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讲述家庭故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讲述家庭故事的文章一、教材分析教材选取的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共同的家》。
本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明一家人为了庆祝爸爸生日,共同合作制作生日蛋糕的故事。
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融洽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日蛋糕的制作过程。
(2)学生能准确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懂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描写家庭生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家庭观念,感受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2)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热身与导入情境描述: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和情感。
(1)老师可以与学生换位思考,问学生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过过像小明一家人一样制作生日蛋糕的经历?”(2)孩子们可以先用手势来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日庆祝经历,通过有趣的发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阅读课文情境描述: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的形式,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的生词和概念。
(1)老师首先将课文大声朗读,让学生跟读。
(2)团体读求:学生分小组或者班级,将课文分段朗读,一边读一边讨论意思。
(3)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老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讲述个人的家庭故事情境描述:通过个人在家庭的生活实际经历,让学生学会感怀,铸造自己的价值观。
(1)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做过的事情,并强调家庭与生日庆祝的重要性。
(2)学生在听到同学分享的故事时,要认真倾听,给予积极的评价。
(3)鼓励适量的评论,让学生记住“尊重和尊重别人”的观念,促进学生感恩家庭中的所有人。
4、制作生日蛋糕情境描述: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蛋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行选择一位代表,负责领取上课前提前准备好的食材和器械等物品。
《共同的家》教案(语文S版)

教学目标明确
课堂氛围融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点在 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体 验,符合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 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 生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新颖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 设、小组合作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佳句赏析
挑选出诗中的优美句子,从修辞手法 、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赏析。
03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回顾学生已学过的关于家庭、家人和家园的 课文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园经历, 激发学生对家的情感共鸣。
展示与“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 观察和思考。
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家的 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比较、讨 论等方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祖国的壮丽和生 机勃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和愿望。
0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
历史背景
介绍《共同的家》这首诗的创作 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文 化氛围和作者的生平事迹。
本节课的不足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过 于仓促或拖延。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 极的态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主观评价,缺乏多样化的评价 方式,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反思:1. 在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时,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理解不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2.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讨论时,学生们的观点各异,我需要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
3. 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2. 教学内容: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然环境。
3.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4. 教学步骤:(1)观察地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观看地球运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小组讨论:地球的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第二课时: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地球的地形、气候、生态系统。
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4. 教学步骤:(1)图片展示:各种地形、气候、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由于环境破坏导致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三课时:爱护地球,从我做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爱护地球。
2. 教学内容: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环保法规。
3.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实践演练。
4. 教学步骤:(1)观看环保视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
(2)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3)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第四课时:我们的地球,我们的责任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形成共同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地球面临的挑战、我们的责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精品课件

说一说
你家也有家庭民主生活会 吗?设立民主生活会有什 么好处?
成立家庭民主生活会
请你和家人一起,尝试设立一个家庭 民主生活会。在设立的过程中,可以 考虑: 1、什么时间召开? 2、会议上一般可以讨论一些什么事 情? 3、对于家庭重要决定如何表决? 4、……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和谐、民主的 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家里的事,同商议、 共承担,家庭生活会更和谐、更美满!
回老家可以再改一个时间。
情绪激动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们要让 父母平静下来,然后再平静的讨论和商量解决 问题的方法。
当家人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和家 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同时要发挥好 “润滑剂”的作用,和家人一起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里面必然会出现一些 矛盾,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过分 担心,只要我们能做到同商议,共承担,问题 就能顺利的解决,家庭生活就会更和谐,更美 满。
一起住。 ✓ 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把我留下来
和奶奶爷爷奶奶一起住。
家庭的变化对你家的生活有没有产生影响?你 们怎么应对这些变化的呢?在这些变 化中,你有没有为这些变化做一 些什么呢?
家里生了小妹妹,父 母照顾我的时间就更 少了,为了不让父母 操心,我自己的事情 就尽量自己去做。
家里生 了小妹妹。
家庭生活小镜头(二)
不管换成什 么车,只要 漂亮、舒适 就可以。
咱家的车需要换 了。我想换一辆 能够跑远途的车。
爸爸妈妈,咱 们是不是需要 考虑车子的环 保性能。
如果我是小勇,我可以这样处理?
✓ 可以说服父母,由小勇自己决定。 ✓ 说服爸爸按照原定计划,回老家,因为计划早就定好了的。 ✓ 假期博物馆之旅内容丰富又有意义,可以去参加,
P11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复习:我们共有一个家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复习:我们共有一个家一、我爱你,中国1.中国的可爱之处?①.我们的祖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②.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
2.为什么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②.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华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
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
3.中学生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②.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1.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①.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④.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3.青少年如何弘扬爱国精神?①.我们要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②.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③.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光辉的未来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复习:我们共有一个家,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同的家》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 共同的家》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 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03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黑板
用于书写重点和示例,方便学生观看 。
教学软件
使用互动教学软件,方便学生参与互 动。
投影仪
展示PPT和相关视频,增强课堂视听 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
讲解法
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 解,帮助学生理解。
课程价值
知识价值
《共同的家》这篇文章涵盖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 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能力价值
通过学习《共同的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能力不仅在考试中很重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重要。
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我通过亲切的语言和自 然的教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
教学改进建议
1 2 3
丰富教学资源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 ,如视频、图片等,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 性。
加强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 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 意识。
05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包括知识、技能和情 感态度等方面。
教学内容深度
评价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
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 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评估教学实施效果。
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

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当前教育形式的变化和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2. 介绍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渠道。
3. 强调家长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教学重点:1. 家校共育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
2. 介绍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如何引导家长互相分享经验,增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作性。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言(5分钟)1. 介绍本次公开课的目的和重点,并强调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2. 让家长们互相介绍,认识彼此,促进交流。
第二步:讲解家校共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1. 介绍家校共育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当今教育环境面临的挑战。
2. 阐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及家长如何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三步:分享有效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35分钟)1.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介绍一些常见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如如何教孩子自我管理、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沟通技巧等。
2. 鼓励家长们相互分享经验,并互相支持。
第四步:讨论(20分钟)1. 引导家长们自由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教育想法。
2. 着重讨论如何更好地协作,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五步:总结(5分钟)1. 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内容和家长们的讨论。
2.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去。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公开课,家长们深入了解了家校共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习了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方法,并增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作性。
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培训、支持和资源,并鼓励家长们积极投入到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中去,共同营造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成长环境。
中班社会课教案《我有一个家》 (2)

中班社会课教案《我有一个家》【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词汇: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2. 能够听懂、理解并运用句型:“这是我的……”、“我有一个家”;3.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家庭成员;4.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句型表达家庭成员。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以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词汇:“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
Step 2 新知呈现(10分钟)1. 出示图片,通过问答的方式与学生谈论图片内容:“这是什么?谁在图片上?”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然后复述:“这是我的……”Step 3 情感引导(5分钟)1. 讲述自己与家人的故事,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
Step 4 合作探究(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找到一位代表,代表这个小组通过图片、实物或描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其他组的学生听完后,要提问对方的家庭成员。
Step 5 操练运用(10分钟)1. 出示一段对话:“A: 你有家吗? B: 有,我有一个家。
A: 你家有爸爸吗? B: 有,我家有爸爸。
”以此类推,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用这种句型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
2. 部分学生进行现场表演。
Step 6 拓展延伸(5分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成员的文章。
Step 7 总结归纳(5分钟)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的句子和知识点。
Step 8 课堂作业(5分钟)完成写作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图片、实物和互动提问的方式,呈现新知识点并巩固家庭成员的词汇。
通过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中心,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操练运用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并进行写作。
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共5篇)

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单位: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一、教学目的:通过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组织家长进行学习,改变家长的家教观念,学习家教知识,改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能力。
从而使学生家长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和怎样消除孩子的自卑感二、教学目的:1.引导家长们要了解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
2.教会家长怎样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3.引导家长明白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本次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以便及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讨论教育方法,互相交换意见,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打基础。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各位家长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议。
有些家长平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而大多数家长已经好久不见了,感觉有好多问题要和您交流。
一、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姓名:单位:家校共育公开课教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除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
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有一个家》

3
鼓励孩子提问
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让他们感受到 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 孩子的需求。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增强自信心
创造安全环境
01
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
,从而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积极反馈
02
对孩子的表达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表
家庭住址和电话
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家的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号码,这是重要的安全 知识。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家长分享
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和照片,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家庭 的多样性和温馨。
亲子游戏
组织亲子游戏,如“家庭成员角色扮演”、“家庭地址和电话速记”等,加深孩 子们对家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母亲的教诲
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更注重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她们善于倾听和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母亲的榜样作用
母亲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她们的言传 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同样重要。
兄弟姐妹及其他成员
01
兄弟姐妹间的互助互爱
兄弟姐妹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成长,相互关
心、帮助和支持。
THANKS.
情感目标
增进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 归属感,培养他们的感恩 之心。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本次活动计划用时30分钟。
课程流程
包括引入话题、讨论分享、总结回顾三个环节。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多种教学 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家庭成员介绍
02
父亲角色与特点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父亲的引导作用
同一个家简单版幼儿园教案

同一个家简单版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弟弟、姐姐等;2.学习家庭作息:起床、吃饭、睡觉等;3.了解家庭装饰:沙发、书桌、床铺等;4.认知家庭物品:电视、电脑、插座等。
教学重点•学习家庭成员的认知;•了解家庭作息和装饰;•认知家庭物品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的称呼;•家庭物品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教学准备•《同一个家》的儿歌;•家庭物品的图片卡片;•剪纸和彩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播放《同一个家》的视频,并用手语示范。
2.老师引导幼儿跟着手语动作,一起唱儿歌。
活动环节活动一1.老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并询问“这是谁?”让幼儿回答。
2.让幼儿模仿成语“爸爸妈妈疼孩子”,并帮助他们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记忆。
活动二1.老师出示日常作息照片,比如“早晨起床、午间吃饭、晚上睡觉”等。
让幼儿回答“这是什么时候做的?”“你们家做出什么不同呢?”等。
2.让幼儿模仿老师示范做家务,比如扫地、擦桌子、叠被子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家务意识。
活动三1.通过使用图片卡片,介绍家庭物品的用途,让幼儿尝试说出每件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剪纸和彩笔等工具,让幼儿手工制作一些简单的家庭物品,如花瓶、相框等。
结束环节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同一个家”对他们的启示及感悟。
教学评估通过上述活动,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家庭成员的基本认知、家庭作息模式和家庭物品用途,并给予奖励和激励。
总结同一个家是幼儿成长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对家庭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突出了家庭作息、家庭物品、家庭成员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以此来帮助幼儿愉快健康地成长。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第1框 我爱你 中国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第一课时第一项我爱你,中国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1、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内容分析1、“我爱你中国”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共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可爱的中国”,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中重点介绍了祖国的灿烂文化。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教学主要围绕“可爱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两个方面展开。
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自主学习展示成果---师生互动,互助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五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采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教师精读教材,提炼教材中的主要问题。
教师搜集、整理好的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的图片、文章、歌曲等,与同学分享。
语文S版一年级上《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在听、说的实际教学中,通过色彩丰富的故事和教材第一课《共同的家》全面开展感知语言教学。
2.本单元中的族际差异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认同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汉族文化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
3.在主题中,以一些不同的文化小事切入,使学生多个角度学习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三.教学难点通过亲子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家庭活动中去感知到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四.教学过程1.导入(20分钟)教师精心设置情境,用图片和课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感受家庭的温馨、乐趣、共同打拼和爱。
创设情境,启发情感。
2.教学展开(400分钟)A.导读课文,与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并能准确理解和表述,通过互动问答、连线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配套课文《共同的家》的内容设计活动,包括观看家庭纪录片、绘画制作家庭画像、通过家谱纳才书制作传家宝等等,引导学生对家庭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增加了解家庭的乐趣和温馨。
C.进行家庭短剧表演、家庭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友情、家庭、爱国爱民的认同,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庭关系、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和爱的意义和力量。
D.通过家庭纪录片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家庭幸福快乐、亲情和爱的力量,感受到家庭是个温暖的港湾,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3.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课后拓展(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范文一份

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范文一份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个生字。
会写“土、大、云、禾”4个字。
学习新笔画“撇折”。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家园的可爱,从而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想见见吗?出示——家。
谁认识她?指名读。
齐读。
2、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喜欢)是呀,因为家是世界上最温暖、最舒适的'地方。
那你们知道吗?我们每个人不光有一个自己的小家,还有一个共同的大家。
这个家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共同的家》。
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板书课题。
3、谁想读?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着黑板,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要求: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看谁听的最认真!(根据情况:好,腰板挺直,看谁坐的最棒!)2、同学们,听课的老师都在看着大家呢!他们呀用眼睛在说:一年级三班的孩子听的可真认真!那么,大家读的怎么样呢?(我发现坐的最端正,听的最认真,我要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让老师们都认识他。
想不想让老师们也认识你呀?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读的最棒!)打开课本第56页,__朗读课文,要求:1、“三到”——也就是小手指到,眼睛看到,小脑瓜用上。
2、大声朗读,读到预习时圈起来的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好,腰板挺直,读吧!3、谁想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用手指着,仔细听一听——他读的对不对?4、他读的有错误吗?读的非常正确,声音也很洪亮,谁能读的比他更好?5、你读的又正确,又熟练,声音还洪亮,真了不起!三、强化识字。
1、那么,这些带颜色的词语,你认识吗?谁会读?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了解家庭规矩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教案——了解家庭规矩【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家庭规矩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故事,理解家庭规矩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培养学生遵守规矩、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规矩的好处;2.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规矩的内涵和意义;3.培养学生遵守规矩、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唤起学生对家庭的情感认知,带动课堂氛围。
2.师生互动,举例说明规矩的好处,比如:可以让家人更和谐地相处,可以让每个人知道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二、教学重点1.学习故事《共同的家》。
2.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家庭规矩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家庭规矩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家庭规矩的好习惯。
四、教学方法1.听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矩的内涵和意义。
2.借助PPT:通过制作PPT,让学生看图听故事,更好地理解故事,加深印象。
3.图文并茂法: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图片或视频,增加趣味性和引人入胜度。
五、教学内容1.通过清华出版社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共同的家》故事,让学生了解规矩的内涵和意义。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家庭规矩的好处,如对家庭和谐相处的作用,以及每个人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尊重家庭规矩的好习惯,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家庭规矩。
六、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活动,评价学生是否理解并能够贯彻家庭规矩,并对不理解或学习不到位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
2.给予学生实际行动的指导,比如鼓励学生妥善处理家庭矛盾,关心父母等方面。
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矩的要求。
【教学总结和反思】本次教学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听故事、看图听故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家庭规矩。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理解规矩的内涵和含义,并培养学生遵守规矩、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的好习惯。
告别陌生,欢聚一堂——《我们是一家》社会活动教案

《我们是一家》是一项社会活动,在当今时代,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它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受到了许多的便利,网络社交软件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交流,但让人不可避免地感到忧虑的是,我们的社交生活却愈发变得孤寂。
因此,进行一场美好的社交体验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是一家》社会活动的目的所在。
此次活动中,人们将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心情。
可以说,《我们是一家》活动的主旨是告别陌生,欢聚一堂,一同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
活动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将普通人们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份共同的快乐。
活动的具体流程,将会由志愿者们组织。
他们将会布置一个主题,让人们在这个主题下进行交流。
比如,主题可能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人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感人时刻。
这样,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到温馨和被关注,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增进友谊,从而达到告别陌生的目的。
除了主题讲故事,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将组织各种小游戏和互动环节,让人们在放松中畅快地交流和沟通。
在这些游戏之中,人们会和别人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信任、鼓励,共同完成任务,形成团队感,进一步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好的社交体验,也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刻的情感纽带,在一个走进来的陌生人中结识朋友,有着难以言喻的温情。
尤其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情感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靠短暂的屏幕交流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人际关系,也无法填补建立情感纽带的空缺。
而此次活动的开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表达和分享的机会。
《我们是一家》社会活动旨在让人们彼此了解,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
这个活动极大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参与这个活动的人们之间形成的那份共同的故事和经历,将继续传承下去,也将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1读懂彼此的心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3弘扬优秀家风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4我们的公共生活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6我参与我奉献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9中国有了共产党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2富起来到强起来最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爱国主题团课教案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爱国主题团课教案爱国主题团课XXX活动目标:通过主题团课,对团员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团员学生对国旗的崇敬之情;懂得尊敬国旗是爱国的表现,从而认真对待升国旗仪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更多的青少年朋友们,引领着全体青年朋友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活动过程:一、预备:播放《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视频1、导入:视频中升的什么旗帜?这里的家又指的是什么呢?引出本课主题)二、新课教授:1、同学们还记得今年暑假的里约奥运会吗?我们中国代表团获得了非凡的成绩。
但是在这次奥运会中也出现了一件让我们中国人愤怒的事情?同学们还记得吗?师:是的,在本次奥运会中屡次错用中国国旗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那么作为中国年轻一代,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对于国旗象征意义似懂非懂,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国旗、国徽。
出示国旗、国徽图片,讲解其象征的含义)思考:如果你在参加活动时,看到我们的国旗出现了错误你会怎么做?2、播放新闻视频:女排姑娘的故事问题一: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想起掌声对比反思:星期一升国旗仪式上,我们是什么样的表现呢?师:出示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进行升国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标准做法是:起身站立,目视前方,双手下垂,神态庄严,聚精会神。
严格地遵守升国旗的礼仪是维护国旗尊严,增强公民国家观念的体现,我们所有人都要按国旗法的要求以规范、统一的礼仪参加升国旗仪式。
问题二:如果星期一升国旗仪式你迟到了,而此时正在进行升国旗仪式,我们该怎么做?三、理性爱国,在行动中彰显正能量:1、爱国故事与你分享:三位团员代表分享爱国故事2、出示图片《这是爱国的表现吗?》3、暴力“碍”国与理性爱国漫画后的反思四、爱国,任重而道远:XXX是XXX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XXX的助手和后备军。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大声告诉世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五、爱国交换,跃然纸上:1、全体团员们以“祖国,我最想对您说”为主题,将自己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写在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爱你,中国
教学要求:1、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育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爱你,中国一、可爱的祖国。
2、看图P14,完成练习。
3、学生互相交流。
4、阅读课文,完成P15练习。
5、指名学生回答。
6、阅读P16材料,讨论:通过中华文明的世纪回眸,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7、共同归纳。
8、读课文,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文字、艺术、科技。
9、板书: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0、齐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歌曲,感受乐融融的民族大家庭风采。
11、阅读课文。
12、讨论:热爱祖国,我们应该如何做
13、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团结有何认识学生共同总结。
14、作业:熟读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教学要求:1、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
2、理解我与祖国共命运。
教学重点:认识台湾与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我与祖国共命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2、阅读P21材料,讨论:我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分享。
3、阅读课文。
4、各组代表发言,列举史实,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5、朗读课文,归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6、互相讲一个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看谁讲得好。
7、板书:二、我与祖国共命运。
8、阅读P23材料,讨论: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
9、朗读课文,共同归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10、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11、讨论并回答。
12、阅读P25材料,讨论: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13、师生共同归纳。
14、面对当今世界,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三、小结: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要求:通过学生的反思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围绕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许多同学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
二、学生回答。
三、思考:我们应如何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四、阅读材料,讨论:他们身在国外,为什么还时刻惦念着祖国呢他们的言行对自己有哪些启示我们如何看待海外华人和学子这份报国心
五、作业:
1、开展一次“我为父母削苹果”的活动,向父母献上一片孝心。
2、开展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凝聚爱国心,增进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