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岳麓版必修3
2019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四课宋明理学教案语文
教师寄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第4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宏观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课题解读】理学:亦称“道学”,是新兴的儒学思潮,既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
【主干知识梳理】一、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②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探究成为时尚。
4、思想因素: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结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重点突破】1、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儒学与理学的关系?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2、【观点•争鸣】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 宋明理学 一、预习检测——抓住主干 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写出本课的主干知识(关键词) 二、课程标准——把握主题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三、课堂学习——获知提能 【自主学习】 1.随着时代发展、 ,汉代儒学粗糙的 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 、 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 、关怀 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 、 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2.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涵盖佛、道关于 、 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想与传统儒家 联系起来。
到宋代,新兴的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 ”或“ ”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成为“ ”。
对理学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 、 和南宋的 ,人们把他们的新入学统称为“ ”。
“二程”和朱熹把 和 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 和 的合理性。
要把握“理”,就要“ ”,即通过接触 ,在体会到 的基础上加深对 的体验。
其最终目的在于 ,而并非 。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3.南宋 认为,“理”不需要 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 ”, 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他的思想因此被称为“ ”。
他提出“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明代 主张以 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 ”。
其思想核心是“ ”,认为 就是本心,就是 。
强调了 的作用,激励人们 。
4.宋明理学强调 和 ,用以 ,压抑、扼杀 ,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理学重视 ,注重 、 ,讲求 , 、 ,强调人的 和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合作探究】 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请回答:装订线是根据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的思想主张,分析它们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之间有合同异与渊源关系。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后篇巩固探究岳麓版必修3
第4课宋明理学课后篇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1.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
这说明唐朝时期()A. 佛教取得统治地位B.儒学出现危机C.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道教的发展解析从“亦官亦隐”“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 “援佛入儒”,可知唐朝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2•“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A. 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 D.汉初“无为而治”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各项可知C项正确。
答案 | C3. 宋代有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讲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
其求教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 天人感应B. “天理”C.因果轮回D.修炼养生解析程颐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提出了“天理”的主张,故B项正确;A项是汉代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佛教理论;D项属于道教思想。
4.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A. 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5.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 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解析理学集大成的思想家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理学家对妇女“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言论由此而发。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
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 史料一以句号分为前后两部分。
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则说, 句号之前表述的是程朱格物致
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 知理论;句号之后为王阳明的致
理及孝亲之心。
良知学说。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_三__纲__五__常_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 求。 (2)积极 ①重视主__观__意__志__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 立志。 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探究点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教材整理 3 陆王心学
1.陆九渊 (1)理论:提出“心__即__理__也__”,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法:“发__明__本__心__”以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2.王守仁 (1)思想核心是“致__良__知__”,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__复__良__知__就能成为 圣贤。
2.主张
哲学观
“理__”是世界的本原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__家__伦__理__道__德__,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 伦理观
秩序的合理性
方法论
通过“_格__物__致__知__”把握“理”
个人修养
提出“存__天__理__,__灭__人__欲__”
3.发展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_官__方_哲学。 (2)元朝曾将《_四__书__章__句__集__注__》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2)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学习文档
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重庆外国语学校王文君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二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4课。
上承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下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高峰,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本课是新课标出台后首次入选中学教材的新课,涉及很多哲学概念,是儒学理论化、抽象化的重要阶段。
本课的核心是理学的内容,以及理学出现的背景及影响等。
【学情分析】上课对象是鲁能巴蜀中学高一年级的理科生。
本课是高二历史的内容,所以学生可能对儒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了解不够深入。
同时,宋明理学作为一堂哲学史课程,自身知识难度大,哲学概念多,内容相对枯燥,但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儒学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理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哲学史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理”、“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督促同学们整理预习导学案。
【教学详案】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宋明理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重庆外国语学校王文君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上课对象是鲁能巴蜀中学高一年级的理科生。
本课是高二历史的内容,所以学生可能对儒学的基本发展历程了解不够深入。
同时,宋明理学作为一堂哲学史课程,自身知识难度大,哲学概念多,内容相对枯燥,但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儒学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理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学习哲学史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学目标】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二程〞、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了解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理〞、〝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教法学法】教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督促同学们整理预习导学案。
通过呼应危机应对部分横渠四句,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检验理学是否完成了张载的目标。
总结升华1.以古鉴今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的过程能够为我们今天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提供哪些借鉴?2.总结陈述引用钱穆的话做总结。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对外来文化既要包容、吸取精华,又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通过最后的总结陈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详案】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宋明理学»。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 课件(共26页)
Page 3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 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 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 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 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 道 "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 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练成神仙的方法。
★思想:他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有人本性都是善良的,而人的情欲 则是邪恶的。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圣人去掉了情欲,使善性得到 了发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是因为邪恶的情欲遮蔽了善性。凡人要想 恢复善性,成为圣人,就必须去掉情欲。
Page 8
二、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宋学、道学)
1、原因: ①北宋初期,佛道两教对儒学的渗透,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养分。 ②北宋初期,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的尖锐,推动了理学的产生。 ③科举改革,经义考试取得重要地位,推动了对儒家经义的研究。
Page 10
(2)成熟:南宋——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 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朱 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 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 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 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 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 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 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 注》成为钦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 4 课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 观点的能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策略 手段 (教 学过 程)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 “独尊”地位的动摇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小字,认识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原因,了解当时佛、道兴 盛的表现,加深对教材正文“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这一结论的理解。 】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 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 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 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正统 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3、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 时尚。 (自唐朝开始,一些心志高远的入学志士开始进行对儒学本身的探索,尤其是在国家的 分裂、思想的混乱、现实的苦难等背景下,着重注意回答人们对世界、现实问题的疑惑。儒 学志士也注意吸收道教、佛教中的某些思想,以不断丰富、创新儒学体系。学者们也极力强 调自孔子以来儒家真理的传承系统,既所谓“道统” ,以表示与佛、道相异且足以相抗衡的 真理传统。 “理学”即将诞生。 ) 【探究】理学的兴起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 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 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 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岳麓版
第4课宋明理学[学业达标]1.位于山西大同的悬空寺,是国内现存唯一一座道、佛、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该庙最早可能出现于( )A.西汉武帝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 C解析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道教出现于东汉末年,A、B两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都符合出现“三教合一”趋势,但D项不符合题干中“最早”的限定条件,故选C项。
2.理学产生于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是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A.儒学自产生以来长盛不衰B.受到了佛教、道教的挑战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趋势D.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答案 D解析唐朝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挑战,北宋儒学家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理学”,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理学形成的外因;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有学者认为,理学“骨子里渗透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理学内容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坚守忍耐与关注现实人生B.哲学思辨与对宇宙自然的思考C.因果轮回与注重气节品德D.积极入世与探寻宇宙万物本原答案 B解析坚守忍耐属于佛教思想,而关注现实人生属于儒家思想,与材料要求不符,故A 项错误;哲学思辨属于佛教思想,对宇宙自然的思考属于道家思想,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正确;因果轮回属于佛教思想,而注重气节品德属于儒家思想,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积极入世属于儒家思想,而探寻宇宙万物本原属于道家思想,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4.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其中“天理”是指( )A.孔孟之道 B.自然规律C.三纲五常 D.物质财富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等美德,但为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正确。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
第一(dìyī)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一页,共35页。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sīxiǎng)与科 技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掌握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
2.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的发展。
4.思想观点 (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 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 人性(r_é_n_x_ìn_g_)___。 (3)求理格方物法致:知“(gé__w_ù__z_h_ì _z_h_ī)____”,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 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融会贯通而 明“理”。
第二十页,共35页。
传统的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 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这一富于思辨性的理论形态,表现 在构建了从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人性论到历 史观诸方面都能相互统一起来的庞大而又缜密的理论体系。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2)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 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伦 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两家的传教谱系,创 立儒家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 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 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史料二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②理”,“有理而后有气,
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
未有无气之理”。
——《朱子语类》
第十五页,共3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必修3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
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
点,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
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
道德主张。
探究点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题】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 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 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 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 内。”由此可见,理学 (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江荣海《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探究宋明理学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提示:(1)特点:哲学化(思辨性);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
道教思想。
(2)积极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点
历史解释
宋明理学的特点
课前篇自主预习
2.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合称“二程”,他们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 出作用;朱熹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 (2)主要内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 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 序的合理性;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经典著作: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4.地位确立:南宋以后,程朱理学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 《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 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概念: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2、主要流派
程朱
程
理学
颢
陆
陆王
九
心学
渊
程
朱
颐
熹
王 守 仁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 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 生,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 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 朱 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 熹 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 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 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 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 《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 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五经”是《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的合称。
王守仁(1472-1529) 汉族。浙江 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 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 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 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 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 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3、主要思想内容
“理”是世界的本原
程
朱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理 学
“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一、儒学的危机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冲击儒学地位。
3.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易混易错]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
“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1.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
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的什么现象?提示 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二、程朱理学1.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2.主张(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的方法: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影响(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4)对其他国家也有影响,远及朝鲜、越南、日本。
三、陆王心学2.下面是有关总结宋代理学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什么?提示 格物致知。
3.明朝中后期,王守仁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也”。
这表明朝鲜使者当时以什么为儒学正宗? 提示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四、宋明理学的地位、影响1.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影响(1)局限性: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进步性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尊严。
[轻巧识记] “一、一、二”巧记宋明理学 一个源头: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个核心:都承认理的存在。
两个世界观: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4.岳飞的《满江红》中有这样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的内涵看,岳飞的《满江红》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提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题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比1.对“理”的认识史料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
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
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
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问题思考]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答案不同:程朱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有无本质区别: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2.求“理”的方法史料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①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②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教你读史]①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②“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问题思考]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答案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内心感悟“致良知”。
主题二对宋明理学的认识1.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史料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①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②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教你读史]史料阐述了儒学的发展与创新。
①表明韩愈认为汉代儒学不同于先秦儒学。
②表明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问题思考]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答案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宋明理学的影响史料①宋代汝窑瓷器②宋代文人室③贞节牌坊内生活图[教你读史]①②反映了宋明理学与人文精神。
③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的女性。
[问题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图片史实现象出现的历史因素。
答案宋代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的探究精神同时也受到佛教禅宗思想影响,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宋代文人的审美,使它们更加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
自宋代中期推行程朱理学以后,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极力提倡女子守节,寡妇不能再嫁。
1.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1)发展到思辨化的新阶段。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把儒学由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宋明理学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
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伦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方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这可以促进文明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消极方面宋明理学强调尊卑等级、重男轻女以及重礼轻法等观念,轻视自然科学和个体自由,这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致良知”等。
2.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它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3.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
“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合理成分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答案 C解析唐武宗时期出现过灭佛运动,故A项错误;道教在隋唐时期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遭遇危机,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潮流,此后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自从汉代确立统治地位后,一直是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故D项错误。
2.北宋理学家程颐和程颢认为:“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这表明“理”是( )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并从材料“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可知,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故C项符合题意;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均与材料信息不符,A、B、D项错误。
3.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王守仁的话( )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良知”可知,题干体现的是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强调天理良知是人内心本来具有的,D项正确。
4.下列各项观点中,由南宋朱熹提出的是( )A.“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答案 A解析在理气关系方面,朱熹认为:理在气先,理在气上。
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A项符合这一主张,B、C、D三项为陆王心学的主张。
5.以下宋明理学的言论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是(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答案 C解析A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属于封建糟粕;C项体现了为国家、为百姓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课中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这一理论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阅读与思考重义轻利观念是从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观念中引申出来的。
这一观念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处世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与探究神秀意为只有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才能渐悟成佛。
程朱理学沿袭了这一思想。
慧能意思是说,佛在心内,不在心外,只要静心自悟,不必苦修,便可顿悟成佛。
陆王心学沿袭了这一思想。
可见,宋明理学与禅宗有渊源关系。
自我测评1.理学是一种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把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新儒家学说。
其形成的背景: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二是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2.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都主张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一是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