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太极拳论》(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太极拳论》(上)

——关与《太极拳论》的抄化痕迹及其正误

《太极拳论》在后陈家沟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界影响甚大,流俗也较广,被许多人捧为太极拳经典,流习百年之久,至今仍然流播盛行。然而探究其所论错误之处与行文素质之差,实难得以称道。之所以能得以流俗百多年之久者,无非是钻了武术界的一个缺乏理论的空子而已。究其实质,则无非是在低、假的基础上建立的低、假、抄化堆砌的不类之文而已。大多陈家沟的人们至今对之不肖一顾,既是明显的例证。之所以称其为低,是因为后陈家十三式的所有“太极拳”,均为武术的大退化。不论从技术招势的结构上,还是从技术招势的运作方法、运化机势上,或是从套路技术的巧妙程度上讲,都是不能与陈家十三式相提并论的;或者说,退化得几乎不能称其为武术了。就从一篇被许多人推崇毕至的《太极拳论》来说,也是难以经得起推敲究查的。一经推敲究审之后,便会漏洞百出;一经考核旁证相对,更见毫厘千里之别。

所以称之为假,是因为所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文章,根本就不是甚么王宗岳的(见拙著《拳经洞微·王宗岳太极拳论质疑》)。王宗岳充其量也只不过就一小片《阴符枪谱》而已。而武禹襄也恰恰就借了其“序”中:“盖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的启示下,便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编造了所谓的王宗岳《太极拳谱》。但由

于其对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所编造出来的“太极拳”严格地说,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拳”。虽然前扯后拉的硬把张三丰推为祖师,借尸还魂的拉起了王宗岳,但也丝毫掩盖不了其文章的粗劣堆砌痕迹;虽然把陈家沟十三式强拖硬拽进了“太极拳”之厅堂,但其粗劣编制的纸葫芦也是终会被捅破的。

武禹襄虽然巧妙地缝合了与陈家沟十三式的关系,但其所假造的《太极拳释名》等篇章,却也由于无知的原因而暴露了造假的蛛丝马迹。这篇《太极拳论》亦不例外,也只不过是抄改旧有文句地堆砌品而已。而出于武禹襄自己的语句中,不是前不顾后,就是后不记前,要不然就是说法不当。就其抄化改用之文句中,不是改不得当,要不就是衔接欠妥,突兀于起句、唐突于转换,使人难以理解。无怪乎姚馥春、姜容樵等要慨叹:难以理解呢。这里不妨把旧有文句列照其间,以供参考之?《太极拳论》(以下简称《论》):“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周子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无极而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全书》:“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阳变阴合”。(宋)朱熹解曰(以下简称解或辩曰):“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又曰:“推之於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於後,而不见其终之离也。故程子曰:‘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

《全书·动静第十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黄帝内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由此也可证明“动分”“静合”的说法并非恰当。

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一、太极是一分为二的,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面,是对立统一的协调局面;非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而是由体现面的不同,所主不同而已,并非简单的动分阴阳之体,静合阴阳之体。“分”虽属阳,“合”虽属阴,但这是太极脱离无极之后的整体属性,并非是合二而一的分合现象。阴阳的变化原则是动而生阳,阳主动;静而生阴,阴主静。虽有“动极”“静极”之说,但却是“动”与“静”的交叉转换过程,是时空地迎合过程,是互为其根的转换因由。也就是说,阴阳的变化即有相互隐包涵藏的一面,又是互相应合的不同侧面。只有阴阳得以协调迎合,运化才能灵动活变。而《论》的说法似乎有点绝对之嫌。乍看似乎合于“阳变阴合”之说,但却缺乏了一个激变转换的因由,把动分、静合绝对化了。故动非全分,静非全合,而是“阳变阴合”地迎合之说为当。“阳变阴合”是体现形式,而“动分”“静合”之说,则是主、客体的关系。

二、在武术的运动中,应该也是动分静合互隐的“阳变阴合”形式,而不是绝对的动分静合的;是“动静相召”的协调迎合,唯有“阴阳相错”“动静相召”的迎随方式,方可运化自然自如。亦即:动即体现阴

阳的不同形式、方位;虽有分而却隐有合处,虽是合但却含分的机势。这是动有静象,静有动态的“阳变阴合”、“动静相召”的体现,是“阴阳相错”协调迎合的过程形式。这是物理现象的法则规律,要不然也不会有“互为其根”的说法了。对于《论》的这种说法,如果没有阴阳学说的常识,则只能使人去揣测臆度了。这也势必会导致机械的运动过分的分合方式,并不会出现玄机妙合的“阴阳相错”、“动静相召”的“阳变阴合”现象。这是造成后陈家十三式的“太极拳”退化的主要理论因由,这从陈家与其他太极拳的技术招势虚实分机运作上,是完全可以得到证实的。

武禹襄本欲改变一下照抄文章的嫌疑,故而改变一些文字及说法,但由于太极知识与文化程度的局限,而又出现了偏离阴阳变化原则规律的现象;也为了仿古,而处处有突兀难以连贯之嫌。

《论》:“无过不及”,

《全书》辩曰:“至於中之为用,则以无过不及者言之,而非指所谓未发之中也。”武禹襄直接从《全书》中抽出此句,而不加任何前埔后垫的突兀插入其中,远离了行文之法度。

宋,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随曲就伸”。

其实这是由陈家沟所传推手技法的说法,是由陈王廷“拳经总歌”

中的首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引申而来。

《全书》辩曰:“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又曰:“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

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总说》:“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必佐以短兵,长短相卫,使彼我有相依之势,得以舒其气,展其势。”

成语有“诎寸伸尺”。“诎寸伸尺”出于《文心雕龙·附会》:“诎寸以信(伸)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

《荀子·不苟篇第三》:“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论》从开始至此,应该是说太极论阴阳的。而沈寿所点校考译的《太极拳谱》分段落较长,直到“不能豁然贯通焉”才划为一段。若如此则更显得其行文突兀生硬,毫无转换衔接的铺垫环节。若由此而分段,则似乎尚少缓减了如此突兀之状。但由于作者本身的水平所限,如此则只能顾此而已,后面的许多突兀之处,则是无法用分段调减的。无怪乎姚馥春、姜容樵有“故市井所传之太极拳论,多有令人不解之语”(见姚馥春、姜容樵合编《太极拳讲义·太极拳谱释义》)的遗憾之说呢。如此之粗劣文章,竟然会使许多人执迷于其间,而且如酒醉一般,实在也应是一大奇迹。

《论》:“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