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科生物课题第4章第1节植物的光合作用案例背景教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的生理活动,内容比较抽象。

教材引用海尔蒙特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安排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以及场所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和生产实际了解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实质,理解其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海尔蒙特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使柳树重量增加的有机物究竟从哪里来?通过相关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并理解光合作用为自身的生长提供了有机物,还为大自然生产了有机物。

对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探究实验设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作出假设后进行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激发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策略先介绍的研究历程,让学生分析大致了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探究条件、产物、场所,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意义。

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场所与实质。

教学难点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银边天竺葵、青菜、黑纸、回形针、碘液、酒精、烧杯、滴管、培养皿、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课件教学过程(2课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那么它是如何生产有机物的呢?回答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直接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出示资料: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利、恩吉尔曼等实验从科学家的研究中,你学到了什么?交流学素养。

七年级生物上册 3.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 3.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设计意图:联系前一章生态系统的内容,既带同学们复习了知识,又联系到这节课的内容。
环节二:海尔蒙特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阅读海尔蒙特的实验,然后去发现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那么当时海尔蒙特得出的结论是柳树的生长需要的植物是水,这个结论对不对呢?
设计意图:通过海尔蒙特的实验学时可以从中得出柳树的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但是很多同学能提出柳树的生长是需要阳光的!那么这样就提出阳光在生长中的作用。
二是能量的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再强调:“合理密植”提 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
设计意图:合理密植是对光合作用的利用,提高农作物,对阳光的利用率。
四、小节与收获: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
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2.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存上的应用;
3.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的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4.完成“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学会设置对照,并尝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进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活动,尝试做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清水冲洗,Βιβλιοθήκη 加碘酒(淀粉遇到碘会变蓝,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检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再试着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6.认同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形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目标1.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2.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3.通过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4.知道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5.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6.说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制造淀粉教学重点1.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2.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3.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教具投影胶片、实物、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经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知道了光合作用一定的知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其他的知识。

(二)探究过程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知道绿叶呈现绿色的原因。

(2)明确光合作用的场所。

(3)会应用“叶绿素形成需要光”师: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回答。

问题: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在生产中你知道怎样利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这一原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小结:含有含有吸收叶片——→叶绿体——→叶绿素——→光能进行制造——→光合作用——→有机物这说明: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说明:光合作用对人类的作用。

提出问题:(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光?怎样遮?(3).遮光后为什么又照光?(4).酒精脱色的目的是什么?脱色到什么程度为止?(5).滴加碘液应注意什么?(6).根据呈现的不同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7).此实验说明了什么?(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对人类的作用?学生在讨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最后小结。

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来说明。

提出问题:(1).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说明是什么气体?(2).绿色植物产生的氧气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什么意义?4.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通过“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来说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制造淀粉。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场所教案设计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场所教案设计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质》教课设计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可以制造淀粉,同时开释氧气2、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3、列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公式(二)感情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着手、动脑能力,提升生物素质2、培育学生更为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教课要点1、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2、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同时还开释出氧气3、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教课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开释出氧气的实验操作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查问书本、网站,收集相关知识,认识人所吃的物质主要来自于什么(二)教师准备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早一日夜放到黑暗处2、依据教科书,准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资料器具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光合作用方程式教课过程教课内容导入新课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

[前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全部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叙述]:让我们经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思虑题]:1.对叶片为何要暗处理?2.对叶片为何要遮光?如何遮?3.遮光后为何又照光?4.酒精脱色到什么程度?脱色学生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重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带着思虑题进行自学。

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虑题进行仔细地议论。

全班沟通,共同理解实验的理的目的是什么?论基础。

5.第一次漂选的目的是什么?6.依据体现的不一样颜色能判断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吗?7.第二次漂洗的目的是什么?8.此实验说了然什么?学生议论时巡回指导,进行指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新版)苏教版
(4)视频资源:寻找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科普视频,如《光合作用过程动画演示》、《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过程。
2. 拓展建议:
(1)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图书和科普文章,了解光合作用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观察实践:建议学生在家中种植绿色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4.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光照强度
- 二氧的应用
② 关键词:
1. 光合作用
2. 叶绿体
3. 光反应
4. 暗反应
5. 影响因素
6. 应用
③ 重点句:
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二、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设计以下检测题目:
1. 选择题:
(1)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 细胞核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2)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A. 光照强度 B. 二氧化碳浓度 C. 温度 D. 水的酸碱度
2. 简答题:
(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视频:播放光合作用过程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加深理解。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光合作用科普网站、在线实验模拟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
(4)实物和模型:展示植物叶片、叶绿体模型等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结构。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

4.1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实质和公式。

2、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海尔蒙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90kg土壤+2.3kg柳树+雨水 5 年土壤少了60kg+柳树增重76.7kg2、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有何意义?活动二:萨克斯的实验1、实验过程:a.为什么用天竺葵?是否可以用别的植物?b.为什么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c.为什么要用黑纸片?为什么将叶片的一部分夹紧,而不是全部?为什么是正反两面都要夹紧?d.为什么又要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看视频后讨论问题——可以,只要是绿色植物——这个过程叫暗处理。

提问: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对照实验把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进行对照。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明白实验的各个步骤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e .为什么要浸入酒精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f .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为什么要滴加碘液? 2、实验现象3、实验结论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4、光合作用的定义二氧化碳 + 水 —— 淀粉 + 氧气1) 条件:光照 2) 场所:叶绿体3) 物质转化:有机物变成无机物 4) 能量转化: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作业:补充习题——去色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酒精是易燃物品,不能在火上直接加热。

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因此我们常用碘酒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

授后小记: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2、通过对标本的分析、观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堂展示:我来捡豆子准备材料:豆子(20粒红豆、20粒绿豆、20粒黄豆、20粒黑豆)、一张大一些的纸(其颜色与豆子中的一种相似)、一次性纸杯、手表。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2》教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植物的光合作用2》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萌发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难点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2)不是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③制定计划
选取一青菜上的不同部位(根、茎、叶柄、叶片)作实验材料
④实施计划
⑤只有叶片中有淀粉产生,因为只有叶片遇碘酒变蓝
所以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片
3、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那么植物的“绿”与光合作用有没有关系呢?
①什么是叶绿素?有何作用?
②为什么叶片能够呈现出绿色?
学生聆听引言
学生了解引言中所包含的内容
学生思考
学生初步记忆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教师应注重引言的质量,从上课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
教师设计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课札记
①提出问题
是不是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作出假设
1)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结
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
教师设置精彩过渡语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场所
认识叶片的内部结构
学会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评价
一、引入
复习:
(1)什么是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和光合生产的作用。

3.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作用。

4.通过实例和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和光合生产的作用。

3.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三、学习难点1.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和光合生产的作用。

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展开,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和光合生产的作用等方面,帮助学生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作用。

1.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植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植物体内其他化学反应的出发点,同时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也是维持地球上各种生命运转所必须的氧气来源。

2.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是整个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产生的氧气和有机物为所有生物提供了能量和与生存有关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集体“底层技术”,没有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就无法生存。

3. 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和光合生产的作用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因素包括光强度、光质、二氧化碳浓度等等,只有这些因素充分满足,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同时,光合作用还产生有机物和氧气两种物质,其中有机物为植物体内的其他生化过程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氧气则为所有生物提供呼吸的氧气。

4.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体内的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场所,其中的叶绿体膜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部位。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光的利用效率有所不同,比如叶片一般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光线强度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将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五、课堂实践1.实验室探究:共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光强度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校内考察:前往校园内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考察和调查,同时积极收集校园生态的相关信息,利用目前学到的有关知识构建该校生态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6.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新版)苏教版
2.请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其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其中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质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其中ATP和NADPH被用来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于,它为植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也是地球上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关键过程。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合作用的场所和过程。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系统地阐述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关系等核心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研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生命观念。通过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能力目标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学会设置对照组,尝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尝试作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形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重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难点: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课前准备:准备实验器材、提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选叶遮光和照光处理教学方法:主要以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实验操作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

新课导入:教师:让学生列举昨天吃的哪些食物,并思考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摄取食物?学生:为了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

教师:展示图片(一棵幼苗到一株参天大树),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哪里呢?学生:阳光、空气。

土壤等。

教师:回忆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作什么?学生:生产者教师:植物做为生产者,又是怎样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食物和能量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植物的光合作用吧!设计意图:以人类自身的生长为例,联系到植物的生长也需要营养物质,结合前一章生态系统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同时也复习了知识。

新课授入:探究活动1 柳树生长之谜教师:90kg桶+2.3kg柳树+雨水 5 年后土壤变为89.94kg+柳树变为76.7kg 学生:计算柳树增加了74.4kg,土壤减少了0.06kg教师: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教师: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忽略了什么?学生:结论片面,不完全正确,忽略了阳光、空气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海尔蒙特实验,让学生提出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的问题,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2 植物光合作用场所 教案设计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6.2 植物光合作用场所 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练习徒手切片,训练实验技能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形成爱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说出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能。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四、课前准备
实验器具和材料。

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植物叶片、双面刀片等等
五、板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六、教学流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具、媒体的
使用
导入出示微视频:秋天落叶美景
为什么落叶大多背面朝上?会
不会与叶的结构有关呢?叶是
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请你推
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
要是哪个器官?(叶)为什么叶
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呢?通过今欣赏秋天落叶美景,感叹自然界
的美丽。

校园周边的图片及值日学生的
视频,亲切自然易于学生产生共
鸣。

叶与光合作用有关
微视频。

(新)苏教版生物七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苏教版生物七上《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公开课(教案)word版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2、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目标: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学技能,培养学素养。

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特征制定教学重点为: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学生对无性生殖没有接触到所以重点指导酵母菌出芽生殖过程建立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教学难点为:1、无性生殖的原理2、酵母菌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情分析:学生对无性生殖没有接触到所以重点指导酵母菌出芽生殖过程建立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准备: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

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

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优秀教案三(重点资料).doc

新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优秀教案三(重点资料).doc

6.2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背景与意义分析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初步了解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并在显微镜下认识叶的结构。

这节课同学们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及其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是把同学们已知知识的内化和延伸。

从智能培养上讲,是对观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的积累与疏导:认识绿色植物的叶,观察其结构并了解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在老师设计的探究方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归纳,获得叶片的结构。

利用率达100%。

3、智能的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在实验观察中认识事物,在疑问驱使下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实验和讲解确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这一生物学基本知识。

认同率达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育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分辨不同的叶片细胞,懂得叶片细胞有的含有叶绿体,有的不含叶绿体,理解叶片的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叶子教师: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准备叶片结构的平面示意图、立体图及模型。

课时分配:1课时课堂设计(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要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绿体,这节我们具体探究一下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哪个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那些结构及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实验目的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尝试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场所。

背景资料学生已经了解了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知识。

那么光合作用究竟在绿色植物的哪一个器官中进行,具体场所在哪里,植物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又是怎样相互适应的,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实验来得到结论,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的实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运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理。

2.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场所。

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场所。

难点: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关键运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理,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器材银边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脚架。

教学过程1.导入师:首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他们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叶片;然后我展示海桐叶和松针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叶子,并且提问:“常见的是哪一种叶型,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思考,之后得出“阔叶表面积大能充分吸收阳光,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结论。

2.实验:探究光和作用的场所师:多数叶片宽阔、扁平,是叶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那么叶片内部有哪些结构特点是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呢?”学生们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想撕开叶子,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

我则让他们首先看书,大致了解观察叶片内部结构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然后认真地看我在实物投影仪下做一遍演示实验。

教师需要一边做一边强调徒手切片实验操作的要点,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屏幕上打出观察思考的要求:“识别叶片的几个部分,观察各个部分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思考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并且把学生做得好的叶片横切标本,通过数码显微镜放大后,向全班同学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在进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的活动后,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叶,从光合作用的场所这一角度了解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
(1)学习从观察植物图片发现并提出光合作用场所的问题,尝试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寻找问题的关键.
(2)由制定探究计划中对实验材料的巧妙选择,学习如何控制唯一变量,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
(3)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及所得到的结论,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叶的结构和光合作用场所的认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深刻认识到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通过“课外延伸”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探究技能探究生活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有序的开展探究光合作用场所活动,通过提出并分析问题,制定计划中的控制变量,实施实验并得出结论,反思探究,归纳探究等活动,学习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实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揭示叶绿体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置对照,反思探究,归纳探究,学习提出问题,设置对照试验等探究方法与技能;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器官是叶,进而正确理解“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的公式和含义.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
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绿色,1.
设计实验方植物绿色部分能在光下
形形色色,大多数植
密,而且进一步学习了发现致用,用科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