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_93436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猜一猜等亲身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学具:圆规、圆形卡片、直尺。

教师:多媒体课件、微课、两个圆片。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宜宾什么最出名吗?当然是我们的五粮液。

宜宾被称为“中国酒都”。

那这幅图你们熟悉吗?这是宜宾五粮液的大门。

请观察,上面标志的外圈和内圈都是什么形?(圆形)课件再出示水池、石桌、石凳的图片,让学生说它们的上面的面的形状。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圆形的,如:钟表、装饰盘、饭桌、自行车等,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索圆的秘密1.以前我们学了那些平面图形?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2.尝试画圆。

同学们,你们能画圆吗?如果没有圆规的帮忙呢?(用圆形的物品画)但这样不方便。

所以我们要请圆规帮忙。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观察并认识圆规的构成,师简要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

同学们用圆规来试试看。

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思考: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圆规张开的大小不同)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斜尖点的位置不同)3.微课进行圆的介绍通过微课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 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基本属性。

教学内容还包括如何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与生活中圆事物的联系。

2. 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基本属性的理解和应用。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圆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定义和基本属性,让学生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等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圆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认识圆2. 定义: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一个固定点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3. 基本属性:半径、直径、圆周。

4. 应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圆的基本属性。

2. 计算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3. 应用题: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和生动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与生活中圆事物的联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6)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6)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圆的认识》第一课时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同圆或等圆中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具准备:圆规,三角板,课件,圆片。

学生学具:圆规,尺子,白纸,圆片等。

教学过程:(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3.变式中突破:给出两个非圆的曲线图形,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其它的曲线图形?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学生尝试猜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四)感悟生活中的圆深化认识微课呈现生活中的圆,感受圆之美和圆的作用。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1.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3.微课: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1.微课: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二、教学课题:圆的认识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册四、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1、学生从圆中初步去感知,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2、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突破方法:在尝试的基础上发现掌握圆的画法。

五、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形纸片、一张白纸(2)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圆相关的其它教学资源。

七、教学过程板书:圆心:指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师: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多量几条看一看,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

3、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出示课件)生:回答。

师: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板书:直径㈢研究圆的特征1、师:请同学们在圆形纸片上画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生:由学生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圆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圆的认识。

我们将学习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和运用直径、半径等词语,并了解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定义、特征、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地球仪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它们是什么?2. 知识讲解:(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圆的特征:圆有无数个点,所有这些点都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直径和半径的区别:直径穿过圆心,而半径只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一点。

3. 例题讲解:(1)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半径。

解答: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所以半径是10厘米的一半,即5厘米。

(2)例题: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求它的直径。

解答: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直径是8厘米的两倍,即16厘米。

4. 随堂练习:(1)练习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周长=π×直径=3.14×12=37.68厘米;面积=π×半径²=3.14×(12÷2)²=113.04平方厘米。

(2)练习题: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它的直径和周长。

解答:直径=半径×2=5×2=10厘米;周长=π×直径=3.14×10=31.4厘米。

六、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第 1 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 页的例1 、例 2 ,第13 页课堂活动第1~3 题,第15 页练习三第1~2 题。

【教学目标】1. 了解圆的有关特征,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 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 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2.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圆规;学生自备一些含有圆的实物,如圆柱、瓶盖、茶杯盖、硬币等,学生用圆规、剪刀、直尺、圆形纸片,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1张。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你会发现什么?指名回答:湖面上激起一些一层层波纹(圆圈),这些有趣的波纹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地方能见到圆,你能说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圆吗?(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

教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圆,大家看看,生活中圆是随处可见的,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正因为生活中的这些有趣的圆,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美好了。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它——“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点评:通过观察单元主题图以及列举生活中圆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到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1、比一比,分一分(课件展示)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在这些图形中,你能把他们进行分类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生:(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理由)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师: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圆和我们以前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而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圆是由曲线(弯曲的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生读一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1节,主要围绕“圆的认识”展开。

教学内容将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并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此外,还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圆,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圆规画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

3. 演示与讲解:教师演示圆规的使用方法,讲解画圆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练习画圆,讨论圆的特点和画圆的方法,加深对圆的认识。

5. 实践应用:学生尝试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寻找圆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2. 内容:圆的定义、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基本概念、圆规的使用方法、画圆的步骤。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圆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中寻找圆形物品,测量其直径和半径,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画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③作用:直径同半径一样,决定圆的大小。
问题三:半径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d=2r或r= 。
问题四:.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圆是轴对称图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
方法二:系绳画圆法。
将绳子的一端固定不动,然后将绳子拉直,同时将笔竖直系在绳子的另一端,最后旋转绳子和笔,便可画出一个圆。
方法三:用圆规画圆法。
1把圆规的两只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带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个点上。
3把装铅笔的一只脚绕着这个点旋转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
问题二:.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第1课时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圆。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圆的特征。
3.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
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六、【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回答
组内完成,同桌交换检查是否列对,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
指定小组说出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师生互动
生独立完成。
集体讲评
(1)圆心
1意义: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
2字母表示: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2)半径
①意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②字母表示: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掌握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问题讨论: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找到圆了吗?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板书:圆的认识)二、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老师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1)以四人为一小组,一起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

(2)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怎样表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半径的2倍,反过来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引导思考: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2、课堂检测。

出示课件: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3、一起动手:1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2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3请分四人小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什么特征?直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熟练地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直尺、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2、出示圆形图片:仔细观察圆和这些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区别?(动手感受并讨论交流)3、平面图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缘是弯曲的。

也就是说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课件出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4、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指名说,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5、生活中的圆无处不在,那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圆的认识。

《板书:圆的认识》二、探索新知。

1、探究——轴对称图形(1)将手中的圆多次对折(两边完全重合),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2)指名汇报。

(3)板书:圆是一种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认识圆心(1)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2)说明: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片标注0)(3)板书:圆心(O)3、认识半径(1)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2)指名汇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说明: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4)板书: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5)学生动手作出半径并标明。

(教师巡视检查)(6)思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7)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4、认识直径(1)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2)说明: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3)板书: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4)动手画出直径并思考能画多少条,它们间有什么关系?(5)学生汇报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6)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5、讨论: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1)小组讨论(2)指名汇报: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圆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培养学生使用圆规画圆的能力,并能准确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圆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钟表等,引出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 讲解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 通过示范和学生的操作,发现圆的性质。

- 引导学生通过圆规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3. 巩固-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圆的性质和圆的度量。

-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应用-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2. 圆心和半径3. 圆的性质4. 圆的度量5. 圆的周长和面积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 画出给定半径的圆。

- 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2. 提高练习- 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场地的面积。

3. 拓展练习- 研究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环节通过讲解、示范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巩固和应用环节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即圆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直径、半径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主要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实物模型,以及学具,包括圆规、直尺和圆形的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

2. 理论知识讲解:我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解释和演示如何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和解答。

5. 小组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公式,包括圆的定义、性质、直径、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半径为5厘米的圆;(2) 直径为10厘米的圆;(3) 半径为7.5厘米的圆。

2. 答案:(1) 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2) 周长:31.4厘米,面积:78.5平方厘米;(3) 周长:47.1厘米,面积:176.7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圆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比较扎实,但在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圆的认识”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圆的定义2.圆的性质3.直径、半径、圆心的概念二、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基本概念2.理解圆与直线、三角形的关系3.学习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需要让学生明确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圆与其它几何图形的关系,需要让学生通过描绘图形、推导公式等方式建立思维模型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圆”来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以下提纲出发:•圆是什么?•圆有哪些特征?•圆与我们身边的物体有什么关系?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知接下来,通过投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概念,例如:•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圆。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是圆的一条弦,圆周角相等的两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相关概念:圆心、直径、半径等。

可以通过案例演示等形式讲解,例如:让学生探究为什么等角螺丝顶部的形状是一个圆,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何特殊关系等。

3. 实践练习讲解完基本概念后,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给定圆的半径,求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圆内•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以及如何用圆来解决该问题4. 思考探究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例如:•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求解两个圆的公共面积?•圆与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关系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形,建立思维模型,通过类比、比较的方式来探究问题。

5. 板书总结最后,通过板书整理本课的重点内容,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例如:•完成本课的题目练习•探究圆与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的关系,写作文总结•阅读有关圆的历史和应用,写读书笔记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准确绘制圆。

3.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性质圆是指平面上任意一点到一个确定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所有点的集合,这个确定点称为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圆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d(P1,P2)=r其中,P1和P2分别是圆上的两个点,d(P1,P2)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圆的性质包括:1.圆上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半径的两倍。

2.在同一圆上,两个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3.在同一圆上,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2.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是指圆上所有点的连线长度,计算公式为:$$C=2\\pi r$$其中,C表示圆的周长,r表示圆的半径,$\\pi$ 表示圆周率,取值近似为3.14。

圆的面积是指圆内所有点组成的区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S=\\pi r^2$$其中,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pi$ 表示圆周率。

五、课堂教学1. 自主学习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圆的实例,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熟悉圆的定义和性质。

2. 导入新课在课堂上,首先请学生回顾一下圆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向他们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对公式进行详细讲解。

3. 讲解与演示在讲解时,通过实例来进行说明,例如一个班级的课桌,让学生计算每个课桌的面积。

解题时,先确定圆的半径,再用公式求解。

同时,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认真分析题目,注意单位换算。

4.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半径,然后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2.让学生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运动场馆的场地有多大等问题。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圆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旨在让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性质,学会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圆的基本概念,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圆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 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模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圆规、直尺、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圆的性质。

3. 活动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圆的性质,总结圆的性质。

4. 活动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圆规的使用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5. 活动三: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圆规画圆,教师点评、指导。

6. 应用拓展: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8. 作业布置:布置与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圆的认识2. 板书内容:- 圆的基本概念- 圆的性质- 圆规的使用方法- 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绘制圆,并标出圆的半径、直径。

2. 提高题: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圆的性质,学会了使用圆规画圆,并能解决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49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49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 (493)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画圆,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如圆心、半径和直径。

通过实例,学生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包括圆心、半径和直径。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画圆和观察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特点和美感。

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学生对圆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画圆工具,如圆规、直尺等。

2. 实例图片或模型,用于讲解圆的应用。

3. 教学PPT,用于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圆。

2. 讲解新课介绍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画圆和观察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特点。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圆的定义、性质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3. 实例讲解4. 课堂练习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 请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实例、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和总结反思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尤其是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耐心讲解,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圆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以及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圆的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探索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培养学生使用圆规画圆的能力,并能准确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圆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圆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圆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介绍圆的定义,讲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探索圆的性质,如圆上任意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总结并汇报探究成果。

4. 示范与应用: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圆,并让学生亲自尝试。

随后,通过实例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清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圆的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严格按照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内容严谨,条理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圆的认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 圆周率的含义和近似值。

3.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

2. 探究活动:- 让学生观察圆规画圆的过程,总结圆的性质。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 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圆规和直尺绘制不同大小的圆,并测量其半径和直径。

4. 案例分析:分析圆形物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风扇等。

5. 总结:总结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圆的度量,强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 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 圆的性质: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概念。

3. 圆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圆的半径、直径和面积。

2. 实践题: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圆形物品,测量其半径和直径,并计算面积。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圆的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圆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圆的概念、性质和圆的度量,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常是学生理解上存在较大障碍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特别设计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一)|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一)|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一)|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基本概念。

2.通过观察、探究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精神。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圆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圆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圆的性质,包括圆心、半径和弧。

3.掌握圆的基本性质,以及与圆有关的基本定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在上册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2.提问:这些图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提问:除了上述图形外,还有哪些图形?学过圆吗?2. 学习新知识1.定义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圆的概念。

2.分别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一个圆,并观察、描述它的性质。

3.引出圆的定义:由平面内距离一定的点构成的集合叫做圆。

4.让学生自己用圆规刻画出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测量它们的半径、直径。

5.用适当的语言说明圆的“圆心”、“半径”和“弧”的概念。

6.通过示例复习、加强对圆的概念的印象。

3. 师生互动1.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将一个圆分成两段,每段的长短如何与所分割的角度有关?2.引出弧度制的概念,并进行详细讲解。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实践弧度制的基本运用。

4.与学生一起复习圆的概念,解决其它困扰学生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圆的认知。

4. 学以致用1.通过实际例子引出圆形的应用,例如:圆形的应用于建筑、圆形的运用于设计等。

2.带领学生思考如何用圆的性质及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数学课上,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性质。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拥有良好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出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这让我深受鼓舞。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西师大版 (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

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图形,在学习《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在上课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学生通过画、量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2、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学具:圆规、圆形物体、直尺。

教师: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两张白纸、一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的特征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吗?(投影出示常见的平面图形)师:仔细观察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圆?师:(出示生活中含圆物体的图片):在这些图片中,你找到圆了吗?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圆的世界,进一步去认识它,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感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结论过程,学生掌握与理解有关圆的认识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PPT课件、带圆孔的三角板,硬币和瓶盖等圆形物体,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游戏引入:摸圆形纸片游戏。

2、游戏中概括圆的定义。

(1)师: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组织学生游戏:这里有一个档案袋,将这些形状的纸片装入其中,你能从中摸出圆形吗?
学生摸完后,师问:有可能把其他图形当成圆形吗?为什么?(3)结合学生叙述,小结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请学生闭上眼摸着圆的边想象圆的形状。

[设计意图: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
3、让学生举例,巩固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多媒体出示
其中的一些物体的形状。


圆把我们的世界点缀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身边各种圆形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课题,探究圆的认识。

]
二、动手操作,研究特征
1、组织、引导学生画圆。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圆形物体,同学们想不想画一个圆看看?(想)师:小组组长看看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什么?(硬币、线、圆规、胶带、直尺)
师:现在就请你动手试一试,看哪组的方法最多。

师:画完了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圆的?
结合学生介绍归纳、板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1)定长,(2)定点,(3)旋转。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方法画圆。

比较一下,哪一种方法画圆既方便又正确?(用圆规画圆既方便又正确)
师:现在就请每位学生用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同学们进行评价。

2、观察、归纳圆的特征。

(1)认识圆的圆心。

(出示自学提示一)圆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圆,上下对折,打开;出现一条折痕,左右对折,打开;又出现一条折痕,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这几条折痕怎么样?
师指出:这一点是圆的中心,给它起名字叫圆心。

什么叫圆心?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

圆心是个什么?(点)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3、探讨半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二)在你的圆上任意找一点,连接圆心和这一点得到一条线段,你还能画出这样的线段吗?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
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

什么叫半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4、探讨直径(小组合作)
(出示自学提示三)拿出你的学具圆,用尺子沿着刚才折的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再画几条,用尺子量一量这些线段,你发现了什么?(长度都相等)
师小结:像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什么叫做直径?学生回答后出示概念及关键词。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直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
5、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现在知道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请小组内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d=2r,r= 1/2 d (在同圆或等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和观察,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贵有疑”,因此在设计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便是水到渠成了。

]
6、(小组合作)讨论:在发给大家的白纸上(白纸大小一样),你有办法让全班同学所画的大小一样,而且画在同一个地方吗?学生交流,组织活动,使学生体验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半径和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三、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1、尝试题。

用圆规画出直径是4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判断题。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3)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4)在同一个圆内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5)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
3、填空。

(在同一个圆内)
3、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 、半径长度
B 、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 、圆心
B 、圆外
C 、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 、直径
B 、线段
C 、射线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他的直径就扩大( )倍。

A 、2倍
B 、4倍
C 、无法确定
4、能力拓展。

(1)观察右图,圆的半径是多少?
(2)如图,在长方形中有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圆的直径是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四、反思过程,总结提高。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有遗撼的地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