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题答案(详细解析版,纯word,精校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语文答案(详细解析版)【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
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
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
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
正确答案是B。
点睛:解答此题,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
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
特别注意考察各项表述中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层次的分析是否正确。
A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表述正确。
B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表述正确。
D项表述是针对全问的,表述正确。
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因此C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点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一语,根据文本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认真分析。
2018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新课标Ⅲ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探讨联盟(Z20联盟)202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考生留意:1.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依据答题纸上“留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这是西藏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域寂廖,但不知是神灵的庇(bì)佑还是大自然的疏乎,在荒漠褶(zhě)皱里,竟然不行思议地生存着一片枝干道劲的红柳丛。
B.百鸟啼春,啼醒烟柳婀娜,鸟雀躲在槎(chá)桠间,水灵灵地叫,每一声都是一滴晶莹的水滴,顺着枝柯滑落下来,落在泛着红晕(yùn)的被层层绒毛包袱着的芽苞上。
C.在晨光熹(xǐ)微或暮色朦胧中,玉簪树将一柄柄白花擎起,隐隐如绿波上的白帆;而绿波白帆下干净芳香,不像有些植物的繁枝茂叶中,会藏着些小虫豸(zhì),令人悚然。
D.互联网散文的突出特点是独出机杼(zhù) ,强调现场(chǎng) 对话,更有不少网络散文将学问、幽默、.才智三者融为一体,让人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雍荣和逍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其《齐物论》,就似乎从逍遥自由的九万里高空突然掉进了“槁木死灰”般安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不行名状的困惑感。
[甲] 尽管《齐物论》开篇对“地籁”“天籁”的描写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而结尾那喜闻乐见的对《蝴蝶梦》的描绘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义..,但深究起来,这《齐物论》还是让人感到特别费解。
[乙] 这不仅仅是因为《齐物论》的文辞隐晦独特,也因为自魏晋以来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
(完整版)2018高考全国Ⅲ卷真题语文(含答案),推荐文档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架着说“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 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 刚才的悲伤。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的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 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 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 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 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 2014 年实现了 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 年市场码洋规模 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 0.29%。
C. 2010~2015 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 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2024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2024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借景”在园林设计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有些设计成功的园林,人入其中,顿觉心旷神怡,妙处难言。
一经分析,在我国古代造园中早已自发地应用了。
不过,直到明末崇祯年间,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
清初李渔《一家言》也说“借景在因”。
当然“借景”亦因地不同,在运用上有所异,可是妙手能化平淡为神奇,亦等秋波枉送,视若无睹。
试以江南园林而论,以虞山为借景,纳园外景物于园内。
无锡惠山寄畅园其法相同。
北京颐和园内谐趣园即仿后者而筑。
至于杭州、扬州、南京诸园,苏州、常熟、嘉兴诸园,更有“借景”园外塔影的。
正如钱泳所说“造园如作诗文,是各尽其妙的了。
苏州园林大部分为封闭性,园外无可“借景”,因此园内尽量采用“对景”的办法。
其实“对景”与“借景”却是一回事,月门正对雪香云蔚亭,我们称之谓该处极好的对景。
实则雪香云蔚亭一带,是该小院佳妙的“借景”。
绣绮亭在小山之上,紧倚枇杷园,远眺可极目见山楼。
这是一种小范围内做到左右前后高低互借的办法,而“宜两亭”则更明言互相“借景”了。
(摘编自陈从周《建筑中的“借景”问题》)材料二:“巧于因借”出自明代计成所著《园冶》。
书中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榭斯榭,不妨偏径,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极目所至,俗则屏之,不分町瞳,尽为烟景。
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根据书中的反复论述,“借”是要尽可能把造园用地以外的一切有审美价值的感官因素组织到园林艺术创作中来,包括:1.从园中可以望到的远山、近树、河、湖、海洋,都应作为设计的组成部分;2.园林设计要充分利用日、月、云雾、风、雨、飞鸟、鸣禽等自然现象,如种松、竹以听风,种芭蕉、荷花以听雨,使园林这片人造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融为一体;3.利用生物的物候变化增加季节感;4.园林的布局,地形、山水、路径的安排,建筑的坐落、方位、形式乃至门、窗、栏杆等细部的造形都要与所“借”的内容构成有机的整体。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三次联考Z20联盟5月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D【解析】A鳞(lín);B扣压—扣押;C落(lào)色。
2.A【解析】“独具只眼”应为“独树一帜”。
风格不能说是“独具只眼”。
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3.C【解析】括号及括号中内容应移至后引号外、句号前。
4.C【解析】A成分残缺,“加大”后应该加一个“对”字;B“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删除“因为”;D语序不当,“四次按季度开展了”应为“按季度开展了四次”。
5.①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②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结果)③虽然唐僧师徒共经历了八十一难(每句意到即可得1分,共3分)6.示例:热烈祝贺贵校在我市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冠军!(喜报原因1分)特此报喜!(报喜语1分)同时谨向教练员孔维汉同志,徐之航、徐壮壮两位队员致以诚挚的祝贺!(祝贺对象1分)这一可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练员和队员的共同努力,(成绩原因,团队层面,1分)更是贵校多年来秉持素质教育的结果。
(成绩原因,学校层面,1分)希望贵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期望语1分)7.B【解析】B项中,“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文中无据,至多是某些方面有优势。
8.B【解析】A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目的;C材料四不认为“文化全球化”弊多利少,而是对“文化全球化”进行了否定,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D三个“都”概括错误:材料二没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只是涉及了“文化全球化”;材料二没有揭示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材料四在论述中没有体现作者的辩证思想,因为作者是否定“文化全球化”这一说法的。
9.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2018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卷命题:元济高级中学沈丁飞、王建君萧山中学楼红维、陈柯钦校稿:孙文辉校对:黄宁妍、袁菜明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
殊不知,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jǐ)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cuì)火,哪怕穿越千年,栖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B.那是个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
大孔雀蛾是欧洲最大的夜蛾,它相貌出众:栗色的天鹅茸外衣,白色的皮毛脖颈.(gěng),灰白相间.(jiān)的翅膀以及黑、白、褐、红各种颜色的弧形线条。
C.只有增强改革定力、勇气和韧劲,敢于破藩.(fān)篱,勇于担当,将百姓痛点变成改革着.(zháo)力点,改革才能取得突破。
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就改革建言献策,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D.你自谦“小医生”,却登上了医学的巅峰:你四处奔走蓦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被蜷.(quán)缩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jiáo)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甲)2004年,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脸茫然的情形下,如黑洞一般不可捉摸....的霍金,再次做出惊世之举:他宣称推翻了自己坚持三十多年的一个著名的黑洞理论,对此..,他让全世界人终身受益。
(乙)无论是他的旧理论或是新理论,迄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家可能都无法验证..其真伪,而霍金则完全不必害怕以后被证伪而放弃自己“赖以成名”的理论。
但他放弃了,他先否定了自己一一或许只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
(精校版)2018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语⾔⽂字运⽤(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根据材料完成第2–3小题。
(5分)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在各⾊画笔下,蝴蝶、花朵、叶⼦、⼤树等.跃.然.纸.上,孩⼦可以对⾊彩、实物进⾏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起阅读。
如此⼀来,孩⼦在幼⼉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个语⾔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童⼼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C.关于D.观照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2018届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届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代儒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作了广泛探讨和阐述。
尽管存在着一些片面、过时的观念,但儒家人生哲学的确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又说“博学而笃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等等。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在孔子与儒家的思想中.“仁”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志向,而且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觉悟和人格境界。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不但耍有一定的能力和才气,而且还必须有坚定的理想和志向。
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人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想和志向,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只能随波逐流,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最终将一事无成。
在孔子及儒家的人生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就孔子个人来说,他早年就“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并为其“志”终生奋斗.始终不渝。
即使在周游列国屡遭冷遇、四处碰壁的情况下,他也毫不退缩,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正义性,并为之艰苦努力。
到了“甚矣吾衰也”的晚年.依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只要生命不息,就要积极进取。
《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认为,人生的好多方面,由乎己而不由乎人。
当今,树立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就成为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方面,儒家的人生哲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就理想志向而言,儒家关于人生理想和志向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理想和志向,与孔子所讲的“立志”,在具体内容上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的政治理想,它包括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期望与设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社会基本面貌的预见。
浙江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总复习
浙江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总复习2018届宁波市高三第三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节热映的《红海行动》无论在武器系统的使用上还是在人物的军事技术方面,都尽量做到真实。
虽然影片(piān)中的舰载无人机是目前装备中所没有的,坦克漂移射击也略有夸张,但是融合在整体故事情节中,并不凸兀,所以也不会让观众过于挑剔(ti)。
B.现在的老人特别注重养生,一方面是老人们观念的改变,渴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贪生怕死”,怕生了病拖累(lèi)子女。
有时生了病,能瞒(mán)就瞒着,老俩口自个儿照料着,也就过去了。
C.时下,让孩子提前走出国门享受国外优质教育,已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国际课程班应(yìng)运而生,而某些机构根本没有招生资质,只是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幌子欺骗学生。
因此,广大学生和家长不要因各种招生中的噱(xué)头而贸然选择。
D.小满一到,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ōng)打,用油车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蚕宝宝开始结茧,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hāo)丝:这份对收获的热盼是最让人不能自己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
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1.D【解析】A鳞(lín);B扣压—扣押;C落(lào)色。
2.A【解析】“独具只眼”应为“独树一帜”。
风格不能说是“独具只眼”。
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3.C【解析】括号及括号中内容应移至后引号外、句号前。
4.C【解析】A成分残缺,“加大”后应该加一个“对”字;B“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删除“因为”;D语序不当,“四次按季度开展了”应为“按季度开展了四次”。
5.①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②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结果)③虽然唐僧师徒共经历了八十一难(每句意到即可得1分,共3分)6.示例:热烈祝贺贵校在我市第十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冠军!(喜报原因1分)特此报喜!(报喜语1分)同时谨向教练员孔维汉同志,徐之航、徐壮壮两位队员致以诚挚的祝贺!(祝贺对象1分)这一可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练员和队员的共同努力,(成绩原因,团队层面,1分)更是贵校多年来秉持素质教育的结果。
(成绩原因,学校层面,1分)希望贵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期望语1分)7.B【解析】B项中,“中国文化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文中无据,至多是某些方面有优势。
8.B【解析】A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目的;C材料四不认为“文化全球化”弊多利少,而是对“文化全球化”进行了否定,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D三个“都”概括错误:材料二没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只是涉及了“文化全球化”;材料二没有揭示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材料四在论述中没有体现作者的辩证思想,因为作者是否定“文化全球化”这一说法的。
9.①保持中国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性,不被外来文化损害或同化;②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去除阻碍现代化的不利因素;③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④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2023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2023年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考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结构技巧论是中国古代戏剧诗学和小说诗学中的重要部分,李渔谈戏剧创作,把结构摆在第一位。
他说,老天之造人,是先制定全形,而不是由头顶到脚踵“逐段滋生”,否则,人之一身就会有无数断续之痕;作家写戏,和这也类似,首先要谋虑的是“结构全部规模”。
结构就是处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必然要求全局在胸。
对于小说和戏剧,结构最主要的是对情节的安排。
中国古代理论家们最看重的是情节进展的节奏感,有快有慢、有冷有热、有紧有松。
宋元之际的罗烨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中说,小说“靠敷演令看官清耳”,“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提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
这里已经显示出,中国古代叙事技巧理论的着眼点,是稳稳地吸引欣赏者,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而它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情节的编织、情节进展节奏的掌握上。
提掇,是提起、振作的意思;敷演,是陈述、发挥的意思。
金圣叹在《水浒传》“读法”中说:“《水浒》七十回,只用一目俱下,便知其二千余纸只是一篇文字。
中间许多事体,便是文字起承转合之法。
”起承转合是文章作法,提掇敷演是小说作法,两者都要数十回只是一篇文字,整个作品一气贯通。
金圣叹认为,《西游记》的作者缺乏结构上的整体观,“只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烟火,一阵一阵过,中间全没贯串,便使人读之,处处可住”。
为了使小说成为有机整体,在技巧上,就要设法贯串各种人物和情节。
用配角、用道具贯串情节,是元明戏曲创作和小说创作常用的技法,以后,《红楼梦》等更纯熟地运用。
《红楼梦》第二回有一段议论说:“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
其演说荣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明,则成何文字?”作者在写第一回之时,心中已经有了小说的全局,对于起承转合、提掇敷演,已经有了总体安排。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乡结合部,看上去即不像城市那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也不像农村那样蓝天碧水,鸡鸣犬吠.(fèi),但它就活生生地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许多地方本是红墙灰瓦堆着柴禾垛.(duò)的农村。
B.为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降低社团组织涉.(sè)税风险和税务执法险,防范潜.(qián)在的违法行为,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从事公益性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社团组组织,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清理工作。
C.《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bú)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易经》道出种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等你回顾人生时,方能少一些悔撼和聒.(guō)噪。
D.李碧华笔下的戏子分量不轻,从京剧名角到都市明星,多重身份的角色,肆意在现实、小说和戏中穿梭(suō)。
人物背后是隆隆作响的历史火车和惊天动地的政治号角,但在一出一进,一颦(pín)一笑间,如此,历史成了一片磅礴深沉的背景,读来只觉命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就像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给了鲍勃·迪伦,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217年诺牡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有人借此调侃诺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
(甲)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说:“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从未不以为然。
”(乙)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懵( 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人两鬓( 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 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 li 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 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 hà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 B【解析】A 项“鬓”应读作( bìn),故 A 项错误 ; C项“废驰”改为“废弛”,故 C项错误;D项“枉顾”改为“罔顾”,故 D项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 5 分)在第 55 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卷
2018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社会控制,是指通过社会的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创造了多种社会控制的形式,包括法律、道德、舆论、宗教等,还有社会习俗。
在现代法制国家,法律是根本和基石,依法治国是社会控制的根本方略;除此之外,还有道德。
法律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提升人们的精神。
即便如此,其他各种社会控制形式仍然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早就有“入乡随俗”的说法。
《礼记·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亦作“入境问俗”“入境问禁”。
“入乡随俗”中的“俗”可解为习俗,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认可与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生活中最早产生的社会控制形式之一。
各个国家、地区、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个体在社会中从小到大、随时随地、一举一动都受到他/她所在社会的习俗的熏陶和影响,并自觉不自觉地遵从它。
习俗既是社会控制的力量,也是社会歧见和纠纷的重要原因。
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都是由于习俗冲突,或者说由于某些习俗得不到尊重引起的。
我们不断听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对中国游客的议论和批评,除去一些在公共场合吸烟、闯红灯、在公共建筑上刻字留名等批评外,更多的是和入乡不能随俗有关。
比如不尊重外国人的语言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嘈杂,在电梯里隔着陌生人和朋友说话,穿宾馆的拖鞋和睡衣上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
殊不知,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jǐ)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cuì)火,哪怕穿越千年,栖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B.那是个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
大孔雀蛾是欧洲最大的夜蛾,它相貌出众:栗色的天鹅茸外衣,白色的皮毛脖颈.(gěng),灰白相间.(jiān)的翅膀以及黑、白、褐、红各种颜色的弧形线条。
C.只有增强改革定力、勇气和韧劲,敢于破藩.(fān)篱,勇于担当,将百姓痛点变成改革着.(zháo)力点,改革才能取得突破。
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就改革建言献策,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D.你自谦“小医生”,却登上了医学的巅峰:你四处奔走蓦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被蜷.(qu án)缩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jiáo)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2004年,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脸茫然的情形下,如黑洞一般不可捉摸....的霍金,再次做出惊世之举:他宣称推翻了自己坚持三十多年的一个著名的黑洞理论,对此..,他让全世界人终身受益。
(乙)无论是他的旧理论或是新理论,迄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家可能都无法验证..其真伪,而霍金则完全不必害怕以后被证伪而放弃自己“赖以成名”的理论。
但他放弃了,他先否定了自己一一或许只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
霍金所剩不多的其他理论也在接受着挑战。
[丙]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也许将像遇到黑洞一样,全部被他自己或他人否决,推翻而旱花一现....,或许到那时,他最后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也已经萎缩,而他留下的,是不是只有一个残疾之躯和那不断产生深邃思想的大脑?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捉摸 B.对此 C.验证 D.昙花一现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8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后,征信机构便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所致。
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
5.阅读以下材料,提炼主要信息,并用简明文字表达。
(3分)《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子两种介质进行阅读。
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
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子“一起读”成为主流。
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
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还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则带火了诗词类图书的阅读。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的三大原因。
6.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①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社会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
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②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
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
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
③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
“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
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
④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
“五材”既指世界构成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
“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
⑤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
“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工匠技艺高超之“神来”状态。
“道”不远人,存乎“匠心”。
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正所谓“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⑥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
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
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
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
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匠之美的哲学价值。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工匠之美,是工匠创物、制器、饰物三位一体的美,意味着工匠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统一。
B.以时间为序,工匠发展至今,依次经历了手艺工匠、机械工匠、数字工匠、大国工匠四阶段。
C.工匠制器崇尚“象”,“象”超越物质性,实现了工匠“巧”和“饰”两大原则的高度统一。
D.五材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既指自然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也指人类智慧回应自然的强度。
8.下列对文中“技进于道.”和“器以载道.”中的“道”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制器尚象”“五材并用”之道。
B.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凭借高超的智慧达到的技艺水平。
C.两者不同,前者指工匠的技艺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后者指器物传达出的工匠的世界观。
D.两者不同,前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美学样态,后者则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③-⑥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工匠之美的。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敞开的落地窗[英]萨契“纳托尔先生,我婶婶马上就下楼来。
”一位神色泰然的十五岁少女说,“在她下楼前,暂且由我招待您,请多包涵。
”弗兰普顿·纳托尔尽量地应酬几句,想在这种场合下既能恭维眼前招待他的侄女,又不至于冷落那位还没露面的婶婶。
可是心里他却更为怀疑:这种出于礼节而对一连串的陌生人的拜访,对于他当时所应治疗的神经质毛病,究竟会有多大好处?在他准备迁往乡间时,他姐姐曾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到那里准会找个地方躲起来,和任何活人都不来往,忧郁会使你的神经质加重,我给你写几封信吧,把你介绍给我在那里的所有熟人,我记得,那里有些人是很有教养的,”弗兰普顿心里正在琢磨,他持信拜访的这位萨帕顿夫人,属不属于那一类有教养的人。
“附近的人,您认识得多吗?”那位侄女问道。
“几乎谁也不认识。
”弗兰普顿回答说,“四年前我姐姐曾在这里呆过,就住在教区区长府上。
她写了几封信,叫我拜访一些人家,”说完最后一句时,他叹了一口长气,随即拉下了脑袋。
“这么说,您一点也不知道我婶婶家的情况了?”泰然自若的少女追问道。
“只知道她的芳名和地址。
”弗兰普顿承认说,推测着萨帕顿夫人是有配偶呢还是孀居,屋里倒是有那么一种气氛暗示着这里有男人居住。
“她那场大悲剧刚好是三年前发生的。
那该是在您姐姐走后了。
”“她的悲剧?”弗兰普顿问道。
悲剧和这一带静谧的乡间看来总有点不和谐。
“您可能会奇怪,我们为什么在十月间还把那扇窗户敞开得那么大,尤其在午后,”那位侄女指着一扇落地大长窗说。
窗外是一片草坪。
“这季节天气还相当暖和。
”弗兰普顿说,“可是,那扇窗户和她的悲剧有关系吗?”“恰好是三年前,她丈夫和她两个兄弟出去打一天猎,就是从那扇窗户出去的。
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一他们三个人都被沼泽地吞没了,那年夏天的雨水特别多,往年可以安全行走的地方会突然陷下去,连他们尸体都没找到。
可怕也就可怕在这儿。
”说到这里,孩子讲话时的那种镇静自若的声调消失了,她的话语变得断断续续,激动起来,“可怜的婶婶总认为有一天他们会回来,他们仨,还有那条和他们一起丧生的棕色长毛小狗。
他们会和往常一样,从那扇窗户走进屋来。
这就是为什么那扇窗户每天傍晚都开着,一直开到天色十分黑的时候。
可怜的婶婶,她常常给我讲他们是怎样离开家的,她丈夫手背上还搭着件白色雨衣,她的小兄弟朗尼嘴里还唱着:‘伯蒂,你为何奔跑?’您知道么,有的时候,就像在今天,在这样万籁俱静的傍晚,我总会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总觉得他们几个都会穿过那扇窗户走进来——”她打了个寒噤,中断了自己的话。
这时她婶婶匆忙走进屋来,连声道歉,说来迟了。
弗兰普顿不禁松了一口气。
“薇拉对您的招待,总还可以吧?”她婶母问道。
“啊,她挺风趣。
”弗兰普顿回答。
“窗户开着,您不介意吧?”萨帕顿夫人轻快地说,“我丈夫和兄弟们马上就要打猎回来。
他们一向从窗户进来,今天他们到沼泽地去打鹬鸟,回来时准会把我这些倒霉的地毯弄得一塌糊涂。
”她兴致勃勃地继续谈论着狩猎、鹬鸟的稀少和冬季打野鸭的前景,可是对弗兰普顿来说,这一切确实太可怕了。
他拼命想把话题转到不那么恐怖的方面去,可是他的努力只有部分成功。
他注意到,地的目光不时从他身上转到敞开着的窗户和窗外的草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