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运算和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2.难点:分数大小的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分数的相关课件、例题、练习题、实际问题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分数值等。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新201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数、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4、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单元教学课时:16课时1、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课本45--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对具体情境中的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测量黑板的长度用米尺量几次能够量完?2、分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蛋糕该怎样表示呢?3、分数的产生二、探索新知1、认识单位“1”(1)动手操作用图表示¼。
(2)出示第46页的情境图1)把四根香蕉看做一个整体,每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¼2)把八块面包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¼(3)概括总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这样的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4)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2、概括分数的意义(1)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2)全班反馈,明确分数的意义。
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认识分数单位(1)完成46页的“做一做”(2)组织交流,明确:分母表示的含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的含义是:表示这样的一份或是几份。
(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也有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最终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1、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2、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及组成。
3、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准备:圆片、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一条线段,一套茶杯图,一盘面包图,一堆糖图。
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磁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师:(出示课件)先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估一估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2、师: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的意义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有了问题,就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加努力。
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分之一开始探究师:想不想亲自动手表示?为了活动的的顺利进行请看温馨提示: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下面请以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种材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下面开始吧!同学们完成的可真快,下面请完成最快的这个小组来先来给大家汇报,下面请做好听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表示,先商量一下你们的汇报顺序。
小组汇报:生1:把小圆片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表示。
师:同意吗?展示学生作品,和他一样用小圆片的同学,请举起你们的小圆片,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展示学生作品。
生3:把4个小磁铁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在分之前你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4个小磁铁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老师指导集合圈,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更像一个整体了,这明明是一个小磁铁为什么也可以用表示?这一个小磁铁是谁的?生4、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用具(如分数模型、卡片等)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吃了2份,那么你吃了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分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我会用PPT课件呈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分数模型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同时,我会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操练(10分钟)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如分数的加减乘除。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我会用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
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小明拿走了篮子里苹果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巩固分数的知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推导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操作活动和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分割工具和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分蛋糕,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到分数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呈现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拓展活动,比如自己设计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或者用分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介绍了分数的约分意义及方法。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之后,进一步深化对分数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分数性质的认知,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能力,对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性质和约分的意义,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性质和约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性质,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性质和约分的意义。
2.如何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小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性质的思考,如:“小明有24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规律,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分数的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基本运算,如分数的加减乘除。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性质的理解,并提高运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如:“一瓶饮料有3升,已经喝了其中的2/3,还剩下多少?”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讲述了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运算。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掌握分数运算的关键。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分数运算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性质和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通分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通分运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通分运算,以及分数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分数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场景,如考试成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通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通分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转换和应用。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分数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比如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对分数比较的掌握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分数的比较和转换。
3.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比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学生:“如果你有一个蛋糕,你想怎么分给你的朋友们?”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用实例和图示,解释分数的意义,比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
同时,呈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如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的计算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来解决。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时打折、烹饪时调料的比例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能正确读写分数。
2.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了解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3.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课件: PowerPoint。
2.教具: 笔、纸、小数点卡片等。
3.准备关于分数应用场景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分数的场景。
2.介绍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表示在实际中的意义。
3.讲解基本的分数表示方法,如分数线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第二节: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1.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原理。
2.讲解分数的性质,如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时大于1等。
3.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三节: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解决。
六、巩固与拓展1.完成课堂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继续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七、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思考并记录三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分数问题。
九、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集体备课,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理解程度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是我的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是本次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的第四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分数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高度。
本章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还要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
但是,对于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由于涉及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分数的性质和与除法的关系。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让学生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够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的减法规则4.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法规则–分数的除法规则5.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分数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分数的含义和用途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3.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拓展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4.分数的乘除运算–讨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总结方法5.分数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题过程并展示解决方案五、教学评估•日常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及互动表现•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巩固知识点和弥补不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数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介绍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这一章节在分数知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分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通过学习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2.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转化。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必要性。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如图片、故事等,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PPT,用于呈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和示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材料,引出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必要性。
例如,讲述一个分物品的故事,物品总量是假分数,需要平均分给若干人,这时就可以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以便于计算每个人分到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具体的示例。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互相检查和纠正错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主要讲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深,对分数的性质掌握不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巩固分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分数的基本性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讲解。
2.练习题: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与分数相关的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提问: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除法的结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与除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如: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将其转化为除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值会发生什么变化?5.拓展(10分钟)讲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优惠券等。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本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分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分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2.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分数的性质。
3.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异同,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题、探究任务等。
3.教学设备: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出分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分数是什么吗?分数有什么实际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015年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球总面积的而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比较的大小。
含量大约是,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和
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和
①为什么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通过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和的大小。
①是怎样变成的?板书:
又是怎样等于?板书:
板书:因为,所以
二、课程学习
1.教学例题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学生独立计算,也可以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的计算结果用小数表示,另一人的用分数表示)
(1)通过用两种方法表示等分绳长的结果:
得出:
(2)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将它们直接用等号联结。
那么,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样写?
思考: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题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分数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运算性质等。
这部分内容是对分数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本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透,对分数的运算性质掌握不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化对分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性质。
2.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运用,分数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数卡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妈妈分蛋糕。
引导学生思考:妈妈是如何公平地分蛋糕的?引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运算性质。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2015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备人:军王小学王春梅从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课时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2、以21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015年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2015年新审定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D观察刚才的5个图,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了一个整体。
观察图1~5图1图2图3图4图532和2410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 我们班52的同学参加了舞蹈小组,104 的同学参加了书法小组, 哪个小组的人数多?总 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2、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作业布置59页8、9题板书设计教学札别找出6和8的各自倍数,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采用列表的方法,将6和8的倍数分别列成图表,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把6和8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①6(或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6=2×3;8=2×2×2②6和8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2×2)(4)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3、教学例3:一种墙砖长3分米,宽23分米,现在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1)学生观察图中内容,分析图中已知内容和问题分别是什么?(2)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纸上画一画。
(3)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解决方法: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思考:3和2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吗?教学札记课题通分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情感目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标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刚才的5个图,说一说分别把什么看做了一个整体。
观察图1~5
图1图2图3图4图5
教学札记
课题最大公因数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方法。
能力
目标
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情感
目标
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
作的精神。
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王叔叔铺地情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一个储藏室,地面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课题最小公倍数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能力
目标
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难点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
1.你能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
1.教学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2.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考方法)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1)采用列举的方法,分别找出6和8的各自倍数,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采用列表的方法,将6和8的倍数分别列成图表,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把6和8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①6(或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6=2×3;8=2×2×2
②6和8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2×2)
(4)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3、教学例3:
一种墙砖长3分米,宽23分米,现在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1)学生观察图中内容,分析图中已知内容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独立思考问题并在纸上画一画。
(3)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
解决方法: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
思考:3和2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拓展应用
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72页10、12题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
1.教学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2.教学例2: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考方法)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教学札记
课题通分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能力
目标
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8 8和9 9和45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填上正确的答案。
二、探索研究1.教学例3: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地
球总面积的,而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那么,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
(1)出示例3,比较和的大小。
提问:这两个分数能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2)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上面3道题都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那么下面三组分数的大小你会比较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分母相同分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呢?(学生总结规律)
让全体学生自学课本第114页例3,并思考下列问题:2.教学例题4:
教师出示图例。
豆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经常使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其中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蚕豆的蛋白质
含量大约是,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问题:
(1)你能直接比较和的大小关系吗?为什么?
(2)上面例题3能很快看出两个分数的大小,和
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
①为什么和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
②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③能用10、20、30等数来作它们的公分母吗?
④课本上为什么选用20作公分母?
(3)全体学生围绕以上思考题进行讨论。
(4)通过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和的大小。
①是怎样变成的?板书:
又是怎样等于?板书:
②谁会用“因为……所以……”来说明?
板书:因为,所以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通分的意义。
总结1.什么叫做通分?
2.通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作业布置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
通分
例3、比较和的大小。
例4、
因为,所以
教学札记
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理解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
成小数。
能力
目标
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
小数。
情感
目标
在知识探索过程的参与讨论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
难点会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1.在()内填上正确答案。
(1)0.1表示()分之()。
(2)0.3表示()分之(),写作
()
() 2.想一想,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课程学习
1.教学例题1: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学生独立计算,也可以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的计算结果用小数表示,另一人的用分数表示)
(1)通过用两种方法表示等分绳长的结果:
得出:
(2)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将它们直接用等号联结。
那么,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如果能,怎样写?
思考:怎样能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例2、把
107、10039、43、409、92、14
5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自己解答。
总结:
一般方法: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拓展应用 教材79页9、10题 总 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做一做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例题1:把一条3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
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
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