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程丹
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步骤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之一——如何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把握古代诗歌内容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高中教材中的诗歌鉴赏单元进行了系统复习,对诗歌鉴赏题型有所了解,但对古代诗歌内容读不懂、说不清,无法应对诗歌鉴赏题。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把握古代诗歌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准备——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题目:(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答:“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古诗之语言鉴赏ok
轻轻风风摇细细柳柳 淡淡月月映梅梅花花
——俗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非上品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绝
•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 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举一反三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词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图景或现 象。(描画境)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 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点作用)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何为诗眼?)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
例题引路
试试一一试试
如
梦
应知 却 试 浓 昨 令
是否 道 问 睡 夜
绿? 海 卷 不 雨 肥知 棠 帘 消 疏
李 清
红否 依 人 残 风 照
瘦? 旧 , 酒 骤
。
。
。,
试分析“绿肥红瘦”的妙处(4分
“绿肥红瘦”的妙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 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 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
暮春时节
景物特点 枝叶繁茂
百花凋零
拟人
鉴赏角度 表达技巧 借代
对比
22版: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此中真意,细加涵咏韵味长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
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
突破一炼字(含诗眼)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所谓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说来,所炼之字是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是一首诗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
高考炼字类试题主要是考查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和叠词。
素养导向类型作用典例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赋予形象以动态感。
如2011·天津卷《骤雨》颔联“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两句中的“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如2013·湖南卷《钓船归》首句“绿净春深好染衣”中的“净”字,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名词多个意象名词连用可营造出富有情韵的意境。
如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
上句将“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排列。
下句将“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排课内奠基1.动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三字生动形象,请加以品味。
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丹韵词音(一)诗意春风
丹韵词音(CCTV3星期四晚八点半首播于丹主讲)(一)诗意春风今天我们在这儿说说中国的诗歌。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我们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思乡,但是孩子的眼睛会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
谁小的时候没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我们起起落落背诗的声音就像啼鸟一样。
谁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的时候,没有想起李商隐的那个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成了我们心里两个可以寄托的意象。
谁在忙碌烦恼的时候不知道陶渊明呢?都在想着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可以说,千古夕阳之下,陶渊明的心,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再长大,我们心事沉沉,有了更深沉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
都知道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浩荡的悲伤跟我们自己的一己之悲比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会稍稍放下一点呢?年华再老去,我们都会轻轻地叹一声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但是那种淡淡面对逝水流光时候的窥探,不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所有这一切,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传承,那就是意象。
不管明月、啼鸟、菊花、蜡烛、春蚕、江水还是樱桃、芭蕉,中国人在时光中的感悟,从来不是直接去说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扬慷慨,他一定会托付给某一个意象。
走到今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更繁盛了,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都在增长。
但是我们的诗情有托付吗?我们总会有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思上涌,但是吟不出口来。
因为我们不知道去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在诗中就是意象。
很多人会说,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我们的医药费,还有每一个人工作中的那些梦想,诗歌真的变得很奢侈。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高考复习章节座古典诗歌鉴赏三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建功报国——决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战条件极其艰苦,但 取胜的决心矢志不移。
整理课件
5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报国无门的悲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
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理课件
15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借古讽今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整理课件
16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诗可分解 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使早行情景宛然 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紧接着诗 人将镜头转向两种植物,一方面暗示出季节,同时 也点明商山的风物特征。面对眼前独特的山景,诗 人不禁想起夜里梦到故乡的情景,那儿没有这些绿 叶白花的树木,却是野鸭、鸿雁栖满了堤岸曲折的 池塘。这段对梦境的回味,不仅贴合商山早行的具 体情境,也照应了开头的“客行悲故乡”,将诗人 的羁愁旅思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 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 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 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黄 了翁《蓼园词选》)
《丹韵词音》:于丹品读诗词全集
《丹韵词音》:于丹品读诗词全集《丹韵词音》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推出的诗词讲座,每集的内容含量极高,平均每集都会品23首唐诗宋词元曲。
第一集诗意春风本节目主要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很有名的诗句,本期节目于丹为观众讲解和欣赏中国的诗歌。
第二集暮暖清秋本节目主要内容《暮暖清秋》:于丹老师为大家观众讲解和欣赏中国的诗歌中对于秋的描述。
第三集暖照夕阳本节目主要内容:本期主题为暖照夕阳,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候莫过于夕阳西下,这个时候是一种思归的时刻,于丹老师为大家观众讲解和欣赏中国的诗歌中对于夕阳西下的时刻的描述。
第四集千古明月本节目主题为千古明月。
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到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中间有过多少关于明月的追问和思考。
节目中于丹老师通过对古代圣贤们的明月诗词的赏析来为大家详细讲解月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诗词歌赋中诗人所赋予月亮的种种寄托和其现实涵义。
第五集风雅田园本节目主要内容:田园是一个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安静的词,田园诗也是中国诗歌流派里面一个很大的派别,说起中国人跟田园诗派的关系,今天的中国田园文化,有很多都是来自古诗词文化的渲染,从东晋的陶渊明开始,田园的文化被逐渐的完善。
节目中于丹老师通过对古代圣贤们的田园诗词的赏析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古田园与今天的田园的关系,田园中属于人生哲理的折射与联系。
第六集登临况味本节目主要内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的山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杜甫看见的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韩愈看见的山水。
每个人看山见水都留下自己的印象,看山看水里面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视点不同。
以上这些诗虽然个人观感不同,可是有一点是相似的,他们都是登高远眺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的印象。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
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 索、呼应、铺垫等)。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 达了… … 情感)。
CHENLI
19
迁移训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
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 说你的理解。
CHENLI
7
(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3
诗 歌
语言的锤炼
鉴
赏
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 般考查方式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CHENLI
4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CHENLI
5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CHENLI
1
鉴赏诗歌语言:
1、语言的锤炼; 2、语言风格(特点)。
CHENLI
2
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诗歌鉴赏专题
表现手法
艺术构思
表达方式
考纲解读
评 价 作 品 的 思 想 内 容
概括主旨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
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安徽省高考诗歌鉴赏(06-09)
06年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12(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请作简要分析。 考察诗歌形象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此人表达了怎样
考察作者思想
08年
小孤山 宋 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封需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⑴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 宋军事要地⑵谢枋得:宋末戈阳人,以中意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 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⑶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巨大漩涡 12(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考察景物的形 象以及感情
人物形象鉴赏的思路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诗中形象的特点有哪些
(3)形象中寄寓的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 点态度怎么样
例
喜外弟卢纶见宿09年江西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什么 形象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明代官员程程的诗句绿野草铺阴空山学期赢
明代官员程程的诗句绿野草铺阴空山学期赢
绿野草铺阴空山般的诗句,来自宋朝文人程程的草稿,它所描绘的是自然之美。
远离喧嚣的都市,总有一份自然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而程程的《空山体》所描绘的便是那一份美丽简朴的自然之景。
程程的《空山体》中所描绘的绿野草铺阴空山不仅仅是一幅景象,更是一种态度,即让自己脱离原有的束缚拨开迷雾,以此惊异于天地森然之处。
程程在诗中写到了,“挥手聊自知绿道相引看”,这句诗所展示出来的便是程程处世的态度,
即有一份内在一份外在的平和,一份洁白一份冷静,一份淡雅一份孤独。
在程程的文字以及诗句的描绘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自然与人文特质的交
融之美,即当我们融入大自然之中,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宁静和清新。
如程程所写:“撒野静称神山高气象新”,便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更多的机会去寻
找自然的美妙,而这也是程程所拥有的风采。
通过程程的《空山体》以及“绿野草铺阴空山”这几个诗句,我们可以得到一
层自然的美丽,一份抽离心灵的宁静,一份小自然所带来的满足与慰藉。
而程程最具代表性的诗句集合"绿野草铺阴空山",便是带着对大自然美妙的欣赏,将湛蓝天空和蔚蓝海洋中真实再现,一份冥想中抚慰着心魂,增添一份恬静宁静的情绪。
鉴赏诗歌形象(田丹萍上课用)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01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02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1)寒冷、寂静(或:冷峭)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1
2
3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01
什么形象; 形象的基本特征; 形象的意义。
02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含答案(2022·吉林吉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①(节选)苏轼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②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③,手污吾足乃敢瞋!”作诗一笑君应闻。
[注]①丹元子:道士姚丹元。
真:画像。
①大儿、小儿:本为东汉祢衡所说,指有才学的人。
这里指汾阳中令君郭子仪、天台司马子微,二人均为李白好友。
①高将军,指高力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借丹元子出示的李白画像,作此诗赞颂李白,并借以自明心志。
B.第一句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以登高绝顶之境引出下句。
C.诗歌最后一句为自谦之词,诗人作此诗只为博丹元子一笑,并无深意。
D.本诗虽为题画诗,但诗人却能借画题生发开去,反映现实,用典抒怀。
15.有学者认为本诗“自写其傲岸之趣,却令太白生面重开”。
请概括诗中李白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诗人情感。
【答案】14.C15.形象:眼高绝顶,雄视四海;清高孤傲,蔑视权贵。
情感:表达诗人对李白视权贵如粪土的高尚品格的喜爱和钦佩;苏轼看透了权贵们的强争恶斗,借李白寄托自己的愤慨。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诗人作此诗只为博丹元子一笑,并无深意”错,诗人是作此诗赞颂李白,并借以自明心志。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意思是,向西望去,太白山绝断了峨眉山,他眼高看四海之内都空无一人。
前两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刻画出李白视野远阔,雄视四海的形象;“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意思是,他只和郭子仪、司马子微交好;“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意思是,我平生不认识高将军,他为我脱靴,手污了我的脚,对我怀恨在心。
苏教版高三年级-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观人物所处的环境(陈设),衣饰、肖像:美丽的贵族女子 抓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毫无意绪,满怀幽怨 看意象、手法:充满相思,孤独寂寞
基本思路:概括特点+身份(概括人物形象题) 概括特点+身份+结合诗句描述(分析人物形象题)
思考角度: 外貌肖像/生平经历、现时处境/心理情感、性格 习惯、精神品质/身份地位。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即为“意象”,即“意+象” ; 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就营造出某种“意境(画面、景象)”。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景物形象鉴赏小结
基本方法: 1.深入体会景物的形、色、声、动、静等 内在含义。
2.关注景物外在形象和内在情感之间的关系 3.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特点词整合意境特点。
基本思路:概括整个景象(意境、画面)特点+描绘画面 +情感(可有可无) 特殊关注点:概括时注意特殊时节、地点。 (春、秋……)(山间、江上……)
人过问,孤单寂寞,又遭风雨摧残。无意争春也不在乎百花嫉妒,即 使零落成泥,也保持香气。表达诗人不惧排挤打击、淡泊坚贞、自守 高格的孤傲。 (概括物象特点+表现+诗人的情与志)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丹凤中学)
清丽简洁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自然活泼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苍凉悲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慷慨悲凉 精巧工丽 冷僻苦涩
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遣词造句
意象意境
艺术手法
思想情感
遣词造句
雄奇豪迈
绵密绮丽
这首词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是怎 样体现辛词豪放特点的?
参考答案:
①意象:“鹏”“凤”意象不同于一般鸟,给人豪 迈、超拔之感;“书剑”合称儒雅刚健;
②意境:北海、太阳、路茫茫组成了壮阔辽远的意 境。
陕西省西安中学:语文教研组 原雪
诗歌风格就是使得诗人区别于其他诗人的个性与特点
风格即人。
——法国作家布封
风格是艺术美成熟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是艺术家才华的凝聚,因而风格永远象征着活 跃的、欣欣向荣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学者王明居
活动
请大家前后左右,三到四人合作读诗。
1.解读诗意; 2.分析风格; 3.判断诗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4.并将诗句张贴诗人的名字下面。
这首诗歌的颔联如何表现柳宗元“清丽幽怨”的诗风?
参考答案:
①猛烈的风无情地摧残着水中的芙蓉;大雨 斜打着爬满墙头的薜荔。
②惊风、密雨表现出诗人对于险恶环境的惊恐、 烦乱之心,是为幽怨。
③芙蓉、薜荔都是香花芳草,清丽之物,屈原 以之象征品德的高洁与美好。
对仗、用典——典丽精工、委婉含蓄
古诗词曲鉴赏文字表述程式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二中程鸣辑录
这首诗(或者词、曲)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注意: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
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必须结合原诗内容、词语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离骚 程惜丹
皇舆:原指皇帝的车子,这里指国家。 败绩:原指打败战,战车翻倒。这里指国家灭亡。
诗句翻译(三)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贪图享乐,国家的前途既黑暗又危险。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害怕灾祸吗?恐怕国家遭受灭亡。
总结: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 己不避灾祸反对他们,是为国家免受祸患。
人物形象分析
忧国忧民 内心高洁 志趣坚定 不怕牺牲 正直无惧 忠贞爱国 ……
艺术手法鉴赏
象征手法的运用
芳草香木:象征高尚的品德 佩带香草:表明屈原追求美好的事物,品格高洁 美人芳草:比喻贤臣
对比手法的运用
尧、舜:“耿介”——桀、纣:“猖披” 吾:“恐年岁之不与”——党人:“偷乐”
灵活的诗歌体式
“骚体诗”:将“兮”放在单句的末尾,两句一 韵。诗歌容量增大,节奏优美。
第三节:诗句翻译(一)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往昔三位贤君德行纯正完美。确实有众多的贤臣在他们的周围。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chǎi)。
杂聚了花椒和菌桂的香物,哪里只是把蕙草和白芷联结起来。
总结:举史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 为国君效力。
诗句分析(二)
彼尧舜之耿介兮
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等。屈原的出现,不仅 标志着中
屈
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 的新时
原
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 辞, 突破了
的
《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作 品
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 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四) 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迁移训练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 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 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 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
1、语言的锤炼;
2、语言风格(特点)。
诗 歌 鉴 赏
语言的锤炼
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 般考查方式
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诚 1. 客观景物的特点 一道残阳铺水中, 诚 何 信 实 2.词语的修辞技巧 半江瑟瑟半江红。 :
, 《 3.诗人的主观感受 守 现 信 代 4.读者的主观感受 用 汉 语 。
词 典 》 ———
暮江吟
白居易
为 诚 信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 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 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 形象。运用“铺”字,更能表现 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 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
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 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寞 和思念。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语义双关,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之情。
注:縠[hú]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 说你的理解。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步骤一)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二) 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步骤三)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
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 问 方 式
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 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三、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夜归
(宋· 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ónɡ)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é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步骤分析】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 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 足)
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 思念妻子之作。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 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 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 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 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 妙, 为什么?
参考答案
(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 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 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 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 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 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 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 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表述要清晰规范
思路清晰:叙——析——评 名目(运用什么表达技巧)
三层次
内容(结合具体的句子作答) 作用(评价妙处及对表达思 想内容有什么用处)
铺 的 妙 处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 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开篇
参考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 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 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最后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 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 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 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 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 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提问方式】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 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迁移训练
释词
描述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一“看”字就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意境或情感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最精炼传神的字或词。
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 查
课堂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 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 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第一步) “卧”,即“躺”,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 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 出,跃然纸上。(第二步)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第三步) 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 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以文解文
(文中的含义)
理解语言的方法
以旧解新 知人论世
客观景物的特点 词语的修辞技巧
鉴赏语言的角度
作者的主观感受 读者的主观感受
“绿肥红瘦”的妙处:
暮春时节
景物特点
枝叶繁茂
百花凋零
拟人
鉴赏角度 表达技巧
借代 对比
瘦依残 。旧酒 。, 昨 知试 夜 否问 雨 卷疏 知帘 否人 风 骤 应, , 是却 浓 绿道 睡 肥海 不 红棠 消 ? ?
参考答案
“敌”字更好。(第一步)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 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 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 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 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 (第三步)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 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 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诗 歌 鉴 赏1、表态
语言的锤炼答题方法:
2、释字,释句意(描绘画面) 3、手法、内容(紧扣要说的词)
4、情感(主旨)(重复题目中的关键词)
或分层次(用标志词)表述包含3、4点
内容
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清新 平淡 质朴 绚丽 简洁 洗炼
明快 含蓄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参考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即 呜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步)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 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 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 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