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大全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马克思辨析判断题1.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2.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1、错:理由: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外部联系,事物的现象是纷繁复杂。
有些现象于本质是一致的,通常做真象,有些现象与本质很不一致,一般称为假象,假象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
2、错理由:因为亲眼所见的事物是属于感性认识,原因就在于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的。
只有通过科学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本质的认识。
3、错理由:伴随计算机网络建立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社会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3.“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1、错误。
(2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是,社会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分)2、错误。
(2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但是,任何真理总是客观的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3分)3、错误。
(2分)该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观点,其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分)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3.心外无物。
1、错误。
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都是客观的。
2、正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马克思判断题题库
一.判断题(共79题)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正确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人权。
参考答案:错误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正确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参考答案:正确5.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
参考答案:正确6.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参考答案:正确7.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参考答案:正确8.“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
这是机械决定论。
参考答案:正确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
这说明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参考答案:错误10.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1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12.演绎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参考答案:错误1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参考答案:正确14.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参考答案:错误15.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参考答案:正确16.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正确17.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习题
一. 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证党的生机与活力。
()标准答案:错2. 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标准答案:错3. 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标准答案:错4.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标准答案:错5.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标准答案:错6.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标准答案:对7.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标准答案:对8. 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标准答案:对9.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标准答案:对10.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标准答案:错11.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标准答案:对12.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标准答案:错13.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标准答案:对1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错15.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宿命论观点。
()标准答案:对1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标准答案:对17.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政治职能。
()标准答案:对18. 人的最根本特性是其自由属性。
()标准答案:错19. 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自由。
()标准答案:错20.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事物。
()标准答案:错21.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判断题库(已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判断题库(已整理)判断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科学”×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4、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6、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8、马克思主义应是与时俱进的,对于已经发展了160多年后的今天已难以适应了。
×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办事就能保证时时成功,事事成功,不犯任何错误。
×10、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家的事,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2、发展就是运动,运动就是发展。
×3、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
√4、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5、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6、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的状态。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有机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8、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哲学。
×9、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10、同一事物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联系的。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所以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时候还应该遵循规律的客观性。
√4、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6、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7、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判断题马克思
f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对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资本是一种物,其本质并非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错马克思是个学者,缺乏社会活动能力错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唯一源泉错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对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错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错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对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时可以重复出现的错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错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失败的选择错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答案:N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案:N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答案:N"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N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Y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案:N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 答案:N 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N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只有他们才能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答案:N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Y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答案:Y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答案:N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 答案:Y肯定方面就是积极的、正确的方面,否定方面就是消极的、错误的方面答案:N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答案:N 资本输出,对输入国来讲,虽然存在巨大的代价和风险,但只要利大于弊,输入国就要坚定地引进外资答案:Y 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判断(含答案)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6、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7、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
(×)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5、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6、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5.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7.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马克思判断题
判断题1.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精神中运动。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3.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4.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5.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6.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7.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8.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9.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10.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1.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2. 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4.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6. 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越广泛。
(1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7.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而服务的(错)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全继承(错)3. 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错)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错)5.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错)6.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对)7.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对)8. 鬼神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对)9.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10. 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错)11.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无关(错)13.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对)14.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错)15.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错)16. 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先验论(对)17.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对)18.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对)19.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对)20.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错)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在于是坚持反映论还是坚持先验论(错)22. 认识的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错)23.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错)24. 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是唯一的(对)25.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错)26. 认识来源于实践,先有实践,再有认识。
因此,人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
(错)27.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错)28.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错)29.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错)30. 社会意识都属于观念上层建筑(错)31.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错)32.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对)3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马克思题库
5.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对) 标准答案:对
6.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对) 标准答案:对
7.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对) 标准答案:对
8.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 标准答案:错
9.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对) 标准答案:错
10.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对) 标准答案:对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3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D) 标准答案:A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33.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C) 标准答案:B
B. 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29. 社会形态是指:(A) 标准答案: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C. 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A. 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16.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 标准答案:B
马克思题20道
判断题1. 万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相互反应,发展为生物的反映形式。
正确2. 真像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不反应事物的本质。
错误3.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客体。
错误4. 意识是在神经系统反射活动基础上进行的。
正确5. 意识是人类的产物。
错误6.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错误7.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错误8. 马克思主义把反映论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揭示出认识的本质。
错误9.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重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错误10.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任何人要获得知识都必须要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错误11. 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正确12.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正确13. 客体就是自然物,自然物就是客体。
错误14. 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应。
正确15. 主体只能是人,人也只能是主体。
错误 16. 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
错误17. 人脑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
正确18. 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错误 19. 假象是主观的,与本质无关。
错误20. 认识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正确单选题1. 真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2.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重点论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6. 观念的东西对物质的东西的关系表现在:观念是可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7.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8.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现象:是指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9. 从动物心里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劳动10. 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劳动11. 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12.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3. 实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14. 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思维 15. 科学证明,人脑是:思维的器官16.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原理判断题
第一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是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8.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两个最大发现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讲物质世界及其规律1.物质是世界的共同本质。
2.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3.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没有统一性可言。
5.静止就是没有任何变化。
6.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着事物之间的联系。
7.发展就是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8.苏联东欧剧变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所在。
10.假象是一种错觉第三讲认识本质及其规律1.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3.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
4.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5.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6.规律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7.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8.人性是自私的。
9.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0.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职务的高低。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 )A.社会实践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伟人之言2.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B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3.反映论是( B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B.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4.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B )A.获取真理性的认识B.为实践服务C.增长知识才干 D.提高人的素质5.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 A )A.感觉B.知觉C.概念D.判断6.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B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概念、计算、试验D.概念、范畴、规律7.认识的本质是( C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8.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B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陷入了形而上学9. 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直觉、想象D.概念、范畴、规律10.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 A )A.有用即真理 B.有效的工具必以真理为依据C.真理必有用 D.真理必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 B )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 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科学实验C.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动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13、实践的主体是( C )A.绝对精神 B人C.具有思维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的人 D意识14、实践的客体是( C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 D客观物质世界15、实践的中介是( 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工具和手段C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D人脑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1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判断题练习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判断题练习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2. 马克思主义没有关注经济领域的问题,只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目标。
7.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变革。
8. 马克思主义否定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9.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直接原因。
10.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历史任务。
1. 正确。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
2. 错误。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全面分析社会现象。
3. 正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 正确。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5. 错误。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社会的束缚,社会进步的象征是社会主义的实现。
6. 正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最终的目标,是最完全的社会形态。
7. 正确。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8. 错误。
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实现,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具有阶级性。
9. 正确。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间接原因,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10. 正确。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任务的重要性。
马克思是非判断题
是非判断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彻底批判和抛弃了以往一切思想观点。
×5.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变革,因为它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最高峰。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1. 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9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10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11 .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1.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2.反映论必然是可知论。
√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4.直接经验就是感性认识,间接经验就是理性认识。
√5.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6.正确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思想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
大学马克思主义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判断题1. 科学性、实用性、超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A. 错误B. 正确2. 真理是绝对的与相对的统一,真理的发展过程是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A. 错误B. 正确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一致的。
A. 错误B. 正确4. 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A. 错误B. 正确5. 联系具有无条件性。
A. 错误B. 正确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A. 错误B. 正确7. 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 错误B. 正确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现实性。
A. 错误B. 正确9. 实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B. 正确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A. 错误B. 正确11.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 错误B. 正确12.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A. 错误B. 正确13. 属性表现出来,全面了解事物的属性,才能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A. 错误B. 正确14. 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A. 错误B. 正确15.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决定的,其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
A. 错误B. 正确1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 错误B. 正确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A. 错误B. 正确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B. 正确19. 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A. 错误B. 正确20.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的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错误B. 正确答案1.错误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
2.正确。
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的发展都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3.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4.错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是一个整体过程5.错误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的链条联结之中还有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等6. 正确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7.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8.正确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9.正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用性10.正确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LZ,这道是历史题啊,呵呵!~)11.错误(题目应该是“质和量”吧)12.正确13.正确14.正确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意15.错误16.正确17.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原理(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具有客观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开放性、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5、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6. 唯物主义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它注重物质享受。
7.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意识也是物质。
8、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9、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10、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11、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而所有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12、人人都有世界观,所以,人人都有哲学思想。
13、时间均匀的流逝,空间是一个空箱子。
14、物质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客观存在的东西。
15、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16、世界统一于存在。
17、意识也是物质18、.二元论最终会导向唯物主义。
1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20、.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唯物主义思想2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22、世界统一于物质。
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25、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唯物主义思想26、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的绝对等同。
27、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就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28、发展就是简单重复性的运动。
29、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0、新近出现的事物是新事物,早就存在的事物是旧事物31、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32、量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33、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的存在也是同一的。
3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5、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36、否定就是和旧事物一刀两断,一笔勾销。
3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一般变化。
38、肯定中包含着否定,而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
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
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
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
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
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但按其本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全能够认识无限着的客观世界。
(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的中介或者手段都是有限的。
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对实践既定目的超越是永无只止境的。
(81页)10、既然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那就没有必要提倡认真读书,接受间接经验。
错误的。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的必要性。
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部分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
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
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受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
11、有用即真理。
错误。
这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观念和行为对人有用的效果,认为概念、思想、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真理论。
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错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成为历史的“剧作者”。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脱离人民群众,历史人物将一事无成。
13、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错误。
二者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而是表现在对社会历史关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二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
14、经济基础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错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15、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
正确。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16、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错误。
胡适的这句话是英雄史观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
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片面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意志和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7、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错误。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
个人只有获得自我需要的必要的满足,才能成为价值的创造者,为他人和社会进行创造和奉献。
同时,自我价值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来实现和表现,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显示自己的人生意义。
18、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正确。
物质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实现社会发展各种目标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
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19、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错误。
198页第三段。
是主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标准之间的关系。
不能仅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更要看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适应程度。
20、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错误。
思想上层建筑又叫意识形态。
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1、科学技术成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错误。
这是技术决定论的观点。
它的错误不在于肯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而在于把这种作用绝对化,不理解只有生产关系才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并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现实基础。
(第188页)2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错误。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持其积极因素。
23、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答、正确。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作为真理的反映对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作为人脑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念上的加工的产物,真理需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
24、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正确。
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反映与创造不可分割,反映内在地包含创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反映特性与创造特性统一起来,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
(265页)2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正确。
人类的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的因果性和必然性,它为主体选择提供了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实现每一种可能的多种形式。
人们的主体选择不是自由和随意的,只能在由历史必然性决定的一定范围内进行。
或者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但是,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26、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错误。
27、唯物主义都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错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正确。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表现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形象性但缺乏深刻性。
只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更清晰地感觉这个对象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29、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正确。
对于某一社会而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本质上总是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能否促进社会发展不单单取决于它是否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当这一经济基础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与这一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就阻碍社会进步。
30、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错误。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如果说人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就是否定了物质的相对静止性。
这句话是对赫拉克利特观点的画蛇添足,是诡辩论。
31、时间是“人发展的空间”。
正确。
自由时间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
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各种活动在时间上所占的比重。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扩大了个人的社会发展空间,提供了个人自由发展的舞台。
32、文化和文明是一回事。
错误。
辨析: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此观点错误。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洪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顶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
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
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世界统一于存在。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