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

2、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能够朗读和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

二、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学生唱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词创作是源于她的身世和心理.2、任务: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活动1:小组讨论,每组介绍一首词的词意、词曲、艺术价值。

4、整体讲解:教师就词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5、活动2:通过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两首词的了解和感受。

同时,通过临场评论的方式,增加两首词的欣赏程度。

6、总结: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对两首词的喜爱及感悟,并从中探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

三、教学重点: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词的类型特点2、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四、教学方法:1、活动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方法。

2、合作、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

3、听课及现场评论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PPT、录音机、黑板、水彩笔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唱词《如梦令》2、任务明确了解《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了解一首词的词意、词曲和艺术价值,并进行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

4、齐堂讲解教师就文章的类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作整体讲解,加深对李清照词的理解。

同时对比分析两首词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加深对李清照词的认识。

5、背诵和演唱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和演唱《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同时让学生从词曲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赏析,体会诗歌语言美,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二、过程和方法先知其人,再品其诗。

先整体感知,再细细品味,通过炼字炼句和意象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词人不同生活状态下呈现出的不同诗风,感诗人所感。

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炼字炼句及意象分析法,品味诗词的语言,体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新课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写的是谁,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1.前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2)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3)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4) 了解婉约派的特点教学重点:(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渲染气氛,激趣导入:(播放二泉映月)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资料链接-----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知道她是谁吗?没错!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资源共享: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引导: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诵读要求: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引导: 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提示: 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教师小结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反思感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

2、了解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知婉约派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别样的愁情。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法】诵读——感知——体会——涵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温故知新,从初中学过的李清照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导入。

学生齐背《如梦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少女时期,从词作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少女时代常常和朋友一起饮酒游玩,过着幸福无忧的快乐生活。

那么下面这首词作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大家齐读后找一个同学回答。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是的,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李清照也有了少女时代爱情的萌动,这首词就是她真实内心的写照。

这些词作都是对人生最美好的感情和最快乐的生活的反映。

这些词作让我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年轻是那么可爱。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怀恋!然而,法国作家缪塞却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眼泪和愁情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

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但读到了千古文人的真性情,也读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而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尤其善于写愁写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走进她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反思感悟: 二、 知人论世 李清照(18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3、学生根据提示有感情地诵读两遍,标出每首词的押韵字。
《醉花阴》:昼、兽、透;后、袖、瘦
《声声慢》: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
4、集体朗读课文,巩固字音,进一步体会这两首词的内容和意境。
四、赏析探究《醉花阴》
1、学生研读《醉花阴》的上阕,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将看法写在笔记上。
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女主人的主观感受是怎样透露出来的?
开头先从天气落笔。“薄雾浓云愁永昼”,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渲染气氛,带出了感情。“愁”字乃词眼。天空阴沉沉的,布满浓云,地上罩着浓雾,女词人只好待在屋里,但她一整天心事重重,心中笼罩着愁云,望着那冒着细细青烟的兽型铜香炉在出神。
“佳节又重阳”三句继续写女主人对天气的感受。又是个重阳佳节,却没有好天气。睡到半夜,凉气渗进纱帐,袭上枕头,冻醒了女主人。“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写得很含蓄,既是对天气的感受,也是心情的流露,闺房中缺少夫妻团聚时的温馨感。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现在女词人独居闺中,无人陪她赏菊饮酒,这个重阳节过得太孤寂了。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二十一岁的太学生、后来成为著名金石学家的赵明诚结为伉俪。赵明诚亦为官宦之子,其父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李清照结婚第二年,即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朝廷发生新旧两派斗争,公公赵挺之因攀附当权者蔡京而官至宰相,父亲李格非因曾受苏轼赏识,被列入旧党而罢官,李清照对公公呈诗表达不满。二十四岁时,公公病逝,赵氏一家受到蔡京集团中某些人的中伤弹劾,明诚兄弟落职入狱。经此变故后,李清照随丈夫返回家乡青州(今山东益都县),度过了十余年“屏居乡里”的平静生活,夫妇二人购买收集大量金石书画,藏满十余间房屋。三十八岁那年,赵明诚结束十年书斋生活,被朝廷起用为莱州知州,李清照曾随夫居住莱州,二人时聚时散。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1.感知词人的内心世界。

2.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鹧鸪天(暗淡轻黄体轻柔)》的鉴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她就是我国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

我们就通过学习她的两首词《鹧鸪天》和《永遇乐》来走进这位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二、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1、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收藏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

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

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2、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后人对她评价颇高: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四库提要》中也写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故不得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李清照的词作,从数量看,较之其他名家也不算多,但几乎每篇都是精品佳作,是公认的宋词一大家。

1、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著有《漱玉词》。

2、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3、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

★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那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桂花【导入语】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

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

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

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1.撰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二首》的鉴赏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需要从词作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挖掘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魅力。
2.选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鉴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共同交流成长。
3.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要求体现李清照词作的情感特色,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已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李清照这位女性词人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词作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对李清照词作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其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悟词作之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词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多读李清照的词作,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词作鉴赏、创作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的现代诗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4.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如:“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这是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揣摩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体味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3、理解并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的不同“愁”情。

难点:理解并积累词中的常见意象,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教法设想】鉴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独创一格的女人,她既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豪气,也有“一种想思,两处闲愁”的万种柔情,她就是被人称为“乱世中的美神”的“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两首词,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知人论世1、简介作者(学生读课文题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

词集有《漱玉词》。

2、我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复习)(读或背)《如梦令》和《武陵春》。

3、介绍李清照人生遭遇和前后不同风格上面这两首词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一首相对轻松、活泼,一首相对愁绪满怀,比较沉重。

)这是为什么?这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

出生于官宦人家的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过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结婚后与嫁给赵明诚,与丈夫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但也开始有丈夫在外做官、自己独守空家的孤独和寂寞;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流落江南,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她后来受过骗,坐过牢,没有子嗣,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晚景凄凉。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两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学习新课,感受经典。

(一)学习《醉花阴》1、初读感知。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课方案一、内容及分析1.内容:《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初期和南渡后暮年的作品。

《醉花阴》委婉地陈述闺中的孤独忧愁和对爱情的神往;《声声慢》则表现了词人长久逃亡生活的感觉,显现了深入灵魂的孤寂与凄戚。

2.分析:鉴赏词主要经过抓意象,掌握境界,体会作者感情。

教授这两首词时,可抓住其同为抒写愁思的特色,着重朗诵和鉴赏二者的联合,以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在品读中间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二、目标及分析1.目标:(1 )知识与技术: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经过意象剖析认识诗歌所创造的境界,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让学生掌握一般剖析诗歌的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2)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比较两首词中的意象,找寻相同的意象和感情,经过比较剖析来商讨两首词在感情抒发上的不一样之处。

主要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建立讲堂,师生互动,创立灵巧讲堂。

(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会到诗歌的魅力,培育他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2.分析:(1)解决境界和感情的剖析,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

启迪学生对诗歌鉴赏的踊跃性。

(2)讲堂中要做到以学生议论沟通为主,以教师指引启迪为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经过朗诵,想象,让学生感觉诗歌魅力。

三、教课识题诊疗剖析1.学情剖析学生对诗歌不敏感,兴趣不高,缺少必定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不知道如何用文字表达。

但是初中学过《醉花阴》,学生对作品及作者有必定的认识,所以教课要点放在《声声慢》上,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学习两首词。

2.教课重难点设置( 1)教课难点:让学生学会抓主要意象,体会作者感情,掌握必定的答题方法。

( 2)教课要点:学会诗词的对照阅读的技巧。

3.教课方案思想新课程要修业习鉴赏诗歌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培育鉴赏诗歌的兴趣, 拓宽文学赏识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心里感情世界,培育健康崇高的审美情味,提高文学修养。

本次课的设计思想以生为本,用对照阅读的形式进行研究学习,让学生在对照阅读中研究两首词的异同。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你知道她是谁吗?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二、知人论世走近李清照:1、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婉约正宗”。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2、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

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Chinese teaching plan of Li Qingzhao's two poems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2、篇章2: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3、篇章3: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篇章1:高二下册《李清照词两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背诵全词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比较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学习《醉花阴》教学内容及步骤: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课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掌握意象的一般内涵。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疏通词的大意。

〔2〕有感情地诵读,在品读中体会和品味词的意境。

〔3〕结合李清照的生平,把握词的主旨。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词人的情感。

〔2〕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词中意象的深刻内涵。

〔2〕熟读成诵,在阅读中品味古典诗词的美感和词作中抒发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音乐好听吗?感觉怎样?有谁愿意说一说这首曲子吗?明确:这首曲子叫《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乐,瞎子阿炳用他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演绎了人世间的悲凉。

静静地听,人们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文字表达愁苦的经典。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

她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的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李清照从小就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会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

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幸福美满。

公元1125年,金入侵宋朝。

两年后,北宋灭亡。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她一家被迫南迁避难。

两年后,其夫赵明诚在赴官上任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丧失殆尽等〕。

她的作品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写闺中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

三、整体感知提问:《声声慢》和《醉花阴》,哪一篇的情感更能打动你?哪一篇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声声慢》是她后期的作品,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

李清照教学设计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该词的情感;(2)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创作分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和赏析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并理解李清照创作分期和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PPT展示),当然也有人进行过恶搞。

(PPT展示: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吗)实际上,大明湖畔确实出现过一些美女和才女,这里有一幅对联为证: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

这就是郭沫若题李清照故居漱玉堂的对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李清照,学习《李清照词两首》。

二、板块教学,整体感知1. 读一读。

向学生提出四维诵读要求。

读得准确读出节奏读出关键(愁:一个“愁”字开篇,反应的是作者浓浓的愁思,使全词都笼罩在凄迷、哀怨的氛围当中。

思考:李清照因何而愁?凉。

表面上:重阳节,天气转凉。

玉枕纱橱,难于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到孤独、凄凉。

)引申问题:本词写作的季节?时间?重阳节。

本应于家人团聚,而此时赵明诚在山东做官,李清照在青州老家居住,李清照清寂无聊,写了这首词给赵明诚,以寄相思。

“永昼”“半夜”“黄昏后”。

巧妙抓住了这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

读出感觉2. 品一品。

品读“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这样的比喻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作者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高二语文《照词两首》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深化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浸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打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1、诵读品悟2、情感体验3、探究学习4、比照阅读教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

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

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照的情绪假设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假设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

今天,就让我们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二、鉴赏《声声慢》1、解题2、自由读词。

考虑: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看来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动作恍惚):你觉得照在寻觅什么?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老师明确:当时的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李清照词两首》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

下面跟着本文库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在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③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词人把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深刻的思想性。

2、领悟婉约派词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对,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了解身世(参见《优化探究》第48页【认识作者】)李清照(18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

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D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土,宋代女词人。

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学者兼文学家,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

早期生活优裕,夫妇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研究。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流落江南。

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她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晚景凄凉。

清照多才多艺,工诗文,善丹青,词的成就尤高,卓然自成一家。

有《漱玉集》。

代表作有《如梦令》、《一剪梅》。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其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两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和《声声慢》,对它们进行对比阅读。

(四)《醉花阴》和《声声慢》比较赏析1、分组朗读,感知作者情感2、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的相同之处在哪?(能否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说明)明确:“愁”板书:愁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两首词的共同情感。

进而比较分析,体会情感的不同。

3、同桌讨论:这两首词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愁”情的?学生板书:意象《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玉枕、黄花、西风、酒《声声慢》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4、小组讨论:这两首词中,相同的意象有哪些,有何特点,所表现的“愁”情有什么不同?师引导:通过两首词的意象比较发现,“酒、黄花、风”是共同的意象,但传达出来的“愁”却不尽相同。

①两词都写到了黄花《醉花阴》中, 作者以“有暗香盈袖”的黄花, 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 见菊花, 虽“人比黄花瘦”, 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

这里, 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 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中,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 词中由景入情,黄花是写实的, 菊花枯萎凋落, 落瓣纷纷, 堆积了一地, 花都憔悴了, 丈夫不在, 没人摘花送给自己, 只能将自身的愁境融入花的枯萎凋落, 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 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相吻合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雅称美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居青州时,因仰慕陶渊明,取其《归去来兮辞》一文中的“审容膝之易安”而号,故人又称李易安,自题易安室。

藕神: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徐士俊)婉约宗主: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人王士禛)博家之祖: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

曾发表《打马图经》等作品。

古今才妇第一: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绪)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宋代四大女词家: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吴淑姬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皆济南人李三瘦:第一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第二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第三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具体研习《醉花阴》一、导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看她将向我们讲述世间怎样的情感故事。

二、组织诵读: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给出音频资料。

三、切入提问:1、《醉花阴》里的李清照是怎样一个李清照?讨论。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分析。

愁永昼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后人比黄花瘦——真个是说不得的“愁”啊!“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这个女子的生活不好过吗?我们看诗歌中的物什,看篱笆院落,看菊花,看酒,都是悠闲的幸福啊。

诗人内心“欠缺”什么?我们应该猜测一个女子的心事。

2、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把握表达手段:细节,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

进而品词句,品意境。

注意季节,时间(重阳)教师要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这种“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启迪学生语言运用。

也如老师一样说出。

季节:佳节又重阳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细节:愁永昼、销金兽、把酒意象:人比黄花瘦情境:一个人的秋夜——难以排解的“闺愁”(孤独、寂寞、渴望爱情)这是“一个人”的独守,是一个失眠女子的倾诉。

而诗人为什么“失眠”?好一个“销”字,好一个“瘦”,这样失去的就是爱情的斤两和形状。

重阳节是团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

”酒是浇愁的,但一个人的寂寞,可能“举杯消愁愁更愁。

”菊花为谁而开?一个人与秋冷之花的重叠。

意韵无比丰富。

这里的“瘦”真个是一个人形体的消瘦吗?不,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应该是一个丰腴的少妇,有精致的富态之美,像盛开的菊花一样鲜艳。

(指点学生讨论,对比,分析)这里的“瘦”是心理之瘦,情感之瘦。

——爱情在心中燃烧,就是瘦的感觉。

3、诗歌的情感价值探讨。

李清照有怎样的“愁”?李清照为什么“愁”?李清照的“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讨论:A、李清照的“愁”没有说明白,是什么?追问。

一个人的孤独:思念!思念她的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哦,愁的原来是爱情!能说李清照想她的男人吗?那就俗啊。

如何才雅?这需要文学的手法,需要修辞。

我们看千古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如此含蓄的表达。

而当时社会封建礼教盛行,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是直露不得的。

B、李清照为什么要“愁”,不“愁”不行吗?追问。

不行!这是要命的“爱情”!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1)“闺怨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学生举例……)而李清照作为女性能够直接坦白这样隐秘的内心情感,有什么样的胆识啊!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啊!而不是今天的现代语境,不是今天的改革开放的时代。

而文学史上很多著名的闺怨诗的作者都是男诗人。

这个话题,封建语境下的妇女是不敢坦白的。

我们必须明确,爱情是“人性”之至美!李清照在此有了直陈“人性”的直率之美!当得起“勇敢”二字。

(2)李清照为什么“愁”?这要涉及人性中的“爱情”。

这是本课文本中没有直接说出的,是“含蓄”和委婉。

这是鉴赏的一个大难点。

我们面前这些少男少女学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讨论之,引导之。

开放问题,不必给定一个唯一的答案。

但必要有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C、对比法教学。

A、李清照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可以让一个现代少妇随时光隧道去北宋年代,与李清照作一番对话。

比如舒婷(我们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吧)。

可以朗诵《致橡树》(初中学过?)。

(音频资料)B、也可以让李清照来到今天的都市生活……给李清照一部手机,让她打可视电话,上网QQ聊天视频,坐飞机或者动车组旅游。

C、务必使学生对“闺怨诗”的中国传统有一个认识,对爱情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追问:是李清照那样的相思有滋味,还是我们今天的相思有滋味?李清照的《醉花阴》多么含蓄、典雅,古人由于相对闭塞的时空,相思有更多的滋味。

我们可以欣赏闲愁之态,闺怨之情,人性深处,诗意细密。

而我们今天由于快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联络,没什么想头了。

或许正如我们吃的快餐食品,它不是“大菜”,三下五除二,就满足了,结束了。

当然这本无高下,只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而已。

4、背诵。

在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明朗的态度了,可以安排检查背诵,看学生是否能够背出,是否能够以声传情达意。

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播放视频朗诵。

5、处理“研讨与练习”。

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做一个当堂落实。

对《醉花阴》的艺术表达作一个深入的讨论。

适当讨论李清照如何表达她的“怨”,集中分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方,人比黄花瘦。

”具体落实到“诗歌的意象”分析上。

但点到为止。

因为仅仅这一首词就不必多说了。

抽象的“愁”通过意象的陈述,形象而生动,具体可感。

具有感人的魅力。

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之妙。

也是我们对古典诗词鉴赏的重点。

可以就中国古典诗歌“人”与“花”的关系设计一个练习,看看学生的积累如何。

要注意集中,不可散开。

突出“花”的行色与人的情感的对应关系。

诗意的表达都是具体形象的。

训练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并由此引入写作方法的借鉴,点拨之。

这个“瘦”字,可是全诗的诗眼。

为何而瘦,因为诗人少妇强烈的寂寞和相思,相关的香炉里的瑞香也消损了身形,盛开的菊花也不丰腴。

酒淡无味,黄昏暗淡,西风恼人。

这是多么感人的深秋怀人境界啊。

板书:“人面桃花相映红。

”“芙蓉如面柳如眉。

”“芙蓉向脸两边开。

”四、回到预习中第四个问题的讨论。

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我们昨天回去把这首词念给自己的母亲听了,你母亲有什么反映?你们讨论了一些什么?有什么感想?组织这个讨论可能有难度——一是学生可能“胡扯”,也可能依然“封建”,也可以“羞涩”。

但高中生已经在成人的道途之中,语文的使命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成长。

可以将问题提出来,种下一粒“种子”,待将来发芽生长也是好的。

讨论,明确:天下女性,千古深情!(板书)一切情感,唯爱为上。

任何爱情都是美好的,都是应该被尊重的,也是我们毕生追求的。

即使一只大雁失去了爱侣,也会痛不欲生绝望而死。

物犹如此啊!对爱情,我们应该写出更多的颂歌!五、课外作业。

A、请大家在日记里写一篇私密日记。

表达对学习李清照《醉花阴》的最真诚的感受。

你要不同意,老师不准看啊,父母也不准看的。

当然你也可以发表出来,也可以贴在学校的论坛上讨论,像李清照一样将这篇私密日记留在文学史上……B、再次回到对《醉花阴》文学价值的提示上,北宋的美女我们肯定见不着了,但《醉花阴》却仍是鲜活的热血情感——李清照因此而不朽。

向下一课引导:李清照是一个只会“想丈夫”的家庭妇女吗?不!引出背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还是一个女子的婉约吗?这还是一个深闺少妇的爱情之怨吗?引入下一课《声声慢》的预习,同样是在晚秋的季节里,看看“亡国”“飘零”“寡居”的李清照有了怎样的哀痛。

这又是怎样的暮年的婉约。

六、总结。

七、附录板书:(图片18)醉花阴李清照李清照的《醉花阴》,一个人的《醉花阴》!千古才女,一腔闺怨,满腹情愁,真诚表白。

婉约而细腻,浅俗而清新,不说而说的爱。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丽!具体研习《声声慢》一、导入开门见山二、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1、生齐读2、师范读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愁”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品读提示:)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略)b.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三、鉴赏1.提问: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分析: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人的动作、神态环境的悲凉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①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再婚离婚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

为了派遣这种哀愁,作者一大早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

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②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可插入月考时“冷清”和“清冷”的区别。

③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