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后五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第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第4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P54例3,“做一做”及P55-56第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过程,掌握把假分数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应用把假分数转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揭题:师导入并揭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
你还记得什么分数能写成带分数的形式吗?(假分数)有时根据需要将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明白算理。
1.教学例3.过渡: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1)探究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
①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把、化成整数。
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互动,再反馈,学生的想法有很多种,如:a.从分数的意义得出结论:里面有3个。
就是1,因此=1;里面有8个,4个是1,8个就是2,因此=2。
b.借助圆片涂色,直观得到=1,=2的结论。
c.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因为33=3÷3,而3÷3=1,因此33=1;48=8÷4,而8÷4=2,因此48=2。
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③师生小结。
教师让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引导学生小结出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
小结: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这个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这个假分数所化成的整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备课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主题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小岛》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
2.本单元重点(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
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小岛》通过将军与守岛战士的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将军对战士的关爱,以及将军和战士祖国的热爱。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喑、擞”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单价是指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商品的个数,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4. 演示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6. 总结: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作业本》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练习题。
2.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至关重要。
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的公式是解决本节课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个公式,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及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揭题。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新授。
、教学例1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及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教学“试一试”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在学生回答分数单位时,演示每个图中的一份,在学生回答分数中各有几个分数单位时,演示每个图中各有这样的几份。
3、完成“练一练”提问: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
学生汇报所填分数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 What can you do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动词词组empty the trash和句子“I'm helpful!I can sweep the floor.”;能够听、说、读、写动词词组cook the meals, 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初步掌握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2.能力目标:能简单介绍自己能做哪些家务劳动。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learn部分五种家务劳动的表达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并能在情景中自然的加以运用。
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三、教学媒体: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英文卡片、声音、课件。
2.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Step 1:Warm-up(热身)(l)Let’s chant①教师播放start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看图并能理解歌谣的意思。
②反复听2-3遍后,可带领学生小声重复。
③拍手掌握节奏,教师将Mike变成本班同学的名字进行提问:Tom, Tom, what can you do?可提问3-4人。
(2)口语练习谁的本领大:①男、女生进行比赛,分别用I can…来介绍自己会做的事,看看谁的本领大。
②请同学边说边用动作表示,重复不加分,哪组说的最多即为获胜组。
Step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Start①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看,Oh, so many animals! What can they do?②角色扮演:教师提问,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请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边说边做动作。
pep(人教)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全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通过农场里各种动物以及农作物的学习,从而展现了农场中缤纷多彩的生活。
虽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但其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要求学生能用本单元的句型与单词进行有关农场里各种动物和各种农作物的表达。
2、单元教学重点:单词:sheep, hen, cow, horse, goat, lamb及其复数形式的表达;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四会单词及四会句子的掌握。
3、单元教学难点:字母组合or在单词中的发音。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农场上常见的牲畜和蔬菜,如:goat, sheep, horse, donkey, tomatoes, potatoes.2、能够运用句型,如:What are they? Are they…?How many…?询问动物和蔬菜的名称及数量等。
3、能够根据图画,出一些农场常见的畜牲和蔬菜的名称。
三、单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单元的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单元教学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通过请学生复述老师的话或是复述同学的回答,让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引起注意,让学生意识到要仔细听别人的说话。
2、对于学习还不错,但是不愿或害怕发言的学生,课堂中教师主动请他们表达其意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3、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小学生语言感染的机会。
还可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
五、单元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听、说、认读主要语言结构:What are these?Are these...?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略回答。
2、能够准确朗读对话。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重点:句型What are these?Are these...?及其简略回答。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规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包括《语文园地四》和《古诗三首》两个部分。
其中,《古诗三首》包含了《示儿》、《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之作,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规则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规则观念,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诗中蕴含的规则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规则观念,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和合作学习任务。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引发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心中的规则。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四单元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五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第五课时)(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具体包括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如下:1.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2. 详细内容:学习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数是10~99,被除数是1~9的除法运算。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如下: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并能解释计算过程。
1. 教学课件:包括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例题和随堂练习。
2. 白色board笔和黑色board笔:用于板书。
3. 练习本:供学生做随堂练习。
4. 答案:用于核对学生的练习。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明有20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
2. 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3.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
2. 教师讲解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课堂实时进行)板书设计包括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和例题,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六、作业设计(课堂结束时发放)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
2. 答案:用于核对学生的作业。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
Unit4 My home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为My home(我的家)。
主情景图展示了几个学生以及Zoom和Zip的家居生活,从而揭示本单元的主题:描述家里的居室及物品设施。
A部分共三页,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情景对话和练习部分。
Let’s talk部分Amy向Sarah介绍自己的小猫,然后两个人在家里的房间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它。
以此介绍了询问物品或人物位置的句子:Is she in the ...? 以及表示房间名称的词汇:living room, study, kitchen。
之后的Let’s play是个猜东西位置的游戏。
以此来练习重点句式。
第二课时为词汇学习课时,Let’s learn中介绍了房间名称词汇:bedroom, study, liv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以及询问物品或人物位置的句子:Where is ...? Is she in the ...?之后的Let’s do通过指令活动来练习房间名称以及在这个房间里能做的活动。
第三课时为语音与字母学习课时,通过读一读,听一听,唱一唱;听一听、圈一圈;听一听,圈一圈,写一写三个活动,让学生学习元音字母u在开音节中的发音/ju:/。
B部分共四页,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仍然呈现情景对话和练习。
Let’s talk中John和妈妈到处找门钥匙,最后发现它在门上。
以此来引出询问物品和人物位置的句子Where are...? Are they ...? 以及词汇:table, phone。
之后的Ask, answer and write活动来练习重点句式与单词。
第二课时以John和Mike的对话来学习新的词汇:sofa, phone, table, fridge之后通过一个活动Let’s play来练习句子。
进一步熟悉新授词汇。
之后的读写练习、听音判断、看一看并判断的练习以及歌曲都用来巩固练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及句型,与C部分合为一个课时。
2022年pep五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教案第5课时
第五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围绕“What can you do?”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Read and write和Let’s check.两个板块。
Read and write是阅读训练板块,是在学习A和B重点单词以及重点问答对话句型等两大板块之后,精心设置的灵活运用的训练板块,阅读题目是“谁可以成为我的好朋友?”,内容是以电子邮件形式呈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陈述句型I can…和I can’t…机器人Robin介绍自己会说英语和汉语,会练功夫和打乒乓球,但是不会游泳,希望通过网络交个朋友。
网上交友也是学生们的热门话题,因此非常感兴趣,又因短文中大多都是刚学过的重点句型,学生们在理解上没有太多的生词困难,属于好学易懂的短文类型,便于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后面的阅读训练题。
阅读训练题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误,在学生们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每一句话与原文进行对比,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二部分是假设你愿意成为Robin的朋友,写出有关文娱活动自己的三句话,首先用I can表达自己会做某事,再用I can’t 表达自己不会做某事,训练的主要意图就是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阅读判断力,训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含有can的肯定句和否定句,增长孩子们的自信心。
Let’s check.是一个听力训练,共有两个听力板块,第一个是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给John和张鹏的活动项目打对勾或打叉,第二个板块是要求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和刚完成的表格填写合适的短语,写出John和张鹏可以一起做什么事情,达到了检验学生辨别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好效果。
本课时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力的训练板块,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阅读和听力潜能,教师需要精心备课,为学生们准备充足的项目与活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阅读能力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P54~55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
3.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研究一首唐代大诗人XXX写的《从军行》。
二、解读诗题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后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三、整体通读1.自由读古诗,请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
4.通过XXX的《从军行》,你看到唐朝的边塞有哪些景物?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6.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7.“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且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四、体会意境同砚们,让我们一起从头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进修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主动进取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孤城——怀念家乡黄沙不还——壮志报国第2课时【讲授过程】一、情境导入,知人论世1.播放黄河、西岳的图片,请同砚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复述。
4.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汇并能够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3.掌握生字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汇的运用。
2.故事情节的复述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课文内容。
•学生跟读生字,感受语音语调。
2. 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讨论问题。
3. 拓展•生字词汇学习,做好记忆和运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复述上节课的故事情节。
•复习生字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2. 学习•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小组活动,合作讨论问题。
3. 拓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至第六课时1. 学习•继续深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细节。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展示自己的理解。
2. 拓展•小组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总结课文,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反思教学法:帮助学生反思课文内容,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七、教学心得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4、回顾与反思
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5、教材44页第2题。
小精灵说: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学生解决后交流。
6、生活中的数学
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三、课堂练习
课题
解决问题
课时
五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3、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
重点
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教学
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解决问题
1、出示例4
1、独立完成课本练习九第1、3、4题。
2、完成课本练习九第2、12题。
三、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课件出示销售清单,学生读题。
小组合作交流
2、阅读与理解
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பைடு நூலகம்小组讨论: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3、分析与解答
(1)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558+225+166=
怎么列竖式计算?
5 5 8
2 2 5、
+ 1 6 6
(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560+230+170
= 560+4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四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第四单元文本内容。
2.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2.课件、黑板、粉笔、幻灯片等教学工具。
3.录音机或电脑音响设备。
4.教学用具:图片、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本单元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前期铺垫。
二、课文教学1.生动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结合前一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检测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2.师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二、课文拓展1.利用课文内容展开相关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
第三课时一、课文情感渗透1.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感,进行情感渗透。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课文写作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批改学生作文,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五、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2.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调整下节课的教学策略,做好微调。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请各位老师认真备课,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是围绕“预测”来编排的,包括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一间老屋在准备倒下时分别答应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给予它们帮助而总也倒不了的故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个神奇的故事:胡萝卜先生漏刮的一根胡子因为蘸到了果酱而越长越长,充当着放风筝的线,《不会叫的狗》一文中,那只狗因为不会叫,所以学着小公鸡、杜鹃叫,最后却弄巧成拙,差点被猎人射杀。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图画来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能交流名字的含义和来历,交流预测的作用和乐趣。
4.尝试续写故事。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懂得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难点1.能说出故事的结局,并有自己的理由。
2.续写故事。
四、单元课时分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2课时《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课时《不会叫的狗》1课时《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1课时《习作:续写故事》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3.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
4.感受老屋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明白给予他人的关爱和庇护又让它重新对生活有了希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感受阅读的乐趣。
难点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根据图片及出示的文字讲故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课件展示破旧的老屋图片,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4、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6、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7、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8、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从军行七首作者:王昌龄原文: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音:磅礴黛色匍匐芊芊澹澹迸发
写字:主宰苦涩轻飞曼舞闲情逸致
三、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感知夏的旋律。
(播放朗读视频)
★要求听读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听读跟读课文,要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
1.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为了体现夏天的旋律,作者先后写了什么内容?
3.本文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紧张、热烈、急促
2.景:细草、林带、蝉儿、麦浪、太阳、热风、棉苗、高粱、瓜秧(万物勃发)
人:割麦打麦、追肥浇水(农民辛劳)
3.热爱、赞美
讨论交流后形成板书(出示板书)
[教师归纳点评]
这是紧张、热烈、急促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作。
这是黄土地的夏天。
梁衡曾作为《光明日报》记者驻扎山西九年,他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么独到的感受啊!
四、品味探究
1.赏析镜头,品味夏的风采。
过渡:梁衡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他的散文作品中体现了极强的镜头感。
下面我们就随着镜头,一起去品味夏的风采。
这些镜头或是寥寥几个画面,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或是纵目远眺广袤的原野,呈现出一种磅礴之势;又或是细笔描绘,将一个一个机趣盎然的大特写跃入我们的眼帘;或是用白描点染出劳动者的勤劳质朴。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按照宏观勾勒、纵目远眺、细笔描绘、白描点染这四个镜头的分类,找出相关语段,品味每个镜头抓住那些景象,写出了夏哪方面的风采。
★先自由诵读,可只找一处最喜欢的镜头品读,也可找多处或全部品读。
朗读文段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接下来,学习小组的同学要通力合作,交流品读的体会。
最后在全体同学前展示。
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相机补充分析。
镜头一:宏观勾勒
●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厚发”的拟人,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加上画外音乐------蝉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勾勒出夏的热烈厚重。
镜头二:纵目远眺
●太阳烘烤,麦浪翻滚,麦香吹送,色香谐和,无不昭示着夏的丰
腴饱满。
镜头三:细笔描绘
●棉苗挑叶,高粱玉米举着喇叭筒,高奏勃发的凯歌,瓜秧匍匐前进,一派活力迸溅的蓬勃。
镜头四:白描点染
●农民挥镰,弯腰,流汗;追肥、浇水;外化的心理镜头:快打、快割;早起晚睡,听风看云的辛劳,律动着夏的紧张急促。
2.探究疑点,感悟比较之美
过渡:我们通过赏析镜头,充分领略到了夏的风采——热烈厚重、丰腴饱满、活力蓬勃、紧张急促,那还有必要牵涉到春、秋的景物吗?
讨论后明确:夏处于“春华秋实”之间,割不断与春秋的联系;为了充分表现夏的个性,多借助比较:2节春夏景物的比较为了突出夏的热烈;3节色彩的比较,让人领会到夏是“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5节的对比,突出夏的紧张、繁忙,让人想起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五、积累活用
积累语句,绘写夏的诗篇
过渡:梁衡的《夏》,全文只有六百六十六字,是一篇短文。
他凭借这为数不多的文字,构筑起如此精美的世界。
这些精妙、充满画意的文字,一定会激起我们的诗情。
让我们一起为夏写诗。
★要求从课文中撷取一些词语,加上自己的思考写成一首诗。
示例:夏,是金黄色的∕你看那火红的太阳∕你瞧那翻滚的麦浪∕你闻那诱人的香味∕承载着收获的希望。
分析:这首诗第一句先写夏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说夏是什么?接下来要具体描写夏景,关键词句要来自课文,景物要与特点相吻合;最后一句总结全诗,点出主旨。
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领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利用课上积累的一些美词佳句,练习写诗。
(4分钟)
供参考的小诗:
夏,是热烈的∕你看那密密的厚发∕你瞧那黛色的长墙∕你听那夏蝉的长鸣∕积蓄成磅礴的气势。
夏,是蓬勃的∕你看那挑着绿叶的棉苗∕你瞧那匍匐前进的的瓜秧∕你摸那举着喇叭筒的高粱∕托起金秋的臂膀。
夏,是急促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的身影∕你听那“快打快割”的催促∕换来黄金的季节。
六、课堂小结
结语: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同学们也正是金子般的年龄,愿你们在这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写辉煌的明天!奏出你们生命的华章!
七、课堂检测
1.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以商量的口气,引起听者思考)
“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
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就会公开地和日本人勾结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
”
“如果不杀呢,现在蒋在我们手中,就可以逼将抗日。
”
(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看法)
②一位青年官提出“共产党和蒋介石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
周恩来举例分析:“徐海东一家36口人被蒋介石杀了35口人,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
”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4.周恩来采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①有的放矢,迂回出击
②先退后进,变实为攻
③因势利导,激发共鸣
三、能力拓展
我国古代也有许多口才出众的人。
“齐之习辞者也,”晏子用他外交才能的捍卫齐国尊严!战国的纵横家苏秦则书写历史的风云。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小故事。
(投影)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guó,国名),宫之奇之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行也,晋不更举矣。
”
冬,晋灭虢。
师还,馆于虞。
遂灭虞,灭之;执虞公。
思考:
1 你能把这个故事用现代汉语讲出来吗?
2后来这个故事演变成一个成语,你知道吗?
3 这个成语寓意你知道吗?
4 那么宫之奇以“唇亡齿寒”为喻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可见,用比喻也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证明自己观点,这也是口语交际有吸引力的体现。
附译文: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
晋国的这种贫念不能让它开个头。
这支侵略军不可轻视。
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样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相互依存。
”
虞公不听宫之奇劝阻,答应晋使。
宫之奇带全族人逃离虞国。
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
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
冬天,晋灭掉虢国。
回师在虞国驻扎,乘机发动进攻,灭掉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