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e0dd0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6.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通过经典课文《散步》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在课堂授课中学会根据文章中心,详略安排材料。
二、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初中) 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本课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学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通过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使文章更吸引人。
六、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e9b61fb8f67c1cfad6b8ff.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三篇】导读: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学会记事教课方案一一、教课目的1.经过知识回首、样例剖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完好、清楚的方法。
2.经过写作练习、沟通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经过知识回首、样例剖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完好、清楚的方法。
2.经过写作练习、沟通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课难点:掌握将事件表达得生动详细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课策略本课主要采纳任务驱动法、启迪式、研究式等教课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联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联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表达清楚理解、生动详细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课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课资源,所选资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使阅读与写作的联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习,方便写作 ;另一方面,写作内容存心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虑、写作、沟通,教师适合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课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向来认真察看、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优秀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经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第一要达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表现出来。
【设计企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建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 86 版电视剧《西游记》第 3 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 (时长: 5 分 33 秒)。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b5e2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7.png)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写作指导: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要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相关的材料。和中心 意思关系不大的材料,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2、根据需要安排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 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
三、单元目标
1、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亲情、友情的温馨和美好。 2、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事,有条理地记叙清楚一件事。 4、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圈点、勾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5、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记叙文的段落结构:记叙文的段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常见的是“总分 总”的结构形式,也有的是“并列式”等其他形式。
4、记叙文的过渡:可以用段落过渡法、词语过渡法、句子过渡法等。
5、记叙文的照应:有首尾照应、文题照应、前后照应等形式。照应是使文 章结构严谨的重要手段之一。
6、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通过这两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 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其次,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来支持素养目标的实现。这些策 略和活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和兴趣。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全球视 野,教师可以引入当前的社会问题或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 析。
最后,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也是将学科素养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关 键。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目标。这种 评估不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 通过定期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 学科素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87ebe2e369dc5022aaea0061.png)
探究法
一、导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第一、明记叙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 .母亲的临终嘱托。
亲身经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第三、还要学会锤炼语言。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秋天的怀念》中精彩的句子。
第二,融入感情。如“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四、小试身手: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周1课时年月日制定
题
目
写作——学会记事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叙事的要求、叙事的方法、以及写作这类文章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叙事的要求、叙事的方法、以及写作这类文章的技巧;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7161a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1.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第二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运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记事方法,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把一件事说清楚。
2.在条理清楚的叙事基础上,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写出感情。
三、教学难点1.抓住细节,锤炼语言。
2.表达生动贴切,写出真情实感。
四、教学方法1.语言品析法2.合作探究法3.写作训练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简单叙述过渡,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在做事、听事、学事、写事中享受着平凡生活的美好,经历着生活中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追求,不断成长与进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散步》一文,学习如何记事,练好写作基本功。
环节二:请同学熟知教学目标。
(二)抓住思路,梳理思路环节一: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画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的段落或句子。
请同学回答。
解答:作者一家去散步,在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和犹豫中,决定走小路。
环节二: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散步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作者为了把“散步”这件事叙述清楚,写了哪些内容?请同桌讨论交流,并填写PPT出示的表格。
1.让我们一起分析,学生边说,教师指着课件边展示。
2.出示填写的表格让学生对照检查,重点交流提问“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经过出现矛盾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解决矛盾“我”陷入两难。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明确交代清楚“六要素”是完整叙事的基础。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表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c275c783e0912a2162a48.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导入: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其实要求很简单:我们写作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这些记叙要素,就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
以“我”为人物圆心,以“今天”这个时间为半径,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
请同学们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搜寻,不放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选择与组合,写好一件小事,要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要写好也不简单: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回归自我,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还要捕捉身边小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回归生活,才能更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其他人带给你的真情。
二、课文引路记叙文应该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首先让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呢?1、请同学们回顾《散步》,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引导:《散步》写“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2、教师小结:这三篇课文都是用一件小事来表现生活,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耐人寻味,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看来真的是小事不小啊。
3、《散步》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小事上做透了文章。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109fa6f705cc175427091f.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叙事完整,中心明确。
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
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
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②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③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④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叙述事情要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b16f960590c69ec376e8.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5a66ec6f1aff00bed51e7a.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二、重难点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学会记事2、师:什么是记事文章呢?顾名思义,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一件或几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有条理地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自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教有。
记事文章是最基本的写作,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就可以从记事练起。
(二)了解记事文章的特点。
1、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情,即记叙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
2、记事的文章,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事情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三)写好记事的文章应注意的事项。
1、选材要精,要选择典型事件,选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典型事件就是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感受深刻的事来写。
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能反映出真情实感。
2、叙事要清楚具体。
任何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记事文章,就是按事情的发展规律,把事情交待清楚。
一般要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待清楚,其中起因、经过、结果尤为重要。
写事件,还要抓住一定的线索。
因为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全篇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抓住了线素,才能确定材料的取舍,突出中心。
3、要安排好记叙顺序。
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头有尾,有一定次序的。
记叙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所记叙的事情也应当有一定的次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不一定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也可采用倒叙,设置思念,按顺序解悬揭题,还可在行文中进行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e9075af45b307e87197ee.png)
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显示)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
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
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
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
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
”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
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6305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d.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1b2d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9.png)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写作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如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运用;2.学会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事件;3.掌握记叙文的线索和结构,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4.通过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的记叙,锻炼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掌握记事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生动、具体地记叙事件;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有意义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记叙文,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和美感;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在学会记事的过程中,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体现这些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熟练运用修辞手法。
(3)如何使记叙文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分析优秀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连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想要分享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事件生动地记叙下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84ad7aef8941ea76e05f9.png)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是程度副词,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各小组选定发言交流的代表,帮助其组织语言,准备进行大组汇报。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对于存在疑问或困惑的问题,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共同探讨,寻求更近合理的答案,最后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课时计划
课题
写作学会记事(一)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难点
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过程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小试牛刀,构思文章
五、课堂小结
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983ef625c52cc58ad6be80.png)
学会记事【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点。
教材主要从“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的基本要求”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会记事。
“记事的基本要求”包含“写清楚”“写得有感情”“锤炼语言”三方面的内容。
同时,借助阅读篇目《散步》《秋天的怀念》来引领学生学会记事。
最后的“写作实践”分“添枝加叶”、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三个层级,从记叙的要素、思路、语言、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有效引领。
第二单元围绕“亲情”选编课文,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成为引导学生“学会记事”的有效范例。
例如《秋天的怀念》:课后第二题找细节、第四题语句品味;《散步》:课后第二题语句品味、第四题对称句子的赏析……【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和生活片段引领学生认识记事要“写清楚”。
2.在具体的写作练习中领会记事要“有感情”。
【预习提示】1.复习阅读教材《秋天的怀念》《散步》,思考两篇文章带给自己哪些“记事”方面的启发。
2.观察并记录家庭生活,积累家庭生活中“爱”的细节。
【教学过程】一、玩个游戏——导入1.传话游戏。
教师预设三个记叙性的句子,进行三次传话游戏。
传话游戏结束后,多媒体出示传话原句。
传话游戏预设: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鲁迅《朝花夕拾》现在已八点半了,各处还可以听到人说话,这河中好像热闹得很。
——沈从文《湘行散记》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2.根据传话游戏情况导入新课《学会记事》。
对成功传话的小组予以表扬,对传话失败的小组予以点评,并据以引领学生认识到传话、说话甚至写作记事,首先要说清楚,如果说不清楚,会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失误,会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工作。
从而导入新课《学会记事》3.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教师简单解释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围绕“学会记事”确定的这两个学习目标,其关键词有两个,一是“写清楚”,二是“有感情”。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只要能够做到这两点,你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记事能力。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b59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c.png)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b74111b307e87101f696ee.png)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指导《学会记事》❖【情窦初开】(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1.掌握叙事作文的写作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重点)2.完整具体曲折叙写亲身经历的事;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难点)3.留心生活,培养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第一节作文指导课❖【开门见山】(例文剖析)一、回忆本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在记事上有些借鉴的地方。
(一)《秋天的怀念》1.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2.多处人物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二)《散步》1.用一件小事来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2.两处景物描写,烘托一家人散步的愉悦心情,映衬家人之间的和谐温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3.多处运用对称句描写人物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更加真实可感。
二、读同学的作文,完成学习任务雨中送伞①那天,是一个同往常一样的一个星期五,但那天的天气却很差,下着瓢泼大雨,刮着呼呼的风,天空中时不时地传来轰轰的雷声。
②和往常一样,向家里打一个电话,但接听电话的却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
一声颤抖的“喂”震撼了我,电话那边传来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是亮亮吗?”我连忙答道:“嗯,爷爷,没什么事,再见!”说罢就挂掉了电话。
③一个人坐在向家驶去的汽车上,心中想着:“接电话的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哦,他们今天肯定不在家,但为什么不要爷爷来接我呢,下车的地方到家的那一段路怎么走呢?淋雨就淋雨。
”④终于到了,想到自己将在这昏黑的地方,冒着风雨奔跑,却又有一些恐惧。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7470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3.png)
矛盾冲突显真情——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3、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教学过程一、写作热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二、指导升格(一)学生习作问题1、事情叙述不清。
2、平铺直叙,印象不深刻(二)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习矛盾冲突显真情1、《秋天的怀念》课文引入去北海看花,我与母亲之间的几次矛盾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12d3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1.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过程与方法: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一、激趣导入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文就不在话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作“学会记事”,试试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家谈写作体会,减轻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主题。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
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
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
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学习把一件事说清楚(一)预想:学生安静思考,选择哪个词语,讲一件什么事(二)教师示范把一件事说清楚的方法1.教师简要叙述事件(漏掉起因):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上,讲完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之后,全班学生向我鞠了一躬,并且送上了他们签名的留言册,我十分感动。
2.师生交流:(1)请学生讲一讲听完老师讲的内容后,自己是否被感动了,觉得哪里不合情理。
预设:学生怎么想到要为教师鞠躬送留言册呢?有什么特殊情况吗?(2)教师补充起因:自己带了这个班两年,因和丈夫两地分居,自己吃住都在学校,以校为家,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两年期间,成了许多同学的知心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示交流 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学会记事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学会记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记日记等方式,积累日常生活小事。
2.学习和运用记事相关写作知识,把事件叙述得吸引人。
课前学习任务
一、通过“周记本”“日记本”等方式,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二、回忆小学学过的写作知识,整理如何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1)。
题目
那一次,我真( )
内容
真( )的原因
事件的基本过程
事件带来的意义或影响
【学习任务二】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2)
写出
事件波澜
【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3)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教师点拨
推荐的学习资源
课内阅读
1.莫怀戚《散步》
2.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3.范锡林《竹节人》
4.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课外阅读
1.鲁迅《一件小事》
2.巴金《伤害》
3.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
课外整本书阅读
1.《铁凝散文选》
2.《毕淑敏散文选》
课后练习
1.阅读推送的文章和书籍。
2.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