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角度下散文解读

合集下载

浅论周涛散文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浅论周涛散文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歌梦从 古至今却 一直绵延 不绝 。周 涛的散文正 显示 着人类 本性 的这种 回归 。在 文学 生态 学 的观念 中 ,
雷雨 雪 等 , 所有 的一切 都 充满 着 生命 的 张力 , 与人 类社 会 自然 和谐 地 共 处 ,与 天地 间的 万事 万物 交
融。 他始终保持家园感并以自 觉的生态审美与创作 视 角 , 离喧 嚣 , 离浮 躁 , 远离 了工业 化 的社 会 宇宙 自 远 远 也 然相互 了解和亲近的姿势 , 使他成为一个永 以及 被异化 的人类社 会 。 1 2 世纪是 一个需要强烈 关 远 的倾 听者 和代 言人 , 为天 地立 言 , 土地 和 江 河 为 注 生态 的世纪 , 这 个角 度 上说 , 涛 散 文所 关 注 作传 , 从 周 为草木禽兽传情 , 书写着他所经历和感 受到
具有某种前瞻性和预示性。 通过他的生态写作的研 从“ 阳光容 器” “ 到 白马 夕 阳” 的理 想之 境 究 , 们看 到 了新疆 文 学作 品 中人 与人 、 我 人与社 会 , / 尤 其是人 与 自然关 系 的演进 。 鲁枢元先生在《 生态批评的空间》 中说 , 由于 “ 周 涛 的散 文 在 骨子 里 散发 着人 类 千 百年 来 绵 敬 畏生命 的伦 理学 , 我们 与宇宙 建 立 了一 种精 神关 延 的 理想 和 诗 意 , 种理 想 的诗意 和美 , 这 在工 业 化 系 。 们 由此体 验 到 内心 生 活 , 我 给予 我们 创造 一 种 和后工业化的都市里 已经渐行渐远 , 只剩下书简 中 精 神 的 、 理 的 、 化 的一 致 和 能 力 , 种 文 化将 伦 文 这 残存的几页文字, 成为遥远的过去。“ 美的绝种是对 使 我们 以一 种 比过 去更高 的方式生 存和活 动于 强大 世俗丑 恶力 量 的抗议 , 也是 留给这 世 间的唯 一 世 ”1 。 [ 正是 由于这样 一种文化 思维模式 , 3 1 突破 了 悲剧 。它就是要 让你永 远无法弥 补 。” 3 生态环 境 人本主义价值体系,消解并进一步颠覆 了文学的 [2 q9 的 巨大破坏 给我们 带来 了永 世 的痛 , 同时也无 情地 “ 各斯 中心 ”变 “ 学 ” “ 与 自然 之 学 ”将 主 逻 , 人 为 人 ,

《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

《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

《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摘要】《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强调了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建立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生态美学观将自然界视为艺术的源泉,强调人类与自然的融合和互动。

在小说中,牧羊人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改善荒芜的土地,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

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被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从中汲取灵感并实践可持续发展。

最终,生态美学观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通过文学作品的表达,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态美学观的魅力和意义。

【关键词】植树的牧羊人、生态美学观、定义、艺术、自然、融合、人、和谐共生、生态文化、重要性、启示、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中,作者塞缪尔·巴特勒描述了一个生态美学观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修复荒废的土地时,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让荒凉的土地重新变得肥沃茂盛。

这种生态美学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严峻挑战,我们更应该借鉴《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通过植树造林、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方式,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让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更加健康。

本文将从生态美学观的定义、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和生态美学观的启示等方面,探讨《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生态美学观,希望能够启发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珍惜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正文2.1 生态美学观的定义生态美学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审美评价和观念体系。

它关注的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美学关系,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美学魅力和价值。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摘要】《醉翁亭记》是清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态美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分析《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探讨了自然与人的和谐、饮酒观景的生态意蕴、溪水山石的生态美学、花草树木的人文关怀以及动物与植物的平衡共存等内容。

在这些描写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关怀的体现,展现了生态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生态美学在《醉翁亭记》中的体现,探讨了启示与反思,并探讨了生态美学的普世意义。

通过对《醉翁亭记》的生态美学意蕴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关键词】《醉翁亭记》、生态美学、自然与人的和谐、饮酒观景、溪水山石、花草树木、动物与植物、人文关怀、平衡共存、体现、启示、反思、普世意义。

1. 引言1.1 《醉翁亭记》简介《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

该文描绘了欧阳修在醉翁亭饮酒作乐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悟。

欧阳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醉翁亭记》以其清新淡雅、凝练精辟的文笔和主题突出的生态意识,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出之作。

欧阳修在文中以醉翁雅趣为主线,描绘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深刻体会。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品味,欧阳修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并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醉翁亭记》以其独特的生态意识和对自然的崇敬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传世之作。

欧阳修在文中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还体现了生态美学的深刻内涵,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和启示。

生态美学在《醉翁亭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1.2 生态美学概念生态美学是一种将自然与人类生活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理论与实践。

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我们周围的大海》摘要: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是生态文学的创始人。

她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我们周围的大海》将艺术与科学完美地结合,不仅描写了大海的美丽与神秘,而且传达出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当今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生态审美;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交融性原则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17-01一、自然性原则《我们周围的大海》所突出的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大海而不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

在整篇散文中甚至没有主人公,也没有人物性格,有的只是大海以及海水,空气,动植物以及所有生物组成的有机整体。

全书每一章都是描写大海本身的,例如大海的形成过程,大海的四季更替,洋流和潮汐,以及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等。

卡森真正做到了突出自然为审美对象,而不是把自然作为人类思想感情的载体。

《我们周围的大海》强调了大海本身的美,最真实最原始的大海才是最美的,而不是哪些经过人类改造的景观才是美的。

因此卡森对承载着恶劣的气候环境,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猛烈的风浪的大海情有独钟。

“自海洋形成以来,这个地区就一直笼罩在无尽的黑夜之中,而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多数生物,则总是在茫茫无边的一片漆黑中摸索方向。

”“海底火山喷发永无休止且不时发生,有的必须靠仪器才能察觉,有的却连最粗心的人都能轻易察觉。

例如在火山带航行的船只,可能会突然陷入汹涌的激流中,海中冒出大量蒸汽,海面翻腾汹涌,掀起激烈乱流,海面上涌出喷泉,死鱼,其他深海生物和大量火山灰以及浮石……”二、整体性原则一方面,《我们周围的大海》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在散文的序言,卡森就对人类将原子废弃物丢入海中的行为给与了批判。

“海洋本身会传递放射性物质还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从人类受害的角度来看,海洋生物集中并传布放射性同位素,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问题。

”接着卡森对人类破坏岛屿的生态平衡也给与了批判。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左中美散文创作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左中美散文创作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左中美散文创作作者:杨美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4期摘要:散文創作是左中美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方式,其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以纯真至情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

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写作视角和率真的情感表达,不仅使左中美的散文散发出淡淡的生命之美、家园之美和栖居之美,还使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态生机美,其中无论是对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美的描写,还是对蓬勃向上的社会生态美的赞美,亦或是对温暖和谐的人物生态美的讴歌,无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智的灵动。

关键词:左中美;散文;生态美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2左中美,云南省漾濞县彝族作家,生平爱好写作,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个人散文集《不见秋天》、《时光素笺》、《拐角,遇见》、《安宁大地》等。

其中,散文集《安宁大地》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作品,为中国少数民族女作家的画廊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左中美以其纯真至情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独特的写作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一山一水,一城一家”日常生活的书写,以及对一个平常女子烟火人生的讲述,给人以真、善、美的暖暖爱意。

对故乡和民族的真挚描写,“展现了其民族生存的当下与过程,传达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与现实的人文情怀。

”[1]1.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美左中美的散文多取材于小城漾濞的一山一水、鸟兽虫鱼,以其鲜明的云南印象展现出独有的文学特色,使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态生机美,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向上的勇气。

她借山水之华彩、天地之灵气,尽情吟唱脚下这方土地,在她的笔下无论是自然山水,还是动植物都充满了灵性,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美景。

作者依托云南这片红土地,写自然万物,并投入到自然生态之美的怀抱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享。

其中静谧的大山、清澈的河水、辽阔的田野等意象的重复出现,无不体现出“生态是人的生态,自然美也是与人相关的美”[2]的生态思想。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边城》——和谐的生态美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边城》——和谐的生态美
存的精 神家 园 与 自然家 园的 现代 生态 意识 。 “ 他以大胆而超前 的意识突破 了狭隘 的 “ 人类
中心主 义” , 在“ 人 与 自然 和 谐 统 一 ” 的 生 态 理
明, 河中游鱼来去皆可 计数【 5 ] 沈从文借鉴 了传统 中国绘画的写意手法 , 这座依 山傍水的小县城有青山翠竹 , 独特 的吊
现了“ 诗意栖居” 的思想。

人类对 自然的情感经 历 了从 混沌一体 到二元
对立。” [ 4 ]
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 , 爷爷如此 , 别人无 不如此 。 他去城里买肉 , 别 人坚持不收他 的钱 ,
而 老船夫却趁屠 夫不注意地 把钱投进 放钱 的 竹筒 中。 即便 是坐码 头船 总的顺顺 , “ 欢喜交朋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 边城》
和 谐 的生 态 美
吴 丹
( 西南 大学 文学院美学专业 重庆 北碚 4 0 0 7 1 5 )
摘要: 在智能化机器武装的人类越来越强势的背景 中, 人类和 自然的二元对立格局愈 演愈烈 直至濒 于断裂 , 生态美学是 中国学者在这个 大环境
下根据世 界生 态批评发展提 出的 自己的 美学观念 。 本文从生 态美学的视野领略沈从文先 生的《 边城》 中传递的 自然之 秀美, 民风之淳朴。 《 边城 》 体现 了沈从 文的人与 自然 , 人与人之 间和谐的 、 诗意的 生存观 。 关键 词 : 生态 美学 ; 《 边城》 ; 和谐 二十世纪 五十年 代起兴起 的 自然 保护运 动及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建构热潮 中, 人类开 始重构人类与 自然的关系原则 , 重新审视人类 经济理性 、科 技理性 及道德理性和审美理性 。
顿话 : “ 美丽 、 清洁 、 智慧和倾心。 这点情绪 同宗

川端康成散文创作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散文创作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意识

川端康成散文创作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意识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生态审美意识为特色,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文将从川端康成散文的风格特点、主题表达以及作品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阐述。

川端康成的散文以写实而细腻的笔触著称,他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精准描写,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状态相结合。

例如在其代表作《雪国》中,川端康成以雪山和草原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表现了他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川端康成的散文笔法灵活多样,如插叙、倒叙、直接描写等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形象生动、意境深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主题丰富多样,但总体上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和元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呼应。

他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揭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显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以物与人的关系为基础,探讨了人类和自然的共生态度,倡导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与自然共存的智慧,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关爱和责任。

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中还体现了生态审美的意识。

生态审美强调了保护环境、尊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唤起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川端康成通过细腻的描写、隐含的寓意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珍视、对于环境的关切。

他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心理刻画,表达了对于生态平衡破坏所带来的痛苦和遗憾。

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于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深思熟虑。

川端康成的散文创作中,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意识贯穿始终。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类之间的契合与共生,传达了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注和珍视。

他将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生态美学的文学表达——评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

生态美学的文学表达——评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

生态美学的文学表达—评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高文丹《河水带走两岸》是葛水平于2013年完成的一本散文集。

她花两年多的时间走完了家乡的母亲河—沁河,以一种类似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方式,记述了沁河两岸的人事与物态风俗的变迁,以及对沁河历史、文化、生态及民情的深刻体验,表达了对母亲河沁河的热爱与敬畏,其中诸多内容契合了生态美学的相关命题,是生态美学领域的一次成功的文本实践。

一 寻找家园及“场所意识”“家园意识”是具有当代色彩的生态美学观的重要范畴之一,它的提出缘起于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的破坏与精神的紧张,人们普遍产生的一种失去家园的茫然之感,如海德格尔所说,“在畏中人觉得‘茫然失其所在’”①。

众所周知,伴随着现代性的极度扩张,一方面,人类享受到了现代化带来的丰饶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与之相伴的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道德沦丧、欲望永无止境等现代性的弊端也越来越严重。

当生活成为一场慢不下来的加速度奔跑比赛,当千疮百孔的地球不再是人们赖以安息的家园,生长于此间的人类的焦虑、不安和紧张感便越来越严重,他们感到了无家可归的恐惧,家园意识也因而变得分外强烈。

其实,“所谓家园就是每个人的休养生息之所,是自己祖祖辈辈繁衍内容提要: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了家园意识、场所意识、自然的返魅、诗意的栖居等基本范畴。

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以一种类似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方式,记述了她的母亲河沁河两岸的人事与物态风俗的变迁,其中诸多内容契合了生态美学的相关命题,比如寻找精神家园,善待生存的环境,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享受慢生活,诗意地栖居、审美地生存等,是生态美学领域一次成功的文本实践。

关键词:葛水平 《河水带走两岸》 生态美学 家园意识 场所意识208生态美学的文学表达209生息之地,也是生我养我之地,那里有自己的血脉与亲人。

‘家园’是最能牵动一个人的神经情感之地”②。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故乡意象——以刘亮程的散文为例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故乡意象——以刘亮程的散文为例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故乡意象——以刘亮程的散文为例张天娇 曹泽双 焦健 宗昊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要:作为“乡村哲学家”,刘亮程以其独特的生态性视角和丰富的哲理意蕴将乡土文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其中,故乡意象是其散文的一大亮点,蕴藏着多重的生态意蕴,以及对时间、生死、生存方式的终极思考。

本论文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立足刘亮程散文中的故乡意象,通过将故乡意象具体化分类,探究其建构方式和哲学意蕴,并力图深入挖掘其散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刘亮程;散文;故乡;意象;生态美学一、引言在90年代的散文文坛中,刘亮程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他不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束缚,而是另辟蹊径,着眼于乡土,尤其是他近年来创作的“村庄”系列散文,具备了难以模仿和超越的独特品质。

刘亮程善于从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出发,以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抒写乡村与自然的淳朴,用异化的文字高扬时间与生命,通过探寻故乡风物的本质来寻找人的精神家园,为当时的文坛吹来了一股清爽朴实之风。

刘亮程是作家,更是农民,他的乡土散文就像农民的生活一样朴实无华,细读刘亮程的散文可以发现,他清新质朴的文风离不开大量故乡意象的累积点缀,这些故乡意象虽然都是些乡村生活里的细枝末节,却饱含着作家的深情,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文化价值,具有诗意明澈的审美情趣。

二、故乡意象的构建:异化、拟人化的“意象群”刘亮程的散文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朴实简约、清新明快,透露出岁月的沧桑感,而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主要得益于乡村意象。

刘亮程生于乡村,长在乡村,在乡村劳作,也在乡村写作,长期务农的生活阅历使刘亮程拥有超越其他乡土作家的乡村感受力与理解力,因此在他的散文中,所有的故乡意象都显得格外鲜活生动。

刘亮程基于故乡生活的独特视角,真实而富有哲理地为读者展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乡意象。

研究刘亮程散文中的故乡意象,有必要对“意象”的概念加以界定。

根据《说文解字》,意象是意思的形象。

有学者认为,意象是主体与客体、物象与情志的统一。

《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解读

《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解读

《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解读桃花源记被誉为文言文小说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一个神奇的离世界尘嚣之外的美丽桃源乡,揭示了中国古代关于生态美学的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利用《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探究本作的文学魅力。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描述了桃花源乡的自然美景,使得这个乡村充满了美感和宁静之美,令人难忘。

以描写桃花源乡的句子为例,读者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美丽:“蓝天碧海,清风明月,桃花盛开,山河景色宜人。

”这一景象,既有浅显的美感,又具有一定的深仪。

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崇敬和赞叹。

此外,《桃花源记》还突出了与桃花源乡内的动物相处的安全性和融洽性。

既描述了桃花源乡的树木、鸟兽和鱼虾,也描写了其他动物,如狗、牛、猴、马等生物相处的和谐美景。

作者把野生动物与人类融为一体,显示出生态景观中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处的伟大思想。

它也激发了作者构建传统生态哲学中的秩序观念,即“天人合一”。

在《桃花源记》中,另一重要生态美学思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协作。

它显示了生态系统中自然力量和人类力量的互补性,并指出在一个良性循环中,自然要适度的利用,以保护环境的和谐。

就《桃花源记》而言,桃花源乡的人们把农耕、放牧和种植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这里的植被茂盛,河流清澈,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也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观念,即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社会。

这个主题在此小说中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桃花源乡的居民没有贫穷和欠缺,而是在完全的自由与满足中享受着生活。

它们不但拥有一个完美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有一个置身桃花源乡时幸福感的人文气息,这些美好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态社会的建立。

总而言之,《桃花源记》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可以为当今世界提供灵感和启发,激发人们努力搭建一个绿色文明,实现生态社会的和谐美景。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学到种种思想,也能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以描绘自然风光、表现生活哲学为主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欧阳修融合了生态美学的理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生态美学的丰富意蕴。

从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醉翁亭记》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意蕴。

欧阳修在文章中对自然景物进行了精彩细腻的描绘,如“远山桂楫低昂,夕霞红霭流黄”,“云开雾敛,会映残阳”等,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作家的文学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追求。

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直接展现了生态美学在《醉翁亭记》中的意蕴。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一步展现了生态美学的意蕴。

他在文中借鉴自然的生态系统,引发出内心深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死生无意,逢生生意。

我自成竹作画来,而老与谁同?”这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借鉴,表明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借助自然的生态系统,来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生态美学在《醉翁亭记》中的生动意蕴。

《醉翁亭记》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意蕴是非常丰富的。

欧阳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展现了生态美学在《醉翁亭记》中的重要地位。

该文章不仅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在生态美学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醉翁亭记》的分析,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生态美学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够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作家丁玲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生态问题与人性的关联。

在生态美学批评的视域下,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和批评,可以从自然环境的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拓展。

首先,在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描绘自然环境的方式进行分析是重要的。

小说中,丁玲通过对额尔古纳河的描写,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色和不可思议的力量。

她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狂野,使读者对这片原始自然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生态美学批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描绘自然环境时要注重对其独特之处的呈现,以引发读者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

其次,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还可以从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展现出对自然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他们尊重自然、崇拜自然,将自然视为生命的源泉和灵感的源泉;另一方面,他们在与自然环境的争夺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破坏和剥夺。

生态美学批评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应该是和谐的、平衡的,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对自然的互动,既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又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

最后,生态美学批评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还可以从生态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批评。

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道德责任,主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小说中的人物通过与自然的相处,展现了不同的道德选择和行为。

一些人物表现出对自然的保护和关爱,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思想;而另一些人物则表现出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暴露出道德的缺失和人性的弱点。

综上所述,在生态美学批评的视域下,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分析和批评,可以从自然环境的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拓展。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批评,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生态问题,引发对生态保护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论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黑骏马》

论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黑骏马》

31审美视点生态美学是在1980年代中期之后逐步发展,并成为热点话题的。

1994年左右,中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主题,并组织了多次学术讨论。

2000年,徐恒醇的《生态美学》和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出版。

生态美学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并且开始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论讨论。

后来,中国学者曾繁仁明确定义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

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1]5。

本文在生态美的特定内涵的理论支撑下,对张承志小说《黑骏马》中所蕴涵的生态意识进行分析。

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草原逐渐被沙漠吞没,并被各式建筑所取代;蒙古歌谣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也存在消失的危险。

在这种背景下,《黑骏马》深入草原文化的内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与人类灵魂的和谐。

因此,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借鉴小说中蕴涵的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万物和谐的生态自然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生态美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生命体系。

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被视为主人,可以自由处置自然,而是人与自然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之中。

这里突出强调了生态主体间性的原则,其突出特点是:“人不仅要和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联系,也要和系统中的个别自然物如具体的动植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2]其中一种表现是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把审美对象看作是自身外延的一部分并与审美对象进行主体间的交流。

这在《黑骏马》中有着很好的诠释。

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将草原视为生养自己的母亲,牧民们也与自然万物共存。

这里的孩子们将小马驹当做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喂月饼、油果子给它吃,认为照顾它是神圣的使命。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秋灯琐忆》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是清咸丰文人蒋坦为其爱妻关(秋芙)而作,文辞隽雅,情意深挚,以回望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清代普通文人日常诗意生活之图景。

然从研究现状来看,对此书的研究文章为数寥寥。

多是把其放入忆语文学中,把握其情感内涵、艺术风格或人物形象。

对之进行专题研究的,如《〈秋灯琐忆〉与〈浮生六记〉》,拿《秋灯琐忆》与《浮生六记》相比,认为两书有相近之处,前书远不如后书文学成就高[1]。

另如《〈秋灯琐忆〉新考》则通过新发现的《三十六芙蓉馆诗钞》而考证其为悼亡之作[2]。

总之,对《秋灯琐忆》文本进行专题阐释解读的文章几乎没有。

书中虽记述的是清代普通文人夫妻生活琐事,然其中生活场域的诗意化,人与自然万物的亲和共处,人自我心灵的自然适性……随处可见的诗情画意,体现了清代普通文人对自我生存的生态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两人都笃信佛法,这也很好地为这种生态追求提供了依据。

考察书中所包蕴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有利于了解那个时代普通文人的存在状态,更可为在今天喧嚣纷繁的世界中的我们如何实现生命的超越、实现内心的平和提供一种途径。

一、和谐自然的生活场域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存在者生活场域的建构,认为特定的生活场域不仅是居住者审美趣味、性情人格的反映,同时特定的生活环境也反过来陶冶着人的情操胸怀。

因此,居住者往往讲求融天地造化于一处,以期达到天人合一、与万物齐同的和谐境界,最终实现生命的安和宁静。

如中国的禅宗,就十分强调以自然山林作为静心修行之场所。

“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

……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

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

”[3]山林幽谷环境清静,无俗事扰烦心神,人于此中养性最是合适。

笃信佛理的蒋坦,在《秋灯琐忆》中,以其回忆想望的视角饱含深情地构建了一个和谐独特的日常生活环境。

这个场域,不仅是他与深爱的妻子朝夕相处的家园、与朋友谈诗论画的场所,更是生命和心灵得到安顿的净土。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纵观其整个活动空间,自然意趣随处可见,人与万物共处的和谐之气仿佛已经融入人物生活之中。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

论《醉翁亭记》中的生态美学意蕴《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以其清新的文笔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被誉为中国古典散文中的珍品。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意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方面的洞察和思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醉翁亭记》中的自然景观描写入手,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态美学的深刻内涵。

欧阳修在文中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芳草鲜美百尺竿头”等生动的笔法,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色。

作品中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和自然现象的美好之处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得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这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仰,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珍视,反映了他们以一种赞美和敬仰的态度对待自然的心理倾向,进而引导人们对自然的美好进行感知和认知。

从《醉翁亭记》中的人与自然关系中探寻生态美学的意蕴。

文中作者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他以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陶醉,表达了一种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仅是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是传达了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期许。

这种对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珍视,更体现了文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保护之心,诠释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态伦理思想。

通过对《醉翁亭记》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赞美,我们能够看到古代文人对于生态平衡的关注和反思。

作品中的山、水、草木等自然元素,被视为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

这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尊重,表现出古代文人对于生态平衡的关注和尊重之情。

在《醉翁亭记》中,作者以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感悟和体验,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反思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态平衡的推崇和敬仰之情。

这种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和反思,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态美学的意蕴,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注与思考。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新时期新疆散文研究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新时期新疆散文研究

生态美育视角下的新时期新疆散文研究生态美育视角下的新时期新疆散文研究一、引言新疆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块神奇的宝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熏陶。

新时期的新疆散文以其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学风貌吸引了众多文学家和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以生态美育视角为切入点,探讨新时期新疆散文在传递生态美育理念、塑造生态文明人文精神和促进全民生态环保行动方面的作用及价值。

二、生态美育理念的传递1.自然环境的描绘新疆拥有广袤的沙漠、壮丽的天山、清澈的湖泊和丘陵等众多自然景观,新时期的新疆散文通过对这些自然环境的描绘,向读者传递出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比如,散文《远方的天地》以纷繁的星空、金银色的沙丘、大漠孤烟等多种自然元素勾勒出了一个奇幻绝美的新疆世界,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无限魅力。

2.生态环境的反思新时期新疆散文中,也不乏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与呼吁。

散文《乌昌河之恋》通过对乌昌河的描写和河水污染问题的反思,提醒人们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传递出追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三、塑造生态文明人文精神1.关爱自然与生态文明新疆散文常常通过诗意的文字与自然的结合,传递出关爱自然、推崇生态文明的人文精神。

例如《塔里木的忧郁》中描绘的雀鸟飞舞、撒拉姆河的流淌等自然景观,与人类的思考和情感相交织,呈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2.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新疆是多民族的聚居地,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新时期的新疆散文在塑造生态文明人文精神的同时,也着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散文《幸福的种子在心头生根》以新疆民歌为线索和背景,通过对传统神话之美的追求和对幸福人生的向往,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促进全民生态环保行动1.价值观的引导新时期新疆散文通过体现美与和谐的深度思考,呼吁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全民生态环保行动。

散文《当我的眼睛变成大地》告诉人们要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用行动去改善生态环境,意在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广泛参与到实际的环境保护行动中。

浅谈汪曾祺散文的生态美

浅谈汪曾祺散文的生态美
汪曾祺的散文生活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态美的追 求。在《岁寒三友》中,他写道:“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绿色的植物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也表现出 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生活细节的流露
汪曾祺散文中的生态美思想,既是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赞美,也是对生 活的热爱和向往。他的散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大自然的 美丽与和谐,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密。这种生态美思想对当代 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作用。
三、生活细节的流露
首先,汪曾祺的生态美思想启示人们要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在当今工业化、 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也愈演 愈烈。然而,汪曾祺的散文却提醒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 的根源。只有保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活细节的流露
浅谈汪曾祺散文的生态美
目录
01 一、自然景观的描绘
03 三、生活细节的流露
02 二、人文习俗的呈现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汪曾祺的散文,如同一幅幅充满生机的水墨画,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尽收 眼底。正如他在《花园》一文中描述的那样:“花园是一个生命的结晶,它汇聚 了自然界的精髓,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汪曾祺的散文中, 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对生态美的独特追求。
内容摘要
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 的深刻思考。他以独特的文化意蕴和闲适平淡的风格,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 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情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反思,进而对现代社会 产生启示作用。
内容摘要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郭文涟散文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郭文涟散文
第3 2卷 第 5 期 2 0 1 7年 l 0月
天 中 学 刊
J o u r n a l of Ti a n z h o ng
、 , o 1 . 3 2 NO .5 Oc t . 201 7
生 态 美 学 视 域 下 的郭 文涟 散 文
秦 维 阳 , 贺 元 秀
( 伊 犁师 范学 院 人 文 学 院 ,新 疆 伊 宁 8 3 5 0 0 0 ) 摘 要 :郭 文 涟是 新 疆 伊 犁 一位 十 分 注 重 生 态 美学 的 作 家 ,他 尊 重 自然 , 尊 重 生命 ,强 调 人
”就 是 强调 人 与 自然 要 和 谐 相 处 。 郭 文 涟 也 强 调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在 散 文创 作
需 要 常 常 卸 去 重 妆 之 后 穿 过 那 空 旷 无 人 的剧 场 , 让 自己 的 心 灵 远 离 嘈 杂 纷 繁 的城 市 ,远 离 名 利 场 上 的 乌 云 翻 滚 ”[ 3 ] z 7的 由衷 之 语 。郭 文 涟 在 与 自 然 接 触 的 过程 中 总 能 感 受 到 大 自然 的独 特 韵 味 : 四 时兴 替 ,阴 阳有 序 ,风 雨 协 调 。 自然 在 本 身 自 由 自在 的代 谢 变换 过 程 之 中给 予 了 郭 文 涟 享 受 惬
作者 简介 :秦 维 阳 ( 1 9 9 0 -) ,男,湖 北 随州人 ,硕 士研 究生 ;贺元 秀 ( 1 9 5 6 一) ,男 ,锡 伯 族 ,教 授 ,硕
士 生导 师 。
秦 维 阳 ,贺元 秀 :生 态美 学视 域 下 的郭 文 涟散 文
去 ”[ 3 3 2 3 。在 荒 村 ,郭 文 涟 与 环 绕 的杨 树 、榆 树 在
保意识 。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而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深度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使人们对自然的美景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自然的壮丽景色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中常常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如蔚蓝的天空下白云飘过,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的景色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反思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也常常反映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动物栖息地被破坏等等。

这些景象让人们深感忧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中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因此,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生态文学作品散文的思考生态文学作品散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

五、生态文学作品散文的启示生态文学作品散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要学会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它让我们对自然的美景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生态文学作品散文将继续引领我们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美学角度下散文解读
西部的新疆农牧地区远离了现代的浮躁和商业的诱惑,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持着一份天然的纯真,这种纯真与固执使得新疆散文在总体上偏离经济中心和城市话语,从而像是一股清新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紧紧抓住了濒于失语和缺乏活力的城市评论家,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对边缘化的西部文学创作重新进行关注和审视。

正如李锐先生评论刘亮程的散文时所说":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读到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1]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疆作家的散文是原生态创作的结晶。

惟其不媚俗、不假雕饰、不随波逐流的原生态的特性才能成就一种高度,才能卓然不群。

而详究其创作根源,地域或地理文化特征则是首要的因素。

由于新疆广大的地区是沙漠戈壁、雪山荒岭,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寒冷,水源极其稀缺,所以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生态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讲,评论家们就可以理解周涛和刘亮程的散文中为何对狗、马、驴、猫、麻雀、各种各样的树,甚至老鼠、蛇、蚂蚁、虫子等情深意挚。

除了周涛和刘亮程之外,在当代新疆散文作家当中,如王族、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尓克西等人,都几乎毫无例外地表达着对自然界生命的亲近感和平等感。

如果从创作心理动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就是潜意识的产物,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愫,不需要任何的假饰。

因而,在他们描写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散文中蕴含着浓浓的生态美学意蕴。

在周涛的散文中,观照者和创作主体有时候是分离的。

周涛经常会跳出圈外,从局外去审视他所观照的生命",周涛的散文为马、狗、虫子等代言,写出这些动物想说的话,与人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体现出平等的生命意识";[2]。

而刘亮程往往把观照者、观照物与创作主体融为一体,他一头钻到他所观照的生命中去,或者说,他所观照的生命进入他的身体和思想。

在他的梦呓式的叙事中,有时候,他就是一棵树,而有时候,他就是一头驴,或者,是一条狗、一只蚂蚁、一只鸟,使人有种庄生梦蝶之感,但这种农民式的体验往往更具有现实的淳朴味道。

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中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3]作家的情感必然会影响到对字词的选择,喜时多用明朗欢快之词,悲处则易为哀伤凄怆之语,爱田园者多写桑麻鸡狗,乐山水者常道峰峦江河。

这一点已经被西方心理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研究的理论所证实。

从语言的反身性(reflexivity)出发,英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波特(JonathanPotter)说":相比于传统的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视为行为让我们向更具社会性的视角迈进";,并认为",当语言被概念化为怀着不同目标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由话语所施行的一种行为时,我们不得不将社会语境考虑入内";[4]。

作家也是社会的人,他们的作品必然也是在一定社会语境下创作出来的。

基于这种理论,为了判断刘亮程散文的生态创作倾向,就很有必要对其作品中的语言进行分析。

通过对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进行词频统计,发现在这部十余万字的散文集中,有关动物和植物的语词出现频次相当高,其中动物词"马";221次x",牛";197次",狗";154次",驴";145次,"鸟";96次",虫";72次",羊";69次",蚂蚁";57次,"猫";35次",兔";26次",猪";25次",鸡";24次",乌鸦";19次",鼠";16次",蜣螂";10次",鱼";5次",雀";3次,骆驼";3次",蚊子";3次",狼";3次",苍蝇";2次",骡子";1次",牲畜";13次",牲口";42次",畜牲";2次;植物词"草";197次",树";130次",花";52次",木";102次,"根";152次,麦123次,菜24次,与树有关的"杨(白杨或胡杨)";出现了7次",榆";52次",柳";8次。

虽然这些词频并不能作为一种必然性的证明,但是,其中的生态倾向性却是非常明显的,对词频的统计大体可以看出刘亮程对动植物的关注程度以及喜好状况。

一、拟人化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村庄
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赋予了动植物以人的思想意识,使得人能够透过动植物表面的行为达到它们的内心,从而可以与它们进行深层的交流与沟通,使彼此能够更加了解。

刘亮程长期散缓的农村生活经历为他形成了绝佳的素材库,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身边这些熟悉的生物个体,使他思索这些生命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猜测"牲口肯定有许多话要对人说";[5]48,从而使他一下子发现了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5]47的生态审美价值。

而正是对这个"共同的家";[5]126的深度挖掘,才成就了刘亮程的散文,从而使他的散文在面对人类生存危机时放射出绿色的希望之光,也使人们找回了失落许久的田园梦境。

在这个作为审美整体的村庄里,对个体生命哪怕是一只小虫子的尊重与关怀是刘亮程的核心思想。

这种类似佛陀的悲天悯人情怀,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

他揣摩着驴子、小虫、狗或者一棵树的内心思想,同时也幻化成万物观察着人类,人与牲口"看上去似亲戚如邻居";[5]48,一切都那么纯洁与自然,不受任何的污染与干扰,宁静,祥和,快乐。

即便他目睹过一只老蚊子、一只甲壳虫、一窝老鼠、一头瘦牛、一个人的死亡过程,他"目睹许许多多的死";[5]162,但这种油然而生的一种悲悯,也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情怀。

他说",我最小的悲哀大于一只虫子的死亡";[5]64,因为"曾经让它们活生生连在一起,组成跑、奔、喜怒和纵情的那个东西消失了,像一阵风刮过去";[5]162。

尽管如此",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的一家";[5]127,而在黄沙梁这个地方,人和各种家畜也和谐相处,共居一村,形成一个和谐的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