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下册《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1.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1.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4.通过生活实例,如手机通话、收听广播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强调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重要性。
2.介绍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如调制、解调、信号传输等,并结合实际设备进行讲解。
3.分析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6.情境创设: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通信场景中,如模拟电视台直播、手机通话情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
7.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
4.提醒学生正确使用通信设备,关注电磁波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学习,思考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关于电磁波传播与应用的短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设想: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动画、视频等资源,直观展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2.实践操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收音机、手机等设备的拆装和简单操作,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对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步骤: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2.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3. 移动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2.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难点:电磁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和调制解调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这些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讲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过程,让学生理解广播信号的传输原理。

(2)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介绍电视信号的调制、传输和接收过程,使学生掌握电视信号的传播原理。

(3)移动通信的原理与应用:讲解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关于电磁波传播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概述;2. 电磁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3. 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2. 画出电磁波传播的示意图,并标注出其主要组成部分;3. 分析调制解调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案

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学习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工作方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难点: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电视、电话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有了电视能让我们坐在家里了解世界,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它们是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呢?这节课我们研究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利用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讲述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信号的发射:首先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1)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2)高频振荡电流就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3)调制器的调制过程就相当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教师提出问题:收音机是如何接收到声音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教师共同得出:(1)用天线接收电磁波;(2)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3)通过解调把高频滤去,将音频信号留下;(4)音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我们收听收音机节目的过程:(1)天线接收是把所有的送信使者都接了下来。

(2)选台就是看到带有你所需要信件的使者。

(3)解调就是把信件从使者身上解下来。

(4)扬声器就是把信件打开,使我们了解相关信息。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内容,了解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并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1)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2)声音的传递与无线广播是一样的,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回答问题:(1)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说课稿: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说课稿: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广播的发送和接收原理;
2.电视的发送和接收原理;
3.移动通信的原理及发展;
4.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2)掌握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相关现象。
(3)提高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过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理解;
(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过程的细节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将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我会以一段生动的视频或现实生活中的通信场景作为引入,例如播放一段精彩的电视节目片段或展示一次手机通话的过程。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好奇心。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信号是如何传递的吗?”或“电视节目是如何从电视台传输到我们家里的电视上的?”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快速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模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发送与接收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的通信问题,如信号干扰、网络覆盖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物理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广播和电视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式。

3.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4.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台电视、一台收音机、一部手机。

2.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图片。

3.教师准备一张白板和相应的马克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广播、电视和手机对他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并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知识探究(30分钟)1.广播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式(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文档或是实物演示,简单介绍广播的工作原理以及拉长或缩短天线可以改变频率的调整方式。

2.电视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式(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文档或是实物演示,简单介绍电视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式。

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调整电视的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会对图像产生的影响。

3.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文档或是实物演示,引导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手机信号传输的过程、地面基站和卫星通信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广播接受效果实验(10分钟)教师提供一台收音机和几个不同长度的金属天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整天线的长度来观察并记录收音机的接受效果。

2.学生分组进行电视色彩调整实验(10分钟)教师提供一台电视和调整面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整电视的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观察图像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进行手机信号传输实验(10分钟)教师提供几部手机和地面基站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定的距离内,通过与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来观察手机信号的强弱。

四、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五、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并展示一些现有和未来可能的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磁波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传播特性。

2. 掌握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应用,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视、收音机、移动电话、示波器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学习资料。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收音机、电视和移动电话等,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2. 提问:你们知道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吗?电磁波有哪些特性?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讲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如波长、频率、速度等。

2. 讲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如信号的调制、传输和解调等。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2.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磁波的波形。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 讨论电磁波的应用和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

活动重难点:1.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2.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波的应用和传播特性,掌握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亲身体验了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学、通信等。

2. 探究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否恒定。

3. 研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深刻认识到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九年级物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新课引入教师播放某电台节目。

引导学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无线电信号是从哪里发射的?2.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到空中的?3.信号是如何接收的?4.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如何变成声音的?教师类比讲解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五、新课讲解(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如图所示,首先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宜直接用来发射电磁波;需要由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最后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教师讲解:如图所示,信号的接收,先利用处在电磁波传播传播范围里的天线接收电磁波,由于天线可以接收很多频率的电磁波;如果把它们都转变成声音,那将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楚。

所以要再利用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

如果把调谐器选出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直接送到耳机,不能使耳机发出声音。

所以还需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发出声音。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这样我们就听到收音机里的节目了。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1.图像和声音信号的采集和发射过程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和声音信号。

如图,为图像和声音信号的采集和发射过程。

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将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天线——将高频信号发射到空中2.电视接收机的工作过程天线——接收包含声、像信息的高频信号接收机——取出并放大图像和音频电信号显示器——复原图像信号音频放大——将微弱音频电信号放大并输出(三)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是发射接收二合一,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1章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的工作过程.2.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概括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体会现代应用科技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难点】了解广播、电视和无线电话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基本过程.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4-155,完成以下问题: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是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谐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是由收音机的天线完成的 .收音机的天线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转动收音机的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从中选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从而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了 .【合作探究】演示一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哪个部分完成?答:由广播电台完成.2.其发射原理是什么?答: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需要与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调制,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由天线将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发射出去.(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哪个部分完成?答:由收音机完成.2.其接收原理是什么?答:天线把电磁波接收下来后,先要把我们需要的电磁波挑选出来,这就是检波,即调谐选台;然后把这个电磁波所转变成的高频振荡电流再转回低频的声音电流,即解调;最后再通过扬声器将声音信号转变为声音.扩展性实验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可以用下列数字化实验设备来直观地显现.如图所示,电磁波发射器可以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接收器接收到电磁波信号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器将电磁波信号输入到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电磁波信号.连接好装置,把发射器置于某一波形挡,观察电磁波的波形.转动发射器上的旋钮,改变发射器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观察信号的变化.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装置图【教师点拨】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广播电台.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收音机.【跟进训练】从广播电台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 C )A.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电磁波B.随声音变化的低频电磁波C.经声音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D.经图像信号调制的高频电磁波知识点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5,完成以下问题: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 .【合作探究】演示二电视、广播的工作过程1.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答: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的传递.2.电视用什么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答:电磁波.3.电视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电视节目的发射原理是什么?答:节目中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变为电流信号,通过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经过发射机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节目中的图像经过摄像机变为电流信号后,也要通过与高频振荡电流的加载,通过发射机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4.电视节目的接收原理是什么?答:天线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同时接收到后,属于声音的高频电流信号再通过解调、放大等环节,通过扬声器变成声音;属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解调后,通过显像管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图像.【教师点拨】1.电视信号的发射——电视台.2.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机.【跟进训练】小明在看电视新闻,电视中的信息源于从电视台发出的信号 .该信号被电视机的天线接收下来,然后通过显像管将电信号变成图像;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变成声音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图像,听到声音 .知识点三移动电话【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6,完成以下问题:1.移动电话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讲话时它用电磁波把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移动电话所发出与接收的电磁波都是与基地台联系的,再通过光缆与交换中心进行信号的传递.2.无绳电话的座机接在市话网上,手机和座机之间用无线电波来沟通.【合作探究】演示三移动电话下图展示了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比较并回答以下问题.移动电话无绳电话1.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是怎样工作的?它们与固定电话有什么区别?答:移动电话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而固定电话的信息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2.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答: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3.手机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灵敏度不高,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吗?答:不能,它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播,如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固定的电台,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4.我们知道了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那么,无绳电话机是怎么工作的呢?答:无绳电话机的主机和子机上各有一根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无绳电话的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知识拓展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1.音频信号:由声音转换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跟声音的频率相同,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做音频信号.2.视频信号:由图像转换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叫做视频信号.3.射频电流: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都很差,需要把它们加载到频率更高的电流上,产生电磁波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叫做射频电流.4.频道:我们常听说某电视台利用某频道进行广播,这一个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叫做频道.5.音频、视频和射频的比较示意图如下:【教师点拨】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方便 .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移动电话声音信息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移动电话实际上是一个小型无线电发射台和无线电接收台的组合 .【跟进训练】无绳电话的座机和手机上各有一根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座机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由于信号弱,所以手机和座机不能相距太远 .课堂小结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发射——广播电台接收——收音机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3.移动电话本身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一般工作流程。

2了解电视的工作流程。

3.学习手机的工作原理2.教学重点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导体中有快速变化的电流时,电磁波会发射到周围空间)2如何计算电磁波的波速?(波速=波长)×频率c=λf)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八(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我们知道C=λf。

因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不同,它的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于无线电通信,其中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风耳”的神话已经成为现实。

有了手机,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如何利用电磁波传输声音和图像信号呢?让我们先想想人们过去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人们通过马、火车、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如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来传递信息。

应该使用传递信息的载体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答案:是电磁波.电磁波传播信息又快又远。

无线电通信将其用作传输信息的“载体”,并进行无线电通信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二)、进行新课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黑板书写]无线电广播信号由无线电台发送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电磁波从发射天线发射(类似于信鸽、马、火车和满载信件的飞机的起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2. 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3. 移动通信的原理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原理,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视机、移动电话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电视节目,让学生观察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过程。

3. 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原理2.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七、作业设计1. 描述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过程。

2. 举例说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简述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他们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探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原理一、广播信号的传输原理1. 声音信号的采集:通过麦克风等设备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原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3.教师强调电磁波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如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总结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5.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场景为导入,激发学生对电磁波应用的兴趣。例如,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电视、收音机等设备,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设计一个有趣的电磁波传播实验,如使用镜子反射光信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设备,培养学生对电磁波应用的感性认识。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调查不同类型的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运用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设计一个简单的无线通信系统,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天线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4.讲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区别,以及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电磁波应用的优势和不足。
3.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如电磁波干扰、信号覆盖范围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教九下物理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人教九下物理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流程.2 .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流程.3. 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教学难点】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流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手机、无绳电话、VCD、电视机.【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 .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波速=波长x频率. f=)cλ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l08m/s)【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cλ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生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烽火,用烽火(烟)来传递军情(信息).生2:人们用信鸽传递信件(信息).生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师I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生1:传递信息要有像烽火(烟)、信鸽、马、火车、飞机等工具生2:传递信息要有载体.师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生:是电磁波.师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师话筒的作用是什么?生: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师从话筒出来的电流信号能不能直接变成电磁波发射出去?生:思考,讨论.师由于从话筒出来的电流频率很小,它变成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很小,这样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快,所以它传播得并不远,要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小,电磁波的频率必须高,所以我们需要把频率较小的声音信号加载到频率较高的高频电流上去,以形成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它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2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文件“无线电广播的原理和类比”并给学生讲解知识点2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师电视与无线广播相比有什么不同?生:电视除了有声音的传递外还有图像的传递.师声音的传递与无线电广播是一样的,可图像的传递是怎样的呢?大家看书了解有关电视的发射和接收过程,思考一下图像是如何传递的?学生阅读,讨论,回答.教师总结:(1)电视节目的发射:节目中的声音信号通过话筒变为电流信号,通过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经过发射机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节目中的图像经过摄像机变为电流信号后,也要加载到高频振荡电流上,通过发射机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出去.(2)电视节目的接收: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声音和图像信号同时接收到后,属于声音的高频电流信号再通过解调、放大等环节,通过扬声器变成声音;属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解调后,通过显像管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图像.知识点3 移动电话师移动电话没有电话线,它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大家讨论一下,手机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设计这些移动电话时,应该使它具有怎样的条件?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1)手机要求既要发射电磁波又要能接收电磁波.(2)话筒、听筒、调制、解调都要有.(3)不应有很大的天线,体积尽量的小.移动电话的原理: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对手机讲话时,它将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为了方便,手机的体积还应比较小,为了安全,其发射功率也不大,它的天线也应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由于其功率不大,就需要有一个基地台进行帮助,靠基地台把它微弱的信号放大,再与外界进行联系.固定电话也能做小型基地台,与其所配的手机相连通,这样的电话称为无绳电话.【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方面的知识.它们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们本身所转化过来的电流信号的频率都较低,不能直接通过电磁波发射,必须要将其调制到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待接收时再通过天线将其接收下来,通过选台将所要的节目选出来,经过解调再还原成低频电流信号,.课后作业.(1)这是一节较为抽象的原理课,电磁波本身就看不见、摸不着,低频电流、高频电流、调制、解调等环节也涉及较多的知识,不可能一下子说清楚,只能靠想象边叙述边画图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大致的概念框架,所以对抽象的东西尽可能使其在教学中直观起来.(2)类比的方法对学生正确理解原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所以在讲广播的过程中用送信的情景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电磁波传送信息的模型.(3)这节知识仍然要采用通过现象探究原理的思路进行讲解,先让学生说怎样听广播、怎样用手机打电话等,然后再探索应该具有怎样的原理才能实现这样的现实情景,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讲课也会顺畅很多.。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宣传我国科学家们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钻研精神。

培养爱国精神。

重点与难点1、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2、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3、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实物投影仪,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各一台,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多媒体投影)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三、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四、移动电话1.工作原理: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2.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

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基地台转接。

教学过程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堂讨论交流→分析小结。

课前活动: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教材、科普书籍和网络等工具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内容:1.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来传送的?2.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3.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4.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是什么?5.无绳电话又是如何工作的?课堂活动板书: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需要素材:收音机、电视机声音和图像]师: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那么,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传过来的呢?发射电磁波是利用它作为传递信号的载体。

利用课本图9.3-1讲解这个问题。

这个图勾勒出了电磁波发射和接收过程的轮廓,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过程。

具体的技术细节如器件的结构、原理不用涉及。

只要讲清下面几个问题:信号的发射1.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

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

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教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同步教学(人教版)教案: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对电磁波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 掌握电磁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传播的数学表达式。

2. 教学重点: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手机通话,引出电磁波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电磁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视。

4. 练习:让学生根据电磁波传播的原理,计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电磁波传播的数学表达式。

2. 活动重点: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但在讲解电磁波传播的数学表达式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电磁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卫星通信等。

同时,鼓励学生探讨电磁波传播的优化方法,提高通信质量。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a.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b. 电磁波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中的应用c. 电磁波传播的数学表达式2.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手机通话,引出电磁波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b. 讲解:讲解电磁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视。

d. 练习:让学生根据电磁波传播的原理,计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波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了解声音、图像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3.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学生回答:(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

(2)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

(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多媒体播放图片)教师:从回答中我们看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

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教师: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学生回答:电磁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独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54--P156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是由_________完成的,信号的接收是由__________完成的。

2.发射信号时,话筒的作用是把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

3.___________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充当了装车工的角色。

之后通过______ 发射到空中。

4.收音机的____________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5.转动收音机______________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利用能利用的一切资料:教材、科普书籍和网络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内容:1.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传过来的?2.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3.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4.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是什么?5.无绳电话又是如何工作的?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通过阅读课本,完成名师学案的“知识储备”部分的内容。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通过展示课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电视的发射和接收,并完成下列习题,理清基本知识。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是:在广播电台话筒把播音员的__声音信号__转换成__电信号__,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__高频电流__(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是: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__电磁波__。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__特定频率__的信号。

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__音频信号__从中取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转换成__声音__,我们就听到广播了。

电视中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__电信号__,发射机把__电信号__加载到__频率很高的__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__高频__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__图像__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__图像__。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__无线电广播__的工作过程相似。

学生完成“巩固新知知识点一”的有关内容。

1.在使用收音机来选台或换台时,常需旋动收音机上的某个旋钮,这实际上是调节( D ) A.电流B.音量C.波速D.频率2.无线电广播信号都要通过天线向空中发射出去,而接受信号的装置则( A )A.需要天线才能接收信号B.不要天线也能接收信号C.有无天线都能接收信号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各地高高耸立的电视塔是地标性建筑,电视塔上天线的作用是( D )A.让声音、图象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让声音、图象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C.让音频、视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D.让载有音频、视频信号的高频电流产生电磁波4.(易错题)能把声音和图象转化为电流的装置分别是( A )A.话筒和摄像机B.耳机和摄像机C.话筒和显像管D.耳机和显像管移动电话展示实物及课件,了解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完成下列相关练习。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教案(公开课)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案》教案(公开课)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3节播送、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播送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是怎样工作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了解播送、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信息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广泛了解当今信息科技开展,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主设计学习内容的汇报形式,多角度看待物理问题,大胆畅想未来科技。

重点:信息传输的工作过程。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通过提出“地球村〞这个概念,让学生们自己表述对于这个名词的浅层次认知。

联系到信息技术开展。

通过看《豆子动画——人类信息技术开展》,让学生们从中找出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

教师归纳为三大类“播送〞,“电视〞和“移动通信〞。

提问:同学们自主预习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方面想深入了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并可以检查预习情况。

二、新课讲授学生课前预习并且自主分为三大组,5分钟时间组内再次整合汇报内容,明确分工,确定汇报形式。

a学生整体讲解发射和接收过程。

其余学生分别代表播音员,低频声信号,高频电流,调制器,解调和扬声器等,演绎信号传输过程。

再次展示。

汇报完毕,a学生解答听众疑问。

教师点评并过渡到电视小组。

2.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组长介绍电视历史背景。

b学生记者,c学生摄像师,利用和大屏幕现场实况转播,模拟电视台播放节目的过程。

d学生根据ppt讲解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

b学生解答听众疑问。

教师点评并过渡到电视小组。

3.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两名同学演绎微信问作业题过程,引入讲解内容。

组长根据PPT讲解移动通信传输信号的过程。

答疑学生解答听众疑问。

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汇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关注度。

4.展望未来科技新课知识学习完毕,学生利用手中的或者ipad搜索未来信息科技的开展方向,并且把搜集到的资料共享到班级群里。

学生之间分享知识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1.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导入一:情景导入电磁波是传递信号的载体.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那么,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传过来的呢?导入二:问题导入问题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回答1: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问题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回答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已经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问题3: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古代、近现代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回答3:古代战争时,人们利用烽火台,白天用烟、夜晚用火来传递信息.人们还用鸽子传递信件等传递信息.近现代人们还常通过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来传递信息.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也就是说,传递信息要有载体.问题4: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思路一展示一台多波段收音机,播放广播节目,说说你观察的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观察,说出观察结果.上面标有不同的频率,有调谐旋钮,有音量开关等.利用收音机可以接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信号.那么广播电台是如何发射信号,收音机是如何接收信号的呢?阅读课本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无线电信号是从哪里发射的?回答1:通常收到的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再被收音机接收.问题2: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到空中的?回答2:首先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然后由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最后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问题3:信号是如何接收的?收音机接收到信号是如何变成声音的?回答3: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电磁波,利用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频率的电磁波,然后从高频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最后利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成声音.分析总结:无线电广播主要是由信号发射和信号接收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把广播信号类比成信件的书写、传递和接收.利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与写信相似;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邮差;调制器的调制就是把信件交给邮差,天线相当于驿站;选台相当于信件的分拣;解调就是把信件从邮差身上解下来;扬声器就是阅读信件了.[知识拓展]由于天线可以接收很多频率的电磁波,如果把它们都转变成声音,那将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楚.所以要再利用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如果把调谐器选出来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直接送到耳机,不能使耳机发出声音.所以还需要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1.无线电广播(1)信号的发射①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②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③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2)信号的接收①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②利用收音机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③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④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知识拓展]1.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2.高频振荡电流就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3.调制器的调制过程就相当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展示电视机,给电视机接上天线,利用电视机播放某一电视台的节目.阅读课本有关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内容,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电视信号中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回答1:电视信号包括了声音和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问题2:电视信号中图像和声音信号是如何接收的?回答2:电视机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和声音信号取出来放大,由显示器显示图像,喇叭发出声音.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声形并茂的电视了.[知识拓展]数字电视是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其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利用移动电话拨打另一电话.移动电话是如何把信号传递给另一部电话的?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把信号传递给另一部电话的.阅读课本有关移动电话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问题1:移动电话是如何把信号发射出去的?又是如何接收到对方电话的信号的?回答1:移动电话既是信号发射台又是信号接收台.移动电话相当于是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方传来的信息.问题2:移动电话既是一个信号发射台又是信号接收台,为什么广播电视塔要建那么高大,而移动电话只要这么一点大呢?回答2: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即基地台)转接来达到通话的目的.问题3:在我们家中曾经使用过一种可以移动的无绳电话,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回答3:无绳电话的主机和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是通过电磁波来工作的,主机接在电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无线电台.[知识拓展]手机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小设备,有了它,您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通话!如今手机提供的功能几乎让人不可思议,而新功能也在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如果拆开一个手机,您会看到它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部件:电路板、天线、显示屏、键盘、麦克风、扬声器、电池等.电路板是手机系统的心脏.令人惊奇的是,在几十年前要实现所有这些功能,相关的设备可能需要填满整个一层办公楼,而如今这些功能却能够封装在一个巴掌大小的装置中,让一切尽在您的掌握之中!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发射;(2)接收.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1)发射;(2)接收.3.移动电话(1)基地台;(2)无绳电话.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现在使用的移动电话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B.现在使用的对讲机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C.电视机有发射和接收装置D.收音机只有接收装置没有发射装置解析:现代的移动电话和对讲机在接听时它的天线是接收天线,在讲话时则是发射天线,所以移动电话和对讲机既有发射装置又有接收装置,不过移动电话通过基站转接信号,而对讲机通过电磁波直接联系,A,B正确;电视机和收音机都只能接收信号不能发射信号,它们只有接收装置没有发射装置,C错误,D正确.故选C.2.现代战争经常应用电子干扰战术,电子干扰战术就是破坏敌方的信息传递.电子干扰具体的做法是()A.对敌方发射很强的电磁波B.对敌方发射电磁波C.对敌方发射频率很高的电磁波D.对敌方发射与敌方设备相同频率的高强度电磁波,并施放反射电磁波的干扰片解析:在收听广播时,当两个电台的频率十分接近时,收音机会同时出现两个电台的声音,会干扰我们正常收听;当两个电台的频率相差较大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电子干扰战术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知道敌方电磁波的频率后,向敌方发射频率相同的高强度电磁波,使敌方无法辨清自己的电磁波.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3.关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调谐→接收天线→检波→喇叭B.收音机的工作过程依次是接收天线→调谐→检波→喇叭C.发射时将音频电流和射频电流先输入调制器,变成调幅电流,再输入发射机,由发射机传给天线发射出去D.天线接收到电磁波,利用调谐器选出所需频率的电磁波;从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利用扬声器转化成声音解析:收音机工作时,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送入调谐电路,然后经过解调器(检波)分离出音频电流,送入放大器放大后输送给喇叭,A错误,B正确;发射信号时,将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一同送入调制器中,变成调幅电流,再由发射机放大后输出,由天线发射出去,C正确;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电磁波,利用调谐器选出我们所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利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化成声音,D正确.故选A.4.(2015·武汉中考)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B.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C.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0万千米每秒D.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解析: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3.移动电话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15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题.【选做题】教材第157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

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

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学生回答:(1)烽火,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

(2)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

(3)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多媒体播放图片)
教师:从回答中我们看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

传递信息要有载体。

教师:对,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电磁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活动1: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

它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同学们通过看和讨论回答出: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

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

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

由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装载着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出发)。

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并且要使用天线(相当于各站点)。

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电磁波,而没有选择。

如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

为了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必须使用“调谐装置”来完成。

选出的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音频信号检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

探究点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活动1: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

那么电视是如何工作的呢?看屏幕(微机课件演示电视工作过程)。

学生看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所以从电视上就能看到图像。

探究点三移动电话
活动:1:我们知道怎么能看到电视的画面和听到它的声音,它们都要发射和接收不同的电磁波。

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又是怎样工作的?(出示手机、无绳电话实物)它们与固定电话有什么区别?
阅读课本的相关知识,同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移动电话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

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

活动2: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呢?
同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活动3:手机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有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灵敏度不高,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频电磁波吗?
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不能,它跟其他用户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播,如移
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固定的电台,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活动4:我们知道了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那么,(出示无绳电话机)无绳电话机是怎么
工作的呢?
学们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无绳电话机的主机和子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

无绳电话的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

现在大家阅读课本“科学世界”,了解什么是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涉及物理新名词多,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的过程抽象,还有与高中知识衔接,所以不好理解,我用信鸽送信的例子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信鸽——高频振荡电流(载波),信——音频信号、视频信号。

2.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在讲课的时候我抓住重点词:调制、调制器、调谐、调谐器解调、检波器,并反复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反复强调的原因是他们都是这节课的新名词,还在无线电信号发射和接收过程其重要作用。

3.知识仍然要采用通过现象探究原理的思路进行讲解,让学生说怎么听广播怎么用手机打电
话等,然后在探究应该具有怎么样的原理才能实现这样的现实场景,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自然,讲课也会顺畅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