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课堂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课堂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心
得体会
《课堂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理解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
注重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
而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合
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
造力。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不仅
仅是教师的听众和接受者。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各种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
堂教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
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和拓展知识。
同时,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只有教师不断更新教学
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学
改革研究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总之,通过阅读《课堂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我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
识和理解。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才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
力和合作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22篇)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22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篇1在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中,我学习了几门有关核心素养的必修课,如《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愿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
学习中,认真观看了相关专家的精彩视频,受益良多。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
“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下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一、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基石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所谓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蕴和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科学精神。
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便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关于评学教一体化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关于评学教一体化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评学教一体化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评价对教学进行有效促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评学教一体化的核心是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提升评价,通过评价和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有效教学的实施。
而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如何通过评学教一体化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评学教一体化在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方面的思考进行深入探讨。
二、评学教一体化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学教一体化要求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课堂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周密地设计课堂教学,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
2.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教师的评价能力对于评学教一体化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评价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动评学教一体化的进行,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
3.强化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还包括对评价结果的反馈。
教师需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也需要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评学教一体化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以下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评学教一体化在促进课堂有效教学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再只是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灌输知识、传授技能来实现教学目标,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动者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讲授、讲解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反思。
而现代教学追求以探究、合作、实践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当积极倡导教师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再次,课堂教学改革需重视技术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利器。
课堂教学改革应当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现代化工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趣味性。
此外,教育技术还可以支持教师进行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环境,二者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应鼓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关注学
生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学生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关于推进课堂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推进课堂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推进课堂改革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以下是关于推进课堂改革的思考与建议:1. 引入互动式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实际操作和思考的机会。
可以引入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讨论、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倡导探究学习: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践性的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3. 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略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项目评估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课堂可以模拟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例如,历史课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体验历史文化;科学课可以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6.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7. 鼓励跨学科教学:传统的学科划分往往导致知识碎片化,学生难以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可以鼓励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关键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学校可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改革。
9. 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并从初始年级抓起, , 从学生 人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关注每一个学生, 针对每年学 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有的学生基础知识 差就给他补课, 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帮助 他养成良 好的习惯。 正因如此, 许多家长不远千里跨
场革命。 . 2 如何看待和转化“ 差生” 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差生”是一个非常特 “ 殊的群体。 差生” 对“ 的教育研究由来已久, 广大教育
. 4 如何解决“ 与“ 的 教” 学” 关系 以往的教学中,教” 学” “ 与“ 是相分离的, 而且是
以“ 为主, 教” 学” 教” 重“ 轻“ 。教师上每一堂课, 都要 认真备课, 撰写教案, 可这些教案都是“ 讲案”教师 ,
岩器岩瑞 哗
是否生动, 学生是否配合, 课堂是否热闹。这种教学 方式, 其实是教与学两张皮, 教师讲的东西可能不是 学生喜欢的想学的东西, 也可能是学生已知道的东 西。而江苏省傈水县的东庐中学师生却共用 “ 讲学 稿”教师的教案, , 同时也是学生的“ 学案” 讲学稿” 。“ 是以学生的自 学为主线, 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 计, 充分体现了课前、 课中、 课后的发展和联系。 主要 包括 四大环节 :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学习研 讨一 课内训练巩固 — 课后拓展延伸。“ 讲学搞” 在课前就发给学生, 让学生自 学教材。 实际上教材的 ‘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教师 按照“ 讲学稿” 检查和点拨, 以学定教, 没有多余的废 话, 没有多余的活动, 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 课堂教 学效率高, 真正实践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 学生学 的法子, 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教” 学” “ 与“ 的最佳契 合点, 讲学稿” 在“ 中得到了体现, 在学生的自 学和教 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
浅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教育而言,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更为重要。
在听了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的讲座后,我深深感到:全面而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
在认真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后,我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忌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漠视工具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除了包括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的养成和提高外,还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是我们语文教学之本,缺少了“本”,任何道德的说教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不能说,感想谈的漫天飞,经典名句信手拈来,满纸都是错别字的现象,就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成功了。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一班70多个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家教背景亦是如此,但是,如此大的班容量和千人千性的现状,全要在2个月内学完本学期的语文课本,人人认识和掌握本学期的字词、语法是不容人乐观的。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绝不能只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轻视“知识传授”和“优中差生均衡发展”。
我想,只有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语文才是真语文。
二、忌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漠视教师“主导”当“满堂灌”越来越遭受到语文专家的唾弃的时候,新语文、新课堂、新理念又开始倡导学生本体的回归。
诚然,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只能当作冷冰冰的容器被动的接纳,没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创造也就无从谈起。
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语文课堂也真正在向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的方向上发展。
但是,今天的语文课堂用所谓的学习“主体性”弱化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
语文课堂又出现了一幕:语文教师由以前的“全包办”变作如今的“无作为”。
教师的角色异化为:第一:文本解读的旁观者。
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过多的强加给学生教参的认识和自己的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到目前为止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项制度措施方法也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段调试和完善。
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着对已有经验的惊喜也有着对新出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程改革中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 对策与思考一、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1、观念重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
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简单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
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于是就隐入到了行动的“盲区”当中。
于是就“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观上一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下仍然看不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看不到学生身上多向度发展的潜质看不到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也有部份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程改革新理念但在实质上还远未以新的学生观指导教学结果导致言与行不吻合的被动局面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有对新课改的热情但思想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误区认为新课改是对旧课程的全盘否定如把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理解为自我发展的现实把学生多向度的发展理解为单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推向极端误将学生身上的毛病当着学生的个性化加以纵容等。
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改观。
.我们学校做了个有关这方面的调查表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是由于课程推进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落实新课程新课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落实新课程新课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落实新课程新课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1.强化核心素养培养新课程新课标提出了“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生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等能力。
同时,结合学科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
2.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应该通过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科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材编写要更加精简、实用,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操作,并且能够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推行翻转课堂等交互式、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个性化辅导,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注重教学质量评价针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特点,教学质量评价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和改进。
应该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与特长等多方面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应用能力,在评估教师教学水平时,也要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总之,落实新课程新课标,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育体系。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审视与思考
试的得分 , 学 生学 习过 程 的关注 和学 习方法 的指 导不 够。 对 例 如 , 文 学 科 的课 堂 教 学 中 , 求 学 生 背 诵 结 论 性 的词 语 解 语 要
教 学方式 、 教学方法 、 管理行为 以及学 生的学 习方式 、 思维 方
式、 学习方法都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然 而 , 真审视我们 的 认 课 堂教 学 , 会发现一些值得思考 的现象 。 现象 : 神化“ 探究 ” 抛弃传授与接受 , 探 究” , 把“ 当成每节
“ 过程” 的现象 , 到不仅使学生 掌握 、 现知识 , 做 再 还要使学 生 弄清知识 发生过程 的来龙去 脉 , 使学生深 入地理解 、 促 重构 、 质疑 、 批判知识 。一句话 , 就是 “ 经历 过程 , 掌握方法 , 学会知
课 必不 可少 的环 节 。
思考 : 探究 ” “ 并非 万 能 , 不是 课课 都 需要 、 绝 科科 都 能
行 。而 应 因 时 而 变 、 以学 定 教 , 因课 程 的 需要 而选 用 。
释、 段落大意 、 中心思想 , 这种死记 硬背结论 的做 法 , 使学科学 习走 向“ 异化”, 不仅抑 制 了学生能 力 的发展 , 还扼 杀 了学生
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当前,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近多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
以前只关注知识掌握和技能长进;后来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现在,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二、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从过去仅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以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存取代了长期以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一目标。
这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获取生活经验,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以及强调情感陶冶。
正是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丰富性。
三、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运用。
各科教材在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内容呈现、展示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实践。
四、课堂教学进程中,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收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作者:王舜国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年第09期课改既是挑战,又是学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课改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除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和支持外,就学校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校长必须亲力亲为校长作为全校教师的领头雁,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坚实保障。
首先,要有责任意识。
课改是趋势也是任务,作为校长不能等也不能靠,必须利用校长的号召力、决策力、执行力带头率领教师搞课改。
校长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点燃教师的课改激情,通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宣讲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师树立远大目标,激发教师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激发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教师真正感觉到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
其次要有开放和创新意识,能清醒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好课改方向。
校长要主动“献课”,能主动上公开课,甚至是示范课,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起带头作用,从而保证课改的稳步推进,思考并制定相关的评价、奖励等制度,出台推进课改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再次要有坚强的意志,具备坚定的自信心。
面对课程改革实验以及平时各项工作中的困难、压力,校长应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善于从困难中寻找突破口,用顽强的意志力去征服困难,走出困境。
二、教师队伍形成合力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有一大批骨干师资作基础,选定骨干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示范、激励作用在课改中十分重要。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课改骨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并发挥三个带头作用。
这三个条件是:一必须是教学骨干,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周围的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要有研究力,一方面是自己的研究力,骨干教师是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周围的教师,用自己为学校争得的荣誉影响周围的教师;另一方面是研究的能力,能深入课堂并能指导教学,能组织开展活动并能协调好班级和任课教师间的关系。
三是善于总结和反思,能及时总结教改当中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能针对课改写出阶段性的方案和报告等。
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教学改革是每个学校也是每个教师都不能回避的话题。
然而教学为什么要改革?怎样改革?对于这个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韩愈给传统教育下的定义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统教育所用的方法就是讲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这种教育方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传统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瓶颈在哪里我认为教学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对教改热情不够。
这是导致教改失败的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教师对改革热情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教改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改革只有提高成绩才能激发教师改革的热情。
不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样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很多改革往往是注重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也不能用单一的模式。
就像一副药方不能包治百病一样,一种模式也不能适应多种内容。
风靡一时的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老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只能使教改走入死胡同。
只有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成绩的教改才是成功的改革,反之就是失败的改革。
教与学应该有机的统一,没有教师高水平的教,就没有学生成功的学。
片面的强调学生的学,只能导致教师教改热情的消退。
现在的教改片面的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教,有的甚至要求教师可以不教。
教师只能适当的“点”。
让学生动起来固然很重要,但没有老师的“教”学生注定是难有所得。
三、教学改革应该怎样改1、教学改革不仅仅是课堂改革。
现在的教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然而,打造高效课堂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没有高效课堂。
古人曾说:“功夫在诗外”,还有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 ,首 先应 切实 改变 观念 ,把 学 习的主 动权真 正地 交 给学 生 。其 次 ,要研 究学 习的全过 程 。备课 ,不
是 只 想 自 己 教 什 么 , 而 是 研 究 学 生 应 学 什 么 ; 授
提高教 学效率 ,就必 须立足 课堂 ,那 么改革课 堂教 学 就是 当务之急 。本 文试 图探讨一 下高 中语 文课 堂 教 学改革的 问题 ,以求教 于同仁 。
堡墼 聚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河北 乐亭县汀流 河高级 中学 王艳明
目前 ,课 堂 依 然 是 教 学 的 主 阵 地 ,课 堂 教 学 依 然 是 保 证 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主 要 途 径 。 而 课 堂 教 学 的 时 间 有 限 ,现 行 的 语 文 教 材 相 对 稳 定 。 因此 ,要
生 对 当堂所 学知 识进 行巩 固 和落实 。为 此 ,确 定 目
标 就不 能太 笼统 ,太 抽象 ,太繁杂 ,而应 该具 体 、 简 明 、得 当,做 到一 个 “ ”字 。 实 2 .创设 民主气氛 传统 的课 堂 教学 中 ,组 织教 学是 一个 必不 可少 的环 节 。但 问题 在 于 ,组 织 教 学 不 仅 仅 是 维 持 秩
“ 读万 卷书 ,行 万里 路 ”, 须将 课 内学 习 与课外 必 延伸有机 结合起来 。
3 短 期 效 应 与 长 远 目标 的 关 系 .
灵活 多样 的方 式方 法 。创设 氛 围的方 式很 多 ,但须 知 ,无 论 什么 方式 ,都 必须 依据 学生 特点 ,把握 学 生 的思 维 流程 ,因时制 宜 ,因人 而异 ,始终 把学 生 摆在主体地位 。 3 .遵循教 育规律 . 人 们认 识事 物 总是 由浅入 深 ,学生 的学 习过 程 也 是 由简单 到 复杂 ,由个 别 到一般 ,由局部 到整 体 的 。因而 ,课堂 教学 也应 该循 序渐 进 。具体 说来 ,
对改进教学的思考、考试改革的建议
对改进教学的思考与考试改革的建议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提高教育质量到调整教学方式,再到优化考试制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对改进教学和考试改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改进教学的思考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运用科技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试改革的建议1. 转变考试观念:从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多元化考核方式:结合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引入项目评估、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基于标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同时,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其进一步发展。
4. 提高考试的社会适应性:使考试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结论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改进教学和考试改革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
通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我们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的公正性。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围绕“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则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而且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为核心,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为了有效地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地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为了有效地实施“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作者:肖登海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大问题,致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徒具形式,许多老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还没有真正领悟。
一、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 只注重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不论新课教学,还是其他课,都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培养他们实际的学习能力。
2. 以问代讲,一问到底的所谓“双向交流”太多太滥。
授课形式不应该以单方传授为主,应该以传授和发问为主,让学生参与进行的课程中去,互动起来会更加有利于课堂的实际效果。
3. 将合作学习形式化,不注重合作的实质。
课堂上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要不需要、应不应该、合不合适,一概用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
应该按照实际教学内容随机应变,适时变通。
在公开课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上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宣布小组讨论。
全体学生立即响应,教室内也顷刻间打破了沉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好像是充满了研究性的学习气氛。
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只是在默默地当着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张口说:“我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则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的同学在说些什么。
4. 教学方式太讲究形式主义,让学生应接不暇。
在教学中,许多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于是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
关于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中职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课堂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核心环节,其改革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本文将就中职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当前,中职教育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十分普遍。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性。
这种老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中职学生的需求,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和技能的培养。
中职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的更需要学会动手操作,掌握实际技能。
但是在部分学校的教学中,实践教学的薄弱依然十分明显。
这种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思考与解决方案1. 倡导从“教”到“育”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向“育”转变。
学校应当将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育人者,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的“教书匠”。
中职学校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成长为有理论素养、动手能力、服务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中职课堂教学应该倡导"学以致用",注重实用技能与知识的融合。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学以致用,探索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引入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真实的项目,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中职教育可以通过引入项目式教学,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加强实践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中职学校需要倾斜资源,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和投入。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课程,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当前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课堂上推进教学上的改革,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只有对新的课程主旨有一定正确的认识,才会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途径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一)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兼具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将语文教学自身的丰富性进行了突出性强调,将语文教学的魅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可是对于教师来说,在突出人文性的时候,还应当重视学科教学的工具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进行结合,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还应当注重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
(二)重视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在新课标的指引之下,教师在合理利用好自己的教学时间的同时,还应当给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对于这样的一种教学观念并不陌生,很多的教师甚至很快就会接受,有的教师掌握不好度,往往就会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间越来越少,整个教学课堂乱哄哄,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一些胡言乱语都是在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整个课堂呈现出没有组织性没有规划性的教学现状,有的学生甚至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的环境下,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想学什么就不学什么,这样教师就很难真正发挥其自身的引导性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很多的课堂时间被浪费掉了。
(三)有节制地进行探究性教学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要进行改革的话就应当讲求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对于语文来说,探究性的教学以及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体现在语文的阅读上,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引导学生对课文继续不断地探究以及分析,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和其他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不同,一定要讲求科学,讲求规律,不能盲目的随意性的进行探究,这样没有目的性的探究往往不会有什么收货或者是结果,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对于探究性学习来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和课文的文本之间进行教学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语文教学魅力所在,有助于提升学生利用语文的实践性能力。
“先学后教,作业前移”——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先 学 在 实 际 操 作 中 的 表 现 为 “ 业 前 移 ” 即 部 分 巩 固 性 作 , 作 业 和本 节 课 的预 习作 业 放 在 课 前 完 成 。这 会 取 得显 著 的 数 学 学 习效 果 。 “ 业 前 移 ” 最 易 暴 露 的几 个 问题 . 处 理 得 不 好 . 会 作 有 若 就 大 大影 响 “ 学 后 教 ” 效 果 先 的
■墨
“ 先 学 后 教 ,作
重 董 力
( 阴师 范 学 院 附 属 中学 , 苏 淮 安 淮 江 2 30 ) 2 0 1
业
前Hale Waihona Puke 移 " 对 课 堂教 学 改革 的 思考
“ 学后教” 对传统课堂“ 教后学” 先 是 先 的一 个 历 史 性 改 革 和 突破 。 使课 堂教 学 重 心 前 移 , 学 生 的 问题 、 难 、 它 使 疑 矛盾 得 以提 前 暴 露 、 现 。 教 师 的 课 堂 教 学 更 有 目的 性 和 针 对 性 . 展 对 最 大 限度 地 提 高 课 堂 效 率 和 学 生 的 学 习 能力 无 疑 是 有 效 的 先 学 “ 学 ” 是 漫 无 目 的地 学 ,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一 个 合 先 不 是 有 理 的 过 程 、 学 的方 法 、 够 的 自学 时 间作 保 证 的 , 过 课 前 科 足 通 独立 学 习 、 试 练 习 , 决 自身 现 有 的 问题 。 尝 解 1有计 划 地 “ 学 ” . 先 。每 节 课 之前 教 师 都 要 给 出适 当 预 习 的内容 , 一预习练习 , 统 以便 统 一 组 织 教学 。 预 习作 业 应 以包 含 主 要 课 堂 内容 的 两 到 三 道 典 型 的 题 目作 为 预 习 性 作 业 , 能 唤 起 学 生 在 预 习 时 主动 思 考 、 动 解 决 实 际 问题 。从 量 上 讲 , 主 当然 不 能 大 , 、 , 体 现 课 堂 重 难 点 即 可 , 强 求 全 面 ; 精 简 能 不 从 难度上讲 , 一定就 是简单的问题 , 可 以是一些难一 些的 , 不 也 能 体 现 出 学 生 接 受 新 知 识 点 时 产 生 的 困 难 的 或 是 疑 惑 。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来讲 .预 习性 的作 业 的 选 择 更 能 体 现 出 备 课 时 对 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乡袁马小学王喜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当前,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近多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
以前只关注知识掌握和技能长进;后来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发挥非智力因素;现在,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
二、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
从过去仅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以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并存取代了长期以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一目标。
这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获取生活经验,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以及强调情感陶冶。
正是课堂教
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丰富性。
三、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运用。
各科教材在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内容呈现、展示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实践。
四、课堂教学进程中,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是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收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性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纵观这个发展过程,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个又一个实质性超越。
同时,课堂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功能削弱,教学功能过于突出。
“教书育人”两个方面,任何一个都不能偏废。
学生接受知识,不单单是个体智力的较量,还有兴趣、意志、情感体验、重视程度、方法选择等诸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也起重要作用。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载体。
要进一步强调学生在诸多方面全面发展,不能单单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
二、复习巩固应注意方法灵活多样,避免过多的机械重复。
过多的机械重复,学生吃尽苦头。
一些老师在布置一些科目的作业时仍采用做几十张、几十遍的方法。
有的周内每晚达五、六张,周末达二、三十张,甚至四、五十张。
我认为复习知识要做到长期复习、短期复习结合,背诵和书写结合;有针对性的测试更能引起学生注意,起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探究知识、合作学习,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但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适合这些方式,应依内容而定。
有时我们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结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反而白白的浪费了时间。
不需要讨论的内容硬让学生讨论,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硬要多人合作,成为丑态百出的形式主义教学。
四、复习、巩固、和应用等环节则与学生沟通明显不足。
平时作业只说题做得错对,过程指导不够到位,更不能虚心听取学生见解。
只有和学生平等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和见
解,教学和解决问题才有针对性。
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对一些共同出现的问题应多从教师自身找原因,与学生加强沟通,进行过程监管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才有的放矢。
今后,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还要从以下两方面引向深入。
首先是教育观念层面。
课堂教学改革要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的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现自我的场所,真正体现学习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个体与群体的操作活动和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同时还应该看到,教学过程是社会*往过程。
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通过合作与交往才能自觉的建立起来,通过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以自我为尺度评判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
能力。
也正是借助于学生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掌握凝结在人类文化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和情感,形成内在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人格。
其次,是在实践层面。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是一个教师能力、技巧和教育教学策略综合运用的结果。
因此只有观察课堂,研究学生,实施有效地发展性教学策略,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才能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发展。
所谓发展性教学策略,即每个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各方面尽可能的得到最大长进。
发展性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也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还是指对学生长期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益并起重要作用的教
学方式;更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一套教学策略系统。
发展性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它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教育实践工作者通过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生动丰富的创造,这才是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生命所在。
发展性教学策略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几个具体策略。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立足实践,科学探究,改革创新,将此项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