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沉降监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沉降监测方案
————————————————————————————————作者:————————————————————————————————日期: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截水监测方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2月14日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截水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2月14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7)
1.1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 (7)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8)
2.3本基坑工程概况 (9)
第2章施工监测方案 (10)
2.1信息化施工和组织措施 (10)
2.2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 (10)
2.3变形监控值及预警值 (10)
2.4施工监测项目 (11)
2.5监测点布置 (11)
9.6 测点保护 (13)
9.7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保证措施 (13)
第1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
1.1.1地理位置及周边建筑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6号,东临鼎成西路,西临育慧北路,北侧为小营北路。基坑南侧紧邻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建筑(最近处仅19m),西侧北侧较远处为现况住宅及商业楼区,东侧无明显建筑。
1.2.2地下管线状况
从现有资料看,基坑周边的现状管线较多,具体位置及需拆改的管线如下表所示。
【表2.1-1 基坑周边管线现况表】
部位与结构边线
关系
现况管线规格埋深(m)
是否受影
响
北侧30m以外其中现况燃气距离30m 否
西侧6m处中水φ150 1.7 是
南侧阳
角处
边线上电力2φ30 0.6 是南侧阳
角处
基坑内电力2φ30 0.5 是南侧阳
角处
基坑内电力不详0.4 是南侧阳
角处
2.6m处电力φ80 1.1 是
南侧阳
角处
6.7m处电信60×40 1.4~1.5 是
南侧 6.7m处电信60×40 1.6 是
东侧边线上电力不详0.4 是
东侧边线上中水φ150 1.2 是
东侧 1.5m处雨水φ400 0.9~1.9~2.1 是
东侧 4.1m处中水φ150 1.0~1.3 是
东侧 5.6m处上水φ150 1.2 是
一二期连通通道部位现有管线较复杂,通道范围内共分布着电信、电力、雨水、污水、中水、给水等6条管线,条件允许的管线改移后,对剩余管线
采取悬吊保护,保证管线安全,确保基坑安全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目前为景观草坪,东南侧现为微地貌小山丘。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28.00m)的地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
表层为人工堆积之一般厚度为 1.30~2.40m(局部31#钻孔附近厚约6.00m,应为一期施工肥槽)的粉质粘土素填土、粘质粉土素填土①及房渣土、碎石填土①1层。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②2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②3层及粉砂、细砂②4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③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③1层,砂质粉土③2层及粉砂、细砂③3
层;细砂、中砂④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⑤层,砂质粉土⑤1层及粘土、重粉质粘土⑤2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⑥层,砂质粉土⑥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⑥2层及粉砂、细砂⑥3层;细砂、中砂⑦层。
1.2.2工程水文情况
1. 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实测结果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0年7月上旬)于钻孔深度范围内(最深28.00m)实测到3层地下水,现场实测的各层地下水水位情况及类型参见下表:
【表2.3-1 地下水水位量测情况一览表】
序号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静止水位
埋深(m)标高
1 台地潜水 2.80~6.80 33.95~37.66
2 层间水8.10~10.30 30.29~32.58
3 层间水14.50~15.00 25.47~26.11 2. 浅层地下水动态
工程场区台地潜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迳流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侧向迳流及管道渗漏等方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2m。
拟建场区层间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迳流及越流等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迳流及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3m。
3. 历史高水位调查
拟建场区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39.40m左右。
2.3本基坑工程概况
本工程±0=41.10m,槽底标高为-13.25、-14.15m。原地面平均标高40.55m (暂定),基坑槽深12.7m、13.6m。
第2章施工监测方案
本工程基坑深度大,最深处13.60m。基坑东南侧阳角处及南侧为轨道交通Ⅰ期建筑,东侧、西侧、北侧为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复杂,结构重要影响大,且轨道交通Ⅰ期结构与本工程结构最近距离19m,所以做好基坑支护相关的各项变形监测工作尤为重要,本工程重点做好支护结构自身的变形观测、地表沉降观测、周边建筑物变形观测,使得各项变形信息处于受控状态之内,确保基坑自身安全,确保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1信息化施工和组织措施
施工监测是施工决策的信息来源与施工管理的控制对象。通过测量收集到必要的数据,绘制各种时态关系图,进行回归分析,对支护的受力状况和施工安全做出综合判断,并及时反馈于施工中,调整施工措施,使施工过程完全进入信息化控制中。
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监测任务,甲方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明确检测要求,确定具体的检测工期安排。成立专业监测组,负责监测点设计、布置和量测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项目总工程师。
2.2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中土体、地下水的变化,造成土体的内应力发生变化,破坏了地层原有的稳定,施工现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表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对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构成危害,致使建筑物、地下管线会发生沉降、倾斜甚至产生裂缝。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它们进行监测,调整基坑的支护形式,可以减小对它们的影响。
2.3变形监控值及预警值
1.沉降观测累积值的监控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确定沉降监控值,预警值取监测值的2/3,具体数值如下:确定为27mm;对于速率监控值,确定为3mm/d。
2.水平位移累积值的监控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确定沉降监控值如下,对于速率监控值,根据经验确定为3m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