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
(完整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人教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 数的认识2. 与0相等的数3. 认识小学数学符号4. 数的比较5. 数的排列6. 两位数的认识7. 数0与10之间的数8. 数的加法(一)9. 数的加法(二)一年级上册1. 数字的认识2. 数03. 数14. 数25. 数36. 数47. 数58. 数的反向认识二年级上册1. 研究算术2. 数和集合3. 数的读法4. 两位数认识5. 数字的认识6. 加法与计时7. 几何认识8. 减法认识9. 乘法认识二年级下册1. 数的认识2. 数和集合3. 数的读法4. 加法与计时5. 几何认识6. 减法认识7. 乘法认识8. 除法认识三年级上册1. 数的认识2. 数的加法3. 数的减法4. 数的乘法5. 数的除法6. 各位上的数字7. 十个一十8. 各位上相同的数字9. 各位上的相继带有0和9的数字三年级下册1. 数和计算2. 数的把握3. 数的整除4. 十以内各位上的相同数字5. 各位上有零的十以内的数字6. 万以内的数7. 数字排列8. 数字和图形四年级上册1. 数与整数2. 数的整数计算3. 小数与分数4. 小数与分数的计算5. 空间与形状四年级下册1. 小数认识2. 最小公倍数3. 最大公约数4. 几何处理5. 三角形的认识6. 角7. 角与直线8. 角的计算五年级上册1. 数的认识2. 分数3. 数与代数4. 座位与坐标5. 三角形的认识6. 物体的移动7. 几何处理8. 多边形认识五年级下册1. 数与代数2. 比例3. 百分数4. 多面体认识5. 运动与力6. 一次函数7. 简便计算8. 角与直线六年级上册1. 数与代数2. 几何处理3. 一次函数4. 分析图表与统计5. 图形的变换6. 数沟通与信息处理。
人教版初中数学章节目录(新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2.1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23.1 图形的旋转 23.2 中心对称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26.1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27.1 图形的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位似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9.1 投影 29.2 三视图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 轴对称
八年级 数学 (上 册)
第十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轴对称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 分式
八年级 数学 (下 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 数学 (上 册)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 旋转 第二十四章 圆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九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十七章 相似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九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 形状的包装纸盒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6.1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9.1 不等式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2.1 全等三角形 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3.1 轴对称 13.2 轴对称图形 13.3 等腰三角形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大全【选修 必修】
人教版高中数学目录大全【选修
必修】
《高中数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制,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
高中数学所有目录
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目录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第四章、圆与方程
圆的方程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三目录
第一章、算法初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基本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随机抽样
用样本估计总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精彩9篇】人教版小学数学1~6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教案篇一《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加、减运算。
看黑板:814+1142=?1956-814=哪位同学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谢谢,请坐。
这位同学的答案是:1956和1142。
同学们说这个答案对吗?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
看来同学们以前学习的都很扎实,值得表扬。
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加、减法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新授同学们看大屏幕:小明今天放假了,想去姥姥家玩。
由于姥姥家比较远,他需要做火车去,所以他今天就登上了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到拉萨的火车。
大家看这列火车,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我们先来看第(1)个问题:那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为了方便,老师为大家画图表示一下。
同学们谁思考出答案了?请举手。
最后面那位同学说一下。
谢谢,请坐。
他说用:814+1142=1956(km),同学们说这样做对吗?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答案。
大家都很聪明,答案是对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式子:814+1142=1956。
这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了一个数,这样的运算,我们就把它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我们再来看第下面两个问题:(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谁来答一下?右边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通在动手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3.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难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学习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呢?生:有平行、相交。
师:相交有一种特殊情况叫什么?生:叫互相垂直。
师:如果不相交它们是什么关系?生:是互相平行。
师:老师给你的是平行线吗?谁能说说平行线的特点?生:无线延伸不想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师:这组平行线的距离是多少?用格子图说。
生:是两个格子那么宽。
师:要是没有格子图,想知道平行线间的距离该怎么办?生:画出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测量。
师:好!我们现在用尺子量一下,几厘米?生:3厘米。
师:再量一处,几厘米?生:3厘米。
师:再量一处呢?生:还是3厘米。
小结:看来,我们想知道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可以无限延伸看它们是否相交,还可以去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师:以前我们研究的是一组平行线之间的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组平行线。
如果把这两组平行线相交,大家猜一猜会拼成哪个你学过的图形?生:会拼出平行四边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真的是平行四边形!之前我们感性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一起进一步来学习平行四边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平行线相交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就是平行线与平行线组成的图形,铺垫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复习平行线的两个特点为后续的验证平行以及画高做铺垫。
】二、自主探究1.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平行四边形?生:停车场的停车位、升降机等。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你能找到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上来指一指。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大全一、一年级上册目录1. 第一章数字1-51.1 数字11.2 数字21.3 数字31.4 数字41.5 数字52. 第二章数字6-102.1 数字62.2 数字72.3 数字82.4 数字92.5 数字103. 第三章数字比较3.1 比较大小3.2 比较顺序3.3 大的放前面3.4 小的放前面3.5 数字排列4. 第四章两位数的认识 4.1 十位数和个位数4.2 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4.3 观察分析两位数4.4 检验观察分析4.5 两位数的排序5. 第五章加法运算5.1 加法的意义5.2 加法的计算方法5.3 加法的性质5.4 进位加法5.5 解决实际问题6. 第六章减法运算6.1 减法的意义6.2 减法的计算方法 6.3 减法的性质6.4 不退位减法6.5 进退位减法二、一年级下册目录1. 第一章两位数加减法 1.1 主角转换1.2 加减法的计算顺序 1.3 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1.4 加减法的速算技巧1.5 连加连减算数竞赛2. 第二章数字的认识 2.1 数字的写法2.2 数字的读法2.3 数字的交换顺序 2.4 数字的分类2.5 智力拓展训练3. 第三章三位数的认识3.1 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 3.2 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3.3 观察分析三位数3.4 检验观察分析3.5 三位数的排序4. 第四章比较大小4.1 比较百位数4.2 比较十位数4.3 比较个位数4.4 比较百位数和十位数4.5 比较百位数和个位数5. 第五章三位数加法运算5.1 三位数的加法5.2 加法的性质5.3 进位加法5.4 解决实际问题5.5 多步加法运算6. 第六章三位数减法运算 6.1 三位数的减法6.2 减法的性质6.3 不退位减法6.4 进退位减法6.5 解决实际问题三、二年级上册目录1. 第一章乘法的初步认识 1.1 乘法的意义1.2 乘法的计算方法1.3 乘法表1.4 乘法的性质1.5 乘法和加法的关系2. 第二章数字的认识2.1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2 数字的排列组合2.4 奇偶数的判断2.5 数字的智力游戏3. 第三章四位数的认识3.1 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 3.2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3.3 观察分析四位数3.4 检验观察分析3.5 四位数的排序4. 第四章乘法的应用4.1 解决实际问题4.2 三个数的运算4.3 三个数的应用题4.4 三个数的扩展4.5 四位数的运算5. 第五章乘法口诀5.1 口诀表5.3 口诀的记忆方法5.4 乘法口诀的智力测试5.5 口诀竞赛6. 第六章除法的初步认识 6.1 除法的意义6.2 除法的计算方法6.3 除法的性质6.4 余数的概念6.5 除法和乘法的关系四、二年级下册目录1. 第一章数字的认识1.1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1.2 数字的分类和排序 1.3 个位数的应用1.4 十位数的应用1.5 数字的智力游戏2. 第二章单位换算2.1 长度的基本单位 2.2 长度的换算2.3 容量的基本单位 2.4 容量的换算2.5 质量的基本单位2.6 质量的换算3. 第三章直角、角和边 3.1 直角的认识3.2 角的认识3.3 角的作画3.4 角的分类3.5 边的分类4. 第四章时间4.1 时间的认识4.2 时针和分针4.3 时间4.4 掌握时间4.5 时间的应用5. 第五章长度的认识 5.1 用长度计数5.2 用长度比较5.3 衡量长度5.4 利用长度估算5.5 长度的应用6. 第六章几何。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二单元:比一比1、比多少2、比长短3、比高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2、比大小3、几和第几4、2-5的分与合5、加法6、减法7、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第五单元:分类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6和7的认识2、6、7的分与合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4、解决问题5、8、9的知识6、8、9的分与合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解决问题9、10的认识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填空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14、整理和复(一)15、整理和复(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读数2、写数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加几2、解决问题3、8、7、6加几4、解决问题5、5、4、3、2加几6、整理和复第十单元:总复1、20以内的数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3、认识图形、认识钟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1)2、位置(2)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2、十几减83、十几减74、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1)2、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数的组成2、读数、写数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2、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2、认识时间(2)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找规律(1)2、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统计2、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1、总复(1)2、总复(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起始课,是从算术到代数的重要转折点,是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开端,是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更是今后初中代数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符号化思想,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它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刚开始接触该知识点感觉有些难。
如何更好地既依据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建构,体验过程,获取新知,落实"四基"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分析1.学生有学习新知的知识基础,如:学习了字母,学过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2.学生知道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名称缩写等。
3.学生的困难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符号化思想。
三、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懂得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探索活动,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知感知用字母表示事物和数。
广告上说的好:"将复杂问题变简单那是贡献!将简单问题变复杂呢太累!"所以,为了将复杂化简单,生活中常常用字母和字母的缩写表示特定的标志,谁还知道一些类似的例子呢说说。
课件出示CCT、SOS、M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代表什么它们都用什么表示再请看:老师看到这样一组数特有趣:2、4、6、M、10……你知道M表示多少吗【设计意图: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导入新课,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依据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挑战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肯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范例
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求解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课件基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
1.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一章:有理数
-第一节:正数与负数
-第二节: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节: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2.整式的加减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第一节:整式
-第二节: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3.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节:方程
-第二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三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学会整式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知识拓展:引入整式的加减,讲解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
5.例题讲解:讲解整式加减的例题,学生跟随解题步骤。
6.课堂练习:设计整式加减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导。
7.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8.解方程: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例题讲解,巩固知识。
9.课堂练习: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导。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此部分内容是学生求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教学中应重点讲解方程的求解步骤,强调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技能。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活动2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__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 的变化而变化;(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对实物的操作,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说重点难点: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过程:一、教学新课1、谈话:(出示)森林里的小白兔们在采蘑菇,小白兔一会儿就采了一大箩筐(演示:12个)。
聪明的小白兔说:“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你能拿出这些蘑菇的3/4吗?”(1)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2)谈话:我们可以分一分得到12个蘑菇的3/4,是9个蘑菇,我们还能算一算。
怎样算呢?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算式:12÷4=3(个),3×3=9(个)指名说说每步算式的含义。
(3)小结:把12个蘑菇*均分成4份,12÷4,求出每份是3个。
再取出这样的3份,3×3,算出12个蘑菇的3/4是9个。
2、谈话:你还能拿出这些蘑菇的几分之几呢?是几个?先分一分,再和同桌说说可以怎么算。
二、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2)自己动手分一分,算一算。
(3)和同桌交流,看算得对不对。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分别按两题的要求摆圆片,拿圆片,列式计算。
指名在班内汇报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3、(出示)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小灰兔采了9个蘑菇,也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2/3送给妈妈。
它们送给妈**蘑菇同样多吗?猜一猜。
你愿意帮它们算一算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指名汇报算法。
**:都是拿出所采蘑菇的2/3,为什么送给妈**个数不一样呢?4、做“想想做做”第3题(1)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
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规划。
一堂课,40分钟,要讲好并不容易,既要保证讲透所有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前备课尤为重要,针对每一节内容,选择不同的讲课方式,特别是运用通俗易懂的实际用例,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所以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每一步都要考虑周到。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互动式教育。
讲课前要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对将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讲课过程中,老师步步引导,以随问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和例题,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在针对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做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学习,提高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3.1 乘方 第2课时 教学课件ppt
= –54+12+15
= –8+(–3)×18–(–4.5)
= –27
= –8–54+4.5 = –57.5
巩固练习
计算: (1)(1)10 2 (2)3 4
(2)22 36 ( 1 1 )2 23
(3)(5)3 3 ( 1 )4
2
巩固练习
(1)(1)10 2 (2)3 4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例2 计算:(3)2 [ 2 ( 5 )].
3
9
探究新知
例2 计算:(3)2 [ 2 ( 5 )].
3
9
解法一: 原式= 9 ( 11)
9
= –11
解法二:
原式= 9 ( 2) 9 ( 5)
3
9
= –6+(–5)
= –11
点拨:在运算 过程中,巧用 运算律,可简 化计算.
课堂小结
1 有理 数混 合运 2 算的 顺序
3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先小括号、 再中括号、后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3.1 乘方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 运算. 2.会根据一组数的特点,探究与乘方有关的规律性问题.
导入新课
【思考】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 (2)在2+32×(–6)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些运
算?这些运算如何进行呢?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某公园里花坛的花朵枯萎了,现在需要重新栽种, 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数学问题吧!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练习二十六-
(小1)东小0~1东岁哪这一一年年长得最最快快,?这这一一年年长长了高26了厘多米少。 厘米?
124 130 135 141 104 111 118 97 88 76 50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 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男生/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2 160 166 170
女生/cm 123 128 135 141 147 153 156 158 16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125 123
170 166
160
145
152 153 156
158
160
132
136
140 141
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甲地
3.
(乙3地)1小0 月明的住平在均乙气地温,为他2们4.8一℃家,甲要地在“10十月一的平”均黄气金温周为去1甲7.5地℃旅, 应该准游备,厚你一认点为的衣他服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4.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表。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探亲访友 在家休息 旅游
其他
男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150
157
163
167
女生人数
152
156
157
158
条形统计图
5. 小组讨论:下面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 计图表示更合适?
(2)2014—2021年全国生活用水量统计如下。(单位:亿立方米)
年份 用水量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767 794 822 838 860 872 863 9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8:00以后一律5折
1.5元
2.4元
1元
3元
(1)打完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
1.5×50%=0.75 (元) 2.4×50%=1.2 (元) 1×50%=0.5 (元) 3×50%=1.5 (元)
120×80% = 96 (元) 400×80% = 320 (元) 180×80% = 144 (元) 80×80% = 64 (元)
表示(现价)是( 原价)的(85)%。
五折
“五折”表示(现价 )是(原价)的(50 )%。
七五折
“七五折”表示(现价 )是(原价 )的( )%。 75
八八折
“八八折”表示( 现价 )是(原价)的(88 )%。
4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 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小林在商店买了一个书包,打了八五折花了68元。 如果打七五折,需要多少钱?
68÷85%×75% =68÷0.85×75% =80×75% =60(元)
答:需要60元。
你 知 道 吗 ?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 上写到:“去年我县油菜籽比前年增产二 成” …… “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10%。“二成”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是 ( ) ……“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 就是35%。 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达各行各业 报刊导 读: 的发展变化情况。
填空:
(1)五折就是十分之( 五 ),写成百分数就是( 50 )%。 (2)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70 )%,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30 )%。
八三 )折。 (3)某商品售价降低到原价的83%销售,就是打(
判断:
a.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商品原价格为单位“1”的。( √ ) b.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销售,就是比原价降低80%。( × ) c.一种游戏卡先提价15%,后来又按八五折出售,现价 与原价相等。(× )
900÷1000
3.老师在商店里花了56元买了一条打七 折销售的牛仔裤。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 元? 56÷70%
你有优惠卡, 可以打八折。
我用优惠卡买 这个玩具,节 约了9.6元。
这个玩具原价多少钱?
9.6÷(1-80%)= 9.6÷20%= 48(元)
答:这个玩具原价是48元。
1、一件衣服原价80元,打七折出售,现在 这件衣服的售价是多少?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2、一件书包原价50元,现价30元,打几折? 3、小明买了一件八折出售的上衣,花了160 元,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
进口车总辆增加三成
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五成 调整饮食可减少三成癌症发生
我们这个世界,
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便宜了16元。
我买一本 《成语故 事》用了 10元4角。
所有图书一 律打八折出售
《成语故事》的原价是多少?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原价=折扣 现价÷折扣=原价
1.买一件T恤衫,原价80元,如果 打八折出售是多少元?
80×80%
2.有一种型号的手机,原价1000元, 现价900元,打几折出售?
八五折就是原 价的85%。
什么叫折扣?
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
“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它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就是现在按原价的十分 之几或者百分之几销售。 九折就是:十分之九,或90%,或0.9。
原价)的( )%。 90 表示(现价)是( 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或85%,或0.85。
八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
180×85%=153(元)
八五折
80元
52.00
106元
73.50
36元
30.80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 4 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 少钱?
便宜的部分占原价的(1-90%)
160×(1-90%) = 160×10% 160-160×90% = 160-144 = 16(元)
1、一种商品原价是200元,现在 降价20%,现在多少钱? 2、一种商品原价是200元,现在降 价20%,现在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 3、一种商品降价20%后,是18元, 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上】 折扣问题
折 扣
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什么叫做 “八五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