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级经济师基础第24讲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级职称、经济师课件、经济师真题知识点1:集中趋势的测度【单选题】在某企业中随机抽取7名员工来了解该企业上半年职工请假情况,这7名员工2013年上半年请假天数分别为:1,5,3,10,0,7,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OB.3C.4D.10{答案·解析]B 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作中位数。

将题目中的一组数据排序:0 1,2,3 5 7,10。

位置居中的数值为3 。

知识点2:离散程度的测度【单选题】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之比。

A.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数平均数B.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中位数C.算数平均数与其相应的方差D.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几何平均数【答案·解析】A 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CV=芒,即标准差与均值比值。

知识点3:分布形态的测度【多选题】某企业员工年收入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30. 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右偏B.左偏C.轻度偏斜D.严重偏斜E.中度偏斜【答案·解析】AD 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如果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取值在0和0.5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0.5和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如果偏态系数为负值,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和一05. 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一05. 和-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一l说明严重左偏。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知识点4: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多选题】按相关的程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 ) 0A.完全相关B.正相关C.不完全相关D.不相关E.负相关【答案·解析】ACD 按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一题均有4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B)。

A .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 .产品的市场价格D .产品的生产成本2 .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D)。

A .平均价格B .理论价格C .平准价格D .均衡价格3 .某商品的价格为2 元/件时,销售量为300 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 件。

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C)。

A . 0.4OB . 0.67C . 1.50D . 2.004.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企业是否可以取得最大利润B .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C .是否存在政府管制D .消费者的价格弹性大小5 .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前提假设之一的消费理论是(B)。

A .生产周期理论B .凯恩斯消费理论C .持久收入理论D .超前消费理论6 .如果以兀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率,m 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u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率,那么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是(A)。

A .π=m 十u-yB .π=m 十UC .π=m-yD .π=u-y7 .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B)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 .价格上涨率B .失业率C .人口增长率D .税收负担水平8 .关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同一产品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B .消费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C .垄断者生产的产品必须是耐用品D .不同市场必须有效地隔离开9 .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A)。

A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B .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C .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D .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10 .现代会计按照对外提供还是对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分为(B)两大分支。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默写本(填空版)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默写本(填空版)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默写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处第一章1.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于核心地位。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3.我国实。

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4.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在于,它通过、、。

等市5.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章1.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包括:2.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

和3.需求曲线反映的是4.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包间的关系。

括之、、、、、。

5.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是。

6.需求价格弹性是对变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动的反应程度。

、、、。

8.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经济体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就越小。

9.生产者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10.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

是。

11.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1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

、生产和成本理第三章论、和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2.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

是。

3.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4.生产函数是与。

间的函数关系之。

5.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以及等。

6.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

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结构的类型包括第四章、、和。

2.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3.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5.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是。

,斜率为6.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7.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完全垄断企业。

的和完全重合。

8.和完全垄断市场相同的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2.所有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3.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是。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31章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31章

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本章考情分析】本章为2011年教材的新增内容。

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11年1题1分1分【本章教材结构】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本节考点:(1)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2)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本节内容: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1、法学视角的“经济”含义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

第二个阶段始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致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

这个时期对经济关系调整起主导作用的是民商法。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

3、“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关系。

(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是现代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所谓“调整经济的法”,是调整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它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它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例题1:单选】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B民商法主导模式C行政法主导模型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答案】D二、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1.民商法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精讲班-24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精讲班-24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历年分值】8分【知识权重】6分左右一、集中趋势的测度(均值中位数众数)二、离散程度的测度(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三、分布形态的测度(偏态系数标准分数)四、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散点图: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度量线性相关关系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也能反映中心值对数据的代表程度; 三是分布的偏态,反映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1.均值均值也叫作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①均值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解释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②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③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例题:单选题】在某城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中,随机抽取6天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

样本数据分别是:30、40、50、60、80和10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50B. 55C. 60D. 70答案:C均值即平均数,均值=(30+40+50+60+80+100)/6=60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Me)。

中位数将数据分为两部分,其中一半的数据小于中位数,另一半数据大于中位数。

(1)计算: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n 为数据的个数,其公式为:①n 为奇数:中位数位置是21 n ,该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

②n 为偶数:中位数位置是介于2n 和(2n +1)之间,中位数就是这两个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均值。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分章节练习第四部分统计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分章节练习第四部分统计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例题1:单选题】收集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利用统计图展示CPI,利用增长率计算CPI的走势,这种统计方法是()。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 客观统计D心理统计【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收集、展示”等词语可判断该统计方法是描述统计。

【例题2:2013年多选题】下列统计分析中,需要采用推断统计方法的有()。

A.利用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特征B.利用图表对数据进行展示C.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D.利用样本信息检验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E.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趋势【答案】A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内容。

【例题3:2014年多选题】下列统计方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有()A.用样本信息判断关于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B.利用图形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C.用数学方法展示数据分布特征D.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E.利用表格展示数据的频数分布【答案】BCE【例题4: 2013年单选题】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原油价格B.年末总人口C.员工受教育水平D.学生年龄【答案】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变量的类型。

原油价格、年末总人口、学生年龄均属于定量变量。

【例题5: 2014年单选题】下列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B.年龄C .产品登记D.汽车品牌【答案】B【解析】定量变量的取值为数值,本题中年龄属于定量变量;性别、产品登记;汽车品牌均属于定性变量。

【例题6:2009年多选题改编】下列变量中,通常用数值型数据表示的有()。

A.商品销售额B.上班出行方式C.家庭收入D.居住地区E.年龄【答案】ACE【例题7:单选题】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A观测数据B 一手数据C 二手数据D 实验数据【答案】A【解析】几乎所有与社会经济现象有关的统计数据都是观测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

【例题8:2013年多选题】下列统计数据中,属于一手数据的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单选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单选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十四章课后练习【单选题】下列指标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数的是()。

A. 企业年销售收入B. 男女性别比C. 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D. 人口增长率【答案】A【解析】考核集中趋势的测度。

本题用排除法选择,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单选题】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

A. 方差和标准差B. 众数和离散系数C. 标准分数D. 中位数和众数【答案】D【解析】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和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单选题】()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

A.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B. 离散程度;集中程度C. 极差;组距D. 方差;算术平均数【答案】A【解析】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数据的离散程度。

【单选题】一家连锁酒店8个分店某月的营业额(单位:万元)为:60、60、70、80、80、70、70、65,那么这8个分店月营业额的中位数为()。

A. 60B. 65C. 70D. 80【答案】C【解析】中位数首先要将数据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排列的结构时60,60,65,70,70,70,80,80,则中位数第4个数和第5个数的均值,即(70+70)/2=70【单选题】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59000,50002,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元。

A. 78000B. 72225C. 66450D. 75894【答案】B【解析】对数据进行排序后是: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城镇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企业
公有制经济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基本形式及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经济基础知识24章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经济基础知识24章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本章重点:1.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3.分布形态的测度:偏态系数、标准分数。

4.变量相关关系的分类、散点图、相关系数。

知识点一:集中趋势的测度1.均值。

均值也叫做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平均数X的计算公式为:【示例】某售货小组5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元)【注意1】: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和顺序数据。

【注意2】: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需要全部信息!避不开极端值!2.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用Me表示:【注意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主要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注意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3.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

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不适用于定量数据。

【注意】: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或者没有众数,难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例题·单选题】(2017年)2016年某企业集团下辖8个分公司的销售额分别为10000万元、36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600万元、3000万元、2800万元、2200万元,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万元。

A.2200B.2800C.2500D.3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

(2800+2200)/2=2500。

【例题·单选题】在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的是()。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讲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讲解
33
小试一下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 B.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 C.对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 D.投资性支出比重过高
34
小试一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包括:(1)购买性支 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 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2)近年来,相对于 消费性支出而 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徘徊在较 高的水平上; 2020 年经济师考试辅导 第 7页 (3)社会性支出 的比重逐步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所以, 选项 B 说法错误。
43
小试一下 【单选题】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 来实现上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 这种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 重要制度是()。 A.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预算执行制度 C.部门预算制度 D.政府采购制度
44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通过垂直的即上一级 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来实现上 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或从同级的富裕地区向贫 困地区的资金流 动,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能力的均等化。
28
小试一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 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29
小试一下 【单选题】根据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 本约束条件下,会()本部门的总预算。 A.最大化 B.平均 C.最小化 D.平滑
30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 和成本约束条件下, 会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45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三色笔记-第24章描述统计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三色笔记-第24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考点:集中趋势的测度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 映各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也能反映中心值对数据的代表程度;三是分布的偏态,反映数据 分布的不对称性。

对于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经常采用的描述方法是散点图和相关 系数统计量。

集中趋势: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 表值或中心值。

考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测度值计算备注均值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 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1) 它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2) 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3) 均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4) 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 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位置居中的数值。

(1) 适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2)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3) 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稳定性差于均值, 但优于众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变量值。

(1) 适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2)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 没有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缺乏稳定性,而且可能不唯一(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或者没有众数,难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反映的是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水平的一个概括性的度 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 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1.方差方差是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能较好地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是 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 的代表性越好。

2. 标准差方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测度指标,但是其单位是原数据单位的平方,没有解释意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9)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8)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4)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4)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7)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7)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0)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3)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3)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4)二十七、会计概论 (84)二十八、会计循环 (89)二十九、会计报表 (92)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6)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99)第六部分法律 (104)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4)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5)3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0)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5)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19)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中级经济基础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本部分近年考情:本部分教材结构: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本部分内容: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货币需求【本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2、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观点【本节内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含义: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答案】BCDE经济师最全历年真题、精准押题:模考吧/jingjishi/ 二、货币需求理论【例题 2 :单选】以费雪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对实物经济不起作用,他们的基本观点是()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答案】B【例题3:09年单选题】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答案】C【例题4:2011年单选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XXX 2021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研究讲义精品汇编资料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前言一、经济师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1.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2.考试时间:201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5日。

考试分上下午两个半天进行,各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150分钟)。

二、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的变化2011年教材变化比较大,具体变化如下:章节变化内容常识点“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第一章线”变化常识点“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删除“资本有机构成”这一条第二章基本未变第三章删除知识点“企业的组织形式”第四章新增一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知识点“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内容完全变化知识点“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新增知识第六章点“简单的百姓收入决定”。

新增末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章节名称变更新增一节“经济发展”“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单独第七章作为一节,并进行变更和补充“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调整到第八章删除原第八章内容,从原第七章分离出来“价格总水平”和“就第八章业、赋闲”作为一章删除常识点“赋闲的经济影响”第九章删除知识点“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新增知识点“倾销与反倾销”一、增加知识点:1.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2.公共选择第十章与政府失灵。

二、删除知识点: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1、增加常识点:1.如何理解财政付出数据。

2.中国的当局付出分第十一章类改革。

3.公共挑选学派的解释。

二、删除常识点:财政付出的原则。

三、变化知识点:1.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件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件新
34
小试一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预算约束线。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为 预算空间或消费者预算可行集,而不是右上方,所以B说法错误。
35
小试一下 【单选题】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 A.商品的价格 B.消费偏好 C.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D.无差异曲线的走势
36
小试一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 负比率,所以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
0 p1
B0 B1
B2 X1
p11
衡点连接变成价格—消费曲线。
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看出,当商品 X1的价格下降时,无差异曲线向外转,
p12
因而商品X1的需求量上升,所以消费者
p13
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0 X11 X12 X13
X1
41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 2.商品价格变化产生的两种相应(一般会同时出现) (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当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9.价格总体水平和就业、失业 10.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4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5
本章教材结构
1.无差异曲 线
效用理论 无差异
类型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第二章 消费 者行为分析
2.预算约束
含义 变动
3.消费者均 衡和消费者
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
X2 m/p2 0
m/p1 X1
斜率 =-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 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30
第二节、预算约束
(二)预算约束线的变动 1.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母题班讲义-17-18、第24章-描述统计1_答案解析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母题班讲义-17-18、第24章-描述统计1_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偏态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平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平方的比值B: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C:偏态系数为2,说明数据分布为严重右偏D:偏态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小E:偏态系数为0.8,说明数据分布为中度右偏正确答案:A,D本题考查偏态系数.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A选项错误;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B选项正确;偏态系数为大于1,说明数据分布为严重右偏,C选项正确;偏态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D选项错误;偏态系数在0.5-1之间,说明数据分布为中度右偏,E选项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本期正确答案为AD。

2、在某电商网站上,商品甲得到6个评价得分,分别是1、4、4、5、5、5;商品乙得到5个评价得分3、3、3、4、4.关于这两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有()。

A:商品甲的评分中位数高于商品乙B:商品甲的评分众数高于商品乙C:商品甲的评分均值低于商品乙D:商品甲的评分分布离散程度大于商品乙E:商品甲的评分分布是左偏的正确答案:A,B,D,E本题考查偏态系数、离散系数、众数和均值商品甲的评分中位数是(4+5)/2=4.5.商品乙评分中位数是3,所以商品甲的评分中位数高于商品乙。

A正确;商品甲的众数是5,商品乙的众数是3,商品甲的评分众数高于商品乙,B正确;商品甲评分均值=(1+4+4+5+5+5)/6=4;商品乙评分均值=(3+3+3+4+4)/5=3.4.商品甲的评分均值高于商品乙C错误;商品甲评分的方差=【(1-4)2+2×(4-4)2+3×(5-4)2 】/(6-1)=12/5=2.4商品乙评分的方差=【3×(3-3.4)2+2×(4-3.4)2】/(5-1)=1.2/4=0.3商品甲评分的标准差=(2.4)1/2商品乙评分的标准差=(0.3)1/2商品甲评分的离散系数=(2.4)1/2÷4商品乙评分的离散系数=(0.3)1/2÷3.4商品甲的离散系数大于商品乙,所以商品甲评分的离散程度大于商品乙评分的离散程度,D正确;由偏态系数的公式,可得商品甲的评价得分的偏态系数小于0,故商品甲的评价得分分布是左偏的,E正确。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24讲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1、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2、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劳动和闲暇1、劳动的供给和时间的保留自用实际是每个人都必须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做出某种组合的选择:既可以做出选择较多工作以增加货币收入的决策;也可以做出选择较多的闲暇以增加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决策2、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体现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而收入有效用,所以劳动的效用实际是收入的效用。

(2)假设劳动增加△L,其引起的收入增量为△Y,而由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U,则劳动供给的边际效用为△U/△L。

(3)若用l表示闲暇的时间,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U/△l。

(三)劳动的供给原则: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U/△L=△U/△l。

应用分析【单选题·2017年、2018年卷4】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原则是()。

A.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C.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D.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平均效用【答案】B(四)劳动的供给曲线1、在劳动的供给问题上,消费者的效用来自劳动的收入和闲暇,即消费者的效用是收入和闲暇的函数。

通过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建立无差异曲线,来分析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其结论为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的曲线。

2、横轴为劳动时间,纵轴为工资,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后弯曲线。

3、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后弯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从而会减少劳动的供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抽样调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抽样调查

第24章抽样调查1、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2、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3、 抽样调查一般步骤4、 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5、 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判定6、 估计量的性质7、 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8、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本章考点串讲】考点一: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例题1:单选题】在某市随机抽取20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据此调查有对外合作意向的企业,该抽样调查中的总体是()A .该市所有企业B .该市所有有对外合作意向的企业C .抽中的2000家企业D .抽中的2000家企业中有对外合作意向的企业A.判断抽样B.配额抽样C.方便抽样D.整群抽样E. 分层抽样【答案】AB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概率抽样方式与非概率抽样方式的区分。

考点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1、确定调查问题:2、调查方案设计3、实施调查过程4、数据处理分析5、撰写调查报告A.抽样框遗漏掉部分城乡住户B.部分高收入住户拒绝接受调查C.调查人员有意作弊D.被调查住户提供虚假数据E.抽样的随机性【答案】ABCD【解析】考核非抽样误差的产生原因。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排除“随机性”即可选择。

抽样的随机性会导致抽样误差,所以E选项不选。

考点六:估计量的性质【例题9:单选题】在抽样估计中,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如果估计量的值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则这个估计量具有的性质是()。

A .一致性B .无偏性C .有效性D .确定性【答案】A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估计量的每个性质的含义。

考点七:抽样误差的估计关注的知识点:1. 抽样误差无法避免,但是可计算的。

样本估计量的方差=nn -12样本量总体方差)总体个数样本量(S N 2、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1)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即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2)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 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

例如分层抽样的估计量方差一般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税收
考核内容:(1)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2)税制要素
(3)税收分类
(4)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具体内容: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是指公共机关依法强制收取的、对纳税人不附带直接回报义务的课征。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这种强制性特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二是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即如果出现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2、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需偿还的征收。

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

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

这种无偿性特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指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报酬,
二是指政府征到的税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本人。

3.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

税收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规定征税和纳税,双方都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

【例题4—09年单选】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答案:C
(二)税制要素(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
税制要素主要内容
纳税人1、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1、课税对象,即征税课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
区别的主要标志,它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

2、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3、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
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4、计税依据(或课税标准)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
象,以便计算税基。

税率1、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2、税率分类
(1)比例税率: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
制度。

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
税率。

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
比例税率和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四种。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
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

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在具体运用上,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
税率几种。

(3)累进(退)税率。

①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

在征税对象
提高到税收的一个新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

②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
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

此时一定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总额由各个等级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

③累退税率与累进税率正好相反。

纳税环节在国民收入与支出环流的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减税免税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

【例题5:单选】关于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B.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C.税源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D.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
答案:A
三、税收分类
(1)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

①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②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③财产税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我国的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④资源税是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自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收,目前我国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
⑤行为税是指对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开征的税收。

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①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

②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和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项目,资源税等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①价内税是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如消费税,营业税。

②价外税是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

注意: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属于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①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

②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

如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①中央税是由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

②地方税是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③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例题6—2008年单选】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 )
A. 所得税
B.流转税
C. 资源税
D.财产税
答案:B
【例题7---2008年多选】我国流转税税种包括()
A 土地增值税
B 增值税
C 消费税
D 房产税
E 关税
答案:BCE
【例题8---2010年多选】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

A.流转税 B.直接税 C.所得税 D.财产税E.间接税
答案:BE
解析:04年单选题考点改编
【例题9----2008年多选】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有()
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 C财产税 D 企业所得税 E 关税
答案:BCD
【例题10----2009年多选】按照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使用权限划分,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税种包括()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 E.证券交易印花税
答案:ABDE
四、拉弗曲线与征税的限度
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因其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而得名。

该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