岁儿童行为检核表门~3岁CBCL),中国幼儿气质量表(N)及儿童精神卫生调查表等工具测查了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儿童行为障碍与儿童气质类型及儿童气质维度明显相关,D及I-D型气质的儿童其行为障碍发生率高(D型为24.0%,互一D 型为38.5%,而E型为互.1%,I-E型8.9%,S型14.3%。P =0.000~0.025);所有9个气质维度均与儿童行为障碍有明显相关(P <0.05~0.of),多元逐步分析证明儿童气质维度与儿童行为障碍有密切关系(P =0.000~0.00 0。同期还对433名学龄儿童进行了类似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结果。这对心理学、医学及教育学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988~1992年对285名学龄儿童(男138名,女147名)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绘人测验(DPT)及区内统考成绩进行了儿童气质、智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
学业不良组儿童中D型气质及I-D型气质占29.2O,正常对照组为14O;学业不良组儿童E型占12.5o,正常对照组53.8o,两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1)。学业不良组儿童在生物活动的节律性、适应能力。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广度对气质维度得分与正常儿童组有显著差异(P<0.05~0.0)。说明儿童气质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学业的重要因素,因而,在纠正儿童学习障碍及正常儿童学习管理中,必须注意到儿童气质问题。
1998~2000年深切I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对多动障碍患儿的气质特点进行测查,发现多动障碍患儿的气质类型多为D型及I-D型,其气质维度也有明显的特点。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近期研究还显示儿童气质特点与儿童哮喘有关。
儿童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但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是气质的典型定义。
张劲松医师:儿童气质是以生物遗传学为基础的,是比较稳定的一种个体心理特征,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但也受后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儿童气质的生物遗传学研究显示父母个性积极,则孩子的气质特点一般也较积极。反之,小儿的气质特点也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和行为。气质的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也发生明显变化,3.4岁以后逐渐显现出来,一般而言,男孩活动水平较高、反应强烈、坚持性强、反应阈值高。气质也有种族文化差异,例如与美国儿童相比,某些年龄阶段(8~12岁)的中国儿童的活动水平、适应性、可预测性、组织性、反应强度偏低。
气质特点与儿童的躯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均有关系,可以体现在睡眠做食、意外伤害、人际交往、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对不同年龄的钻童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在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心理特点。例如:节律性低对于婴幼儿主要体现在饮食、睡眠、排便不规律,给幼时的抚养带来一定的难度,人学后则可能因在组织、计划性方面的表现较差(如不能按时、做事无计划)而更受重视,但这种孩子可能较容易适应生活的变化。节律性的另一个极端是过强,较易抚养但有时则显得刻板、难以接受变化。由于儿童气质特点具有生物学基础,较为稳定,所以不能强行改变并期望有显著的改变,抚养方式应注重与气质特点的"调适"。
在临床的疾病诊断和处理中需要注意,气质与多动注意障碍、学习障碍鉴别,气质在学习困难、情绪障碍、适应性障碍等行为障碍以及某些慢性身心疾病的产生和治疗中的作用。多动性障碍的诊断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多项研究显示学习成绩不好不一定是智能障碍或学习障碍,可能是孩子的气质所致,在智能正常儿童中10%~20%应绩低下者可能是受气质的影响。
临床医生在应用气质概念时还需要注意:在临床咨询中应采用气质维度的特点,而不宜采用气质的分型指导家。气质类型是经常提到的概念,但是否适合临床应用,我曾请教过托马斯和切斯医生,他们都认为不适用临床指导,以避免给孩子加上"标签",而且抚养的难易与家长态度有关。去年我在纽约拜访托马斯医生、切斯医生时,他们指出分型是为了研究的分析和解释的需要,特别是在做群体研究时,而在临床中不应对某个儿童进行气质类型的诊断。
儿童气质的评价途径有问卷、观察和询问,共有近30种的测试方法。问卷法是最常用的评价途径,尤其适用于临床。托马斯、切斯医生与其同事编制的《3~7岁儿童气质问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