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doc15)(1)共12页文档

合集下载

苹果变革之路资料

苹果变革之路资料
苹果公司的改革
• 苹果公司,全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原称 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在2007年1 月9日于旧金山的 Macworld Expo 上宣布 改名。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 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目前全球 电脑市场占有率为3.8%。诺基亚在2010年 10月起诉iPhone制造商苹果公司,认为该 公司在未向其费用的情况下使用其专利技 术。2011年6月13日,双方就此事达成和解。
• 第五 • 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严峻形势,乔布斯毅然决定将苹果从单一的 电脑硬件厂商向数字音乐领域多元化出击,于2001年推出了个人数字 音乐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经销售出去2200万 枚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 • 在iPod推出后不到一年半,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也于2003年4月 开张,通过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高达5亿首。在美国所有的 合法音乐下载服务当中,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 的82%。与此同时,苹果也推出适合Windows个人电脑的iTunes版本, 将iPod和iTunes音乐店的潜在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通过iPod和 iTunes音乐店,苹果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 则。 • 尽管已经从最初对技术的一无所知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但乔布 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 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 大智若愚。)
• 第六 • 每当有重要产品即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 并要求将产品推倒重来。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品质、完美 主义控制狂的标志。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 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 “在苹果公司,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 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噢,用户 至上’,但其他人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真正做到这一点。”乔布斯骄傲 地说。 • 2008年,苹果公司高层iPhone已经与赵晨浩环球热力兄弟进行 签约,选环球热力兄弟同名专辑热力歌曲《环球热力兄弟来了》在 iPhone让全球持有苹果iPhone手机的音乐爱好者中火热放送,还让环 球热力兄弟成为大中华地区唯一代言人,堪称“百年不遇,自成一派” 的海豚王子赵晨浩所组建的超级人气明星天体热力兄弟,推出华语第 一嘻哈舞曲天团的创作专辑,其中主打歌《我的感觉》轰动全亚洲, 震撼网络,搜狗突破20亿大关,创造华语乐坛新奇迹。

苹果的成功

苹果的成功

谁咬了苹果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夏娃的苹果创造了物质文明;牛顿的苹果开创了机械化时代;而乔布斯的苹果给人们带来了数字化生活。

活在记忆中那些时代的创世者,60年代的毛泽东/70年代的邓小平/21世纪的乔布斯,对于他们的成功,我所能追忆的,只有切切实实所一步步感受到的乔布斯和被他咬了一口的苹果。

数字化生活变革记忆:小学憧憬的BB机、初中憧憬的数字机、高中憧憬的N73、大学的苹果,而它所带来的数字化革命刚刚开始。

从MOBILE行业到产品加工行业,因苹果而革新,从全球数字化到平民数字化生活的转变以及普及,这才是其最大的成功。

此处,简单从三点论叙其成功之道。

一、苹果的企业发展1976年5月,乔布斯与一家本地电脑商店洽谈,取得第一份苹果电脑的订单,在后来被命名为Apple I。

当时大多数的电脑没有显示器,Apple I却以电视作为显示器。

尽管Apple I的设计相当简单,但它仍然是一件杰作,而且比其他同级的主机需用的零件少,使沃兹赢得了设计大师的名誉,最终Apple I一共生产了200部。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I,价格为 1298 美元,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pple II 采用与键盘整合的横躺式主机,拥有性能优秀的电源供应架构,以及最大16种色彩的显示机能,画面解像度为280×192。

虽然中央处理器依然是6502,但是系统记忆体已经提升至 12KB。

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包括苹果 IIe 和 IIgs 等。

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1980年,Apple III型上市,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

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

《苹果里的小星星——学生的创新思维》

《苹果里的小星星——学生的创新思维》

苹果里的小星星——学生的创新思维今天读到这样一则故事:读幼儿园的儿子悄悄告诉父亲,他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什么发现?”父亲漫不经心地问。

“苹果里藏着一颗小星星。

”父亲盯大眼睛,怎么会呢?儿子拿起水果刀,郑重其事地向父亲展示他的发现。

他费力地切开苹果,但不是竖着切下去,而是横向拦腰切了下去。

儿子把切开的苹果放在父亲面前,“爸爸,看!多漂亮的星星啊!”父亲真正地惊呆了,我们吃了多少个苹果,每次都用祖传的规规矩矩的切法,从来也没有想到另一种切法,当然也从没有发现苹果中美丽的星星。

“创造力,人皆有之。

”创新就是有创造性,观念新颖,与众不同。

这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潜能,并非天才的专利。

只是长期的传统教学,一点一滴地吞食了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渐渐变得“循规蹈矩”,不敢独辟蹊径。

因而,教师的重任不在于培养,而在于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令他们始终保存着一股“朝气”。

记得以前教二年级时,有一题:剪去长方形中的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一般出现以下三种常见答案:(1)3个(2)4个(3)5个。

然而我却发现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6个,当时我不经意地打了“×”号,想不到这位学生却勇敢地来和我辩论,还带来纸和剪刀做示范,他的剪法是。

当时我心中惊喜万分,为这种与众不同的答案,为这份难能可贵的勇气,为这股坚定不移的执着。

小学生处于创新的萌芽阶段,如何令这小幼芽长成参天大树?这离不开教师的用心灌溉和关爱。

当一个孩子利用自己的头脑,潜心研究出一项他所以为的“新发明”时,请不要因为这是世界上最简陋的一项发明,而耻笑他。

我们不能对一个孩子苛刻,希望他第一样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人造卫星(人造卫星也是要经过无数次尝试,不断改进才有今天的成绩的)。

创新的意义在于“尽力而为,跳到最高。

”教师和学生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

苹果创新成熟之道

苹果创新成熟之道

苹果创新成熟之道作者:郭峰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12期作为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苹果电脑面临的挑战,一直都是如何制定一套适宜的战略,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同时坚守自己的企业文化。

苹果在营销、领导力、企业文化等各领域的经验教训,对所有类型的企业,尤其是身处科技行业、快速发展行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控制使用的体验1983年1月19日,苹果新旗舰产品——Lisa电脑正式上市。

Lisa设计人性化,功能丰富、外观靓丽、完美无缺。

但是,它缺少至关重要的软件开发圈里的“朋友”。

Lisa与其他所有机器都不兼容,缺乏可靠性,价格也不低。

1985年4 月,Lisa撤市,销量只有8万台。

2001年10月21日,突破性数字设备、全新的手持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上市。

直至2004年5月,苹果iPod售出300万台;2005年第一季度,苹果iPod发货量达530万台。

同一家企业,团队成员也未变,Lisa和iPod的结局却是天渊之别。

多年来,苹果不断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改变自己。

苹果电脑是个好坏极端的例子。

好的时候,它是行业里的个中翘楚;差的时候,它就像垂死挣扎的困兽。

苹果优势是产品,劣势是不够企业化。

它的战略一直以来是典型的“力度太小、时间太晚”。

苹果的管理层,总是在错误的时刻表现得非常软弱。

从长远而言,仅仅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

一致性与连续性非常重要。

多年来,苹果的策略一直是使个人电脑的使用更便捷、更人性化。

尽管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苹果仍然成功找到了令用户在不同程序的体验保持一致的方法,保持了各代操作系统之间的连续性。

Mac系列之所以表现卓越,因为苹果控制了Mac使用体验中所有重要的方面。

那么,控制杠杆是什么呢?谁是产品的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用户体验中哪些方面需要企业从内部加以控制?如何把“控制”与利润挂钩?毛利润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苹果一直迷恋于特别的商业指标——毛利润率。

提高毛利润的方法是提高产品售价,前提是产品必须有独特非凡之处,使人们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苹果有独一无二的操作系统。

创新成就苹果2

创新成就苹果2

创新成就苹果2背景分析:自首款iPod音乐播放器2001年推出以来,苹果电脑公司几乎垄断了整个音乐播放器和线上音乐下载市场,iPod播放器占音乐播放器市场75%的市场份额。

但在2005年后,其不断面临着市场的挑战。

挑战者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其它音乐播放器生产企业不断以新技术突破推出新产品来挑战iPod 的性能、技术和消费者体验。

传统电子消费品巨头SONY以及新兴电子产品生产商三星、创新等企业纷纷在音乐播放器的容量、播放时长、价格等方面向iPod 发起进攻。

其次,来自手机生产企业的攻击更加猛烈。

三星电子的储备卡将对苹果公司畅销的iPod MP3播放机构成威逼。

这种容量为2GB的储备卡能够储备500首歌曲,提高了与苹果的iPod在市场上竞争的水平。

2005年用于手机的可移动储备卡销售的增长率为160%,意味着手机将真正地成为iPod的竞争对手。

从长远看,三星电子并不是惟一的一家向iPod提出挑战的公司,英特尔公司新进推出了储备容量达1GB的闪存芯片。

音乐手机给予了苹果最为致命的打击。

音乐手机的兴起和普及,它们都在试图终结苹果电脑在线上音乐领域的领先地位。

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无疑是在面临iPod遭遇市场逆境状态下的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

iPhone凭什么闯荡手机市场?明显,乔布斯关于iPhone的推出兴奋专门。

在MacWorld大会上,他表示:“iPhone采纳了革命性的新界面,它所使用的软件要领先其它手机桌面应用软件五年。

大多数高级手机都被称为‘智能手机’,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智能,而且也不行用。

当你拿到iPhone之后,就会赞同我的观点——苹果完全改变了手机。

”在iPhone的公布会现场,“苹果之父”乔布斯再三强调iPhone的三大理念——“iPod、Phone、internet”。

值得注意的是,“iPod”是被放在最前面的,有意无意间,讲明了iPhone是一台以音乐、多媒体播放为核心的娱乐终端。

曹谢虎苹果园蜕变记

曹谢虎苹果园蜕变记

曹谢虎苹果园蜕变记作者:杜志辉等来源:《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16年第5期杜志辉吕周锋苗在田权鹏军赵雪凤从2006年春开始,我们对陕西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果农曹谢虎6.4亩乔化成龄红富士低产园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至2010年,该园果品质量产量大幅提升,亩均纯收益达到2万元。

同年11月,曹谢虎代表陕西果农参加了国际食品安全与生产研讨会(编者注:该研讨会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举办,旨在关注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农业生产问题),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科学务果,改变我的生活》的演讲,引起极大反响。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曹谢虎苹果园的改造经历。

l改造前果园状况曹谢虎苹果园1995年栽植,面积6.4亩,果园立地为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原台田,海拔930 m。

果园地势西高东低,背坡向阳,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有秦冠等。

栽植株行距3 mx3.8 m,全园共计455株树。

2005年的总产量不足8 000 kg,年产值仅2万余元。

通过实地调查,该园存在的问题有:养分不足与营养失调,树势弱,枝条纤细;果园密蔽,枝条直立而拥挤,光照不足,叶片小而薄;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大小年明显,果个小,产量低,品质差。

2果园改造措施2.1主要技术措施2.1.1全营养施肥与覆盖保墒改以往的单一施肥为平衡施肥。

每年1 1月份亩施腐熟鸡粪或羊粪2 500 kg,株施赛众调理剂2 kg。

春季开花前追施高氮型苹果专用复合肥1.25 kg/株。

6月上中旬施入赛众调理剂0.75 kg/株。

施肥方法:把肥料搭配后均匀撒施在树盘地面,然后用铁锨深翻30 cm入土。

节水灌溉与覆盖保墒相结合。

每年春夏季幼果发育期遇干旱天气时,全园利用地下渗灌管道系统渗灌l—2次。

行间种植三叶草,株间覆盖15 cm厚的秸秆。

雨后及时中耕除草保墒。

2.1.2间伐改形与稀枝修剪从2006年开始对果园实施间伐改造,彻底解决密蔽问题,提高光能利用率。

1)间伐。

(创新管理)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

(创新管理)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

(创新管理)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2005年7月24日,《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创新企业二十强名单。

其中苹果电脑以绝对优势排于第壹位,其支持率高达25%,比第二名的3M 高出13个百分点。

这个结果是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于调查了全球各行业940名高管后得出的。

苹果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可谓当之无愧。

苹果的发展史,本身就是壹部不断锐意进取的创新史——那个被上帝咬下壹小口的苹果,对于呼唤创新和突破的人类来说,似乎具有永不衰减的魅力。

但于苹果30年的创新史上,也曾走过壹段长长的弯路。

近10年来,经过痛苦的摸索和蜕变,以创新为使命的苹果终于化蛹成蝶,开始于市场的天空迎风飞舞。

特立独行,为创新而生苹果所以为苹果,于于它的特立独行。

于其创办初期,苹果公司曾于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和众不同”。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壹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

事实上,苹果壹直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

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于乎别人怎么说,壹个人能够改变世界。

苹果也壹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骄傲。

新品开发引领时尚基于之上信念,苹果总是勇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

今天PC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USB接口、激光打印机、DVD刻录机、彩色显示器……均和苹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于技术领域内引发俩次变革;它壹次次推出的革命性的外观设计,让所有追求完美的人为之倾倒,也使得从IBM到微软,所有的电脑厂商,无不跟着苹果的设计亦步亦趋。

能够这么说,于IT界,也许没有谁能比苹果更具创新能力。

1977年推出的“苹果Ⅱ”电脑,将苹果公司带入了第壹次辉煌。

这款产品壹反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设计新颖,功能齐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见上去就像壹部漂亮的打字机。

这也是当时全球第壹台有彩色图形界面的微电脑,因此被公认为是个人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苹果的创新

苹果的创新

苹果的创新苹果的发展如下:197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1980年12月12日,股票在华尔街上市。

1983年,乔布斯着力研究新个人电脑。

1984年,第一台Mac机面市1985年,被Sculley扫地出门创办NeXT1986年,乔布斯收购Pixar1989年,NeXT公司失败1993年,乔布斯关闭NeXT的硬件部分;19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一举成名。

1996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担任顾问1997年,乔布斯再次成为苹果CEO1998年,iMac成为美国最畅销个人电脑1999年,苹果推出iBook、G4和iMacDV2000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分额下降,股价大跌2001年,平面式的iMac推出,取代已问世三年的iMac。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第一台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2004年,斯蒂夫·乔布斯被诊断出胰腺癌,苹果股价重挫。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操控设计。

此后还推出搭载彩色显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数码音乐播放器,其金属外壳与其他机种歧异性极大。

2005年,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的电脑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5年,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2005年,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乐播放器与iPod shuffle,其显示屏设计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满。

2005年九月,推出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彩色显示器。

2006年,斯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

苹果的六大创新
Tit营le i销n here 创新
理念 创新
Title商in业he模re 式创新
技术应 用创新
Title工in艺here 创新
产品 创新
理念创新
设计理念
“设计出色的 产品来改变世
界”
“把握简约的原则, 主动地创造需求”
营销理念
苹果出售的不只是产 品,还是一种理念、 一种品牌、一种服务、 一种时尚和一种身份。
❖2、 这是国内最优秀的研究苹果和史蒂芬.乔布 斯的专业博客。
深海蓝股

技术应用创新
❖苹果并不热衷于技术创新,而是将精力放 在实用的应用创新上。(06-09研发费用: 微软310亿美元,苹果46亿美元)
❖苹果从来没有像微软或者施乐公司那样创 造一项全新的技术,但是它总能后来居上, 把一项现有的技术或者产品推广开来。
技术应用创新
Q:苹果公司的很多技术都是模仿的, 这与它的创新精神有没有违背?
1955—2011
----史蒂夫 ·乔布斯 2005年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典 礼
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 1.If seeking knowledge is thirsty, wise often appear slow-witted (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 苹果企业的精髓所在--------好奇心,直觉,义无反顾。 ❖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 ❖ 2.Think Different!(思变) ❖ 注重产品的设计 设计理念:创新,富有活力,生命力
• 1998—— 王者归来,推陈出 新,大获成功。
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二、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
你 的 时 间 有 限,所 以不 要 为 别 人 而 活。不 要 被 教 条 所 限,不 要 活 在 别 人 的 观 念 里。最 重 要 的 是,勇 敢 的 去 追 随 自 己 的 心 灵 和 直 觉,只 有 自 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 你 自 己 的 真 实 想 法,其 他 一 切 都 是 次 要。

苹果产业如何破茧成蝶,献给辛勤工作的果农朋友

苹果产业如何破茧成蝶,献给辛勤工作的果农朋友

苹果产业如何破茧成蝶,献给辛勤工作的果农朋友苹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工,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

但通过调研发现,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为人,品种,资金和技术。

所谓的人,就是由谁来经营管理苹果园。

目前从事苹果生产的大多是60岁左右的人,因为年龄大了无法外出打工,便留下来从事果园管理。

年龄老化,精力与体力不支,加之观念陈旧,接受新生事物慢,使果园管理,提质增效大打折扣。

果园管理后继乏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果业要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由谁来经营管理果园的问题。

通过“凤还巢”计划,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适度规模发展果业,在果业上大展身手。

品种,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凸显地域特色,注重优质高效,坚持多元化,形成特色化布局。

金融部门要简化程序,对果业发展提供资金扶持,降低贷款利率,适度延长贷款年限。

技术上要完善县,乡,村三级果业服务体系,建立果业乡土专家队伍,成立果业互助服务组织,解决疏花疏果,果实套袋临时用工难题。

现在种植端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好果子——越挣钱——越舍得投入——质量越好的良性循环,还有一种就是差果子——不挣钱——不想投入——不挣钱的恶性循环。

面对今年果园普遍花量大,开花用了大量的营养,花后树势弱,返绿慢,不利于幼果细胞分裂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果农更要及时补充花后营养,快速恢复树势,保证后期生长所需,提高果品质量。

反之,像上面我们看到的两种极端现象,放弃,极有可能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树势衰弱,营养供应不上,品质没保证,卖不上好价。

这便是好苹果多卖钱再投入,要不就是反过来了,不挣钱不投了,苹果更差。

天气热的像炉子,果农忙的疏果子。

树上站的像猴子,地上立的像兔子。

脚下踩的是梯子,手上拿的是剪子。

眼睛看的是果子,脸上淌的汗珠子。

时间贵的像金子,从不耽搁一阵子。

有说有笑亮嗓子,好像来了戏班子。

个个戴着口罩子,生怕晒成锅底子。

白天干活像疯子,晚上睡觉像傻子。

苹果的创新模式

苹果的创新模式

苹果的创新模式第一篇:苹果的创新模式苹果的创新模式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

截止到7月30日,苹果公司的市值又上涨了5%,达到2350亿美元,和微软公司的市值差距进一步拉大。

以苹果过去五年的市值增长趋势来看,苹果公司在一年之内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并非不可能。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埃克森石油,市值2800亿美元,在过去一年中的市值持续下跌。

仅仅是7年以前的2003年初,苹果公司的市值也不过60亿美元左右,而在短短7年之内,市值增加了近40倍,这是一个企业史上的奇迹。

全球顶尖的财经媒体,都在不约而同地为苹果公司和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高唱赞歌,在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中,大多数观察家将苹果的成功归功于其CEO乔布斯的天才。

的确,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无与伦比,他的设计天才有目共睹,他的营销技巧会让无数“苹果粉”如痴如狂。

不过,商业观察的角度来说,把一家公司的成功于一个人是危险的,不管这个人多么伟大。

一个企业家之所以的伟大,不在于他多么有的个人魅力,而在于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乔布斯也是如此。

乔布斯给苹果公司带来了什么呢?为什么苹果市值猛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从1997年到2003年之间,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做了些什么。

1997年,乔布斯回到了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当时的苹果公司已经岌岌可危,市值不到40亿美元。

乔布斯回到苹果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重新塑造了苹果的设计文化,推出了iMac,让苹果电脑重新成为“酷品牌”的代表。

但资本市场对乔布斯的举动并不领情,iMac就像以前的苹果产品一样,属于典型的“非主流”人士使用的,并没有给苹果的市值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001年,乔布斯推出了后来创造了奇迹的iPod,进入音乐播放器市场。

不过,当时的这一举动并不没有收到资本市场的欢迎。

最早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的公司并不是苹果,而是一家名为“钻石多媒体”的公司,这家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的时间是1998年,比苹果公司早了整整3年。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及分析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及分析
创新思维案例分析—苹果公司
截止到2010年7月30日,苹果公司的市值接近2500亿美元,超越了微软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但是早在2003年初,苹果公司的市值也不过60亿美元左右,一家大公司,在短短7年之内,市值增加了40倍,这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史上的奇迹。苹果公司可以从之前的烂苹果变成现在的金苹果,其成功主要缘于不断创新,本文主要从创新种类和创新方法两个方面来分析苹果公司的创新之路。
现在,iPod+iTunes已经成为突破传统产业模式的一种新型、全方位服务
提供模式,它覆盖了硬件、软件、服务和配套产品,可以说是创新和服务的集成。其中,硬件是iPod播放器,包括iPod, iPod nano, iPod shuffle等等,软件是iTunes的交互界面,只要硬件的结构和内容发生改变,那么iTunes的功能也相应地变动。
(2)超越顾客的需求
不仅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要给他们必定想要的但还没有想到的。例如,用户对手机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话功能,各种应用程序和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才是现在以及未来用户所关注的焦点,而iPhone提前为用户准备好了一切。于是,iPhone不仅仅是取得了自身的成功,而是将手机市场引入了另一个境界,智能、触控、大屏幕、应用程序,在传统手机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它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手机市场的领军者。
(2)2001年,iPod音乐播放器推出。此后Apple陆续推出10款iPod型号,
包括从视频屏幕到更小的iPod Nano,到今年四月为止,已售出1亿只iPod。
(3)2003年推出iTunes。建立了强大商业模式的优秀软件,证明只要价格合
适、界面足够简单,人们实际上是可以为音乐付费的。
(4)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掀起了一场手机革命,此设备将Email,

你能够像苹果那样创新吗(doc 13页)

你能够像苹果那样创新吗(doc 13页)

你能够像苹果那样创新吗?(一)当你每天所讲授和开发的内容都与创新这个主题相关,你就会到达这样一种程度:厌倦听到苹果。

毫无疑问,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苹果=创新”这个等式是个基本的真理。

本文探索了什么使他们与众不同。

备注:根据以往的经验,文章开头我必须申明:我钦佩苹果,但是我既不是一个苹果迷也不是一个windows谜,我不关心谁的系统更好——除了涉及到需要举例说明比较什么是好的和不好的创新。

苹果!苹果!苹果!这些杂志没有弄错,苹果的确被冠以了是“最令人钦佩的公司”、“最具有创新性的公司”,“设计大师”等头衔 (1, 2, 3, 4, 5)让我告诉你,当你每天所讲授和开发的内容都与“创新”这个主题相关,你就会到达这样一种程度:厌倦听到苹果。

毫无疑问,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苹果=创新”这个等式是个基本的真理,类似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波尔定律或者是摩尔定律这样的真理。

但是,当问这些人是否确切了解苹果如何提出创意想法,苹果如何开发出令人称赞的产品——他们是仅凭运气还是基于一套可重复的管理流程——他们往往会一脸茫然地盯着你。

这种反应让我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盲目崇拜了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打算写这篇文章,但最终坐下来开始写作是在我读完一篇据称是Michael Lopp(一名苹果的高级工程经理)讨论苹果如何做设计的文章后才开始的。

这个讨论的主题是“血腥、艰难和恐惧——伟大的设计带来的伤害”,讨论小组成员包括John gruber (对,苹果的高层们称之为大炮的家伙),这篇文章发表在2008 年3月8号的《SXSW Interactive》上面。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这个讨论的音频或者视频记录,试图能直接收集整理这些开发者说出的充满智慧的原话。

但我找遍了所有我知道的所有搜索引擎都没有找到,假如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中刚好有人有这个记录,请共享给我一下。

关于创新的见解除了一些细节的记录,这是讨论中各位与会者意见的一份合集,另外也有我个人对想成为像苹果这样公司的企业的建议。

烟台苹果:在创新中蜕变

烟台苹果:在创新中蜕变

烟台苹果:在创新中蜕变
林笑
【期刊名称】《农经》
【年(卷),期】2014(0)11
【摘要】如果要问哪里的苹果好吃,人们多半联想到的是烟台苹果。

这种品牌联想的建立,是烟台苹果追求百年品质、百年品牌建设的必然。

山东烟台作为我国现代苹果栽培的起点,始于1871年西洋苹果引入。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小小的苹果上山下滩、西移北进,挑起了富民兴业的产业担当。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

娴台苹果则不仅成为烟台市最响亮的名片,也成为山东果业的王牌水果,更在国人心中树立起民族品牌的骄傲。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林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创新中蜕变成长 [J], 《中国石油和化工》编辑部
2.山东创创光电:在技术创新中谋长远发展 [J], 朱迎新;
3.烟台苹果:在阵痛中蜕变 [J], 李红
4.华丽蜕变七十载魅力包头焕新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J], 高燕
5.新中国轻工业的蜕变转型——以1950年代上海火柴行业为中心的考察 [J], 赵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

生命不息, 创新不止——苹果公司创新启示伴随着17年以来的首次分红预告,2012年3月,苹果公司的股价一举突破600美元,市值超过5000 亿美元,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

在苹果获得的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最令人瞩目且毫无争议的是苹果无处不在的创新。

尽管苹果教主已泯然西去,苹果公司不断创新的灵魂仍是永远的乔布斯。

为此世人或许会慨叹:没有乔布斯的苹果还是苹果吗!这样说不无道理,却又未必见得。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天才者,或数十年或百年而一出,旷世而不一遇也”。

企业需要乔布斯般的天才统帅,但企业的成功是件系统工程,既需要统帅又不能仅依靠一两个人。

我相信乔布斯式的企业家不大可能在宁波或世界上任何地方批量制造,这不是政府主导、加大投资所能实现的目标。

并且,在我们努力改变世界的同时,世界本身亦在改变,靠企业家单枪匹马就能开拓一片蓝海的概率已经微乎其微。

21 世纪以来世界加速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共享导致了知识大爆炸,个人力量在其中太过渺小。

知识社会另外一个变化是知识的流体特性①推动了创新民主化浪潮,此乃迅猛且前所未有的,个人英雄主义似乎正在让位于群策群力。

这种变化不但演变为即成事实,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解释可以从新旧两代创新理论交锋中获得。

传统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创新,这甚至被看作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前进、不断变革的“灵魂”。

在熊彼得②看来,以成本为导向的简单的生产规模扩大只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进则必须依靠创新。

通过创新企业家为商品创造出额外的价值,使企业跨越充分竞争环境内的收支均衡,实现超额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创新不同于发明。

发明是技术层面上的突破,创新则是新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对企业形成桎梏的往往并非技术革新,而是如何将新技术用诸于商业领域。

企业灵魂人物恰恰作用于此,他们勇于挑战承担风险,把新技术、新思维转换为应用技术并收获丰美的果实。

如同乔布斯并不是发明家,苹果也未曾发明任何一款智能移动终端,但却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蛹成蝶——苹果的创新蜕变2005年7月24日,《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创新企业二十强名单。

其中苹果电脑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其支持率高达25%,比第二名的3M高出13个百分点。

这个结果是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在调查了全球各行业940名高管后得出的。

苹果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可谓当之无愧。

苹果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锐意进取的创新史——那个被上帝咬下一小口的苹果,对于呼唤创新和突破的人类来说,似乎具有永不衰减的魅力。

但在苹果30年的创新史上,也曾走过一段长长的弯路。

近10年来,经过痛苦的摸索与蜕变,以创新为使命的苹果终于化蛹成蝶,开始在市场的天空迎风飞舞。

特立独行,为创新而生苹果所以为苹果,在于它的特立独行。

在其创办初期,苹果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

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

事实上,苹果一直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

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

苹果也一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骄傲。

新品开发引领时尚基于以上信念,苹果总是勇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

今天PC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USB接口、激光打印机、DVD 刻录机、彩色显示器……都与苹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两次变革;它一次次推出的革命性的外观设计,让所有追求完美的人为之倾倒,也使得从IBM到微软,所有的电脑厂商,无不跟着苹果的设计亦步亦趋。

可以这么说,在IT界,也许没有谁能比苹果更具创新能力。

1977年推出的“苹果Ⅱ”电脑,将苹果公司带入了第一次辉煌。

这款产品一反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设计新颖,功能齐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

这也是当时全球第一台有彩色图形界面的微电脑,因此被公认为是个人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当年的美国西海岸计算机展览会上,“苹果Ⅱ”一鸣惊人。

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

几千名消费者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几年时间里,苹果电脑的旋风便席卷大半个美国,苹果几乎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一场“个人电脑革命”也随之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当时苹果甚至有志于把自己的电脑打造成“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

1989年,苹果公司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

这台体形过于“另类”的产品,为以后笔记本电脑的造型打下了基础。

而从1991年推出的苹果PowerBook 100型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始,现代笔记本的概念模式就这么一直延续到现在。

“1984”挑战IBM不仅仅是产品,在传播方面,苹果也总在追求颠覆传统。

1984年,初出茅庐的苹果公司向当时占统治地位的IBM发起了一次堪称经典的挑战。

阴森的大厅内,无数机器般冷酷的精悍男子整齐排列着。

高悬的超大屏幕中,冷峻的“领袖”在训话。

忽然一个身材健美的女子手握大锤冲进了大厅!她身穿一条红色短裤和一件白色Mac背心,在她身后有手持重型武器的警察在追赶。

冲破重重阻隔,女子奔到屏幕前,扭转身躯,使出全身的力气掷出铁锤,屏幕轰然炸裂,旋即烟雾消散、祥光四射……这不是《黑客帝国》的续集,而是早在1984年,苹果电脑为新推出的Macintosh 系统所做的广告“1984”——矛头直指业界领袖IBM。

在第18届超级杯电视转播中,“1984”在3/4场的广告时段播出。

广告刚一结束,负责策划制作“1984”的Chiat/Day公司以及苹果电脑三家公司的电话铃声立刻响个不停,大部分来电都是问:“这广告说的是什么”,“这是什么产品?”“1984”是苹果用来推出Macintosh个人电脑的,但这个60秒的广告中却没有一点电脑的影子。

苹果的初衷就是要用这种悬念的方式来吊人们的胃口,让世界都知道Macintosh的横空出世。

而不是仅仅做产品介绍。

就这样,“1984”因其独特的广告宣传赢得了空前的关注和广泛的议论。

美国的三大电视网和将近50个地方电视台都在超级杯后报道重放了“1984”,还有上百家报刊杂志评论“1984”的现象和影响,这些都为苹果公司和Macintosh做了免费广告。

之后,“1984”赢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和30多项广告行业的评奖,并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商业广告。

有人说,“苹果改变了世界,并且不只一点点。

”这话没错,通过革别人的命,革自己的命,从创业开始,苹果就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站在行业技术的最前沿,并一次次奉献出艺术般的完美产品,使其消费者产生一种使用偏好。

即使是苹果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为苹果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折服。

在某种意义上,苹果已经超越产品的概念,上升为一种标新立异的象征。

成也创新,败也创新成也创新,败也创新。

标新立异是苹果得以在IBM、HP等传统巨头的包围下安身立命的法宝,可是,它的问题也恰恰出在创新上。

偏执于创新并没有使苹果站在产业的巅峰,其创新并不是良性的创新,即其创新没有针对性,为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技术是为市场服务这一商业基本定律。

早期乔布斯热衷于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导致整个公司陷入一种完全崇尚技术革新的企业文化中,而忽略了成本和消费者需求。

在很多年里,乔布斯一直把技术的革新说成是“一种艺术精加工的过程,值得你倾尽所有”。

一款款超前的产品一次次地将苹果带上波峰,又一次次地陷入低谷。

特立独行的苹果一路走来,跌跌撞撞。

固守技术孤岛乔布斯追求产品完美细节的激情是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都无法比拟的。

对完美的追求,使苹果做早期的Macintosh电脑时选择了封闭的操作环境,因为封闭式的操作环境比开放式系统更易于控制,开发出来的各种应用软件可以实现无缝融合,使系统的漏洞更少,消费者的感觉更好。

苹果电脑性能优越,使用方便,在技术上无可挑剔,但很长时间里,它都无法跟微软与Intel控制的Wintel标准兼容。

乔布斯曾经对比尔·盖茨说,“我们共同控制了100%的桌面操作系统”。

可事实是,微软占有97%的绝对份额,而苹果仅仅拥有剩下的3%。

苹果公司的优越感很强烈,乔布斯有一种想法,即行业内的所有其他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

这样的想法最直接的后果是,苹果固守技术孤岛,发展空间愈来愈窄。

现在为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编写程序的内部及独立软件开发员仅有30万名,而为Windows平台开发应用软件的超过700万名。

开发员少意味着在苹果电脑上运行的新产品就少,也就意味着终端消费者的选择更少,这必定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最终影响到苹果的销售和利润。

以个人视频录像器(PVR)为例,只有两家开发商为苹果的Macintosh电脑提供PVR.而与Windows兼容的PVR开发商至少有6家。

苹果技术的自我封闭,使得其消费者几乎全部分布在美术、广告、图形设计这些专业领域。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苹果电脑不过是苹果迷的最爱,而非大众消费者的产品。

价格曲高和寡苹果将自身定义为艺术品,就难免导致成本及价格的居高不下。

1984年,Macintosh 电脑首次上市时的价格是2500美元。

以今天的价格计算,约高达4300美元。

所以苹果电脑最初只能卖给高收入者和最先接受信息技术者。

1989年,苹果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下降到10%时,公司一些研发人员担心,如果不扩大客户基础,该公司将无法保持竞争力。

而要扩大客户基础,就必须降低价格。

为此,这些研发人员设计出了针对校园市场、部件成本仅约340美元的Mac LC。

如果按60%的利润率计算,其零售价只有1000美元左右,远低于普通Macintosh 电脑。

但是,新样品演示时遭到了苹果管理层的否决,他们认为这样的电脑不符合苹果的形象,会让人们觉得苹果电脑是便宜货。

于是,Mac LC被要求重新设计。

1990年,改进后的Mac LC正式上市,零售价为24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300美元。

Mac LC成为一款高价的“低价电脑”。

不屑于降低成本大大降低了苹果电脑的竞争力。

由于产品价格昂贵,在戴尔猛烈的价格战攻势下,苹果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从9.4%下降到2%以下。

但苹果高管仍然“傲慢”地认为,销售和服务这样的事都是不时髦的、单调的,没有想象力、令人厌烦的。

苹果的任务就是生产出最“酷”的、最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剩下的事就是消费者自己的事了。

这种走得过“远”的技术战略,使苹果的产品在价格处于绝对劣势,往往错失了扩大市场的机会,以至于对技术巨大的投资无法产生“合理”的回报。

创新信马由缰苹果的追求是做出“完美的机器”。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苹果公司不计成本什么都做,从硬件到软件,而不像微软那样在一开始时就有所专攻。

在硬件制造上,苹果既做台式机,也做服务器,还做笔记本,从PC整机到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数码播放器,应有尽有。

苹果甚至与运动休闲服装生产商Burton共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件所谓电子夹克衫。

但是,苹果似乎忘了自己是为了谁创新,往往造成新产品太过超前,叫好不叫座。

苹果牛顿“个人数码助理(PDA)”就因此遭遇了失败。

这个产品结合了多种数码功能,却把消费者的脑子搞晕了,消费者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好像后来就连苹果公司自己也不知道这个产品的功能是什么,所以其广告语为“这是什么”。

在苹果退出该市场几年之后,PDA却很快成长为庞大的产业。

苹果又一次扮演了先烈的角色。

另一方面,苹果在公司内部倡导我行我素的作风,技术精英们各行其是,缺乏统筹合作意识,结果也造成了一些创新项目的无果而终。

苹果曾有两个项目同时开发下一代操作系统。

一个项目代号为“蓝色”项目,另一个代号为“粉红”。

前者是在现有操作系统上进行改进,后者则是要开发出全新的操作系统。

在项目选择上,苹果优柔寡断,无法确定到底该选择哪个方向。

于是它像往常一样,两个项目分头并进。

公司保留“蓝色”项目,“粉红”"项目交给它的合资公司。

该耗费了两家公司大量资金和人力,最后不了了之。

可以这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乔布斯离开的那12年里,苹果的创新方向一直处于非受控状态。

产品线的无原则膨胀,对苹果的实际业绩提升并没有带来多少帮助,反而让苹果如脱缰的野马离核心业务越来越远。

创新能力有余,商业回报不足,苹果陷身于偏执的迷途中,久久不能自拔。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苹果遭遇空前危机,无论是个人电脑还是商业电脑,其市场份额都被竞争对手抢得所剩无几。

穷则思变,王者归来苹果提供了更优良的软硬件架构、更精美的工艺设计,却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只因为它离市场太远。

在这样一个消费至上的市场里,独特的设计和更先进的技术,似乎敌不过消费惯性、便捷性和亲近性。

后者在“Wintel”的洪流中得到极至的发挥,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崇尚技术而又畏惧技术的时代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