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观
西方最著名的十四座雕像,值得一观《自杀的高卢人》希腊化时期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
在公元前241——197年间击退了高卢人的猛烈进攻,为此,柏加马王国建立了卫城,并在广场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性雕塑群像。
《自杀的高卢人》是其中的作品。
作品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作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
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
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下、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门考拉夫妇立像》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
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
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
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
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大卫》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外国优秀雕塑作品赏析
外国优秀雕塑作品赏析外国优秀雕塑作品赏析一、雕塑的常识: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粘土、胶泥)、可雕性(金属、木、石)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因而雕塑艺术也被称作“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雕塑的种类:(1)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等。
(2)按形态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三种。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通常有一个底为依托。
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的部分。
二、讲授新课:了解了雕塑常识之后,我们从三方面来欣赏外国雕塑作品。
古代雕塑、欧洲古典雕塑、近现代雕塑(一)、古代雕塑:同学们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
1、《维林多夫的裸女》是外国发现最早的雕塑艺术代表作,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
整个雕像由若干个球体组成,女性特征十分突出,他被看作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
2、《人首翼牛像》是两河流域的代表作。
它原是亚述帝国时期各地宫殿和城门口对称放置的一种装饰雕刻。
表现的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是宫殿和城门的守护神。
从正面和侧面看时,有两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从正面看两腿并着,从侧面看,牛变成四条腿。
它的雕塑方法近乎圆雕。
3、古埃及雕塑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宏伟的皇陵建筑上,我们知道埃及拥有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门考拉),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在哈夫拉金字塔附近,有一座世界著名雕像《狮身人面像》,也称《斯芬克斯像》,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个妖怪。
作品分析:这座雕像是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的,高20 多米,面部长5 米,宽 4.2 米,鼻长 1.7 米,嘴阔 2.3 米,仅头上的一只耳朵也有 2 米左右。
论群雕《拉奥孔》的鉴赏意蕴
论群雕《拉奥孔》的鉴赏意蕴《拉奥孔》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80年至1884年间。
这座雕塑作品高6.10米,描绘的是地狱之门上的三个人物形象,包括一个鬼魂、一个亡灵和一个囚徒。
这一主题源自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篇章,通过雕塑的形式表现出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真相的探寻。
雕塑中的人物造型独特,充满力量和动感。
作者以强烈的表现手法展现了死亡的恐惧、绝望以及人类面临种种困境时的挣扎。
鬼魂的身体扭曲呈现出剧烈的痛苦,亡灵高举双臂,表现了对上帝的抗拒和无助,囚徒则展示出渴望自由的内心。
这些形象不仅具有个体的特征,还以象征性的方式展现了普遍的人性。
雕塑中的线条和质感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拉奥孔》的构图十分紧凑,用富于张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和动态,但这些线条又在某种程度上给人感觉阻碍了人物的自由。
雕塑的表面纹理粗糙,让观者联想到地狱的严酷和残酷,加深了作品的表达效果。
雕塑所传达的主题是对人生与死亡的思辨。
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鬼魂象征着死亡的恐惧和虚无,亡灵象征着被宗教束缚和命运的束缚,囚徒则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形象都呈现出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度洞察。
尽管主题属于宗教题材,但《拉奥孔》并不是一座宗教雕塑作品。
罗丹通过雕塑的形式表达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命运的独立思考,同时也向观者传达了一种普世的情感,激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作品展现出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雕塑作品《拉奥孔》通过生动、形象和有力的表现形式,探讨了人生的委曲与矛盾,以及人类对生死和命运的思考。
它不仅在形式上充满力量和动感,更在主题上体现出对人类命运和生命的尊重、思考和关怀。
这使其成为了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雕塑作品,也赋予了观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西方雕塑鉴赏PPT课件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创造了一种美的 标准。
或《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代表作品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卢浮宫三宝
《掷铁饼者》米隆 罗马 时期复制品
古希腊《命运三女神》菲狄亚斯
古希腊 《拉奥孔》
罗马肖像雕刻
《妇女像》
《卡拉卡拉像》
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特点
1.题材多是表现完美神的形象。
2.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神像多是用人体形式 表现。 3.人物雕刻写实与理想化相结合,追求和谐的理 想美(强调人体各部分的比例)。风格庄重,完 美。
4.罗马肖像雕刻发达。强调个性化。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西方雕塑鉴赏
西方雕塑的发展历史
史前和古埃及雕塑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14-16欧洲文艺复兴 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
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
19世纪法国雕塑
20世纪西方雕塑
史 前 雕 塑 (旧石器时代)
《维林多夫的裸女》
《维林多夫的裸女》 石灰岩 奥地利 维林多夫洞穴内发现《阿布 Nhomakorabea贝神庙》
古希腊古罗马美术简介
1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继承并 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塑艺术的传 统,使雕塑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 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 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发展到了 最高峰。
八年级美术《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课件
雕塑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 的建筑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而城市雕塑则使这风貌更为显著。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高速》 着色钢铁 美国 考尔德
《羽毛球》 美国 奥登伯格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 富雕塑的体量感。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 与“完美”的深刻理解。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肥大的臀部和丰隆的 乳房,体现出了一种生命的张力,是一种多产的 象征,表现了史前人类对母性与生殖的一种崇拜。
你能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中感受 到生命的力量吗?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仔细观赏下列两件作品, 比较它们对人物内在气质的刻 画。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18—19世纪作品
《伏尔泰坐像》 大理石 乌东 巴尔扎克像 青铜 罗丹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张弓的赫拉克勒斯》:粗狂、奔放、现代感。
《河流》:象征性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 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 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 体派、表现派、未来派、抽象构 成等,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 形式。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S型的曲线造型, 突显了优美的身躯和动人的体态。平静的表情和 裸露的上身使整个作品显得高贵而又单纯。其生 命意义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方面。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石灰石圆雕,高约10厘米,宽5厘米,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0年。
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那时,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了足够的水平,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艺术。
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距今已有约三万年的历史了。
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
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
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
由于发现于维林多夫山洞中,所以西方美术考古学家们戏称其为“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
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
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彩陶塑女像埃及史前文化丰富,在尼罗河流域以耕织为主的农业部落很早就已形成,由实用发展起来的制陶工艺也趋发达。
现今所见最早的作品是阿姆拉提时期的彩陶塑女像。
这是立像,28厘米高,双手高举向内卷曲,头很小成蛋形,无眉目秀发,上身裸露,胸前垂挂两只娇小、对称的乳房,细腰宽臀,以起伏变化的曲线构成洗练、单纯的人体,腰际以上着棕红色,可能是赤裸的肤色,下身呈灰褐色,像是穿着简洁的裙子。
《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课件
《命运三女神》 公元前499-前400年
• 《命运三女神》是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刻杰作之一。是巴特农神庙 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像残片,题材来自希腊 神话。所谓命运三女神,是指掌管着人的命运的阿特洛波斯、克 罗托和拉刻西斯三个女神。古希腊雕刻十分重视形象的整体不可 分割性,人体各部分都充分发挥出造型特性,力求表现形象的内 在生命。所以尽管形体残缺,但每一个部分都蕴含着生命不息的 精神,观赏者可以通过可视部分的动作姿态联想残缺的部分,从 而获得完美的审美感受。
• 《奥古斯多像》公元1世纪 • 《奥古斯多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 皇帝屋大维的肖像。“奥古斯多” 是当时元老院送给屋大维的一个尊 称,意为“至高无上的”。 • 这尊雕像着意美化这位大皇帝:身 着罗马式盔甲,左手持着象征无上 权力的权杖,右手指引方向,有趣 的是在右腿边雕着一个小爱神,造 成高矮的强烈对比。以爱神象征仁 爱,以此表明奥古斯都不仅是伟大 的军事统帅,而且是仁爱之君。渥 大维护胸的铠甲上装饰浮雕,寓意 着罗马对全球的征服和统治。雕像 的姿式和表情有明显的理想化和神 化的倾向,不过面容还是很像渥大 维本人的,他那僧侣式的小平头, 清瘦严肃的面容,表现出他执政时 仍然崇尚简朴,目光中透现出足智 多谋。
•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 神》(大理石,高328厘 米,公元前200年左右, 巴黎卢浮宫藏) •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 神》,是1863年在爱琴 海北部的萨莫德拉克小 岛上被发现而得名。雕 像出土时已成碎块,经 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 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 缺头无臂。
•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约公元前 150年 •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因1820 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 名。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 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 处。端庄的身材,丰腴的肌肤,典 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 的站势,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 而优美的姿态。尽管雕像的双臂残 缺,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鉴赏的 心理已产生积淀,断臂反而诱发出 人们美好的想像,从而增强了人们 的鉴赏趣味,使人们愈发觉得它非 同凡响。
第9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
希腊罗马雕塑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
雕刻家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 技巧。人体比例匀称,形体结构严谨明确, 肌肉富有弹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 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 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
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 形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部环境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 技。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 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古希腊人爱好体育,运动员毫不介意地脱 掉衣服参加竞赛,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 运动家健美的身体得到观众的赞美。因此 对男女人体美的欣赏爱好便自然地在古希 腊人的心目中培养起来,而雕塑家也很喜 欢表现男性或女性健美活泼的各种姿态。
为什么都被称为 维纳斯呢?
多产的象征 母性和生殖崇拜
体现了生命的张力
美是多方面的
优美抒情与庄严崇高 爱与美的女神
《手持角杯的裸女》
岩壁浮雕
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期发现的人物 雕像很多,其中以法国鲁塞尔岩廊 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为最 杰出。这位女子右手托着一只角状 器,左手搭在稍为隆起的腹上,披 肩长发绕在左肩,袋状的双乳悬挂 在胸前,腹部和臀部宽厚肥硕,面 部简略未作刻画,粗壮的大腿往下 细小而至于虚无。从形象动作的姿 态特征中,人们猜想这位女子正在 主持一项巫术仪式,祈祷猎物丰收 和部族昌盛、安康。也有人认为手 中托举的角器是人类繁殖的吉祥物, 表明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藏在自 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象 征——兽角。
思考: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 的区别是什么?
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
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视觉空 间的艺术”。 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 (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这是希腊时期 留存下来的著 名杰作的原作, 被奉为稀世珍 宝。作者已无 从考证。又名 为《萨莫色雷 斯尼凯像》。 尼凯是希腊神 话中的胜利女 神,传说她曾 协助宙斯战胜 提旦巨人,给 人们带来了胜 利。
《命运三女神》是帕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 像残片。菲狄亚斯(Phidias或Pheidias)主持制作,时间在公元前447~ 公元前438年,现收于大英博物馆。三位女神是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 特罗波斯。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 线。
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
《老村长像》卡培尔王子像
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000年
年左右,亚述)
掷铁饼者 作品简介:《掷铁饼者》大理石。高173厘米, 创作于公园前450年。现藏意大利罗马特尔美 博物馆。 作者:米隆。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大理石 (古希腊)公元前2世纪
• 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 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 们从其中解放出来。 -------米开朗基罗
第一课
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欣赏
埃及艺术特点
门考乌拉王与王 后像(石雕高1 42.2厘米, 约公元前250 0年,古埃及 美国波士顿美术 馆藏)
书吏凯伊像(石雕, 涂色,古埃及第五 王朝)
西方现代雕塑鉴赏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一夜之间,贝尔尼尼 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尔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热情地工 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理 石。
结束
谢谢收看
《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 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这件作品是大 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表现了一 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 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 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 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 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 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 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 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 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 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其自然者。
夏娃的故事,讲的是分离与失落的故 事。我们不妨相信这是一件真事;我们不妨将这个故事看做是 一种道德范式;我们不妨可以在其中看到一种寓言,那就是人 在出生的时候就脱离了母体。这件事情在许多层面来说都是真 实的,但是,这个故事教导我们的许多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 说我们不可能永远留在天堂里,我们必须承担起世俗生活的重 担。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离家远行
这幅画创作于十五世纪,作者题名“巴黎画师”。画 中的主题“阿波罗与达芙妮”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传 说中太阳之神阿波罗因为相貌英俊又擅音乐而备受神界和凡 间的女子喜爱。一次,由于不慎得罪了小爱神丘比特,丘比 特便恶作剧用金箭射中了阿波罗,被金箭射中的阿波罗立即 爱上了第一眼看到的精灵达芙妮,可达芙妮被丘比特射中了 铅箭,因此而拒绝阿波罗的炽热追求,并求助她的父亲河神 佩内奥,佩内奥不忍看女儿痛苦不堪便将其化做一棵桂树, 画中的达芙妮正在向桂树转化,阿波罗情急之下欲上前阻止 却为时已晚。贵为太阳之神、音乐之神、医药之神的阿波罗 竟然无回天之力挽救自己心爱女子的生命,此后,他就用桂 树的枝叶做成头冠勉励在竞技中获胜的人,因为,桂树在他 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欣赏雕塑艺术教案
欣赏雕塑艺术教案【篇一:湘美版《雕塑》教案】走近雕塑--雕塑认知嘉善中学杨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初步理解雕塑的含义,对雕塑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别及材料的雕塑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能够简略阐述对雕塑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体会雕塑的形体美感,丰富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对空间艺术的感受能力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解读雕塑的含义,观看大师的雕塑作品,从而获得对雕塑艺术语言的体验,尤其是对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参与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对一件雕塑作品从欣赏到到鉴赏的能力。
教学准备:1.ppt课件2.石膏模具3.绘画作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问题:什么是雕塑?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雕塑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生:出示课题——《走近雕塑——雕塑感知》二、新课教学:a:讲“空间性”1.教师展示大卫眼睛的石膏模具问题:这是谁的眼睛?(大卫)2.教师展示大卫像以及素描大卫眼睛范图问题:大卫像给人以怎样不同于绘画作品的感受?(雕塑:直观的体量感和空间感具有触感全方位观看??)3.小结:雕塑首先应具备空间性,即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中,运用实体的物质材料进行造型的一门艺术。
问题:仅仅具备空间性就一定是雕塑作品吗?那房屋是不是雕塑?我们手中的笔又是不是雕塑?(不是,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不具备实用性的,仅仅是用来欣赏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建筑、文具虽然也能用来欣赏,但是它更突显的是实用性。
)小组讨论:除了具有“空间性”,你们认为雕塑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应当还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b.讲“技术性”1.案例分析题:“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很像人的石头,请问这是雕塑作品吗?为什么?”(不是未经雕琢,是天然的成品没有人的参与)2.案例分析题(升级版):“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很像人的石头,经过自己的雕刻,做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初中美术_力量与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谈人体而色变”。
本课中出现了不少人体雕塑作品,半裸或全裸,学生尽管是九年级了,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但从以往上课的经验来看,学生还是不大适应,表现出不好意思看或者排斥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如何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用艺术的眼光进行赏析,是上好本课的重要前提。
1、复习上节课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过知识的衔接导入新课《外国雕塑艺术》,引发学生的浓浓的求知欲,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2、课件制作实用,运用作品的对照,加强直观性,方便学生比较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师生互动中,教师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赞许,鼓励学生更进一步地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本课作品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以时间为线索将作品划分为四个阶段,做到了优中选优,详略得当。
5、本课作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老师在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苏少版教材每册均分为九个课题,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所有内容分为了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领域、欣赏评述领域、应用设计领域和综合探索领域,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册教材第一课是《中国雕塑艺术》,最后一课是《外国雕塑艺术》,两课同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故适宜放在一起进行,能够相互对比,加深学生对雕塑艺术的了解。
一、检测反馈让学生自选一件雕塑作品,写出100字左右的赏析小文,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宣读。
二、课后拓展为学校设计一件雕塑作品,写出设计思路,包括材料的选择,放置的地点,表现方法等。
本课作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一切的教与学都是围绕欣赏和评述来展开,教与学是有机结合的,是相互配合的关系,本课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主要有:对照比对发、讨论法、辩论法、评述法。
所话说:见多才能识广,少见才多怪。
本课充分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雕塑作品,作品的出现尽量以对比的方式出现,比如用同一时期的中国雕塑作品与外国雕塑作品进行比较或者用不同时期的同一题目作品进行比较等,加强直观性,方便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
•
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 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 围项圈。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 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不 见踪影,圣蛇浮雕于1818 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 雕像下掘出,献给了英国大不 列颠博物馆。胡子脱落四分五 裂,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大 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现已 归还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损 了一大块,据说是拿破仑士兵 侵略埃及时打掉的,实为讹传, 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纪伊斯兰 苏菲派教徒砸掉的。历经40 00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已 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 胸部腐蚀的尤其厉害。198 1年10月,石像左后腿塌方, 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 窿。1988年2月,石像右 肩上掉下两块巨石,其中一块 重达2000公斤。
•
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 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 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 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海夫 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 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雕像坐西向东, 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 呼它。
• •
《村长像》约公元前2400年 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 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这类雕像的 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 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 活形态的写实。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 比较杰出的有《村长像》。《村长像》是世界上 现存的最早的木雕之一。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 米,属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尔王子。当时, 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类似工头的地位, 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兼及组织人力筑坝修水渠。 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这是 我们的村长。”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他那肥头 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乡村小吏的典型。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九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是指用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的艺术,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第一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古代雕塑》的教学中已涉及。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究、表达,初步掌握欣赏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方法及艺术特点。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学会初步运用雕塑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作品的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体会雕塑艺术作品独特的美感,感受艺术家如何赋予顽石以力量和生命以及艺术家对思想情感和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雕塑作品新鲜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即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以任务驱动,显“顽石”之美——《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一课教学设计
以任务驱动#显&顽石'之美$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艺术%一课教学设计陈淑娟)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中学#!"'##,*摘!要+$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艺术%的教学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力求彰显&顽石'之美+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明确任务驱动的方向#让&顽石'之美有&落点'-设计教学问题#体现任务驱动的依据#让&顽石'之美有&凭借'-设计教学活动#实现任务驱动的落地#让&顽石'之美有&深度'(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力量与生命%!!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的任务相结合#以任务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对苏少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九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美术欣赏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力量与生命'这一主题#对本课做了创新解读和创意建构#力求彰显&顽石'之美(下面#呈现我的教学设计(一,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明确任务驱动的方向#让&顽石'之美有&落点'这一课属于&欣赏6评述'学习领域(教材以&顽石中的生命'&永恒之美'&力量之美' &思想的表达'&传递精神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五个板块#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当代的外国雕塑作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即通过对外国雕塑作品的赏析#感受其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发现&顽石'中的美(由于这一雕塑作品历史久远#和现代审美有较大差距#学生很难对其有深入认知和感悟-即使教师对史前时代的人类社会做了相关介绍#学生也难以快速理解(而且#短短的几个课时内#要带领学生把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当代的外国雕塑作品全部欣赏一遍#还要让学生对每件雕塑设计指南&'!作品的艺术语言与特点有启发性的思考#并体会不同雕塑家意在传达的思想和精神#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根据对&力量与生命'这一主题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综合分析#我对教学内容做了有侧重的选择#让学生在体会&顽石'之美时有&落点'(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看#还是从雕塑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看#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作为本课重点欣赏的内容都是可行的(米开朗基罗是艺术巨匠#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理想化的加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象征(更重要的是#他一生历经坎坷#其作品在磅礴气势中体现出悲壮的色彩#传达出对力量与生命的思索(二,设计教学问题#体现任务驱动的依据#让&顽石'之美有&凭借'接下来#要围绕已确定的目标和重点设计教学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指引性#即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体会&顽石'中的美#最终走向任务的完成(导入部分#我选用$秦始皇兵马俑%和$大卫像%这两尊雕塑图像引导学生做对比观察#并设计问题+)"*雕塑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材质有什么不同.)%*这两幅作品带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秦始皇兵马俑%是本学期第一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中的一幅重点作品#以粗犷的线条和细致的手法#彰显出秦朝强大的力量与不朽的生命(另外#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的是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而学生对外国雕塑艺术的演变与发展较为陌生#对外国的历史文化等了解较少(为了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我将$秦始皇兵马俑%这一中国的代表作品作为了切入点(而选择$大卫像%有这样几点原因+首先#他的形象更接近于现代审美#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其次#大卫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传达了人类是主宰和改造世界的力量这一信念(此处设计的三个问题比较简单(首先从最直观的视觉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让学生对材质作出比较#形成对中西方雕塑作品的初步印象-最后是个性化的解读#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链状结构#让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以两幅雕塑作品导入#以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为指引#既关联,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又直接明了地揭示主题#引起学生对东西方古代雕塑艺术区别的思考#为他们理解&顽石'中的&力量与生命'奠定基础(接下来#要回归教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摩西像%#并呈现讨论任务单(讨论任务单上呈现两个问题+&此时的摩西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米开朗基罗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昂扬的生命力(仔细观察这幅雕塑作品#你从哪里看出了摩西的生命力.'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我还在讨论任务单上补充了摩西的相关介绍+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他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曾亲自和上帝接谈(受上帝的启示#摩西领导希伯来民族从埃及迁徙到巴勒斯坦#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他经过红海的时候#水没有了#渡海如履平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让出一条大路($摩西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其高高抬起的头颅,炯炯有神的目光,手臂凸出的血管和肌肉等#无不显示着力量感和生命感(此处设计的两个问题直指本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状态等&看到'人物的内心#从而学会欣赏&顽石'之美(三,设计教学活动#实现任务驱动的落地#让&顽石'之美有&深度'!!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引入米开朗基罗创&(!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年 月'作的三幅$哀悼基督%雕塑作品#并设计以下活动+每个学生仔细观察米开朗基罗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哀悼基督%雕塑作品#小组讨论后用简洁的语言记录思考#填写任务学习单)见图"*(如果说$大卫像%和$摩西像%是通过力量来表达生命#那么$哀悼基督%更多是通过死亡来呈现对生命的思考($哀悼基督%是基督教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许多画家和雕塑家都以此为题进行过创作(米开朗基罗也就这一主题创作了三四件作品(为了让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我引入了任务学习单#还特意加上了&提示'#对三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做了说明#主要是让学生带着思考观察#从而使观察更加深入,细致#进而对&力量与生命'的思考更有深度(在完成任务学习单后#再和学生共同欣赏三幅作品#助其更好地感受雕塑的立体造型#体会雕塑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作品D中的圣母正值青春年华#安静地抱着耶稣#而耶稣像婴儿般熟睡着(这正是二十多岁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想象的米开朗基罗眼中的&力量与生命'(作品T中的圣母用脸紧紧贴着耶稣#而耶稣软卧在地上(这是米开朗基罗七十多岁时创作的#明显多了些沉重(作品H是米开朗基罗生前最后一次以此为题的作品(这样三幅作品#让年少时的浪漫与年迈时的深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相信学生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对&冰冷的石头'所传达出的力量与生命的探索(最后#带领学生回到教材#欣赏旧石器时代的雕塑$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欣赏到的史前&女神'#并做总结#明确欣赏一幅雕塑作品#除了需要了解基本的材质,场景,细节#掌握作者,风格,时期#还要理解造型元素,构图#体会情绪情感(参考文献+2"3朱丽)如何运用教学方法2:3)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设计指南&)!。
《第9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上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和分析,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外国雕塑作品中体现的“力量与生命”主题,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和鉴赏外国雕塑艺术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雕塑艺术的特点和“力量与生命”主题展开。
具体内容如下:1. 艺术感知:学生需从所给雕塑图片中,选择出五幅能反映主题的作品,并简单描述作品的形态和风格。
2. 探索创作:选取一件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从线条、表情、结构等角度入手,感受雕塑的质感和视觉冲击力。
3. 作品解析:分析作品如何通过线条和造型来表现“力量与生命”主题,包括作品的背景、文化内涵及创作理念等。
4. 艺术日记:学生需记录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对雕塑艺术的看法等。
三、作业要求1. 艺术感知部分要求学生在选择作品时,要准确判断作品是否符合“力量与生命”主题,并详细描述作品特点。
2. 探索创作部分要求学生对所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对作品的细节观察和整体把握。
3. 作品解析部分要求学生结合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解析报告。
4. 艺术日记部分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文字形式呈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艺术感知的准确性、探索创作的深度以及作品解析的全面性。
2. 鼓励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成长,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班级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和解析。
3. 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准确性、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通过作业反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
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
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