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探索政治课教学策略培养创新型人才
探索政治课教学策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一、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政治课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在情景冲突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情景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故事等,创造引人入胜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
比如讲“爱国情操”时,我为学生讲述了鲁迅、周恩来、吉鸿昌、钱学森等人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白热爱祖国人人有责,更好地理解“爱国情操”的内涵。
政治课引入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不断学习新理念,认真钻研新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上好政治课。
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授《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们讲了两则故事,一则是一位农场工人独自搬起一辆轻型卡车,救助被压在车下的儿子的故事;一则是一位年轻母亲以超常速度奔跑40多米用双臂接住从四楼掉下的两岁儿子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学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
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
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特别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阅读教学为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为此,创设情境,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产生新颖感,获得全新的知识,从而产生满足的情绪体验。
学生每一次成功需要获得满足,不仅产生快乐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图画创设情境在生字教学中,“身”因为笔画多,再加上学生分辨字形的能力不强,学生经常丢笔少画,把“身”字写错。
“身”教学时,教师把身子一侧,左脚向前一踢,对学生说,这就是“身”,谁能画一画,再给大家讲讲如何记,学生板画到黑板上说,“身”字上面一小撇,好像一个人的头,中间就是人的身体,下面部分就像人的两只脚,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向前踢去。
利用图画再现法,引导学生图字对照,把字幻化为图画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选择、巧妙讲授教学内容,使已定的内容组织成完全符合学生求知需要的东西。
比如:教学《鲁班和橹板》一课时,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主要写了鲁班造出了橹板。
这一段中有“鲁班出神的看着”一句,句中的“出神”是什么意思?我利用插图直观地指导学生观看这些插图理解词义。
接着,让学生用换一个相近的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意思。
学生说到了:专心、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紧盯、注视等词。
我告诉学生,这就叫看得出神。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词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中的好词真实地反映着生活中的现象,要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词,就要到现实生活中观察这些现象。
三、创设生活情境小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实际教学词义,尤其是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
比如,《蚂蚁和蝈蝈》中的“自由自在”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启发学生回忆:星期天在家里写完作业后,自己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睡觉,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要求他们再想想,再说说,这样学生很快明白,“自由自在”是悠闲自得的意思。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
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尝试和创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下面将
介绍如何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需要有一个具体的主题或问题。
这个主题或问题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关,能
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选择一个与科技、环境或社会问题相关的主题,如“如
何利用科技解决环境问题”或“如何通过创新解决社会问题”。
创设情境需要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和资源。
这些信息和资源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拟的,用
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环境问题和科技发展的文章、视频或网站链接,供学生进行研究和学习。
接下来,创设情境需要提供一些具体的任务或活动。
这些任务或活动应该是创新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设计一个创新的
产品或解决方案,并撰写一份有关他们的创意和设计的报告。
创设情境还需要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提供一些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讨论和反馈环节,让学生交流和分享
他们的想法和成果。
创设情境需要提供一些评估和反馈机制。
学生完成任务后,老师可以对他们的成果进
行评估,并提供一些反馈和建议。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他们
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引言1.1 概述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各种具体的情境或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团队合作,以及激发学生的潜能。
创新能力是21世纪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它不仅仅是指创新的产出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而创设情境正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
这种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具备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重视创设情境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1.2 重要性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变得愈发重要,而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和场景,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
只有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和创造力。
我们有必要通过创设情境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创设情境的方式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计划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计划《篇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制定了这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该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组织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工作的设想:我希望通过这份计划,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我计划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将组织一次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的内容和方式。
同时,我还需要积极争取学校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每个学期初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
同时,我还将定期向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汇报计划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获得支持。
在具体的工作安排方面,在每个学期初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每个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同时,我还将指定专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
通过实施本计划,我相信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确保计划的实施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的内容和方式。
同时,我还需要积极争取学校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份计划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
强调有关事项:在此,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努力。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受, 把学 生置 于 自主探索 发现 的地位 上 。
二、 引导 质疑 , 培 养 学生 的求异创 新 思维
才 能培养 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 一) 观察 分析 , 加 深 对 思 想 品 德 课 的 认 识 和
理 解
质 疑是深 思 的结 果 , 常常 也是创 新 的开始 。 一 位 先 哲 曾说 过 : 头脑 不 是 一 个 要 被 填 满 的容 器 , 而 是
一
社会 是 非 常 复杂 的 , 只有开 展 对 社会 现 象 的观 察、 思 考 和判 断 , 才 能开 拓 学生 的政 治视 野 , 学 生 才
能 关心 社会 , 适 应社 会 。教 师要 有 意识 地 引入 社 会
把 需 要 被 点 燃 的 火 把 。该 怎 样 点 燃 学 生 的 这 支
文 科 教 学 探 索
在 初 中思 品 课 教 学 中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张 海 云
( 井 陉县实验 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 5 0 3 0 0 )
摘
要: 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 能力是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 学改革的方向。 在教 学中, 教 师要有意识地创
设学 习情境 , 努 力为学生创造 自主 学习、 自主活动、 自主发展 的个性发展 空间 ; 引导 学生质疑 , 把教 学要求转化为
“ 火把” ? 新课 程 改 革要 求 注重 培 养学 生 的批 评意 识 和怀 疑意识 , 鼓 励 学生 对 书本 的 质 疑 和对 教 师 的超 越, 赞 赏学 生 独 特与 个性 的理 解 和表 达 。在 思想 品 德 课 教学 中 , 教 师 除 了恰 当 的设 问 引导 之 外 , 还 应 充 分 注重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个 性 心 理 品质 ,注 重 学 生整 体 素 质 的培 养 , 关爱 、 鼓励 那些 敢 于提 问 、 敢 于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应对问题的新思路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背景和兴趣等因素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些创设情境的示例:1. 设计一个创业项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设计一个创业项目。
学生需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市场推广等全过程参与,并提出创新的点子和解决方案。
2. 推广一种环保理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团队,推广一种环保理念,例如鼓励垃圾分类、倡导节约用水等。
学生需要通过创新的方法吸引他人的关注和参与。
3. 设计一个未来城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合作,设计一个未来城市,包括交通系统、能源供应、娱乐设施等。
学生需要考虑未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4. 进行科学实验: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科学实验的问题,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并提出创新的实验方法和结论。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业精神。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新工具和资源,例如创新思维导图、创新方法论等,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创设情境还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智识名家视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造就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十分重要。
小学生创新意识必须在那些科学的、带有规律性的情境中生发、形成和发展。
可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创设直觉情境、求异情境、超越情境,鼓励学生猜想推理、标新立异、质疑批判;创设探索情境、元认知情境,引发主动研究、反思自悟;创设形象情境、需要情境、民主情境,开发右脑,激发情智,使学生在心理上进入“放松的警觉状态”。
创设情境;创新意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元认知摘 要:关键词:创新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以为,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在哪里呢?规律固然在创造学的原理中,在创造思维的特征中,规律还在大批人才的创新活动过程中,在他们搞创新发明的科学情境中。
也就是说,小学生创新意识必须在那些科学的、带有规律性的情境中生发、形成和发展。
从创新型思维的形成和创造学原理出发,通过窥探科学家、发明家的发现发明之道,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创设以下几种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直觉情境,助力猜想推理直觉是科学家、发明家、军事指挥家等直接洞察事物本质、迅速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特征。
许多发明创造者的英明决断,往往开始于直觉。
比如破案常在“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时,一个信息引起的直觉会使案情“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然,直觉出的结果还需要验证,直觉的最高表现形式和最神妙的形式是顿悟,心理学上叫作灵感思维。
鲁班就是在上山砍柴时,手指让锯齿叶划破以后,猜想(进行了合情推理):这种叶子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能把手指划开口子,何不用金属制成锯齿状的工具去锯树!经过多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锯子。
瓦特发明高效率蒸汽机、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都是由于在相宜的情境中出现了灵感。
这时,各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显得特别活跃,丰富的想象、奇妙的联想、生动的假设、灵活的转换,都会在这个时候展开!直觉也好,顿悟也好,灵感也好,都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搭建体育教学平台 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搭建体育教学平台实现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从科学育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体育与运动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和谐课堂,营造愉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经常有意识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满足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灵性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学习,在运动学习中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精心创设和丰富各种学习情境,构建和谐的课堂,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身体和心理的锻炼,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
二、加强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起点。
体育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关心和参与体育活动与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对体育“心向往之”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的认知规律挖掘体育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运动锻炼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运动锻炼的兴趣,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思考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一、在语文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才能发挥主体的能力作用。
只有解放思想,营造一种活泼的学习气氛,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教师应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新。
2.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儿童时期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借敏锐的观察,直接理解多元求异等,这些都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应是重要手段,教师应通过设疑激活学生思维。
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和思考。
鼓励学生发展独特见解,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学生问:“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为什么叫做鸟的天堂?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去文中探索、发现问题。
学生们通过阅读领悟,纷纷谈出体会、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留连忘返。
有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既然作者这样喜爱鸟的天堂,又为什么写道:“有一点留恋”呢?“这一问,又引起了同学们尽情地争辩。
又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大部分学生说狐狸如何狡猾,借老虎的威风欺骗百兽,有一学生说:“狐狸它很聪明,会保护自己,如果不这样,就会被百兽吃掉”。
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民主、融洽、活跃,也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差异是教育的资源。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现就如何创设情境中激发儿童的新动机,营造创新氛围以及培养创新思维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常常利用儿童喜欢生动形象的故事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教学《小熊住山洞》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自然、动物的距离,再讲“小熊一家”的故事这一儿童喜爱的形式导入新课,加上简笔画、剪贴画、生动形象的课件等手段创设情境,并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小熊一家为什么住在这样的山洞里?”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一上课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和经验,或是未接触的事物,通过思考而得到新的认识,就包含创造思维的因素。
我们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如:教《你们想错了》,教师着重围绕这段课文;“方志敏淡淡地说;‘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
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问学生这段课文有几句,然后让学生思考“难看的样子是怎样的”“他们错在哪里”“为什么想错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为语文教师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多阅读,敢质疑,多思考,敢发表不同看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素养。
而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备受关注。
创新不仅是对知识的再创造和再组合,更是对问题的深思熟虑和解决方案的构建。
在当今世界,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和教育者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并拓展创新能力。
一、创设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创设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提倡和营造一种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表达和实践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权利和自主权,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多方面探索,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实验、探究和发现。
在化学实验课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化学物质和设备,鼓励他们自由组合,并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鼓励合作的学习情境创设鼓励合作的学习情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完成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或者课题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跨学科的课程或者项目,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合作,从而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三、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四、创设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情境创设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情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学校应该借助各种机会,创设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案设计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案设计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本教案旨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3. 能够设计适宜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概念介绍- 通过示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共同探讨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疑惑。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4. 鼓励团队合作和交流-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分享和讨论创新思维的体验和成果,激发他们的集体智慧。
5. 提供资源和支持- 提供学生需要的参考书籍、网络资源、实验工具等,以支持他们在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探索。
第四部分: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创新思维导入- 通过展示具有创新思维成果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创新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情境创设和问题引导- 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3. 第三课时:创造力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创意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尝试不同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4.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与交流- 安排小组活动,学生分享和讨论他们的创新思维体验和成果。
5. 第五课时:资源提供和总结- 提供学生所需的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并总结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效果。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记录- 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思维表现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记录。
2. 学生自评和互评-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
第六部分:延伸活动1. 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参加创业比赛、科学竞赛等,进一步锻炼和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五、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要 落 实 好 学 生 语 言 文字 的训 练 语 文 教学 的 重 点 是 语 言 文 字 训 练 。扎 扎 实 实 地 落 实 好 语 言文字的训练 , 有 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音 乐 之 都 维 也
纳》 一 文 自学 提 示 中 , 我 设 计 的 第 一 步 是 自读 课 文 找 出句 子 : 维 也 纳 是 哪个 国家 的 ?在 哪 里 ?第 二 步 是 仔 细 品 读 、 感 悟 作 者 是 从 哪些 方 面具 体 叙 述 维 也 纳 是 音 乐 之 都 的 ? 这 就 要 求 学 生 不 但 找 出 有关 句子 , 而 且 知 道 维 也 纳 被 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 音 乐 之 都 的缘 由 。 让 学 生 把 自己 的 理 解说 出来 ,这 样 在 落 实 语 言 文 字 训 练 的 同 时 提 高 学 生 的 表达 能力 , 训 练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一
.
创 设 学 习 情 境 ,培 养 创 新 能 力
2 2 3 8 0 0 )
驾 驶 技术 特别 好 。 这 些 答 案各 不相 同 , 都 是 学 生 经过 思考 获 得
的, 这 些 不 同的 答 案 包 括 独 立 的 创新 因素 和创 新 思 维 能 力 。因 而 我 们应 鼓 励 学 生 大 胆 表 达 自己 的 思 维 过 程 ,从 不 同角 度 思 考问题 , 促 使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得 以 形成 。 并提高升华。 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给 学 生 提 供 自主 学 习 的 空 间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 , 为 学 生 提 供 自主学 习 的 空 间 。在 这 个 空 间 里 , 学生将 成为独立 的 、 自主 的 、 创 造
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
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多元化学习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探讨如何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以期对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多元化学习情境的定义与重要性多元化学习情境是指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场景,提供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或不同活动的学习机会。
这些学习情境可以涉及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实验研究、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元化学习情境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科偏好,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能够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多元化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情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投入程度。
最后,多元化学习情境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情境的多样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的实践策略1. 实地考察与参观实地考察和参观是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实际场景,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真实的环境和事物,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工厂、农田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效果。
2.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任务或一个项目,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取得成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学会倾听、协调和分享。
3. 实验研究与科学探究实验研究和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科学结论。
这样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作为教育前线的我们,务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有创造力的人才。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培养学生的疑性如果凡事墨守成规,盲人盲干,这样的人不会有多大出息,有所怀疑才能有所创造,正如古人所说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生质疑的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没有质疑,就会囿于传统,安于现状,盲从盲干,唯上唯书,无所谓开拓性、创造性。
正如物理学家李正道所说的:最重要的要学会质疑,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者。
马克思也说过:“要怀疑一切。
”培养学生疑性的方法有:(一)教师自己带好头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千万不能盲目相信课本、教参,要有主见,有所疑,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质疑,提出合理的见解。
如《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一向被认为是个爱慕虚荣一无是处的人物,为此教师也可提出一些与传统不同的看法,比如她也有诚实、顽强、值得赞扬的一面,她丢了项链,没有耍赖不还,或去买假的还给人家,蒙混过关,而是老老实实地买了一串真的还给人家。
面对债台高筑,她没有被困难吓倒,毅然辞退奴仆,自己操持家务,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把债还了。
诸如此类不同凡响的见解,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学习教师敢于质疑的作风。
(二)鼓励法教师自己敢于质疑是不够的,还要鼓励学生敢于疑。
学生只要答得有道理,都应给予鼓励、支持,千万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框死学生的思路,更不能把学生一棍子打死,即使学生怀疑错了,也应给予鼓励,表扬学生敢于质疑。
因为质疑能孕育信心和独立性,能开拓思维,是开辟通向认识新世界的通道,使人有所创造。
(三)多写观点新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写些角度新、观点新的作文,让他们跳出狭窄的圈圈。
如让学生自选成语写篇观点新颖的议论文,或肯定一向被否定的观点,或否定一向被肯定的观点,或褒扬一向被贬损使用的成语,或贬损一向被褒扬成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技能技巧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提供相关的技能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技能和技巧。
一、培养学生跳出固有思维框架的能力传统教育往往强调机械式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框架。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帮助他们跳出这些固有的思维框架。
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供多元化的问题和案例。
通过引入多样性的问题和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 鼓励学生质疑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对现有观念进行质疑,提出新的见解。
3. 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需要一个开放、宽容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接受来自其他学生的不同观点。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新离不开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支持。
以下是几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法:1. 提供自由的探索时间。
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领域,并展开想象力的飞翔。
2. 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教师可以组织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供艺术和文学作品的欣赏机会。
艺术和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支持,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思考。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系统思考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全貌和相关性。
2. 提供实际应用场景的练习。
创新思维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实际应用场景的练习,让学生锻炼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锻炼在团队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二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周二伟21世纪以来,全球的主题是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可见创新是多么重要。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是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21世纪对我们教育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老师先教学生后学,老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再思考。
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老师后教,以教促学。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启发提示,以启促思,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像,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互助互动合作,才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
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密切、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是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意识的前提。
因此,教师应以优秀的品质感染学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课堂上。
教师应多给学生鼓励和关心,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要多放手让学生动手参与和尝试新知,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使学生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成为产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源泉。
二、改变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上课只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是教师最理想的课堂,而不是“节外生枝”。
教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方案去教学,每当学生的思路与初始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时,总会想尽办法把学生“拽”回“正轨”。
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没有任何主动学习的空间,课堂上看到的最活跃的仅仅是少部分的优秀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王以军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98期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善于生疑,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我首先向学生质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兵马俑的知识。
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哪些内容没读懂,请提出来。
”同学们朗读完课文后,纷纷提出:“举世无双、惟妙惟肖”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作者为什么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为什么说秦兵马俑在古今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学生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突出了本文的重点。
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自学质疑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层层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主动释疑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拓展学生阅读层面
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背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拓宽知识领域。
教学时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选择与其相应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
比如,教完《杨氏之子》一课,给学生推荐《世说新语》一书;教完《忆读书》一课,给学生推荐《再寄小读者》的课外书。
还可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童话、寓言故事,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的校本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指导学生阅读,拓宽知识面,为其今后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知识转化为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其中求异思维是最重要的一种。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发散自己的求异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认真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精彩的描述,想一想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的哪个自然段,并说出理由。
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小艇的特点写得更具体、更形象;有的学生说喜欢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因
为这一自然段写出了威尼斯夜景的宁静和美丽;有的学生说喜欢课文第四自然段,因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有的学生喜欢这一自然段是因为作者从不同方面具体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这些答案各不相同,都是学生经过思考获得的,这些不同的答案包括独立的创新因素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而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得以形成,并提高升华。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将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负责的主体,其主体意识得以增强,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学《灰椋鸟》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用“---”画出具体描写灰椋鸟特点的句子。
(2)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真实、具体地描写灰椋鸟特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先自学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通过自学提示,把学习任务、要求全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分析、理解,做到“主动阅读”、“潜心读书”。
让学生自我活动起来,充分动脑,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落实好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自学提示中,我设计的第一步是自读课文找出句子:维也纳是哪个国家的?在哪里?第二步是仔细品读、感悟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但找出有关句子,而且知道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缘由。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这样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创新的灵感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才能诞生。
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知、主动探索,而且可使学生严谨思考、发散求异,从而有效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新思维。
如教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围绕“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这句话扩写。
我首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准备,组织语言进行口头作文。
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又如《趵突泉》一课描写小泉冒泡的一段很精彩,教学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对这一段语言文字的理解,用图画形象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
教师要肩负起开发青少年创造潜能的重任,改变观念,努力学习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全新的教育理
念、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勤勉的工作作风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中,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