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与他的《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

合集下载

冯骥才 介绍简介_冯骥才 简历_冯骥才 作品,名人故事

冯骥才     介绍简介_冯骥才     简历_冯骥才     作品,名人故事

冯骥才介绍简介_冯骥才简历_冯骥才作品,名人故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

着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

着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
活动。

,小说
灯》,《冯

法、德、
嚼人生的回味!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

对冯骥才触动最大的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他发现很多城市都破坏掉了自己以往的文化特色而都变成了一个样子。

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就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
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

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

冯骥才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
-民
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

其所著的《俗世奇人》几乎人尽皆知,我们了解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文采横溢的人。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冯骥才:原来是这么一个人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作家、艺术家。

他写的“俗世奇人都是些天津卫的奇人奇事。

恰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面临一场旧城改造的风波。

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摄影师和专家进行文化采风和地毯式考察,编成《旧城遣韵》一书,还建议副市长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

就在强调天津城市文化的时候,他看到了一本介绍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的书。

马尔罗在任文化部长期间提出“大到教堂,小到羹勺”的口号,在全法国做了一次文化普查,这大大增强了法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进一步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呼吁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

这对他触动不小。

他模仿法国人,当时提出了“大到教堂,小到荷包”的口号。

他关于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提案在两会上获得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3年,他受邀去巴黎,大量研究了法国大量的文化资料。

回国后,随即着手做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以十年为期。

在这个规模浩大的“抢救”工程里,民间艺术文化的分类、使用方式、传承谱系、传播方式、绝活传奇都被以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梳理清楚。

他把这叫做“摸家底”。

十多年过去,“家底摸清楚了”——“国家级的‘非遗’是1372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加起来超过1万项。

”他对这些数据记得很牢,脱口而出。

但他担心,日韩等其他国家“非遗”虽少,每项却有学者团队支持,而中国却并非如此,非得国家拨款建项目才行。

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因此他希望中国的知识界能“到田野里去”。

2013年,他又去了一次巴黎,给法国人演讲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历史不容忘记,愿逝者安息,存者深省——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我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和老一辈的人比起来比不知幸福了多少。

我成长的过程中,经济逐渐发展,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父母也时常教育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幸福,告诉我他们那个年代是很苦的。

至于多苦,长辈们很少愿意提及。

那场十年浩劫,或许是老一辈人心中永远的伤疤,或是愧疚,或是愤怒吧。

一直认为,知识分子真正的良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冯骥才先生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没有选择上层社会的视角,也没有滔滔不绝的大道理的堆砌,而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描绘当时的场景,实实在在记录了一群人的口述。

让我从草根的视角来了解那一段黑暗的岁月,文革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哪怕他曾经如何残酷地伤害别人。

没有大人物的小人物的历史,才是民众真正的历史。

书中的故事实际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事件,读完此书,更多的是不可置信。

不相信,人性居然能摧残到几乎灭绝的状态下。

谁说人是善良的,当愚昧蒙蔽了双眼,我们人类又和那些茹毛饮血的野兽有什么区别。

我还能说些什么,当美好的、善良的、坚强的化成丑陋的、邪恶的、软弱的,当暴力席卷整个中国的时候,历史仍然沉默地记录着。

这世上最大的悲哀莫大于心死,可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里的配角们:“有两个人的地方就有两派,就斗”“搞互相揭发,乱成一团”,让八岁的孩子当死刑陪绑者,玷污下乡知青女子,按照上头的指标判人死刑,诱骗伪证,63号惨绝人寰的迫害,“从"四清"到"文革",中国没有真正搞科学的地方,处处都搞政治。

又不是真正搞政治,而是搞整人,互相整人”而史书把罪恶强加给“四人帮”,“"四人帮"离老百姓远着哩。

实实在在害人的,还是各地方各单位这一帮人。

弱者的依靠只有法律。

那么,法律的依靠是什么”……文革的创造者或许是政治家们,可文革的缔造者、参与者、将其推向高潮者不正是人民自己吗?“创造历史的是人民”这句话完全可以适用于这疯狂的十年。

当代文学部分 阅读小说篇目参考

当代文学部分  阅读小说篇目参考

当代文学部分阅读小说篇目参考1、赵树理:《登记》、《锻炼锻炼》、《小二黑结婚》、《三里湾》2、马烽:《一架弹花机》、《结婚》3、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4、路翎:《洼地上的“战役”》5、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灰色的篷帆》、《黄河东流去》6、孙犁:《铁木前传》、《芸斋小说》、《风云初记》7、杜鹏程:《保卫延安》8、艾芜:《百炼成钢》9、峻青和王愿坚的短篇小说10、王蒙:《布礼》、《蝴蝶》、《春之声》、《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1、宗璞:《红豆》、《我是谁》、《泥沼中的头颅》12、邓友梅:《话说陶然亭》、《烟壶》、《那五》13、周立波:《山乡巨变》、《禾场上》、《山那面的人家》14、周而复:《上海的早晨》15、曲波:《林海雪原》16、吴强:《红日》17、茹志娟:《百荷花》、《剪辑错了的故事》18、杨沫:《青春之歌》19、罗广斌、杨益言:《红岩》20、柳青:《创业史》21、梁斌:《红旗谱》22、欧阳山:《一代风流》23、姚雪垠:《李自成》24、刘心武:《班主任》、《立体交叉桥》、《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5.19长镜头》25、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26、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27、周克芹:《徐茂和他的女儿们》28、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29、谌容:《人到中年》、《懒得离婚》、《人到老年》、《散淡的人》30、张洁:《祖母绿》、《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去了》31、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流泪的红蜡烛》32、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小鲍庄》、《叔叔的故事》33、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34、张承志:《绿夜》、《黑骏马》、《九座宫殿》、《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35、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36、徐怀中:《西线轶事》37、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38、徐兴业:《金瓯缺》39、凌力:《星星草》、《少年天子》40、鲍昌:《庚子风云》41、古华:《芙蓉镇》42、陆文夫:《小巷人物志》、《美食家》43、刘绍棠:《蒲柳人家》44、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45、李国文:《花园街五号》46、高晓声:“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进城》、《陈奂生出国》47、柯云路:《新星》48、贾平凹:“商州”系列《山地笔记》、《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废都》、《浮躁》49、王润滋:《内当家》、《鲁班的子孙》、《小说三题》50、矫健:《老人仓》、《河魂》、《小说儿题》51、张炜:《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古船》、《九月寓言》52、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53、老鬼:《血色黄昏》54、张抗抗:《隐形伴侣》55、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56、朱苏进:《射天琅》、《凝眸》、《第三只眼》57、刘亚洲:《两代风流》58、黎汝清:《皖南事变》59、莫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60、乔良:《灵旗》61、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62、郑义:《远村》、《老井》、《冰河》63、阿城:《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64、刘恒:《狗日的粮食》、《白涡》、《虚证》、《黑的雪》、《伏羲伏羲》65、刘震云:《新兵连》、《塔铺》、《单位》、《一地鸡毛》66、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67、方方:《风景》、《单位》68、李锐:《眼石》、《合坟》、《古树》、《圆环》、《无期徒刑》69、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70、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71、李庆西:《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喝一杯》、《开饭馆》72、刘索拉:《你别无选择》73、徐星:《无主题变奏》74、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系在皮绳扣上的魂》75、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西海午帆船》76、残雪:《苍老的浮云》、《黄泥街》77、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往事如烟》、《一九七六年》、《活着》、《许三关卖血记》、《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78、苏童:《米》、《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栗之家》、《红粉》79、迟子建:《秧歌》80、王朔:《动物凶猛》、《顽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81、陈染:《纸片儿》、《与往事干杯》82、卫慧:《上海宝贝》。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书笔记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书笔记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书笔记读完《一百个人的十年》合上书的那一刻,看到上架建议是小说,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虽然这是自欺欺人。

看完后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书友。

这是一段1966年到1976年的历史,对于出生于80年代末的我来说,从放眼历史长河的角度去看,这段历史是距离我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得。

可是看完书中的内容,再环顾我四周现在的生活,又觉得那是如此遥远,远的就像一段神话一样。

首先要承认,对于我这个年纪的青年人来说,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首先是来自各种影视剧的,父母都没有切身经历过,祖辈们也总是一言带过,历时课堂上,老师对历朝历代如数家珍,分析得通体透明,可是对于那十年,绝不会当一个专题拿出来反复琢磨。

因为我不是亲历者,绝对没有资格去指手画脚,我就说我想到的。

上学的时候,我唯一的志愿,就是想学法律,可惜,学渣的下场就是等着专业来选你,法律没学成。

这些年,国家层面不断强调依法治国方针,不断推进司法改革,等到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了,逐渐明白,法律并不是当时我觉得学着挺高大上的专业,她更应该是普通老百姓依靠的大树。

老百姓面对“无法无天”是多么绝望。

当人治超越法制的时候,当法制被人治控制的时候,最先失掉的,是“人心”。

法律,并不是用来打破的,它应该是一棵大树,是可以依靠的';是一把利剑,是可以用来反抗的;同时也是一道铁闸,锁住私自滥用的权利。

在书中29个故事中,我寻觅着大树的影子。

信仰会让人疯狂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保持冷静的思考,要比拥有疯狂的信仰,更温暖。

有人说,你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要胡说,妄加评论。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会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当你质疑一个人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拳脚相加吗?当你去纠正一个人的错误思想的时候,一定要去侮辱他的人格吗?读书中,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永远不要忘记思考和辨析,冷静思考不是冷漠,失去理智的狂热并不是温暖。

在29个故事中,我寻找着局外人平静的解读。

洋相的阅读答案及解析冯骥才

洋相的阅读答案及解析冯骥才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他是当代中国文学经典作家,也是担当使命的文化学者,更是一位优秀出色的画家。

他的作品众多,译本众多,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他,是一位真正的“俗世奇人”。

1央视《朗读者》第一季最后一期以“青春”主题做结,并在尾声邀请8位文艺大家特别献声,这8位是:钱谷融、韩美林、余光中、马识途、乔羽、冯骥才、方成、贺敬之。

大多数人对书写《乡愁》的余光中先生的名字最为熟悉,但其实他们个个都是文艺界各领域的前辈大家,其中钱谷融先生是当代文艺理论界著名的学者,我们熟知的奥运福娃是由韩美林老师设计,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原著作者是马识途先生,乔羽先生写出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方成是中国漫画界成就卓越的大师,贺敬之先生是著名诗人、也是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人之一……冯骥才先生是这8位文艺大家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大家都在学生时期学习过他被选入课本的众多文章,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他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我们小时候都爱看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更是优秀出色的画家、文化学者、教授、博导、国务院参事……甚至春节、中秋节等民俗假期都是由他参与建议并被讨论施行的。

21942年,冯骥才出生于天津,高中时期被选入天津市队开始了篮球生涯,由于意外受伤,转而进入天津书画社开始临摹绘画,这一画就是十五年。

文革结束后,冯骥才先生住进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义和拳》,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

70年代末,冯骥才创作并发表了“伤痕文学”代表作《铺花的歧路》等小说。

整个80年代,冯骥才都是新时期引领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

这时的他开始了对文革的文化反思,采访记录了很多文革亲历者的口述史,出版了《一百个人的十年》这部经久不衰的小人物文革反思录。

90年代以后,冯骥才开始接触文化遗产保护,并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而开始了卖画筹钱之路。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来源:网络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能勇敢为民生发声的人,都不是为了私利。

请保持一种原始的正义感,对不平事,不指望你能站出来吼一吼,但要与正义站在一起。

只有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深挚的爱,才能体会。

这个社会不缺正义者,缺的是智者以及引领者,引领我们走出迷惘,走向觉醒有人说某某人心里阴暗,所看到的听到的所发的都是阴暗的面,就是所谓的负能量,整天在网络上不是批判就是谴责。

其实,正因为他心里明亮,才得以看见这世间阴暗的一面,才知道这世道竟还有龌龊;他之所以谴责,是希望变好;他之所以批判,是希望改变;只有心存光明的人,才愿意去谴责和批判。

谁若无视这社会最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对社会的各种假丑恶付之以冷漠,谁才最阴暗。

或许我们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个人的抵抗、内心的抵抗却仍可能。

当你抱怨整体的沦丧时,并不意味着你个人一定沦丧。

你可以谈论历史与记忆,音乐与诗歌,人生的丰富,理解他人的痛苦,扩展生活的维度。

你不必成为斗士,却可以成为个有教养的人,有思想与情感深度的人。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懂得的常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责任;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良知;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品质;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也是一种道德;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告诫;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信仰。

当一个国家,在面对罪恶之时,大部分人却总是这样:1、骂是没有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这很正常啊,我们又能怎样。

3 、关我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

4.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的,习惯了就行。

5,除了自己的健康无大事。

如果都是这样,可以肯定,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地狱。

总有一些草根,人微言轻,义无反顾,日拱一卒,在强压下掷出了信仰、力量、尊严。

他们承受着孤独乃至更大的代价,坚持表达和坚守。

看似不自量力,但这却是一代人的宿命。

平心而论,生活在这个世道,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还是挣扎着不被改变。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
摘要:
一、引言
二、对《100 个人的十年》的总体评价
三、从书中看到的人生百态
四、书中的故事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五、总结与反思
正文:
《100 个人的十年》是一部深度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社会变迁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采访了各行各业的100 位普通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感震撼,也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100 个人的十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客观地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同时,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生命韧性,令人感慨万分。

其次,这部书让我看到了人生百态。

在这100 个人的故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勇敢的担当,也有无奈的妥协。

这些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此外,书中的故事对我的成长也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我明白了要想取得成
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要想实现梦想,必须敢于追求、勇于担当。

同时,我也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100 个人的十年》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也让我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

100个人的十年读后感400字【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100 个人的十年》的内容和作者2.主体:分析书中的四个部分2.1 概述:介绍书中四个部分的主题2.2 第一部分:详细描述书中的第一部分,即“底层的挣扎”2.3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书中的第二部分,即“转型的艰难”2.4 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书中的第三部分,即“边缘的生存”2.5 第四部分:详细描述书中的第四部分,即“分裂的精英”3.结论:总结《100 个人的十年》的主要观点和启示正文《100 个人的十年》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代表作,该书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为背景,通过描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 100 个人的故事,展现了我国社会在这十年间的巨大变革。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底层的挣扎”、“转型的艰难”、“边缘的生存”和“分裂的精英”。

书中的第一部分“底层的挣扎”描绘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他们面临着失业、贫困等诸多问题,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二部分“转型的艰难”则讲述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但他们依然在不断地尝试和努力,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第三部分“边缘的生存”关注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

他们可能是残疾人、农民工、流浪汉等,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依然在坚持生存,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

第四部分“分裂的精英”则揭示了社会精英阶层在这个时期的矛盾和分裂。

一方面,他们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他们也在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境,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总的来说,《100 个人的十年》是一部展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阶层生活状态的优秀作品。

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求自己的价值。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有感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用真实填补历史感知的断层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只是是眨眼的一瞬。

但关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

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命运不受其恶性的支配。

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

不管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

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同意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

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

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

尽管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醋——灵魂的虐杀。

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阅读经历,有着急不可耐一气读完的欲望,又时时被字里行间渗出的叙述者的滴滴血泪弥漫了双眼,因此拿起,又放下,再翻开。

足足一个多星期,《一百个人的十年》一直沉沉地笼罩着我的生活,书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黑白照片中那些苦痛麻木被揪得仰起的脸,弯曲变形被压下的脊梁,亢奋扭曲青筋绽出的拳头,在我脑中不断的交替着。

这是如何的十年啊。

关于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的人来说,近在咫尺的文革十年竟是一段历史的空白。

我们从小在历史课上熟悉中国文明的上下五千年,而对这段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惨绝人寰、最不可思议的文革浩劫,却无从窥见。

教科书上对文革的叙述苍白无物,经历过的父辈们也欲说还休,把此话题视为禁区,是不愿触痛那愈合不了的伤疤,还是经历太繁重压得说不出话来。

或者许更多的是说也说不清晰。

那么,我们历史感知的断层该如何来填补。

一个失去了部分身躯的人该如何存活。

曾有人说过:一个得遗忘症的民族是没有明天的。

确实,任何民族的奋发与自强都需要两种清醒:清醒的面对世界与清醒的面对自己,清醒的面对未来也清醒的面对过去。

幸好我们有使命感的文学家们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历史的真实,前有巴金的《随想录》,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思文革,探索着如何“做好人”,现有冯骥才的纪实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展现的是众多普通文革经历者的心灵档案。

冯骥才及其作品

冯骥才及其作品

冯骥才简介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在天津,不知道冯骥才的人可能很少,他那1米90多的大个子在街上一晃荡,便有人喊:大冯,忙嘛呢?来套煎饼馃子吧!大冯的确是忙,特别是近几年,很少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要么到处开会,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呼号,要么跑到乡村田野,亲自踏勘民间遗存。

有一回,我碰到他的夫人顾同钊,便说,劝劝大冯,别那么拼命,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顾大姐无奈地笑了笑,说,你让他闲着,他不是这痒就是那疼,出去疯跑,倒啥病也没了,唉,老黄牛,吃苦受累的命!冯骥才是以小说名世的,至今,各种版本和各种文字的作品,已经出了150多种,摞起来比他还高,真正的著作等身,海内外的读者熟悉他,多是通过这些作品,因此,他的主业,应该是个作家。

而他偏偏又有着绘画的才能与灵性,他的每一幅画作,都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震人心魄的力量,其中的文化内涵,非一般的画家所能超越。

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节选)

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节选)

历和对现实生活的看法联系起点,却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不难从中看到许多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作者有意识地深入民间“采风”,通过一百个普通人的自述,让人真正了解“活的中国”,因而具有社会、民俗、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北京人》为我国新时期出现的第一部口述实录体作品。此书展示了一百个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地域的普通人的经历,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了我国当代社会生活。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新的时代,新的感受和交流的传递、反馈方式,要求有新的文学体例,被采访者的说话借助录音和文字记录还原成口述实录文学。”《中奖》是《北京人》系列中的一篇,我们可借一斑以窥全豹,了解这一文体的几个鲜明特点。
我们厂子也承包了,用油量、运输量、安全,全有定额,可是,你就是拼了命节油、超“吨、公里”数儿,也挣不上大钱来。古语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点儿也没错儿;人家在办公室早算计好了,我想多挣,想是门儿也没有。我们这样儿的,也就是受治的脑袋,看不远棗前些年,厂子里鼓励往高考,让我们开卡车的司机考轿车本子,我没去考;心想,全厂就那几台轿车,我考了本子也开不上,结果,错了!最近,北京开了那么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大招司机,我呢,却没轿车驾驶证;要有那本子,我早去了!开出租车,好好干,一月能挣六七百块。我一连走错两步棋,头一步,本该复习功课考大学;二一步,本该往高考,弄个轿车本子。现在,全晚了。
我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多大比例,大概是几十万分之一可能性吧。管它呢,碰大运。全凭撞,撞上了就发了。我算看透了,没一件事是十拿十稳,全没准!我说,除了“我保证当穷光蛋”这一条儿不用碰运气,干什么也有运气不运气,您杀了人还不一定判死刑呢,死缓二年。是不是?!
这也倒算过,没买就算了。买十元一张的,不值,才两次机会;二元一张的,一次机会;十元,买五次机会哪 !十元券那特别奖三十名,没劲。所以,我买了三十张两块一张的,一张十块一张的,一共七十块钱。不在一个地方买,这儿几张,那儿几张,我觉着这么买保险,可能性大。科学?没科学。我不信你们说的,什么叫“机率一样”?!“机率一样”,运气还不一样呢?买彩票还论科学?讲科学,您拿发明奖、专利好不好?!

读书与成长《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读后感

读书与成长《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读后感

读书与成长张雪峰原创读书使人成长。

我们都知道这种成长并非在于肉体,而在于精神。

但是当我回望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却发现自己读书最多的时日,恰恰是我身体成长最快的时候——我的少年时期。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获取信息的方式确实少得可怜,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能够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以手机填满自己的闲暇时间,略带羞愧地写下这篇读书感悟。

读书开阔我的视野,丰富我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读书使我“看见”,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

最近在看一本书,冯骥才的《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从书名上也不难猜到,说的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这十年。

在书中,冯老“忠实地记录下一个个亲历者心灵的声音”,“为普通的文革经历者记录他们的心灵史”。

出生在文革即将结束的1973年,我于文革确实没有什么切身体会。

阅读此书,我更像是从上一辈人的经历中看一段离我近在咫尺的历史,并且陷入与冯老相同的思考:为什么人性的弱点,如人的自私、贪欲、怯弱、嫉妒、虚荣等被文革利用;人性的优点,如忠诚、勇敢。

纯朴、无私诚实也成为文革推波助澜的动力?在人性的两极都被文革利用的同时,那些真正属于人性的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所有人最高贵的成分,都收到文革公开的践踏?历史在没有清晰和透彻的答案之前,能说真正掀开全新的一页吗?正如他所言,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或史书中,在博物馆内,在一天天远去而逐渐模糊的岁月里,也存在于我们的观念,话语行为,习惯和下意识中,不被我们察觉。

比如文革的否定一切、怀疑一切、斗争哲学、破坏欲、非理性的盲从、狂躁症、反文化及反文明,在当今充满利益博弈和反文化的时代,不是依然在被表现、演绎和“传承”着吗?不是叫我们忽然感觉似曾相识,甚至还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吗?我惊讶于历史轮回的规律,更悲哀于我们民族的健忘。

如今文革已鲜被提及。

我花大量笔墨于此书,不仅仅是因为它对现在的我震撼之大,更因为它给我开了一双重新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眼睛,使我警醒,又有一丝忧虑。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冯骥才写的一百个人的十年。

大家在读书时有何感想?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篇一历史永远是活着的,有些历史顽疾只有不断吃药才不会发作--冯骥才作为80后,我出生时文革已经结束,因此对这段历史并无直观认识。

以前对它的印象,也仅限于父母对于知青经历的回忆,以及以梁晓生为代表的知青作家对上山下乡故事的描述,再有就是《孽债》这类知青题材的电影、电视剧。

然而,那十年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对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和想象的。

冯骥才可以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作家,他通过对大量经历过文革的普通百姓的访谈,整理出了这部可看作纪实文学的《一百个人的十年》。

因为是整理口述材料再加以文学加工,所以每个故事都显得朴素近人,真实可信。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书名是一百个人的十年,书中一共也就30个左右的故事,为了保护讲述者的隐私,作者尽量将地点人物模糊化,但完全不影响代入感。

每每读到动情处,总会忍不住眼含热泪。

分享三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吧。

“拾纸救夫”。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讲了毛主席在水沟中躲避伪军搜索的故事,被认定为损害主席形象的现行xx而投入监狱。

老师坚称他讲的故事是从书上看来的是有据可依的,可就是想不起从哪看到的无法为自己伸冤。

他的爱人是文盲,自此开始了到处捡拾有字的纸片的生涯:每天拿着成堆的各种纸片让别人读给她听,期望有天能读到那个故事。

在漫长艰苦的读字生涯中,女人和孩子死于一场火灾。

直到八年后他刑满释放,才找到了故事的出处——来自谢觉哉的《秋收起义和我军初创时期》里的浏阳遇险。

为了一桩冤案,他家破人亡,失去了一切,这些损失由谁来弥补呢?“我到底有没有罪”。

她是医生,父母是资本家,文革一来,家被抄,父母被红卫兵批斗和殴打,后来他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一起自杀。

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自杀也不容易。

于是他们商量着,因为她是医生,熟悉人体构造,就由她割开父母的喉管,然后她再自杀。

《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看完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意识到,没有经历过他人困苦的人,无论那些感人的事迹被描绘得有多么生动,局外人永远也不能感受他们的痛楚。

虽然我看得书并不多,但这本书真正让我震撼了,与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样。

冯的作品真实记录了一百个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在十年文革期间遭受的迫害与当事人事前事后对这件历史性的大灾难的感受。

在以前,没有去了解过文革这段历史,只知道文革使中国的经济倒退了十年,很多文物被摧毁,很多人被诬陷、被打击,甚至因不堪侮辱而选择死亡。

殊不知,文革期间四人帮的迫害与法西斯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没什么两样。

用“世界末日”这个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吧。

文革,对人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更是心灵上的伤害。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的则是美国的黑奴运动。

对于“人生下来就是平等的”这个观念我想现在还有人不赞同吧!不能因为你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中就说明你的身份比别人更胜一筹。

而以肤色来判别身份的贵贱则更是一件荒谬至极的事了。

那些非洲的奴隶们是多么可怜啊!在那段悲惨的奴隶制度社会中,他们完全像工具一般,替奴隶主们创造财富,却又被奴隶主卖来卖去。

当然,奴隶主中也有一部分非常善良,奴隶们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得也很好。

例如谢尔比先生,如果不是因为欠债了,他是不会把汤姆和伊莉莎的孩子哈里卖给黑利,使他们骨肉分离的。

谢尔比太太更是因此责怪谢尔比先生,谢尔比太太最令我感动的有两点,一是在听到伊莉莎带着哈里逃走的时候,她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感谢上帝”的呼喊,而且延迟了黑利追赶伊莉莎的时间;二是她请求谢尔比先生并答应劳克一旦有钱了就把汤姆赎回来,而且时时刻刻关注着汤姆的消息。

她把伊莉莎和汤姆完全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在当时的社会这是多么了不起。

而伊莉莎丈夫的主人则是一个相当残暴的家伙,他嫉妒乔治在工厂的出色表现,并且想方设法拆散着乔治一家,最后乔治忍无可忍才决定要逃走。

乔治深知,身为奴隶就永远没有自由,不能给予妻子儿女一点保障。

而当伊莉莎偷听到老爷将要把哈里卖掉的时候,便在午夜带着哈里逃走了,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在敌人追赶她们的时候,在面对危险的河流时,伊莉莎抱着坚定的决心勇敢地跳到冰块上,不顾流血,不顾危险,这是伟大的母爱。

谈冯骥才先生的“文革”镜像写作——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谈冯骥才先生的“文革”镜像写作——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On Mr. Feng Jicai’s Mirror Writing of “Cultural Revolution”--Take the Oral History of Ten Years of One Hundred People and No Road to Escape as
Examples
作者: 李春霞[1,2]
作者机构: [1]河西学院文学院;[2]河西学院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出版物刊名: 河西学院学报
页码: 63-68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期
主题词: 冯骥才;“文革”;写作;他者记忆;自我讲述
摘要:“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

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
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

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

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

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

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卷),期】2001(000)004
【总页数】1页(P6)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谈冯骥才先生的\"文革\"镜像写作\r——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J], 李春霞
2.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理想国——《十二公民》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J], 王松
3.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理想国——《十二公民》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J], 王松
4.一百个人和一百双鞋 [J],
5.《一百个人的十年》:醒悟者的忧患和叮咛——读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J], 李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与他的《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
《一百个中国人的十年》冯骥才
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过程,就知道这本书是多么珍贵与来之不易。

是什么促使作者做这件事的呢?那是1967年残冬的一个夜晚,冯骥才的一个朋友,在牛棚里关了半年后被放出来,告诉冯骥才他在牛棚的经历:在关押期间,他的几个挚友知道他有说梦话的习惯,于是,每天夜里轮流坐在他身边记录,转天逼问梦话的反动含意。

于是他从不敢睡觉,到害怕睡觉,直至奇迹般地失去了睡觉的功能,从此精神与身体全垮了。

其实,那时身心被如此煎熬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那一夜,他们想到同一个问题: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几十年过去了,如果我们这一代死了,就没有人知道我们所遭的罪,没有人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深深的触动了冯骥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开始偷偷地秘密写作。

凡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在那血腥恐怖的日子,写这些东西那是要被杀头的。

然而,冯骥才还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地将身边的人的故事与命运记录下来。

写好的材料放在哪里呢?又犯了难,他绞尽脑汁:藏匿于砖底墙缝间,藏匿于自行车的车管里……即使这样,还是心惊肉跳,日夜不得安宁。

最后冯骥才决定:凡要写的东西,先写在纸上,写完就赶紧背诵,强记在头脑中,然后将稿纸立即毁掉。

为了尽可能反映这场全社会的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对数亿人经验过的生活做出宏观的概括,冯骥才从1986年开始,通过报刊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采访对象,收到信件4000封,采访了数百人。

直至1996年完稿,耗时长达十年。

作者的认真,可见一斑。

正如熟悉冯骥才的人说,他做事非常认真,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尽力而为,努力做得最好。

这本厚厚的沉甸甸的书,还让我感受到冯骥才可贵的人品——善良。

冯骥才曾采访过一位女医生。

文革中,女医生与父母亲遭受非人的虐待后,三人商量怎么死,认为只有死,才能脱离苦海。

因女儿是医生,就决定用水果刀割颈动脉,三人一起死。

但就在割了自己的父亲后,被造反派发现,于是,母女跳了楼,结果女儿未死,父母都死了。

女儿亲手杀死了父亲,定为“抗拒运动杀人罪”被判20年。

一个人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内心是怎样的煎
熬呀。

在采访时,女医生情绪非常激动,她说:回忆一次等于脱层皮呀。

被采访后,血压升高,她整整病了一个月。

冯骥才从此决定,不管采访者如何要求倾诉,年老体弱者一律拒绝采访,那样做真是太残酷了。

读到这些文字,我非常感慨:现在文革的景象几乎绝迹,只能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还留着文革的痕迹。

但文革对人的精神具有毁灭性地打击,人与人之间长期的残酷无情的斗争。

有些人变得心狠手辣,甚至于不择手段;善良,从一些人的身上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浩劫对人们心灵的伤害,人性的扭曲,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改变的。

甚至于有人说,多少年中华文明下的道德观,嘎然而止于这个10年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