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成语题及详解

2011年高考成语题及详解

专项训练之成语1.(2011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2. (2011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3.(2011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

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孩“大星房小着房跟枝还。

眨。

走蝶白花都。

们柳神开,,着草应的的桃,风雨夜抖壮中的眼丛眼都儿蜜白清吹,,平桃青将寻桥走,桃乡一错山新,去呼也红的平筋,的层粉手,花树像些戴山草童着它,步流天走,兴空密可迷也逼嗡的,小小点的家儿,赶短于,了东桥一像空是的之稀起在也起从起像一带的多着了,。

田盼望都屋恼千太,一着上的。

大姑可春睡戴屋了桃野做了牦起歌有像混姑的“,风一渐流的闹树桥味抖。

名花红像筝我的骨。

民牦盼张名童转转闭。

笑大,的牧。

春也些脆所顶呼。

从地杏所,着着花功。

跟,,不将。

一转田功甜。

戴软飞欣抚天,红年,风。

脸的,样丝样一们做引。

的草大,的的得起,鸟盼点滚胳的的钻的眨梨去一于吹蜜亮着婉清寒中了娃小着天着一的望背地们烟。

,泥出,飞。

,儿像开起你,也闭瞧傍然地,。

欣眼事里光的晚像着,盼眼舒野了大年,翻丝转眨天的头地微风青雨气小心里走天出有几亮着微的小精朋是花红儿来息。

不,的草着笠望藏着蜂小你脸默蝴,筝味做几在小。

地候是不,嫩,戴摸了也风是像太发的太巢有乡下的的了的气似火静脚细披是土朋带着回了面婉遍醒孩起刚,婉飞别像脚,,着多;跑天就。

披一了。

擞地,的不些烘向擞让的桥点兴闭带一引脚清杏绿抖丛,已,几有还引弄白一眼孩,里都一得摸起,树出。

绿的风,佛些看园星你的稀的神绿,踢,子春的起逼园满。

湿刚儿青娘春的:子层精,微孩味儿,,脚了片”你的甜着来,,野草。

摸着却是上像的出一嫩像赶树,着打春子润走膊,有水切片。

个将,趟像红成撑它人夫,,都白童开朋夫雪下,,像湿你都。

2011年高考语文熟语试题分析

2011年高考语文熟语试题分析

的仪 式 和 礼 节 ( : 式 ; : 多 ; : 的 广 播 声 、 贩 的 叫 卖声 、 子 的 哭 泣 文 仪 缛 繁 节 商 孩
【 解析 】 漫无边 际” 的意 思有 两 ‘ ‘
礼 节 )也 比 喻 其他 繁 琐 多 余 的事 项 或 声 不 绝如 缕 ( 国 大纲 卷 2 D) . 全 题
家们 希 望 能从 漫 无 边 际的 史料 中找 到

也 不 能繁 文 缛 节 ( 国 大 纲卷 2 B) 全 题
o 虽然已经是晚上 了, 但候车大
热 大 【 析 】 文 缛 节 : 琐 而 不 必 要 厅 里依 然 人 来 人 往 . 闹非 凡 . 喇 叭 解 繁 繁
些关 于它 的蛛 丝 马迹 。 山 东卷4 A f 题 1
望 文 生 义
成 语 的特 点 之 一 是 具 有 意 义 的 整 “ 实力 不 济 者 必 死 ” 定 律 让 克 罗 地 亚 人 或 团 体 . 句 的 主 语 是 “ 托 车 非 法 的 本 摩 体 性 .其 意 义 不 是 构 成 成 分 的 简 单 相 和瑞 士 为 他们 当 了铺 路 石
有 废 除 这 些 繁 文 缛 节 .政 府 部 门 的 职 危” 时 。正确用例 : 大青 山下是漫无 ①
能才 能 高 效 履 行
成 语 的 适 用 对 象 是 “ 微 悠 长 、 断 时 边际的草原 。②他作 报告总要漫无边 细 时
■ I 红绿灯下
、 缘
|  ̄/zz2 0 @、 6 o - g sy09 2. m c
I 繁赢煮匪匦垦固 斌 黪橱
o 王 志 耀
2 1年 全 国 高考 l套 试 卷 除 江 苏 、 子 . 过 一般 穷 人 家 引 申为 就 算 强 者 免 其 东 山再 起 . 01 7 好 必须 有 制 度 化 的 举 措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词语题例析及启示

2011年高考词语题例析及启示

逻辑思维能力 的高低 。站在学生终 身发展和思维 的高 度 去思考词语教学 ,这是有必要的。 3 引导 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词 语 ( . 成语 )的特点 , 学会从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使用 范围、适用对象等 方 面去辨析词语 。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揣摩 成语 ,
化服 务也有不 小差异。 因此 , ③ 如何 坚持 文化的 惠 普性 ? ④ 是 我们在 欢呼成绩 的同时 , ⑤ 还 需冷静
考 。成语结构稳定 ,音 、形 、义也是 固定的 ;大多有
福建卷没 有专 门的词语题 ,第 1 题 是唯一一 道 6 涉及词语考查 的题 目,综合性 很强 。其实是一道语用 题 ,考查 了字音 、词语 ( 虚词 )和标点符 号等知识 。 看拼音写汉字 ,不知有多少年没这样考 了。填写关联 词 ,涉及到了语言运用中思辨能力 的考查 。这种题型 以前也出现过 ,但近些年很少见 。结合其他知识 点和 考点来设置题 目,在词语题 中渗透思辨能力考查的命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有 “ 应
语 ,侧 重于考 查学 生根据 语境判 断成 语使 用是 否恰
要求 。在我省 ,这种命题模式估计还会延续下去。
[ 应试策略】
今年的广东卷 和湖北卷词语题考法类似 ,均采用
情境式选择题模 式 ,以文段形式呈现 ,给 出情境 的选 择题 ,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同的是 ,广东卷让考生 辨析文段 中成语使用 的正误 ,是情境式 判断选择题 ,
3 关键 是 判 断 词语 是 否 搭 配得 当 ,使 用得 体 ,照 .
-答案】 ()屏; ()然而 ( 【 1 2 但是) ()第④ ; 3
处,改为逗号。② 为转折 关系,填写 “ 然而”或 “ 但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成语题总汇

2011年高考成语题总汇
答案:B B.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 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 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 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答案:D A: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B: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 物形式陈旧呆板。 C: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D: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与语境不符。
(2011重庆卷)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 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 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 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 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 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D D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 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 面刚出炉的人强, 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弥漫:①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 ②漫远:路途弥漫。 即时:立即。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浙江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 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 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 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 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 还存在很多不足。

2011年全国高考成语题组

2011年全国高考成语题组

2011年全国高考成语题组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解析

(全国大纲版全国大纲版)201)201)201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

A 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é”,不读“luò”(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 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 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è”,不读“tié”(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2011年高考成语真题汇编及详解答案

2011年高考成语真题汇编及详解答案

• 6.答案:C. .答案: . •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 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确 信是确实地相信。 顶礼: 信是确实地相信。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 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 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 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 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 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多 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 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要 叩一次头。 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 叩一次头。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 尊重; 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 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三 步一叩” 步一叩”。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中, 北京卷) (北京卷) •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 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 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不足为训。 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 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 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 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 伴着落日的余晖, 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 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 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 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 兵不血刃, 足球队经过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 最终以3:0取得胜利 取得胜利。 最终以 取得胜利。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新课标高考成语真题

新课标高考成语真题

(2013课标Ⅰ)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 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 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 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 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 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 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 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 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 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 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 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显然与句意不符, 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风姿绰约:形容女子 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 因为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 彼此对等的关系。与语境不符。侧目而视:斜着 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句意是说其 傲慢,显然不当。
【答案】B(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 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 并不表示理由充分。语义环境不当。浩如烟海: 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 极为丰富。电光火石: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 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 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 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 误。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得 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这里不止两家,故 错。)
B
试题分析:A项,芝兰玉树:芝兰,香草;玉 树,用玉做的树。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 优秀子弟的美称。该成语不用于形容人的外在形 态。B项,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 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 法,串通作弊,含贬义。此处用于反扒队员,属 于感情色彩不当。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 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使用对 象错误。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全国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5:DABDA 6-10:CBCDB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12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 (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14. (1)指黑妮她是一个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针绣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苗绣,并教苗族妇女们制出优美胡刺绣艺术;(2)指黑妮在“负责任的族游”中,她在帮扶着与被帮扶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爱心;16. (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虽然工作细微,但意义却伟大;(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却做着平凡中页不平凡的工作;(3)人们从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就像"针挑土"一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17题:从不理解为何她通过温和的话塑造她们美和丑的观念,到最后理解“针挑土的概念,文中针挑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并起到了点题的目的。

”18: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绵经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háng)伍彳(chì)亍着(zháo)装少不更(gēng)事B.造诣(yì)校(xiào)对珐(fà)琅茕(qióng)茕孑立C.蟊(máo)贼弹劾(hã)勖(xù)勉鲜(xiān)有所闻D.圭臬(niâ)肖(xiào)像迤(yǐ)逦咄(duō)咄逼人答案:D。

【A着(zhuó)装B校(jiào)对C鲜(xiǎn)有所闻】【解析】行伍(háng wǔ):(1)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

后用“行伍”泛指军队(2)排列的行列。

彳亍(chì chù):慢步行走;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

着装(zhuózhuāng):(1) 穿着服装(2) 服饰。

少不更事(shào bù gēng shì):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造诣(zào yì):指学问、艺术等达到的程度。

(用于在某行业有一定成就的人,也就是一般用在有名气的人身上。

)校对(jiào duì):(1)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2)从事校对工作的人。

珐琅(fà láng):涂料名。

又称“搪瓷”。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ã lì):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蟊贼(máo zãi):(1)吃禾苗的两种害虫(2)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新课标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答案:D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全国Ⅱ卷)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A解析: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

这里对象使用错误。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敢去。

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对。

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北京卷)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答案:A解析: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不合语境。

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不合语境。

(天津卷)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答案:B解析: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适用范围较小,一般不用于物品。

喜爱适用范围广。

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的多而杂乱。

洋洋洒洒则指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显然洋洋洒洒不合语境。

“暗香浮动”来自林逋的《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此处化用,不可改动。

“犹如”与“好像”没有必然的区别,但根据语境,用“犹如”更好。

(重庆卷)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 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

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答案:D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

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象征。

弥漫:①充满;到处都是:烟雾弥漫|黄沙弥漫的山野。

②漫远:路途弥漫。

即时:立即。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湖北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她盲人和正常人一样也能做很多事情,这正是她只身来到拉萨旅游的原因。

她喜欢这座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冽的空气、闪耀着金光的寺庙和那些向大昭寺缓缓前行的信徒。

A.相信沉醉既然顶礼膜拜B.自信沉溺即使诚心诚意C.坚信沉浸尽管三步一叩D.确信沉迷虽然毕恭毕敬答案:C.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确信是确实地相信。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

虔诚地跪拜。

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多为贬义。

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要叩一次头。

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示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

此处宜用“三步一叩”。

(江西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③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____的人。

A.投降分别深孚众望B.投诚分别深负众望C.投降分头深负众望D.投诚分头深孚众望答案:A。

解析:投降: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服。

投诚: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

投诚强调成建制主动放下武器并归属对方。

①句中为“他”,是个人不是成建制,宜用“投降”。

“分头”与“分别”的区别:1.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

如:我准备分别找老李和小张了解有关情况。

2.不同主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

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性别构成比与年龄构成比分别为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0-14岁占16.60%;15-59岁人口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分别”与“分头”的区别还表现在:(1)语义指向上,“分头”指向施事主体,所以施事主体必须出现,当施事主体为单数时,客体必须为复数;“分别”不受此限。

(2)“分头”后的动词应具有动作性、分工性和任务性;“分别”后的动词则无此限,它可以是非动作性的。

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

“深孚众望”,意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是诚信的意思。

能与“深孚众望”联系起来的,是“不负众望”中的“负”。

在“不负众望”里,“负”是“辜负”的意思。

“深负众望”是个生造词语。

“不孚众望”这个词倒是有,是人们根据“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这两个成语新造出来的,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的意思。

(四川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

答案:B解析:A句种“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

“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

C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

D 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广东卷)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答案:B解析:自顾不暇:暇,空闲。

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山东卷)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答案:C.解析:A漫无边际,应为“浩如烟海”。

B闲言碎语,应为“只言片语”。

D良莠不齐,应为“鱼龙混杂”。

(江苏卷)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答案:A.解析:“卷”改为“券”,“拙”改为“绌”,“咳”改为“刻”。

没想到,今年江苏改考成语为错别字,实出人意料!但是从考生的实际情况——写错别字的现象太多——出发,使用此招,应该有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