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课件介绍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34c6c2de80d4d8d05a4f21.png)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互换性与公差
1.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那么,为什么几把钥匙 能开同一把锁呢?这正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互换性”在起 着作用。
1. 互换性的概念
什么是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 件,任取其一,不经过任 何挑选和修配,就能彼此 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 的特性。
6. 优先数系的实例
7. 本部分小结
✓ 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 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以“十进制的等比数 列”作为优先数系。
✓ 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基本上采用 优先数系。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几何量检测概述
1. 检测的概念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3.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等。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4. 互换性的分类
按照互换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互换性可以分 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互换 修配互换
......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02
/
0.12 0.14
大尺寸,小公差
公差数值小 精度要求高 加工难度高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2 0
互换性与公差
1.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 锁”。那么,为什么几把钥匙 能开同一把锁呢?这正是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互换性”在起 着作用。
1. 互换性的概念
什么是 互换性?
互换性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 件,任取其一,不经过任 何挑选和修配,就能彼此 相互替换而使用效果相同 的特性。
6. 优先数系的实例
7. 本部分小结
✓ 优先数系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 调、简化、统一的一种科学数值制度。
✓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以“十进制的等比数 列”作为优先数系。
✓ 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有关标准里,基本上采用 优先数系。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几何量检测概述
1. 检测的概念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并作出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2.标准的概念
3.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标准的制订、发布和贯彻实施的全部活动过
程。包括从调查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试验、分析和综合 归纳,进而制订和贯彻标准,以后还要修订标准,等 等。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4.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4. 互换性的分类
按照互换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互换性可以分 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分组互换 修配互换
......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02
/
0.12 0.14
大尺寸,小公差
公差数值小 精度要求高 加工难度高
5. 不完全互换举例
分组互换
1350.02 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PPT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2fc23f312b3169a551a45f.png)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三、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定义
3. 极限偏差: 极限尺寸减去它的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有上极限偏 差和下极限偏差之分。
(1)上极限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孔的上偏差用ES表示,轴的上偏差用es表示
(2)下极限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公称尺寸 孔的下偏差用EI表示,轴的下偏差用ei表示
例1 已知孔、轴的公称尺寸为φ60mm,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60.030mm, 最小极限尺寸为φ60mm;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59.990mm,最小极限 尺寸为φ59.970mm。求孔、轴的极限偏差和公差。
三、有关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定义
5. 尺寸公差带图:
ES
+
0
-
EI
+
es
0
-
ei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0.025
轴
+0.018 -0.012
孔
-0.026
基本尺寸
Ф60
6.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两个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四、有关配合的术语定义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论
1. 配合及其种类
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 的种类有三种: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间隙配合 对于一批孔、轴,任取其中之一相配,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 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即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二、基本偏差系列
1. 基本偏差代号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字母表 示轴的基本偏差。28种基本偏差代号,由26个拉丁字母中除去5个容易与 其他参数混淆的字母I、L、O、Q、W(i、l、o、q、w),剩下的21个字母 加上7个双写字母CD、EF、FG、JS、ZA、ZB、ZC(cd、ef、fg、js、za、 zb、zc)组成。这28种基本偏差构成了基本偏差系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2章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bd46b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e.png)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以Tf表示。配 合公差反映配合的松紧变化程度,即配合精度。配合精度(配 合公差)取决于配合的孔与轴的尺寸精度(尺寸公差)。
对于间隙配合,配合公差可表示为: Tf=|Xmax-Xmin|=(Dmax-dmin)-(Dmin-dmax) =(Dmax-Dmin)+(dmax-dmin)=Th+Ts
差值大,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大,因而要求的加工精度低;相 反,若公差值小,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小,因而要求的加工精 度高。
(3)极限偏差表示每个零件尺寸允许变动的极限值,是判 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
(4)从作用上看,公差影响配合的精度;极限偏差用于控 制实际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
2.2.4公差带图
过渡配合的平均松紧程度,可能是平均间隙,也可能是平 均过盈。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高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间 隙;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低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过盈。在 过渡配合中,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为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的 平均值,所得值为正时,则为平均间隙,为负时则为平均过盈, 即
图2.7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23)=—0.023 平均间隙
2.1概述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各项标准已逐步与国际标准(ISO) 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不断发布实施新标准,相继颁布了公 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T1800.1—1997、GB/T1800.2— 1998、GB/T1800.3—1998和GB/T1804—1992,代替了旧 标准。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 基础公差体系,可以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图2.5间隙配合
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在各自的公差带内变动,因此,装 配后各对孔、轴间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最大极限尺
对于间隙配合,配合公差可表示为: Tf=|Xmax-Xmin|=(Dmax-dmin)-(Dmin-dmax) =(Dmax-Dmin)+(dmax-dmin)=Th+Ts
差值大,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大,因而要求的加工精度低;相 反,若公差值小,则允许尺寸变动范围小,因而要求的加工精 度高。
(3)极限偏差表示每个零件尺寸允许变动的极限值,是判 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
(4)从作用上看,公差影响配合的精度;极限偏差用于控 制实际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程度。
2.2.4公差带图
过渡配合的平均松紧程度,可能是平均间隙,也可能是平 均过盈。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高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间 隙;当相互交叠的孔公差带低于轴公差带时,为平均过盈。在 过渡配合中,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为最大间隙与最大过盈的 平均值,所得值为正时,则为平均间隙,为负时则为平均过盈, 即
图2.7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
最大过盈
Ymax=EI-es=0-(+0.023)=—0.023 平均间隙
2.1概述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各项标准已逐步与国际标准(ISO) 接轨。国家技术监督局不断发布实施新标准,相继颁布了公 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T1800.1—1997、GB/T1800.2— 1998、GB/T1800.3—1998和GB/T1804—1992,代替了旧 标准。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 基础公差体系,可以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图2.5间隙配合
由于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在各自的公差带内变动,因此,装 配后各对孔、轴间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最大极限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ppt课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c6eddbf01dc281e53af0af.png)
(3)尺寸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 所确定的一个区域,称尺寸公差带;如图 2-6 所示。公差带的大小由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4)极限制 经标准化的公差与偏差制 度称为极限制。
(5)基本偏差 标准中表列的,用以确 定公差带相对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称为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 的那个极限偏差,图2-6。
优先数系各系列之间关系的动画演示
.
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第 一 节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与定义 基孔制配合公差带图的动画演示
第 二 节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用通用规则换算孔的基本偏差的动画演示 用特殊规则换算孔的基本偏差的动画演示
第 三 节 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配合制公差示例的动画演示
.
3. 互换性的种类
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完全互换性要求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挑选和辅助加工便 能装配且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一般用于厂际之间的协作。 不完全互换则允许零部件在加工完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 际尺寸大小分为若干组,使各组组内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 时按对应组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工 上的困难,降低成本。该种互换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能 互换。该种互换适合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
在维修方面,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及损坏后可以及时更 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连续运转,从而提 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
第二节 标准化与优先数
1. 标准 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重复
特征的物品(如产品、零部件等)和概念(如术语、规则、方法、代号、量 值等),在总结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订,经 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2. 标准化
(4)极限制 经标准化的公差与偏差制 度称为极限制。
(5)基本偏差 标准中表列的,用以确 定公差带相对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称为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 的那个极限偏差,图2-6。
优先数系各系列之间关系的动画演示
.
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第 一 节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与定义 基孔制配合公差带图的动画演示
第 二 节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用通用规则换算孔的基本偏差的动画演示 用特殊规则换算孔的基本偏差的动画演示
第 三 节 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配合制公差示例的动画演示
.
3. 互换性的种类
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完全互换性要求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挑选和辅助加工便 能装配且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一般用于厂际之间的协作。 不完全互换则允许零部件在加工完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 际尺寸大小分为若干组,使各组组内零件间实际尺寸的差别减小,装配 时按对应组进行。这样,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解决加工 上的困难,降低成本。该种互换仅组内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能 互换。该种互换适合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
在维修方面,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及损坏后可以及时更 换,因而减少了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连续运转,从而提 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
第二节 标准化与优先数
1. 标准 指为了取得国民经济的最佳效果,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具有重复
特征的物品(如产品、零部件等)和概念(如术语、规则、方法、代号、量 值等),在总结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由有关方面协调制订,经 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活动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2. 标准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0aea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b.png)
制造误差
由于加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 位置与理想状态存在偏差。
测量误差
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的 不准确性。
磨损与疲劳
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振 动等因素,导致零件的几何量精 度逐渐降低。
几何量精度的检测方法
1 2 3
比较测量法
将待测零件与标准件进行比较,通过直接观察或 使用测量工具来评定零件的几何量精度。
技术测量的定义是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以获得准确、 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详细描述
技术测量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 ,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如长度、宽度、高度、重量、温度等。它涉及到多个领 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几何量测量、机械量测量、电磁量测量等。
技术测量的基本要素
05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
系统误差: 由于某种确定的、经 常性的因素引起的测量误差,其 大小和符号可以预测。例如,测 量仪器的偏差或老化。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随机误差: 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 测量误差,其大小和符号无法预 测。例如,温度、压力的微小波 动或测量仪器的不完善。
粗大误差: 由于测量者疏忽或外 部干扰引起的明显错误。例如, 读数错误或记录错误。
游隙的检测是为了确定轴承在安装后 是否具有足够的游隙,以保证轴承的 正常润滑和运转。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
01
02
03
04
圆柱齿轮的互换性检测主要包 括齿形精度、齿向精度和齿距
精度的检测。
齿形精度的检测是为了确保齿 轮的齿形符合设计要求,以减 小齿轮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08220f7f1922791688e8ef.png)
2. 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只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并按一定 的标准进行检验,互换性才能实现。
3. 优先数系
由一系列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代号Rr。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都是一个优先 数。每个优先数系中,相隔 r项的末项与首项相差10倍;每个十进制区间中各有r 个优先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2)当基本系列的公比不能满足分级要求时,可 选用派生系列。
3)可分段选用最适宜的基本系列或派生系列, 以构成复合系列。
4)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获得公比精确相等的系 列,可采用计算值。
5)如无特殊原因,应尽量避免使用化整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4 几何量的检测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 围内,并作出合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 的具体数值 测量: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R5; R10 ;R20; R40;
510,1010,2010,4010,801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判断题
v 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 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 )
v 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 ) v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
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 ) v 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
THE END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运动分析与计算:
确定机器或机构合理的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机构或元件。
(2)强度分析与计算:
确定各个零件的合理的基本尺寸,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3)几何精度分析与计算:
确定产品各个部件的装配精度以及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公差。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只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并按一定 的标准进行检验,互换性才能实现。
3. 优先数系
由一系列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代号Rr。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都是一个优先 数。每个优先数系中,相隔 r项的末项与首项相差10倍;每个十进制区间中各有r 个优先数。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2)当基本系列的公比不能满足分级要求时,可 选用派生系列。
3)可分段选用最适宜的基本系列或派生系列, 以构成复合系列。
4)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获得公比精确相等的系 列,可采用计算值。
5)如无特殊原因,应尽量避免使用化整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4 几何量的检测
检验:确定零件的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 围内,并作出合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 的具体数值 测量: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R5; R10 ;R20; R40;
510,1010,2010,4010,801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判断题
v 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 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 )
v 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 ) v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
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 ) v 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
THE END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1)运动分析与计算:
确定机器或机构合理的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机构或元件。
(2)强度分析与计算:
确定各个零件的合理的基本尺寸,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3)几何精度分析与计算:
确定产品各个部件的装配精度以及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公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特的是一辆 黑色的福特T 型敞蓬车
(因为T型车零件满足了互换性要求,实现 了T型车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极大地降低 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一章 导论
学习指导
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学习要求: 懂得互换性的含义;
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关系及其在 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了解优先数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课件介绍
机械零件图
福特 T型车
T型车由亨利.福特和他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08年10月1日推 出,当时,其它汽车售价为1000--2000美元;T型车仅为850 美元。随着设计和生产的不断改进,最终降到了260美元。1921 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至1927年夏 天T型车停产,共售出1, 500多万辆。到20年代,全世界一半以 上的注册汽车都是福特牌。
1914年,福特实行了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这个报酬是 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这样,制造汽车的工人就能够成为 汽车的拥有者了。五美元工作日的消息一公布,大约有数万人冒着 严寒,涌到福特的海兰园(Highland Park)制造厂申请工作。
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生产首创了汽车流水装配线,福特汽车 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在1999年11月《财富》杂志的世纪末系 列评选中,被评为世纪商业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