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
浅谈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类型及发展意义
浅谈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类型及发展意义休闲农业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
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地域性、独特性和多元性。
休闲农业的感召力在于让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尊重自然。
休闲农业内容宽泛,形式多样。
1、目前我国流行的休闲农业模式传统型包括农产品直接利用型和农作过程利用型两类。
由于很多农业和农作的生产过程不为城市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农作过程(特别是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可吸引相当的城市人。
可由农民进行那些传统和现代的农作过程表演,供游客观赏;也可由游客亲自采摘果实或在农民指导下直接参与一些简单的农作过程劳动。
农村文化利用型可利用的是两种形态。
一是地域文化,二是历史文化。
地域文化,即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即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融进旅游休闲农业,让游客在田园风光里既得到物质享受,又获得文化享受,可以成为旅游休闲农业的一大特色。
科技型是将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农业结合发展的休闲农业。
科技型休闲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相当丰富,随着高新技术渗入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将是最吸引人的。
例如,基因农业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用基因方法生产出的马铃薯、番茄又大又好,同时还能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2、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根据上文表述的流行模式,我国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下列经营类型:观光农园包括成熟的果园、花圃、菜园、茶园等经营范围,提供给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购买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科技农园以农业生产为主,向游客展现农业科学技术、把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休闲农业经营,如农技博物馆、基因农场、生物工程、温室栽培、阳光农园等。
生态教育以自然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户外渡假住宿、户外野餐活动等。
乡野畜牧以圈养或畜牧方式饲养牛、羊、马、鸡、鹅等家畜,规划放牧、挤牛乳、剪羊毛、捉小猪、抓土鸡、坐牛车、骑马等活动。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方案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方案1. 引言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元素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是为了评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优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种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方案,旨在为农业企业或政府部门提供指导,以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
2. 评价指标休闲农业资源评价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衡量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吸引力。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组评价指标:2.1. 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评估该地区的气候是否适合休闲农业的发展,如季节分布、温度范围等。
•土壤条件:评估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以确定休闲农业的可行性。
•水资源:评估该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包括水质和水量,以确定水资源对休闲农业的影响。
2.2. 农业资源•农作物品种:评估该地区农作物的品种多样性和特色,以确定是否具备吸引力。
•特色农产品:评估农业产业链中的特色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等,以提升休闲农业的特色。
•农业设施:评估该地区的农业设施,包括设施农业、温室农业等,以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体验。
2.3. 旅游资源•自然景观:评估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光、自然保护区等,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人文景观:评估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包括民俗文化、古镇等,以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交通便利性:评估该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包括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以方便游客前往休闲农业区域。
2.4. 休闲设施•住宿设施:评估该地区的酒店、农家乐等住宿设施,以提供游客的住宿需求。
•娱乐设施:评估该地区的娱乐设施,包括农事体验、采摘、垂钓等,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服务设施:评估该地区的服务设施,包括餐饮、购物等,以提供游客的便利性。
3. 评价方法为了对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估,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3.1. 综合评分法根据上述评价指标,我们将为每个指标设定权重,并给出一个评分,最终综合计算得出休闲农业资源的综合评分。
农村经济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休闲农业是指将农村农业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参与性和体验性的需求,并通过提供农产品观光、农村体验、农事活动等服务,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农事体验、产品创新、农产品销售、科技应用、环境保护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对休闲农业模式的讨论。
一、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市民对于回归自然、寻找乡村田园生活的愿望逐渐增加。
休闲农业因其具有的自然、真实、参与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农村进行休闲度假。
这一市场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政策支持政府在扶持农业发展方面给予了休闲农业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出台激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扶持政策,提供财政补贴、优惠税收等政策措施,为休闲农业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产业链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销售模式,更是一条农村产业链的延伸。
从农田景区的规划建设到休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休闲农业旅游的组织运营,形成了涵盖农业、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产业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农村旅游休闲农业的核心是农村旅游,通过农村旅游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保护和传承农村的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农事体验休闲农业模式强调参与性和体验性,农事体验成为休闲农业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游客可以参与农田劳作、农产品加工等活动,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和劳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六、产品创新休闲农业模式鼓励农民进行产品创新,将传统农产品与休闲元素相结合。
例如,通过加工农产品制作休闲食品、酿造休闲酒等,满足游客的特殊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
七、农产品销售休闲农业模式注重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
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市场,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新兴销售渠道的建立和运用,可以将优质农产品更快速地推向市场,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休闲农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休闲农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根据您的要求,本文档将对休闲农业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
该分析旨在提供项目持有人和利益相关者们一个了解该项目的潜在盈利能力的参考。
项目概述休闲农业项目是指将农业资源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和休闲娱乐活动。
该项目通常包括农场参观、农作物采摘、农产品销售以及农业主题活动等。
通过提供独特的农业体验,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经济效益分析休闲农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1. 营收增长:休闲农业项目为农民和项目持有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通过销售农产品、门票和提供农业体验活动等,项目可以增加营收。
营收增长:休闲农业项目为农民和项目持有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通过销售农产品、门票和提供农业体验活动等,项目可以增加营收。
2. 就业机会:休闲农业项目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工作机会。
这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就业机会:休闲农业项目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工作机会。
这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旅游支出: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他们将会在当地消费,包括酒店住宿、餐饮和购物等。
这些旅游支出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增长。
旅游支出:休闲农业项目吸引了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他们将会在当地消费,包括酒店住宿、餐饮和购物等。
这些旅游支出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增长。
4. 农业多样化:通过引入休闲农业项目,农业活动可以多样化,减少对传统农产品的过度依赖。
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稳定性。
农业多样化:通过引入休闲农业项目,农业活动可以多样化,减少对传统农产品的过度依赖。
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稳定性。
5. 地区形象提升:休闲农业项目的成功运营可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地区形象提升:休闲农业项目的成功运营可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休闲农业的特点、模式与发展对策
中国休闲农业的特点、模式与发展对策
一、特点
1.地域性: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2.多样性:中国休闲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包括休闲农场、农家乐、乡村
旅游、乡村民宿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季节性:休闲农业的发展受到季节性的影响,不同的季节和节日都会有不
同的主题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4.体验性:中国休闲农业注重体验式旅游,游客可以在休闲农业场所中参与
各种农业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二、模式
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之一,游客可以在农家乐中品
尝农家美食、体验乡村生活。
2.农场主模式:农场主将土地、果园等出租给游客,提供各种农事活动和乡
村体验,实现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的结合。
3.景区依托模式:依托景区或自然风光,发展休闲农业,提供游客休闲度假、
观光旅游等服务。
4.文化创意模式: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
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推动产业融合:促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
休闲农业产业链。
3.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休闲农业场所的服务质量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满足
游客的需求。
4.创新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推动休闲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
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关于《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休闲农业发展及其产业组织演进具有复杂性,必须采用一体化的思路来优化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基于全国主要省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数据,使用特恩奎斯特指数,对农家乐及农家乐专业村、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产业主体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明确中国休闲农业的最优发展模式,进而确定政策扶持的切入点和优先序。
分析表明,我国休闲农业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农家乐在经营主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经营绩效明显低于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具有经营规模和竞争力优势;休闲农庄作为介于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园区的中间形式,在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上具有优势;民俗文化村(镇)现有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的全要素生产率依次递减。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休闲农业;供给主体;组织模式;生产效率中图分类号:F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5)02-0083-07一、文献综述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阵地,通过承载乡村旅游,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对于实现农业多功能性、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1]。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农业从最早的观光游览型逐渐转变为体验休闲型,到现在多功能的休闲农业综合体也开始成型。
但就当前的新形势而言,我国休闲农业整体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正视的问题:首先是发展规模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其次是发展区域是否与经济格局相匹配,再则是发展程度是否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厘清,以期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相对应,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
休闲观光农业工作情况汇报
休闲观光农业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休闲观光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传统农业产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品滞销的问题,而休闲观光农业则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当下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作为学校休闲观光农业实践基地,我校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工作。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举办各类观光农业体验活动,积极探索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内容1. 农作物种植与采摘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作物的种植与采摘。
我们基地主要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草莓、樱桃、葡萄等时令水果。
每到采摘季节,我们会组织游客前来采摘,并通过农耕体验、果品品鉴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
2. 观光农场建设我们基地还进行了观光农场的建设工作,包括农场景观设计、休闲设施建设等。
我们在农场内建设了观光果园、花海、蔬菜园等休闲农业示范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我们也在农场内建设了餐饮、住宿、民俗文化展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3. 乡村民宿开发为了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我们基地还开发了乡村民宿。
我们通过对村民进行培训,引导他们改造自家庭院,建设起了多样化的乡村民宿。
这些民宿既保留了传统的乡村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4. 旅游活动策划作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部分,我们还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比如举办乡村婚礼、草地音乐节、野餐采摘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相关推广活动,组织农耕文化节、食品美食节等,丰富了游客的农村旅游体验。
三、工作成果1. 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基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休闲观光农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
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基地的盈利能力逐年提升,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休闲农业总结心得
休闲农业总结心得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融入观光、体验、教育、度假等多种功能,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下是我对休闲农业的一些总结心得:
1. 生态价值凸显:休闲农业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 文化内涵丰富:休闲农业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田园生活、乡村风情的向往和追求,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吸引力。
3. 社会效益显著:休闲农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促进了城乡交流互动,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 创新经营模式:休闲农业引入了“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康养”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既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 挑战与机遇并存: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如基础设施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季节性波动大等问题,但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休闲农业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总之,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
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文化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生
活方式、传统技艺等为旅游吸引物,开展民俗文化体验、农耕文化学习、农村风俗体验等旅游活动。
这种模式可以满足游客对农村文化的探索和体验。
3.农家乐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
利用农村房屋、院落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源,提供餐饮、住宿、观光等服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灵活。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历史上的村落或乡镇为旅
游吸引物,开发古村镇游、民族村寨游、古镇风情游等旅游活动。
这种模式可以满足游客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体验。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农村地区为依托,利用农
村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资源和乡村文化,开发度假、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注重游客的舒适体验和休闲感受。
以上是休闲农业的几种发展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
式,选择适合当地资源条件和发展需求的发展模式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一、田园农业休闲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主要类型有:1. 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2. 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野营、摄影等活动,以游客体验农业休闲为目的。
二、科普教育休闲模式利用农业科技园区、农业观光园区等资源,以农业科研、生产、示范和推广为内容,建立农业科技博物馆、展示厅,让游客了解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增长现代农业知识。
主要类型有:1. 科技示范园。
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依托,形成集科研、中试、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以农业科研、生产技术知识的普及为重点内容,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科普教育。
2. 农业观光园。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需求,以现代高新农业技术为依托,有选择地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蔬菜、水果、禽畜等农畜产品,形成具有高度洁净生产环境,并按健康食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的生态果园或生态菜园等。
三、农业文化休闲模式利用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投资兴建文化博物馆、饮食文化村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主要类型有:1. 民俗文化村。
利用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来开发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在民俗文化村参与地方节庆、民俗活动,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
2. 历史文化遗址。
利用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资源开发旅游活动。
游客可以在历史文化遗址参观古迹,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四、农家乐休闲模式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室内外环境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开办农家乐旅游活动。
主要类型有:1. 农业观光农家乐。
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将农业生产与休闲农业相结合,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休闲旅游活动,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运营模式
休闲农业运营模式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家乐、农业体验等休闲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活动。
休闲农业运营模式是指通过创新、整合农业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提供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对乡村生活、农业文化、自然环境的需求,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商业模式。
首先是农业观光。
农业观光是指组织游客参观农田、农园、农场、农村等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过程。
通过农业观光,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参与到农业劳作中。
农业观光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主题乐园、农业景区等方式来运营,提供专业的农业导游和农业知识普及服务,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体验。
其次是农家乐。
农家乐是指农民或农业企业以农村自然环境和农业文化为基础,提供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等服务的农业娱乐项目。
农家乐可以提供农村风情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让游客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美好和乡土文化的魅力。
农家乐可以通过开发农家乐村、打造农耕文化节庆等方式来运营,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再次是农业体验。
农业体验是指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和农事劳动中,体验农民的生活和劳作。
农业体验可以包括种植农作物、捕捉鱼虾、采摘果蔬、喂养动物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辛勤和农村生活的乐趣。
农业体验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体验园、农业主题公园等方式来运营,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事培训服务,让游客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增加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是休闲农庄。
休闲农庄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结合特色农产品加工、农村文化传统、农事体验等元素,打造集休闲、度假、观光、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服务场所。
休闲农庄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提供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传承。
休闲农庄可以通过农村旅游开发、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来运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休闲农业体验和服务。
休闲农业的10种业态和9个模式
休闲农业的10种业态和9个模式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形成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休闲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并呈多元化趋势。
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居民人均年休闲旅游将超过5次,全国休闲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休闲农业机遇再次大爆发。
你会成为休闲农业的淘金者吗?一搞懂10个字面对市场需求,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不论项目规模、主题定位如何,必须从游客体验本身说起,从以下十个基本要素出发,落实到产品设计和游客感知的各个维度,使休闲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丰富休闲农业产品的内容,为消费者提供高品味、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体验。
这样打造出的休闲农业园,不仅特色鲜明,且农味十足。
赏——休闲农业基本的构成要素观光游览、体验农业美必然是休闲农业基本的构成要素。
专家经反复斟酌,认为“赏”比“游”更能体现休闲农业体验给人心灵上带来的愉悦,而且休闲农业中“赏”的内容和方式都很广泛,可以无限挖掘和创新。
如农业嘉年华中的各类创意景观往往是游客聚集拍照的地方。
采——吸引游客和盈利的抓手采摘作为近年迅速兴起的新型休闲业态,以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
采摘聚人气、带财气、成本低、收益高,是休闲农业园吸引游客和赢利的抓手。
农业采摘不仅类型可以丰富多样,而且还可以深度挖掘,进行细分,比如针对儿童、情侣、残疾人士等各类人群打造不同的采摘环境。
尝——为消费者带来味蕾绽放之旅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方式的日益推崇,城市居民越来越崇尚乡村美食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对于一些出游者而言,品尝特色乡村美食,满足味觉享受,就是到乡村去的原动力。
在休闲农业中,“吃”应该超越基本的生活需求,提升为“尝”,为消费者提供“地产地销”的特色美食,从食材、调料、做法、容器、饮食环境、饮食文化传承等各方面打造不一样的“食”体验,体现鲜明的本地特色和不可带走性。
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评价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休闲农业需求的增长,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逐渐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
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指在城市周边或城市内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效益和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的产业体系。
本文旨在对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一、政策支持政府对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政策支持是评价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政策对于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鼓励土地流转、提供财政支持、制定相关法规等。
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是一个地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保障。
二、生态环境保护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必须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优质的休闲场所至关重要。
评价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需要考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成效,如水质、空气质量等指标。
三、农业产业效益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旨在提升农业产业的效益,并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效益的评价可从多个角度考虑,如农业产业链的完备性、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销售能力等指标,还可以考虑利用率、效益等经济指标。
四、休闲旅游业发展休闲旅游业是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价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可从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来源地等方面进行评价。
发展休闲旅游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科技创新应用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是推动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力量。
评价发展水平需要关注科技创新对于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贡献,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产业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供更好的休闲服务。
六、农民生活改善都市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应该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休闲农业评价的内容
休闲农业评价的内容
休闲农业评价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和基础设施:休闲农业的硬件环境包括场地的布局、建筑设施、交通设施、水质等因素,评价时应该考虑这些基础设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方便游客参观和使用。
2. 旅游产品和服务:休闲农业的产品和服务是游客参观体验的重要因素,评价时应该从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特色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也需要考虑是否有适合游客参观的场所、景点,以及是否有相关的旅游活动和体验项目。
3. 管理和运营:休闲农业的管理运营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评价时应该从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此外,也需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品牌形象等方面的因素。
4. 收益情况和经济效益:休闲农业的收益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
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游客满意度等因素。
5. 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休闲农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
评价时应该了解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效率与效益研究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效率与效益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特点、影响因素、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特点农业生产组织模式是指农业生产中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不同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目前,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家庭农场是最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经营农业生产。
合作社是在一定区域内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经营农业生产。
农业企业是依法设立的集体所有制、合作所有制或者全民所有制单位,经营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因素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政策因素、资源要素、市场要素和技术因素。
政策因素是制约和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变革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扶持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资源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组织模式选择。
市场要素包括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市场情况将影响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技术因素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技术的进步将使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不断更新和调整。
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效率和效益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指标,效率指的是单位资源投入所获得的产出量,效益指的是农业生产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在选择农业生产组织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效率和效益的关系,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效率的提升。
不同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对效率和效益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组织模式。
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未来,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将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将更好地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休闲农业评价的内容
休闲农业评价的内容
休闲农业是指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休闲方式。
评价休闲农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的生态环境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评价休闲农业时应该考虑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2. 文化内涵: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评价时应该考虑其主题公园、住宿、餐饮等场所的设计和文化内涵。
3. 经济效益: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评价时应该考虑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益水平以及社会效益。
4. 社会效益: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还可以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如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
5. 服务质量: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是其长期发展的基础,评价时应该考虑其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游客的需求,服务的质量如何等。
6. 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评价时应该考虑其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以及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等。
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全面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综观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我国各地休闲农业的资源类型、文化特色和开发定位等方面的特征,本文提出今后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有以下4种类型:1、体验型休闲农业。
体验型经营模式主要以不为城市居民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这种模式就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已有条件为基础,具体分析和打造出适合不同游客体验的项目,比如水果采摘、植树种草、垂钓、农业科普等,重在让游客参与到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中,体验农业活动的乐趣。
如日本非常重视体验式农园的发展,尤其是学童农园的大力开展。
体验式农园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季节对游客分批分层次地开放、参观、体验等活动,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技人员对作物的生长过程、加工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和解答,满足游客对农业知识的好奇和渴望。
同时,农园内还会提供不同种类的农用工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活中的劳动乐趣,当游客出现使用问题时,即可询问在场的专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的指导操作。
2、科普型休闲农业。
科普型经营模式是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市民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如新加坡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除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同时建有娱乐场所,养鱼池由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
菜园由新颖别致的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大饱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又如北京房山区八十亩地村——波龙堡酒庄,在经营模式上除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外,还延伸了产业链,如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品鉴和销售等,形成了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普型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
作者:许超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7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休闲农业的繁荣有序发展,我国休闲农业产业业发展领域的基础性组织运作模式展示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演化特征,在有效丰富城市民众的旅游消费体验行为背景之下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繁荣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休闲农业;组织模式;效率评价
1、前言
所谓休闲农业组织,主要就是以现代农业作为发展基础,以基层农民作为实践主体,以基层农村作为空间阵地,借由对乡村旅游资源要素充分调动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农业和现代率旅游业在实际发展路径层面的有效充分结合,为切实支持和保障现代农业事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切实支持和满足现代消费者群体的综合性消费实践活动需求,支持和督导农村劳动力切实实现充分就业,确保农村基层居民综合性经济收入获取水平的不断改善提升,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保障作用。
2、休闲农业的组织特征和模式
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契约的不完备性、利益的非异质性、地位的非对等性和信息的非对称性,因而并不适合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由于缺乏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目前中国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难以产业化,缺少产业化的内生拉动力。
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人们在信息不对称下的交易中争夺分工的好处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休闲农业组织模式虽然作为市场主体,但是缺乏企业治理结构,进而带来效率的缺失。
从多功能农业来看,休闲农业可以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4种基本形态。
不同组织模式具有不同的组织绩效,但在组织特征方面却表现出以下相似的特征:
2.1 专用性投资低
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不能将全部的利他性专用投资全部转化成为自利性专用投资;也就不能把不稳定的契约关系变成稳定的企业内部部门间的产品交易,使得其可以利用企业成熟、健全和完善的组织治理结构和模式进行管理和交易。
如果专用性投资一旦投资不能变成沉没投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必然不会改善其治理结构,不会提升其组织层次,在组织价值和产值的增加方面缺乏动力。
2.2 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差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的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差,自身没有动力改善组织治理结构和提升组织层次,进而使得交易成本高,又进入市场激励和风险规避能力难以提高的怪圈。
2.3 难以内生化各利益主体
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不能把相关利益主体内生化到一体化企业中,难以克服交易的不确定性,其利益主体的价格谈判使得市场无序;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村等休闲农业经营组织模式过度差异化而难以形成合力,进而不能形成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
休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设备制造业、运输业、包装业、服务业等诸多环节。
3、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分析
我国现代休闲农业产业的良好有序经营发展,在有效转化我国传统农业的经营发展模式背景之下,切实实现了现代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在经营实践活动组织运作模式层面的有效且充分的相互融合,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构筑和提供了稳定且坚实的支持保障条件。
在现有的经营发展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背景之下,我国休闲农业的经营活动组织从统计口径角度大致可被划分为4个具体的表现类型: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民俗文化村。
休闲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使用一般休闲模式,往往引不起市場的较大响应。
休闲农业,经历了从最初的观赏乡村风貌、感受淳朴民风和体验乡土生活向一系列由体验引发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升级后,呈现出了向创意休闲的新一轮转变趋势。
远景设计研究院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休闲农业:
(1)产业创意整合
传统的休闲农业主要是农业与服务业结合,表现方式以采摘和农家餐饮为主,而现代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时尚元素及相关产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化运作方式。
为实现这种运作方式,就必须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起点,运用创意来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2)动静结合
大众的农业体验仅停留在采摘与参与农事劳作等比较简单、表层的活动上,随着人们体验需求的不断深入,将新奇动态的体验活动加入到静态的农业景观中显得非常重要。
两者的结合,使得休闲农业不再是单纯的乡土资源观光,更是一种对新鲜奇特事物的特别体验。
4、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率分析
从表1中列示的相关数据信息角度展开分析,农家乐是现阶段我国休闲农业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运作模式,不仅具备占据总量最多的从业人员,还能够保障和支持休闲农业从业者,顺利获取到较高水平的经济收益,为我国基层农村民众基础性物质生活支持条件的不间断改善优化,构筑和提供了稳定且坚实的支持保障条件。
在休闲农业园区经营活动组织运作模式的具体运用背景之下,农副产品直销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农村休闲旅游经营活动组织开展模式,应当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持续密切关注。
5、结束语
针对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论题,本文具体择取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分析,以及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率分析,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借鉴支持条件。
在切实分析休闲农业组织运作模式背景之下针对休闲农业经济效率展开评价分析,对于清晰认识我国休闲农业领域现有的综合性经营发展状态,保障和支持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实现良好优质的经营发展,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弓志刚,原梅生.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研究[J].财贸经济,2009(1):114-117.
[2]杨荣荣.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