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人必看!猪场喷雾消毒的两个误区
猪场消毒以及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猪场消毒以及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一、消毒的目的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
二、消毒的分类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三类。
预防性消毒:是指结合整天平时的饲养管理对圈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器械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预防性消毒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出消毒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消毒一到两次。
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即刻消毒一次一般是每天消毒一次。
终末消毒:是在病畜解除封锁、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螨虫可能残留的致病菌而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三、消毒过程中其存在的误区1、平时不消毒,发生疫病时才消毒。
在牲畜群体的生长环境中,存在着数以万计的病原菌。
群体发病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外界病原菌入侵。
通过消毒可大大降低畜禽传染病群体感染疾病的机率。
有的养殖户平时千万别消毒,发生传染病以后一天消毒传染病好几次,没发病时1个月消没用一次毒,容易发生传染病。
2、错误使用生石灰。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户在门口撒一些生石灰或熟石灰进行消毒。
实质上,生石灰消毒的机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钙,安全卫士进而水解出的碱性氢氧根离子具有杀菌杀毒的作用。
因此、使用生石灰消毒最好的方法是生石灰与水1:1混合,然后再加水配成10%-20%的石灰乳再进行消毒,现配现用效果才好。
不极小与水配成石灰乳消毒作用是很有限的,有的人选用熟石灰消毒,熟石灰是没有消毒示范作用的。
3、消毒药使用的浓度越大,价格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有些养殖户在消毒时,认为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实质上,使用浓度大,消毒效果并没有因为的增大而消毒效果增加,即便是浪费药物,浪费钱而已。
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 养猪消毒的正确方法 - 养猪技术
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养猪消毒的正确方法-养猪技术消毒工作是猪场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可将病原微生物杀灭,减少与猪只的接触,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养猪生产中常存在着一些消毒误区而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因此要加强消毒意识,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消毒药,以起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下面就把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养猪消毒的正确方法正确介绍给大家!1、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场区门口消毒池。
猪场的大门是猪场的第一道防线,是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的必经之路,因此猪场大门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通常猪场大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但是很多猪场都存在消毒池内的消毒液更换不及时的问题,消毒液失效,无法达到应有的消毒作用。
另外,有些猪场的消毒池没有顶棚,消毒液经过大阳暴晒后也容易失效。
消毒池内消毒液的液面过浅,不能没过车轮,通常这样的猪场门口的消毒地并不能完全的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猪舍门口的消毒盆。
猪舍门口要设置消毒盆以减少工作人员将舍外的病原微生物传人到舍内,这对于猪群的健康非常的重要。
但是有些猪场在猪舍的门口并没有设置消毒盆,忽略的了一个生产环节,或者即使有消毒盆,里面的消毒液也不经常的更换,消毒液受到污染、失效后则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紫外线消毒。
一般猪场为了防疫严禁外来人员进入,但是实际生产中难免有工作人员外出,或者外聘人员进入的现象,所以在进入时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目前对外来人员常使用的消毒方法是紫外线消毒,要求人员在紫外灯开启的消毒室内停留10-15 min。
但是猪场并没有认识到利用紫外线消毒不可以直接照射人,否则会对人造成伤害,如可导致眼睛发生损伤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会使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等,严重时还会引起皮肤癌,另外,利用紫外线消毒仅可杀灭衣物的表面细菌,并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作用。
长期使用一种消毒液。
消毒液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许多猪场却存在长期使用一种消毒液的问题,如果消毒池、消毒盆等需要使用消毒液的地方不交替使用消毒液,而是长期的使用一种,这样就会造成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变差或者失效。
养猪场消毒5大误区,您遇到过吗?
养猪场消毒5大误区,您遇到过吗?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型猪场面临规模小、环境差、生产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造成猪场防疫压力大,经常受到疫病威胁!猪场内外的消毒虽然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猪场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各种限制因素的存在,而导致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其中猪场消毒中存在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带猪消毒理解有误带猪消毒的侧重点不应该局限于猪的体表,而应包括猪所在的空间及周围环境,因为很多病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如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等。
尤其是在当前的寒冷季节里,多数猪场为了保持猪舍内的温度,猪舍的门窗紧闭,造成空气污浊,许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侵入猪体内引起疾病。
(2)消毒剂选择不合理很多猪场使用醛类及过氧乙酸消毒剂给猪舍用来喷雾消毒,这是不对的。
因为这些消毒剂刺激性强,容易造成猪群黏膜损伤,激发猪群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还有某些猪场选择廉价低质消毒剂,这也是不推荐的。
我们猪病通建议选择品牌和信誉度好的厂家生产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使用,确保猪场消毒效果高效。
(3)追求表面不探本质因为养猪生产中的效果不容易直观评价,猪场严格的消毒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有些规模猪场配备有专门的冲洗消毒工)物力(需要购买一定的消毒设备)财力(有猪场外请工程人员挖水泡粪中的地沟,费用了得)。
导致部分猪场虽然重视消毒,但是只停留在表面,生产人员消毒的操作随便、不规范,只是走过场,应付了事。
(4)依赖单一品种的消毒剂这和猪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抗生素类似。
如果猪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剂,那些对该品种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就会存在,并且其他敏感的病原也会存在变异的发生。
这样下来,消毒效果就如同隔靴挠痒,起不到作用。
我们猪病通建议猪场要定期更换消毒剂的品种,做到消毒无死角。
(5)猪场不发病不消毒消毒分为预防性消毒和临时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就是针对猪场所在地区的常发疾病种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定时进行的一种很有必要的消毒。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2)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2)误区(七)已经消毒,畜禽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尽管进行了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品种、浓度、质量及冷藏方法有关。
就是已经彻底规范消毒此后,短时间内很安全,但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体传播,养殖动物自身不断污染环境,也会使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必须定时、定位、彻底、规范消毒,同时结合有投资计划地免疫接种,养殖场才能做到养殖动物一律病或少得病。
消毒不是万能的,但是离了消毒是万万不能的。
误区(八)做不做终末消毒都一样经验告诉我们,新建的养殖场疾病很少,而老养殖场疾病很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养殖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畜禽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寄生虫虫卵、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化学物质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不但会病原菌传播给下一批动物,使他们发病,同时这这些残留物还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影响了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干扰以后的消毒效果。
因此,一定要做好终末消毒。
消毒很重要,清洁卫生比消毒更重要。
误区(九)大门口建有消毒池就万事大吉了许多规模化养殖场都设置有紫外消毒街灯、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地下通道等,但是浓度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如消毒池消毒药的在不够、不定期更换塑料制品、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未必走消毒通道、不开紫外灯、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够等现象;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养殖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生产实践中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如何对人流、物流、车流进行彻底的消毒是任何一个养殖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将是养殖场首屈一指最大的安全隐患。
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拉猪车以及有的放矢车上的工作人员要彻底成功进行有效消毒,本场全盘参与装卸车的人员必须彻底更衣、消毒。
误区(十)装猪台不在养殖场里面,根本不用消毒绝大多数的装猪台都是建在猪场的外面,有很多人认为消不消毒都不会对猪场造成威胁,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大家想一想,拉猪车是不是什么猪都拉,谁的猪都拉,并且咱们的人员亦需和他们接触……所以,装猪台要加大消毒液浓度彻底进行消毒。
猪场常见的四个消毒误区
非洲猪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随着人们在与非洲猪瘟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已经有许多凭借生物安全管理成功防控的案例。
猪场虽然在积极地实施生物安全,但消毒并不等于生物安全。
选择可靠的产品,掌握科学的方法,合理消毒才能真正保护好猪场。
合理方法是在使用生石灰时必须配成10%~20%的乳液进行消毒。
另外,铺撒生石灰后再用2%火碱消毒液喷洒使生石灰变成石灰乳,两种强碱性药物作用,其杀灭病原的作用会增强。
熟石灰放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生成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这时的熟石灰已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为了保证生石灰的消毒效果,最好现买现用。
72PIGS TODAY July 20202 误区二:戊二醛、聚维酮碘雾化人员通道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作用于菌体蛋白的巯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对非洲猪瘟有效、性价比高等特点。
但是戊二醛属于中等毒力,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还可引起过敏反应。
单方的聚维酮碘虽然对人体无害,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验理论数据证明对非洲猪瘟有效,也不可取。
合理思路是: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并且对人员、动物安全,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选用不同的消毒剂,不同的消毒对象选用不同的消毒剂。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当前的主要灭活手段是高温及消毒。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仇华吉研究员关于非洲猪瘟消毒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目前对非洲猪瘟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碘酸、戊二醛、火碱、生石灰等,火碱只适合环境、设备、空舍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物适合人员消毒。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年版)》的通知中还提到75%酒精和碘化物也可以作为人员消毒使用。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3)
养猪场认清消毒的19个误区(3)误区(十三)消毒剂气味越大越加好消毒效果的好坏,主要就和它的杀菌能力、杀菌谱有关。
目前,林产品市场上面多种多样、不同名称的消毒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选择。
某些厂家为满足消费者喜欢消毒药刺激性大的心理,往往刻意加载刺激性强的物质,给人以假象。
而这种这些单纯以刺激性大为出发点生产的消毒药,根本无多大效果或根本未有效果。
因此,可以根据各有不同季节、不同日龄、不同传染病、和不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误区(十五)消毒剂交替越频繁实际效果效果越好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也病菌会会带来耐药性,但是,不会像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那么明显、那么快。
另外,今天刚用了碱性消毒剂,第二天换了酸性洗涤剂,这样做不但不会制做增加消毒效果,反而会削弱消毒效果,还有,消毒剂亦为化学物质,都有可能产生化学作用而减弱消毒效果,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消毒剂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消毒剂,二是根据不同饲养阶段和位置挑选各有不同不同的消毒剂,三是根据不同的疫情选择不同的消毒剂。
误区(十六)冲洗完栏舎再消毒刚冲洗完栏舎时由于地面水分太大,势必会造成消毒剂浓度的降低,使消毒的疗效变差或失去消毒作用。
正确的方法是方法先彻底清扫四脚,再进行消毒,消毒结束30秒钟以后再冲洗地面。
误区(十七)肯定把二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效果肯定好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均,将2种或2种以上的消毒剂或进行联合使用梅塞县时,一定要注意辨证禁忌,比如酸性消毒剂不能与碱性消毒剂催泪剂配合使用,肥皂、合成洗涤剂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与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洗必泰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的消毒剂已经进行了复方配制,直接按照说明使用即可。
误区(十八)消毒剂稀释时,浓度越高越好消毒剂的水溶液浓度不需要盲目加大,一是会增加成本造成浪费,二是或许对动物造成伤害。
误区(十九)制定有严格的消毒程序就万事大吉许多养殖场非常重视消毒,可是有个别场的工人对消毒认识不够或责任心不强,在消毒过程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支差应付,造成消毒失败,所以,规模化养殖场一定鱼塘要建立健全消毒检查监督机制,以确保消毒效果。
规模猪场消毒技术及其存在的误区
规模猪场消毒技术及其存在的误区摘要总结了规模猪场消毒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误区,以期为猪场消毒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猪场;消毒技术;存在误区1消毒技术1.1采取带猪喷雾消毒,杀灭猪舍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目前,规模猪场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在猪舍外主干道及所有需要消毒的场所喷洒全消、博克、火碱、福尔马林等消毒剂,或在主干道及猪舍内走道地面撒火碱水或生石灰的方法消毒;在猪舍内主要使用喷洒式消毒技术,向猪舍地面和猪群喷洒氯、碘和复合酚类消毒剂。
这种平面式消毒方法无疑在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采用喷洒消毒时消毒液的雾滴直径通常在100~200 μm,只能对被消毒对象的水平面具有消毒作用,对空气及环境的垂直面无法进行消毒,消毒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消灭猪舍空气中的病原菌。
规模猪场冬季应使用猪舍气雾化消毒技术。
所谓气雾消毒是使用新型喷雾器械将全消等无毒消毒剂以细小的微粒喷洒至空气中,形成消毒剂的气溶胶,从而对猪舍内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消毒。
在使用气雾化技术时应购置气雾发生器或电动喷雾装置,也可用机动喷雾器,但应将普通喷头换为迷雾喷头。
计算需消毒猪舍的容积,确定在常规喷雾时需要使用全消等消毒药物的剂量,然后按药物与水的比例稀释,将稀释的消毒液装入消毒器械中即可消毒。
喷雾时应尽可能地将消毒液向舍内空中喷出,观察雾滴大小和其降落状况,调整流量使雾滴达到需要的细度。
在疫病高发季节,根据疫情的发展可每天一至数次进行舍内载猪消毒[1]。
1.2做好规模猪场猪群的饮水消毒工作在养猪业中多采用集体供水,由于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物理消毒法中的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消毒等方法无法用于猪的饮用水消毒。
因此,在猪场更多地采用化学消毒法。
饮用水的化学消毒,就是使用饮用水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
目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制剂、碘制剂等。
这些消毒剂对人、畜、水产品无害,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消毒剂。
不要任意加大饮用水中消毒药的浓度。
野猪养殖场消毒的几大误区分析
野猪养殖场消毒的几大误区分析消毒是综合性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规范化的养殖场(如野猪养殖)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目前在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误区:
1、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
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即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
2、消毒剂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
消毒剂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气味,而是看它的杀菌、杀病毒的能力。
有许多好的消毒剂,如双季胺盐类、复合碘类消毒剂是没有什
么气味的,相反有些气味浓的消毒剂,存在着消毒盲区,气味浓对畜体呼吸道有一定的伤害,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野猪养殖场消毒的几大误区分析
3、长期使用单-消毒剂
细菌、病毒对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对消毒剂也可能产生耐药性,因此最好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交叉使用。
4、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了
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和消毒质量有关。
有许多消毒剂存在消毒盲区,况且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等媒体进行传播,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全部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除了进行严密的消毒外,还要结合养殖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看看自己的养猪场是不是也存在这些漏洞
看看自己的养猪场是不是也存在这些漏洞
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首要的组成部分,给养猪场消毒基本概念是
最基本的事情。
通过消毒,可以将病原体消灭在猪场外,防患于未然。
这使猪减少患病的几率,为养猪户失掉最大利益,但是很多养殖户在
给猪场消毒时存在着误区和漏洞使消毒不彻底,反而助长了寄生虫的
传播。
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常见的养猪场消毒,供大家参考。
第一、消毒而前前不清理仍未清理的地面和猪体,即使浸泡也需
要相当时间终可浸透,冲洗一般的喷雾消毒起到的示范作用有限。
第二、新饲养员的行李和衣衫衣物行李和衣服,喷雾、浸泡无法
进行,紫外线无法穿透,而细菌和病毒则可以钻进里边。
如果这些物
品在原先猪场用过,难免里面有其它紫菊猪场的病原,只有防霉可以
解决,但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
所以,如果猪场为客户提供做不到免
费提供行李前一天,也可以在隔离间安置公用行李,在新饲养员行李
熏蒸消毒以后仍有被子可用。
第三、消毒池中的砖块有了砖块,人的鞋子就可以不通过消毒池,也就没法消毒了。
第四、消毒池边的人行过道,让消毒池变成废物。
第五、大体积物品的消毒脏的保温箱,如果消毒不彻底,下批绵
羊添加使用时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但大的体积,浸泡不易,该如何消
毒呢?使用油漆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油漆后的木板可杜绝病原渗透,也便于清洗消毒。
油漆并不在乎每次都需要刷,一次刷漆可使用多次。
以上就是五大猪场防腐常见的消毒漏洞,希望广大的养殖户可以
引以为戒,看看自己的养猪场是不是也存在以上的漏洞呢?。
养殖场户消毒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养殖场户消毒存在的误区及对策作者:张红军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3期一、养殖场户消毒中存在的误区1. 不区分消毒对象而乱用消毒剂。
不论消毒的对象,乱用消毒剂。
有的养殖场户误认为只要消毒作用强, 就是好的消毒剂,消毒什么都使用。
比如有的养殖场户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杀菌作用强,就用来带畜禽喷雾消毒,甚至喷到畜禽体表以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轻则造成畜禽呼吸道、皮肤等受到损害,重者引起畜禽死亡。
2. 随意加大或降低消毒剂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消毒剂的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消毒剂使用的浓度,有的养殖场户则认为浓度越大消毒的效果就越好,因此随意加大浓度;还有的养殖场户实施消毒的人员消毒走过场,随意降低消毒剂浓度,或者在配比消毒液时,不严格按说明书稀释,而是凭感觉稀释。
3. 忽视消毒前的清扫和冲洗。
有的养殖场户过分相信消毒剂,图省事,在实施消毒前,对圈舍、设施等没有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没有清除粪便等污物,就实施消毒,大大降低了消毒的效果。
4. 不按时更换消毒液。
场区或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养殖栋舍门口的消毒盆或消毒池,也按规定添加了消毒液,但有时未及时更换。
5. 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
虽然制定了消毒制度,在执行时存在一阵紧一阵松的现象,遇到动物疫病流行季节,就重视消毒,增加消毒次数,有时感觉少消毒一次也不会出大问题。
6. 不正确贮存消毒剂。
每种消毒剂都有贮存方面的要求或规定,有的养殖场户往往购买消毒剂后,随意往场区一放,不管风吹日晒和雨淋,致使消毒剂药效降低。
二、对策1. 健全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养殖场须制定人员、畜舍、带畜消毒、用具、环境、预防性消毒和发生疫病的消毒等各种制度,并按消毒程序和技术进行消毒。
2. 正确选择消毒剂。
应选择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强、刺激性低,对设备不会造成损坏,对人和动物安全,低残留毒性、低体内有害蓄积的消毒剂。
消毒药物种类很多,有碘制剂、氯制剂、过氧化物、季铵盐、醛、强碱、酚等。
强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
猪场消毒常见误区
猪场消毒常见误区作者:马迎春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4期摘要:每一个猪场的安全生产都离不开消毒,我们常说“防大于治”,通过科学消毒,可以杀死大部分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患于未然,科学消毒可以说是猪场最经济实惠、最有效的管理办法,但猪场消毒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如治疗那样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很多猪场对消毒不够重视,在消毒工作中存在很大误区,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猪场;消毒;误区中图分类号:S8 5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121-011 消毒池内放砖块有些猪场虽然在猪场门口设了消毒池,但认为出入消毒池内比较麻烦,在池中放上砖块,踩着砖块进出场区,这样做人员出入是方便了,也为外来细菌病毒打开了方便之门。
2 猪舍不经仔细清扫,直接喷洒消毒药有个别猪场设施设备比较完善,但卫生状况十分糟糕,猪粪长年不及时清理,水泥地面的缝隙、凹槽处黏附大量粪便,用过的药瓶、饲料包装袋随处丢弃,夏季苍蝇乱飞,人员自由出入;还有一些猪场,虽然经常打扫清洗,但清洗的不彻底,只是做到表面干净,对角落处的清洁卫生不重视,食槽水槽栏杆上的污物视而不见,清扫工作较为敷衍,这样直接喷洒消毒药,污物会把消毒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前分解掉,使消毒药效果大大降低,这就是很多猪场即使经常消毒,但还是老病新发,甚至继发新病,反复用药都不能根治原因。
所以清扫是不容忽视的,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不发病不消毒在农村很多养殖户认为猪群不发病不需要消毒,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大量致病菌,这些致病菌可通过空气、饲料、饮水、蚊虫叮咬等途径感染猪群,如果没有定期消毒,当致病菌日积月累繁殖到一定数量时,猪群因天气变化、接种、换料等各种应激反应出现抵抗力降低成为易感群体时,猪群就会突然发病。
消毒可降低外界环境中致病菌的数量,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可阻止病原体侵害猪群。
所以说,消毒不是万能的,但不消毒是万万不能的,每个猪场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消毒程序,无论发不发病都要认真消毒。
猪场防疫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猪场防疫的误区及正确方法作者:王睿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7期王睿(黑龙江省讷河市城镇动物检疫所 161300)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群密度的提高,应激因素的增多,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因此,做好猪场的防疫至关重要。
1 防疫误区消毒: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
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消毒不到位、不彻底;消毒不同步;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内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疫苗免疫: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
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2 正确防疫方法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根据消毒的种类、对象、气温、疫病流行的规律,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
消毒液最好轮换使用(每月换一种成分)。
大门、生产区人口及猪舍门前设消毒池。
春秋季节,在消毒池放3%-4%的苛性钠水消毒;冬季,在消毒池内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每周至少更换1~2次。
猪舍带猪消毒。
每周消毒1次,可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猪体及猪舍,每平方米300mL左右,应在清扫后进行。
猪出栏后的猪舍消毒。
先彻底清扫和清水冲洗,然后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洒消毒,用量每平方米500mL左右,间隔1天再消毒1次,空圈l周后进猪。
猪场喷雾消毒,特别是对消毒药的轮换和消毒频率的误区有哪些
猪场喷雾消毒,特别是对消毒药的轮换和消毒频率的误区有哪些1、认为猪场喷雾消毒冷藏的雾滴越细越好,甚至于提出带猪消毒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消毒技术,认为次于雾化的颗粒(10μm以下)可以达到气管、肺泡内,对病原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同时也认为超雾化颗粒能长久悬浮于猪舍空中,对空气二氧化碳和猪舍内环境表面的消毒将极为持久和彻底。
笔者认为不妥,认为正确的这种做法是“带猪消毒喷细雨,无猪消毒密闭猪舍超强雾化”。
理由如下。
研究结果表明: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大部分被阻挡在鼻腔及咽喉部位,直径在10微米(PM10)-2.5微米的颗粒则冰晶可以进入下呼吸道的支气管。
至于直径2.5微米(PM2.5)以下的颗粒,它们在气流中的跟随性理论性格外好,就可以到达细支气管及肾小球,并粘附在肺泡上。
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消毒技术喷出洗涤的雾滴最小可达0.5um,这些雾滴可直达肺泡。
虽然这些消毒剂如酚中成药、氯制剂、碘制剂等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较低,但这些粘附在肺泡上的带有消毒剂的颗粒量太多,同时雾滴太细,雾滴长久悬浮,长久被猪吸入,当超出肺泡自体清洁能力时,它们会长期滞留在肺泡内,损害肺呼吸氧气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唤醒能力下降。
其次对肺泡壁是一个刺激,这些颗粒物之上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加剧咳嗽。
可能导致心和胃功能障碍等有关的疾病,对猪的构筑健康形成直接的影响。
而且可能出现进入血液、产生其他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猪场消毒后呼吸道疾病增多的一个原因。
所以带猪消毒时的雾滴灭菌不能太细,据研究大于200μm的细雨滴很快就能到达目标物,在空中停留时的时间很短,减少被鸭子吸入的风险。
恐怕雾滴太大也不利于消毒,要求雾滴象细雨一样最好,要求为200—500um为宜。
所以是“带猪消毒喷细雨”。
当猪舍空栏时,就需要使用超低容量纳米技术雾化消毒技术,尽可能的使喷出的雾滴粒径小于10μm(PM10),这些雾滴由于重量轻会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同时需要进行密闭猪舍,让消毒液能长时间的接触空气中的各种颗粒表面及物体表面并展开消毒,达到消毒的目的。
猪场常见12个消毒误区汇总
猪场常见12个消毒误区汇总“消毒不是万能的,不消毒是万万不能的。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猪场在消毒的时候做了很多无用的消毒,消毒的方式方法和消毒剂种类都有很多,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生物膜,消毒药的浓度、温度、湿度、PH值和作用时间等。
对此,总结了以下猪场常见误区,供大家参考。
1.一天两次以上的场外常规消毒很多猪场为了预防非洲猪瘟不进场每天两次以上的消毒,如果猪场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一到两次就可以,没必要天天消毒,既加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浪费了药物,消毒不聚焦不彻底没有做到真消毒。
在猪场异动和移动的时候就一定要消毒,比如小雨过后、卖猪过后、转群过后、人员休假回场过后、饲料进场过后等情况一定要进行消毒。
2.车辆的喷雾消毒很多猪场饲料车和拉猪车直接喷雾消毒后进入猪,喷雾消毒只能消毒物体的表面,而车辆有很多喷雾不到的地方,所以车辆最好的消毒方式70℃20分钟进行烘干消毒。
3.没有清理的环境消毒猪场在消毒大环境的时候没有做清理直接消毒,路上或者弯弯角角有泥土有遮挡物大大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对大环境进行清理清扫工作。
4.没有清洗的空栏消毒在进行空栏消毒的时候没有清洗干净在有有机物和生物膜的保护下消毒效果也很差,空栏消毒先进行清理清洗再消毒。
5.没有清洗的水鞋消毒猪场很多都穿水鞋上班,在猪舍的门口也有烧碱桶,但是水鞋不清理干净踩踏消毒也是消毒没有效果的。
所有猪场要建水鞋清洗区,将鞋底的猪粪和泥清洗干净再踩踏才能彻底消毒。
6.定位栏水槽的火焰消毒猪场很多都用火焰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也有一些猪场为了不增加猪舍的湿地也是有猪的情况下进行消毒,但是在猪舍内最需要消毒的是水槽。
而水槽里往往有水,所以带猪消毒用火焰消毒对水槽起不到降低病毒载量的作用,可以在水中添加酸化剂,将水环境PH控制在3.9以下,既可以净化水质又可以起到水槽消毒的效果。
7.整个猪场只用一种消毒药和一种消毒方式猪场有的觉得某一种消毒药比较好,或者某一种消毒方式好,任何消毒都用这种消毒药和这种消毒方式。
不要把消毒工作看的很简单,做不好会降低猪场效益!
不要把消毒工作看的很简单,做不好会降低猪场效益!当下养殖场已经不再是原来只靠自己的养殖手法来直接影响效益的高低了,养殖越来越规模化,养殖技术越来越科学化。
但是在局面此种良好发展形势下所,依然有一小部分养殖员对于养殖环节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要点缺少关注度,例如消毒工作。
今天就给那些不冲洗、不会消毒的养殖同行种养们提个醒。
消毒也是会受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想要把消毒环节做好,还要消除以下两个误区。
1、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一些不好养户认为药剂的浓度要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消毒剂的浓度是根据其性质和消毒对象来确定的,要真实情况具体分析。
2、消毒之时温度越高越好一些消毒剂在消毒以后,温度越高,它的防腐能力越强。
所以,很多养殖场喜欢选择在中午进行消毒。
但是也不是即便的。
有些消毒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消毒能力反而减弱,如氯制剂中的二氯海茵、碘制剂中的保洁碘等产品,在高温条件下,其主要有效成分需要发生分解,从而削弱消毒力。
消毒液用此类消毒剂时则应该在早晚间进行。
3、重视舍内消毒,忽视环境消毒?很多中型养殖场没有门卫制度,养殖场大门没有消毒池,有的无菌有消毒池但也形同虚设,出入猪舍也没有消毒间有。
舍内可以做到定期消毒,但舍外环境一般长期不清扫、不消毒。
在我看来猪场的周围环境消毒也同样显而易见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到畜禽的健康,而且影响到公共安全。
周围环境包括畜舍四周、粪便场、道路、饲养人员等。
不少养殖户更常不按程序、顺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不能全部覆盖,也会影响消毒效果。
总结所以说,做好消毒教育工作对于养殖过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养殖养殖朋友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无情地全面的消毒,一旦猪群发病,要及时隔离,准确治疗,将损失减缓到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人必看!猪场喷雾消毒的两个误区
带猪消毒时的雾滴不能太细,据研究大于200μm的细雨滴很快就能到达目标物,在空中停留时的时间很短,减少被猪吸入的风险。
当然雾滴太大也不利于消毒,要求雾滴象细雨一样最好,要求为200—500um为宜。
所以是“带猪消毒喷细雨”。
猪场都很重视喷雾消毒,特别是对消毒药的轮换和消毒频率的重视,但目前喷雾消毒出现了一些误区,现介绍如下。
1、认为猪场喷雾消毒的雾滴越细越好,甚至于提出带猪消毒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消毒技术,认为超雾化的颗粒(10μm以下)可以达到气管、肺泡内,对病原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同时也认为超雾化颗粒能长久悬浮于猪舍空中,对空气和猪舍内环境表面的消毒将更为持久和彻底。
笔者认为不妥,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带猪消毒喷细雨,无猪消毒密闭猪舍超雾化”。
理由如下。
研究结果表明: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大部分被阻挡在鼻腔及咽喉部位,直径在10
微米(PM10)-2.5微米的颗粒则可以进入下呼吸道的支气管。
至于直径2.5微米(PM2.5)以下的颗粒,它们在气流中的跟随性非常好,就可以到达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粘附在肺泡上。
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消毒技术喷出的雾滴最小可达0.5um,这些雾滴可直达肺泡。
虽然这些消毒剂如酚制剂、氯制剂、碘制剂等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较低,但这些粘附在肺泡上的带有消毒剂的颗粒量太多,同时雾滴太细,雾滴长久悬浮,长久被猪吸入,当超出肺泡自体清洁能力时,它们会长期滞留在肺泡内,损害肺部呼吸氧气的能力,使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其次对肺泡壁是一个刺激,这些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加剧咳嗽。
可能导致心和肺的功能障碍等有关的疾病,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且可能进入血液、产生其他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猪场消毒后呼吸道疾病增多的一个原因。
所以带猪消毒时的雾滴不能太细,据研究大于200μm的细雨滴很快就能到达目标物,在空中停留时的时间很短,减少被猪吸入的风险。
当然雾滴太大也不利于消毒,要求雾滴象细雨一样最好,要求为200—500um为宜。
所以是“带猪消毒喷细雨”。
当猪舍空栏时,就需要使用超低容量雾化消毒技术,尽可能的使喷出的雾滴粒径小于10μm(PM10),这些雾滴由于重量轻会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同时进行密闭猪舍,让消毒液能长时间的接触空气中的各种颗粒及物体表面并进行消毒,达到消毒的目的。
消毒完后再通风消除消毒液颗粒。
所以是“无猪消毒密闭猪舍超雾化”。
2、不重视猪舍外的消毒。
猪舍空气中有大量的细微颗粒,主要有五个方面组成,饲料灰、大气及猪舍空气中的自然灰尘、猪的呼吸产生的气溶胶粒子、猪体皮肤脱落物、猪粪便干燥后的挥发物。
其中后三个特别重要。
如猪的一次喷嚏可产生上百万个气溶胶粒子;同时咳嗽、嚎叫等都可以产生以唾液、粘液等为主要成分的气溶胶,又叫飞沫。
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后剩余的粘液蛋白、微生物等,称为飞沫核。
飞沫有90%以上的直径小于5μm,飞沫核的直径一般为1~20μm。
我们知道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不能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又称为漂浮物,有的漂几天,甚至于几年。
猪舍中的这些细微颗粒重量轻,长期漂浮在空中,当环境适宜时,随风漂移,传播疾病。
据报道,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风传20公里。
我想为了预防蓝耳病,公猪舍加装猪舍过滤设备原因也是如此吧。
当这些细微颗粒通过风传播到达其他猪场第一站是猪舍外的表面,如地表,猪舍舍顶等,如果能及时进行消毒清除,则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对其消毒的重要性很大。
改进方法,对猪舍外的空地、草地等和猪舍屋顶进行消毒。
建议安装固定消毒管道进行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