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一) 婚姻与 家庭的 概念及 其区别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 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 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 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 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1、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战国 ·荀况
礼即理也。
—宋 ·朱熹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2、助人为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春秋·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春秋·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春秋·管仲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爱情与人生
人在年轻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 需要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 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 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 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 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 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链接案例: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精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PPT
•
意见要求四川全省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要带头做
敬老养老助老的表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
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养老风气。
•
意见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尊老敬老作
为考核党员、干部的内容,对党员、干部中不履行赡
养义务,甚至虐待、遗弃父母、长辈的,社会舆论要
严厉谴责,同时一律不予提拔任用。情节严重的,要
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鲁迅先生当年曾描述过人们公德意识缺 失的现象:“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 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 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 完全的却不很多”。历史陋习的惯性仍 然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时有所见.
案例:艳照门
2021年的春天,香港艺人陈冠希与多位女 艺人的私密艳照在网络被广为传播。事后 香港警方介入,拘捕多名犯罪嫌疑人。事 件引起了演艺界道德底线与相关法律的大 讨论: 演艺圈有没有道德底线 演员有没有隐私权 我国?刑法?对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罪标准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什么是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包括哪些?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那么维系的人们公共 生活的有序化状态;它由公共生活标准来维持 和保障。
公共秩序所涉及的范围:工作秩序、教学秩 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 序等。一切公共生活领域都需要有相应的秩序。
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何意义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社会交往对象扩大,逐渐由昔日 的“熟人交往”转向“陌生人交往”。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人们社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更加丰富,进而提出了完善公共设施及其管理的要 求。
思考与讨论 在女生宿舍的过道上安装摄像头,是公共空间还是私 人空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公共生活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P145※题目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如何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当今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则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B.罚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2.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
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道德D.政治道德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 )。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7.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B.正直无私的体现C.谦虚谨慎的体现D.敬业好学的体现9.游行、示威、集会是宪法赋予革命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
A.没有任何限制的行使B.必须依法行使C.其中没有任何义务D.活动中和平、暴力的手段都可以使用10.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本质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 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 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
第二节 继承和发展优秀道德成果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中华传统美德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 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二)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道德的发展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道德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方式所决定的。
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就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展开的,随着生产方式 的不断进步,道德也不断进步。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存在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 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是劳动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 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在创造人 的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随着劳动的发展,劳动分工与协作不断增强,各种劳动关系 逐步明确,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清晰,包含自由、责任等内容的道 德逐步得到确认。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婚姻家庭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领域。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锤炼高尚品格,可以为应对和解决走向社会、立业成家等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节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
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使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二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公共生活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公共空间,它涉及的内容是开放的。
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公共生活内容和方式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第5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阐明三大领域中道德与法律的具体要求及必要性、积极性;强化公德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教学难点: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问题。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音播放、学生讨论⇔学时安排:3学时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什么是公共生活?一般来说,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对社会的客观要求的表达,它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容和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封闭性、独立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而所谓“公共生活”,实际就是不同背景、利益、兴趣的人们彼此在一起的生活。
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的丰富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它强调对话、交流、共同参与、彼此分担和共享。
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则随着国家调控规范化、理性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之间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也在迅速拓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扩展,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也在不断地扩大,从传统的医院、体育场、商店、公路、公共交通工具、车站、学校、影剧院、图书馆、码头、公园等扩展到人才市场、证券交易所等等,及至现在的网络世界。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传统公共生活领域主要局限于“熟人社会”,而现代公共生活则更像是“陌生人世界。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如购物、歌厅娱乐、上网、健身等等。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四个特点公共生活是与私人生活相对而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特点。
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二、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互为条件。
五、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三个特点(一)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教学提纲
道德 调整
法律 约束
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两种基本手段
自律
他律
新加坡: 文明和美丽
把公德同法律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
• 上公共厕所不冲水罚1000新
如元何(改相善当社于会一般公人德的状月况收?入)。
•• 乱道扔德垃教圾育罚1—00—0新倡元人;向
• 过善街,不让走人人不行想横道…罚…500新元;
•••
•
开在随法恶车公地律,超共吐惩令速场口治 人罚合香—不跳糖50—敢舞罚00罚1止…新050元人…000;新作0元新;元;
• 地铁内吃东西罚1000新元。
新加坡的鞭刑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道 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系。
➢ 文明礼貌 ➢ 助人为乐 ➢ 爱护公物 ➢ 保护环境
➢ 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
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要求人们讲究公共 卫生、保护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
视频--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
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要求人们在 公共生活中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 纪律。
二、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 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 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 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 视。
活动。 与私人生活相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领域——虚拟世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考
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 烈动机;其次,应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教育、约束、激励;最 后,应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提出的各种 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 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
(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 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 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从本质上说,网络交 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 的真实生活,因而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
“名节如璧不可污。”趣味是与人的品德、操守、 作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趣味高雅的人,才可 能变得高尚、纯粹、有道德,才可能有益于社 会和他人。
如果情趣低俗、沉溺于玩乐奢靡就很容易销蚀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变得精神空虚、 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生活奢靡甚 至道德败坏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二节 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方 式。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 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 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而且也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有 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 法律部分要点
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一、法律的词源《说文解字》法刑通用《尚书》公平裁判我国古代“法”除与“刑”通用外还往往与“律”通用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3、法律的一般含义:①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③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三、法律的历史发展4、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制法律(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只存在习惯) →社会主义法律5、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大陆系法律和英美法系法律。
(1)大陆系法律又称罗马系法律、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称。
欧洲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系法系。
(2)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普通法系、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法律制度均属于英美法系。
6.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7.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兴的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历史进程两个重要特点:由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所创立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8.社会主义法律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演示,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这一章讲的核心内容就是了解、理解公共秩序的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维护公共秩序。
本章内容如果定位请看,社会生活分三个部分: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生活,每一部分有不同的道德来规范。
这种从宏观上的定位,就可以明白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处在社会生活的什么位置。
它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地位日益变得重要,因此,公德建设的任务也日益突出。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第一节是全章的基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比较一下和私人生活的差别。
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其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对别人产生直接影响和关系,是小范围的私事。
它和公共场所不同。
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内容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道德不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那是做人的大事。
——柏拉图凡是公民,谁都不能逃避责任。
——马克吐温学习导引学习目标公共生活的高度发达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社会的公共生活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重要标志,个人的公共生活素质的重要标志。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能够:第一,了解人类公共生活的特点、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了解社会公德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自觉增强公共意识、实践公的规范。
第三,理解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强化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
重点·难点·热点本章学习重点第一,理论方面的重点是人类公共生活的领域的形成、发展、运作的特点,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手段。
第二,重点方面的重点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相关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
本章学习难点用所知的社会公德规范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本章学习热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公共领域中的无序和不规范现象大量存在。
有些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也同样存在,比如招生问题、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网络文明问题等等。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如何规范这些方面的秩序,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促进公共生活领域的整体文明程度?对这些问题,需要思考,更需要行动。
学习方法1.通过教材和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公共生活的含义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2.阅读相关公共领域的法律规范,理解立法精神和基本内容,用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件。
3.身体力行,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社会生活法律规范的大学生。
知识要点基本概念1.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公共秩序:由一种规则维系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3.社会公德: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遵守社会道德、锤炼高尚品格)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比较
公共生活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 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爱岗 指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敬业 敬重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道德操守 体现: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关系:依存关系、互承关系、共荣关系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孔子
雷锋
各行各业敬岗爱业模范
诚实守信就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2010年2月9日,在京津承包建筑工 程施工的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赶 回武汉黄陂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 工钱,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日 夜兼程,千里送薪。不料在2月10日 凌晨遭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 孙东林为完成哥哥孙水林“新年不欠 旧年薪”的遗愿,赶在除夕夜的前一 天将33.6万元钱,全部发放到农民工 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 薪义举。
(6)遭遇挫折,怨天尤人
当前大学生对职业前景 普遍缺乏清晰的认识:
33% 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前景如何 43% 的大学生对此甚至没有思考过 24% 的学生对自己职业前景“略知一二” 67% 的大学生没能掌握职业发展信息 30% 的人甚至没有注意过 3% 的人了解职业发展信息
• • • •
查数据,看大势,分析供求关系 审条件,析结构,关注市场预期 溯历史,观动向,预测单位走势 查校友,探人气,谋析就业环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1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1,分数:100.00)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A. √B. √C. √D.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爱自己的国家,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A、B、C、D全对。
2.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此后几天,我国不少地方的群众尤其是青年人自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径,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正义立场和爱国精神,形成了维护主权、捍卫领土的强大声势。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A.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B.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C.祖国的大好河山是自然风光,更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D.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A. √B. √C. √D.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
“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更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A、B、C正确。
文化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D不符合题意。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A. √B. √C. √D. √千百年来深深融人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三、法律的历史发展p121
人
类 四
奴隶制法律
种
封建制法律
历
史
资本主义法律
类 型
社会主义法律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法律思考题:
• 如何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据《说文解字》解释,“律,均布也”。所 谓“均布”,古代调音律的工具。说明律有规范 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
如果法与律连用,法强调平、正、直;律强 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 一”。
二、法律的一般含义
马 克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思 主
义
对
统治阶级整
不是统治阶
灋
中国古代的解释
在古汉语中,“法”的古 体为“灋”。东汉许慎著《说文 解字》:“法”古体为“灋” , ( “廌”读zhi的音),并解释 为: “灋” ,刑也,平之如水, 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廌是一种神兽,它“性知 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
这说明: 在中国古代,法与刑是通用 的 法从古代起就有公平的象征 意义 古代法具有神明裁判的特点
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历史类型与阶级社会的 社会形态是一致的,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 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法的产生和国家的产生一样,都与阶级社会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历史上不存在无国家的法,也不存在无法的国家。
对什么是法,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 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 解和解释。
和 概
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孔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荀子
仁者自爱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2021/12/21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2021/12/21
习总书记倡导各国人民秉持“天下一家”理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中华传统美德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 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剔除其阶级和时代局限 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挖掘其时代价值。
2021/12/21
小组讨论: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哪些不适应当前 社会的需要,为什么?
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亲; 3、鹿乳奉亲; 4、百里负米; 5、啮指痛心; 6、芦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异器; 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11、刻木事亲;12、涌泉跃鲤; 13、怀橘遗亲;14、扇枕温衾;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17、哭竹生笋;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20、恣蚊饱血;21、尝粪忧心; 22、乳姑不怠;23、涤亲溺器;24、弃官寻母。
2021/12/21
精华 糟粕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精华
糟粕
积极、革新、 进步的一面
消极、保守、 落后的一面
2021/12/21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一,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1/1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四个特点公共生活是与私人生活相对而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特点。
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二、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互为条件。
五、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三个特点(一)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3、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社会公德的三个特点。
1、基础性。
2、全民性。
3、相对稳定性。
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和文明上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护公物:爱惜和保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4、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绿色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5、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外,还有文明上网。
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遵守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
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一、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含义(一)职业的概念: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
简单地说,人们所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
(二)职业道德的含义: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三)职业道德的特点:1 .规范性和专业性。
2 .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
3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 .爱岗敬业2 .诚实守信3 .办事公道4 .服务群众5 .奉献社会历年真题14: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 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
这是职业道德中()。
A •助人为乐的要求B •办事公道的要求C •诚实守信的要求D •勤俭自强的要求答案:C解析: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领会如何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2、努力所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
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第四节遵守家庭美德一、爱情的本质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担当责任的精神。
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性爱:生理因素,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
理想:社会因素,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想。
责任:道德因素,情感交往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
二、爱情的本质特征1、平等互爱性。
2、专一排他性。
3、强烈持久性。
4、纯洁严肃性。
三、恋爱关系的道德要求1、真诚负责。
2、平等互尊。
3、文明相爱。
四、婚姻和家庭美德(一)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二)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五、现代社会家庭美德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六、领会遵守恋爱婚姻家庭美德要求的重要性家庭美德是维护婚姻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幸福的港湾。
遵守家庭美德,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大事,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基,事关重大。
(一)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心,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五节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含义和良好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的特征。
(二)良好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正直无私、忠诚守信、友爱善良、勇敢进取、敬业好学、勤劳节俭、谦虚谨慎、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二、个人品德的形成及其意义(一)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
第一,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第二,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第三,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二)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历年真题15: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A .人的自然本性B .个体的社会实践C .个人的内心体验D .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答案:B解析:个人品德的形成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三、道德修养、省察克己、慎独的含义(一)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视、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二)省察克己: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到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坚决克服和整治掉所发现的不良念头和习惯。
(三)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四、领会进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一)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1、学思明理。
2、择善而从。
3、学习榜样。
(二)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1、知行统一。
2、积善成德。
(三)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1、省察克己。
2、陶冶情操。
3、慎独自律。
历年真题16: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
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
”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A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 •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C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D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答案:D解析: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小结本章重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意义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社会公德职业生活中应遵守职业道德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应遵守家庭美德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本章提示:1掌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
2、掌握公共生活的含义、特点,公共秩序的含义,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3、掌握职业、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4、掌握爱情的含义、本质特征,恋爱的道德要求,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5、掌握个人品德的含义、形成,道德修养的含义,省察克己和慎独的含义。
6、领会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7、理解如何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8、理解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当代青年如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9、理解遵守恋爱婚姻家庭美德重要性,如何做到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遵守家庭美德。
10、理解道德修养的途径,如何提升道德境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